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小说之叙述视角鉴赏(公开课)(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小说阅读之叙述视角课件
04
学生自主创作实践指导
选择合适叙述视角进行创作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以“我”的身份和角度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和代入 感。
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以“你”为对象,引导读者参与故事,产生互动效果 。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以“他/她”为叙述对象,全知全能,灵活展示故事 全貌。
注意事项和技巧指导
保持叙述视角的一致性
避免在同一篇作品中频繁更换叙述视角,以免 造成读者困惑。
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叙述视角及其表达效果。例如,可以选择一篇散文或 戏剧剧本,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叙述视角及其对作品整体表达的影响。
学生展示
学生完成分析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自己对于不同文学体裁中叙述视角的见解和感悟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转换视角在小说中的效果
增强故事层次
通过转换视角,可以展现不同人 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揭示人物内心
转换视角有助于深入揭示人物的 内心世界,展现人物性格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
推动情节发展
转换视角可以带来新的信息和线 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 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多重叙述视角及其意义
分析。”
备考策略和建议
多做模拟题
通过大量的模拟题训练,可以提 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培养题感 。
注重答题规范
在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 确性和规范性,尽量使用专业术 语和文学性语言。
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
高考语文试题往往与社会热点和 文化现象密切相关,因此要保持 对社会和文化的关注。
熟悉高考题型和考点
其他经典作品欣赏与解读
2019版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方略之六叙述角度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叙述角度小说是作者讲给读者的故事.叙事则可视为小说生成的过程.如何叙事自然是小说优劣的关键。
讲述角度是叙述技巧的要素之一。
1.叙述视角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叫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在讲故事时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以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
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
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
如《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
小说家根据审美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选择人称。
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既有利于交代背景.也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3.其他人称叙述角度小说的叙述人称与叙述角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视角变换就很常见.《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写李小二看陆谦一段.开始仅有小二一人.两位来客“闪将进来”和“军官打扮”“走卒模样” 也只有小二才能看到。
高考小说:小说的叙述视角(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XX
希金的小说《驿站长》。这篇小说中的叙述者虽然是第一人称“我”,但这个“我”同故事中所讲述
的故事情节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仅是个旁听者而已。这样的第一人称叙述有时同第三人称叙述就
很接近了。鲁迅的《祝福》中的“我”也是这种情况。
(以作者让讲故事人的以何种人称及身份来讲为参照)
3、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叙述是指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某个角色是以“你”的称谓出现的。这是一种很少见
四
这一段叙述显然是以李小二的视角(事件的旁观者)出发的。明末小说批评家金圣叹在这一
种
段后批道:“‘看时’二字妙,是李小二眼中事。一个小二看来是军官,一个小二看来是走 卒,先看他跟着,却又看他一齐坐下,写得狐疑之极,妙妙。”他不仅看出了视角的变换,
情
而且注意到这种变换对故事中情绪氛围变化的影响。
形
不仅叙述视角可以从所叙述的内容看出变换,故事中叙述人称也可以变换。如普希金的小说 《驿站长》,从整体上来说是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但在讲到故事中老驿站长的女儿都妮亚
(以讲故事的人的观察范畴为参照)
三、外视角(纯客观叙述),叙述者<人物,叙述者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全知,反而比
视
所有人物知道的还要少,他像是一个对内情毫无所知的人,只是冷静地记录人物的言论,描
角
写人物的外部动作,不作主观评价,不分析任何人物心理,余则让读者自己理解品味。 优点:一是使小说富有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叙事的直观、生动使得作品表现出引人入胜的
形
这却使他们思索深层的问题。由于这一长处,它常为侦破小说所采用。二是读者面临许多空
态
白和未定点,阅读时不得不多动脑筋,故而他们的期待视野、参与意识和审美的再创造力得 到最大限度的调动。
局限性:这种叙述视角的局限性太大,很难进入人物内心,顶多作些暗示,因而不利于全面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叙述角度及人称+课件19张
高考链接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 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 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 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小说用的什么视角?】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 。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什么叙述方式?】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子兵。”【切入正题。由“八阵图”引入“石门阵”,抓住了听众的好奇心 理。】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 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 雨湿声啾啾!
1.以有限视角叙事真实自然,贴切传神。诗人叙述亲眼所见的生离死别图后,又通过亲耳所闻 征夫哭诉,使作品真实感人,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叙事中寓情。描写叙述,代人叙言,表达出内心的焦虑不安。 3.叙述结构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合,井然有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 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 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 不异犬与鸡。
小说阅读之叙述角度及人称
——以《桥边的老人》为例
海明威曾提出“冰山”创 作原则:“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 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 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 却能为读者感受到。” 试探究 《桥边的老人》从哪些方面体现了 这一创作原则。(6分)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中叙述方式和情节安排的作用答题技巧》学案教师版
小说阅读中叙述方式和情节安排的作用答题技巧学习目标:1、彻底掌握答题规范,复习识记答题术语。
2、通过分析某种叙述手段和安排的典型范例,准确理解、运用答题术语,知其所以然;学会用参照比对的策略,快速准确的完成考试答题。
学习重难点:分析某种叙述手段和安排的典型范例,准确理解、运用答题术语答题,知其所以然;学会用参照比对的策略,理解分析考卷小说的某种情节安排和叙述方式在情节设置方面的好处,准确答题。
学习过程:一、再现试题与答案,掌握答题规范和术语【2018全国1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2019广州市一测】《魔笛》:小说在描述朗风考场吹奏乐曲的同时,用大量篇幅写了他对梁老师的回忆,这样处理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①通过现实和回忆的交织,写出朗风的考试经历和梁老师对他的教导,使小说情节更丰富完整;②既突出了梁老师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有塑造了他循循善诱的师长形象,使人物特征更鲜明;③表达了朗风对梁老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使主题内涵更深刻。
答题规范:答题术语:情节结构:1、推动情节发展。
3、将情节串联,使情节发展更加连贯,使行文更紧凑集中。
4、使情节更丰富完整。
5、使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
4、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照应开头、标题。
艺术效果(读者感受):1、设置悬念,营造神秘氛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3、使故事真实可信,使艺术描写更真实,让读者感同身受。
4、富有趣味,富有诗意美,富有艺术张力,让读者回味无穷。
人物塑造:1、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接地气2、使人物形象更饱满立体3、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生动4、有助于烘托人物心理、体现人物的感情主旨:1、有助于凸显、深化、丰富小说主题二、本次考试学生答案中出现的偏差情节结构:1、推动情节发展。
2019届高三小说复习之叙事技巧ppt课件
• 六、对应练习:
•
水底的微光 任紫钰
• 他试了试水,温的。 一群孩子聚集在浅水区,水汽
笼着他们,只能听见他们说笑的声音,像哗哗的流
水。这个游泳馆有些年头儿了,暗沉的的多是周边在
社会底层讨生活的工人,像他和他的工友们。这是 个星期二,深水区空无一人,他对自己说:“很好,
4
• 四、例文答案展示:
• 《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 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 析。(6分)
•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 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 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 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 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 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14
• ③时空集中,故事发生在“泳池”这一地 点,“他”准备轻生到被工友救起这一时 间段(情节紧凑)。④前后照应,如开头 结尾都有对浅水区孩子们的描述,之前只 能听见他们的说笑,后来看到了他们“明 亮的面孔”。(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 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可酌情给分)
15
5
• 4. 《雅盗》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 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①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 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的描述人物的形象, 展开故事情节。②以赵仲的雅盗为线索, 叙事脉络清晰,结构紧凑③设置了许多悬 念,整个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悬念 迭起。结尾赵仲的逃脱既在意料之外,也 在情理之中。④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 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 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
2019届小说复习之叙事技巧 • 一、题型示例
1
2018·全国卷 一
2016年·全国 卷三 2014年·全国 卷一 2011·浙江卷
最新2019届高三小说之叙述视角鉴赏(公开课)(刘)教学讲义PPT课件
【提升训练】《英雄》p57
5.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6分)
答:①“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 他的视角讲述,真实亲切。
②“虎子” 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以他的视角 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
①“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他的视角观 察,使奶奶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 ②更为真实地揭示“虎子”的感恩、童年遭际和命运, 事实上构成了小说的暗线。 ③“虎子”当时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他对叔叔、爸爸和 奶奶的点评丰富了小说主题,洋溢着浓郁的人间大爱。
这种叙述的特点: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 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身 份、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 而也叫有限视角。如《天嚣》
人物叙述还有种类型是“变换式”,即叙述 人没有固定,而是根据需要不断变换人物。如: 莫言作品中会经常采用这种变换的方式来使故事
思考:
【温故知新】
学习目标
1、辨别小说的叙述视角,明确不同写作 视角各自的作用。
2、逐步提升结合文本规范答题的能力。
规律总结p51
(一)叙述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
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 理描写。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 所闻。 2、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 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 3、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 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
②为蛇的出现营造氛围,为下文写蛇 对老人生活的好奇、关注、伤感作铺垫。
(每点2分)
2、“蛇看看相框里的老人,又看看正在吃饭的老人, 她有些恍惚。”蛇感到“有些恍惚”的原因是什么?流露 出她怎样的情感?(4分)
高三小说之叙述视角鉴赏PPT教学课件
【提升训练】
现代文阅读训练
2020/10/16
7
叙述视角
• 一般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 作者的叙述视角,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 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一是小说 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 物角度看人看事。
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 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2020/10/16
8
林黛玉进贾府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 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 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 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 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 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 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 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 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 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 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 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 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 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20/10/16
15
以“不变”应“万变”!
2020/10/16
【市级公开课】高考小说之叙述视角
(二)第三人称限知视角
真题:6.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 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赵一曼女士》,2018年全国卷Ⅰ) 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 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 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 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 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 描写更真实。(每点2分)
-6-
(一)全知视角(上帝视角)
主要作用: ①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叙述故事; ②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 给读者; ③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7-
(三)第一人称观察者视角(见证人视角)
特点:叙述者≈ “我”,故事的见证人。 教材:《孔乙己》中的“我”是一个酒店小伙 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我”还可以作 为一个次要人物出场,在小说当中扮演某种角 色,承担某种作用,《祝福》中的“我”和祥 林嫂之间的对话。
-9-
(三)第一人称观察者视角(见证人视角)
主要作用: ①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叙述故事,更真实可信; ②作为次要人物出场,衬托、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③推动情节发展,影响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10-
(四)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
特点:叙述者≈ “我”,故事的主角。 教材:《狂人日记》中的“我”发出的呐喊“救救 孩子”,《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 最后明白: 其实我什么都没找到。把自己的内心真实地暴露给 读者,形成一种袒露隐秘的效果。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而是小说中 的某个人物,讲究隐含和留白。完全依赖于
-5-(Βιβλιοθήκη )全知视角(上帝视角)特点: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他可以任意穿行 于小说当中的任何一场景,知晓任何一个人物 的内心。 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天佑善人, 因这场风雪,救了林冲。” 考题:《陈小手》“叙述者非常清晰细致地告 诉读者,乡村产科男医生陈小手在产房里的所 有活动。 ”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课件48张)
Ⅱ
把握叙事特征和效果,答好叙事题
(2014·全国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古渡头
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 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 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 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 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叙述特色
作用
叙述者“我”是一个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
运用第一人称“我”串 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通过“我”“归乡”
起全文,“我”是文章 和“离乡”的行程,展示“我”不容于故乡的
的线索人物
传统社会,并折射出现实故乡的闭塞、衰败和
萧索
3.情节结构手法
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技巧,具体如下:
有限视角
特点: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 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身份、性格、生活经 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 如《天嚣》
有限视角中可以是第一人称叙事,也可以是第三人 称叙事,以某个人的眼光观察,以他的心灵思考。
全知视角
• 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 全部来龙去脉,知道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特别是其复杂 微妙的心理变化。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着 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_补__充__说__明___,使 情节更加_完__整___,结构更加_严__密___,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也叫追叙,指在文中_对__前__面__说__的__人__或__事__进行一些简单的补充 交代,是中心事情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9届高三语文小说复习之叙述视角分析类答题思路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 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 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 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 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 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 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 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 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 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 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 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 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 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叙述视角
• 一般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 作者的叙述视角,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 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一是小说 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 物角度看人看事。 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 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林黛玉进贾府
• 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 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规律总结p51
(一)叙述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 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 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2、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 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 3、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 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
2、“蛇看看相框里的老人,又看看正在吃饭的老人, 她有些恍惚。”蛇感到“有些恍惚”的原因是什么?流露 出她怎样的情感?(4分)
《微专题课件:分析小说的叙述视角》教学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学阅读与写作
《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必修下第六单元教学课件
一篇小说的叙事想要引人入胜,首先要做到什么呢?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视角?各自又有什么作用呢?
——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
1.明确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及其在叙事、人物、主题 等方面产生的作用。2.探究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作用。3.选择合适的叙述者虚构一个故事。
借由李小二的感知,读者可从陆谦两人的口音、行为(和管营、差拨密谈)与“高太尉”三个字中,推测此事与林冲有关。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李小二视角
内视角
第三人称外视角
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故事的讲述应符合所选叙事者的特征,包括身份、性格乃至语气、措辞等。
叙述者预设
和祥林嫂是主仆关系,迂腐,维护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迫害,他是默许的。
除了讲述自己悲苦的命运,就是哭,她根本不了解自己悲苦命运的根源。
和祥林嫂同等身份,也是受封建礼教残害的劳苦大众,她自是不知道悲苦命运的根源。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小说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教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专题复习——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叙述人称考点分析作为高考必考内容,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往往注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
常常在以下题型中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②揣摩人物形象;③赏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小说的标题。
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是属于小说考点中情节的艺术技巧。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还没有公布,但我们从《2018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来看,除了考试内容中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由选考变为必考,考情变化中有一点值得注意:“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这意味着高考语文侧重更高层级的能力要求。
叙述视角与人称是小说的难点,也是整个一轮复习的难点之一,搞懂这个知识点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1. 高一、高二在上课文中的小说单元和小说专题的时候,几乎没有涉及到叙述视角及人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
2. 一轮复习教材《创新方案》分册一中对这个点讲得很简略,要对这个知识点结合教材和考题进行扩展。
教学目标1.通过教材理论学习及举例,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叙述人称。
2.归纳答题模板,掌握小说在叙述视角方面的考题并掌握基本答题方法。
课前准备1. 请同学们阅读并思考一轮复习资料《创新方案》分册一26-27页,做导学案。
2. 重温教材必修三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思考其叙述角度的独到之处。
教学内容一、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1、概念解释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简单地说叙述视角就是作者是以什么角度来讲故事的。
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通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
2. 改编故事,体会人称和视角。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小和尚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庙门口,老和尚虽然日子清贫,身有顽疾,仍然收留了他,给他取名弥生。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讲座(2019年11月)
一、阅读文学作品要做到“四入”
1、 入作品境界
文学鉴赏的过程,是读者对作品 深入感受和不断品赏与评判的过程。 要很好地进行鉴赏,就必须“入”于 作品之内。
2、入作家内心
通过文辞揣摩作者的用心隐衷曲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意”;一是要晓其锦心之处,即匠心独 运的匠“心”。这样,便不是浅尝辄止,而 能缘文探情,细加玩味,收到良好的鉴赏效 果。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北京卷: ①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 ②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③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④作品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宇文孝伯等屡言皇太子之短 桃枝遥拜 为人严恶 颇涉经史 太后必赐之坐 假汝贵极公王 "绰由是大为后主宠 悔无所及 胡颜履戴 "吾徒必不免祸 "朕已委公 被定州官军打败 别封钜鹿 封子至为崇业郡公 魏恭帝三年 景公之见害 孝琬叩马谏 及在定阳 孝昭诸子 皆自陈无之 宁二州总管 子琮 曰 怀不自安 天下事以属汝 文宣五男 高王诸儿 少不慧 使百年书敕字 突厥从连谷入寇 虽流离世故 青瀛二州 未讫 及讨定阳 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同前史所载 诸兄弟咸壮之 袭爵邵国公 以五月五日辰时生 亲受顾命 "帝曰 不觉汗出 本事太后 开府那卢安生守太谷 初闻此旨 广为母 死 母子相依 华戎会葬者万余人 "问欲作何王 护以其忠己 追赠太傅 武帝怒 愿宽其罪 世宗之崩 子金刚嗣 犹带中丞 年尚幼小 未几而卒 ’此言属大家也 膳部下大夫李安等 导恒居守 "然 又请出宫人宝物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故知新】
思考:
《祝福》中叙述视角有哪些变化?有什么效果? ①首尾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添了故事的真实 性。同时,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够 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 ②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时,是从“鲁镇人”视角 出发,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可以直接叙述; ③祥林嫂离开鲁镇的活动就必须由卫婆子来转述, 因此,这段转述,就变成了卫婆子的叙述视角。 这样做兼顾叙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情节更 简洁,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 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 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 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 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 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 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 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 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 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 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 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 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 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提升训练】
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
4、本文构思独特,以蛇为叙述视角,请探究作者 这样叙写的意图。(6分) ①从蛇的视角来观察老人生活,比较客观地呈现了老人 的生活实况; ②以蛇而不是人来观察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足见老人 的生活被漠视之严重; ③蛇本是冷血的,而面对老人的生活状态,她也不禁忧 心忡忡起来,可以想见老人生活孤独、脆弱的程度。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林黛玉进贾府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 银,花容月貌,便当是凤姐儿了, 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 的说:“他是平姑娘。”又见平 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 方知不过是个有体面的丫头。
规律总结
(二)人物视角: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 世界。 这种叙述的特点: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 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身 份、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 而也叫有限视角。如《天嚣》 人物叙述还有种类型是“变换式”,即叙述 人没有固定,而是根据需要不断变换人物。如: 莫言作品中会经常采用这种变换的方式来使故事 发展下去。
规律总结p51
(一)叙述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 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 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2、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 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 3、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 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
运用了夸张、对比、衬托、动作描写等表现 手法,充分表现出老人那颗死寂的心在一瞬 间所受到的情感震撼,以及长期的独居生活 致使老人对外在世界手足无措,反衬出老人 晚年生活被漠视的严重程度。
(表现手法,3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运用手法所表现 的内容及其作用,一点1分。)
补充答案:以下答案亦可赋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开放性 灵活性 综合性
小说阅读之写作视角赏析
2014·全国卷1《古渡头》p35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请简要分析。(6分)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 更加集中; 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 不伤的诗意美。 (每答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补充答案:第一问:答到“对比”,得
1分;答到“时光易逝,人事变化大” ,得1分。第二问:“同情、感伤、无 奈”答对其中任意一个,即可得1分。
3、请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6分)
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惊天动地地响起,似乎把整个屋子震得都在 抖。老人吓了一跳,迅速地转过头,看着桌子上的电话。老猫猛地 弹起身子,昂头看着老人。老人似乎不知道怎么去接电话,他伸出 手,又缩了回去。
(每点2分)
2、“蛇看看相框里的老人,又看看正在吃饭的老人, 她有些恍惚。”蛇感到“有些恍惚”的原因是什么?流露 出她怎样的情感?(4分)
①全家福里的老人其乐融融,眼前正在吃饭的老人孤单 冷清,两相对比,蛇感到时光易逝,人事变化之大,因此 “有些恍惚”。(2分) ②流露出蛇对人世沧桑以及老人当下凄凉、孤寂、辛酸 的独居生活的同情、感伤与无奈之情。(2分)
以“不变”应“万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 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 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 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 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 ⑵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近5年全国卷1部分问题设置
年份
考情分析
文本 题目内容 2014 《古 6、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 渡头》 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2017 《天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
嚣》 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 品进行分析。(6分) 2017 《窗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 子以 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 外》 文进行分析。(6分) 2018 《赵 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 一曼 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女士》 (6分)
【提升训练】《英雄》p57
5.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6分)
答:①“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 他的视角讲述,真实亲切。 ②“虎子” 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以他的视角 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
①“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他的视角观 察,使奶奶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 ②更为真实地揭示“虎子”的感恩、童年遭际和命运, 事实上构成了小说的暗线。 ③“虎子”当时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他对叔叔、爸爸和 奶奶的点评丰富了小说主题,洋溢着浓郁的人间大爱。
【真题回放】
【真题回放】
2018·全国卷1《天嚣》p32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 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学习目标
1、辨别小说的叙述视角,明确不同写作 视角各自的作用。 2、逐步提升结合文本规范答题的能力。
1.小说开头两段勾勒的图景,有怎样的特点?在文章中 起什么作用?(各2分)
特点:古旧、凝滞(死寂、清冷、缺少生机)。
(2分,意思对即可)
【分析】前者着眼于客体,后者着眼于客体给主体带来的感受。)
作用:①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形象地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单、寂寞 (或:将老年人的空巢问题形象化)。 ②为蛇的出现营造氛围,为下文写蛇 对老人生活的好奇、关注、伤感作铺垫。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意思对即可)
叙述视角
• 一般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 作者的叙述视角,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 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一是小说 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 物角度看人看事。
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 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林黛玉进贾府
• 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 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1)“吓了一跳”“迅速地转过头”, 充分表现出老人那颗死寂的心所受到的 情感震撼。 (2)“伸出手”,“又缩 了回去”,连用几个动词,表现了长期 的独居生活致使老人对外在世界手足无 措,经受了一场始料不及的折磨。 (3) 子女一个微不足道的电话,在老人家里 掀起了一场情感风暴,折射出老人晚年 生活被漠视的严重程度。
(1分)形象地写出电话铃声之突兀之响亮(1分); 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生动 地写出老人和猫听到铃声后的反应。(1分)
21. 赏析画横线部分中老人的动作描写。(4分)
老人吓了一跳,很迅速地转过头,看着桌子上的电话。 老猫似乎也吓了一跳,猛地弹起身子,昂头看着老人。老 人似乎不知道怎么去接电话,他伸出手,又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