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基本公式

合集下载

运动学五大基本公式

运动学五大基本公式

运动学五大基本公式运动学可是物理学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而其中的五大基本公式更是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得力工具。

先来说说这五大基本公式到底是啥。

第一个公式是速度公式:v =v₀ + at 。

这里的 v 表示末速度,v₀表示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比如说,一辆汽车刚开始的速度是 20 米每秒,然后以 5 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加速行驶 5 秒钟,那末速度就是 v = 20 + 5×5 = 45 米每秒。

第二个公式是位移公式:x = v₀t + 1/2at²。

这个公式能告诉我们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就像一个小孩跑步,刚开始速度是 3 米每秒,加速度是 1 米每二次方秒,跑了 4 秒,那他跑的距离就是 x =3×4 + 1/2×1×4² = 20 米。

第三个公式是速度位移公式:v² - v₀² = 2ax 。

这个公式在知道初末速度和加速度时,能很快算出位移。

我记得有一次我骑自行车,一开始速度比较慢,后来使劲蹬,速度变快了。

我就想到这个公式,能算出我在加速过程中骑出去多远。

第四个公式是平均速度公式:v(平均) = (v₀ + v)/ 2 。

平均速度就是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比如你从家到学校,去的时候速度快,回来的时候速度慢,那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就能用这个公式算出来。

第五个公式是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公式:x = v(平均)t 。

这个公式能让我们通过平均速度和时间直接算出位移。

在实际生活中,这五大基本公式用处可大了。

就像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爬山,我们比赛谁先到达山顶。

一开始我冲得很快,但是后来累了速度就慢下来了。

这时候我就在心里默默用这些公式算着我和朋友的速度、位移啥的,想着怎么调整策略才能赢得比赛。

虽然最后还是没赢,但是这个过程让我对运动学公式的理解更深刻了。

学习这五大基本公式,可不能死记硬背,得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意义,多做些题目练练手。

物理学考必记公式

物理学考必记公式

高中物理学考必记公式一、运动学基本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速度公式(无位移): 位移公式(无末速度): 速度位移公式(无时间): 均速位移公式(无加速度)t vv x ⋅+=20 2、计算平均速度总总t x v ∆∆=【计算所有运动的平均速度】 【只能算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打点计时器(1)两种打点计时器(a )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4~6V )使用交流电,频率50Hz 时每0.02s 打一个点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使用交流电,频率50Hz 时每0.02s 打一个点 【计数点要看清是相邻的点(间隔0.02s )还是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0.1s)】 (2)纸带分析(a )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会根据纸带计算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2B AB BC T υ+=,2C BC CDTυ+=(b) 求加速度公式:2C B CD BCa T T υυ--==4、位移-时间图象(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

图线不表示轨迹。

(2)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切线的斜率at v v +=02021at t v x +=ax v v 222=-22t v v v v =+=表示某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横截距表示物体出发的时刻,纵截距表示零时刻物体的出发位置。

5、速度-时间图象(1)横坐标表时间,纵坐标表速度。

图线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2)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时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横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

二、力学基本规律1、不同种类的力的特点(1)重力:mg G =【2r GMg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 弹力: x k F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与它受不受力以及在弹性限度内受力的大小无关】 (3) 滑动摩擦力 N F F ⋅=μ;【F N 是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不一定是mg 】静摩擦力F 静 :0~F max ,【用力的平衡或动力学观点来分析】2.合力:2121F F F F F +≤≤-合 【力的合成与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三、牛顿运动定律(1)惯性:【只和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 (2)F 合=ma 【用此公式时,要对物体做受力分析】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这是与平衡力最明显的区别)【简记:“二力二物”,平衡力:“二力一物”】(4)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切记:一定要先求出加速度)(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能相互抵消(6)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四、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与曲线的切线方向相同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合外力指向轨迹凹侧】 2.平抛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a=g 恒定不变,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00 ,v v t v x x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221gt y = , gh gt v y 2== , 经时间t 时的速度:22022)(gt v v v v y x t +=+=、合位移22y x s +=平抛运动时间:gh t 2=(t 取决于下落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3.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Tr t s v ⋅==π2 (2)角速度:2tTθπω==(3)r v ⋅=ω(4)向心加速度:2222v 4a r r v r T πωω====⋅ 周期:22r T v ππω== (5)向心力:2222v 4F m a m m r m r r Tπω=⋅===【匀速圆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角速度、周期、频率、线速度的大小(线速度变化,因为它的方向变化)(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因为它的加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对于两个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同轴盘转动角速度(或周期)相等,同边缘转动(同皮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

(完整版)运动公式大全

(完整版)运动公式大全

运动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 t=V o t+at2/2=V t/2t7.加速度a=(V 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gt2/22.末速度V t=V 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 t2-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 x=V o2.竖直方向速度:V 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 x2+V 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 y/V 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 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汇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汇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汇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也已方向,a与vo同向(快速)a>0;逆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加速度(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折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就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同意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 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行踪高度h=gt2/2(从vo边线向上排序)4.推断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坯快速直线运动,遵从坯变速箱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直角上甩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价值推断vt2-vo2=-2gs4.下降最小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是起至)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备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置:向上为坯失速直线运动,向上为自由落体运动,具备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引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而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规律和运动过程。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运动学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涉及到许多与运动有关的概念和公式。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一、位移和速度1. 位移公式: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所沿直线路径的长度差。

位移的公式为:位移=终止位置-起始位置。

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的公式为: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二、速度和加速度1. 速度公式: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速度的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2. 平均加速度公式: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平均加速度的公式为:平均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率。

加速度的公式为: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1.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当物体的加速度为常数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表示,即速度随时间成线性变化。

2.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当物体的加速度为常数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表示,即位移随时间成二次变化。

3. 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当物体的加速度为常数时,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表示,即位移与加速度成线性变化。

四、匀速直线运动1. 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速度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

即位移=速度×时间。

2. 速度、时间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3.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等于位移的绝对值。

五、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时间公式: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自由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时间的公式为:时间=√(2×下落高度/重力加速度)。

物理运动学公式

物理运动学公式

物理运动学公式物理运动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学量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通过公式化描述,可以方便地进行运动学分析和计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物理运动学公式。

1. 位移公式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位移(s)= 结束位置(x₂) - 起始位置(x₁)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所经过的位移与该时间段的时间间隔之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平均速度(v)= 位移(s)/ 时间间隔(t)3. 平均加速度公式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平均加速度(a)= (末速度(v₂) - 初始速度(v₁))/ 时间间隔(t)4. 速度-时间关系公式速度-时间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末速度(v₂)= 初始速度(v₁)+ 加速度(a)* 时间间隔(t)5. 位移-时间关系公式位移-时间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位移(s)= 初始速度(v₁)* 时间间隔(t)+ 0.5 * 加速度(a)* 时间间隔(t)²6. 速度-位移关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末速度²(v₂²)= 初始速度²(v₁²)+ 2 * 加速度(a)* 位移(s)7. 自由落体公式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运动的情况。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位移、时间、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位移(s)= 0.5 * 加速度(g)* 时间间隔(t)²8.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绕固定轴做圆周运动,其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线速度(v)= 半径(r)* 角速度(ω)9.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力(F)= 质量(m)* 加速度(a)10. 动能公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动能(K)= 0.5 * 质量(m)* 速度²(v²)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物理运动学公式,它们可以用于描述和计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物理运动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描述和预测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常见的物理运动学公式,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一、一维运动公式1. 位移公式:位移(s)是物体移动的最终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差值。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位移可以通过位移公式来计算:s = v0t + (1/2)at^2,其中v0是初始速度,t是时间,a是加速度。

2. 速度公式:速度(v)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公式来计算:v = v0 + at,其中v0是初始速度,t是时间,a是加速度。

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公式来计算:a = (v - v0)/t,其中v是结束速度,v0是初始速度,t是时间。

二、二维运动公式1. 位移公式:位移(r)是物体移动的最终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差值。

当物体做匀速二维运动时,位移可以通过位移公式来计算:r =√(x^2 + y^2),其中x和y分别是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2. 速度公式:速度(v)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

当物体做匀速二维运动时,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公式来计算:v = √(v_x^2 +v_y^2),其中v_x和v_y分别是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速度。

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当物体做匀变速二维运动时,加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公式来计算:a = (Δv_x/ t, Δv_y/ t),其中Δv_x和Δv_y分别是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改变量。

三、自由落体公式自由落体是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近似情况下,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1. 位移公式:自由落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位移公式来计算:y = v_0t + (1/2)gt^2,其中v_0是初始速度,t是时间,g是重力加速度。

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公式

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公式

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公式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随着时间发生位置变化的现象,研究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公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运动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公式。

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匀速运动的情况。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和公式:1. 位移规律: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S = 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速度规律:速度保持不变,即V = 常数。

3. 时间规律:位移与速度成正比,时间与位移成正比,即S ∝ V ∝t。

4. 加速度规律:加速度为0,即a = 0。

二、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匀加速度运动的情况。

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和公式:1. 位移规律: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 = V₀t + (1/2)at²,其中S表示位移,V₀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2. 速度规律: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即V = V₀ + at,其中V表示速度,V₀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3. 时间规律:由位移规律可得S = (V₀ + V)t / 2,从而可以求出时间t。

4. 加速度规律:加速度保持不变,即a = 常数。

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无阻力情况下下落的运动。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和公式:1. 位移规律: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 = V₀t + (1/2)gt²,其中S表示位移,V₀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g表示重力加速度。

2. 速度规律: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即V =V₀ + gt,其中V表示速度,V₀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时间规律:由位移规律可得S = (V₀ + V)t / 2,从而可以求出时间t。

4. 加速度规律: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a = g。

50个常用物理公式

50个常用物理公式

50个常用物理公式1. 运动学公式:- 平均速度:v = (Δx) / (Δt)- 平均加速度:a = (Δv) / (Δt)- 位移与初末速度关系:Δx = (v + v₀) * t / 2- 位移与加速度关系:Δx = v₀* t + (1/2) * a * t²- 末速度与初速度、加速度、位移关系:v² = v₀² + 2a * Δx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牛顿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动能和势能:- 动能:KE = (1/2) * m * v²- 重力势能:PE = m * g * h(其中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高度)- 弹性势能:PE = (1/2) * k * x²(其中k 是弹性系数,x 是弹簧变形量)4. 万有引力定律:- F = (G * m₁ * m₁) / r²(其中G 是万有引力常数,m₁和m₁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5. 浮力:- F = ρ * V * g(其中ρ是液体密度,V 是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g 是重力加速度)6. 压强:- P = F / A(其中F 是受力,A 是力作用的面积)7. 能量守恒定律:- E₀= E₁(系统能量守恒)8. 热力学定律:- 热传导公式:Q = k * A * (ΔT / d)(其中Q 是传热量,k 是热导率,A 是传热面积,ΔT 是温度差,d 是厚度)9.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P = σ * A * T⁴(其中P 是辐射功率,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 是发射面积,T 是绝对温度)10. 热容和比热容:- Q = mcΔT(其中Q 是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 是物体的质量,c 是比热容,ΔT 是温度变化)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P 是气体压强,V 是体积,n 是物质的摩尔数,R 是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12. 理想气体的升压工作:- W = P(V₁ - V₁)(其中W 是气体的升压功,P 是气体的压强,V₁和V₁分别是末态和初态的体积)13. 声速公式:- v = √(γ * RT)(其中v 是声速,γ是气体的绝热指数,R 是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14. 压强与速度关系(伯努利定律):- P₁ + (1/2)ρv₁²+ ρgh₁ = P₁ + (1/2)ρv₁²+ ρgh₁(其中P 是压强,ρ是液体密度,v 是速度,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高度)15. 光速:- c ≈ 3.00 × 10^8 m/s(真空中的光速)16. 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 n₁sinθ₁ = n₁sinθ₁(其中n₁和n₁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₁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17. 焦距公式:- 1/f = 1/v + 1/u(其中f 是焦距,v 是像距,u 是物距)18. 球面镜成像公式:- 1/f = 1/v + 1/u(其中f 是焦距,v 是像距,u 是物距)19. 波长、频率和速度关系:- v = λf(其中v 是波速,λ是波长,f 是频率)20. 光的折射和反射:- θ₁ = θ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 n₁sinθ₁ = n₁sinθ₁(折射定律)21. 波的叠加:- 两个波叠加时,波峰和波谷相遇时会发生叠加干涉,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时会发生叠加增强。

基本运动学公式

基本运动学公式

基本运动学公式:
1.平均速度公式:
定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公式:v_avg = Δs/Δt
其中,v_avg 是平均速度,Δs 是位移(末位置与初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Δt 是时间间隔。

2.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可近似为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加速度公式:
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a = Δv/Δt
其中,a 是加速度,Δv 是速度的变化量(末速度与初速度之差),Δt 是时间间隔。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当加速度恒定且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位移:
s = v_0t + 1/2at^2 (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s = v_tt - 1/2at^2 (从静止开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
s = (v_0 + v_t)/2 ×t (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中,s 是位移,v_0 是初速度,v_t 是末速度,t 是时间,a 是加速度。

5.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公式:v_t = v_0 + at
这个公式描述了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特别是当加速度恒定时。

6.相对运动公式:
在涉及多个物体的系统中,可能需要考虑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

相对速度是两物体速度之差的矢量。

相对加速度是两物体加速度之差的矢量。

运动学公式

运动学公式

运动学公式运动学公式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式子。

这些公式基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理,能够为我们提供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这些公式来计算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运动学公式。

1. 速度公式速度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其公式为:v = Δx/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

其公式为:a = Δv/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量,t表示时间。

3. 位移公式位移是表示物体从起始点移动到终点的距离。

其公式为:Δx = v0t + 1/2at^2其中Δx表示位移,v0表示起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4. 时间公式时间是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运动学公式的基本量之一。

其公式为:t = Δx/v其中t表示时间,Δ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

5. 路程公式路程是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

其公式为:S = 1/2(v0 + v)t其中S表示路程,v0表示起始速度,v表示末速度,t表示时间。

6. 弹道公式弹道是运动学中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

其公式为:y = v0y t - 1/2gt^2其中y表示竖直方向的位移,v0y表示起始竖直方向的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7. 提速公式提速是指以一定的加速度提高物体的速度。

其公式为:v = v0 + at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起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t 表示时间。

总结:以上就是常用的运动学公式。

这些公式虽然简单,但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应用在物理、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中。

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对于理解物体运动规律和计算相关物理量十分有帮助。

运动学基本公式

运动学基本公式

运动学基本公式运动学基本公式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性质,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在运动学的研究中,有许多基本公式,下面将会介绍这些公式。

1. 位移位移指的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

它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来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Δx = x2 - x1其中,Δx表示位移,x1和x2分别表示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

2. 平均速度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平均速度指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v = Δx/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3.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它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式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v = dx/dt其中,v表示瞬时速度,dx表示位移的微小变化,dt表示时间的微小变化。

4. 平均加速度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平均加速度指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a = Δv/Δt其中,a表示平均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时间。

5. 瞬时加速度瞬时加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

它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式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a = dv/dt其中,a表示瞬时加速度,dv表示速度的微小变化,dt 表示时间的微小变化。

6.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当物体受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如下:F = ma = 0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7.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的是物体所受外力与其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如下:F = 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8.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明作用于物体的力和受到的反力具有相等的大小和相反的方向。

它的数学表达式如下:FAB = -FBA其中,FAB表示A作用于B的力,FBA表示B作用于A的力。

普通物理学公式大全

普通物理学公式大全

普通物理学公式大全1.运动学-物体的平均速度(v)=位移(Δx)/时间(Δt)-物体的平均加速度(a)=速度变化(Δv)/时间(Δt)-等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初速度(v₀)×时间(t)+0.5×加速度(a)×时间的平方(t²)2.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等于所受外力(F)除以物体的质量(m):a=F/m-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p)=物体的质量(m)×速度(v)-冲量(J)=力(F)×时间(Δt)-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内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m₁v₁₀+m₂v₂₀=m₁v₁₁+m₂v₂₁(v₀为碰撞前的速度,v₁和v₂分别为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4.机械能- 力学功(W)= 力(F)× 距离(d)× cosθ (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动能(KE)=0.5×质量(m)×速度(v)²-势能(PE)=m×g×h(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力学能守恒定律:一个系统内的总机械能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5.万有引力-引力(F)=G×(m₁×m₂)/r²(G为万有引力常量,m₁和m₂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这只是普通物理学中一部分的公式,还有许多其他公式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物理学问题。

对于更复杂的情况,可能需要用到导数和积分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些公式是普通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解决各种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从而深入了解物理学的本质。

运动学的基本原理与公式推导

运动学的基本原理与公式推导

运动学的基本原理与公式推导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它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的规律。

在运动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和公式,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

本文将探讨运动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对其进行推导。

一、直线运动的基本原理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可以用一维坐标系来描述。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位置-时间图来表示。

根据直线运动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1. 位移公式:位移是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距离,用Δx表示。

位移的大小等于终止位置减去起始位置,即Δx = x终 - x始。

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移动的平均速率,用v平表示。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即v平= Δx / Δt。

3. 瞬时速度公式: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用v表示。

瞬时速度等于位移的微小变化除以时间的微小变化,即v = dx / dt。

4.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用a表示。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微小变化除以时间的微小变化,即a = dv / dt。

二、曲线运动的基本原理曲线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它可以用二维或三维坐标系来描述。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位置-时间图或轨迹来表示。

根据曲线运动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1. 位矢公式:位矢是物体从参考点到其位置的矢量,用r表示。

位矢的大小等于位置的距离,方向与参考点到位置的连线方向一致。

2. 速度矢量公式:速度矢量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用v表示。

速度矢量等于位矢的微小变化除以时间的微小变化,即v = dr / dt。

3. 加速度矢量公式:加速度矢量是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用a表示。

加速度矢量等于速度矢量的微小变化除以时间的微小变化,即a = dv / dt。

三、运动学公式的推导运动学公式的推导基于基本原理和数学方法。

以直线运动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微积分的方法推导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大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及公式

大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及公式

大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及公式物理力学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建立科学的物理思维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你介绍大一物理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及公式。

一、运动学1. 位移(Δx):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所经过的路程。

2. 速度(v):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位移。

3. 加速度(a):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的大小。

公式:- 平均速度(v)= Δx / Δt- 平均加速度(ā)= Δv / Δt- 速度(v)= dx / dt- 加速度(a)= dv / dt二、力学基本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公式: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运动的描述1. 一维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只考虑一个方向。

2. 二维运动:物体在平面内运动,考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3. 自由落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自由下落。

四、力与运动的应用1.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在物体运动方向上的分力所做的功。

公式:ΔK = F·Δx2. 功:力沿着位移方向所做的力的大小与位移之乘积。

公式:W = F·x·cosθ3. 功率:物体所做的功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公式:P = ΔW / Δt五、静力学1. 物体平衡:物体在受到多个力作用下不发生运动。

2. 杠杆原理:物体平衡时,物体所受的力矩总和为零。

公式:ΣM = 03. 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六、圆周运动1. 角度与弧长:角度和弧长之间的关系。

公式:θ = l / r2. 角速度(ω):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公式:ω = Δθ / Δt3. 微分角度(dθ):无穷小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初中物理运动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运动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运动学公式大全
1. 速度相关公式
1.1 平均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 (v) 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s) 除以该时间间隔 (t) 得到:
v = s / t
1.2 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速度 (v) 与位移 (s) 存在关系:
v = s / t
1.3 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
速度 (v) 与时间 (t) 存在关系:
v = s / t
2. 加速度相关公式
2.1 加速度公式
加速度 (a) 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Δv) 除以该时间间隔 (t) 得到:
a = Δv / t
2.2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公式
加速度 (a) 与作用力 (F) 和物体质量 (m) 存在关系:
F = m * a
2.3 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公式
加速度 (a) 与速度 (v) 和时间 (t) 存在关系:
a = (v - u) / t
3. 时间相关公式
3.1 时间与位移关系公式
时间 (t) 与位移 (s) 和速度 (v) 存在关系:
s = v * t
3.2 时间与加速度关系公式
时间 (t) 与加速度 (a) 和速度 (v) 存在关系:
v = u + a * t
这些是初中物理运动学中常见的公式,掌握了这些公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运动相关的问题。

请学生在使用公式时注意单位的转换和合理的应用,以获得正确的计算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基本公式
一、运动学一般公式
1、 平均速度公式: t
x v ∆∆=
2、 加速度定义式:t v a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 速度和时间关系:at v v +=0
2、 位移和时间关系:202
1at t v x += 3、 速度-位移公式:ax v v t 2202=-
4、 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5、 平均速度位移公式:t v v t v x t 20+=
= 6、 中间时刻速度:2
02t t v v v v +=
= 7、 中间位置速度:2
2202t x v v v +=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一)一般公式
8、 速度和时间关系:at v =
9、 位移和时间关系:22
1at x = 10、速度-位移公式: ax v t 22=
11、平均速度公式:2
t v v =
12、平均速度位移公式:t v t v x t 2
== 13、中间时刻速度:2
2t t v v v =
= 14、中间位置速度:2
2t x v v =
(二)自由落体公式:
15、速度和时间关系:gt v =
16、位移和时间关系:22
1gt h = 17、速度-位移公式:gh v t 22=
18、中间时刻速度:2
2t t v v v =
= 19、中间位置速度: 2
2t h v v =
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比例式:
20、速度比:n v v v v n :.......:3:2:1:......:::321=
21、位移比:2321:.......:9:4:1:......:::n x x x x n =
22、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
)12(:.......:5:3:1......::: III II I -=n x x x
23、经过相同位移所用的时间比:

()()(1:.......:2-3: 1-2:1:......:::321--=n n t t t t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