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5d63d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1.png)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一、课堂纪律
1. 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或早退。
2. 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不得互相攻击或侮辱。
3. 学生应安静听讲,不得打扰他人。
4.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得偷懒或缺席。
二、作业管理
1. 教师应按时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2. 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作弊。
3. 学生应及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或忘记。
三、校园安全
1. 学生应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得随意离开校园。
2. 学生应保持校园环境整洁,不得乱扔垃圾。
3. 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校园内奔跑或骑车。
四、考试管理
1. 学生应按时参加考试,不得请假或缺考。
2. 学生应遵守考场纪律,不得作弊或舞弊。
3. 学生应认真准备考试,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五、处罚措施
1. 违反规定的学生将受到适当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批评、罚款或警告信等。
2. 严重违规的学生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如停课、停学或其他
纪律处分。
六、特殊情况处理
1. 对于特殊情况,如疾病、家庭突发事件等,学生可以向校方
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校方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安排。
以上规定适用于全体小学师生,请大家共同遵守,以维护良好
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环境。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及考核办法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及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69e7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e.png)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及考核办法一、教学常规管理细则1.教学进度管理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教学进度管理包括:-按照教学计划编写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合理利用,确保教学进度不落后;-及时布置课后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截止时间;-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
2.教学纪律管理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教学纪律,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教学纪律管理包括:-教师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要求学生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能擅自离开教室;-班级内禁止喧哗、打闹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3.教学评价管理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管理包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并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奖励;-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分,并及时给予反馈;-定期组织小测验或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学习情况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1.定期教学观察评估学校或教育局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定期教学观察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评估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情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学生参与度和课堂纪律等方面。
2.课堂听课评价学校或教育局组织教务人员或专家教师进行课堂听课评价,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估。
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学生参与度和课堂纪律等方面。
3.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态度、学生关注度等方面。
学生评价可以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4.教学成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指标。
学校或教育局可以通过学生成绩、学生评优评先、教学比赛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及考核办法的目的是有效管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纪律,以及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和反馈,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细则(四篇)
![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细则(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8d476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8.png)
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细则是指中学教师和学生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条例,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有序管理。
以下是常见的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细则:1. 准时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应准时到达教室,不迟到、不提前离开。
2. 课堂纪律: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其他同学,不说话、不打闹、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专心听讲。
3. 教材使用:教师应按照学校要求使用规定的教材,不得自行更换或添加其他教材。
4. 作业布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布置作业,学生应按时完成并提交。
5. 考试制度:学校应制定统一的考试制度,教师应按规定进行考试、批改试卷,并及时通知学生考试成绩。
6. 违纪处理: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学校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分、处罚等。
7. 实验室安全:进行实验课程时,教师和学生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8. 假期安排:学校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安排假期,教师和学生应合理利用假期时间,切勿违法乱纪。
9. 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10. 学生评价:学校应定期进行学生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以上仅是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细则的一部分,具体的细则还需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制定和调整。
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细则(二)一、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文件,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根据学校学期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教学处、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都要制订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学期初,由校长会同有关部门,在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制定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经行政会讨论通过后,在开学预备周或第一周向全体教职工宣布。
教学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计划和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处须对全校常规教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教研组根据学校计划,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对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全面计划和安排,形成学科教学计划;备课组和教师个人应制订出相应的学期教学计划。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范文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f18a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6.png)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范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以下是实小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定范文:一、教师准备课前准备(1)教师在每节课前应认真备课,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步骤。
(2)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所需教具和资料,确保教学材料的齐备和有效性。
(3)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手段的选择。
二、教学环节管理(1)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划分教学环节,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2)教师要注重课堂秩序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和学习氛围的营造。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组,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价管理(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2)教师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提高。
(3)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管理(1)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教学风格,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
(2)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教师要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积极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和各项教育活动。
五、教学资源管理(1)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教学效果。
(2)教师要关注教材的更新和发展,及时了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3)教师要参加教研活动,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的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六、教学安全管理(1)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教师要及时掌握和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3)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教学常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8de25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b.png)
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在教育领域,教学常规管理是保证学校正常秩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范教学常规,学校能够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学习效果,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旨在界定学校的行为准则和管理方式,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一、制定课堂纪律规定课堂纪律规定是教学常规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些规定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准则,如准时上课、认真听讲、文明用语等。
同时,课堂纪律规定也应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以维护课堂秩序。
通过课堂纪律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纪律,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规范作业管理作业管理是教学常规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应制定规范作业管理的措施,包括作业要求的明确、布置时间的合理安排、批改成绩的及时反馈等。
此外,还可以建立学生作业记录和家长签字制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学校、学生、家庭的良好作业管理机制。
三、确立考试制度考试制度是学校对学生考试行为的规范和管理。
学校应明确考试的分类、考试时间表以及作弊行为的惩罚措施等。
同时,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考试内容和形式,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四、实施奖励与惩罚机制奖惩机制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奖励措施可以是表扬信、奖状、奖品等,激励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而惩罚措施可以是批评教育、罚站、停课等,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促使学生改正错误。
五、加强师生沟通与合作师生沟通与合作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还要促使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校园安全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学生的作息时间、校园秩序和各类应急预案等。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https://img.taocdn.com/s3/m/0b415b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8.png)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规范和管理原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
第一条,教师应当做到“来准备教案”,在教学开始前,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
第二条,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激情,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去。
第三条,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潜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第四条,教师应当注重课堂管理,保持课堂纪律,确保学生安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条,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和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
第七条,教师应当注重鼓励和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八条,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
第九条,教师应当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第十条,教师应当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第十一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任何学生,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机会。
第十二条,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积极践行教育道德,不从事与教育相悖的行为。
第十三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
第十四条,教师应当关注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第十五条,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第十六条,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十七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第十八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确保对学生的评价公正准确。
第十九条,教师应当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
第二十条,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https://img.taocdn.com/s3/m/40ebdf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6.png)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教学常规管理是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课堂秩序的维护、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管理、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等方面。
通过良好的常规管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以下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66条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
一、课前准备1.提前备课,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检查教学材料、课件等教学资源,确保可靠、齐全。
3.设置好课堂布置,保证教学环境整洁、安全。
二、课堂秩序4.提前到达教室,准备好教学设备,确保课堂准时开始。
5.课堂上要求学生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走动或交头接耳。
6.严格禁止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打闹。
三、学生卫生7.要求学生保持个人卫生,不得携带垃圾进入教室。
8.指导学生合理使用教室设施,保持教室整洁。
四、学生出勤9.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状况。
10.对于频繁迟到、旷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五、课堂教学11.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避免课堂浪费。
六、课堂纪律13.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私自离开课堂。
14.学生要遵守课堂秩序,不得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或打扰教学。
七、教学评价15.定期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课业水平等方面的评价。
16.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客观,避免带有个人偏见。
八、学生作业17.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18.对于作业不合格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辅导和补救。
九、课后清扫19.要求学生在课后主动清理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20.对学生的清扫行为进行及时的表扬或批评。
十、教学态度21.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要友善、耐心。
22.对学生的提问要及时给予回答,并鼓励学生提问。
十一、作业批改23.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24.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要认真,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十二、学生奖惩25.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奖励和鼓励。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模版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308e6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3.png)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模版一、总则本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旨在建立和规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序进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基本原则1. 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3. 组织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 班主任要尽职尽责,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三、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1. 严格遵守教学计划,对每一节课进行充分备课。
2. 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3. 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4. 课堂纪律要严肃,不允许学生打闹、嬉戏和随意离座。
5. 课堂纪律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和处理,不得纵容学生的不良行为。
四、学生的学习常规管理1. 学生要按时到校,不得迟到早退。
2. 学生要认真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
3. 学生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不得乱扔垃圾。
4. 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违规行为。
5. 学生要参加课外活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五、班级管理常规1. 班级管理要重视卫生保洁,定期进行班级卫生检查。
2. 班级管理要建立规范的上课纪律,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3. 班级管理要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订正,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4. 班级管理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班级凝聚力。
5. 班级管理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与家长沟通。
六、班主任的责任与义务1. 班主任要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3. 班主任要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4. 班主任要履行好学生管理责任,及时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
5.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七、家长的参与与合作1. 家长要关注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积极与学校保持沟通。
2. 家长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和家长学校活动。
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精选5篇)
![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03b7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78.png)
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督导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全面提升教师对教学常规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责任心,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把激励、创新、发展、进取的人文精神纳入教学活动中,努力创建和谐且富有竞争的教学环境,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一、备课1、应有详尽、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严格遵守备课环节,分课时备课,课时应与教参同步。
内容详尽,重点突出,难点准确,设计合理。
3、应备周前课,特殊情况不得少于3节。
4、严禁抄袭教案,要钻透教材,分析学情,书写规范。
5、考核方法:集中检查与随堂检查相结合。
二、教学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全身心投入,杜绝坐教,随意代教及在课堂里玩弄手机等行为。
课堂管理得当,纪律良好。
2、注重自身形象,着装整洁大方,不得穿拖鞋、短裤、背心或露肩露背的服装进教室。
教师用语要文明,不得用语言挖苦、讽刺学生。
3、任课教师要提前2分钟到达所在班级,提醒学生把教室桌凳摆放整齐,把相关课本整齐放在课桌上,等待上课。
上、下课要起立,相互问候。
严格遵守课堂常规。
4、充分利用小黑板、挂图、PPT等教学手段;教师要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兴趣。
5、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坐姿端正。
回答问题积极,注意力集中。
6、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任意更改教学内容,把非笔试科目挪作它用。
7、要求教师教学严谨,经常性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全方位评价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8、分单元按月对学生学业进行质量检测。
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估要客观公正,要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
同时要详细记录每次考试的数据。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f919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4.png)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1. 准时上课: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教室,遵守上课时间安排。
2. 着装整齐:学生应衣着整洁,避免穿着不适当或过于暴露的服装。
3. 手机静音:学生应将手机等电子设备调为静音或关机状态,以免干扰学习和教学秩序。
4. 尊重教师和同学:学生应礼貌待人,尊重教师和同学的权威和个人尊严。
5. 不随意离座:学生应保持课堂纪律,不随意离座或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6. 注意听讲:学生应专心听讲,认真学习,避免在课堂上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7. 不打闹嬉戏:学生应遵守课堂秩序,不打闹嬉戏,以免影响教学和其他学生的学习。
8. 不乱扔垃圾:学生应保持教室整洁,不乱扔垃圾,妥善处理饮食残渣等废弃物。
9. 不翻阅课外书籍或资料:学生应专注于当前的教学内容,不翻阅与本课无关的书籍
或资料。
10. 尊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学生应尊重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不进行无关或负面的评价。
11. 遵守课堂规则:学生应遵守已经建立的课堂规则,如禁止吃东西、禁止喧哗等。
12. 做好课后作业:学生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3. 安静离开教室:学生应在课程结束后安静离开教室,不大声喧哗或拖延时间。
以上是一般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具体规定可能会因学校和教学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守相关规定。
2024年实小常识技能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2024年实小常识技能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2ef11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0.png)
2024年实小常识技能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实小常识技能学科教学,包括课程教学、素质培养、教材使用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实小常识技能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第四条实小常识技能学科的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主要包括实际生活技能、社会交往技能和科学技术常识等内容。
第五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手段。
第六条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第七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
第三章教材使用与评估第八条教师应选择与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第九条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学思维,提供实用性强的案例和实践活动。
第十条教材应具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表、多媒体等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十一条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时,应注重实际能力的考察,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
第四章教学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应制定实小常识技能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学科教学的时间和资源。
第十三条学校应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的实小常识技能学科教师,提供相关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教学情况和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第十五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实小常识技能学科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科教学与课程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第五章家校合作第十七条学校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
第十八条学校应组织家长参与实小常识技能学科的教学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04964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c.png)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1. 课堂纪律要求
- 学生应准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
- 学生应注意服装整洁,不得穿着违反校规的服装。
- 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干扰其他同学。
- 学生应遵守师生间的尊重和礼貌,不得辱骂或恶意攻击他人。
- 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2. 课堂设备使用规定
- 学生应妥善使用教室内的设备,不得恶意损坏或滥用。
- 学生应按照老师的指示正确操作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
- 学生应文明上网,不得浏览不健康或违法的网站。
3. 作业和考试要求
- 学生应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不得迟交。
- 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
- 学生应遵守考试纪律,不得作弊或使用非法的辅助工具。
4. 其他注意事项
- 学生应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教具,不得随意涂画或破坏。
- 学生应保持课桌整洁,不得乱扔纸屑或食品残渣。
-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上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请全体同学遵守,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范本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a84c0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7.png)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范本1. 学生出勤:- 学生应按时到校,准时进入教室,不得迟到早退。
- 学生需按时参加每天的集会和晨读活动。
2. 学生行为规范:- 学生在校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不得穿着不整洁或不符合学校规定的服装。
- 学生应遵守礼仪规范,尊重师长和同学,不得进行侮辱、恶意攻击等行为。
-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干扰教学秩序,不得随意离开座位。
- 学生应自觉遵守课间休息规定,不得在走廊、教室内奔跑、吵闹等。
- 学生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不得损坏、盗窃他人财物。
3. 课堂学习规范:-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懒散怠工、抄袭等。
-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听讲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 学生应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疑问。
- 学生应遵守课堂安排,不得私自离开教室或中途进出。
4. 课余活动规范:- 学生在课余时间应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等。
- 学生应遵守活动规则,不得使用暴力手段或进行恶意对待。
- 学生应保持活动场地的整洁,不得乱扔垃圾等。
5. 学生安全:-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不得进行危险行为。
- 学生应正确使用学校设施和器材,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学生应保持卫生,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宠物等进入学校。
6. 通讯规定:-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通讯规定,不得在课堂或集会期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得擅自拍照、录音或传播他人的信息。
7. 外出及请假:- 学生需提前向班主任请假,如遇特殊情况请假时需由家长书面说明原因。
- 学生离校期间应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和学校物品。
以上规定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学生的安全,希望全体学生严格遵守,并共同努力提升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整体素质。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将会被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或教育辅导。
祝愿每一位学生在良好的学校环境中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四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4cb8e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0.png)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上课纪律管理:学生应按时到校上课,上课期间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离开座位或干扰他人。
教师要按时开始上课,保证课堂秩序,严禁迟到或早退。
2. 课堂秩序管理:学生要遵守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要求,认真听讲,不得打闹或私自交谈。
教师应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及时批评和奖励学生的表现。
3. 作业管理:学生应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及时交给教师。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
4. 器材和设施管理:学生要爱护学校的设施和器材,不得损坏或乱用。
教师要积极维护和管理教学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
5. 学生行为管理: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尊重师长和同学,互相帮助和尊重。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6. 考勤管理:学生要按时到校,缺勤或迟到要请假并经过教师同意。
教师要及时记录考勤情况,并与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体的实施还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具体要求进行制定和执行。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二)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1、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教研组制订学期教研计划,并于开学第一周上交教导处。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8篇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b485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3.png)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8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1(一)考勤范围凡在职在编人员,一律纳入考勤管理的对象范围。
全校党政干部、教辅、工勤人员一律实行坐班制,按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寒暑假期间根据本单位实际安排轮休。
教师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可不实行坐班制(不含在试用期、见习期内的教师,下同),但对学校、单位统一要求的集体活动要进行考勤,并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
劳动合同制聘用人员按照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考勤要求学院、部、处、室为具体考勤单位,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考勤工作,并指定一名考勤员。
考勤员须认真做好每月的《缺勤情况汇总表》(见附件二)的记录,已备检查。
(三)旷工及处理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按旷工处理(1)未经批准私自离开工作岗位、或虽请假未获批准、或请假期限已满未办理续假手续、或续假未批准,擅自不上班者;(2)一个月内迟到或早退累计超过5次按旷工1个工作日处理。
2.处理办法(1)按旷工天数扣发本人工资,校内岗位津贴部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并由所在单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可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2)凡连续旷工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做辞退处理。
五、其它规定(一)后勤管理处、附中、各场厂和财务独立核算单位,可依据本办法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考勤管理办法并报人事处备案。
(二)接受审查或调查人员不能正常到岗工作,在审查或调查期间暂时停发工资、校内岗位津贴等一切待遇,待结论明确后再做处理。
(三)各类假期(除寒暑假)一律不得合并使用。
(四)探亲路费的报销,根据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办理。
(五)职工在病假期间,参加会议、学习文件、参加政治学习等是一种政治活动,不能视为恢复工作。
六、本规定由人事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2一、档案室是单位存放各类档案的保密重地,实行专人管理,非档案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二、档案室应落实“三铁一器”措施,确保铁门、铁窗、铁柜的安全牢固,监视器的正常运行。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d35f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8.png)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篇一」一.校长至少每2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定期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深入课堂听课。
二.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工作计划,教师学科计划),提交教科室审核。
三.监控教学管理过程(检查教研组工作及教师工作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评价、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每学期不少于2次。
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
(每学期开设不少于4课时的家庭教育课程)五.推广教学经验。
认真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和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上学期2月份,下学期8月份交教科所备查)六.备好课,撰写教案和备课本。
七.集体备课。
按每单元、章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开学初,认真制定年级组、备课组备课计划,明确整学期的备课时间、地点、内容、组织形式、主备人。
八.定期对教师个人教案和集体备课进行检查、抽查,有检查记录、修改建议和评价记录。
(每学期不少于2次)九.教学反思。
总结自己教学的得与失,达到自我评价和自我诊断的效果。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十.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
十一.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上研究课、公开课。
十二.以“说课、讲课、听课、评课、磨课”作为日常性和群体性教研工作。
十三.开展校级教研活动至少1次(每学期),每学科每2周组织教研活动至少1次。
十四.听课评课制度。
不满5年的教师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5年以上的每学期10节以上,中层领导20节以上,校级领导10节以上。
做好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十五.重视骨干教师师徒结对。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篇二」为了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教学计划1、开学前,学校班子成员共同商议制定学校计划。
各教研组、教师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及所任学科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个人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在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制定。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https://img.taocdn.com/s3/m/b90bfb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e.png)
教学常规管理基本66条教学常规管理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以下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66条,供教师参考和遵守。
一、课堂纪律管理1.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尊重教师和同学,遵守课堂规则。
2. 教师要保持严肃的教学态度,严厉打击学生的违纪行为,确保课堂秩序。
3.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例如迟到、早退、打闹等,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考勤制度,确保学生按时到校上课,减少缺勤现象的发生。
5. 教师要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并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
6. 教师要注重课堂纪律的培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教室管理7. 教师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安全,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良好。
8. 教师要制定教室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保持教室的安静和秩序。
9. 教师要及时检查教室的设备和器材,确保正常使用和维护。
10.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教室的布置和座位的分配。
11. 教师要及时处理教室内发生的问题和纠纷,保证学生的学习秩序。
三、作业管理12. 教师要及时布置作业,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13.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14. 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15. 教师要注意作业的设计,使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6. 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作业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四、考试管理17. 教师要合理安排考试的时间和内容,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18. 教师要制定考试的评分标准,确保评分的客观公正。
19. 教师要及时批改试卷,给予学生及时的成绩反馈。
20. 教师要利用考试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1.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复习考试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
五、家校沟通管理22.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
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4篇)
![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3610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c.png)
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一、教室管理1. 学生入教室须按规定时间有序入座,保证教室内安静有序;2. 学生必须保持教室整洁,禁止在地上乱扔垃圾;3. 学生必须按规定用好课桌、课椅等教学用具,保持教室内的设施完好;4. 学生在教室内不得随意离座,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座,需事先请示老师;5. 学生不得在教室内嬉闹、打闹,不得互相欺负、打骂,需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6. 学生在教室内要遵守师生之间的言谈礼仪,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课堂管理1.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教室,迟到者应进入教室后立即向授课教师请假;2. 学生应在规定的座位上就座,严禁随意更换座位;3. 学生应服从授课教师的指令,保持安静听讲,不得随意离开座位;4.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与互动,不得故意走神、打瞌睡;5. 学生应尊重授课教师和同学,不得使用侮辱性词语或进行人身攻击;6. 学生应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不得在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等影响学习的行为;7. 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提问,并尊重老师的回答。
三、作业管理1.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并按要求整洁书写;2.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不得抄袭、作弊,如被发现将受到相应的处罚;3. 学生应及时提交作业,不得逾期,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并向老师说明;4. 学生应及时批改作业并及时订正,学生和家长需及时查看订正情况。
四、考试管理1. 学生应按时参加考试,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应提前请假并向老师说明;2. 学生应诚实守信,不得作弊或帮助他人作弊;3. 学生应在考试期间保持安静,不得传递任何形式的作弊工具或与他人交流;4. 学生考前不得抄袭、泄密或事先准备好答案;5. 学生考试结束后应及时交卷,不得拖延时间。
五、出勤管理1. 学生应按时到校报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校,应提前请假并向老师说明;2. 学生应按时参加课程、班会、集会等校内活动;3. 学生应统一着装,不得穿着不整齐或违反校规的服装;4. 学生应按照规定的时间离校,不得无故晚归或无故不归。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2330f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1.png)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常规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特制定了以下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一、教学前的准备工作1. 课程计划针对每门课程,教师应提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确保教学的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
2. 教具准备在教学前,教师应检查所需的教具是否准备齐全,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和实验器材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教室和教学环境教室应保持整洁,桌椅摆放整齐,黑板清晰可用,教学用具齐备,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过程的管理1. 课堂纪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学生的课堂纪律,如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离座、不许吃东西等,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2. 课堂管理教师应统筹课堂时间,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避免某一环节耗时过长或不足。
3. 学生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都应给予鼓励和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和小组合作等,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评价方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
三、作业和考试的管理1. 作业布置教师应布置适量且质量有保证的作业,合理安排作业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完成并积极参与。
2. 批改作业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3. 考试管理学校定期组织考试,教师应按照学校规定的考试时间和要求,严格监督考试过程,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四、学生行为和纪律的管理1. 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包括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不打架、不辱骂等,保持良好的学校纪律。
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5篇)
![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2d57d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9.png)
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是指学校或教育机构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的示例:1. 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每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学期内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和考核方式等。
2. 教材使用管理:教师按照学校规定的教材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教材的选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
3. 教师日常工作管理:教师需要按时到岗上课,不得迟到早退;教师需要保持教学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的整理和备份。
4. 教学活动安排:学校统一安排每学期的考试、测验、作业布置等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按时完成相关工作,并及时反馈学生的成绩和评价。
5. 学生考勤管理:学生需按时参加上课和考试,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请假手续。
6. 教学质量评估:学校会定期组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并据此进行奖惩措施。
7. 教育教学设施管理:学校负责维护和管理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教学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保障。
8. 纪律管理:对于违反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的行为,学校或教育机构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具体的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会因学校或机构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2)是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一套制度。
下面是一份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的内容示例:1. 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教师应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教学原则;- 教师应备课认真,准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私自离开课堂;- 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 教师备课管理规定:- 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和教材要求进行备课;- 教师备课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备课应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和课堂教具,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树市恩育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一、指导思想按照《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市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榆树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案》的要求,和“科学人文,轻负高效,和谐快乐”的管理理念,整合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教育科研;加快常规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狠找精细化教学管理,从教师和学生两面进一步规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教师读书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学生开展“打基础、提素质、大练学习基本功”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工作目标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推进精品课堂建设,打造精英型教师团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均衡发展的教学格局。
三、工作容和要求(一)计划的制定。
学年或学期开学前,学校要制定并公布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对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要在开学后一,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容包括:1.教学目标。
即本学期教学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力)、过程与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面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2.教学资源分析。
即教材的基本结构、容体系及重点和难点分析、其它必需的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分析。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即学生及学生集体的基本发展状况、发展需要和可能达到的发展程度分析等。
4.教学法设计。
即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容、学生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预设相应的教学式、策略、法与手段。
5.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即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计划列出授课时数,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6.教学评价案。
即确定教学目标达成度及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评价式和法。
教学计划须上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后执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做适当修改或调整,并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备案,并在教学计划的备注栏中作详细记录。
(二)备课。
通过开展“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模式的集体备课,来抓好教师备课。
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利于改进和创新教学法,有利于模式的统一和进度的一致,从而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具体做法:1.学期初由组长牵头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根据学科特点,可以以一章、一节或一个单元为单位将本学期教学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明确每个部分需要的课时数,确定每个部分的备课教师(第一次由组长承担,再根据教龄长短安排先后);明确备课时间(一、二年级每一的7、8节,三年级每三7、8节进行);明确备课容((1)、写出所主备部分每课时的简案(即共性教案),主要包括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法手段,课型、过程框架,板书设计。
(2)、按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标准写出该部分的中心发言稿,每个环节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要写具体,讲清楚,即教材解读;明确备课地点(小会议室、领导办公室、实验室、多功能等固定到各组)。
主备教师负责该部分的配题和课件,课件应是备课人或小组经过精心设计而成的,不应该单纯的由网上下载过来。
2.教学设计是教学准备的核心,各类课程都必须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容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应当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习状态和教学条件等具体教育教学实际。
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全面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
每学年、每学期、每个单元及每个课时的教学活动均应有明确、适切、清晰的教学目标。
(2)精心设计教学容。
依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理解和把握该课程的教学容及在联系,从整体着眼,确定和处理教学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同时,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教师应当依据教学目标,从教学活动的需要出发,对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开发和整合,要合理设计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设施、设备和实践基地的作用,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与课程容的安排的逻辑顺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发展程度和个性特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式、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式、法;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3.按期初制定的计划由组长组织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上一次的主备课教师回顾前一教学得失,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之后由本次主备课教师按着准备好的中心发言稿,介绍每课时的教学安排。
具体要求:(1)、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节课。
(2)、集体备课时间,不得以任借口请假、缺席或迟到(上课3-5分钟必须到齐、开始)。
遇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教导处和备课组长进行调整。
无故迟到、缺席的,以旷课论处。
(3)、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如实记录活动情况,特别是过程应详细记录,分管领导到场听证。
(4)、各任课老师带课本、教辅用书、备课笔记。
由主备课人主讲,人人发言,逐一讨论,组员认真记录(即“个性教案”)。
未发言或发言质量不高的,视作缺席。
(5)、主备课人依据记录在两天之整理好教案,统一印发给其他老师。
(6)、主备课人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发挥自己的应有水平、最佳水平、最高能力),要提前准备,讲求准确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容要具体,有实用价值,让人必用。
设计要合理,书写要工整,画线要用尺。
各个项目要填全,有些安排要主动征求组长的意见再往上写。
组长要把好关,特别是年轻教师的。
准备不足,延误集体备课的,视为旷职。
(7)、非主备教师要在集体备课前熟悉教材,要对共性教案仔细去推敲,不合理,不完善的地要提出来探讨。
每位教师通过对课标,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本班实际对集体形成的“共性教案”对应教学过程的每一项进行进行增、删、改、补,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详细去写,写在本子上,形成个性教案,一节一个,即与共性教案对应。
(8)、要在个性教案上认真写好教学反思,一节一个,不要应付。
反思可记叙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片段,可谈授课后的感受或建议。
(9)、每的备课记录,教导处要随时抽查,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4.非主备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充分准备,不能完全依赖集体备课。
要提前写好教案,没有教案或教案不完备,不得实施教学。
每课(专题)教案的容一般包括: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法和学习式,教学步骤、练习与作业,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等项目。
要注重提高教案的实效性。
教案的详略可因教学需要而定。
教案的呈现应反映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性劳动。
同年级同科教学进度一致,教学容一致,不能搞单干。
5.主备课教师要在所承担的教学过程中上一节教学研讨课,体现中心发言时对该课时教学的认识。
讲课要及时,不要往后拖,更不能不讲。
讲完后上交一份教案和课后的总结,即自评组长要组织组教师听课(全员参加),并作好详细记录,写出听后意见,为评课做准备,评课主要针对讲课教师是否落实了集体备课时的精神。
在下次集体备课时组长做中心发言,其他老师补充。
(二)上课。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成绩提高的主渠道,抓住了课堂才能有效率,有效果,有成绩。
常规教学管理要关注过程,更要注重细节落实。
具体要求:1.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随意停课、串课,要按时上、下课,不得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
要认真实施课堂教学,不得在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2.教学活动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利用好每节课的每一分钟,提高时间利用率(休息的五7:40上课连上4节11:10—11:30班任布置工作)。
3.加强教师自身课堂教学的规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应当根据教案组织教学,并应当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案,把预设与生成的教学容有机结合。
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多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指导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小科,讲后先给点时间整理、背,再做题或提问。
(3)、要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向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4)、课堂教学环节要全,如师生问好(要全体)、小结(指出重点、明确要求)等。
(5)、提问面要广,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
(6)、加强板书设计,书写规,布局合理(提纲挈领,便于学生记)。
(7)、教师对工作要有热情,上课要有激情。
(8)、教师教学须使用普通话,书写规字,教学语言应当简明、准确、规。
仪表要大,教态要自然、亲切。
(9)、杜绝一些不良现象。
4.格要求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秩序。
要提高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尊重学生人格,禁体罚、变相体罚和羞辱学生。
实验课、室外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关注要到位,不能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在干什么,叫不齐,效果就差,趴桌子、睡觉、东西望、搞小动作,都要管。
5.加强学生学习的规化管理,注意学习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看书,自觉学习的习惯。
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1)从听课、自习的坐姿看表现散、状态差,不能跟着老师走。
(2)课前准备不好,秩序乱,影响老师上课。
(3)不会学习,有时不知道干什么或不知道怎么干,效率低,效果差,有时还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抄题签、看课外书等。
(4)、6.上课时,教师给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
必须要了解学生实际,研究(琢磨)学生。
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差异,尤其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7.组织学生开展“打基础、提素质、大练学习基本功”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做好活动计划和实施案,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和提高。
并注意过程材料的积累,搞好定期的检查和验收。
8.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法的多样化和运用的灵活性;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教学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注意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质量和多媒体使用的实效性。
注意课件的容和使用时的速度。
组的教师使用的课件应该一致。
要加强这面的学习。
10.要按照课程要求上好实验课。
课前充分做好实验准备,课上要熟练实施演示实验,要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要重视探究性实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11.教师应结合教学容和学情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做到轻负高效。
(三)辅导。
教师对学习有困难和缺课的学生,可进行个别辅导。
应当增强辅导的针对性,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法的指导。
教师的课后辅导工作要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