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磁炮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带图带公式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带图带公式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复合装甲、高强度陶瓷装甲、贫铀装甲的使用,以及爆炸反应装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装甲的抗毁能力,对破甲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此,人们在相继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破、穿甲战斗部的同时,也注意开发研究某些新概念超高速动能穿甲武器,电磁炮就是其中一种。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电磁炮是利用物理学中运动电荷或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即洛伦兹力) 作用的基本原理来加速弹丸的。

根据加速方式,电磁炮可分为导轨炮和线圈炮。

图1 导轨炮工作原理导轨炮导轨炮的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

主要由一对平行导轨和夹在其间可移动的电枢及电源、开关等组成。

当开关闭合时,向一条导轨输入强大的电流,经过电枢沿另一条导轨流回。

载流电枢在导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被加速,将弹丸射出。

电枢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 L′I2/ 2 , (1)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L′为导轨电感梯度( H/m) 、I 为电流强度(A) 。

弹丸的加速度则为a = F/ m = L′I2/ 2 m , (2)式中a 为加速度(m/ s2) 、m 为电枢与弹丸的质量之和(kg) 。

由(2) 式可见,导轨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弹丸的加速度就越大,弹丸的运动速度越快。

导轨炮的导轨有单一、串联、并联和多层等不同结构形式,根据导轨的形式,炮口截面可选用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

电枢主要有固态金属电枢、等离子体电枢和混合型电枢等种类。

提供脉冲功率的电源主要有电容器组、高性能蓄电池、各种单极发电机、脉冲变压器、强制发电机和爆炸发电机,以及计划研制的超导储能系统等。

整个系统结构复杂,人工操作比较困难,通常由计算机控制。

线圈炮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如图3 所示。

主要由感应耦合的固定线圈、可动线圈、储能器以及开关等组成。

固定线圈相当于炮身,可动线圈相当于弹丸。

当固定线圈接通电源时,所产生的磁场与可动线圈上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可动弹丸线圈加速射出。

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 I f·I p·d M/ d x , (3)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I f 为固定线圈中的电流强度(A) 、I p 为弹丸线圈中的电流强度(A) 、M 为固定与可动线圈的互感( H) 、d M/ d x 为互感梯度( H/m) 。

我国是独立发明“电磁炮”等四种武器的国家

我国是独立发明“电磁炮”等四种武器的国家

我国是独立发明“电磁炮”等四种武器的国家作者:李忠良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6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电磁炮”技术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且并非是在看到国外信息后才开始探索研究工作的。

事实是——远在5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促成本人在没有任何外界资料参考的情况下,独立发现应用了“电磁炮”的相关基础理论原理,是我首次把这种武器命名为“电磁炮”的——以与传统“火药炮”相区别!并依据这一基础理论原理提出了另外三种武器的设计设想方案。

[关键词]中国发明电磁炮中图分类号:S9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065-01近年来,从新闻报道中看到,我国在“电磁炮”技术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欣喜万分,为祖国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感到十分志豪!可是,这些报道毫无例外地却说:我国是在看到国外信息之后,才开始相关技术的探索研究工作的。

——其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我国才是真正独立发明“电磁炮”等四种武器的国家,这在我国“电磁炮”等武器科学研究的历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通过还原这一科研成果的历史原貌,我们必须清除人们头脑中的洋奴思想流毒,强化国人自信心理,增强“中国梦”的必胜信念!事实是——远在50多年前的1967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促成本人在没有任何外界资料参考的情况下,独立发明了“电磁炮”的相关理论原理与设计设想,在我国,是我首次把这种武器命名为“电磁炮”的——以与传统“火药炮”相区别!并依据这一基础理论原理提出了另外三种武器的设计设想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之后,我撰写成了“关于‘电磁炮’等四种武器理论及设计的设想方案”,寄往国防科工委(局)。

不久,我收到了国防科工委(局)的回复:“已将你的资料转交相关部门,感谢你对国防事业的关心!”我作为农机科技人员,之所以能闯入“电磁炮”的研究领域,其曲折的发明过程是这样的——远在1965年正月至农历2月间(22岁时),我作为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在山西省长治市拖拉机大修厂的实习。

电磁炮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带图带公式)

电磁炮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带图带公式)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复合装甲、高强度陶瓷装甲、贫铀装甲的使用,以及爆炸反应装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装甲的抗毁能力,对破甲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此,人们在相继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破、穿甲战斗部的同时,也注意开发研究某些新概念超高速动能穿甲武器,电磁炮就是其中一种。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电磁炮是利用物理学中运动电荷或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即洛伦兹力) 作用的基本原理来加速弹丸的。

根据加速方式,电磁炮可分为导轨炮和线圈炮。

图1 导轨炮工作原理导轨炮导轨炮的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

主要由一对平行导轨和夹在其间可移动的电枢及电源、开关等组成。

当开关闭合时,向一条导轨输入强大的电流,经过电枢沿另一条导轨流回。

载流电枢在导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被加速,将弹丸射出。

电枢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 L′I2/ 2 , (1)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L′为导轨电感梯度( H/m) 、I 为电流强度(A) 。

弹丸的加速度则为a = F/ m = L′I2/ 2 m , (2)式中a 为加速度(m/ s2) 、m 为电枢与弹丸的质量之和(kg) 。

由(2) 式可见,导轨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弹丸的加速度就越大,弹丸的运动速度越快。

导轨炮的导轨有单一、串联、并联和多层等不同结构形式,根据导轨的形式,炮口截面可选用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

电枢主要有固态金属电枢、等离子体电枢和混合型电枢等种类。

提供脉冲功率的电源主要有电容器组、高性能蓄电池、各种单极发电机、脉冲变压器、强制发电机和爆炸发电机,以及计划研制的超导储能系统等。

整个系统结构复杂,人工操作比较困难,通常由计算机控制。

线圈炮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如图3 所示。

主要由感应耦合的固定线圈、可动线圈、储能器以及开关等组成。

固定线圈相当于炮身,可动线圈相当于弹丸。

当固定线圈接通电源时,所产生的磁场与可动线圈上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推动可动弹丸线圈加速射出。

弹丸所受的力可表示为F = I f·I p·d M/ d x , (3)其中F 为洛伦兹力(N) 、I f 为固定线圈中的电流强度(A) 、I p 为弹丸线圈中的电流强度(A) 、M 为固定与可动线圈的互感( H) 、d M/ d x 为互感梯度( H/m) 。

(完整版)中国电磁炮发展历程.

(完整版)中国电磁炮发展历程.

•中国电磁炮发展历程经过17年的研究和实验,中国的新概念武器“超高速动能电炮”的研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即将问世,2007进入局部试用阶段。

据透露,现在世界一些主要的国家如美、俄等,都在研究这种新概念武器,中国虽起步稍晚,但有长足的进展,电磁发射技术并不比先进国家落后,更有可能首先拥有这种超高速动能武器。

电炮分为“电磁炮”和“电热炮”两类。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推进弹头到每秒50公里的超高速状态,常规武器望尘莫及,具有战略性武器的功能,分轨道炮、线圈炮和重接炮三种形式。

电热炮是利用电热能量来推动弹头,最高射速每秒约3公里左右(传统火炮每秒2公里),可作为战术武器使用,分直热式和间热式两种形式。

我国的电磁炮的理论论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基本完成,从那时起就开始进行实用化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经结出丰硕的成果,2007年进部分装备部队进行量产前的定型试用。

一种电磁炮是口径20MM左右的车载反坦克电磁炮(也可能实现机载),该炮的核心设备包括**MW级的高脉冲发电机、超导线圈和高速装弹机,可以把超过120g的实心穿甲弹加速到3.5km/s以上,射速在10发/分到15发/分之间(射速和弹头初速要求有关)。

实验表明,弹头虽小,但是由于初速高,完全击穿现役所有主战坦克装甲,效果就和用AK47扫射本田轿车一样。

这使人们不禁联想到在伊拉克战争中一辆M1A2侧甲上的神秘弹孔,该孔的直径和一发12.7MM弹丸类似。

虽然这肯定不是中国电磁炮的杰作,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其他国家的类似装备已经进入使用阶段的研究。

另有资料表明,我国高脉冲发电机的研究,已经为激光武器的实用提供了保证。

与上述反坦克电磁炮采用相同发电机的高功率战术激光器已经达到了车载的水平,可以有效攻击近距离的空中飞行目标。

另外一种更具战略价值的电磁炮,口径在250MM-280MM之间,核心设备高脉冲发电机达到了**MW的水平,超大孔径超导磁体的储能达到了**兆焦耳以上,可以把超过150kg的弹丸加速到**km/s以上,射程超过300公里。

中国电磁炮和激光炮 不输美帝13.9.22

中国电磁炮和激光炮 不输美帝13.9.22

中国电磁炮和激光炮不输美帝在负责303EMG实验电磁炮的研制过程中,潘垣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技术方案,即电磁箍缩炮(前级)与电磁轨道炮(主炮)相串级的全电磁炮方案,1988年完成研制与发射实验,指标达到:弹丸质量30.2克,出膛速度3公里/秒。

专家鉴定认为:“这一指标已达到美国八十年代初中期水平,与西德、英、日等国近期水平相当。

303EMG实验电磁炮的发射成功,使我国电磁发射技术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标志着我国电磁发射技术方面开辟了一个重要领域,并为我国战术电磁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89年,该项成果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潘垣负责并系统地研究了补偿脉冲发电机CPA(Compulsator),已完成两台不同机型的研制,一台为25MW被动CPA,已用于连发实验电磁炮;另一台为10MW串级补偿CPA,是根据他提出的串级补偿思想而研制。

后一型CPA的脉冲电流增益高出美国同类装置近2个数量级,且具调幅调频功能,不仅紧凑小型,且可依靠剩磁自激起励。

这项成果已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该成功受到中国军方的高度重视。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就对激光炮等武器萌生了兴趣。

激光武器研究是中国早期反弹道导弹640工程的一部分。

激光子工程“640-3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负责。

640-3工程旨在研制大功率激光发生器,以拦截弹道导弹以及高空航天器。

虽然中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取消了640项目,但到1979年的时候,其又再度重启激光武器发展项目,并将之纳入863高科技发展项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研究高能激光(HEL),并取得了两项重大进展:自由电子激光(FEL)和化学氧碘激光(COIL),这符合反卫星武器系统的规格要求。

同时,中国也在研制功率较低的激光系统,但据信这种激光系统无力拦截外大气层物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资料图:电磁炮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资料图:解放军电磁装甲车想象图1985年,自由电子激光发生器的研究项目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马。

电磁炮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电磁炮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电磁炮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佚名
【期刊名称】《天津政协公报》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正>去年底,美海军再次成功进行了电磁轨道炮(下文简称电磁炮)
试验,标志着其发展电磁炮"三步走"计划已实现了第二步目标。

电磁炮试验成功还
传递着另一个信息:在不久的将来,电磁发射技术将再次改写人类的兵器史、战争史。

或许传统火炮将走向终结。

以电能为动力的电磁炮必将让"战争之神"焕然一新。

了不起:速度超过5倍音速,射程达200公里
【总页数】2页(P52-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399
【相关文献】
1.电磁炮的未来不是梦 [J], 孙立华;孙龙海
2.未来战场上的“飞镖”——电磁炮 [J], 陈效真
3.电磁炮技术的历史和未来 [J], 孙忠
4.未来海上防空“新杀手”——舰载激光武器和电磁炮武器 [J], 李杰;晓菲
5.让昆曲“活”在当下——实景昆曲《耦园梦忆》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探索方向[J], 周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磁武器研究与发展状况

电磁武器研究与发展状况

题目:电磁武器研究与发展状况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电气自动化指导教师:电气工程系大一社会调查一电磁武器研究与发展状况201521目录一.电磁武器 (2)1. 什么是电磁武器 (2)2. 电磁武器分类 (2)3. 电磁武器应用 (2)二.电磁武器的发展 (3)1. 电磁武器的发展史 (3)2. ........................................................................................................ 我国电磁武器的发展史 (4)三.电磁武器现状 (4)1. 电磁武器在中国的现状 (4)2. 电磁武器在国外的现状 (4)3. ........................................................................................................ 哈工大电磁武器研发的状况. (5)四.电磁炮的优势与劣势 (6)1. 电磁炮的优点 (6)2. 电磁炮的缺点 (6)电磁武器1. 什么是电磁武器所谓电磁武器,就是用电磁能驱动的,或以电磁能杀伤目标的、或传输电磁能进行人工智能监控的一类武器装备群体;也可以说凡是使用电气科学技术的一类具有软硬杀伤功能的机电一体化装备;简言之,电磁武器就是全部或部分地使用电磁能的武器群体。

从学科看,电磁(能)武器是以脉冲功率技术、电工技术和电子科学为基础的。

2•电磁武器分类以电物理科学分类,目前电磁武器应分为五大类,即电磁动能武器、电磁脉冲武器、人工智能武器、信息武器和电磁失能武器等而每类又可分为若干种。

3•电磁武器应用对各种武器系统的破坏,主要是破坏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使其丧失作战效能。

当微波功率较小时,可以干扰相应频段的雷达、通信、导航设备的正常工作;功率稍大时,可使探测系统、C4I系统和武器系统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失效或烧毁;功率较大时,微波辐射形成的瞬变电磁场可使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天线、导线、电缆和各种开口或缝隙耦合到卫星、导弹、飞机、舰艇、坦克、装甲车辆等部,破坏各种敏感元件,如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使元器件产生状态反转、击穿,出现误码、记忆信息抹掉等;功率极高时,会在很短的时间使目标受高热而破坏,甚至能够提前引爆导弹中的战斗部或炸药。

探秘不同大炮的能量来源

探秘不同大炮的能量来源
展品“小球大冒险”中也有“大炮”提升机构(见图 4), 观众按压打气装置给空气炮充能,随后空气炮将球击飞至 高处。这里的空气炮其实和火炮的原理是一样的,火炮利 用火药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在炮管内推动弹丸加速, 而此处的空气炮则是让观众像自行车打气一样给空气炮的 储气罐内加压,然后突然释放高压让它推动小球在空气炮 管内加速飞出。所不同的是,火炮的气体能量来源于火药 燃烧产生的化学能,展品因为安全要求,压缩气体的能量 还是来源于人力提供的机械能。
追 踪 Profile
[去科技馆学科学]
CHEME FOR SCIENTIFIC
NATIONAL S 动
LITERACY



科学素质
探秘不同大炮的能量来源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文 _ 范亚楠/中国科学技术馆
科学教育专栏
大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重型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大炮经历了从 人力抛石机到火炮,再到电磁炮的发展历程,其发射的炮弹的能量也越来越高。《义务教育小学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的科 学概念。现在让我们通过中国科技馆“儿童科学乐园”展厅的展品“小球大冒险”,一起探秘不 同发射方式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发现小球运动能量的来源。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个展品的结构和前面叙述 的古代的“炮”有什么异同点?
火炮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出现以后,人们发现火 药燃烧爆炸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具有很大的力量,可以 用来推动、发射“炮弹”,于是“火炮”出现了。据目前 史料记载,早在 1163 年,中国南宋军队发明了最早的火炮。 其构造一般是金属管形结构,由身管、药室、炮尾等部分 构成,多从前端装弹,可发射石弹、铅弹、铁弹和爆炸弹等, 大多配有专用炮架或炮车。其作用原理是将发射药在膛内 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弹丸的炮口动能以抛射弹丸。

电磁炮中国有吗

电磁炮中国有吗

电磁炮中国有吗电磁炮中国有吗?亲,感谢您的耐心等等,经核查:电磁炮中国是有的。

中国非常关注这种有着改变历史能力的超级大炮。

其时速7马赫的惊人速度和超级射程,无论打飞机,还是拦截超音速导弹,都不费力,实在令人神往。

现中国随着工业和技术发展,开始研发中国电磁大炮。

基本简介编辑播报所谓电磁大炮是利用强电流产生的强磁场,进行加速运动,可以将弹药以时速5000英里发射出去。

无论是拦截巡航导弹还是弹道导弹,打击战机还是轰击军舰,对岸轰击,一种武器就全部包圆了。

首门电磁大炮是BAE公司制造而成,其动能为32兆焦,要知道1个兆焦就是把1吨重汽车以时速160公里发射出去所需要的能量。

美军的计划是将其射速提高到每分钟10发。

中国现已经在内蒙古白城火炮试验基地进行了国产电磁大炮试射。

外国通过卫星照片,发现中国电磁大炮长达33.5米,可以击穿10米厚混凝土炮靶和多层装甲板。

中国最早的实验性电磁炮是303EMG型,在1988年进行第一次试射,当时发射的炮弹只有30克。

随后中国在哈工大,河北炮兵工程学院等22所大学和研究所开设了电磁发射研究。

2001年5月,位于北京的有色金属研究院担负起高温超导薄膜研发工作,中国电磁炮研究开始加速。

在2006年5月德国第13届国际电磁发射学术大会上,中国出了52篇论文,仅次于美国的72篇论文。

现中国电磁大炮试验,已经可以把25公斤重炮弹发射到250公里外预定区域。

俄媒称;中国第一步想把电磁炮装载在类似导弹发射车一样的多轮载重车上,而不是军舰上。

现看起来,中国电磁大炮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弹丸重量还是比较小,未来目标是50公斤。

还有电磁炮体积较大,准确性和射程还需要提高等等。

但是,就全世界来看,中国已经是少数可以研制电磁大炮的国家之一。

[1]。

中国电磁兵器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电磁兵器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电磁兵器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电磁兵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先进武器,其利用电磁波的物理效应对目标进行攻击。

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电磁兵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且正在加强其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电磁兵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电磁兵器的现状1.海上电磁炮海上电磁炮是一种被称为“无炮筒炮” 的武器,它利用电磁力将导弹加速发射。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上电磁炮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8年,中国在南海派遣了一支电磁炮营,进行了对天沙岛的实弹打击测试,结果表明,电磁炮射程达到200公里以上,击中精度极高,未来具有极高的实战价值。

2. 高能激光武器高能激光武器是另一种被广泛研制和开发的电磁兵器。

中国也在科研和试验中进行了长期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武器也将大规模装备入伍。

高能激光武器强大的杀伤力和高速定位、射击能力,使其在反导、反卫星、反恐反海盗、反雷达、防御无人机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前景。

3. 电磁轨道炮电磁轨道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发射弹丸的武器,它具有高速度、长射程、高精度等优点,是未来的主要火炮武器之一。

中国也在电磁轨道炮领域进行了长期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2015年,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在距离20公里的地点进行了一次电磁轨道炮实弹射击试验,引起国际关注。

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 电磁兵器将成为未来战争主流武器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不断深入,电子战、网络攻防、无人机、智能化作战等战争形态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战争的胜负优劣将更多取决于技术制高点和信息优势,而电磁兵器作为电子技术的代表,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电磁兵器将成为一种多用途武器电磁兵器与“邪教”之类的武器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可以充当多种武器功能。

电磁兵器不仅可以用于颠覆敌人的战斗系统,还可以用于侦察、监视、截取、破解敌人通信系统,使其在信息战场中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3. 电磁兵器将成为强制性战斗武器在未来风险日渐增加的现代战争中,电磁兵器将成为强制性战斗武器。

电磁炮论文——精选推荐

电磁炮论文——精选推荐

电磁炮摘要: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武器.与传统的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时间要长得多,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军事家们的关注.自80年代初期以来,电磁炮在未来武器的发展计划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关键词:电磁感应应用一:电磁炮的原理:电磁炮的原理非常简单,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位于磁场中的导线在通电时会受到一个力的推动,同时,如果让导线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导线上也会产生电流。

这就是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正是根据这一定律人们发明了现在广泛应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它也是电磁炮的基本原理,或者说,电磁炮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动机,因为它的转子不是旋转的,而是作直线加速运动的炮弹。

那么如何产生驱动炮弹的磁场,并让电流经过炮弹,使它获得前进的动力呢?一个最简单的电磁炮设计如下:用两根导体制成轨道,中间放置炮弹,使电流可以通过三者建立回路。

把这个装置放在磁场中,并给炮弹通电,炮弹就会加速向前飞出。

在1980年,美国西屋公司为“星球大战”建造的实验电磁炮基本就是这样的结构。

二:电磁炮的发展史:在1845年,查尔斯·惠斯通制作出了世界第一台磁阻直流电动机,并用它把金属棒抛射到20米远。

此后,德国数学家柯比又提出了用电磁推进方法制造"电气炮"的设想。

而第一个正式提出电磁发射/电磁炮概念并进行试验的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物理学教授伯克兰。

他在1901年获得了"电火炮"专利。

1920年,法国的福琼·维莱普勒发表了《电气火炮》文章。

几乎同时,美国费城的电炮公司研制了用于火炮的电磁加速器。

二战期间,在军事需求的刺激下,德国、日本都研制过电磁炮。

德国的汉斯莱曾将10克弹丸用电磁炮加速到1.2公里/秒的初速。

但是在2战后,关于电磁炮的消息就比较少了,人们似乎更加关心磁悬浮与高温超导技术了。

电磁炮前世今生与未来_任旭

电磁炮前世今生与未来_任旭

解放军报/2011年/1月/24日/第008版兵器天地●冷兵器时代,利用原始机械抛射物体,速度只有每秒几十米;●热兵器时代,利用化学能的火炮可以使弹丸初速达到1.8千米/秒;●目前,利用电能的电磁炮可将弹丸加速到2.5千米/秒,这还远非极限。

且看海军装备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世英为您讲述——电磁炮前世今生与未来任旭侯亚铭【新闻提示】去年底,美海军再次成功进行了电磁轨道炮(下文简称电磁炮)试验,标志着其发展电磁炮“三步走”计划已实现了第二步目标。

它还传递了一个信息:在不久的将来,电磁发射技术将再次改写人类的兵器史、战争史。

或许,传统火炮将走向终结。

以电能为动力的电磁炮必将让“战争之王”焕然一新。

了不起:速度超过5倍音速,射程达200公里去年12月中旬,美国海军成功试射了。

法新社报道,其速度超过5倍音速,射程达200公里。

而最抢眼之处是,其炮口动能创造了一个新高,达到33兆焦耳。

一兆焦耳的能量相当于一辆一吨左右重的车以160公里的时速撞向一堵墙。

这一幕似曾相识。

电影《变形金刚2》中有个情节,美军最后动用了一件神秘兵器,从战舰上发射了超高速炮弹,对金字塔顶的“大力神”予以毁灭性打击。

该武器就是新概念动能武器——电磁炮。

这种新型武器的动力来自电流,其作战原理是让“非爆炸性子弹”沿着弹道超音速冲向敌方目标。

据美联社报道,装备新型电磁炮可以让美军舰队在更安全的海域射击敌方目标,且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次试射,足以令已有600多岁高龄的传统火炮“坐卧不安”。

多年来,传统火炮一直在改进之中,但已没有多少潜力可挖掘,特别是两项重要指标——炮弹初速和炮口动能已近极限。

由于它使用固体火药,受火药燃气的膨胀速度限制,其炮弹初速度在理论上很难超过2千米/秒。

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电磁炮轻而易举地将这一纪录改写:目前试验性电磁炮已可将弹丸加速到10.10千米/秒——这还远非电磁炮的真正实力。

其实,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早在25年前就“警告”传统火炮:未来的高性能武器,必然以电能为基础。

电磁场理论课程设计-电磁炮

电磁场理论课程设计-电磁炮

电磁炮基本介绍
电磁炮的基本原理:法拉第电磁感 应定律 电磁炮的分类 线圀炮,轨道炮,电热炮,重阶炮
一 线圀炮 线圀炮又称交流同轴线圀炮.由 加速线圀和弹丸线圀构成,当加 速线圀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 交变磁场就会在弹丸线圀中产生 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不加 速线圀电流的磁场互相作用,产 生磁场力,使弹丸加速运动幵发 射出去.
各国电磁炮的近现代发展
中 国 人 自 己 的 电 磁 炮
美国至第事次丐界大戓以来,始终处二电磁 炮研究的国际领先分地位,先后研制出12, 40,50,90毫米口径,以及最大射速达到 7Km/秒,最迖射程达到500Km的超级电磁 炮, 除美国外,迓有事十多个国家从亊电 磁炮的研究。
英国1986年将100g弹丸加 速到2.75km/秒,先后制 造出40,90毫米口径炮;法 国和德国研制出15毫米口 径,最大速度5km/秒预加 速炮:日本,前苏联也都 有类似研究,目前中国正 一步步向发达国家靠拢, 已经囿满试射25公斤级炮 弹,返对二中国来讲也是 一个巨大的飞跃
原理:
设计一
设计二
方案三:自制线圈电磁炮
轨道炮
实物图
轨道炮原理
轨道炮是利用轨道电流间相互作用的安培力把弹丸发射出 去.它由两条平行的长直导轨组成,导轨间放置一质量较 小的滑坑作为弹丸.当两轨接入电源时,强大的电流从一 导轨流入,经滑坑从另一导轨流回时,在两导轨平面间产 生强磁场,通电流的滑坑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弹丸会以很 大的速度射出,返就是轨道炮的发射原理.
军亊科技中丌 可戒缺的力量
内容结构及任务分配情况
1 小组简介及电磁炮基本情况— 2 3
线圈炮原理介绍—
电磁炮设计与实验—
4
5
其它类型电磁炮简介—

电磁炮在海军及台海的应用前景

电磁炮在海军及台海的应用前景

电磁炮在海军及台海的应用前景自1989年电磁炮就进入了我军的研制范围,甚至比美国1991年还早。

从我陆军一贯重视火炮的角度来看,没有理由对这种武器不感兴趣。

我国的传统化学弹丸火炮技术世界一流,炮管技术更是无人能比。

我国的超导技术更是热得过了头,加上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在我国一贯受到重视,相信我国定能走在世界前列。

而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武器,则好比冷兵器对热兵器,面临一种不对称的未来战争。

后面的跟贴有技术介绍和相关的技术进步资料。

(顺便提及一下,日本在二战期间以及现在,都在积极研究电磁炮系统)在这里我想着重探讨在海军的应用,尤其是在台海背景下。

电磁炮目前的一个重要缺陷是需要高能饲服系统,无法小型化,难以装备战斗平台。

我们来看看,台湾一岛长轴走向为北北东方向,南北长394公里,东西最宽处144公里。

非常适于电磁炮的作战模式。

台湾海峡宽100-300公里。

我们的目标就是研制500公里射程,炮口速度5马赫以上的陆基电磁炮,体积无法小型化那我就建一个固定式的,给他一个别墅都行。

占据较高的地理位置,射程则可以覆盖全台湾岛。

弹丸飞行时间以秒计算,打击精准,指哪打哪。

战争的模式则可大大改观,威慑式打击,削平阿扁的屋顶,战斗机飞离地面即灰飞湮灭,舰船离港则被抹平舰桥,士兵探出脑袋则一命呜呼。

同时加以政治外交攻势,解放军入台湾则如美军入巴格达。

303EMG实验电磁炮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潘垣任兆杏许家治王永诚黄河李佳民高大明舒炎泰李丽娟陶德英徐玉珍张束清刘彦琴刘志刚王穗荣王凤伦凌峰任加猷郭相玉李亚宏谢卫东吴朝智侯海宴潘国卫戴松元史琳该成果内容提要略。

【正题名】: “303”电磁炮的实践,新概念火炮系统技术会议,1989-04 ,北京【团体作者名称】: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总页数】: 13页【馆藏号】: H037515【关键词】: 电气炮研制结构电磁炮【分类号】: TJ36【正文语种】: chi【正题名】: 兵器行业中电磁炮怎样搞——战术电磁炮论证概要,新概念火炮系统技术会议,1989-04,北京【个人作者姓名】: 李伟如肖峰【作者单位】:机电部208研究所机电部208研究所【出版年】: 1989-04【总页数】: 10页【馆藏号】: H037515【关键词】: 论证电气炮对策电磁炮【分类号】: TJ36【正文语种】: chi【正题名】: 未来动能武器——电磁炮,新概念火炮系统技术会议,1989-04 ,北京【个人作者姓名】: 孟金友【作者单位】:兵器情报研究所【出版年】: 1989-04【总页数】: 8页【馆藏号】: H037515【关键词】: 电气炮综述电磁炮【分类号】: TJ36【正文语种】: chi1兆瓦高频脉冲发射机高压脉冲调制电源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刘正之潘永东冯志段泽民郭祥玉李小滨章元德程济昌刘彦琴黄河王绍华这是为受控聚变—兆瓦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实验研制的关键设备,采用电感储能经无触点大功率高压直流快速开关切换电路,高能氧化锌非线性电阻进行能量转换,产生满足一定技术要求的大功率高压脉冲(三档),输出U1=20KV,I1=90A,U2=12KV,I2=30A,U3=3KV,I3=3A,脉宽1—30ms,前后沿≤50μs,脉冲顶降≤5%。

国内外电磁发射技术现状

国内外电磁发射技术现状

国内外电磁发射技术现状电磁发射器是利用电能发射物体的发射装置。

实质是把电能变换成发射物体所用的动能的一类能量变换器。

电磁发射包括电磁轨道、电磁线圈、电磁重接等基于不同原理的多种发射方式,目前按其结构可分为导轨型、线圈型和重接型三种。

一、国外研究现状1844年,由ColonelDixonz首次提到“电磁炮”的概念,此后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奥地利、挪威等国家展开了相关研究工作。

比较成功的有挪威奥斯陆大学的Birikeland教授在1901年制造了世界第一台电磁线圈炮。

193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Northrop教授研制了离散型机械同步发射线圈炮。

但是由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不高,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电磁发射的研究进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研究工作也因此有些停滞。

电磁轨道发射研究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1978年开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制了550MJ的堪培拉单级发电机并投入实验运行,它能够提供1MA以上的电流,在5m长的导轨型电磁发射器上,把重量为3g的弹丸加速到5900m/s的速度。

这为电磁发射器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随后,许多国家组织开始对轨道炮开展了研究,投入了大量研究资金,使得电磁发射技术在发射装置、发射重量、弹丸速度、大功率电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荷兰、英国、日本分别进行电磁发射、脉冲功率和材料等技术的研究。

80年代初美国的研究逐步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国防部先后成立了电磁炮发展研究顾问委员会和技术工作组,对电磁炮技术现状及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估,并建议集中和协调国家的资金来发展电磁炮。

新泽西州的皮卡汀尼兵工厂,威斯汀豪斯公司,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机电研究中心和高技术研究所,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通用原子公司,麦克斯韦实验室等均参加了电磁炮各分项目的研究。

美国的苏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协作,首次将2.2g的弹丸加速到10km/s的高速;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在1986-1993年进行了系列的基本实验,并编制WARP-10模拟计算程序,大大推动了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位于匹兹堡的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发了EMACK和SUVAC项目;SUNNYVALE公司研发了“雷电”项目,虽然它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轨道炮的翻版,但它第一次建造了完整的轨道炮系统。

电磁发射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电磁发射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综 述・REV IE W电磁发射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收稿日期:2003-03-28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20213013)李立毅1,李小鹏2(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4;2.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 要:回顾了电磁发射发展的各个历程,针对不同电磁发射种类,分析它们发展趋势,阐述了电磁发射领域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导轨式电磁发射;线圈式电磁发射;重接式电磁发射中图分类号:TM 1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48(2004)01-0041-04H istory and D evelop m en t Trend of Electro magnetic Launch (E ML )L I L i -yi 1,L I X iao -p eng2(1.D alian U n 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D alian 116024,Ch ina ;2.H arb in In stitu te of T echno lgy ,H arb in 150001,Ch ina )Abstract :T he every h isto ry of the E M L w as review ed in th is paper .A cco rding to differen t k inds of the E M L ,their develop ing trend w as analyzed ,and research ing necessity w as expatiated .Key words :rail E M L ;co il E M L ;reconnecti on E M L1 引 言目前,用于军事的发射能源大体可分为三大类:机械能、化学能和电能。

能源的每次更替变化,都意味着军事技术领域发生了质的飞跃。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修订稿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修订稿

电磁炮的原理与技术发展修订稿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发射高速物体的武器系统。

其原理是利用电磁场对物体施加一个强大的加速力,将物体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进而用于攻击目标。

电磁炮一般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电源系统和发射系统。

电源系统负责提供强大的电流以产生强磁场,而发射系统则利用这个产生的磁场对物体进行加速。

在电源系统中,通常采用高功率电源来提供所需的电流。

这些电源可以是化学电池、超级电容器或磁储能系统。

它们能够提供极高的电流,以产生足够强的磁场。

发射系统由两个重要组件组成:线圈和轨道。

线圈是由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场的导线环组成。

当电流通过时,会形成一个强磁场,而这个磁场将对轨道上的物体施加力。

轨道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可以承受高电流和电流的作用。

当线圈中通以电流时,其产生的磁场将与轨道上的物体相互作用,从而施加一个强大的加速力。

物体将在短时间内加速,达到高速度。

当物体离开轨道时,它将保持其高速度并继续飞行向目标。

电磁炮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在研究电磁力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电磁力对物体的加速作用。

根据这一原理,最初的电磁炮使用电能存储装置,如电容器和电池,通过放电来产生强电流,从而加速物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和电子元件的进步,电磁炮的性能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电磁炮利用超级电容器和高能电池等高功率电源,能够产生极高的电流,并将物体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此外,为了减小电流对炮身的破坏,还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先进的制造技术。

电磁炮的发展还面临了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能量存储问题。

如何提供足够的能量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释放这么大的能量,一直是电磁炮技术发展的瓶颈。

此外,还有炮身的耐久性和制造成本等问题亟待解决。

总之,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对物体进行加速的武器系统,其原理是基于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

随着电力设备和电子元件的进步,电磁炮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高。

然而,仍需要解决能量存储和炮身耐久性等问题,以推动电磁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全电坦克“三部曲”(中)

全电坦克“三部曲”(中)

澳 大 利 立 人 学 的 一个 研 究

小 .利 单极 发电机产 生的 】f1兆
安的 大 电 流 ,成功 地 将 {.:{克的弹
体 JJlJ速 到s r)()(}米 /秒的 极高速 度
当然 .它 仪仪是一 个实验装 置 到
了}{(}年代 l{J屙 期 ,荚 军 方开始 利
川M2步 兵战 乍改装 成 电磁 炮 试验
载 型 电磁炮 ;I :{兆 焦 至 I()兆 的
电磁炮 . 4为乍载 型电磁炮 4:戟
型 电磁 炮 发 射 的 弹 丸 .包 析 }乜 住
『J、】 人 约 是 1()千 克级 的 弹 丸 ,弹 丸
的 炮 1 j}JJ逑 约 为 5~ 马 赫 (科l“ :
日本 陆 上 装 备 研 究 所 的 电磁 炮 试 验 装 置 — ’— 一
近 期的研 发 目标 是 ,克服传 统 !J!fJ为聚碳酸 酯材 料制 成的两根绝 缘 重 H本 防 1 厅 陆 f 研
火 炮 在 射 程 上币¨威 力 I 的 不 足 ,人 导轨 更奇 怪的 是 ,炮 【l形状 为长 做 法 是 , 采 川 祈 材 料 制 幅度地 提 高炮弹 的威 力 ,以便 在岛 千¨宽 各 为 1 r1毫 米 的 正 方 形 炮 u 试 轨 (7o%钨 和:{Il%钠 制成 的 屿争 的作战 lIl_ 彳丁 强 大的 武器 验 用的弹芯 (飞翔体 )为金 属制的 金 )来 替 代 味 来 的 钏 计州
磁 JJlJ速 系统 , 试 验 型 的 电 磁 炮 1米 其 炮 身 管 (轨 道 )长 度 为 2 O.《) 兆 焦 . 祠J荚 海 的
2Il l f1年 , 该所 为 这 食 电 磁 JJ【J速 系统 米 ,仪相 当十 芙 海军 试验型 电磁 兆 焦 的 电磁 炮 没 浊 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磁炮发展历程
经过17年的研究和实验,中国的新概念武器“超高速动能电炮”的研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即将问世,2007进入局部试用阶段。

据透露,现在世界一些主要的国家如美、俄等,都在研究这种新概念武器,中国虽起步稍晚,但有长足的进展,电磁发射技术并不比先进国家落后,更有可能首先拥有这种超高速动能武器。

电炮分为“电磁炮”和“电热炮”两类。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推进弹头到每秒50公里的超高速状态,常规武器望尘莫及,具有战略性武器的功能,分轨道炮、线圈炮和重接炮三种形式。

电热炮是利用电热能量来推动弹头,最高射速每秒约3公里左右(传统火炮每秒2公里),可作为战术武器使用,分直热式和间热式两种形式。

我国的电磁炮的理论论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基本完成,从那时起就开始进行实用化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经结出丰硕的成果,2007年进部分装备部队进行量产前的定型试用。

一种电磁炮是口径20MM左右的车载反坦克电磁炮(也可能实现机载),该炮的核心设备包括**MW级的高脉冲发电机、超导线圈和高速装弹机,可以把超过120g的实心穿甲弹加速到3.5km/s以上,射速在10发/分到15发/分之间(射速和弹头初速要求有关)。

实验表明,弹头虽小,但是由于初速高,完全击穿现役所有主战坦克装甲,效果就和用AK47扫射本田轿车一样。

这使人们不禁联想到在伊拉克战争中一辆M1A2侧甲上的神秘弹孔,该孔的直径和一发12.7MM弹丸类似。

虽然这肯定不是中国电磁炮的杰作,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其他国家的类似装备已经进入使用阶段的研究。

另有资料表明,我国高脉冲发电机的研究,已经为激光武器的实用提供了保证。

与上述反坦克电磁炮采用相同发电机的高功率战术激光器已经达到了车载的水平,可以有效攻击近距离的空中飞行目标。

另外一种更具战略价值的电磁炮,口径在250MM-280MM之间,核心设备高脉冲发电机达到了**MW的水平,超大孔径超导磁体的储能达到了**兆焦耳以上,可以把超过150kg的弹丸加速到**km/s以上,射程超过300公里。

该炮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在解决电磁发射的实现及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后,一个重大的课题就是研制与之配套的弹丸,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消除强电磁场和高温(弹丸高速运动时产生)对弹丸内部设备的影响。

最后研制出了特殊的高分子材料解决了这一问题,由这种材料制作的外壳可以保护弹丸内部。

同时,弹丸装药的配方也进行了改进。

超高速弹丸的弹道特性我们也已经掌握,弹丸在发射后接近目标区时,屏蔽外壳脱落,打开尾翼以实现减速和姿态控制,进入滑翔状态,此时可以利用卫星定位信息进行精确打击。

显然,在这时我们遇到了另外的瓶颈---卫星导航,这只有等“伽利略”或“北斗2”了解决了。

毫无疑问,在本世纪的头十年以后,战争的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那时,美国DDX上的155MM超级大炮将实现200公里以上的射程,而我们的“超级大炮”也没有落在后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