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集体”作文讲评学案
(全)作文讲评教案
![(全)作文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7b9c2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8.png)
(全)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作文讲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学生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讲评。
2. 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3. 针对不同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
2. 作文展示: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3. 作文讲评:对展示的作文进行详细讲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4. 问题分析: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5. 方法讲解:给出解决作文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6.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发表见解,互相学习、交流。
7.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要点,布置课后写作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根据作文讲评的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选取一篇优秀作文,进行深入学习,分析其写作技巧。
3. 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作文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资源1. 作文素材库: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优秀作文集:收集历年优秀作文,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3.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相关写作指导书籍,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写作参考和灵感来源。
《个人与集体》一课 教案设计
![《个人与集体》一课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08b4f39e3143323968937a.png)
《个人与集体》一课教案设计教案背景:依据新课标的内容,凭借对《众人划桨开大船》这一课的整体构思,我设计了《个人与集体》这一框体的教案。
本课意在明理,使学生进一步在道德认识上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行为要求中明确对待集体事务要有主人翁精神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集体组织是群体的高级形式,实现青少年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是教育者的根本任务。
过去,我们往往把集体、特别是班集体看作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一个单位,一个仅仅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微观封闭性的小群体组织。
但实际上,班集体既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社会实体,班集体内部同样有着种种的社会关系。
营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原有的情感得以升华,同时,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良好的集体中是多么的自豪。
基于此种认识,特设计本教案。
教材分析:《个人与集体》是江苏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问题,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每个人也有责任,有义务来关心别人,同情别人,帮助别人,所以我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众人划桨开大船》这一课主要分为《个人与集体》和《珍视集体团结》两部分,当学生明白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后,他们会特别珍惜自己在集体尤其是在班级中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便可以感受集体的温暖,珍视集体的团结。
教学方法: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法;多媒体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初步(感性)认识1、展示图片:龙舟赛的情景《众人划桨开大船》,伴随着歌声和号子声,激发学生那浓浓的求知欲望。
2、媒体展示一生参加某次演讲比赛后所写的作文片断,并请该生朗读重要语段,激起全班同学对班级荣誉的共鸣。
3、播放运动会中同学们奋力拼搏的图片及相关短片,让同学们在回忆中进一步体会、感悟个人与集体那种不可分离的关系。
小学生如何讲评作文教案
![小学生如何讲评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ca29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c.png)
小学生如何讲评作文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生如何讲评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评价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培养学生对作文进行客观、全面评价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一篇适合小学生水平的作文范文。
2. 准备评价标准和评分表,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3. 准备纸和笔供学生做评价记录。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解释作文评价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写作水平。
2. 与学生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例子,并让学生发表对这些作文的看法。
讲解评价标准(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评价标准和评分表,解释每个评价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2. 以范文为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范文在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用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实践(15分钟):1. 要求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按照评价标准对对方的作文进行评价。
2. 学生应使用具体的事例和建设性的意见来评价作文,避免简单的好坏评价。
3. 学生应记录下对方的评价,并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文。
自我评价(10分钟):1. 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并按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
2. 学生应记录下自己的评价,并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文。
总结(5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评价作文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强调评价是为了提高,不是为了批评。
3.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思考、多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作文比赛,并在评价他人作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互评小组,定期进行作文评价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作文评价的重要性,并掌握了评价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的引导,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进行作文评价和提高,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集体讲评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集体讲评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794ec5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帮助学生梳理本次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2)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运用能力;(3)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集体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自评、互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提高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2)写作材料的运用;(3)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写作思路和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2)如何提高写作材料的运用能力;(3)如何在作文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2)提出本次作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评环节(1)教师展示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2)学生自评:学生针对自己的作文,从写作思路、材料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3)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指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4)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进行补充和总结,指出作文中的亮点和不足。
3. 讨论与交流(1)针对作文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2)引导学生分享写作心得,提高写作技巧;(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4. 总结与布置作业(1)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重点内容,强调写作技巧;(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3)提醒学生关注作文的写作素材和语言表达。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年级语文作文讲评教案
![五年级语文作文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45544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d.png)
五年级语文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作文讲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自评、互评和师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 学生作文:收集学生的作文,以便进行讲评。
2.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作文评价标准,以便进行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次作文的题目和写作要求,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目标。
2. 自评: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
3. 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根据评价标准给出意见和建议。
4. 师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并给出改进的建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作文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文讲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从同伴和教师的评价中获得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扩展1. 作文素材分享:教师可分享一些与本次作文主题相关的素材,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质量。
2. 优秀作文展示:展示往届学生或范文中的优秀作文,使学生能够借鉴和吸收其中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写作技巧指导1. 选题与立意: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和立意,使作文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
2. 结构安排:讲解如何合理安排作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使作文条理清晰。
3. 语言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包括词汇选择、句子构造和修辞手法等。
初中语文集体讲评教案
![初中语文集体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0e426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b.png)
初中语文集体讲评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通过集体讲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作文的评改和讲解。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好讲评的材料,包括课文和相关作文。
2. 学生提前复习课文,完成作文并提交。
二、课堂讲评: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讲评的目的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课文讲评: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作文讲评: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和讲解,注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逐句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文的理解和感悟。
4. 集体讲评: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和作文进行集体讲评,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
学生对课文和作文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课文和作文的重点和难点。
三、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讲评的内容,对课文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2. 学生根据课堂讲评的内容,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集体讲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的评改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3220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b.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合作、沟通、协商,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 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3. 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三、教学难点:1. 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关系2. 在集体中学会合作、沟通、协商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2. 小组讨论3. 案例分析4. 角色扮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个人与集体的定义,阐述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集体中如何合作、沟通、协商,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5.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实践锻炼在集体中合作、沟通、协商的能力。
6. 总结提升: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个人与集体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表现和反应。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合作协作等。
3.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角色扮演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他们在集体中的合作和协商技巧。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于个人与集体关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课堂教案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1b2af46c175f0e7dd1377e.png)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课堂教案(总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课堂教案《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课堂教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难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1、集体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体的基本特征: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3、个人与集体是____________,集体是____________,是个人成长的___________。
个人是组成集体的____________,集体的发展离不开____________4、团结就是_____________。
探究知识一:个人与集体不可分1、阅读课本第3页方框内两同学对话,根据同学们自己的预习尝试回答问题(1)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在集体生活里有什么感受(2)议一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2.阅读教材第4页正文部分,合作明确下列问题什么是集体?集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探究知识二:团结就是力量阅读教材第5、6页方框内的`材料,小组讨论说一说;通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非典”的过程,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试一试;自己还依靠集体的力量举出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2、阅读教材第6、7、8页,合作明确问题;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中考链接(2009永春)“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bd841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8.png)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个人与集体的定义。
2. 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概念。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个人的成长与集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的成长与集体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对集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个人的成长与集体的关系。
2. 个人成长对集体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集体的关系。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成长对集体的影响。
第三章:集体的利益与个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对集体的责任。
教学内容:1. 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关系。
2. 个人对集体的责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关系。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对集体的责任。
第四章:个人与集体的冲突与解决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冲突。
2. 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个人与集体冲突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个人与集体的冲突。
2. 解决个人与集体冲突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冲突。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解决个人与集体冲突的方法。
第五章: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习实现个人与集体和谐发展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2. 实现个人与集体和谐发展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现个人与集体和谐发展的方法。
第六章:案例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冲突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冲突。
2.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个人与集体冲突。
五年级语文作文讲评教案
![五年级语文作文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d2aa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f.png)
五年级语文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讲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善于表达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进行讲评。
2. 分析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3. 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讲评的目的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作文展示(10分钟)选取几篇学生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找出差距。
3. 分析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的作文进行分析和讨论,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找出优点和不足。
4. 写作技巧讲解(10分钟)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教师讲解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5. 改进建议(5分钟)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特点,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认真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根据教师的改进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2. 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收获,写一篇心得体会。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讲评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作文练习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提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讲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2.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讲评中受益。
七、教学资源:1. 学生作文样本。
2. 相关写作技巧资料。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难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特点,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九、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讲评主题。
2. 作文展示: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找出优点和不足。
《习作讲评》教案
![《习作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2a2a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f.png)
《习作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习作讲评,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生提交的习作。
2. 习作中常见的问题及修改方法。
3. 优秀习作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
2.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本次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
3.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学习,提高写作技巧。
4.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指出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
5. 优秀习作展示:展示部分优秀习作,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6. 写作指导:针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讲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3. 准备下一阶段的写作任务。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收集学生的修改后的习作和心得体会,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讲评过程,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习作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
3. 采用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七、教学资源:1. 学生习作样本。
2. 写作技巧资料库。
3. 优秀习作展示平台。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中的收获。
2. 分析学生习作,找出共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3. 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写作技巧的讲解和训练。
4. 学生现场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3. 适当增加写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十、评价方式:1. 学生习作:通过收集学生的习作,评估他们的写作水平。
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讲评教案及说课稿
![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讲评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a256f8f524ccbff021841d.png)
作文讲评教案:写一个人物群体包信中心校邹光耀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把生活中人物群体的事情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2、针对习作要求,评价习作片段,并尝试修改习作,感受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处着重修改。
二、教学过程:1、课题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带给大家两句话:(名家赠言)A、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B、我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
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二百遍才最后付印。
——海明威师:你从这两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是啊,两位大作家虽然在不同的国度,却对作文的修改如此重视,可见修改是写作多么重要的环节啊!(板书:修改)2、习作总评前几天,我们写了一个以“写一个人物群体”为内容的作文,要求大家写出这个群体最突出的特色和风格是什么,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有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
大部分同学都按照要求去做了,而且写得风格各异,有写温馨的一家的,有写有着真挚友谊的小伙伴们的,还有写我们班这个大家庭的等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评这次作文。
3、榜上有名这次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有文理想、王莹等,(课件出示学生名单及作文题目)他们选材合理,能写出真情实感,是我们这次作文小能手。
而冯绕绕、陈清德等同学习作具体、生动,特别是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得尤为突出。
他们是这次习作的小作家。
(板书“具体、真实、生动”和各种描写。
)总的来讲,我们班这次作文写比较精彩。
4、佳作放送(1)同学们,在这么多优秀的作文中,陈清德同学的文章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他(她)写得可生动了了,不愧为我们班的小作家。
现在,我们请作者本人来读一读他的文章,注意:他(她)读文章的时候,你要干些什么?(学生自由地说。
)……说得非常好,我们就是要以欣赏的心态来倾听。
(2)学生读作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些笔记。
五年级习作讲评教案
![五年级习作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8a00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d.png)
五年级习作讲评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习作讲评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习作评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批判性思维。
2. 提供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作品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五年级学生的习作样本(可以是学生之前的作品或者老师提供的范文)。
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 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标准表格。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解释习作讲评的目的和重要性,即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他们对于习作讲评的期望和想法。
展示习作样本(10分钟):1. 准备好习作样本,可以是学生之前的作品或者老师提供的范文。
2. 选择一篇习作样本,将其展示给学生,并简要介绍该作品的主题和内容。
分析习作样本(15分钟):1.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习作样本,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a. 内容和主题:习作是否清晰地表达了一个主题?内容是否丰富、有趣?b. 结构和组织:习作是否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段落是否有适当的过渡?c. 语言和文法:习作中是否有语法错误?是否使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型?d. 表达和感情:习作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是否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讨论评价标准(10分钟):1. 将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标准表格展示给学生,并解释每个评价标准的含义。
2. 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这些评价标准,并鼓励他们提出补充或修改的建议。
学生互评(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习作样本进行评价。
2.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表格,互相讨论和给出评价意见。
3. 鼓励学生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总结和反思(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提升空间。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根据评价标准表格改进自己的习作。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换习作,并进行互评。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将学会如何评价习作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案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6d3130580216fc700afdf2.png)
1、下列不属于集体的是()
A工厂B赶集的人群C军队D中国女排
2、要想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必须做到()
①有着共同的目标②在行动上相互支持③在心理上相互依存④在情感上荣辱与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集体力量来源于()
①全班同学思想上高度统一②全班同学行动目标一致③全班同学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④全班同学为集体放弃自己的私利⑤全班同学必须服从班干部的管理
为什么说“没有什么可以打垮我们?”结合本框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有人把集体比喻为一个大火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谁家要想得到火炉的温暖,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煤炭越多,火炉烧得越旺,那么班集体也越温暖。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2、高佳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老师要求她每天在早读之前将作业本送到办公室。为了不让没完成作业的同学挨批,她总是一大早就来到教室,把自己做好的作业拿给他们抄,这样她就能按时完成老师的任务,还不得罪同学。她还说这是团结同学的一种具体表现,这样做是在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②个人是组成集体的,集体的发展每个成员的。
3、团结对集体的作用(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
①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集中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达到预期的。
②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和,使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能够使力量产生和升华,能够完成个人的任务,战胜个人的困难。
③集体不论大小,才有力量。我国繁荣昌盛、蓬勃发展,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重点
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
难点
个人与集体不可分
导
学
过
程
一、激情导入——《众人划桨开大船》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浪在前。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例及评析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例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61f5f4b8f67c1cfad6b8a2.png)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例及评析一.课前导学(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1.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的,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维护集体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知识目标:了解有关集体的基本知识,熟悉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掌握集体团结的作用。
(3)能力目标:融入集体,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中体验“团结就是力量”。
2.重点: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
3.难点:集体的团结(二)自主学习,质疑问难1.预习导学,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第一目题后,说说自己对集体的认识(讨论交流补充)。
(2)集体的作用是什么(在集体里生活的感受)?(3)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非典”的典型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析教材p58初二(5)班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二.课堂助学(一)课堂讨论1.讲述:我与集体的一件事(理解什么是集体。
如小组、班级、学校、家庭、村庄、城市)2.阅读事例,讨论:这位主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分组讨论。
3.通过上述材料,分析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交流,老师总结)4.“龙舟竞渡”“乐队演奏”“仪仗队”和“拔河比赛”,说明集体的发展靠什么?试一试:自己能举出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5.歌曲欣赏《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
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一个巴掌呀,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
这首歌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是如何认识的?结合p58的材料,提炼出本节难点(小组交流,老师总结)(二)总结:知识框架(主要内容)1.集体的存在形式、特征一.个人与集体不可分2.集体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与集体的关系1.集体团结的作用二.团结就是力量2.维护集体团结三.当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集体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②同一集体在各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③人的一生是在大大小小的集体中度过的④集体不能离开个人而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同学关于个人和集体的说法和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有()A.同学甲说:“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个人与集体不可分”B.同学乙说:“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C.同学丙学习成绩优秀,但基本不参与集体组织的活动D.同学丁在学习上刻苦勤奋,并积极参与班级事物3.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个人和集体不可分的是()①合唱团②接力赛③单元测试④拔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开始状态并不好,蹒跚杀入决赛,在与法国对的决战中,队长卡纳瓦罗带领队员团结一心最终凭借点球取得世界杯冠军。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c071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0.png)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个人与集体的定义与特点。
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 在集体中学会合作与沟通。
4. 团队精神的培养。
5. 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队精神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团队精神,解决集体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演练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意义。
4. 情感教育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其对集体的热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内容:讲解个人与集体的特点,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享相关案例,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实践演练: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培养参与集体的积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检验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交流,评价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和参与集体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与个人与集体关系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讨论指南:制定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
3. 实践道具:准备模拟实际场景所需的道具,如团队协作游戏道具等。
4. 情感教育资源:搜集关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文章、故事或视频,用于激发学生情感。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bbb47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6.png)
《个人与集体》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 认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3.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与集体关系观,形成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 集体利益的重要性;3. 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方法。
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与集体关系观;2. 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通过表演展示如何处理这种关系。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并践行。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集体利益重要性的认识;3. 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行为表现;4. 学生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案例;3. 图片;4. 角色扮演道具;5. 课后作业布置。
“个人与集体”作文讲评学案
![“个人与集体”作文讲评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0b753a26925c52dc5bf2b.png)
个体成长需要融入集体一棵树苗要成长参天大树,有赖于成片森林的护佑。
大大小小的树木必须团结一致,相互依靠,才能共同抵御狂风暴雨,厚雪坚冰,酷暑严冬,最终长成枝干遒劲,枝叶繁茂,荫庇一方的参天大树。
因为个体必须融入集体,才能获得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强大力量。
(以自然物设喻开篇,提出观点)要想在广袤的苍穹中滑出令人惊艳的弧线,一起飞行的鸥鸟就必须步调一致,紧紧追随,上下有度,左右自如,那它们是怎样做到的呢?它们没有指挥,它们只是根据周边七只鸥鸟飞行的姿势不断调整自己飞行的姿势。
可以说,鸥群飞行的姿势决定了每只欧鸟飞行的姿势,限定了它们上下翻飞的幅度;同时,个体飞行的姿势影响着集体飞行的姿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苍穹中鸥群滑出的弧线美感。
(引述材料,进一步阐释观点)徜徉历史的长廊,我遇见了他们——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
亚里士多德是当时的思维巨霸,他曾就读雅典学府——柏拉图学院,跟柏拉图学习哲学,他二十年如一日,勤奋攻读,积极收集和整理资料,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取得很大成就,成为哲学赫赫有名的人物。
爱因斯坦更是全球公认的思想巨人,他曾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后为免遭纳粹迫害,加入了美国国籍,进入了当时世界秀的科研团队——新建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
他在物理学理论上的巨大突破,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的成功,究其因,不仅因为他们头脑聪明,思想缜密,工作热情高,还因为他们加入了当时世界上的科研团队,并在团队的影响下,依靠自身过硬的本领,长期艰辛的工作,攻克一个个难题,才最终收获成功、创造奇迹的。
(举例侧重证明集体对个体的作用)步入现实的社会,我认识了他们——黄旭华,段爱平。
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告别新婚妻子,来到试验基地,把家安在小岛上,30多年不曾与家人见面。
工程复杂,没有计算机,他就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成千上万个数据。
《个人与集体》一等奖说课稿
![《个人与集体》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62862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5.png)
《个人与集体》一等奖说课稿《《个人与集体》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个人与集体》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个人与集体》处于浙江省编写的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议论的方式和方法”中第二课《小驳论两则》的第二则。
第四册是整套教材“总-分-总”的最后一册“分”,侧重于议论文的教学。
第四册相对集中地编排了两个议论文单元,即第一、三单元。
第三单元从议论文的方式方法入手,让学生懂得议论的主要方式和议论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听说读写中初步学会运用。
该单元的第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是立论,了解立论的特点、立论文的结构及论证方法。
本文是驳论,要求在学习立论的基础上了解驳论的特点、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
因本课处于小驳论的第二则,要求巩固驳论的特点,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并区别立论和驳论的差异。
教学目标:一、认识“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的错误,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
二、回顾驳论的特点,理清本文的层次,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驳论文的结构及批驳方法。
教学难点:形式新颖的批驳方法。
本则小驳论的作者别出心裁,借鉴数学公式,验算数学题的方式批驳错误观点。
文章活泼多姿,用语幽默生动。
因这种写法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故把它定为难点。
二、学情学法:初二学生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接触过不少议论文,但大多学的是立论文,即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性。
对驳论文还是初次接触,虽在前一则已学过驳论的概念,初步了解了驳论文的结构及简单的批驳方法,对驳论方法之一--驳论点有所了解。
但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所以学习本课可教给学生比较分析的方法,即通过与第一则比较的方法学习本篇课文。
这样既可降低教学难度,也巩固了前一则学过的方法,又学会了本篇课文的批驳方法。
最后通过与立论文的比较,全面掌握议论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本人的'特长,教学本课宜采用讨论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与集体”作文讲评学案【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增广贤文》)●2016年2月28日,美国NBA常规赛勇士对阵雷霆,凭借斯蒂芬•库里在加时赛最后时刻的超远距离三分准绝杀,勇士121-118险胜对手。
此役,库里全场得到46分,6次助攻,其中三分球16投12中,追平科比•布莱恩特和唐耶尔•马绍尔共同保持的单场三分球命中数纪录,并以单赛季288记三分打破自己保持的历史最佳纪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特征鲜明。
【材料解读】材料(1)强调的是团队(或集体)的力量、作用;材料(2)强调的是个体的力量、作用。
最符合的立意: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阐明二者的辩证关系。
【方法提升】多则材料作文就是由两则或者两则以上的单则材料所构成的一组材料的作文形式。
多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全面归纳,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快速准确的把握立意。
所以,多则材料作文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一)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同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共同点,即是中心观点——求同法例: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材料二: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材料一:橘的种植地点不同,味道就变了材料二:处在什么颜色中,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思考立意:环境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二)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反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分歧点,即是中心观点——求异法例: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有价值了。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甲:成百万富翁——别人给我乙:一生有价值——我给别人思考立意:甲乙的分歧点在于人生观不一样——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是奉献还是索取?(三)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对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异同点,重组统一即是中心观点——互补法例: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应发扬光大。
”也有人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靠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
高科技=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材料一:靠勤劳能致富材料二:科技才能致富。
思考立意:二者观点不一致,却都是片面的,都有弊端——致富必须依靠勤劳和高科技的结合。
【优秀题目】1.让个人在集体枝头灼灼其华2.以个体之才耀集体之光3.一花与万紫齐飞,个性共集体一色4.做好自己,方可成就集体利益5.个人造就集体,集体成就个人6.自身优秀诚可贵,集体发展价更高【学生问题】1.只阐述一个方面,而不涉及另一个方面。
2.不能从每一段材料中总结出材料表达的中心意思。
【典型素材】1.上下同欲者胜——孙武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3.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叔本华4.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5.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6.一箭易折,十箭难断(《魏书》):阿豹有子二十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枝箭,折之地下。
”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
”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
”延不能折。
阿豹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7.飞行的大雁: 大雁有一种合作的本能,它们飞行时都呈v型。
这些雁飞行时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
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
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
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启示: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很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整体功能能够大于部分之和,产生1+1>2的效果。
8.偷油的老鼠: 三只老鼠同去一个很深的油缸偷油喝,够不到油喝的它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大家轮流喝,有福同享。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想:“油就这么多,大家轮流喝一点儿也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饱。
”夹在中间的老鼠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怎么办?我看还是把它放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第三只老鼠也暗自嘀咕:“油那么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儿?倒不如趁这个时候把它们放了,自己跳到缸底饱喝一顿。
”于是,第二只老鼠狠心地放开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开第二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去了。
最后,三只老鼠都淹死在油缸里。
团队成员之间只有真诚合作,才能顺利实现团队目标。
我们每一名学生都应忠诚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能因个人私利而置学校和他人利益不顾。
这样,才能形成凝聚力,增强战斗力,最大化地挖掘班集体的潜力。
【精彩片段】1.其实不只是自然景物,社会发展上,人际关系上,比赛中,既要百花齐放,也要一枝独秀。
就像勇士对阵雷霆,若没有库里的一枝独秀,勇士不会赢得比赛;若没有其他队员的百花齐放,库里连“一枝独秀”的机会都没有便输掉了比赛。
2.当勇士险胜对手,靠的不仅仅是库里的46分,更是集体团结的力量。
个人对于集体诚然重要,但只有集体团结才会发挥更大优势,个人意识诚可贵,集体团结价更高。
【学生佳作】让个人在集体枝头灼灼其华《增广贤文》中我们读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竞技场上我们看到:勇士库里在危急关头,凭借自己的绝杀,扭转局面,赢得比赛。
问苍茫大地,个人与集体,谁主沉浮?我想说:个人,在集体枝头灼灼其华。
个人与集体本就是不可分割的。
我们要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生最大的追求。
一颗小水珠无论多么晶莹剔透,都会被蒸发,而保留自身的方法就是汇入江河湖泊。
只注重个人而不重视集体,太功利化,过于看重眼前的得失,强调突出自我,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有太大的成功,就像一只手掌的五只手指头一样,若脱离手,他们便一事无成;若只注重集体而不注重个人的发展,那么这样的人也是不能成大器的,即使处在最优的环境中,一味默默无闻,掩饰自己的锋芒,只会错失良机,抱憾终生。
独放之花无以展现惊人光彩。
曾有大鹏在功成名就之时与其他集团签约,选择高飞,我想,这种独放之美,美得令人神伤,这种黯淡,无以展现惊人色彩,也无以使有万紫千红春满园。
而相反,以一花之独放去帮助满园之春光,这才是心之所向。
马云在出人头地之时资助贫困儿童,而非独自盛享美誉与名利;同样,缩小城乡差距、贫困差距也是由城市带动乡村、富有帮助贫穷的办法。
就像个人与集体之中,以自己的光彩助集体荣耀。
一朵花只有当绽放在满园春色中时,才是最美的,一个人只有当融入集体的时候,他才是最优秀的。
我们不能“一花独放”,我们要“万紫千红”。
篮球赛场不乏名将,库里的辉煌离不开集体,集体的辉煌也离不开他。
一度无战绩的女排让郎平带有伤痛满身的年老之躯重回赛场,曾开放并散发耀眼光芒的这朵花儿如今不再盛年,她改做教练,为女排尽心尽力,从而有如今“万紫千红”之盛景。
是她的集体精神,让女排事业春满园。
让个人在集体枝头灼灼其华。
以个人之彩耀集体之光,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个人之彩”的美丽与光辉,更要有“耀集体之光”的大爱。
我们要懂得取舍,懂得进与退的尺度。
该收敛的时候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华,该前进时不过分默默无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一个属于你的位置,并不断地向外开拓,释放自己,展示自己。
个人与集体,本就是一个同心圆,二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若只重视个人,就好比有鱼而无水,不过涸辙之鲋;若只重视集体,就好比有水而无鱼,不过一潭死水。
只有利用好其间的关系,才可使人生异彩纷呈。
让个体在集体枝头灼灼其华,如此美好,令人神往。
个人成就诚可贵,集体荣誉价更高“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此话很好的阐释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如材料中的库里,实力强劲不假,但如果没有队友的配合,一人冲锋恐怕也成就不了那么好的荣耀,由此可见个人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功劳,个人成就诚可贵,集体荣誉价更高。
个人成就与集体成就紧密相连,只有融入集体才能成就个人,众多的个人,才能成就集体的荣誉。
如果只是依赖集体,浑浑噩噩,坐吃山空,忽视了合作交流,只顾自我前行,难免会一意孤行,偏执自负。
由此观之,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方能抒写灿烂的人生。
对二者关系处理的比较好的当属米末公司,他旗下的《奇葩说》可谓云集各路神人,有“星辩”冠军,有音乐人,有老师,更不会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抑或是不予世俗同流合污的奇葩之人。
倘若单干,他们都有不小的成就,却为何云集在这样一个平台下?因为他们是智者,懂得集体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正是这样一个节目成为了他们注入个人成就的平台,道同而相与为谋。
在这样的集体中他们有了更大的动力,有了协作,有了分工,他们每个人都有了崭新的目标和动力,在新的世界大赛中,他们展现了更强的实力,打造了更强的团体。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
而与此相反,宁泽涛在一游成名之后忘记了集体荣誉的重要性,单干蛮干,专注于副业而忽视了集体训练。
在里约奥运会中无缘决赛,虽然国家体制有欠缺,但他的一意孤行,与偏执也可见一斑。
又有多少人,沉在集体的深海里甘愿做一个潜水者,忘却美梦与热望贪图一时安逸,殊不知再坚固的集体也会瓦解,再紧密的集体也有领头人物,融入集体,不等于接受平庸;提升自我也不等于自私自利,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在集体中学习分享,提升自我时也不忘却合作共赢,定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