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滴定法1

配位滴定法1
配位滴定法1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

§4-1、2 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配合物

教学目标:1.掌握配位滴定的定义及条件。

2.掌握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配合物。

教学重点:1.配位滴定的定义及条件

2. 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配合物

教学难点: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配合物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滴定分析的分类?

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概述

[讲解]配合物知识简介

【举例】NH3 + H NH4

N提供孤对电子,H 提供空轨道,接受电子的中心离子。

1、定义: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M + nX MXn

2、配位滴定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配位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

(2)配位反应速度要快

(3)生成的配合物必须相当稳定。(K稳大于或等于108)

(4)有适当的指示剂或其它方法指示滴定终点。

[讲解]配位反应多但不能进行分析的原因。但自从有了羧基配位体后,能进行滴定的就相对较多了。

二、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二钠盐

1.EDTA的性质(分子式)

简写:H4Y

性质:EDTA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易溶于碱性或氨性溶液,在水中溶解度较小(22℃0.22g/100mLH2O)通常用其二钠盐Na2H2Y,习惯上仍叫EDTA 结构特点:双偶极离子

2.EDTA的电离平衡

H4Y在水溶液中以双偶极离子形式存在:七种形式存在

两个羧酸根可再接受H+形成相当于六元酸的H6Y2+,H6Y2+有六级电离平衡:-H+ -H+ -H+ -H+ -H+ -H+

H6Y2+ H5Y+ H4Y H3Y- H2Y2-HY3-Y4-+H+ +H+ +H+ +H+ +H+ +H+

在任何水溶液中总是以上七种形式存在,一定PH时以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主。

[指阅讲解]P67表格

PH <1 1-1.6 1.6-2 2-2.7 2.7-6.2 6.2-10.3 >10.3

主要存在型H6Y2+H5Y+H4Y H3Y- H2Y2-HY3-Y4-

[板书] 三、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讲解]EDTA分子中的两个氨基氮和四个羧机基氧均可给出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六个配位键,组成多个五元环结构的螯合物。

该螯合物的特点:

1.普遍性EDTA能与几十种金属离子配位。

2.组成一定,除少数高价金属离子外,一般都形成M︰Y4-=1︰1的螯合物

3.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强

4.生成的配合物易溶于水

5.无色的金属离子配位时为无色,有色的就为有色。

小结:1.配位滴定的条件

2.乙二胺四乙酸的酸性性质

3.EDTA与金属反应的特点

作业:P84T1 (1)(2)(3)T3 (1)(2)

教学反馈:

§4-3-1 配位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1.掌握EDTA与金属离子的主反应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掌握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教学重点: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 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教学难点: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EDTA与金属离子的反应特点是什么?

[板书]一、EDTA与金属离子的主反应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 反应通式:M + Y MY

2.绝对稳定常数:

K稳=

[指阅小结]P68表格4-2稳定常数

3.滴定条件:lgK MY> 8

二、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

1.酸效应:由于氢离子与Y之间的副反应,使EDTA参加主反应的能力下隆,这种现象称为酸效应。

M+Y MY

H+

Y HY H2Y H3Y H4Y H5Y H6Y

2. EDTA的有效浓度:Y4-的浓度

3.酸效应系数:叫酸效应系数,只有PH>12时,EDTA才能只以Y4-形式存在。当PH<12 时,C(EDTA)=[Y4-]+[HY3-]+[H2Y2-]+[H3Y-]+[H4Y]+H5Y+ +[H6Y2+],其中只有Y4-直接与金属离[Y4-] 子配位,所以[Y4-]叫有效浓度。

随溶液[H+]↑(即PH↓),[Y4-]在总浓度中所占百分比下降,EDTA总浓度与有效浓度之比越大,配位越不完全。

不同PH下α的α可计算求出.α越大,副反应越多;α越小,配位越完全。

当PH>12时,α=1; 当PH<12时,α>1

3.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对配位滴定也有较大的影响。

【指阅】表4-3 EDTA的酸效应系数。

【板书】三、条件稳定常数

lgK MY lgK MY

【举例】计算PH=2.0和PH=5.0时ZnY的条件稳定常数。

【课堂练习】计算PH=3.0和PH=6.0时CaY的条件稳定常数。

小结:溶液酸度越小,PH越大,酸效应系数值越小,条件稳定常数越大,配位反应越完全,对滴定越有利,相反则配位反应越难形成。

作业:P84T1 T3 (3)(4)、T4(2)

教学反馈:

§4-3-2 酸效应曲线

教学目标:1.了解配位滴定曲线的绘制方法及意义

2.掌握酸效应曲线和滴定金属离子的最小PH什

教学重点:1.酸效曲线的意义及干扰的判断

2.最小PH值的求法

3.滴定曲线的意义

教学难点:酸效曲线的意义及干扰的判断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说出酸效应系数与PH值的关系?

2.说出酸碱滴定曲线的作法。

[引入]以金属离子的-lgc M为纵坐标,以配位剂消耗体积V为横坐标,可得配位滴定得滴定曲线。

其绘制方法与酸碱滴定曲线类似。在化学计量点附近c

得降低有以突跃,引起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M

[板书]一、酸效应曲线

1.最高允许酸度:由滴定理论可知,要使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要使条件稳定常数大于或等于6,当酸度高于某一酸度时,就不能准确滴定,这一酸度就是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或最低允许PH值。

举例:求用EDTA滴定浓度为0.01 mol/LZn2+的最低PH值。

课练:求用EDTA滴定浓度为0.01 mol/LFe2+的最低PH值。

指阅:表4-4

[讲解]酸效应的存在,使得EDTA配合物在一定酸度条件下才能稳定存在,即要求lgK稳’≥108。此条件下酸效应系数lgα≤lgK稳—8,从而可以求得金属离子形成稳定配合物

得最低pH值。。

由C M K’稳≥106通常C M=0.01mol/L,所以K’稳≥108

LgK’稳= LgK稳–Lgα≥8 即:Lgα≤LgK稳-8由此可计算某金属离子允许的最低PH值。

例如:Fe3+:LgK稳=25.1则Lgα≤25.1-8=17.1由表10—3查得PH≥1

即:Fe3+应在PH=1以上的溶液中滴定。

1.酸效应曲线:将各种金属离子的与其允许的最低PH作图即得酸效应曲线(见教材)

2.酸效应曲线的应用:

(1)确定单独滴定某金属离子所需的最低PH。

(2)判断滴定中的干扰离子

(3)确定分别滴定或连续滴定的方法。

此外,还要考虑金属离子的水解和指示剂变色的需要。

[小结]本次大家需要了解滴定曲线的意义作法和酸效应曲线及其应用

作业:P84 T

板书设计:

一、酸效应曲线

1.最高允许酸度

2.酸效应曲线及其应用

1.酸效应曲线:将各种金属离子的与其允许的最低PH作图即得酸效应曲线

2.酸效应曲线的应用:

(1)确定单独滴定某金属离子所需的最低PH。

(2)判断滴定中的干扰离子

(3)确定分别滴定或连续滴定的方法。

§4-4 金属指示剂

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应具备的条件

2.了解金属指示剂可能出现在问题

3.掌握几种常用的指示剂

教学重点:1.常用的指示剂 2.变色原理

教学难点:变色原理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

教学过程:

[提问] 举例说出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结合酸碱批示剂的变色原理,自学金属指示剂,完成下列问题

1.金属批示的定义

2.以铬黑T为例说说金属批示的变色原理

3.金属批示剂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4.常用的指示剂有哪些?

[板书]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金属指示剂的定义:配位滴定所用的指示剂能随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所以叫金属指示剂(通过颜色变化来指示金属离子浓度的一类试剂)。

[举例]PH=10时,用EDTA滴定钙为例

把呈蓝色的指示剂加入金属离子中生成红色的配合物,随着EDTA的加入首先与自由态的金属离子配位,接近等量点时(一滴或半滴)EDTA夺取乙色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从而置换出指示剂,使溶液呈指示剂的颜色(甲色)。

加入指示剂:M + In MIn

蓝色红色

EDTA中和自由态的金属离子时,溶液不变色。

等量点时:半滴EDTA把MIn中的In全部置换出来,

MIn + Y MY + In

红色无色蓝色

[板书]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1.In与MIn的颜色差别明显。

2.配位反应灵敏而且有选择性。

3.K’MIn稳应适当,K’MIn稳>104且KMY/KMIn>102。

4.指示剂的金属配合物易溶与水,稳定便于储存和使用。

[板书]三、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封闭现象: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配位后的稳定常数大于与EDTA配位的稳定常数,致使等量点后,过量的EDTA不能置换出指示剂,看不到溶液颜色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如:EDTA滴定Fe3+、Al3+、Cu2+、Co2+、Ni2+不能用铬黑T指示剂

2.僵化现象:有些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In是胶体或沉淀或KMIn KMY 两个稳定常数相差较小,导致接近终点时EDTA置换作用缓慢,滴定终点拖长,这种现象叫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消除的方法:(1)加有机溶剂或加热,使其溶解度增大;(2)加热,以加快置换作用3.氧化变质现象:金属指示剂大多数含有双键,易被日光、空气、所分解。

1、铬黑T(简称BT或EBT)用NaH2In表示,偶氮燃料,黑褐色粉末,有金属光泽,溶于水后Na+全部电离,H2In-在水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Pka1=6.3 Pka2=11.6

H2In- HIn2- + H+In3-+2H+

PH<6 PH=7~11 PH>12

紫红色兰色橙色

EBT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1:1红色配合物M-EBT,只能在PH=7~11范围内使用。

PH<6或PH>12时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与配合物的颜色接近不能指示终点,通常PH=9~11。在测定Ca2+ Mg2+ Mn2+ Cd2+ Pb2+时EBT 是很好的指示剂。而Fe3+ Al3+ Co2+ Ni2+C u2+ Ti2+有封闭作用。

铬黑的储存方法:EBT不够稳定,mEBT:mNaCl=1:100混合研细密闭保存。

2、钙指示剂(简称NN或钙红) 偶氮燃料,紫黑色粉末阴离子部分H2In2-

Pka1=9.26 Pka2=13.67

H2In2-HIn3-+H+In4-+2H+

PH<8 PH=8~13 PH>13

酒红色兰色酒红色

在Ca2+Mg2+测定时,先用NaOH将溶液调至PH>12使Mg(OH)2全部沉淀,加入NN与Ca2+生成酒红色配合物Ca-NN等量点时EDTA将NN置换出来,溶液由红变蓝。

Ti4+Fe3+ Al3+Cu2+Ni2+ Co2+Mn2+等有封闭作用。

(三乙醇胺掩蔽)(氰化钾掩蔽)

钙红不够稳定,mNN:mNaCl=1:100混合研细密闭保存。

[小结]大家须掌握金属批示的变色原理,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作业:P84T

[板书设计]

§4-4 金属指示剂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1.In与MIn的颜色差别明显。

2.配位反应灵敏而且有选择性。

3.K’MIn稳应适当,K’MIn稳>104且KMY/KMIn>102。

4.指示剂的金属配合物易溶与水,稳定便于储存和使用。

三、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封闭现象:

2.僵化现象:

3.氧化变质现象:

四、常用的金属离子指示剂

1、铬黑T

2、2、钙指示剂

教学反馈:

§4-5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2.了解配位滴定的一些应用,如工业用水总硬度的测定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讲解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引出]有多种金属离子共存产生干扰时,应控制条件,提高选择性。(使K’干扰减小,c干扰减小)

[板书]一、控制溶液的酸度:

若[M]=[N],相对误差小于1%~0.1%,那么lgKMY—lgKNY ≥5

控制的pH值应小于N所需,大于M所需。

以钙、铅、铁为例进行讲解。图解

二、利用掩蔽和掩蔽作用:

1.配位掩蔽;

举例:在测定钙、镁含量时加入三乙醇胺,消除铁铝离子的影响。

2.沉淀掩蔽;

举例:测定钙含量时,加碱使镁离子沉淀。

3.氧化还原掩蔽

举例:测定铋离子时,加入搞坏血酸,使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从而消除干扰。

4.利用化学分离

五、配位滴定的应用

钙镁含量的测定在土壤,灌溉水、饲料、动植物体分析中都有广泛应用。

1.钙镁总量的测定:准确移取水样VmL,用NH3-NH4Cl缓冲溶液将水样调至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变为兰色,为终点,消耗EDTA V1mL CaO=×1000mg·L-1

2。钙含量:加NaOH使pH>12;指示剂:NN;终点:兰色;消耗体积:V2

ρ(Mg)(mg·L-1)=·L-1

小结:1.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1)控制酸度(2)掩弊法

2.配位滴定的四种方式

作业:P84T

板书设计:

§4-5第五节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一、控制溶液的酸度:

二、利用掩蔽和掩蔽作用:

1.配位掩蔽;

2. 沉淀掩蔽;

3.氧化还原掩蔽

4.利用化学分离

§4-6 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

教学目标:1.掌握配位滴定的方式与相应计算

2. 掌握提高配位滴定的应用与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配位滴定的方式与相应计算

教学方法:自学、讲解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引入】配位滴定与一般滴定分析法相同,有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等各种滴定方式。根据被测溶液的性质,采用适宜的滴定方法,可扩大配位滴定的应用范围和提高滴定的选择性。

【板书】一、直接滴定法

1.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被测物质处理成溶液后,调节酸度,加入指示剂(有时还需要加入适当的辅助配位剂及掩蔽剂),直接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然后根据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式样中欲测组分的百分含量。

2.要求:

采用直接滴定法,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⑴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对数大于8

⑵络合速度应很快;

⑶应有变色敏锐的指示剂,且没有封闭现象;

⑷在选用的滴定条件下,被测离子不发生水解和沉淀反应。

⒊示例:

(1)钙镁总量的测定:准确移取水样VmL,用NH3-NH4Cl缓冲溶液将水样调至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变为兰色,为终点,消耗EDTA V1mL CaO=×1000mg·L-1

(2)钙含量:加NaOH使pH>12;指示剂:NN;终点:兰色;消耗体积:V2 ρ(Ca)(mg·L-1)=·L-1

ρ(Mg)(mg·L-1)=·L-1

举例:P81例三

【板书】二、返滴定法

⒈方法:

在被测定的溶液中先加入一定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待被测的离子完全反应后,再用另外一种金属离子的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EDTA,根据两种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即可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

⒉要求:

返滴定剂所生成的络合物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但不宜超过被测离子络合物的稳定性太多,否则在滴定过程中的返滴剂会置换出被测离子,引起误差而且终点不敏锐。

⒊适用范围:

⑴采用直接滴定法时,缺乏符合要求的指示剂,或者被测离子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⑵被测离子与EDTA的络合速度很慢;

⑶被测离子发生水解等副反应,影响测定。

⒋示例:P81例四

【板书】三、置换滴定法

⒈方法:利用置换反应,置换出等物质的量的另一种金属离子(或EDTA),然后滴定,这就是置换滴定法。置换滴定法灵活多样,不仅能扩大配位滴定的应用范围,同时还可以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⒉方式:

⑴置换出金属离子

如被测定离子M与EDTA反应不完全或所形成的络合物不稳定,这时可让M置换出另

一种络合物NL中等物质的量的N,用EDTA溶液滴定N,从而可求得M的含量。

M+NL===ML+N

N+Y===NY

⑵置换出EDTA

将被测定的金属离子M与干扰离子全部用EDTA配位,加入选择性高的配位剂L以夺取M,并释放出EDTA:MY+L===ML+Y反应完全后,释放出与M等物质的量的EDTA,然后再用金属盐类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从而即可示得M的含量。

另外,利用置换滴定法的原理,还可以改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敏锐性。例:钙镁特(CMG)与Mg2+显色很灵敏,但与Ca2+显色的灵敏性较差,为此,在pH10.0的溶液中用EDTA 滴定Ca2+时,常于溶液中先加入少量MgY,此时发生下列置换反应:

MgY+Ca2+===CaY+Mg2+

置换出来的Mg2+与钙镁特显很深的红色。滴定时,EDTA先与Ca2+配位,当达到滴定终点时,EDTA夺取Mg—CMG中的Mg2+,形成MgY,游离出指示剂,,显兰色,颜色变化很明显。熵这加入的MgY和最后生成的MgY的量是相等的,故加入的MgY不影响滴定结果。

举例:P82例五

【板书】四、间接滴定法

⒈适用范围:

有些金属离子(如Li+、Na+、K+、W5+等)和一些非金属离子(如SO42-、等),由于不能各EDTA配位,或与EDTA生成的配位物不稳定,不便于配位滴定,这时可采用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

⒉示例:P82例6

小结:配位滴定的四种方法、应用及计算

作业:P86T4

板书设计

§4-6 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

一、直接滴定法

1.方法:

2.要求:

⒊示例

二、返滴定法

⒈方法:⒉要求:。

⒊适用范围:

⒋示例:

三、置换滴定法

⒈方法:

⒉方式:

⑴置换出金属离子

⑵置换出EDTA

第5章、配位滴定法(答案)

第5章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有何特点? 答:广泛,EDTA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稳定,一般lg K MY> 15; 络合反应速度快,水溶性好;EDTA与无色的金属离子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络合比简单,一般为1:1。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什么不同?影响条件稳定常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无副反应存在的情况下用平衡常数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在有副反应存在的情况下用条件平衡常数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响条件稳定常数大小的因素有:酸效应、配位效应、干扰离子效应等。 3. 影响配位滴定图月范围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 答:(1)lg K′的影响:K′增大10倍,lg K′增加1,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2)C M的影响:C M增大10倍,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4. 为什么大多数的配位滴定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答:络合滴定中广泛使用pH缓冲溶液来保持酸度相对稳定,因为:(1)滴定过程中的[H+]变化:M + H2Y = MY + 2H+ (2)K′MY与pH有关; (3)指示剂需在一定的酸度介质中使用 5.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应当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金属指示剂本身是弱的配位剂,在一定条件下,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有一定稳定性的配合物,该配合物与指示剂本身具有显著不同的颜色。 6. 指示剂为什么会被封闭?如何消除? 答: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指某些指示剂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极为稳定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较对应的MY络合物更稳定,以致到达化学计量点时滴入过量的EDTA,也不能夺取指示剂络合物(MIn)中的金属离子,指示剂不能释放出来,看不到颜色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可能原因:(1)MIn(或共存离子N的NIn)的稳定性大于MY。 (2)终点变色反应的可逆性差。 解决方法:(1)若封闭现象是滴定离子本身M引起的,则可采用返滴定法。例二甲酚橙XO,Al3+对其有封闭现象。可加过量EDTA,采用返滴法测定铝。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 (A)H 6Y2+ (B)H4Y(C)H 2 Y2-(D)Y4- 2.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 (A)1:1(B)2:1(C)1:3 (D)1:2 3.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4.αM(L)=1表示() (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D)[M]=[L] 5.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 (C) > (D) > 6.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EDTA-M络合物的颜色 (C)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A+B的混合色 7.配位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引起的 (A)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 (B)被测溶液的酸度过高

(C)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翁定性小于MY的稳定性 (D)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大于MY的稳定性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共存离子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配位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9.用Zn2+标准溶液标定EDTA时,体系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的目的是()(A)中和过多的酸(B)调节pH值 (C)控制溶液的酸度(D)起掩蔽作用 10.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 ≤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A) > (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11.测定水中钙硬时,Mg2+的干扰用的是( )消除的。 (A)控制酸度法(B)配位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D)沉淀掩蔽法12.配位滴定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 ) (A)EDTA配位能力与酸度有关(B)金属指示剂有其使用的酸度范围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一填空题 1. 当PH=9时,lga Y(H)=1.29,lgK MgY=8.7,则lg K、MgY=_________ 2 由于______的存在,使配位剂_____参加主反应能力______的 现象称为酸效应,它可用_________定量表述. 3 溶液酸度越大, a Y(H)越_____,[Y]越_____,EDTA的配位能力越_____. 4 以ZnO基准试剂标定EDTA溶液时,一般是以___________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10.并以___________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_____色变成_____色为终点。 5 由于EDTA 与金属离子反应时有______放出,故配位滴定多以___________将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_______ 6 配位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必须足够稳定,要求K 稳 7 判断干扰情况时,酸效应曲线上被测金属离子M以下的离子____ 测定,被测离子M以上的离子N,在两者浓度相近时,如果__________则N不干扰 M的测定。 8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或_______。 9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要适当,如果稳定性太低,就会使终点 _______,如果稳定性太高,终点就会_______,通常要求满足________。 10 指示剂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________EDTA配合物MY的稳定性,二者之间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水的硬度测定中,正确的测定条件包括() A 总硬度:PH=10,EBT为指示剂 B 钙硬度:PH大于等于12,XO为指示剂 C 钙硬度:调PH之前,可不加盐酸酸化并煮沸 D 水中微量钙离子可加三乙醇胺掩蔽 2 测定Fe3+所用指示剂为() A 六次甲基四胺 B PAN C 磺基水杨酸 D EDTA 15 配位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 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C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D 上述A与C项的混合色 3 通常测定水的硬度所用的方法是() A 控制溶液酸度法 B 氧化还原掩蔽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2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 一、选择题 1.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 型体为( ) (A )H 6Y 2+ (B )H 4Y (C )H 2Y 2- (D )Y 4- 2.一般情况下,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 ) (A )1:1 (B )2:1 (C )1:3 (D )1:2 3.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 (A )直接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 (C )返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4.αM(L)=1表示( ) (A )M 与L 没有副反应 (B )M 与L 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 )M 的副反应较小 (D )[M]=[L] 5.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Y M MY MY c c c K =' (B )[][][]Y M MY K MY =' (C )[][][]Y M MY K MY = (D )[][][]MY Y M K MY = 6.用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 ,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M 络合物的颜色 (C )指示剂-M 络合物的颜色 (D )上述A+B 的混合色 7.配位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 )引起的 (A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 (B )被测溶液的酸度过高 (C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翁定性小于MY 的稳定性 (D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大于MY 的稳定性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 )共存离子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 )配位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 )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9.用Zn 2+标准溶液标定EDTA 时,体系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的目的是( ) (A )中和过多的酸 (B )调节pH 值 (C )控制溶液的酸度 (D )起掩蔽作用 10.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 (A )MY K c '?lg ≤8 (B )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C )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 (D )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11.测定水中钙硬时,Mg 2+的干扰用的是( )消除的。 (A )控制酸度法 (B )配位掩蔽法 (C )氧化还原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 12.配位滴定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 ) (A)正误差? ? ? (B)负误差? (C)无影响(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 (A)偏高? ? ? ? ? (B)偏低? ? ? ? (C)无影响? ? ? (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应耗用体积(? ? )mL (A) 10? ? ? ? ? (B) 20? ? (C) 30? ? ?(D) 40

(A) ? (B) ? (C) ? ? ? (D) 8.欲配制1000mL 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 ? )mL。 (A) ? ? (B)? ? (C);? ? (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 (A)H2C2O4?2H2O?(B) Na2C2O4? ? ? (C)HCl? ? ?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 ) (A)偏高? ? ? (B)偏低? ? ? ? (C)不变? ? ? ?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滴定分析法包括(? ? ? ? ? )、(? ? ? ? ? )、(? ? ? ? ? )和(? ? ? ? )四大类。 2.欲配制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 ? ? ? )固体。 3.称取纯金属锌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 )。 4.称取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则cNaOH=(? ? ? ? )。HCl=mL表示每(? ? ? ? )相当于(? ? ? ? ? )。 6.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 ? ? ? ? ? ? ? ? ? ? ? ? ? )。 三、判断题 1.(? )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L-1,则[Y4-]为多少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 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计算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 (1)EDTA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2的质量分数。 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加入T Al2O3=mL的EDTA标准溶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已知1mL Zn(OAc)2溶液相当于EDTA溶液。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配合物的磁矩越大。 1-2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组成。 1-3配位数是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1-4配位化合物K 3[Fe(CN)5CO]的名称是五氰根·一氧化碳和铁(Ⅱ)酸钾。 1-5一般说来,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1-6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位键,所以配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1-7同一种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往往要比与无机配合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1-8配合物的配位体都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以抵消中心离子的正电荷。 1-9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强。 1-10在螯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1-11配位物中心离子所提供杂化的轨道,其主量子数必须相同。 1-12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类型。 1-13外轨型配离子磁矩大,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1-14配离子的配位键越稳定,其稳定常数越大。 1-15氨水溶液不能装在铜制容器中,其原因是发生配位反应,生成[Cu(NH 3)4]2+,使铜溶解。 1-16在配离子[Cu(NH 3)4]2+解离平衡中,改变体系的酸度,不能使配离子平衡发生移动。 1-17已知[HgI 4]2-的4θβ=K 1,[HgCl 4]2-的4θβ=K 2,,则反应[HgCl 4]2-+4I -=[HgI 4]2-+4Cl - 的平衡常数为K 1/K 2。 1-18 [Cu(NH 3)3]2+ 的积累稳定常数β3是反应[Cu(NH 3)2]2+ + NH 3 [Cu(NH 3)3]2+的平衡常数。 1-19已知θ?[Fe 3+/Fe 2+]=,电极反应[Fe(C 2O 4)3]3-+ e=[Fe(C 2O 4)2]2-+ C 2O 42-,在标准状态时,θ?的计算式为:θθθθ θ??c O C c c O C Fe c c O C Fe c Fe F /)(/])([/])([lg 0592.0)/e 2422242334223---+?++(= 。 1-20已知Hg 2++2e=Hg ,θ?=;[HgCl 4]2-+2e=Hg+4Cl -,θ ?= 电池反应 [HgCl 4]2-Hg 2+ + 4Cl - 的平衡常数计算式为()20.850.38lg 0.0592 K θ?-= 。 1-21 EDTA 滴定法,目前之所以能够广泛被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能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 1-22能形成无机配合物的反应虽然很多,但由于大多数无机配合物的稳定性不高,而且还存在分步配位的缺点,因此能用于配位滴定的并不多。 1-23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测定准确度越高。

5-配位滴定习题答案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TA与金属离子 络合时,一分子的 EDTA可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位原子。(6) 3.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降低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M 与丫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络合剂L存在,若口M(L)=1表示 _________________ o (M 与L没有副反应) 5. 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只有稳定常数的差值满足△ Igk》5时才可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分别滴定 6. 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B) A K MY ' =C Y/C M C Y B K MY ' =[MY' ]/([M]+ [ML i])( [Y]+、[H i Y]) C K MY ' =[MY' ]/([MY]+ [ML i])( [Y]+、[H i Y]) D K MY ' =[MY]/([M]+ ' [ML i])( [Y]+ x [H i Y]+[MY]) 7. 在 pH = 10.0 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Zn(NH3) = 104'7,: Zn(OH) = 102'4,-Y(H)=10°5, 已知 lgK znY=16.5;在此条件下,IgK znY'为_____________ 。(11.3) 8. 络合滴定中,若封闭现象是由被测离子引起的,则可米用回滴定法进行 9. 络合滴定法直接滴定Zn2+,铬黑T In-作指示剂,其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实际上是: (D) A. ZnIn的颜色 B. In-的颜色 C. ZnY的颜色 D. ZnIn和In-的颜色 10. 在EDTA法中,当MIn溶解度较小时,会产生( B ) A 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掩蔽现象 D 络合效应和酸效应 11. 当K MIn>K MY时,易产生(A ) A 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掩蔽现象 D 络合效应和酸效 12. 下列指示剂中,全部适用于络合滴定的一组是:(C) A 甲基橙、二苯胺磺酸钠、EBT B 酚酞、钙指示剂、淀粉 C 二甲酚橙、铬黑T、钙指示剂 D PAN、甲基红、铬酸钾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第九章 配位反应及配位滴定法 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一类组成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的存在和应用都很广泛。生物体的金属元素多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例如叶绿素是镁的配合物,植物的光合作用靠它来完成。又如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铁的配合物,在血液中起着输送氧气的作用;动物体的各种酶几乎都是以金属配合物形式存在的。当今配合物广泛地渗透到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我国著名科学家光宪教授作了如下的比喻:把21世纪的化学比作一个人,那么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是脑袋,分析化学是耳目,配位化学是心腹,无机化学是左手,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是右手,材料科学是左腿,生命科学是右腿,通过这两条腿使化学科学坚实地站在目标的地坪上。配位化学是目前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章将介绍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和在定量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9-1 配合物的组成与定义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开始时有蓝色Cu 2(OH)2SO 4沉淀生成,当继续加氨水过量时,蓝色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总反应为: CuSO 4 + 4NH 3 = [Cu(NH 3)4]SO 4 (深蓝色) 此时在溶液中,除SO 42-和[Cu(NH 3)4]2+外,几乎检查不出Cu 2+的存在。再如,在HgCl 2溶液 中加入KI ,开始形成桔黄色HgI 2沉淀,继续加KI 过量时,沉淀消失,变成无色的溶液。 HgCl 2 + 2KI = HgI 2↓+ 2KCl HgI 2 + 2KI = K 2[HgI 4] 象[Cu(NH 3)4]SO 4和K 2[HgI 4]这类较复杂的化合物就是配合物。配合物的定义可归纳为:由一个中心元素(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体(阴离子或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为配离子。由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配合物。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配离子也称配合物。由中心离子和配体以配位键结合成的分子,如[Ni(CO)4]、 [Co(NH 3)3Cl 3]也叫配合物。 在[Cu(NH 3)4]SO 4中,Cu 2+占据中心位置,称中心离子(或形成体);中心离子Cu 2+的围, 以配位键结合着4个NH 3分子,称为配体;中心离子与配体构成配合物的界(配离子),通常 把界写在括号;SO 42-被称为外界,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在水中全部离解。 [Cu (NH 3)4] SO 4 K 3[Fe(CN)6] ↑↑↑↑↑↑↑↑中心离子 中心离子配体配体配位数配位数外界内界 外界内界配合物 配合物 1.中心离子 配合物的核心,它一般是阳离子,也有电中性原子,如[Ni(CO)4]中的Ni 原子。中心离子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 1、就是非判断题 1-1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配合物的磁矩越大。 1-2配合物由内界与外界组成。 1-3配位数就是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1-4配位化合物K 3[Fe(CN)5CO]的名称就是五氰根·一氧化碳与铁(Ⅱ)酸钾。 1-5一般说来,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1-6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位键,所以配合物都就是弱电解质。 1-7同一种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往往要比与无机配合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1-8配合物的配位体都就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以抵消中心离子的正电荷。 1-9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强。 1-10在螯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1-11配位物中心离子所提供杂化的轨道,其主量子数必须相同。 1-12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类型。 1-13外轨型配离子磁矩大,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1-14配离子的配位键越稳定,其稳定常数越大。 1-15氨水溶液不能装在铜制容器中,其原因就是发生配位反应,生成[Cu(NH 3)4]2+,使铜溶解。 1-16在配离子[Cu(NH 3)4]2+解离平衡中,改变体系的酸度,不能使配离子平衡发生移动。 1-17已知[HgI 4]2-的4θβ=K 1,[HgCl 4]2-的4 θβ=K 2,,则反应[HgCl 4]2-+4I -=[HgI 4]2-+4Cl -的平衡常数为K 1/K 2。 1-18 [Cu(NH 3)3]2+ 的积累稳定常数β3就是反应[Cu(NH 3)2]2+ + NH 3?[Cu(NH 3)3]2+的平衡常数。 1-19已知θ?[Fe 3+/Fe 2+]=0、77V,电极反应[Fe(C 2O 4)3]3-+ e=[Fe(C 2O 4)2]2-+ C 2O 42-,在标准状态时,θ ?的计算式为:θθθθθ??c O C c c O C Fe c c O C Fe c Fe F /)(/])([/])([lg 0592.0)/e 24222423 34223---+?++(= 。 1-20已知Hg 2++2e=Hg,θ?=0、85V;[HgCl 4]2-+2e=Hg+4Cl -,θ ?=0、38V 电池反应 [HgCl 4]2-?Hg 2+ + 4Cl -的平衡常数计算式为()20.850.38lg 0.0592K θ?-= 。 1-21 EDTA 滴定法,目前之所以能够广泛被应用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它能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 1-22能形成无机配合物的反应虽然很多,但由于大多数无机配合物的稳定性不高,而且还存在分步配位的缺点,因此能用于配位滴定的并不多。 1-23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测定准确度越高。

第6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 1.简答题: (1)何谓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对滴定反应有何要求? 答: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地点分析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要求配位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且能进行完全;反应必须迅速;可以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2)EDTA 与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E DT A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可生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高;E 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几乎均为1:1;ED 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大多能溶于水;配位反应迅速;EDTA 与无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 (3)配位滴定可行性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答:MY M K c lg ≥6 (4)配位滴定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从理论上看,哪些对滴定分析有利? 答:配位滴定副反应包括:EDTA 的酸效应,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金属离子与其他配位剂的配位反应,干扰离子效应,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等。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对滴定分析有利。 (5)何谓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怎样消除封闭? 答:如果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极其稳定,以至于加入过量的滴定剂也不能将金属离子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中夺取出来,溶液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就没有颜色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受到了封闭。可加掩蔽剂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条件与措施有哪些? 答:1)控制酸度;2)分别采用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掩蔽干扰离子;3)分离干扰离子。 2.名词解释 (1)酸效应

第11章滴定分析(答案)

第11章滴定分析技术 A类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c ) A. 砝码腐蚀 B. 滴定管读数读错 C. 几次读取滴定管读数不一致 D.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略偏低 2、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c ) A. 操作时溶液溅出 B. 称量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C. 滴定管位未经校准 D. 几次滴定管读数不一致 3、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消除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a )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空白试验 C、仪器校正 D、对照试验 4、提纯粗硫酸铜,平行测定五次,得平均含量为78.54%,若真实值为79.01%,则78.54%-79.01% = -0.47%为------( c ) A. 标准偏差 B. 相对偏差 C. 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 )。 A. W CaO =25.30% B. [H+]=0.0235mol/L C. pH=10.46 D. 420kg 6、下列数据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修约结果错误的是------( a ) A. 1.25→1.3 B. 1.35→1.4 C. 1.454→1.5 D. 1.7456→1.7 7、由计算器算得 4. 600037 .0 178 .4?的结果为0.000255937,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b )。 A. 0.0002 B. 0.00026 C. 0.000256 D. 0.0002559 8、容量瓶摇匀的次数为------( d ) A. 3次 B. 5~6次 C. 8~10次 D. 10~20次 9、直接滴定法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 ) A. 无水Na2CO3 B. H2C2O4·2H2O C. CaCO3 D. NaH2PO4 10、对某样品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平均值,其中某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 c )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绝对偏差D.相对偏差 1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12、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滴定终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d ) A. 化学计量点 B. 滴定分析 C. 滴定 D. 滴定终点 13、酸碱指示剂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c ) A. K a=K HIn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等当点完全符合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pH值突跃范围内 D. 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完全落在滴定的pH值突跃范围之内 14、下列弱酸或弱碱符合直接滴定条件的是-----( b ) A.苯酚(Ka=1.1?10-10) B.苯甲酸(6.2?10-5) C.吡啶(1.7?10-9) D.羟氨(9.1?10-9) 15、用0.1000mol/LNaOH滴定20.00mL0.1000mol/LHCl时,滴定突跃为4.3~9.7,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为-------------------------------------------------------------- ( b ) A. 4.3~9.7 B.3.3~10.7 C.5.3~8.7 D. 5.3~10.7 1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 10 (B) 20 (C) 30 (D) 40 7.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B) Na2C2O4 (C)HCl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

分析化学实验水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二水总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学习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2、掌握钙、镁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水硬度的表示法: 一般所说的水硬度就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最常用的表示水硬度的单位有:1、以度表示,1o=10 ppm CaO,相当10万份水中含1份CaO。 2、以水中CaCO3的浓度(ppm)计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CaCO3多少毫克。 M CaO—氧化钙的摩尔质量(56.08 g/mol), M CaCO3—碳酸钙的摩尔质量(100.09 g/mol)。 二、测定原理: 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配位滴定法即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作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的Ca2+、Mg2+,直至溶液由紫红色经紫蓝色转变为蓝色,即为终点。反应如下: 滴定前:EBT +Me(Ca2+、Mg2+)=Me-EBT (蓝色) pH=10 (紫红色)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H2Y2- + Ca2+= CaY2- + 2H+ H2Y2- + Mg2+= MgY2- + 2H+ 计量点时:H2Y2- + Mg-EBT = MgY2- + EBT +2H+ (紫蓝色)(蓝色) 滴定时,Fe3+、Al3+等干扰离子用三乙醇胺掩蔽,Cu2+、Pb2+、Zn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KCN、Na2S 或巯基乙酸掩蔽。 三、主要试剂 1、0.02mol/LEDTA 2、NH3-NH4Cl缓冲溶液 3、铬黑T:0.5% 4、三乙醇胺(1:2) 5、Na2S溶液 2% 6、HCl溶液 1:1 7、CaCO3固体A.R. 四、测定过程 1、EDTA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 0. 55g 一份,置于250ml 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HCl 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吸取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 NH3-NH4Cl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EDTA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 2、水样测定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习题答案 1计算pH=时EDTA 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 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L -1,则[Y 4-]为多少 解:(1)EDTA 的61~K K :,,,,, 61~ββ:,,,,, pH=时: ()66554433221H Y ]H []H []H []H []H []H [1ββββββ++++++++++++=α =1++++++ = — (2)[Y 4-] = 45.610020.0=×10-9(mol·L -1) 2. pH=时,锌和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 2+和EDTA 的浓度皆为10-2 mol·L -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 = 时,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Zn 2+ 解: 查表5-2: 当pH = 时,lg αY(H) = ,Zn 2+与EDTA 浓度皆为10-2 mol·L -1, lg K ’= lg K 稳-lg αY(H) =- = >8,可以准确滴定。 3. 假设Mg 2+和EDTA 的浓度皆为10-2 mol·L -1,在pH= 时,镁与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 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 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 解:(1)查表5-2: 当pH = 时,lg αY(H) = ,lg K ’= lg K 稳-lg αY(H) = - = ,lg K ’<8, ∴不能准确滴定 (2)lg αY(H) = lg K 稳-8 = ,查表5-2或114页林邦曲线得pH ≈ 。 ! 4.试求以EDTA 滴定浓度各为 mol·L -1的Fe 3+和Fe 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 解:(1)Fe 3+:lg αY(H) = lg K 稳-8 =-8 = ,查表5-2或114页林邦曲线得pH ≈ (2)Fe 2+:lg αY(H) = lg K 稳-8 =-8 = ,查表5-2或114页林邦曲线得pH ≈ 5.计算用 mol·L -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 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解:(1)lg αY(H) = lg cK 稳-6 = lg ×-6 =,查表5-2得pH ≈ (2)[OH -] =]Cu [2+sp K =0200.0102.220-?=×10-9, pOH= pH = ,∴ pH 范围:~ 6.称取0.1005g 纯CaCO 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溶液。吸取,在pH >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 · (1)EDTA 溶液的浓度;

配位滴定练习题有答案

第七章配位滴定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A、Mg2+量 B、Ca2+量 C、Ca2+、Mg2+总量 D、Ca2+、Mg2+、Fe3+、Al3+总量 2、准确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A、lgc M K′MY≥8 B、lgc M K MY≥8 C、lgc M K′MY≥6 D、lgc M K MY≥6 3、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A、lgcK'MY≤ 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 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4、EDTA 滴定 Zn2+时,加入 NH3-NH4Cl可() A、防止干扰 B、控制溶液的pH值 C、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 D、加大反应速度 5、取水样100mL,用C(EDTA)=0.02000mol/L,标准溶液测定水的总硬度,用去4.00毫升,计算水的总硬度是( )(用CaCO3 mg/L表示) A、20mg/L B、40 mg/L C、60 mg/L D、80mg/L 6、配位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B、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C、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与C的混合色 7、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 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8、以配位滴定法测定Pb2+时,消除Ca2+、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配位掩蔽法 B、控制酸度法 C、沉淀分离法 D、解蔽法 9、 EDTA的有效浓度[Y]与酸度有关,它随着溶液pH值增大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10、 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是在pH=( )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钙硬度是在pH=( )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A、4-5 B、6-7 C、8-10 D、12-13 11、用EDTA测定SO42-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滴定 B、间接滴定 C、返滴定 D、连续滴定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5.1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0.0200mol·L-1,则[Y4-]为多少? 5.2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 5.3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5.4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0.01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5.5计算用0.02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5.6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90mL。试计算: (1)EDTA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5.7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25.00mL,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24 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7.61mL。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2的质量分数。 5.8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25.00mL,加入T Al2O3=1.505mg/mL的EDTA标准溶液10.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12.20mL。已知1mL Zn(OAc)2溶液相当于0.6812mL EDTA溶液。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实验水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docx

实验二 水总硬度的测定 (配位滴定法 )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 学习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2、 掌握钙、镁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水硬度的表示法: 一般所说的水硬度就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最常用的表示水硬度的单位有: 1、 以度表示,1 10 PPm CaO ,相当10万份水中含1份 CaQ 2、 以水中CaCO 的浓度(PPm )计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 CaCQ 多少毫克。 M a 。一氧化钙的摩尔质量(56.08 g∕mol ), M CaCO3—碳酸钙的摩尔质量(100?09 g/mol )。 、测定原理: 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配位滴定法即在 PH = 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 作为指示剂, 用EDTA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的 Ca 2+、Mg +,直至溶液由紫红色经紫蓝色转变为蓝色, 即为终 点。反应如下: 蓝色) PH=10 (紫红色)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H 2Y 2- + Ca 2+ 1、0.02mol/LEDTA 2、NH-NfCI 缓冲溶液 3、铬黑T :0.5 % 4、三乙醇胺(1:2 ) 5、NaS 溶液2 % 6 、He 溶液1:1 7、CaCQ 固体 A . R . 四、测定过程 1、EDTA 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0. 55g 一份, 置于250ml 的烧杯中,用少量蒸 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 HCl 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 后摇匀。吸取25ml ,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 NM- NHCI 缓冲溶液, 铬黑T 指示剂2?3滴, 用欲标定的EDTA 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 EDTA 溶液的准确浓度。 2、水样测定 滴定前:EBT + M e (Ca +、Mgj M e — EBT 2- CaY 2- + 2H 2+ + Mg MgY 2- + 2H 2- 计量点时: H 2Y 2- + Mg-EBT 2- + = MgY 2- + EBT +2H + (紫蓝色) 滴定时 ,Fe 3+、 A l 3+等干扰离子用三乙醇胺掩蔽 或巯基乙酸掩蔽。 三、主要试剂 (蓝色) ,Cu 2+、Pb 2+、Zn 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 KCN N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