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心灵之约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心灵之约》,张文质∣著

1、“热情”是课堂生活最美好的情境。“热情”有助于造就学生对课堂的依赖感,消除敌意和冷漠,使心灵乐于吸纳新知与异见,变得敞亮而充实。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人活得就不像个人,爱使教育成为真善美的乌托邦,爱使学校成为真实的人的学校。

3、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有良好的舞台感。舞台感表现为教学自信心,饱满的精神状态,从容、缓急有度的语言,生动、恰当的肢体动作,同时还表现为对课堂特殊的敏感和预见性,丰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策略,巧妙、自然的调节、改善课堂氛围的能力。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总是要比平时的自己更有神采、更富有魅力。

4、任何成功的课堂,都离不开恰当、巧妙的教学技巧。

5、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提出过一个观点:“很多人都应该努力在一个很小的职业中做出更大一点的格局。”

6、好教师一定是在课堂上要比平时显得更美的人,哪怕是相貌平平,但一到课堂上就有一种容光焕发的精神气。好教师肯定是比他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显得天真,显得还要质朴的这样的一种人。

7、教师工作绝对不是万能的,教师不要承担无限的责任,尽到我们的责任就好了,我们尽不到的地方我们自己知道,只要对孩子有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包容就不错了。

8、我觉得对教师职业的理性定位,首先应该是教师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不伤害、不欺辱、不蔑视、不漠视、不歧视每一个学生,这应该成为我们的职业底限。

9、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腻、坚强、执著、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罗素语),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色,谈起教育就是谈论我们的未来……

10、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教师一样长久地对一个人产生影响,也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教师一样需要在体制化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应对中渐渐地变得面目模糊,他既不是作为群体而存在,也不是作为个人,只是被动的中介。是时代境遇中的“宿命化”了的传声器。教育全部的悲剧都通过他日常化的行为而显示出来。

11、我想对弱小的孩子而言,没有什么能比“值得信赖”更重要的了。

12、对每个教师而言,如果他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教育生活进行一番审视,他所要做的绝不是拟定什么“教育论文”,绝不是为了需要撰写什么“教育论文”而去阅读“大部头”或“小部头”的教育著作,这一切实际上都毫无益处。他写自己的精神自传就可以了,但要记住:

千万不要把它写成“伟大人物”的正面生活。并没有什么“伟大人物”,也几乎没有多少“正面生活”,忠实地记录下生命的律动吧,不要害怕自己,也不要厌恶自己。

13、教育对于一个好教师来说,它应该有一种求道的精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14、一个儿童普遍睡眠不足的民族,是相当不幸的。

15、我坚持着从来不为考试成绩而批评孩子。

16、我坚持着绝不为面子、金钱、焦虑而站到应试教育那一边去。

17、我坚持着绝不做应试教育的帮凶,绝不参与到伤害孩子健康、对未来的期待,自我信心的行列中去。

18、我们谈教育,如果不回到人,不回到生命的现场,我们怎么能够理解有时任何的坚持都是多么艰辛的事!

19、时常我就生活在巨大的迷惑之中。也许就因为你太清楚了,并没有多少路可走,你必须坚忍地目睹、承受着教育中的一切痛苦。

20、我还时常对孩子说,你也需要理解老师的难处,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的童年也过得非常不好,教育的失败与难堪是所有的人都要承受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承受,能变得更坚强。

21、童年不仅塑造未来,童年也是我们不断返回的栖息地,几乎可以说童年的生命质量就是一个人的一生的质量。

22、对很多人而言,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

23、不是我们不知道正道在哪里,而是走正道太难了!

24、应试教育打击的不仅是学习困难的孩子,思维发展缓慢的孩子,也同样打击那些学业成绩优异的孩子,伤害是具有普遍性的,几乎谁都难以幸免。

25、对应试教育而言,加班加点是有效的,教师的粗暴、严厉往往也是“有助于”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的。不是人文精神过于脆弱,而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支持,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人文精神的生长确是无比艰难。

26、有时候,我甚至想到我们的教育中暗藏着一种对人类快乐的仇恨,痛苦、自卑、恐惧、逼迫于是乎就成了它的常态。

27、一个人经历了苦难,承受了苦难,更重要的还要认识苦难,只有这样才可能超越苦难。但是,正是因为缺少反省和批判,我们其实仍在不断重复着历史的错误,我们并没有走出多远。

28、对儿童残暴、缺乏慈爱的教育,绝对不是“理想主义”,让儿童失去天真、幻想和自信心的教育绝对不是“理想主义”。

29、我们呼唤好的教育,就是呼唤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权利的尊重,也因此我明白,教育的不幸其实绝不仅仅是它自身的不幸。变革之路,从来就不是从教育内部开始的。

30、我们和孩子相处,最需要的也许就是尊重、肯定和耐心。我们会觉得技巧也很重要,但在技巧背后是爱和智慧,时不时地驻足于孩子的成长之路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无论何时,孩子都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对他怎样用心都不为过。

31、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秉持这样的信念:把自己的孩子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生加以培养。这就是我们对自己家庭承担的最大的责任,同时也是对社会做出的最基本的贡献。

32、诗歌是人类永恒的初恋。

33、一个孩子在人生之途的起始阶段,总是备受父母呵护。直到有一天他们为了坚持自己的见解、爱好甚至某种“错误”,“真正”地与父母吵架了,这时“对抗”亦即意味着平等关系的开始。而有一天,当他们能够在教室里为自己与老师“据理力争”时,生命的个性才有意味地萌芽了。

34、“中间状态”是最易于走失的。

35、大概人的个性泯灭得越彻底、越干净,人也就越能够完全融入集体之中,所谓的集体这时候实际上也就等于一个人。多么和谐、亲密,而又步调一致啊。

36、肖斯塔科维奇这样说:童年时受的创伤会痛一辈子。

37、儿童充满种种不可扼制的好奇心,它实际就意味着儿童对于世界的一种积极的关注、积极的参与、积极生活的态度,这同时是创造力的基础。

38、我们经不起自我询问……

39、只有冥顽不化的人,才真正值得信赖。

40、没有和解的精神,便不可能有真正的人道。

41、在虚无中,有片刻的安宁欣慰。

42、黄克剑说:也许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43、不顾一切找寻,带给自己和他人更多的是痛苦。我没有找寻,我只是不断回到摇摆之中……写作就意味着承担责任……

44、执勤,首先表明是个负有责任的人。

45、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太多的屈辱必然导致憎恨,太多的挫折必然导致心灰意冷,太多的纪律、规范必然导致活力和创造力的丧失。

46、史怀泽认为人不能因为相互亲近、志同道合就以为自己有权利探视对方的心灵,应该让心灵保持永恒的神秘和私人性。

47、我是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另外一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