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设计和结构概念

合集下载

一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重点考点汇总整理(最新)

一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重点考点汇总整理(最新)

一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重点考点汇总整理(最新)一、前言《建筑工程实务》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

本考试重点考点汇总整理旨在帮助考生系统掌握建筑工程实务的知识要点,提高考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以下内容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整理,内容丰富,涵盖了建筑工程实务的主要知识点。

二、考试重点考点汇总1. 建筑工程设计(1)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设计原则: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环保性、可持续发展等;- 设计程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2)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建筑平面设计: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功能分区等;- 建筑剖面设计:剖面布局、层高、层数、建筑体型等;- 建筑体型设计:体型组合、体量感、比例、尺度等;- 建筑构造设计:结构类型、构造做法、建筑配件等。

2. 建筑结构(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结构:承受和传递荷载的体系;- 构件:组成结构的单元;- 荷载:作用于结构上的力。

(2)建筑结构的分类- 按材料分类: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按受力特性分类:梁、板、柱、壳等;- 按结构形式分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3)建筑结构的计算方法- 弹性力学法:计算弹性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 塑性力学法:计算塑性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 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和位移。

3. 建筑施工(1)建筑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等;-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现场调查、施工图纸审查、施工技术交底等;-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布置、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环保等。

(2)建筑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施工: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 钢结构工程施工:焊接工程、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涂装工程等;-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电气安装等。

(3)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原则: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方法:质量计划、质量检查、质量评定等;- 质量控制要点: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控制、工程质量验收等。

结构设计概念是什么

结构设计概念是什么

结构设计概念是什么结构设计概念是指在建筑、土木工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设计人员基于项目的特定要求和目标,根据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的知识,对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整体结构进行规划、设计和优化的过程。

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涵盖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抗震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构筑物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各种静、动载荷的作用,并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如恒定载荷、可变载荷、温度变形以及地震、风荷载等外部力的作用。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结构的用途和要求,选取合适的材料,并合理地设计结构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以达到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结构所受到的各种力进行计算和分析。

他们需要使用现代计算机软件、CAD(计算机辅助设计)、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工具进行模拟和仿真,以预测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

通过这些分析和计算,设计人员能够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设计调整,以确保结构能够承受不同力的作用而不发生破坏。

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材料选择。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耐久性,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结构、木材、复合材料等,来满足结构所需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另外,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和节能性等因素。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可持续性。

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等,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结构的维护和修复的便捷性,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总之,结构设计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工程学科。

它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的知识,以达到设计出安全、可靠、经济和具有可持续性的结构的目标。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建筑设计旨在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和功能要求,而结构则是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稳定的框架。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筑设计与结构之间的三种关系。

1.功能性关系: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功能要求,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办公、学习、娱乐等活动的空间。

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组织布局。

建筑结构系统的设计应该能够实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并使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设计办公楼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分配、交通流线、照明、通风等方面的功能需求,而结构工程师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结构系统,如梁柱、楼板、桁架等,以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

2.相互引导关系: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相互引导和影响。

在建筑设计初期,建筑师通常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风格、氛围等设计特点,确定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形态。

而这些设计要求会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结构的设计。

例如,在设计一座豪华酒店时,建筑师可能会提出更大的开间、更高的层高以及大门延伸的区域等要求,这些对结构的设计师将导致更大的荷载和风压荷载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需要紧密合作,相互交流,确保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协调一致。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师的要求,确定最佳的结构类型和方案,以实现建筑设计的目标。

3.创造性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建筑设计师通过其对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深入理解,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和结构构造。

建筑师为了实现特定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提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设计要求,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在结构设计中能够提供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建筑师可能会提出设计一个悬浮在地面上的建筑物,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设计出合适的支撑系统和各种耐力构件,以实现建筑师的创造性设计要求。

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

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

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建筑的结构设计是指建筑物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美学要求的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和材料运用,使建筑物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并达到持久耐久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

1. 基本概念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建筑物的骨架、承重墙、地基、屋顶和横梁等各个方面。

一个好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还要充分考虑力学、材料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结构设计原理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有一些基本原理需要遵循。

首先是力的平衡原理。

建筑物在承受各种外力作用时,必须能够保持力的平衡,才能确保其稳定性。

其次是最佳性原理,即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设计结构应尽量节约材料和减少结构的自重。

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可行性、施工的可操作性等因素。

3. 结构设计方法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法有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拱结构、悬索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需求。

例如,大跨度建筑通常采用悬索结构或拱结构,而多层建筑可采用框架结构。

4. 结构设计的特点(1)稳定性:结构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结构设计师需要计算建筑物所受到的各种力,并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来平衡这些力,使建筑物能够稳定地承受外力的作用。

(2)可靠性:结构设计需要保证建筑物能够在设计寿命内始终保持其功能和安全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如地震、风力等,以确保建筑物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安全可靠地使用。

(3)经济性: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还需要尽可能减少材料和施工成本。

结构设计师需要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找到材料使用的最佳方案,以降低建设成本。

(4)美观性:结构设计也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美观性。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运用,可以打造出独特而美观的建筑形态,使建筑物融入周围环境并具有艺术感。

总结:建筑的结构设计在建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骨架,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结构概念、荷载、设计标准、材料力学等。

一、结构概念1.结构系统:建筑结构可分为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等。

不同结构系统的选择会影响建筑物的空间形式和结构性能。

2.承重原理:结构要能够通过柱、梁、墙等传递荷载到地基上,实现整体的稳定。

常用的承重方式有受压、受拉、受弯等。

3.结构类型:根据主要受力构件的形式和布置,结构可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拉索结构等。

不同类型的结构可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二、荷载1.重力荷载:指建筑物和其内部设施自身所承受的重量,包括建筑材料、家具、设备等。

2.水平荷载: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风荷载是指建筑物由于风力作用而引起的力,地震荷载是地震活动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力。

3.温度荷载: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荷载,特别是在长跨度的结构中,温度荷载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设计标准1.建筑结构设计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进行,例如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标准》等。

2.标准规定了结构设计所需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的选用、构件的尺寸和截面设计等。

四、材料力学1.结构材料: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受力特征。

2.材料强度: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建筑结构设计中要考虑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强度指标。

3.梁的受力性能:梁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构件,其受力性能与横截面形状、尺寸、材料特性等相关。

五、结构分析与设计1.结构分析: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确定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结构设计:根据给定的荷载和结构要求,确定结构材料、构件形式和尺寸,达到要求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结构概念、荷载、设计标准、材料力学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的概念

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的概念

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的概念1. 什么是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说到建筑,大家可能会想起高楼大厦、古老的庙宇或者那些五颜六色的房子。

但是,咱们今天要聊的,可不是这些外表光鲜的东西,而是建筑内部的“骨架”——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很简单,就像咱们的身体,有骨骼和肌肉,建筑也是一样,有它的结构。

1.1 建筑一结构先说说建筑一结构。

这玩意儿就像是建筑的“主心骨”,不管外面多好看,里面的东西得稳得住。

一般来说,建筑一结构主要是指那些承重的部分,比如梁、柱、基础等等。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建筑就像没了脊梁,随时都有可能“趴下”。

我们走进一栋楼,看到那些坚固的柱子,它们就是建筑一结构的代表。

就像古人说的:“根基不稳,房子难立。

”有了稳固的基础,才有可能造出让人安心的房子。

1.2 建筑二结构再说说建筑二结构,这个就有点儿意思了。

建筑二结构可以看作是建筑的“肌肉”,负责分隔空间和增加美观。

它主要包括墙体、隔断、窗户和屋顶等等。

就像我们穿衣服,外面穿的好看,其实里面得搭配得当,才不会显得奇怪。

建筑二结构的设计和布置,能让整个空间既实用又美观。

试想一下,明亮的窗户和优雅的墙壁,瞬间让你觉得这地方就是个“家”,心里暖暖的。

2. 一结构与二结构的关系2.1 相辅相成那么,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两者就像是“亲兄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建筑一结构给建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建筑二结构则为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如果没有坚固的框架,二结构就算再好看,也无法稳稳地立住。

就像你做菜,如果没有好的锅具,做出的菜再美味也无济于事。

因此,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必须把这两者结合得当,才能打造出既美观又耐用的建筑。

2.2 实践中的应用在实际建造中,设计师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这两种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

比如说,有些地方需要更多的自然光,那就得在建筑二结构上多下功夫,设计出大窗户。

而在一些需要承重的地方,建筑一结构的设计就得更加扎实。

建筑设计包括及内容

建筑设计包括及内容

建筑设计包括及内容建筑设计是一门兼具艺术和科学性质的综合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包括的内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进行创造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合。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创造美观、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作品。

二、设计包括的内容1. 整体规划设计整体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起点,它包括对场地和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建筑布局和风格,以及确保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

2.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的承重系统、梁柱墙面等结构元素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包括建筑的形式、立面以及外部细节的设计。

它与建筑的整体形象和美感密切相关,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处理方式,塑造建筑的外貌和表达。

4.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关乎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和美感,包括室内布局、家具搭配、灯光设计等。

室内设计要考虑人们的行为需求和舒适感,打造温馨、实用的室内环境。

5. 绿色建筑设计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绿色建筑设计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措施、环保材料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建筑设计的应用建筑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涉及到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娱乐设施、工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1. 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场景。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满足家庭成员的居住需求,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2. 商业建筑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包括商场、办公楼、酒店等。

这些建筑需要满足商业运作的需求,既要有吸引力,又要实用和高效。

3. 文化娱乐设施设计文化娱乐设施设计是为人们提供文化、休闲和娱乐场所。

它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体育馆等,设计要考虑到展示效果、空间流线以及观众体验。

4. 工业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主要涉及到生产和制造的空间需求,如工厂、仓库等。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则解析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则解析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则解析在建筑领域中,结构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强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者的安全。

本文将解析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核心概念1. 结构:建筑物的结构是指支撑和承载建筑物自身或外部作用力的各项构件,包括梁、柱、墙等。

结构的设计需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外部环境以及材料的选择。

2. 荷载: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或力矩。

荷载可以分为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

静态荷载包括自重荷载、雨水荷载等,而动态荷载则包括地震荷载、人员活动引起的荷载等。

3. 强度:强度是指建筑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确保结构能够安全地承受外部作用力,避免出现塌方等意外情况。

4.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建筑结构保持平衡的能力。

稳定性设计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不发生倾覆或失稳。

5.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

钢结构具有高强度和较大的跨度优势,适用于大跨度的大型建筑物;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多层住宅和办公楼等建筑。

二、基本原则1. 安全性: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

设计师需要根据荷载和使用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并合理设计构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确保建筑物能够安全承载荷载。

2. 经济性:经济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

设计师需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和成本的使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简洁性:简洁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追求目标之一。

设计师应尽量简化结构形式和构件的布局,减少不必要的细节和附加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4. 美观性:美观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将结构元素融入建筑整体,使建筑物既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又具备美观的外观。

5.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当代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原则。

设计师应采用环保材料,考虑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建筑设计的名词解释

建筑设计的名词解释

以下是一些建筑设计常用的名词解释:
1. 平面布局(Floor Plan): 建筑平面图,展示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和功能区域的布局和尺寸。

2. 立面设计(Facade Design):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包括外墙材料、窗户、门等元素的布置和风格设计。

3. 结构设计(Structural Design): 建筑的结构系统设计,包括承重结构的选择、材料的应用和力学计算等。

4. 建筑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 建筑物的特定风格或风格组合,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5. 比例与尺度(Scale): 建筑设计中的尺寸比例关系,如建筑物整体与局部的比例、人体与建筑物的比例等。

6. 照明设计(Lighting Design): 建筑内外部照明系统的设计,包括灯具的选择、照明效果的考虑和节能设计等。

7. 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 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包括室内装饰、家具摆放、色彩搭配等,以满足功能和美观的需求。

8. 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 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建筑设计理念,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和可再生材料等方面的考虑。

9. 建筑构造(Building Construction): 建筑物的实际施工,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和设备安装等。

10. 开放空间设计(Open Space Design): 建筑周围或内部的开放空间设计,如庭院、露台、公共广场等,以提供休闲和社交场所。

这些名词解释可以为你提供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解。

请注意,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领域,上述解释仅为简要概括,并不能涵盖所有相关内容。

我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认识

我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认识

我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认识一、提纲1.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概念2.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标准3.建筑结构设计的分类和应用4.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与创新5.建筑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概念建筑结构设计是指建筑物的梁柱墙板、屋面、楼梯与走廊、屋架、拱形结构、框架结构等构件的设计。

其核心在于确定建筑物承重构件的类型、数量、形式和位置,以满足建筑物的受力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和美观性。

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是正确地应用力学和材料学原理,使建筑物的结构满足设计要求,且具备稳定性、刚度和耐久性。

三、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工程实践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合理原则、美学原则等。

设计标准则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建筑设计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等。

设计时需遵循的几个步骤,包括建筑物的荷载估算、受力分析、结构选型、结构系统选型、构造设计、施工图设计和结构计算等。

四、建筑结构设计的分类和应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分类有以下几种:简单结构、悬挂结构、刚架结构、网格结构、桁架结构、拱形结构、筒壳结构、薄壳结构、索链结构、纤维结构。

应用方面,建筑结构设计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厂房、桥梁、地下隧道、地铁站房等。

五、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与创新优化设计是指在材料、建造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结构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创新设计则是指从结构形式、材料种类、结构拼装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新的结构形态和功能需求。

六、建筑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未来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建筑结构的材料将更加环保,施工方式将更加绿色,结构设计与建筑功能将更加相匹配。

同时建筑设计也将会增强“智能化”,辅助设计、BIM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定制等特点。

七、案例分析1. 国家体育馆(雷曼克拉夫特事务所设计)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集团设计)3.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OMA事务所设计)4. 沙特阿拉伯吉达王国塔(英国博斯特、USA特雷勒合作设计)5. 埃菲尔铁塔(古斯塔夫·埃菲尔和莫里斯·科森设计)以上案例是建筑设计方面的代表性建筑物,它们的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各式结构形态、以及新型建材的应用,为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开创了新的局面。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建筑结构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建筑物的力学力量,还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式、功能和稳定性。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的概念、分类和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的概念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中能承载和传递荷载的构件和构造体系。

它包括主要承重结构和辅助结构等。

主要承重结构通常由柱、梁、墙和板等构件组成,辅助结构则包括桁架、支撑体系和装置等。

而结构体系则是指建筑结构中构件和构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它的选择和设计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二、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的分类根据结构体系的不同,建筑结构可以分为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利用柱、梁和板构成的空间网格结构,具有很好的承重能力和刚度;桁架结构则是由斜交的杆件构成,可以用于跨度较大的空间;壳体结构则是利用薄壳结构承载荷载,常见于穹顶和拱桥等;组合结构则是不同结构体系的组合使用,通过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来满足设计需求。

三、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的设计原则1. 功能需求原则: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来确定。

不同功能建筑物对结构和结构体系的要求不同,例如,大跨度建筑物需要选用适合的桁架结构,而高层建筑则需要考虑抗震和承载能力。

2. 经济可行原则:建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经济可行性。

合理利用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和运营成本,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材料的性能、成本、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满足功能需求。

3. 安全稳定原则:建筑结构与结构体系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安全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需要能够承受预期荷载和外部力的作用,同时要能够抵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分析和计算,并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设计。

什么是结构和造型的概念

什么是结构和造型的概念

什么是结构和造型的概念结构和造型是建筑与设计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设计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结构涉及到建筑物的构造和力学性能,而造型则涉及到建筑物的形态和美学特征。

下面将详细介绍结构和造型的概念及其在设计中的意义。

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构造和力学性能。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它承载着建筑物的自重和外载荷,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所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要素,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不同种类的建筑物需求不同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板壳结构、拱壳结构等。

结构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使用要求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的性能满足设计需求。

造型是指建筑物的形态和美学特征。

建筑的形态决定了建筑物的外观和空间特征,而美学特征则涉及到建筑物的比例、比重、线条、色彩等方面。

造型是建筑师对建筑物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通过选择合适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来实现对建筑物的审美追求和环境适应。

建筑物的造型不仅仅是空间形式上的美感,还包括对人类活动和生活环境的思考和规划。

通过艺术性的造型设计,可以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空间体验。

在建筑和设计过程中,结构和造型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物的基本要素。

结构的选择和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造型,而造型的选择又会对结构的设计和构造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构与造型的协调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影响到设计的效果和建筑物的品质。

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对建筑物的造型造成限制或破坏,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和功能性。

同样,如果造型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对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带来挑战,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可行性。

在实际设计中,结构和造型的关系也由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室内设计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确定。

他们通过不同的设计工具和方法,例如数值模拟、实物模型、流体力学分析等,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和造型上的优化。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期阶段,针对项目的基本要求和设计理念,对建筑结构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材料选用、力学性能等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和探讨。

它对于建筑的整体效果、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和外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探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结构的材料消耗、工程施工量和投资成本,同时要保障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美观。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还要与整体建筑设计紧密结合,服务于建筑的功能、形式、环境和其他设计要素。

二、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1. 结构形式设计: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形式,确定适应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索网结构等。

在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空间布局、荷载特性、地质条件等,选择最合适的结构形式。

2. 材料选用:结构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复合材料等。

3. 力学性能分析:需要对建筑结构所受内外荷载进行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热工耦合分析等,确保结构在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整体效果与环境协调: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应该与建筑整体效果和环境相协调。

结构设计要体现建筑的美感,同时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满足城市规划和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

三、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实施步骤1. 方案设计:根据建筑项目的基本要求和设计理念,进行初步的结构形式确定和设计方案制定。

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构思,初步确定结构形式和材料选用。

2. 参数计算:进行结构荷载分析和力学性能计算,包括荷载分析、受力分析、变形计算、振动分析等。

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对结构的性能进行评估。

3. 模型试验:对重要结构部件进行模型试验,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及常见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及常见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及常见结构类型摘要:概念设计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部分,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本文分析了概念设计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和常见的结构类型。

概念设计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市场上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特别是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概念设计为设计师开展设计工作提供了思路。

概念设计不仅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提高了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常见结构类型引言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中高层建筑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对于高层建筑的建设和使用,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建筑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在这方面,结构设计者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地震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优化设计方案,不断完善建筑设计的内容,增强方案设计的效果,尽可能地促进高层建筑的稳定发展。

1简述概念设计概念概念设计是指设计师应用清晰的结构概念来研究建筑的整体结构体系和子系统。

无需数值计算,根据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实验现象和工程经验,得出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分析建筑结构和计算结果,以及设计方案中建筑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模型假设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调整方案,设计出最合理的建筑结构,确保建筑物整体受力均匀、结构安排更加合理的一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2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2.1方案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建筑结构设计全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建筑项目的方向和成果。

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保证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并能与经济的结构模式相结合。

做好设计,关键在于选择最合适、最可靠的结构形式和体系。

在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考察建筑物的建设地点,研究和分析周边的地理环境,保证结构设计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发挥建筑结构设计的作用。

同时,工作人员需要考虑资金预算和设备配置等问题,例如建筑施工材料供应是否及时、建筑施工材料是否充足、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是否会影响建筑建设进度、施工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否符合实际建设要求等。

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及常见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及常见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及常见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美观度。

在建筑结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概念设计,即明确建筑物的类型、功能和空间布局,并设计出大致的建筑形态和基本结构体系。

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有:
1.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纵横交错的柱、梁组成的,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

常见于高层建筑、工业建筑和大跨度建筑。

空间网架结构是由许多三角形构成的结构,配合柱、梁组成空间网架,适合于大跨度建筑。

其结构轻巧、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同时可以减少建筑物重量和材料消耗。

3. 悬挑结构
悬挑结构是指部分支撑在空中的结构形式,常用于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使建筑物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同时也能减轻建筑物重量和减少柱子的使用。

4. 拱形结构
拱形结构是由曲线构成的结构形式,具有强大的压缩和挤压能力,适合于建筑物、桥梁和地铁通道等结构的设计。

5. 梁柱结构
梁柱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类型,由若干根柱子和若干根平行的梁组成,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设计。

球形结构是由多个钢梁组成的球形形状,适应于体育馆、剧院等大型空间建筑物的设计。

7. 薄壳结构
薄壳结构是由混凝土或钢板等材料所组成的,能够形成大跨度、轻型、无柱和美观的设计,适合于体育馆、会议中心等大型建筑的设计。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核心考虑因素,不同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建筑师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以达到美观、实用和安全的目的。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任务是使建筑物达到稳定、可靠的结构要求,保障建筑物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和经济效益。

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第一步,而结构措施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下面将分别从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两个角度来介绍建筑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最初阶段,其任务是在考虑建筑功能、建筑形态和建筑美学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地震烈度、土层条件和深度、以及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和风格以及主要材料,为建筑结构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

1.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是指建筑物采用的结构体系类型,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支撑体系和稳定性能。

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类型有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

在选择建筑结构体系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施工的难易程度、建设资金的限制等。

2.建筑结构风格建筑结构风格是指建筑结构设计所强调的特定风格,它可以通过结构材料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表面处理等方面来体现。

建筑结构风格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例如传统、现代、抽象等,具体选择应该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域、使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建筑结构风格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3.主要材料主要材料是指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的主要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砖、石材、木材等。

在选择主要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刚性、耐久性、抗风能力、抗地震能力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主要材料可以在保证建筑物强度的同时,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和经济性。

结构措施结构措施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尺寸、结构節點等,下面将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介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措施。

1.结构形式结构形式是指建筑物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可以是杆系结构、面系结构、网壳结构、框架结构、拱形结构等。

各种结构形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具体选择应该根据施工难度、建筑物使用要求、工程经济等多种因素来决定。

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

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

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安全性等方面。

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常见的结构形式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等内容。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 结构荷载:指施加在建筑物结构上的外部力或荷载,包括风荷载、地震荷载、雪荷载、活荷载等。

2. 结构要素:指构成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柱、梁、墙等。

3. 结构系统:指结构要素的组合形式,常见的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拱式结构等。

4. 结构材料:指用于构建建筑结构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

二、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1. 框架结构:以柱、梁和框架为主要要素,适用于多层建筑物。

2. 拱式结构:以拱为主要要素,能够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

3. 钢结构:以钢材为主要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4. 预应力结构:通过预先施加张力使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弯和抗剪能力。

5. 空间结构:利用三维结构形式来支撑和传递荷载。

三、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素与过程1. 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使用功能,确定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荷载。

2. 结构分析:通过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对结构进行受力、变形、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

3. 结构设计: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结构系统和材料,确定结构要素的尺寸和布置。

4. 施工图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安装。

5. 施工和监控:确保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通过监控手段对结构进行实时监测。

四、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1. 安全性:建筑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性,能够承受预计荷载,不会发生倒塌或垮塌等事故。

2.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筑物的材料和施工成本。

3. 美观性:建筑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美学原则,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4. 可持续性:优化设计,使用可再生和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学入门知识建筑风格和结构的基本概念

建筑学入门知识建筑风格和结构的基本概念

建筑学入门知识建筑风格和结构的基本概念建筑学入门知识:建筑风格和结构的基本概念一、引言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多样的风格。

本文将介绍建筑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

二、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定风格和风貌。

不同的地域、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建筑风格呈现出多样性。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风格:1. 古典风格古典风格起源于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以其简洁、对称和古朴的特点而闻名。

古典建筑常用的元素包括圆柱、希腊式柱廊和浮雕等。

2. 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兴起于中世纪欧洲,以其高挑、尖拱和复杂的尖塔等特点而著名。

哥特式建筑常用的元素包括飞扶壁、飞拱和玫瑰窗等。

3. 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兴起于15世纪意大利,以其对古典艺术和人文主义的追求而受到广泛推崇。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对称和比例,常用的元素包括拱廊、穹顶和装饰性壁柱等。

4.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兴起于17世纪欧洲,以其豪华和装饰性的特点而知名。

巴洛克建筑常用的元素包括曲线形的壁柱、圆顶和浮雕等。

5. 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以其极简主义和功能性设计而受到广泛关注。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简洁、几何和线性的外观,强调材料的原真性和建筑空间的流动性。

三、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所使用的构造系统和材料。

建筑结构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式和功能。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结构: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柱、梁和水平框架组成的结构系统。

框架结构可以提供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常见于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

2. 拱结构拱结构是一种由拱形构件组成的结构系统。

拱结构能够将压力均匀地传递到支撑点,常见于大型教堂和桥梁等。

3. 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一种以空间桁架或网格为基础的结构系统。

空间结构可以创造出较大的跨度和较少的柱子,常见于体育馆和会展中心等。

4.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是一种由曲面构件组成的结构系统。

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概念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概念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概念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安全性、环保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将结构概念应用于新时代的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

深入研究结构概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好的推动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概念的应用,以期为结构概念在建筑结构设计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结构概念;应用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安全性、环保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将结构概念应用于新时代的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

深入研究结构概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好的推动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

一、结构概念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意义(一)具有更全面、更立体、更精准的先进意义。

1. 在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前,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等阶段。

现行的gbj68-84《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

概率理论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运算过程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且要准确估计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光凭极限状态设计是很难做到的[1]。

2. 结构概念设计是指不经复杂的数值计算,从整体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结构措施,其主要依据为整体结构体系和结构子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相对刚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实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结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

高质量的设计工作要求我们着眼在具体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上。

一个结构工程师只有根据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结合简单估算对一个结构工程进行整体优化同时,应把结构概念应用到实际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去,这要求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2]。

建筑知识: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建筑知识: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建筑知识: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的学科。

它涉及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建筑的历史、文化和理论等方面。

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是建筑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介绍。

一、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空间空间是建筑的载体,建筑的空间决定了建筑的功能和形式。

空间的三个方向是长度、宽度、高度,它可以是封闭的和开放的。

2.结构结构是指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力学系统,它是建筑物的骨架。

结构分为框架结构、拱结构、梁柱结构等类型。

3.材料建筑的材料包括木材、石材、金属、混凝土等。

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预算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建筑的功能是建筑物的主要目的。

建筑物的功能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教育、医疗、娱乐等。

5.形式形式是建筑的外观。

建筑的形式包括直线、曲线、立方体、圆柱体等。

形式可以表达建筑物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二、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不仅要具备实用功能,还要具备美学价值。

建筑的美学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比例比例是建筑的基本问题,它决定了建筑物的平衡和和谐。

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整体比例,以及细节的比例。

2.形式建筑的形式应该与其功能相应。

建筑物的形式可以表达文化内涵,也可以反映现代设计的趋势。

空间感是指建筑物内外空间的开放和封闭。

建筑师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地点和设计风格,来处理空间感问题。

4.色彩色彩可以给建筑物带来更多的情感和表现力。

建筑师应该选择适合建筑物外观的色彩方案。

三、建筑的结构设计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荷载和力荷载是建筑物需要承受的重量。

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建筑物需要承受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力量。

2.建筑的形式和材料不同的建筑形式和材料需要不同的结构设计。

例如,木结构需要考虑房屋的稳定性和排水问题,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等。

3.建筑的抗震性和保温性在结构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和保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明天广场,地上60层,地下3层,238米,1998
7.
8. 9.
上海交通银行金融大厦,地上55层,地下4层,230米,1998
武汉世界贸易大厦,地上58层,地下2层,229米,1998 上海国际金融大厦,地上56层,地下3层,226米,1998
10. 深圳彭年广场,地上58层,地下4层,222米,1998
1. 2. 3. 4.
上海金茂大厦,地上88层,地下3层,420米,1988 深圳地王大厦,地上81层,地下3层,325米,1996 广州中天大厦,地上80层,地下2层,322米,1997 深圳赛格广场,地上72层,地下4层,292米,1998
5.
6.
青岛中银大厦,地上58层,地下4层,246米,1996
§1-6 一、高层结构受力变形特点
荷 载 效 应
竖向分体系
f3(H4 )
M f2 (H2 )
N f1 ( H)
顶点水平位移:

H 0 H V P V H NP N MP M dx dx dx 0 0 EI GA EA
建筑总高:H
二、承重体系分类
框架结构:框架梁,框架柱构成;
①给、排水;
②采暖、空调、通 风、热源;
③照明、动力用电 、电源,弱电
§1-5 著名建筑简介 国际上高层建筑排名情况:
全球最高建筑前 10 位
关于规则: 进行最高建筑排位的依据是该建筑的构造高度, 既以地面为起点算起, 到建筑物的最高点或必须的构造要素为止[一般以该建筑组织给出数据为准]。 序 号 建 筑 名 称 层数 101 88 108 88 高度 [m] 508 452 443 421 415 391 384 381 374 369 竣工年份 2004 1996 1974 1998 2003 1997 1996 1931 1992 1990
剪力墙结构:承重墙体,水平楼板构成;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通过水平楼板相连构成; 筒体结构:四周封闭的剪力墙 三、材料 1、钢筋混凝土:耐火性能、抗腐蚀性能好 最高建筑:朝鲜平壤,柳京饭店:105层,319.8米 我国最高建筑:上海金贸大厦,88层,420米
2、钢: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
建筑结构 体系概念 与设计
主讲: 郭院成
建筑结构设计内容包括:
结构选型
(包括承重体系及结构构件几何尺寸选择;
需要了解可供选择的承重体系类型及各类结构 的特点、适用范围等)
结构分析
(包括计算简图选取,结构受力变形分析与计算)
结构设计
(根据结构构件的截面控制内力进行配筋计算与
构造处理)
第一章
建筑设计与结构概念总论 §1-1 概述 结构工程师
2)优缺点:抗侧移刚度大,水平侧移小
平面布置受到一定限制。
3)适用范围:高层公寓、高层旅馆、高层住宅; 适宜建造层数:5~30层,最高层数:40层 4)分类:落地剪力墙:剪力墙直接与基础相连; 框支剪力墙:由框支柱和剪力墙共同组成;
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由落地剪力墙和中间框支柱组成;
3、框架—剪力墙结构 1)优点:同时具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2)设计要点:剪力墙数量和平面位置布置。
7.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电视塔:1985年,375米
8. 拉脱维亚,里加电视塔:371米 9. 德国柏林,柏林电视塔:1969年,365米 10. 美国,拉斯维加斯最高部位:1996年,350米
国内已建成最高的100栋建筑(截止1998年底)
高层建筑结构学组赵西安等整理,« 建筑结构学报» 1999年第4期
3)多筒结构 i)成束筒结构:由多个筒体在横向组合而成; ii)巨型框架:由多个筒体和水平巨型梁组成;
巨型梁 巨型柱
小框架
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1-3
结构教育与设计的总体概念 总体设计与局部构件设计 由局部机械的组合,形成整体。 缺乏对整体的主动控制。
结构选型与结构设计
从局部到整体
建立全局观:从整体出发,实现总体设计。 §1-4 建筑设计、 整体建筑物的设计 结构设计、 设备设计
①环境、场地、 体 ①结构形式; 形; ②结构材料; ②功能空间形式; ③承载力、刚度; ③主观感受需求的 ④构造和施工。 满足
最高建筑: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442米
四、竖向抗侧移结构体系特点 1、框架结构 1)定义:由框架梁和柱构成的用来承担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 构体系。 2)优缺点:平面布置灵活; 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侧移较大。 3)适用范围:商场、办公楼等大空间公共建筑。 适宜建造层数:5~15层,最高层数:20层 2、剪力墙结构 1)定义:由建筑墙体和水平楼板构成的用来承担竖向荷载及水平 荷载的结构体系。
建筑师
①考虑有关空间和技术性能 的所有要求;
②进行分体系空间形式及性 能方面的工作; ③使所有分体系相互配合形 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建筑设计
①考虑有关结构的整体性、 承载力和效能的要求;
②进行结构技术性能方面的 工作; ③实现房屋结构设计。
总体构思
总体建筑设计
§1-2
建筑与结构设计过程及关系
建筑分阶段设计过程: ①根据建筑设计功能要求和环 境设计条件,初步构思整体建 筑形式; ②按承重结构体系特点,构思 总体建筑形式; ③确定主要分体系和关键构件 的结构性能,以证明结构形式 的可行性; ④对初步设计进行全面改进, 进行细部设计。
1 [台北]台北 101(已封顶) 2 [吉隆坡]佩特纳斯大厦 3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4 [上海]金茂大厦
5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第二期(已完成外部工程) 88 6 [广州]中信广场 7 [深圳]地王大厦 8 [纽约]帝国大厦 9 [香港]中环广场 10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数据截至:2003 年 8 月 80 69 102 78 72
10个最高的塔
(摘自«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9年第1期 赵小宁:多高才算胜者)
1. 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国家塔:1976年,553米
2. 俄罗斯莫斯科,Ostankino塔:1967年,533米
3. 中国上海东方明珠塔:1995年,464米 4. 中国天津,天津塔:1991年,415米 5.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塔:1983年,376米 6. 乌克兰基辅电视塔:1985年,375米
3)适宜建造层数: 框架—剪力墙:10~20层,最多达25层
框架—筒体: 10~40层,最多达50层
4、筒体结构 1)单元筒类型: i )实腹筒:由四片剪力墙体构成;
ii)框
筒:由高梁、密柱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ii)框桁筒:由梁、柱和斜向拉压杆构成。 2)筒中筒结构 i)框筒结构:有外框筒和内框架共同构成; ii)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实腹筒构成。 适宜层数: 40~50层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