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合集下载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

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

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

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

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

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

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

"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承认学生个性上的差别,承认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课堂的时间是宝贵的,学生的参与程度也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的是,上课了,很多的学生其实还是没有进入状态,特别是比较落后的那些学生还是在做小动作,或者眼神涣散,根本不在听。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参与进来,上个学期,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1、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如上课前,除了文具盒、课本、练习本之外,其他东西通通都撤掉,让桌面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以免繁杂的物品干扰学生的学习使他注意力不集中。

2、做好课前情绪上的准备。

学生经过下课十分钟的吵闹,往往很难立刻安静下来准备听课。

因而,上课前要加一个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环节,如在正式上课前,我经常会拿起一支红颜色的粉笔,对一年级的学生说:“老师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先准备好上课了。

老师给他们小组来加一颗五角星。

”这时候,经常会看到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刷刷的都做得很端正。

我停顿一小会之后会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并且相机提出问题:“我们哪个同学能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一个,两个的同学举手,我也不会立刻叫他来回答,直到一两分钟之后,孩子们陆陆续续的举起小手之后,等全体学生的心收回来,投入到上课的状态中了,才开始正式上课。

我想这样对提高接下来的上课效果会好得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所遇疑难,并依此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生为主体,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课堂上要予以特别关心,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鼓励他们,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练习时,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反馈情况,针对后进学生学习有困难或迷惑之处,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工作。

对于练习的题目,岁他们进行面批,争取做到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以免学生越积越多,到后来什么也听不懂。

浅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浅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浅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均得到了转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仍有部分学生不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特别是潜能生。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化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呢?这一问题,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为:将不通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四人一个学习小组、运用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课堂展示分层次,具体做法如下:一、建立学习小组。

依据学生的实际,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在一起,组建四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由学习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这样在预习、展示环节中,组长负责检查、督促、组织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作用。

并分别给小组成员编号,使组长在组织学习的时候能够有依据,从而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每个小组的潜能生由组长帮扶,从而实现化整为零、全员参与的学习目的。

二、运用导学案监控所有学生参与预习。

什么是“导学案”?按字面理解体现在三个字上:导、学、案。

“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预习,这就是“导”的作用。

它一方面可以对课本知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哪些知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哪些知识是我们难以理解的。

要记住的知识直接指出来,难以理解的给学生指示方法,理解它与以前哪个地方内容相似,这就是指导。

“学”就是指导学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为什么方便学习呢?因为我们在制定导学案的时候,给学生设置了一些梯子,本来坡度非常大,我们把坡度变小。

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做。

“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时候的一个方案。

有了导学案,学生就有事做,有目的性预习,特别是语文学科,我们常规预习做法是布置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或标出不理解的句子而已,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能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特别是潜能生却不能完成任务或不完成任务。

“因材施教”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摘要:“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差异,公平对待学生,发掘学生潜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关键词: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的一生”。

这一圭臬始终涵摄、统领着整个教育发展的目标走势。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的深情呼唤。

而素质教育要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要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资质等具体情况而施行相应的教育措施。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因材施教”体现的是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而“面向全体学生”则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可以说,没有“因材施教”做前提的“面向全体学生”乃是虚假的“全体”;同样,不能以“面向全体学生”为根本目标的“因材施教”,也是无谓的“施教”。

所以说,“因材施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前提,而“面向全体学生”则是“因材施教”的根本目标,二者之间是并行不悖、熔融统一的辩证关系。

那么,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来恰当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促成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呢?我以为,以下几点做法是值得尝试的。

一、悉心关注和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首倡者,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朱熹在他的《集注》中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圣贤施教,各因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

可见,古人育人,即已注重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中,由于诸多复杂原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学习兴趣、动机、气质、性格、能力、学习风格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个别差异。

教师要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并予以及时而恰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五个基本理念,其中第一个理念就是“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它强调了两个要点:第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

第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呢,在这里我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好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

我在深入学校听课的时候,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对优秀学生表现出的关爱程度远远高于一般学生,对学困生尤其关注极少,其实这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误区。

因为学生的背景不同、起点也不相同。

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回答有关的问题时理解方式和深度会有所不同,程度好的学生会理解早一些,程度差的学生可能会理解晚一些。

过去,我们忽视了这一点。

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要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权利的基础上,承认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率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差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并保护好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把学习机会更多地提供给他们,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树立起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意识。

如果教师的眼中只有优秀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存在,势必会产生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的后果,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实在是一种严重的阻碍。

同时,也要为那些学习优秀,有能力超出标准要求、能够进行更深一步学习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

二、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每个学生,是要面向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

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既表现为智商、性格、身体素质和心理等先天素质,又表现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学习品质等后天素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是我国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才能获得教学的大面积丰收,才能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但是,老师和少数学生“承包”课堂的现象仍随处可见。

这里面有教师的思想认识原因和训练方法的原因。

为此,教师要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训练途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呢?一、展示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都明白学习任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标准。

课堂教学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教师要在课前准确、全面、具体地制订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向学生展示,让全体学生都明确即将进行怎样的学习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哪些任务。

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就会有一定的责任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动力。

展示教学目标要做到适时、适当。

适时就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分解,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进行,在各个环节开始之前展示,让每个学生逐个阶段把握学习目标,并具体实施逐一完成学习任务。

适当,就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讲究展示目标的方法。

注意把目标展示得明确、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如低年级应以口头展示为主,并视情况重复展示,直到每个学生都明确目标。

中高年级可以用口头展示与文字相结合,为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习提供方便条件。

二、重在自读自练,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读书活动阅读课的主要训练方式就是读书。

读书就是要学生多读多练。

张天若先生对读书训练要求有两点:一是“读课文要强调个人自读,在课堂中读”;二是“多读还包括读的人数要多,即要让全班学生都受到读的训练,不是指定几个学生多读”。

这两点要求是紧密联系的,强调“自读”就是要求全班学生个个都读书,要求“多读”就是强调学生自读训练的数量。

为什么要强调学生自读自练呢?张天若先生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没有主体的脑力劳动就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的任何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

我的“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观实用一篇

我的“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观实用一篇

我的“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观实用一篇我的“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观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而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我是从学生个体分析、学习目标、作业布置、评价等四方面来展开教学的。

1、学情分析我们可以向班主任、原任教教师、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等情况,再与学生沟通交流。

在此基础上参照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三层,并将三层学生交叉编入学习互助小组,以后的学习目标要求、作业布置、课外辅导、评价都依据这次的分组情况进行布置。

2、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

比如:对于每一单元的单词,要求学困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一些重点词汇;要求中等生能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所有的重点词汇;要求优生在背诵所有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重点词汇。

3、对作业分层布置。

如:在第4单元的教学后,我布置了以下作业:《新课程问题解决导学方案》Unit 4单元自测①单项选择,②完形填空,③阅读理解,④词汇,⑤句型。

学困生做①、④题;中等生做①②④⑤题;优生做①—⑤题,②题可以作为学困生选做的题;③题也可以作为中等生选做的题;优生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一些辅导性的练习题。

4、分层评价学生我们以前对学生的评价是“唯分数论”,究竟考6分的`同学是不是成绩就很差呢?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一名语文考8分的同学,“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后来这位同学在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学生其实是十分在意老师的评价。

如果上面的评价换成:“你怎么这么笨,才考8分,你这个书读着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别读算了。

”那样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帮助,而不是责骂、埋怨甚,平时教学中或课后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一个鼓励的动作都是老师对学生积极的评价。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解析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解析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 我们的原则是:既依靠集体教育个人,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推动集体的前进”。

由此可见,个别教育是学校班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个别教育并不等同于做差生的工作,它除了包括做后进生的工作之外,还包括做优秀生和中间生的工作。

这就是说,个别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及思想实际,以崇高的道德准则启迪学生,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一、给道理,使优秀生明辨是非曲直优秀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他们聪明勤奋,热爱集体,荣誉感强。

但常言道:响鼓还得重锤敲。

学生的成长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因此,对于优秀学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产生思想偏差,如自傲自负、爱慕虚荣;只爱接受赞扬不能容忍批评;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很弱。

二、给信心,使中间生增强进取的勇气中间生是班级成员的大多数,他们居于班级的中游地位,往往表现平平常常,不引人注意。

然而教育科学研究证明,中间生的智力一般都很正常,这部分学生表现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陷又很容易使他们“不进则退”。

因此,对于中间生,班主任切忌采取无情的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而应该从抓好对中间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入手,促使他们向优秀转化,从而达到推动整个班级向前迈进的目的。

首先,班主任要自觉地强化中间生意识,了解掌握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个性品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帮助他们制定前进的措施,并注重培养他们对自身前途的希望与信心。

其次,班主任应做到合理引导中间生,针对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及其特有的知识、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的组织带头人,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树立信心,不断增强进取的勇气。

三、给情感,满足后进生对爱的需要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不良或思想品德和学习双差的学生。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探究学习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探究学习中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注意照顾差生的学习进度,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这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先天的,其中主要有:学生智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快慢的最主要因素;学生人格特质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得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学习起加速或减速作用。

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包括家庭的影响,生活学习中意外事情的影响.第二,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一般的教学原则.1.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进程,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班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体教学上,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

还要在面向多数的集体教学中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注入不同的信息,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大面积丰收。

对于学习成绩差、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教师要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教师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怎样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

怎样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

怎样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含义是指学校、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如何 ,不管他们生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是否有残疾 ,也不管他们对学习是否有兴趣 ,学习成绩如何 ,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时机 ,使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

因此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并施行差异性教学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的开展 ,得到自己最需要的开展 ,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社会的需要。

一、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 ,关心保护每位学生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 ,孩子就不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能教育孩子。

爱生是教师必需具备的美德 ,也是教师的天职。

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 ,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 ,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地推动作用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讲的每句话 ,我深深地感到老师的话对学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所以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太度和言行 ,真正做到尊重学生 ,关心保护每位学生。

作为有经验的老师都清楚 ,班里的学生哪怕是一年级的学生都知道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

有的学生都能知道老师最爱谁 ,把学生在老师心中的地位排了名次 ,也许学生是不会把这些告诉老师 ,但是从家长那里我们是能够知道的。

教师的期望是怎样传递给学生并被学生领会的呢?除了语言渠道之外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潜意识的途径 ,教师心理往往会不自觉地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等传递给学生。

比方同是注视学生 ,对优秀学生教师目光往往流露出赞赏和期待;对待后进生的目光中那么往往包含着警告、批评、失望。

又如教师的动作 ,对优秀生拍肩摸头 ,给予鼓励 ,对待后进生那么可能语气严厉 ,批评多过赞赏 ,因冷淡而造成厌弃 ,教师的这些体态语言背后的心理都会被脆弱敏感的学生觉察到。

二、关注学生差异 ,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般长 ,同理 ,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 ,也有学困生和淘气捣乱的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是指既要照顾到学习好接受新知识快的学生,又要考虑到学习较差、接受知识较慢的一部分学生,还要考虑到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最终目标。

一、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验课利用的好,可使学生热爱生物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细心钻研;反之,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勇气。

每当学生在某一实验中取得成功时,他的表情可以代表他此时的心情,就好象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一样兴奋。

初一上学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做起来很复杂,首先需要将天竺葵避光处理遮盖叶片,光照及室内处理才能得出结果,尽管这样学生的兴趣仍然很高,当他们亲手捧着自己制作的印有各种图案的叶片时,也许在想:生物实在很奇妙!尤其班里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许在课本知识中获得不了成功,但他们往往能从实验课中获取知识增强信心。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将这种兴趣转变成学习的动力,他们也许就会从此热爱这门课。

在“探究种子的成分”这一实验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实验、边思考,既有听的,又有看的,还可以亲自动手,他们既能认真地去实验,又能积极思考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二、指导学生从找关键词到找重难点每堂课都只有那么几个知识点重要,如何指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的办法是从找关键词开始。

如指导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我请同学们先阅读这段内容,然后请同学们试着用四个字来概括光合作用的每一个意义,并在书上标出这些关键词,同学们在认真阅读的同时会努力寻找有关的关键词,即光合作用的三个来源(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的来源)。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们每一个教师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从而激发每名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每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一、数学教学要在面向全体学生1.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尽可能做到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对“后进生”,我对他们更是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2.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名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方面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3.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一,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确保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切实转化低差学生.首先,要关心并鼓励差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其次,应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差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上的某些缺漏.第三,鼓励优等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首先为了防止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我通过对他们提出较高学习要求,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其次,经常给他们适当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通过上述诸措施,使全体学生在“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目标体系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对他们是最大可能的发展,以此实现素质教育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客观要求.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促进人的心理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发展,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一生均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义务教育大纲中,将结合数学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与“双基”和“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地位.1.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提高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其次,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课堂教学,我们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计算仔细、思考认真、书写工整、检验一丝不苟、听讲聚精会神、答问井井有条,以及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主动参与、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三、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体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第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显然,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要先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我做到:要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让他们逐步学会用这些思维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在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明确思维的起点,又要能把握思维发展的方向,使其思维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四、切实改革评价制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改革评价制度.评价对教与学的活动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是牵动教育全面性、导向性的一根杠杆,考什么、怎么考制约着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应试教育,就是在统考指挥棒的下面,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争取高分而学,甚至“分数”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要有对学生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等.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每一个教师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注:本文系定西市教科研2011年“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学生关系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dx[2011]ghbz29,课题负责人:侯艳玲,课题实施人:郭世海,高卫军,戚海鹏)。

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修改版]

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修改版]

第一篇: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摘要: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注重英语学科拔尖人才,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面对部分学生困惑,即时给予帮助。

根据学生需要,创设英语氛围。

关键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在2009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35中听课并作了重要讲话,给老师们诚恳提出四点要求,其中笫三点就是教育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

他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英语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既要让学生学会,又引导学生会学,把教学过程真正变成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承认差异,关注学生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教学中,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教学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

如果教师上课一刀切,随着课堂知识深度的增加,必然会扔掉一部分学生,选成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局面。

因此,教学中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学有所得,使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评诸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给予成功表现的机会。

在教学单词时,不仅教发音,还让学得好的学生造句子,让中等的学生翻译,让差的学生重复。

这样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

面向全体学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以下简称双分)作为一项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开发利用学生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改革实验,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推崇,我县与各地的实验证明,她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然而,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况看,部分实验老师只满足于教学的某些静态因素的设计处理上,如教案的设计、学生座位的安排,分层目标的制订,提问坡度的把握,分层练习的编制等,而忽视了如统分结合的课堂结构,动静协调的分组学习、小组合作的互助机制,及时恰当的回授调节等一些更为重要的动态过程把握。

造成课堂教学分层不显著,操作不流畅,教学过程出现阻滞、失控、干扰等现象,难以凸现双分课堂教学与一般课堂教学的区别性特征,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课题研究的深入。

因此,探索双分教改理论应用于课堂实践的中介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双分教改突破经验性水平,提高其科学的规范性,跃上理论性台阶,而且有利于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获得操作上的依据,便于实施和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双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成熟而有效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实践证明:一种教学模式实施效果是否理想,不在于实施模式时的局部操作和个别方法运用得如何,而取决于对这一模式核心思想的完整把握以及在操作中全面彻底地体现。

做到以神制形,而不是以形代神。

双分教改的核心思想,也是双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即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要点: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应该有差异。

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异,教也可以通过分层来实施。

2.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摘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首要任务。

需从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切实减轻课业负担等方面着力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首要任务。

一、禁止分快慢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存在分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的现象。

这是与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思想相悖的,是陈腐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是现今教育的“怪胎”,我们应当彻底摒弃。

应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差生,而是因为单一刻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教育的非因材施教、非个性化导致学生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还没有完全把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加以接受,并内化为教育行为的结果,分快慢班无论对优等生、后进生还是教师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如:使优等生在考试竞争中增加更重的压力,对后进生自尊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同时,有碍教师特别是慢班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等。

我们应坚持学生平行分班,教师合理搭配,努力创造宽松和谐、公平合理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当然,平行分班会使每一位老师面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学上会出现很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转化后进生工作,“爱后进生是教师最大的德性,教育后进生是教师最大的职责,教育好后进生是教师最大的功劳”。

每一位教师要在行动上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 我们的原则是:既依靠集体教育个人,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推动集体的前进”。

由此可见,个别教育是学校班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个别教育并不等同于做差生的工作,它除了包括做后进生的工作之外,还包括做优秀生和中间生的工作。

这就是说,个别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及思想实际,以崇高的道德准则启迪学生,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一、给道理,使优秀生明辨是非曲直优秀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他们聪明勤奋,热爱集体,荣誉感强。

但常言道:响鼓还得重锤敲。

学生的成长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因此,对于优秀学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产生思想偏差,如自傲自负、爱慕虚荣;只爱接受赞扬不能容忍批评;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很弱。

二、给信心,使中间生增强进取的勇气中间生是班级成员的大多数,他们居于班级的中游地位,往往表现平平常常,不引人注意。

然而教育科学研究证明,中间生的智力一般都很正常,这部分学生表现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陷又很容易使他们“不进则退”。

因此,对于中间生,班主任切忌采取无情的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而应该从抓好对中间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入手,促使他们向优秀转化,从而达到推动整个班级向前迈进的目的。

首先,班主任要自觉地强化中间生意识,了解掌握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个性品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帮助他们制定前进的措施,并注重培养他们对自身前途的希望与信心。

其次,班主任应做到合理引导中间生,针对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及其特有的知识、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的组织带头人,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树立信心,不断增强进取的勇气。

三、给情感,满足后进生对爱的需要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不良或思想品德和学习双差的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即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实施素质教育时,我们需要面对的是整个学生群体,不能只注重培养少数人的优秀品质,也不能忽视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教育公平,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够提高教育公平。

不同学生在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而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学科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减少因个体差异而带来的教育不平等。

其次,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一系列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

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实践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提升。

此外,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够形成良好的班级和学校氛围。

素质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教育者发挥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可以建立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的班级和学校文化。

通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提高班级和学校的整体素质。

最后,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够造福于社会。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民素养,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可以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总之,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

通过教育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学科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班级和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通过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学习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探究学习中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注意照顾差生的学习进度,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这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先天的,其中主要有:学生智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快慢的最主要因素;学生人格特质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得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学习起加速或减速作用。

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包括家庭的影响,生活学习中意外事情的影响。

第二,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一般的教学原则。

1.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进程,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班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体教学上,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还要在面向多数的集体教学中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注入不同的信息,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大面积丰收。

对于学习成绩差、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

教师要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教师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练习中可以要求差生完成基本的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题目,学习好的学生在做完后,再做一些较难的题目,或者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第三,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适合新的课程标准理念。

1.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可以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

教学内容上,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人文性与科学性、社会性相结合。

2.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不是固定的,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为达成目标所作出的积极行为。

例如数学的计算,它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就是不同的,它可以允许一些学生用多一点的时间达到要求,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可以适当,计算只要求达到“会”或“比较熟练”的内容时,在速度上就不要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分的要求,另外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

这样可以根据不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一定要达到统一的要求。

第四,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新的评价标准和学生的成长需要。

1.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新的评价方法改变了以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力求让学生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得到发展,其目标包括文化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素养、身体心理素养、审美艺术素养、劳动技术素质和完善的人格。

这说明了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应该是客观的。

3.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它们最喜欢的,最适合的,最需要的知识。

从上面可以看出,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是辨证的也是统一的,我们在教学教育中只要爱护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能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