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
煤炭资源的储量与分布情况分析

煤炭资源的储量与分布情况分析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对于能源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全球范围以及特定地区的角度来分析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
全球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的煤炭资源储量大约为1.09万亿吨。
其中,中国储量最大,占全球总储量的约50%。
其他重要煤炭资源国家主要包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印度等。
具体到各大洲,亚洲是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洲际之一,尤其是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在欧洲,俄罗斯和德国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
美洲地区,美国是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非洲国家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少,且大部分未经开采。
煤炭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和地质年代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煤炭具有不同的品质和矿化程度。
一般来说,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古老的沉积盆地和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区,如中国的华北地区、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地区等。
中国煤炭资源的储量与分布情况:以中国为例,截至目前,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超过5400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约50%。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华东地区主要包括山东、安徽等省份。
西南地区的主要煤炭产区有重庆、四川等省份。
在中国的煤炭资源中,烟煤、无烟煤和褐煤是三种主要的煤种。
其中,烟煤是使用最广泛的煤种,占总储量的约70%。
无烟煤和褐煤则分别占约20%和10%左右。
由于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煤炭品质和矿化程度有所差别。
华北地区的煤炭质量相对较好,煤炭矿化程度高,适合炼焦和发电等工业用途。
而华东地区的煤炭质量相对较差,矿化程度较低,多用于生活和建筑方面的需求。
煤炭资源的利用与发展:煤炭作为传统的能源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提升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利用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工业现状

我国现行资源税费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一)构建煤炭企业完全成本 1.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2.对煤炭资源价值进行充分补偿 (1)提高部分资源税费标准。 (2)改革煤炭资源税费体系。 3.强化外部性治理成本的提取 (1)改进排污收费制度。 (2)建立环境治理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3)调整资源税收政策。 (4)完善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 (5)建立衰老煤矿企业转产资金制度。 (6)建立对煤炭资源生产地的补偿机制。
与西方欧美国家较为简明的煤炭资源税费
体制比较,我国的煤炭资源税费则相对较
为复杂。
(1)煤炭资源税。煤炭资源税是一种从量税,现行税率为0.3-5元 /吨。国家作为煤炭资源的所有权人,对经营应税煤炭品的企业、 个人。无论其性质、规模、开采条件、矿藏丰度如何,都要征收资 源税,满足煤炭资源的价值补偿要求。现行资源税己成为我国现阶 段资源价值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煤炭资源补偿费。资源补偿费实行从价征收,计征依据是煤炭 品的销售收入。征收标准随资源品的种类而异。我国煤炭资源补偿 费的征收主体为采矿权人,征收对象为脱离自然秉赋状态的煤炭品, 但对有利于节约和环保的某些领域,如从废石中回收煤炭品等可以 免缴资源补偿费。从我国资源补偿费的性质和使用方向看,资源补 偿费具有明显的资源耗竭性补偿的性质,体现的是资源的经济价值 和资源的跨代间价值补偿的要求。
• (5)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按照“企 业所有,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专 门用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取煤炭企业环境治理恢复保证 金的主要精神是,政府对煤矿环境和矿山生态恢复进行评估后, 按照基本恢复矿山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原则提出具体的恢复目标和 要求,要求煤炭企业按煤炭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年预提矿山 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列入企业成本,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 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缴入地方财政指定的银行账户专款专用。 专项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煤资源的分布与储量情况

煤资源的分布与储量情况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供应和家庭取暖等领域。
煤炭的分布与储量情况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全球、国家和地区层面上探讨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储量情况。
全球范围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资源拥有地,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煤炭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
此外,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尤其是山西、内蒙古和河北等省份。
山西省被誉为“中国煤都”,其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
在华东地区,山东和安徽等省份也拥有较大的煤炭储量。
西南地区的煤炭储量相对较少,但云南和贵州等地仍然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区。
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储量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煤炭主要形成于古代湖泊、河流和海洋沉积环境中,沉积过程中的植物残骸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煤化作用形成了煤炭。
地质构造活动和地壳运动对煤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起到重要影响。
例如,华北地区的煤炭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碳iferous纪和石炭纪,而华东地区的煤炭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
煤炭储量的估算是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煤炭储量的估算方法主要有地质统计法、数学统计法和物理统计法等。
地质统计法是根据煤层的厚度、面积和产煤系数等参数进行计算。
数学统计法是通过对勘探区域内的煤层进行系统抽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储量。
物理统计法是通过对煤层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如密度、含碳量等,再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储量估算。
煤炭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开采和利用煤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以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省份:
1. 山西省: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该省的煤炭产业历史悠久,是中国的煤炭基地之一。
2.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中国北部的一个重要煤炭生产区,尤其以大庆煤田、乌兰察布煤田等为代表。
3. 陕西省:陕西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煤炭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4. 河北省:河北省也是中国的煤炭产区之一,尤其以磁县、邯郸等地的煤田比较富集。
5. 安徽省:安徽省的煤炭产区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在西部地区也有一些煤炭产区。
这些省市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基础。
然而,由于煤炭开采和使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减缓对煤炭的依赖。
1/ 1。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详细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详细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消耗煤炭最大的国家之一。
由于煤炭资源的广泛分布和资源量的丰富,我国煤炭开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南和华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主要煤种为焦煤和烟煤,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山西、内蒙古是华北地区煤炭开采的重要省份,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量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等地,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区之一。
华东地区的主要煤种为长焰煤和无烟煤,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5%。
山东、安徽、江苏是华东地区煤炭开采的主要省份。
其中山东省的煤炭储量最大,占全国总量的17%,是全国第一大煤炭生产省份。
西南地区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
华南地区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广西、广东等省份是该地区的主要煤炭生产区。
煤炭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是地质构造。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类型不同,对煤炭储量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是地层时代。
不同时代地层的成因、构成、孔隙度、热史等因素的不同,对煤炭形成和分布产生了影响。
第三是沉积环境。
影响煤炭形成的沉积环境包括水动力条件、泥质含量、植被和气候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对煤炭分布的影响也不同。
此外,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地区和行业政策的制定也会对煤炭资源分布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内陆地区。
煤炭资源的丰富及其开采产生的环境影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应当通过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来保障煤炭开采的可持续性。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程度、矿床数量、分布面积、煤种品种、资源结构及矿业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以及陕甘宁、西北和江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
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和河北为主要产煤省份,东北地区则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为主要产煤省份。
此外,西南地区以四川、云南和重庆为主要产煤省份,陕甘宁地区以陕西和甘肃为主要产煤省份,西北地区以新疆和宁夏为主要产煤省份,江南地区以湖南和江西为主要产煤省份。
二、煤炭资源分布特征1.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薄弱,煤矿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2.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小,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在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由于该地区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工业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因此其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
3. 华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煤炭开采长期以来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乱采滥采、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包括地表破坏、水质污染等问题。
4. 江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江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地势平缓、水系发达,该地区的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5.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煤种多样化。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煤种种类多样化。
三、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构造条件、煤层赋存形式等。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燃料价值。
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资源储量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
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此外,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较为稀缺,而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则相对较为丰富。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特征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我国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已超过1300亿吨,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绝大部分的煤炭储量。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已超过5000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这些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为我国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开采体系。
煤炭产能持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逐步提升。
同时,我国也在加大清洁技术的应用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煤炭、清洁煤炭等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炭资源的储量及分布情况

煤炭资源的储量及分布情况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一直以来都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煤炭资源的储量。
据统计,全球煤炭储量约为1.37万亿吨,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储量位于中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其煤炭储量占据了全球总储量的相当大的比例。
而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煤炭储量也不容忽视。
例如,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其次,我们来看看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
煤炭资源的分布并不均匀,不同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主要的煤炭产区位于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这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构造特点使其成为煤炭资源的富集区。
而在其他国家,煤炭资源的分布也与地质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美国的煤炭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伊利诺伊盆地等地区,而俄罗斯的煤炭则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
除了地质条件外,煤炭资源的分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历史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等都会对煤炭资源的分布产生影响。
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
而在其他国家,煤炭资源的开采也受到类似的因素的影响。
另外,技术条件的发展也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开采技术不断提高,使得一些原本难以开采的煤炭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然而,尽管煤炭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但是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会导致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其次,煤炭的燃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问题。
因此,如何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话题。
全球煤炭储量庞大,但分布不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有一吨煤炭,就像一个疯狂的数量——准确的约240。
8亿吨。
大部分分布在该国北部和西北部。
大煤热点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
人们在这些地区挖煤已有很长时间,占我国煤炭生产
的大部分。
在我国,煤炭不仅在北部和西北地区冷却,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
等地,多栖息于锡金矿和炭煤矿之上。
为什么?这都是关于地球的奇特动作——构造和地质因素对煤的终点有发言权。
地面的盆地和结构在煤矿储量的形成和悬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由于这些地质学的弊端,我国的煤炭资源出现了一点不平等。
看,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有一大堆煤炭资源,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
的财富。
从北方各省涌现出炭疽石的雄伟壮观,在南北两岸,比特木煤通过山地和山谷织造,证明了土地的持久精神。
而在南部和西南地区,褐色的温柔温暖轻轻地轻轻地低声说出古代的秘密和隐藏的奇观。
这种错综复杂的煤炭资源网反映了我国古代土地的地质和构造多样性,证明了历史上勘探和开采的无休止的舞蹈。
让我们为这些煤种类的辉
煌感到惊奇让我们的灵魂被他们美丽和意义的翅膀所吞噬。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

前景看好
国家不仅确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 位,而且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这将有利 于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谢谢
(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对煤炭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探、开发和利 用水平低下。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一些共伴生矿物还无法进 行大规模具有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综合利用 产品业布局不合理
我国目前仍然以原煤消费为主,产品附加值低, 造成大量长距离的无效运输,煤炭企业自身产 业升级水平低下,而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企业 大多距煤矿较远,因此原煤需要进行大量长距 离的运输才能被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
•(一)、开采的过程中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三)、煤炭行业产业布局不合理
•(四)、开采机械化程度低
•(五)、原煤入洗率低
•(六)、安全生产问题较为严重
•(七)、煤炭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一)、开采的过程中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小矿越界开采,破坏和浪费资源的情况屡禁不止, 抢夺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企业采用一次采全高的方法,只采中间一层, 顶底煤被废弃,采一丢四; 另外一些小型煤炭企业采煤方法落后,对煤炭的 回采率有的不到30%。一些矿区的违规建筑物存在 大量压煤现象,建筑物压煤程度有的达到了矿区 剩余可采储量的80%。
(三)、提高燃煤发电效率
目前我国有两大问题需要重视,一是煤的清洁 利用,二是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其中煤的清洁 利用尤为重要。在我国,每发一度电要排二氧 化碳0.8∽0.9公斤,如果每度电的耗煤量降低 1克,全国一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万吨。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知识点的认识】1、中国煤炭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 6 省.2、中国石油分布特点:①陆上:东北(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华北(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冀东油田);西北西南(西南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青海油田、吐哈油田);华中(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②海上:渤海(蓬莱 19﹣3 油田)、东海(春晓油气田)、南海(莺歌海盆地).3、中国天然气分布特点:天然气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陆上西部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松辽、渤海湾盆地,以及东部近海海域的渤海、东海和莺﹣琼盆地,目前这 9 个盆地远景资源量达 46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资源总量的 82%;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6.21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 93%;剩余资源量 40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剩余资源量的 81%.【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我国自然资源中,煤炭是丰富的省区是山西省,第一和第二大油田分别是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南方地区以有色金属矿居主多,青藏地区以清洁能源居多.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地区,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分析:能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既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也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加速发展能源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目前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解答: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分别是国内第一、第二大油田,它们的石油产量要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 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 5 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 3000 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故答案为:山西省;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有色金属;清洁能源;青藏地区;四川盆地.点评:考查我国能源的分布,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概况.可结合自然资源分布图理解记忆.。
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分布状况分析

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分布状况分析煤炭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分布状况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和能源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煤炭是由植物残体在地质作用下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变质形成的。
它的特征主要包括煤种、质量和矿层等。
1. 煤种煤种是指煤炭的组成和性质。
根据煤炭的含碳量和挥发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几种类型。
无烟煤和烟煤是最常见的煤种,其含碳量高,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适合作为工业燃料使用。
2. 煤质煤质是指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煤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炭的利用价值。
好的煤质具有高热值、低灰分和低硫分等特点,适合用于发电和炼焦等工业领域。
3. 矿层煤炭通常存在于地球的地壳中,形成矿层。
矿层的厚度和分布方式与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有关。
煤炭的开采主要依靠矿井和露天开采两种方式。
矿井开采适用于矿层较深的地区,而露天开采适用于矿层较浅的地区。
二、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
1. 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山西、河北、内蒙古和陕西等省份。
其中,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多样的煤种。
2.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煤炭生产国。
其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伊利诺伊盆地和西部的煤炭盆地等地区。
美国的煤炭资源丰富,质量优良,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燃料。
3.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煤炭生产国。
其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的贝尔贾拉盆地和中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区。
印度的煤炭产量逐年增加,但由于采煤技术和环保要求的限制,其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4.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之一。
其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等地区。
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

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1)华北地区(主要是山西地区)1.大同矿:年产量千万吨以上,属弱粘结煤,主要品种为块、末煤、其煤质较好,适合于窑炉和锅炉烧用。
2.泉矿:属于无烟煤,主要品种为块、末煤,适合工业烧白灰、烤粮、制气等,可做民用型煤的原料。
3.汾西矿:属于主焦煤、主要品种为洗精煤、适用于炼钢、煤气等行业。
4. 山西地方矿:属于弱粘结煤,主要品种为原煤,适用各行业的锅炉用煤。
原煤质量比较好,含块率30%—40%,尤其各公司有筛选设备,可以加工,加工出的块率作品煤销售,粒、末可以搞配煤,便于销售。
2.西北地区:a) 乌达矿:属于肥焦煤,主要品种为原煤、混煤,适用于锅炉用煤。
b) 海勃湾矿:属于焦煤,主要品种为洗精煤,适用于钢铁行业用煤。
c) 包头矿:属于气煤,主要品种为块、混煤,适用各行业锅炉用煤。
3.东北地区:其中,辽宁省地区统配矿:(1)抚顺矿物局:属于气煤、长焰煤,其品种有洗精煤、洗大、中块煤、洗混小块煤、洗末、洗粉、原煤等。
适用于各种窑炉、锅炉用煤。
(2)阜新矿物局:属于长焰煤,其品种有洗中块、洗粒、洗末、洗粉、原煤等。
适用于窑炉、锅炉用煤。
(3)北票矿物局:属于肥焦煤,其品种为洗精煤。
适用于炼钢、煤气专项用煤。
(4)沈阳矿物局:属于肥焦、无烟、褐煤。
沈阳四周皆被沈阳矿物局各煤矿包围着,其品种很少适用于我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煤,如沈北有四个矿清水矿、大桥矿、蒲河矿、前屯矿,其四个矿品种皆为褐煤。
由于市场经济的形势,以质论价,难以销售。
质量较差的如大桥、清水矿从九四年就已关闭停产。
沈南有林盛矿、红菱矿,都属于肥焦煤,原则上经洗加工成为洗精煤,为炼钢、煤气专项用煤:原煤、副产品可以单烧或搞配煤。
在辽阳境内,还有西马矿属于无烟煤:烟煤,适用于水泥、白灰、民用型煤等用煤。
在本溪境内采屯矿、牛心矿等都属于无烟煤、贫瘦煤。
计划经济时期,指标分配我市100多万吨,由于计划分配,市场煤价比较便宜,搞型煤有“三阳”,其中“两阳”就是沈阳矿物局所生产品种。
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分布规律

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分布规律1. 煤炭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从地理区域来看,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格局。
北方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煤炭储量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三个省份的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比重很大。
例如,山西素有“煤海”之称,其煤炭储量大、煤种全、煤质优。
- 从东西方向看,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相对较少,但在山东、河北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煤炭储量。
这种分布格局与地质构造、古植物分布和沉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质历史时期,北方地区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煤炭的形成,如沼泽相沉积广泛发育,大量的植物遗体堆积并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煤炭。
2. 石油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在东北,大庆油田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油田,它的发现和开发对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华北地区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
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石油资源丰富。
- 总体上,石油资源分布在陆相沉积盆地中。
这些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有利于石油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地质条件。
例如,在沉积盆地中,存在丰富的有机质源岩,经过长时间的埋藏、热演化等过程,形成了石油,并在合适的构造部位如背斜构造等聚集起来。
3. 天然气资源分布规律- 天然气资源与石油资源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在中西部地区,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是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地区。
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储量巨大,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主要就来自这里。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区之一,其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开采历史悠久。
- 在海域方面,南海海域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大。
天然气的分布与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等因素有关。
在一些封闭或半封闭的海相沉积盆地中,有大量的有机质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地质作用形成天然气,并在合适的地质构造圈闭中储存起来。
4. 水能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水能资源分布与地形和降水分布密切相关。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一、地域分布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成煤期多,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全,开发条件较好。
各省区按煤炭资源总储量排序依次为: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贵州、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均拥有全国资源总量的2%以上。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3省区约占70%。
二、煤类我国的煤种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均有广泛分布,不同煤种在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为:烟煤83%、无烟煤9%、褐煤8%,其中炼焦用煤约占资源总量的1/5。
三、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特点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具不均衡性:1.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2.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3.可以露天开采的矿区(或煤田)只有13个,煤炭资源量仅占全国煤炭保有资源量的4% ,并多是褐煤;4.煤田构造普遍比较复杂;5.煤矿高沼气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多2中国的含煤地层和聚煤盆地构造的基本特点一、主要聚煤期及沉积环境从早古生代腐泥煤类的石煤至第四纪泥炭,共有14个聚煤期,其中最重要的聚煤期是:①南方早石炭世,②华北石炭-二叠纪,③华南二叠纪,④华南晚三叠世,⑤西北早、中侏罗世,⑥东北晚侏罗一早白垩世,⑦东北、西南和沿海第三纪,共7个主要聚煤期。
中国各主要聚煤期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可以按5个时期加以概括:(1)在石炭纪、二叠纪时期,华北和华南大型陆表海坳陷盆地的总体古地理格局是:从陆到海依次出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湖泊、碎屑滨岸带(包括三角洲、有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滨浅海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
2)晚三叠世华南聚煤古地理环境,在西部川滇前陆坳陷的四川盆地,主要是滨海平原、滨海—湖泊三角洲平原、滨海冲积平原和滨海山间平原。
(3)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类型与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及基底性质密切相关。
(4)中国北方晚侏罗—早白垩世内陆断陷盆地、山间坳陷盆地和近海坳陷盆地的沉积环境又别具一格。
(5)古近纪含煤盆地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和秦岭以北,以及广西西南部。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较为广泛。
下面主要从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个方面介绍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能源矿产资源分布情况:1.煤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
其中,山西、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区,河南、陕西、安徽、河北等省份也有较多的煤炭产量。
2.石油: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的大庆、胜利油田是我国最早开发的石油田,华北地区的渤海湾、华北平原也有较多的石油资源。
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重庆地区等地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3.天然气: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重庆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陕西、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二、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情况:1.铁矿石:我国铁矿石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其中,辽宁、山东等地是我国主要的铁矿石产区,四川、云南等地也有一定量的铁矿石。
2.铜矿石:我国铜矿石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
云南、内蒙古是我国两大重要的铜矿产区,新疆、西藏、甘肃等地也有较多的铜矿石资源。
3.铝土矿:我国的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尤以云南省铝土矿储量最为丰富。
4.锌矿石、铅矿石:我国锌、铅矿石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
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都有丰富的锌、铅矿石资源。
5.锡矿石:我国的锡矿石主要分布在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其中江西省为我国重要的锡矿产区。
三、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情况:1.磷矿石:我国的磷矿石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云南省的磷矿储量是我国最为丰富的。
2.钾盐:我国的钾盐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青海等地。
其中,新疆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盐资源区。
3.硫矿、盐矿:硫矿主要分布在湖南、山东、贵州等地,而盐矿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
4.石灰石、石膏:石灰石和石膏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山东、湖南等地。
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

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一、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1、我国的煤炭资源量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除台湾省外,我国垂深2000 米以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 亿吨,其中探明保有资源量10176.45亿吨,预测资源量45521.04 亿吨。
在探明保有资源量中,生产、在建井占用资源量1916.04 亿吨,尚未利用资源量8260.41 亿吨。
2、我国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
大致以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我国北方省区煤炭资源量之和为51842.82 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08%;其余各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854.67 亿吨,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 6.98% 。
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 以上;而这一线以南探明保有资源量不足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0% 。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北多南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地区。
大致这一线以西的内蒙古、山西、四川、贵州等11个省区,煤炭资源量为51145.71 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1.83%。
这一线以西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89%;而这一线以东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仅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1%。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西多东少的特点。
/ a3 P V, [1 k3 H% X3 M Z 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上的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基本生产格局。
3、我国主要省区煤炭资分布7 J* k8 B r6 S8 f$ E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煤炭资源量最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资源量多达19193.53 亿吨,而煤炭资源量最少的浙江省仅为0.50 亿吨。
我国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0 亿吨的省区有新疆、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其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3650.09 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60.42% ;探明保有资源量之和为3362.35 亿吨,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33.04%。
【DOC】我国煤炭资源产销的空间分布情况.

一、我国煤炭资源产销的空间分布情况: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
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的煤炭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0.3%,其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地区占北方地区的65%;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9.7%,其中90.6%又集中在川、贵、云、渝等省市。
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产销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二、2007年我国六大行政区域间煤炭交流表(封闭式)2007 年十大产量省份分别为山西、内蒙、河南、陕西、山东、贵州、黑龙江、四川、安徽、河北。
产煤大省基本集中在中国的内陆地区。
2007年,山西和内蒙稳居前两位,内蒙地区煤炭生产增速也较为突出,显示出煤炭开采潜力。
陕西省在全国十大产煤省中位次基本不变,河南、安徽原煤生产稳定增长,贵州、黑龙江、辽宁等地原煤生产相对较不稳定,在2007 年有负增长情况,其中辽宁同比减产达600 多万吨。
而消费地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是重要的煤炭消费地。
2007年煤炭空间交流表:表1 2007年我国六大行政区域间煤炭交流表(封闭式)计算单位:万吨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北和西南地区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当,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少量可以外调;华北产量最富余,超过了本地区的消费量,可以给别的地区提供大量的煤炭外运,区内河北是重要的煤炭产地,北京和天津是重要的煤炭消费地;华东和中南地区都属于煤炭消费量远大于产量的地区,需要从华北调入煤炭。
三、2007年我国六大行政区域间煤炭交流表(开放式)我国的一些煤炭进口来自于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

在13个煤炭基地之一的神东矿区,去年生产原煤就已超过1亿吨,成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其远景规划是,到2010年、2020年生产规模分别达到1.5亿和2亿吨。
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合力”就更加强大。它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煤炭产量要达到17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21.7亿吨的78%,形成5-6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和5-6个5000万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
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由神东、陕北、黄陇、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组成,包含98个矿区。
这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主要负担向华东、华北、东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冀中、河南、鲁西、两淮基地负担向京津冀、中南、华东供给煤炭。蒙东(东北)基地负担向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供给煤炭。云贵基地负担向西南、中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黄陇(华亭)、宁东基地负担向西北、华东、中南供给煤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原创)煤炭产量2010年03月29日1、我国煤炭资源漫衍状态为止1999年底,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为10 062.5亿t,其中漫衍于秦岭——大别山以北的为9 083.4亿t,占90.3%,漫衍于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为8 747.85亿t,占87.0%。
其中晋、陕、蒙三省(区)为6 458.51亿t,占64.2%。
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漫衍总身子骨儿式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从而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消费格式。
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云南、安徽六省(区)储存有的数量占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7.6%,六省(区)根蒂根基储存有的数量占根蒂根基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4.8%,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六省(区)资源量占资源量总额的87.80%。
二、煤炭资源的煤类煤质特征1.煤类漫衍情况。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煤类齐备。
但各煤类数量和地舆漫衍差异较大。
①炼焦用煤。
全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炼焦用煤有2 645.11亿t,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的26.3%。
其中气煤1 223.22亿t,占炼焦用煤总额的46.3%;肥煤330.34亿t,占12.5%;焦煤616.84亿t,占23.3%;瘦煤421.23亿t,占15.9%;归属炼焦用煤而未分小类的53.48亿t,占2%。
上述数值表明,我国炼焦用煤在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比例较少,只占1/4,且其中半壁是气煤,而强粘结的肥煤、焦煤只占炼焦用煤的1/3,炼焦用煤还受灰、硫、磷等有害身分及可选性影响,炼焦用煤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真正可作炼焦配煤的不足1/2。
在地舆漫衍上更为不均衡,炼焦用煤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华东区,两区占全数炼焦用煤75.6%。
其中山西、安徽、山东、贵州、黑龙江、河北、河南等七省有2 222.09亿t,占炼焦用煤总量的84%。
各大区中炼焦用配煤的煤类赋存也很不般配,如东北就缺肥煤和瘦煤,华东缺焦煤和瘦煤,中南缺气煤和肥煤,西南缺气煤和肥煤,甘、宁、青、新缺肥煤和瘦煤。
②非炼焦用煤。
全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非炼焦用煤有7 289.8亿t,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3.7%,其中贫煤589.70亿t,占8.1%;无气煤1 130.52亿t,占15.5%;弱粘煤161.23亿t,占2.2%;不粘煤1 619.1亿t,占22.2%;长焰煤1 488.46亿t,占20.4%;褐煤有1 312.26亿t,占18%;未分煤类的非炼焦用煤及天然焦988.53亿t,占13.6%。
总体来讲,低变质气煤,包括弱粘、不粘、长焰煤,它们占非炼焦用煤的58.2%,其次是褐煤和无气煤。
非炼焦用煤的各煤类在地舆漫衍上也极不平衡。
无气煤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西南区占81.3%。
其中山西(434.36亿t)、贵州(361.39亿t)两省就占70.3%,首要漫衍在山西阳泉、晋城矿区和贵州的织金、纳雍、毕节、大方等矿区。
而东北、西北区无气煤则很缺乏。
首要作为非炼焦用煤的低变质气煤(弱粘、不粘和长焰煤)则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甘、宁、青、新等省区,它们占97.0%,而晋北、蒙西、陕北、宁东和新疆地区又是其首要漫衍区。
褐煤首要漫衍于蒙东和滇西南地区,两地占88.0%。
2.煤质情况。
①灰分及其漫衍。
我国煤炭成煤环境多种多样,成煤期地质配景也很庞大。
煤中的灰分普遍较高,一般在15%~25%之间。
小于10%的特低灰煤约莫有1 500亿t,约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15%,且首要漫衍于陕北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侏罗系煤田中,其次漫衍于山西大同和宁夏的侏罗系煤田中。
大于30%的富灰和高灰煤,大抵有1 000亿t,占10%。
首要漫衍于晋北和京西的石炭二叠纪煤田中,其次漫衍于南边晚二叠纪和三叠纪的部门煤田中,如江西三叠纪的洛市矿区、湖南三叠纪的资兴矿区等。
②硫分及其漫衍。
煤中硫分的含量与成煤时的淤积环境密切相关,成煤环境为远离海岸的地区河、湖相淤积的煤,硫分一般小于1.5%,如北方的侏罗系煤田的煤层,两淮、平顶山等地的二叠纪石盒子组的煤层,华北地区二叠纪山西组煤层等。
成煤环境为海陆交互或过渡相的煤层,硫分一般在2%~5%。
如北方石炭二叠纪的太原组煤层、华南晚二叠纪龙潭组煤层。
浅海相淤积的煤层,硫分可高达6%~10%,如广西合山矿区晚二叠纪煤层,湖北早二叠纪梁山组煤层。
③发烧量。
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以中高热值和高热值煤为主,低热值和中低热值煤则很少。
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烧量(Qgr,daf)>31MJ/kg占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的94.2%。
全国原国有重点煤矿煤炭收到基低位发烧量(Qnet,ar)>21MJ/kg的占92.6%。
④炼焦用煤的煤质特点。
我国炼焦用煤的灰分多在20%以上,以中灰煤占多数,低灰煤很少,基本无特低灰煤。
煤中硫分以中硫占多数,硫分高于2%的约占1/5,低硫和特低硫很少。
同时为低灰、低硫者则更少,是以,作炼焦用煤,均须颠末洗选和脱硫。
我国炼焦用煤往往硫分越高粘结性越强,大部门肥煤硫分在2%以上,硫分低时而灰分则高,其可选性又较差。
如我国著名的开滦矿区就是最首要的肥煤产地,它的可选性就很差。
炼焦用煤中,气煤几乎要占半壁,且易选煤占多数。
以是焦化厂在现实配比中,气煤占的比重最大,减低焦炭中的有害身分多用优质气煤来加以调控。
如河北的邢台、江苏的大屯、山东的兖州都能洗出质量大乘的洗精气煤。
⑤低变质气煤的煤质特点。
我国低变质气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者占多数,一般原煤灰分均在15%以下,硫分小于1%,最凸起的是陕北榆林神木和内蒙古东胜的侏罗系煤层,灰分一般在10%以下,被誉为天然精煤。
著名于世的大同弱粘煤,原煤灰分也多在10%以下。
而晋北朔州的长气煤原煤灰分高达30%以上,内蒙古准格尔的长焰煤原煤灰分25%~30%,煤质较差。
⑥无气煤的煤质特点。
我国无气煤大都为中灰、中硫、中常发烧量和高灰熔点无气煤。
阳泉、晋城的山西组煤层,均是较好的无气煤,原煤灰分15%~20%,硫分1%左右。
宁夏汝箕沟的无气煤原煤灰分5%左右,是世界著名的“太西煤”,另外贵州的纳雍亦有部门优质无气煤。
⑦褐煤的煤质特点。
我国褐煤以内蒙古东部最集中。
煤中全水份20%~50%,灰分一般20%~30%,硫分多在1%以下,应用基低位发烧量一般只有11.7~16.7MJ/kg,大要至关硬煤发烧量的半壁。
云南以年轻褐煤为主,煤质更差,虬龙潭和前锋矿区煤质则稍好。
三、我国煤炭资源的首要特点1.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煤炭消费需求呈反向漫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度,水资源年均总量约2.8万亿立米米,人均占有量仅至关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不仅云云,水资源漫衍还极不平衡,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北方17个省(市区)约占全国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的60%,而水资源仅占22%,太行山以西,昆仑山——秦岭以北广大地区水资源更少,其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占全国的4.7%,而统一地区范围的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90.30%,储存有的数量占78.1%。
煤炭资源与我国水资源漫衍正好呈反向漫衍,煤炭工业的战略西进不可制止地将面对于水资源缺乏的严峻问题。
我国东部沿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国民出产总值占全国半壁以上,煤炭及能量物质需求越来越大,而沿海的辽、京、津、冀、苏、浙、闽、鲁、粤、桂、琼等11省(市区)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仅有538.32亿t,占全国5.30%,其中储存有的数量有132.65亿t,占全国煤炭储存有的数量7.5%。
煤炭消费需求与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也是呈反向漫衍,北煤南运、西煤东调(或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的格式将长期存在。
2.地质条件中常误差。
①煤层多以薄煤层和中厚煤层为主,厚及巨厚煤层少。
少量巨厚煤层多赋存于中新生代的褐煤低地中,如内蒙古东部的伊敏、宝日希勒、霍林河、胜利,云南的虬龙潭、先峰、昭通等褐煤低地。
合适露采的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只占6%,90%以上是褐煤,其它首要漫衍于山西的平朔和内蒙古的准格尔矿区,但两矿区煤质较差。
煤层的发育状态决议了我国煤炭开发必然是井工挖掘。
②煤田构造中常为主,庞大的较多。
除山西和鄂尔多斯低地的煤田大部门构造简略外,余下各地区的煤田大部分断裂、褶皱发育,有时候还伴有浅成岩侵入。
构造较简略的山西一些煤田中还遭遇陷落柱的影响和粉碎。
构造的总体趋势是,南边较北方庞大,东部较西部庞大。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多,但优质煤少。
被誉为“天然精煤”的优质煤集中漫衍于陕北和内蒙古东胜地区,且全长短炼焦用煤。
有特定用途的炼焦用煤,几乎没有低灰、低硫的资源,必需颠末洗选。
煤质相对于较好的炼焦煤矿区首要集中在山西的离柳、乡宁,江苏的雨水充足,山东的兖州和贵州的盘江。
无气煤产地首要是山西的阳泉、晋城,贵州的织纳,织纳还有至关一部门为富硫煤,以是我国缺乏优质无气煤。
仅有的能称上优质无气煤的是宁夏汝箕沟的二层煤,但今朝资源/储存有的数量已经所剩无几,1999年底尚有4.02亿t。
④煤矿地质灾害多。
在我国至关一部门煤矿,煤气涌出量大,凸起次数多,强度大,始突深度浅的矿井多漫衍于华南晚二叠纪煤田中,如四川南桐、天府,贵州的六盘水,湖南的涟邵,江西的丰城等矿区,开端统计,在华南978对于矿井中,煤气凸起矿井173对于、高沼气矿井285对于,高突矿井达47%。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除部门矿井煤气涌出量大,发生过煤气凸起外,大都矿井煤气为一级、二级,煤气高突矿井首要漫衍在开滦、鹤壁、焦作、两淮、韩城等矿区,开端统计在540对于矿井中,凸起矿井50对于,高沼气矿井114对于,高突矿井达30%。
东北区的煤矿煤气涌出量较高,在统计的150对于矿井中,凸起矿井23对于,高沼气井76对于,高突矿井达66%。
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基底,绝大大都为奥陶系白灰岩,且岩溶发育,晚石炭纪太原组中还含数层白灰岩,亦含丰富的岩溶裂隙水。
是以,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都不同程度受奥灰底板和太原组灰岩的威胁。
在华南晚二叠纪煤田中,不单煤系基底岩溶裂隙发育,含水丰富,并且煤系上覆的长兴、大隆组灰岩亦含丰富的地下水,煤层的顶板和底板水均对于煤矿安全组成威胁。
综上所述,同世界首要采煤国度比拟,我国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应归属中常误差的水平。
3.与煤共伴生矿产较丰富。
我国煤系地层漫衍广泛,与煤共伴生矿产也较丰富。
首要的共伴生矿产有:0①煤层气。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资源量估计在16万亿立米米以上,资源特点和赋存条件最具潜在力量的地区是山西沁水煤田、河东煤田,安徽两淮煤田和黔西煤田。
其他一些矿区和煤产地虽资源量半大,但也有一定潜在力量,如辽宁铁法、阜新,江西丰城,陕西渭北、滇东、川南各矿区等。
②黏土。
我国各含煤地层中均淤积有黏土矿,尤以石炭二叠纪煤系成矿最好。
其中大同、新汶、蒲白、准格尔、唐山、介休、阳泉、焦作、徐州、两淮矿区都有丰富的优质黏土资源,最具资源潜在力量的是准格尔和徐淮地区,其前景资源可达百亿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