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走向整体的世界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案+试题试卷)教案部分课题名称: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本详案)教学目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重点——电气时代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教学方法:比较观察法;个人学习档案法;辩证评价法。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课引入:本课首先列举了电气时代到来的重大科技发明以及它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用地图和表格标出列强瓜分世界的焦点和斗争,分析了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世界走向整体世界的表现,揭示了世界市场联系的物质条件、殖民运行机制和整体世界形成的内涵。
教学过程:专题五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影响)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1)政治: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2)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3)科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如电磁感应原理),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参见课本p102“成果表”)(1)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2)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3)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钨丝灯泡,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试验电车成功,发明了留声机,并与乔治?伊斯曼共同发明了电影放映机。
(4)电力广泛使用的影响:①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②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钢作为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方面的新材料风行全球)。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浙师大附中庞威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整体化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了解科学家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导入:材料: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提问: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引入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新课讲授: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政治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各师说课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态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教材的重点,要根据第二次业革命成果分析世界连接成一体的原因;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体现了一体化过程的两面性,要指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已经学过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但对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揭示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对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原因理解得也不到位,教师要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作正确引导,实现课标要求。
教学方法1.在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史实和影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学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用比较的万法掌握历史知识的习惯。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图表资料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阐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引导学生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归纳阶段特征,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学习方法1.预习教材,按照原因、进程、重大成果、影响的顺序列出知识要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强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2.积极思考问题,与同学展开讨论,交流意见,在合作中主富、充实、完善自己的看法,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以世界一体化进程为题,写历史小短文,概括新航路开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锻炼自己调动运用已学知识论证观点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了解科技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优秀教学案例1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使学生对世界整体化进程的认识更加全面。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一道关于世界整体化进程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撰写。
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作业,进一步深化对世界整体化进程的理解。
1.通过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世界整体化的进程。
2.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在近代以来的联系和互动。
3.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
4.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让他们亲手触摸历史实物,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对历史事件的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Hale Waihona Puke ,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能力等。
4.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走向整体的世界”的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展示地图和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整体化的过程,使历史事件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整体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所用教材版本人民版所属模块必修二专题专题五第四课说课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说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把教科书变成探究性问题,通过情景体验、自主学习、问题导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课堂参与度高,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历史知识储备不足、抽象思维和认知水平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通过有意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判断能力,避免成为初中的简单重复。
教法学法一、教法指导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创设情境和史料分析法,并辅之以问题探究,结合多媒体演示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真正实现学生中心论。
二、学法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会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进行学习:(1)自主学习(2)协作学习(3)讨论合作(4)研读材料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导入语:结合前三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对新学知识有提前的预判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材料呈现,问题引领多媒体展示史料,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资源准备:幻灯片:三段材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能力。
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并提供史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从教材出发,结合导学单,让学生自己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本课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学生阅读史料并思考,总结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连接为一体等知识要点,揭示了世界市场联系的物质条件、殖民运行机制和整体世界形成的内涵。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连接为一体等内容,知识点较多,而且理论性较强,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可以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本课结构与前节一致,可以采取范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化对教材知识的认知与掌握,通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得出自己的历史感悟。
学生通过对前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的学习,对工业革命的必须具备的条件(政治、市场、资金、技术)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因此可以从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两次工业革命特点的认识。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以培养认识和概括问题的能力;3.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个阶段的基本特点,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了解科学家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走向整体的世界(优秀教案)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市 场 体 系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世 界 连 接 为 一 体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 原因 广泛、安全、便捷
3、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 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
1、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2、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影响 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4、世界一体化导致了国际关系得紧张
“海权论” 措施和政策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
门罗主义
1、新殖民主义的提出
原因 2、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策“ 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
门 户 提出 美国国务卿约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 原则。次年7月3日,重申“公平贸易”原则 开 放 1、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即得利益 ” 内容 2、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 政 使美国“利益均沾”
影响
1、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 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 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 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一战 2、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
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
美 早期政策重点 ——建立美洲体系 泛美同盟 国 的 1、目的是追逐商业利润,要求 “公平”竞争,不搞歧视和垄断 对 太平洋商 外 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 业“帝国” 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侵 构想 略 新殖民 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 主义倡 扩 行间接统治。 导者和 张 设计者
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影 响
垄断组织的产生 社会关系 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 经济命脉
殖民扩张 ——瓜分世界的狂潮 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
-我国在面对这些整体性特征时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个人对世界历史整体性的理解和思考。
2.教师提供一组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图片或资料,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三张,分析并阐述它们所反映出的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特征。要求不少于300字的描述。
3.设计一份关于“走向整体的世界”的思维导图,涵盖以下内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得到提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他们建立世界历史的整体观念,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历史资料,培养对历史信息的筛选、整理、归纳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品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国际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世界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1.教师简要回顾近现代世界பைடு நூலகம்史的发展脉络,强调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2.详细讲解走向整体的世界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等。
3.分析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特征,如: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等,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3.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走向整体的世界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特征及其在近现代史上的具体表现,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走向整体的世界导入:在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一个人的去世。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
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爱迪生。
1931年10月18日,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灯火!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带着、、、电气时代的到来: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那么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头脑中第一印象应该是什么?回想到了什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我们主要从市场,资金,技术,等这些条件。
同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0页的内容,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否也具备这些条件呢?第一点:前提,我们看到第一自然段,关键词:前提,时间:十九世纪下半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那我们组合起来就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国家确立。
第二:看到第二自然段主要说三点:市场,资金,技术。
市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金:我们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他们在世界各地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你。
极力的向外扩张。
对殖民地的掠夺是不是积累的大量的资金。
技术:科学技术的创新。
二.进程: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0页的第三自然段并结合102页的这张成果表。
你们能得出哪些结论?⒈发源地、中心:美国和德国⒉开始标志: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1866年)⒊成就①电的发明应用——开辟“电力时代”(1876年贝尔电话,1877年爱迪生的留声机,1879爱迪生的点灯,1889年爱迪生的电影放映机)②钢铁工业——“钢铁时代(钢铁工业的发展使得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例直线上升)③新兴产业:汽车、石油、近代化工卡尔.本次被称为“汽车之父”;福特开办的T型汽车的流水线影响了整个世界,汽车开始普及,被称为“给世界装上轮子”④传统产业:农业从传统向现代发展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传统产业有没有获得发展呢?你能举一个例子吗?答:有。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5-4走向整体的世界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5-4走向整体的世界一、学习目标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2.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探讨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课前学习一、电气时代的来临1.条件(1)前提: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2)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________的初步形成。
(3)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4)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2.中心:______________。
3.概况(1)能源:1866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到七十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出现——电灯、电车、电影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2)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3)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4.影响(1)生产力方面:电的广泛应用,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方面:垄断组织的出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条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概况:到19世纪末,______________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
3.美国的新殖民主义(1)提出“门罗主义”,把拉美变成自己独占的势力范围,成立了“____________”。
(2)19世纪90年代,提出“海权论”;发动了____________,夺得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________沦为美国的保护国。
人民版历史必修2《走向整体的世界》word教案
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整体化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了解科学家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导入:材料: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提问: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引入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新课讲授: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政治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走向整体的世界》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概述:●高一历史。
●人民版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专题五,本节内容需要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及影响。
●本节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既属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又属于整体世界形成的推动因素,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①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
②学生通过探讨,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解读材料等方式,提高归纳知识、理解、辩证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②学会联系同时期中国的相关知识辅助了解、评价世界整体化,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和联系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作用。
②通过辩证认识世界整体化的双方面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与技能特征:1、初中基础:学生初中已经初步接触了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对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
2、高中基础:①通过对必修二专题二的学习,学生对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工业化等概念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②必修一专题二、必修二专题二、专题四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辅助例证。
●过程与方法特征:1.经过必修一及必修二前半本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2. 学生比较喜欢不拘一格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如:视频的播放,图片的演示更能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但是对材料的解读与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教师的启发与指导。
●情感与态度特征:1、学生喜欢被肯定、鼓励和信任,这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学生对未知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好奇心,通过对老师补充的视频、图片、材料等资料,加深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理念:1、将书本知识重新整合,教学过程体现层次感(一看、二看、三看世界整体化)2、为使得整节课更生动,以视频、图片串联全文,凸显世界整体化这一主题。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走向整体的世界精品学案 人民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精品学案人民版必修2 【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探讨其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3、了解人类世界走向整体的历程,辩证客观地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发展的影响。
2、世界连为一体的过程。
3、整体世界的到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内容】一、课前预习1.年,德国人发明了,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此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等领域广泛开展。
2.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
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创造了条件,资本家纷纷通过兼并或联合方式组成,控制某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
3.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重点是。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拒绝。
1889年,美国召集了第一次,成立泛美同盟。
1890年代,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主张建立,夺取亚太和拉美霸权。
1898年,美国发动战争,夺取了,沦为保护国。
1899年美国针对中国提出了政策。
20世纪初美国逐步确立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二、知识梳理(一)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与条件:(1)政治基础:(2)物质基础:(3)理论基础:(4)市场条件:2、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就。
发电机的制成与应用:电器的发明与应用:(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内燃机的发明与创制:内燃机的发明有何影响?新交通工具的发明:(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4)化学工业的建立:(5)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知识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有何特点?(1)自然科学与生产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教案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教学建议:
(1)关于“电气时代的来临”一目,介绍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条件、成果、经济结构和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四个问题。
①条件:可引导学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从政治、经济、科技和国际环境四方面分析。
②成果:19世纪70年代,以美国和德国为发源地和“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科学出现突破,技术不断创新,新发明涌现,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
1866年,德国科学家兼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自激式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开辟了“电力时代”。
③经济结构变化:电气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也发展起来的,塑料、绝缘物质、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④垄断:伴随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公司内部的生产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也发生变化,1917年在福
特汽车公司建成自动生产流水线。
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
(2)关于“瓜分世界的狂潮”一目,讲述了资本主义对外瓜分世界的条件、概况、争夺的焦点和美国的新殖民主义四个问题。
①条件: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
②概况:到19世纪末,德、美、日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它们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夺取殖民地的欲望最为贪婪,侵略扩张活动最为疯狂,世界绝大部分土地被瓜分。
③争夺的焦点:伊朗、阿富汗、埃及、尼罗河、刚果、中国东北、朝鲜等地区成为争夺的焦点。
④美国的新殖民主义:美国在建立美洲体系的基础上,把拉美变成自己独占的势力范围,成立了“泛美同盟”。
90年代,提出“海上力量”论,即“海权论”;发动了“美西战争”,夺得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古巴沦为美国的保护国。
20世纪初,美国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美国倡导和设计新殖民主义。
(3)关于“世界连接为一体”一目,讲述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使世界发展成为整体性世界的表现。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科书,师生共同解决。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有何新发展?为什么?让学生了解世界市场有了进一步发展。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的发展与交通通讯手段使之然。
最后请学生思考世界怎样从分散、孤立状态连成一体的?大体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在世界连成一体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起了关键作用?以此作为本课的小结,也是对本单元的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种迁徙与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工业文明地区与非工业化地区的交流,不仅仅是物质的流动,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尽管这种交流是不平等、有时甚至是暴力强制的,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不可忽视的潮流,引起程度不同的文化冲击与重组。
世界的整体化到来,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
殖民地与列强的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