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儒家治国观念

儒家治国观念

儒家治国观念儒家治国观念是儒家学派在政治思想方面的核心主张,其核心理念是“仁政”和“礼治”。

首先,儒家强调“仁政”。

在儒家的观点中,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关注民生福祉,以德治国。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不仅依赖于强大的军事力量或经济实力,更在于君主是否能够实行仁政,以爱民、利民为先。

因此,儒家主张君主应当听取民意,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的负担,以慈爱和公正来治理国家。

其次,儒家强调“礼治”。

在儒家的观点中,“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他们认为,“礼”不仅是一种表面的仪式,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因此,儒家主张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使人们遵守“礼”的规范,从而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此外,儒家还强调君主的自我修养。

在儒家的观点中,君主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以此来感化和引导百姓。

他们认为,君主的言行举止都会对百姓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君主必须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儒家治国观念以“仁政”和“礼治”为核心,主张君主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通过“礼”来规范社会行为,同时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规范。

这种治国观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道德建设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然而,儒家的治国观念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儒家的“仁政”思想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社会中完全实现。

他们过于强调君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而忽视了社会结构和制度方面的因素。

其次,“礼治”思想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于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适应性等。

此外,儒家的治国观念过于强调君主的中心地位和权威性,忽视了百姓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从儒家的治国观念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例如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应该关注民生福祉,以公正和公平为原则;在推进社会进步时,应该注重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治理国家时,应该注重法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一些过度强调权威和中心化的思想倾向在现代社会中的负面影响。

儒家政治思想

儒家政治思想

儒家政治思想时代背景公元前771年,一个落后而强大的民族犬戎攻破了西周王朝镐京,杀死了周幽王。

次年,继位的天子周平王为避“戎寇”,便迁都于雒邑,中国历史上由此进入了第一次社会大动乱时期,史称春秋战国。

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迅速衰微,“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状况一去不复返,氏族等级制度大大削弱。

诸侯间征伐兼并不绝,“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同时,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已得到极大的发展。

一些平民百姓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已从直接的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他们与没落的贵族一起构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集团之外的士人阶层。

这就构成了文化繁荣发展的智力基础。

面对纷乱的社会现实,士人中的明慧者,孜孜以求匡救时弊、解民倒悬之道,他们研究历史,研究现实,全面钻研文化典籍,参与社会实践。

他们在社会中人格相对独立,较少政治羁绊,能自由自在的发挥所学。

所以,他们或奔走于诸侯之间,游说于宫廷之上,宣讲自己的政治、社会见解。

这五百年,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一个辉煌壮观的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

诸子百家思想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性格心理思维特质,奠定了中国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道德准则与习俗。

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代表文献《孔子》、《孟子》、《荀子》主要观点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儒家思想的精华某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思想地位儒家思想导论》主要介绍了: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说、孟子的使命、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张什么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张什么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张什么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那么你知道这位著名人物他的政治思想是怎样的?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哟!答: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治主张。

【思想介绍】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旅游观念1、孔子的远游观和近游观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恋故土,应该通过游学四方来增长见识,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由此可知,孔子“重游”,反对“怀居”、“怀土”等心理和行为,甚而把贪恋安居、留恋故土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

但是孔子也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确表达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双亲、注重人伦思想的体现。

那么孔子既“重游”,又反对“远游”、提倡“近游”,岂不是自相矛盾?实则非也。

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类似于“鱼和熊掌”的关系。

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报效国家与侍奉双亲的对立统一。

孔子虽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远游,虽然主张推行孝道,但更主张“治国平天下”。

到底适宜远游还是近游,取舍标准就是是否“有方”。

事实上,跟从孔子周游列国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双亲健在者。

孔子反对的只是无正当目的却超出合理程度的“远游”。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儒家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文化发展。

它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以伦理道德取向为基础,主张仁政,以维护天下大同。

儒家学派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包括“以人为本”、“统治有道”、“自我完善”等,以此来指导人们实践仁政,建立社会的和谐。

首先,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儒家认为,要实现仁政,首先要注重人的发展。

实而不陈虚而不实,以人本、慢慢习,教育为主,注重教化,促进人们实现自我完善。

例如,荀子在《荀子劝学》中提出,要学习去孝顺父母,完善自身,践行仁爱。

其次,儒家认为“统治有道”是仁政的根本。

儒家以“道”为政治的准则。

认为统治者有道无欲,做到真心实意;实行以德治国,实行爱民治国,以此达到治国的目的。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贵仁,尊贤,则民欢乐;侮贱,贱贤,则民怨恨。

”这句话指出,仁政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的有效手段。

最后,儒家认为“自我完善”对实施仁政是必不可少的。

认为要实施仁政,需要政府、统治者和百姓都以自我完善为准则,做到克己奉公,行仁义。

《论语为政》中提出:“众人皆谓我自我完善,而莫能先我者;谓我若已完善,何以有待”,这句话证明了自我完善对实现仁政的重要性,而实施仁政最重要的是“自我完善”。

总的来说,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以伦理道德取向为基础,主张仁政,以维护天下大同。

其主要思想观点包括“以人为本”、“统治有道”、“自我完善”等,这些思想观点对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发展和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仁政,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统治有道”、“自我完善”,这些都是儒家谆谆教诲的重要内容。

未来,中国只有以儒家的仁政思想为指导,才能打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各国争霸,乱世纷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儒家政治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政治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展现,不仅塑造了当时的政治形态,还影响了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

儒家政治思想强调“仁”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家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仁爱之心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以仁为本,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应该发扬仁爱之心,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国家兴起和统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和谐,人心更加安定。

儒家政治思想注重礼制的建立。

儒家思想家提出“礼乐”的重要性,强调礼乐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礼乐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准则,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有序。

儒家政治思想在战国时期提倡建立健全的礼制,规范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儒家政治思想强调君主贤能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家认为,君主应该是一个能够以身作则,仁爱善治,通达经纬的贤能之人。

他们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国,尊重民众,勤政廉政,谨守礼制,以身作则,成为民众的楷模和榜样。

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使得一些国家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时更加注重贤能之人的选拔和重用,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繁荣。

儒家政治思想强调天命和民本思想。

儒家思想家认为,君主应当尊重天命,遵循民本,以民为本,才能够得到天道的支持,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们强调君主应当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励精图治,不为私利而行动,秉持天道,谋国家之长远利益。

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得到了贯彻实施,使得国家的政治制度更加合乎民心,社会更加稳定。

在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逐步发展成熟,在统治者和思想家的引导下,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形态。

无论是兴起的统一国家还是权力分散的列强互立,都离不开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理论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理论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理论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理论源远流长,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继承至今。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理论。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道德修养和仁爱之道。

儒家思想强调君子的美德和行为规范,以治理国家为核心。

在儒家政治思想中,君臣关系被看作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君主应具备仁德和德才兼备的理想,通过行为榜样来引导臣民。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则注重追求自然的方式和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政治的过度干预会破坏这种和谐。

因此,道家主张少政府,尊重个人自由,并强调遵循自然的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家思想逐渐与儒家思想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

三、法家思想法家思想重视法治和秩序维护,主张严明的法律制度和权力集中。

法家思想认为政府应该依法治理,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惩罚来维持社会秩序。

法家强调权威与统一性,认为政治权力应该集中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以上三种思想虽然各有侧重,但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理论的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以其强调的道德修养和仁爱之道,对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

道家思想则在强调自然和谐、追求无为而治上,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方面。

法家思想则强调法治和秩序维护,塑造了中国古代吏治和行政治理的重要思想基础。

总结而言,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理论在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多元的政治观念并相互交融。

这些政治思想与理论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儒家政治思想

儒家政治思想

儒家政治思想主要特点:1、重视传统,注重继承,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欣赏古昔,效法先王。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认为自己长时间梦不见周公,是一种衰老的表现,达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

他整理“六经”,也是提倡古道,不过不是“不作”,而是古题有新解,按照他的认识赋于新意,是述而有作,不是泥古不化。

孟子则提倡“法先王”“言必称尧舜”。

荀子主张“法后王”,不过荀子的后王指的也是文武周公,与孟子的先王是一致的。

后儒也都继续和发扬了这一传统。

2、儒家的基本范畴是礼与仁。

孔子对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构成了儒学的理论基石。

○1克己复礼——为仁之道(基本要求)○2为政以德,取信于民:民无信不立。

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政以德:尊五美,屏四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

君子之德(领导人的作风)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子张问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孔子-德治、礼治。

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礼礼治思想的内容A、以礼治国。

治国治民光靠政、刑不行,要以礼治国。

“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不学礼,无以立。

”“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

”B、礼为社会整合之准则。

礼的核心是分贵贱、上下、等级。

礼是维系政治社会安定之力量。

第二章: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

二是弥补周政尚文之弊。
这是孔子“人治”思想的直接表现。
周礼渐衰,使孔子对仅用礼乐治国的做法
的功效表示怀疑。他强调教化矫正人心的 重要性,要求个人之心不违背仁为政治之 起点。他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 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但他并没有不重 视制度的作用,他是制度与人心并重。
代,封建天下的制度残余甚少,等级早已 崩溃。因此,孟子主张社会重分等级,但 要依据贤德来划分,而不是依据血缘。孟 子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 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 孟子强调古代的圣帝贤臣都是从下位的士 人起家,且大圣可成为天子。
2.民为贵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说,发表了“仁
孔子从周表明其政治态度守旧、保守。后
来,儒家思想被历代帝王重视,此为重要 原因之一。 孔子从周,其实行之具体主张则为“正 名”。正名者要按西周封建天下制度,调 整君臣上下之关系。孔子要求“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荀能顾名思 义,各依其在社会中之名位而尽其所应尽 之事,用其所当用之物,则秩序井然,而 后百废待兴,万民相安也。

2) “仁”的学说
孔子并非是封建制
之卫道士,他于周制 中发现了具有超越时 代环境,理想化的理 念。这就是“仁”。 梁启超说, “儒家言道言政, 皆植本于仁。”
礼讲的是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仁讲的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如何处理人 际关系,孔子认为应以礼、仁为纲。礼的 规范的核心是分贵贱、上下、等级。而仁 则主要强调的是由己及人的过程和关系原 则,可归纳为如下几点:复礼,克己,孝 悌,爱人——忠、恕。
(二)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前385—前303或302)
,名轲,邹人。所处时代为 战国后期。曾受业于孔子之 孙子的门人子思。一生游历 很多国家,声誉日隆,生活 日裕。然而,孟子在政治上 成就甚少。一生最重要的贡 献是发扬、阐释、继承孔子 的学说,并对其有所改变。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非常动荡的时期,各国争霸,百家争鸣。

在这个时期,儒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其政治思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儒家政治思想中,儒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制度、国家治理、君臣关系等方面的理论,成为了整个时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影响以及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究。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了仁政、礼制、君臣关系、教育制度等方面。

儒家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是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

在儒家看来,政治权力是以仁德为基础的,君主应该心怀仁爱之心,关心百姓的疾苦,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利益。

儒家强调礼制的重要性,认为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

礼仪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举止,使得社会秩序井然,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在君臣关系方面,儒家提出了“君子之道,君子为政”的观点,认为君子应该以德行来治理国家,而君臣之间应该建立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关系。

儒家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为国家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儒家政治思想在战国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为当时社会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

儒家的仁政理念和礼制规范成为了当时各国争霸时期的政治目标和社会道德规范。

儒家对君臣关系和教育制度的理论思考,也为后来的君臣关系、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儒家对于国家执政理念的构想和思考,也为后来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当今社会,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儒家的仁政理念强调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疾苦,尊重人民的利益和权利。

这对于现代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儒家对于礼制和君臣关系的思考,也为现代社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儒家的教育思想,也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战国时期的儒家政治思想主要由孔子及其门徒所建立。

儒家政治思想主要关注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建立以及如何治理国家。

在孔子看来,一个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的安乐。

他提出了很多政治思想上的观点,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观点。

孔子主张君主专制。

他认为国家的政治权力应该集中在君主手中。

他强调君主是国家的“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国家的人。

君主应该具备良好的德行和高尚的品质,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孔子主张君主通过道德和德行的示范来影响和教化人民,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孔子主张首善治国。

他认为政府的运作应该以德治为主,即通过道德和德行来实现政治秩序的维护。

他认为政府应该以正义和公平为准则,依法治国,使人民得到公正的对待。

他主张君主应该以德行和高尚的品质示范于人民,使人民效仿,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孔子提出了礼仪观念。

他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可以有效地管理社会关系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礼仪规范,尊重他人,守正行道。

他追求一种荣誉的社会秩序,即通过实施正确的礼仪,促使个人得到尊重和荣耀,从而增强社会和谐和秩序。

孔子还提出了教育观念和政治方法。

他认为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君主应该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使其具备高尚的品质和德行,并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提倡“不学礼,无以立”,即通过教育使人民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规范。

战国时期的儒家政治思想主要围绕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展开,强调君主专制、以德治国、礼仪观念和教育观念。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虽然儒家政治思想在当时的实践中并未取得很大成功,但其重要观点和理念仍对后世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中的儒家政治哲学思想

论语中的儒家政治哲学思想

论语中的儒家政治哲学思想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儒家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通过对论语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儒家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以仁爱为基础的政治伦理观念,强调君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本文将从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四个方面来分析论语中的儒家政治哲学思想。

首先,仁爱是儒家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爱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句话表明了君子与小人在对待他人时的不同态度。

君子以仁爱为准则,关心他人的利益和福祉;而小人则以私利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仁爱的政治伦理观念要求君子在治理国家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修身是儒家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儒家强调君子的修身养性,认为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修身的重要性。

君子要以忠信为主,不断学习进取,并且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修身是君子的基本要求,只有君子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第三,齐家是儒家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无法管理好一个国家。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要以家庭为重,不离开父母,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齐家的政治伦理观念要求君子要尽到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保持家庭的和谐稳定,以此为基础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最后,治国是儒家政治哲学思想的最高目标。

儒家认为,治国的核心是以仁爱为基础的德治。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表明了君子治国的态度和原则。

君子要以仁爱为基础,以道德为准则,尽心尽力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

儒家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统治手段应以“宽”为主,“宽猛相济”,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选拔官员应“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贤人才有资格参与治国;理想的国家境界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儒家的政治思想论述主要集中在《论语》和《孟子》中,其特点是从道德教化、修身养性的角度阐发政治统治的手段和形式,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正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儒家思想政治主张

儒家思想政治主张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

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

“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

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在国际政治方面,儒家主张“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在古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近代则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障碍。

孔于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

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政治和伦理结合。

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

"(《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

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

从董仲舒起把礼具体为"三纲五常",支配了整个封建社会,违反了它,就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以德为主、德刑相辅。

如何治民,统治阶级历来有德与刑两手,即镇压与教化并用。

孔子主张对民要"道(引导)之以德,齐(整齐)之以礼。

儒法道三家的治国思想

儒法道三家的治国思想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以法治国,主张人治,反对法治;法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统一;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依法治国,主张人治反对法治。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意思是说,用政治来引导,用刑法来统一,老百姓就会免于刑罚但不知羞耻;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统一,老百姓就会有羞耻感并且不会犯法。

儒家把治国寄希望于有道德的君主身上,主张君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儒家主张人治,认为法制禁令是人制定的,法令是死的,人是活的,法令最终靠人来执行,愚笨的人遵守法令,聪明的人制定法令。

儒家也主张无为而治,但前提是为政以德,“恭己”。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程颐说:“为政以德,然后无为。

”(《四书章句集注》)“子曰:‘无为而治,其舜也与?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法家主张“法”术“”势“”。

“法”是政府制定发布的法律条文;“术”是君主驾奴臣下的方法,是用人之道;“势”代表当权者的政治权威。

“法”,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规章,法令彰显,号令严明。

不过法令的推行,必须有专政权力,即“势”的支撑。

君主必须占据把握巩固特定的势位,掌握足够大的实权,他才能控制臣民,立法用术。

势位具体表现为君主的“二柄”,即赏罚,也称为刑罚或刑德。

赏罚必须“必”,当赏则赏,当罚则罚。

君主如何确定官员的赏罚呢?这就牵扯到“术”的运用。

“术”包含了权诈,阴谋,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玩弄手段等勾当,堪称“国粹”,是政治最黑暗险恶惹人生厌的部分。

不过法家所称的“术”的更明确含义是“审合刑名”。

一个官职有一个官名(“名”)对应于特定的任务(“形”或“实”)官员名实吻合则受赏,否则挨罚。

这就叫“循名核实”。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国家百姓有其自身发展的轨道,反对国君过多的干预社会干扰百姓。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儒家认为,人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为家庭和国家做出贡献。
孝道是忠诚的一种体现,它强调对父母的尊重和 关爱,以及对祖先和传统的传承。
自省与克己
自省是儒家思想中一种重要的 修养方法,它强调对自我行为 的审视和反思。
儒家认为,人们应该时刻审视 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进行改进。
克己是自省的一种体现,它强 调对自我欲望的克制和约束, 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法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全面发展
03
荀子主张全面发展,认为教育应该包括德、智、体、
美等多个方面,以培养全面的人才。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天人感应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认为人类 的行为与天道是相互感应的,因 此教育应该引导人们顺应天道,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纲五常
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 想,认为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思辨与探究
孟子强调思辨与探究的重 要性,认为这是培养人的 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关 键。
自省与改过
孟子提倡自省和改过,认 为这是提升个人品德和实 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荀子的教育思想
性恶论
01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人的本性
,通过教化使人具备礼、义、智、信等美德。
礼法并施
02 荀子认为礼和法是同等重要的教育手段,通过礼来引
• 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儒家强调的“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影 响了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教 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为现代中国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和启示。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 儒家思想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中国 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儒家思想逐渐被世界各地所了 解和接受。儒家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 互助等思想,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儒家思想也为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和社会 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一、儒家概述1、儒与儒家儒是从事教育的人,《周礼》有:“儒,有六艺以教民者”。

所以儒和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六艺”:礼、乐、御、射、书、数。

儒者是否按“六艺”从事教育活动,目前尚无其他佐证。

孔子是以“六经”为教本,“六经”大约是孔子对自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后选编的教本。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中没有《乐》,所以又称“五经”。

儒是先于孔子而存在的。

儒除从事于教育外,还从事于相礼的活动。

周人特别讲究礼,人们的一行一动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

一般人有时弄不清楚礼的仪式和程序,于是有专门的人来掌礼,儒便是专门从事掌礼的人。

孔子在成名之后仍从事相礼的活动,墨子曾挖苦儒者:“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墨子·非儒》)由此可知儒者掌相礼之事。

在春秋中叶以前,儒大概是官吏中的一种成员,后来逐渐流散在社会上,以教育和相礼为业。

孔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孔子以儒为业,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因循者,他在儒这个职业上作了特殊的表演,概括言之,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弟子。

学在官府这种局面到春秋时逐渐走向衰败,应运而起的是私人招收生徒。

孔子是私人办学的猛将,他把眼光转向整个社会,不拘一格广招弟子。

孔子收纳弟子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另一条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孔子招收的学生很多,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有的很富,有的很穷,有犯过罪的,有做过强盗的,还有流浪汉等等,多达三千人,这是一个奇迹。

孔子招收的学生虽然又多又杂,但他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孔子面向整个社会招收弟子,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二,孔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孔子对殷周以来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政治理念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政治理念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政治理念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以其深远影响和卓越的智慧闻名于世。

这种思想体系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伦理,它还涉及对政治理念、社会秩序和个人责任的探讨。

儒家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政治历史,并为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儒家思想的渊源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奠基人是孔子。

儒家追求和谐、理性和道德的生活方式,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道德。

孔子对政治的关注也使儒家思想与政治理念紧密结合。

2. 仁与良政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仁",它代表着关怀他人、尊重和谐、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政治层面上,儒家追求良政,认为仁政是实现社会和谐和个人幸福的最佳途径。

儒家倡导君主要以儒者为参谋,良好的政治管理应以仁义为基础,并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合作。

3. 社会秩序与等级观念儒家认为社会的和谐需要有明确的秩序。

根据儒家思想,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各自的社会角色,强调家庭、尊长、君主和臣民的道德义务。

儒家政治理念注重社会等级观念,强调人们的责任和义务,认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需要有清晰的阶级划分和各个阶级之间的相互依存。

4. 教育和家庭的重要性儒家主张教育和家庭道德的培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孝道。

此外,儒家也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以经典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并强调个人责任和修养。

5. 儒家与现代政治实践虽然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现代的政治实践中,儒家思想也得到了重要的参考与应用。

例如,在中国的现代政治体系中,儒家思想的许多原则被吸收并融入到国家的行政体系和领导理念中。

强调诚信、政府服务和人民利益的思想,与儒家的道德伦理是一致的。

总结: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政治理念紧密相连,探讨了良好政治管理的重要性、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等级观念以及教育和家庭的作用。

这些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现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历了动荡和战乱的时期,于是道家和儒家这两个思想流派逐渐显露出来,因为他们根据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些智慧的建议,而儒家思想则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着眼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探讨它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仁爱与教化
儒家思想将“仁爱”作为核心价值观,认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必须建立在仁爱的基础上。

同时,儒家也强调人的教化,认为通过教育、文化和品德的培养,可以使人变得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整个社会更为和谐。

2. 君权和臣民关系
儒家思想认为君主是治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核心,君主应该努力为人民谋利益,而臣民则应该服从君主的指挥,不断向君主进步。

此外,儒家也强调君主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并且领导才能和治理能力要足够强大。

3. 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
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秩序和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同时,这些法律制度应该遵循道德原则,并从人性本身出发,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安全。

此外,对于那些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定的人,儒家也提出了一些惩罚措施,如既刻、流放等。

4. 君子修身
儒家思想也倡导君子修身,认为君子应该努力陶冶自己的心灵,涵养自己的情操和道德品质,从而做一个更为完善和优秀的人。

在君子的眼中,仁爱、道德和对人民的担当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儒家思想的政治思想可以总结为:开明君主、微明政治、仁爱之道。

这些思想不仅在战国时期得到了推广和发展,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中一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政治思想中國古代以孔孟為宗師﹑主張以仁義道德治國的學派。

面對春秋戰國時期“王道衰﹐禮義廢﹐政權失﹐國異政﹐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一套以仁學禮治為基本精神的救時治國方案。

在先秦﹐儒學是諸子百家學說之一﹐漢以後則上升為統治階級提倡的官學。

起源和發展儒的起源很早﹐儒者作為殷﹑周王朝的官吏﹐從事教育和相禮活動。

春秋時期社會大動盪﹐儒者失去原來地位﹐在民間以相禮為業﹐其中的佼佼者孔丘吸取殷﹑周文化財富﹐提出系統的理論體系﹐創立儒家學派﹐為先秦儒學發展的第一時期。

孔丘死後﹐“儒分為八”﹐戰國前期﹐孟軻較多地繼承孔學原義﹐批判墨家﹑楊朱以及法家諸學說﹐以求光大儒學﹐為先秦儒學的第二時期。

戰國末年﹐荀況以仲尼﹑子弓的繼承者自任﹐立足儒家﹐在批判的基礎上﹐融會貫通道﹑墨﹑名﹑法思想﹐開後期儒家之先河﹐是先秦儒學第三時期。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還有顏回﹑曾參﹑子思﹑子路等人。

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史料有﹕《論語》﹑《孟子》﹑《荀子》﹑《詩經》﹑《尚書》﹑《周禮》﹑《儀禮》﹑《孝經》﹑《周易》和《春秋》等。

先秦以後﹐儒家為適應各個時期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從孔子學說中演繹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

漢代董仲舒以儒學為主﹐兼吸取陰陽﹑道﹑法諸家學說﹐使儒學神學化﹔魏晉何晏﹑王弼諸人援道入儒﹐使儒學玄學化﹔宋明時期周敦頤﹑朱熹﹑王陽明等人又把儒﹑道﹑佛結合起來﹐把儒學哲理化。

儒家政治思想形式雖然多變﹐但其王道﹑仁政﹑禮治的主張不變。

基本內容儒家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哲學觀點並不完全一致﹐但作為一個學派﹐他們的思想和傳統又有共同特徵。

經世傳統儒家是入世主義者﹐對政治採取積極態度﹐研究學問的目的在於經世致用。

孔子一生棲棲遑遑﹐為的是要按周禮的模式去矯世﹑救世﹑經世。

孔丘之後﹐儒家經世傳統分為二途﹕以孟軻為代表的內聖路線﹐強調倫理道德修養﹐發展成仁政說﹔以荀況為代表的外王路線﹐強調外在的客觀政治論﹐發展為隆禮至法的禮治主張。

秦漢以後﹐中國士人幾乎都以這條入世﹑經世的原則指導自己的行為﹐它使中國得以避免全民族的宗教迷信﹐造就出以倫理綱常為中心的封建政治文化。

政治理想儒家的理想是《禮記‧禮運篇》所描述的大同﹑小康社會。

孔丘從仁的精神出發﹐以懷古的方式憧憬未來﹐稱堯舜時代是“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稱文武周公時代是“天下為家”又充滿禮義仁信的小康社會﹐是近期奮鬥目標。

孔門後學對此又有不同的展開﹐孟軻宣揚王道仁政﹐荀況提出“王制”的社會模式﹐實際上都是大同﹑小康理想的延伸和具體化。

政治主張儒家代表人物的政治主張並不完全一致﹐但有許多相同之處。

正如司馬談所說:“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史記‧太史公自序》)。

其政治主張大要有﹕德治仁政。

這是儒家政治學說的主要內容。

孔丘提出“為政以德”(《論語‧為政》)﹐孟軻宣傳仁政﹐荀況也堅持德政主張。

禮治。

周禮是儒家所強調的社會政治規範﹐孔子要求統治者“克己復禮”﹐對民眾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荀況深入地探討了禮的起源和功能﹐認為“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禮論》)﹐“禮者﹐政之挽也”(《荀子‧大略》)﹐“國無禮則不正”(《荀子‧王霸》)﹐等等。

他還吸取了法家重法之長﹐主張禮法並重。

尊君重民。

孔丘強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論語‧季氏》)﹐不能自諸侯﹑陪臣出。

孟軻相信君權神授﹐荀況認為君王“國之隆也”(《荀子‧致士》)。

在尊君的同時﹐儒家亦強調重民﹐包括愛民﹑保民﹑利民﹑教民﹔使民以時﹐取於民有制等內容。

孟軻還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將先秦民本思想推向新的高峰。

人治與尚賢能。

儒家強調政治領袖人物在政治中的決定作用。

孔子告誡魯國季康子﹐“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告誡魯哀公﹐“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禮記‧哀公問》)。

孟子說:“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荀況說:“有治人﹐無治法”(《荀子‧君道》)。

《禮記‧中庸》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由於主張人治思想﹐儒家強調尚賢使能。

孔丘呼吁“舉賢才”和“舉直錯諸枉”(《論語‧為政》)﹔孟軻也主張“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孟子‧公孫丑上》)﹔荀況更有大量用人唯賢的名言。

他們注意到人才的培養和人才的選拔。

主張大一統。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生靈塗炭﹐孔丘﹑孟軻﹑荀況都主張在仁與禮的精神下統一中國。

孔丘憧憬文武盛世﹐即是懷念周初的一統天下﹔孟軻也認為只有“定於一”﹐才能有太平世界。

思想特點和影響以“求善”為目的的倫理觀與以“求治”為目的的政治觀相結合的儒家思想﹐植根於中國宗法-農業社會的土壤﹐強調以德治國與賢人政治。

其特點有﹕注重道德修養。

儒家把道德作為政治的出發點﹐形成一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半封閉式的體系。

注重教化。

與法家重法相反﹐儒家強調教化。

認為通過自我體驗和外在教育﹐可以使人從善。

其求治過程是一個由己及人﹐由上及下﹐由智及愚的道德改造和感化過程。

儒家是諸子百家中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等影響最大的一個學派﹐它所宣傳的政治理想﹑政治道德﹑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政治哲學的主要內容。

它強調的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民本思想﹐舉賢用賢之道﹐忠恕之道﹐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在反對暴君暴政﹑要求給予人民休養生息的鬥爭中﹐在反對官吏的私慾﹑要求社會公正的批判中都起過積極作用﹐成為推進中國社會進步的思想工具。

然而﹐歷代統治者也利用其道德倫理說教對人民進行懷柔式的統治。

儒家思想的復古傾向﹐片面地重義輕利﹐以及它的因循保守性質﹐缺乏進取﹑開拓﹑務實的精神﹐對中國人民的思想產生了嚴重的束縛和壓抑。

儒家的倫理思想反映中國宗法等級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一種道德理論。

創始人為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孔子﹐並分別由孟子和荀子發展成為兩大派別﹐最後經《中庸》和《大學》的編纂者綜合各派的意見﹐構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理論。

宋元明清倫理思想)。

儒家的倫理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它的作用是十分複雜的。

在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以及封建社會的上昇時期﹐它雖然有欺騙人民群眾和束縛思想發展的一面﹐但卻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能夠穩定社會秩序﹐維護民族團結﹐推動了封建社會的發展﹔在封建社會的後期﹐它的積極作用逐漸消失﹐其虛偽性﹑反動性成為主要傾向﹐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發展。

儒家的政治思想儒家經學的典籍。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

這些書記載了中國古代的典章文物﹑歷史資料等﹐論述了儒家的哲學觀點﹑政治思想﹑倫理觀念和教育原理﹐長期以來﹐封建統治者規定這些書作為封建社會學校的教科書和科舉取士的考試內容。

《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內容提出三綱領和八條目﹐三納領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上述綱領要目成為南宋以後理學家倫理﹑政治﹑哲學的基本綱領。

《中庸》也是《禮記》中的一篇﹐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

書中還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論語》是孔丘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

西漢時有今文本的《齊論》和《魯論》及古文本的《古論》三種﹐今本《論語》是西漢張禹揉合各本而成的﹐內容記載孔子言行﹐是代表儒家思想的主要典籍﹐從漢代起就成為學生的必讀教材。

《孟子》系戰國時孟軻及其弟子萬章等所著﹐一說是孟軻弟子和再傳弟子的記錄﹐現存七篇﹔書中記載了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

明代刻本“四書”書影南宋的朱熹把這四種書加以註釋﹐稱《四書章句集註》﹐簡稱《四書集註》﹐“四書”之名從此確定下來。

“四書”原文不過五萬多字﹐但儒家所宣揚的封建宗法專制主義的政治綱領﹑倫理思想﹑哲學觀點都包括在這四種書裡。

《四書集註》出書以後﹐南宋末年﹐許多學校開始用為課本。

到了元朝廷祐初年﹐科舉考試規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南人的第一場考試須在《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中出題﹐依照朱熹章句集註。

明清科舉考試﹐都首重“四書”﹐以朱熹的註解為唯一標準。

自此﹐《四書集註》遂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官辦和私辦的一切學校的最基本課本《大學》和《中庸》收集在《小戴禮記》中。

舊說《大學》是曾子所作﹐《中庸》是子思所作。

《大學》﹑《中庸》同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大學》﹑《中庸》在儒家經書中的地位。

南宋朱熹又把《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並編著《四書集註》。

宋﹑元以後﹐《大學》﹑《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封建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中的教育思想《大學》是儒家為新興封建地主階級提供的政治教育理論﹐認為只有培養出符合封建地主階級道德規範的人﹐才能完成治國平天下的任務。

《大學》鄭玄註:“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人﹐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朱熹集註《大學》《大學》在一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便是後人所說《大學》的“三綱領”。

所謂“明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

這顯然承認人天生即具有善性﹐是思孟學派性善論思想的推演與發揮。

所謂“在親民”﹐是指發揚了善性之後﹐即從事治民。

治民要親愛人民﹐這又是孔丘“愛民”思想與孟軻“仁政”思想的繼承與發揚。

所謂“止於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大學》還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世稱之為《大學》的“八條目”﹐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

“八條目”的中心環節是修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對於培養目標和方法﹐在《大學》中﹐反覆強調的是個人的道德修養。

“格物”﹑“致知”是八條目的基礎﹐對“格物”和“致知”﹐後人解釋很不一致﹐諸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大學》所謂格物的“物”﹐致知的“知”則是指地主階級倫理道德的知識行為﹐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養。

所謂“誠意”﹐就是要不自欺﹐一定要慎獨。

在獨處時是這樣﹐與別人相處時也是這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