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政治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政治思想
中國古代以孔孟為宗師﹑主張以仁義道德治國的學派。面對春秋戰國時期“王道衰﹐禮義廢﹐政權失﹐國異政﹐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一套以仁學禮治為基本精神的救時治國方案。在先秦﹐儒學是諸子百家學說之一﹐漢以後則上升為統治階級提倡的官學。
起源和發展儒的起源很早﹐儒者作為殷﹑周王朝的官吏﹐從事教育和相禮活動。春秋時期社會大動盪﹐儒者失去原來地位﹐在民間以相禮為業﹐其中的佼佼者孔丘吸取殷﹑周文化財富﹐提出系統的理論體系﹐創立儒家學派﹐為先秦儒學發展的第一時期。孔丘死後﹐“儒分為八”﹐戰國前期﹐孟軻較多地繼承孔學原義﹐批判墨家﹑楊朱以及法家諸學說﹐以求光大儒學﹐為先秦儒學的第二時期。戰國末年﹐荀況以仲尼﹑子弓的繼承者自任﹐立足儒家﹐在批判的基礎上﹐融會貫通道﹑墨﹑名﹑法思想﹐開後期儒家之先河﹐是先秦儒學第三時期。先秦儒家代表人物還有顏回﹑曾參﹑子思﹑子路等人。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史料有﹕《論語》﹑《孟子》﹑《荀子》﹑《詩經》﹑《尚書》﹑《周禮》﹑《儀禮》﹑《孝經》﹑《周易》和《春秋》等。
先秦以後﹐儒家為適應各個時期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從孔子學說中演繹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漢代董仲舒以儒學為主﹐兼吸取陰陽﹑道﹑法諸家學說﹐使儒學神學化﹔魏晉何晏﹑王弼諸人援道入儒﹐使儒學玄學化﹔宋明時期周敦頤﹑朱熹﹑王陽明等人又把儒﹑道﹑佛結合起來﹐把儒學哲理化。儒家政治思想形式雖然多變﹐但其王道﹑仁政﹑禮治的主張不變。
基本內容儒家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哲學觀點並不完全一致﹐但作為一個學派﹐他們的思想和傳統又有共同特徵。
經世傳統儒家是入世主義者﹐對政治採取積極態度﹐研究學問的目的在於經世致用。孔子一生棲棲遑遑﹐為的是要按周禮的模式去矯世﹑救世﹑經世。孔丘之後﹐儒家經世傳統分為二途﹕以孟軻為代表的內聖路線﹐強調倫理道德修養﹐發展成仁政說﹔以荀況為代表的外王路線﹐強調外在的客觀政治論﹐發展為隆禮至法的禮治主張。秦漢以後﹐中國士人幾乎都以這條入世﹑經世的原則指導自己的行為﹐它使中國得以避免全民族的宗教迷信﹐造就出以倫理綱常為中心的封建政治文化。
政治理想儒家的理想是《禮記‧禮運篇》所描述的大同﹑小康社會。孔丘從仁的精神出發﹐以懷古的方式憧憬未來﹐稱堯舜時代是“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稱文武周公時代是“天下為家”又充滿禮義仁信的小康
社會﹐是近期奮鬥目標。孔門後學對此又有不同的展開﹐孟軻宣揚王道仁政﹐荀況提出“王制”的社會模式﹐實際上都是大同﹑小康理想的延伸和具體化。
政治主張儒家代表人物的政治主張並不完全一致﹐但有許多相同之處。正如司馬談所說:“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史記‧
太史公自序》)。其政治主張大要有﹕德治仁政。這是儒家政治學說的主要內容。孔丘提出“為政以德”(《論語‧為政》)﹐孟軻宣傳仁政﹐荀況也堅持德政主
張。禮治。周禮是儒家所強調的社會政治規範﹐孔子要求統治者“克己復禮”﹐對民眾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荀況深入地探討了禮的起源和功能﹐認為“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禮論》)﹐“禮者﹐政之挽也”(《荀子‧大略》)﹐“國無禮則不正”(《荀子‧王霸》)﹐等等。他還吸取了法家重法之長﹐主張禮法並重。尊君重民。孔丘強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論語‧季氏》)﹐不能自諸侯﹑陪臣出。孟軻相信君權神授﹐荀況認為君王“國之隆也”(《荀子‧致士》)。在尊君的同時﹐儒家亦強調重民﹐包括愛民﹑保民﹑利民﹑教民﹔使民以時﹐取於民有制等內容。孟軻還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將先秦民本思想推向新的高峰。人治與尚賢能。儒家強調政治領袖人物在政治中的決定作用。孔子告誡魯國季康子﹐“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告誡魯哀公﹐“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禮記‧哀公問》)。孟子說:“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荀況說:“有治人﹐無治法”(《荀子‧君道》)。《禮記‧中庸》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由於主張人治思想﹐儒家強調尚賢使能。孔丘呼吁“舉賢才”和“舉直錯諸枉”(《論語‧為政》)﹔孟軻也主張“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孟子‧公孫丑上》)﹔荀況更有大量用人唯賢的名言。他們注意到人才的培養和人才的選拔。主張大一統。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生靈塗炭﹐孔丘﹑孟軻﹑荀況都主張在仁與禮的精神下統一中國。孔丘憧憬文武盛世﹐即是懷念周初的一統天下﹔孟軻也認為只有“定於一”﹐才能有太平世界。
思想特點和影響以“求善”為目的的倫理觀與以“求治”為目的的政治觀相
結合的儒家思想﹐植根於中國宗法-農業社會的土壤﹐強調以德治國與賢人政治。其特點有﹕注重道德修養。儒家把道德作為政治的出發點﹐形成一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半封閉式的體系。注重教化。與法家重法相反﹐儒家強調教化。認為通過自我體驗和外在教育﹐可以使人從善。其求治過程是一個由己及人﹐由上及下﹐由智及愚的道德改造和感化過程。
儒家是諸子百家中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等影響最大的一個學派﹐它所宣傳的政治理想﹑政治道德﹑社會倫理和價值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政治哲學的主要內容。它強調的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民本思想﹐舉賢用賢之道﹐忠恕之道﹐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在反對暴君暴政﹑要求給予人民休養生息的鬥爭中﹐在反對官吏的私慾﹑要求社會公正的批判中都起過積極作用﹐成為推進中國社會進步的思想工具。然而﹐歷代統治者也利用其道德倫理說教對人民進行懷柔式的統治。儒家思想的復古傾向﹐片面地重義輕利﹐以及它的因循保守性質﹐缺乏進取﹑開拓﹑務實的精神﹐對中國人民的思想產生了嚴重的束縛和壓抑。
儒家的倫理思想
反映中國宗法等級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一種道德理論。創始人為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孔子﹐並分別由孟子和荀子發展成為兩大派別﹐最後經《中庸》和《大學》的編纂者綜合各派的意見﹐構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理論。
宋元明清倫理思想)。
儒家的倫理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它的作用是十分複雜的。在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以及封建社會的上昇時期﹐它雖然有欺騙人民群眾和束縛思想發展的一面﹐但卻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能夠穩定社會秩序﹐維護民族團結﹐推動了封建社會的發展﹔在封建社會的後期﹐它的積極作用逐漸消失﹐其虛偽性﹑反動性成為主要傾向﹐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發展。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經學的典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這些書記載了中國古代的典章文物﹑歷史資料等﹐論述了儒家的哲學觀點﹑政治思想﹑倫理觀念和教育原理﹐長期以來﹐封建統治者規定這些書作為封建社會學校的教科書和科舉取士的考試內容。《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內容提出三綱領和八條目﹐三納領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述綱領要目成為南宋以後理學家倫理﹑政治﹑哲學的基本綱領。《中庸》也是《禮記》中的一篇﹐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書中還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論語》是孔丘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西漢時有今文本的《齊論》和《魯論》及古文本的《古論》三種﹐今本《論語》是西漢張禹揉合各本而成的﹐內容記載孔子言行﹐是代表儒家思想的主要典籍﹐從漢代起就成為學生的必讀教材。《孟子》系戰國時孟軻及其弟子萬章等所著﹐一說是孟軻弟子和再傳弟子的記錄﹐現存七篇﹔書中記載了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
明代刻本“四書”書影
南宋的朱熹把這四種書加以註釋﹐稱《四書章句集註》﹐簡稱《四書集註》﹐“四書”之名從此確定下來。“四書”原文不過五萬多字﹐但儒家所宣揚的封建宗法專制主義的政治綱領﹑倫理思想﹑哲學觀點都包括在這四種書裡。《四書集註》出書以後﹐南宋末年﹐許多學校開始用為課本。到了元朝廷祐初年﹐科舉考試規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南人的第一場考試須在《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中出題﹐依照朱熹章句集註。明清科舉考試﹐都首重“四書”﹐以朱熹的註解為唯一標準。自此﹐《四書集註》遂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官辦和私辦的一切學校的最基本課本
《大學》和《中庸》收集在《小戴禮記》中。舊說《大學》是曾子所作﹐《中庸》是子思所作。《大學》﹑《中庸》同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大學》﹑《中庸》在儒家經書中的地位。南宋朱熹又把《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並編著《四書集註》。宋﹑元以後﹐《大學》﹑《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科舉考試的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