【最新推荐】茅以升的墓志铭-范文模板 (6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茅以升的墓志铭

篇一:茅以升的故事

茅以升的故事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早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科学校。1917年获美

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并获得该校授予的“斐蒂士”研究奖章。1922年应聘

东南大学教授兼工科主任。1924年任北洋大学教授、工学院院长。1942年任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建国后,先后出任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1955年6月,被聘为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并当选为常委、副主任。还荣获美国国家工程科

学院外籍院士,1979年获美国卡尼基——梅隆大学授予的“卓越校友”奖章。

从小得到的启示

南京秦淮河上,有座文德桥,这里是夫子庙古代最繁华的地方。

自清末以来,秦淮河上每年端午节都要划龙船,看龙舟竞渡。

有一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几个小朋友来茅家邀约以升次日同到秦淮河去看龙舟

竞渡。不巧的是,第二天以升的胃疼得厉害,不能去了。只好相约着,请他们

看完以后,再把如何赛龙舟的情况告诉他。

这一天,秦淮河上彩旗招展,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一百多条龙舟一字儿排开,船头上坐着划船手,按照规矩,在龙舟竞赛的进行中间,划船手必须齐心协力

地划,看哪条船最先达到目的地,就算是优胜者。当天,观看龙舟竞渡的人山

人海,河岸边挤得水泄不通,不论

大人小孩,都穿戴得整整齐齐,鲜美亮丽,大家都想占据一个能看得清楚的地方,能站到文德桥上,便是最理想的选择。

当龙舟从文德桥下划过时,一时间,数百人拥向文德桥。忽听哗啦啦一声响,

桥塌了,许多人都摔到桥下去了。文德桥原本是一座比较古老的桥,年久失修,突然遇到挤压,便倒塌了。有些识水性的人连忙下水救人,赛龙舟的人也放弃

了竞赛,参加救援,这是出于人们预料之外的重大事故,经小朋友们的逼真描述,让以升心情非常激动。小朋友离开后,他平躺在床上,浮想联翩,心中暗

暗下定决心:将来我要学习造桥,要造出千万人踩不坏,挤不塌,踏不断的桥,甚至让汽车,火车从上面通过也无妨。

后来,茅以升决定学土木工程,特别是学造桥,这从小立下的志愿,终身为之

奋斗,并立下丰功伟绩的,不能不说是文德桥倒塌的启发。

自炸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既高又长的铁路、公路和行人三用两

层大桥。1933年8月,茅以升授命来到杭州,为祖国建造新桥,出谋献策,绘

图制件是他多年的心愿。钱塘江古称“无底”,就是说

钱塘江水深,流沙厚,变迁莫测,江面水流汹涌,波涛险恶,冲刷力大;加之

建桥经费有限,施工期限急迫,因此,必须把能同时动工的工程,上下有关的

工程,配套联成“系统工程”同时动手,一气呵成。茅以升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建桥工人的集体智慧,势如破竹地解决一道道难题。

如每一个桥墩下要打160根桩,9个桥墩就要打1440根桩,若用老办法汽锤打,一天只能打1-2根,后来他们采用“射水法”,一昼夜可以打30根,从而提

高了工效。又如运用“汽压沉箱法”建造桥墩,将钢筋水泥制成重达600吨的

箱子,准确地放在已打进泥沙里头的木桩上,沉箱下落时筑墩身,墩身完毕后

架钢梁,上下并进,日夜施工,终于如期完成我国造桥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从此,他的名字和一座座大桥一起留在了祖国各地。1955年到1957年期间,茅以升又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在建桥的两年半时间里,茅以升没有星期天,没有假期,为了监督工程的进程,以身作则,经常同工人在一起,甚至通过沉箱下水去实地调查,以便及时修正

施工规划方案。一次,他下到水深30多公尺的沉箱里,正好日机空袭,关闭电源,只好和工人一起呆在箱子里。虽然大家很沉着,但当时还弄不清是什么原因。待升到水面以后,才知道原来是空袭的缘故。后来,茅以升回忆当时情景

时说:“在水下的处境,真是永久难忘!那位管电气闸门,坚守岗位的工人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1937年9月26日,火车象巨龙般驰过钱塘江大桥。公路桥是11月17日通车的。“人们可以双脚跨过钱塘江了!”真是万人空巷,额手称庆!然而日寇入侵,战火已经蔓延至浙江,黑暗象笼纱似的把钱塘江桥两岸蒙住,难道经过千辛万

苦造好的桥,留下给敌人利用?不能,绝不能!茅以升涔着一双泪眼,望着钱塘

江桥,口中念念有词: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钱塘江桥”四字的偏旁为金土水木,按五行说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

质时“缺火”。

12月23日,距离公路桥通车一个月又6天,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已建成

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断了

!

篇二: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1933年,茅以升任杭州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担纲建造钱塘江大桥。他小试

牛刀,成功地采用“射水法”、“沉香法”和“浮运法”,仅用2年半的时间,就建成中国自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茅以升有一种连他自己也不愿意正视的预感。他下令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1937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爆发,3个月后,上海陷落,杭州危在旦夕。11月16日,南京政府发出炸桥命令后,深明大义的茅以升心情沉重地点了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

是爱国!”一语未竟,热泪夺眶而出。原来在桥下预留的大洞,就是防备这一天。茅以升把致命点一一标出,并亲自看着把100多根引线接好。11月17日

公路桥开通,茅以升后来回忆说:“所有这天过桥的10万人,人人都要在炸药上面走过,火车也同样风驰电掣而过。开桥的第一天,桥里就先有了炸药,这

在古今中外的桥梁史上,要算是空前的了!”

1937年12月23日这一天,茅以升正式接到了炸桥的命令,当晚,他在书桌前

写下了8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一愿望终于在1953年得以实现。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

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

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

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

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

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

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

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高士其身残志坚的故事

高士其先生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化学科学家,早年抱着“科学救国”的梦想留

学美国,从事食物病毒细菌的研究,不幸受病毒感染,得了脑炎后遗症。身体

的不幸,没有摧毁他的爱国之心。1930年回国后,他积极投入陶行知提倡的

“科学下嫁”运动,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披上文学的嫁衣,向大众普及开来。高士其热爱儿童,愿把科学交给孩子,为培养祖国科学的幼苗而奋斗不息。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