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之中国地理历史文化名片
史地融合视角下的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及培养路径探索
![史地融合视角下的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及培养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48609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f.png)
史地融合视角下的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及培养路径探索作者:孙浩畅户清丽韩旭来源:《地理教育》2024年第07期摘要:家国情怀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地理与历史学科融合具有丰富的理论背景与深厚的实践基础,在史地融合中培育家国情怀体现了学科的价值追求。
本文立足家国情怀的内涵解读,从时空综合尺度挖掘初中地理、历史知识与家国情怀的融合点,并从横向、纵向维度提出相应的培养路径,即通过提升课堂教学、利用校本课程、开展研学旅行横向拓宽家国情怀培育渠道,纵向通过认知教育、情感内化、意志塑造和行为实践纵向深化家国情怀育人价值。
关键词:史地融合;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7-0017-06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对“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强调,标志着家国情怀培育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更在引导个体思想价值观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其宏大视野和深厚底蕴为家国情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舞台;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则直接指向家国情怀。
两学科的渗透与交融,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更能通过跨学科主题知识交流、讨论、共享和互通,增强学科教学的协同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多数学校在家国情怀培育上仍局限于单一学科,缺乏跨学科协同育人经验。
本文从跨学科学习视角出发,聚焦地理、历史学科融合,通过深入挖掘二者交叉融合点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探讨家国情怀培养的新路径,激发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责任感。
一、史地融合下的家国情怀解读1.家国情怀的内涵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血脉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内核是个体对家园、祖国乃至整个地球的深沉依恋[3],彰显着个体与群体之间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
传统文化名片(中国传统文化名片)
![传统文化名片(中国传统文化名片)](https://img.taocdn.com/s3/m/3c9b371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0.png)
传统文化名片(中国传统文化名片)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名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名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如何理解中国文化“名片”的?2、除了京剧,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3、清代的名片是如何由来的?4、中国的歌舞剧,如何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如何理解中国文化“名片”的?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理解中国文化的名片,首先你要知道中国文化的代表词汇是什么,什么可以代表中国文化更加妥帖来说,这是什么名词?可以描述中国中国文化的分量以及中国文化的位置,你要了解这一点之后,你才能知道中国文化它最根本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除了京剧,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除了京剧,中国是有很多传统艺术可以代表我们的传统文化的。
比如说中国的其他戏曲艺术和书法绘画,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中国各地的传统美食,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名片。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些。
中国的戏曲文化其实是非常丰富的,并不仅限于京剧,还有很多其他的戏曲文化。
比如黄梅戏和粤剧,这些也是流行于当地的戏剧,它们跟京剧一样都是有许多年的历史的,它们也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戏剧文化的。
所以他们也是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
这是非常具有艺术欣赏性的。
而且中国的书法也是非常具有韵味的艺术,比如从古至今那么多的书法大家,他们都是非常具有自己特色的书法家。
他们写的书法,直到今日,都依然让很多人非常喜欢和欣赏。
而且他们的书法艺术,都在一撇一捺之中,展现出中华文字的柔美和刚劲,所以这些才是最能展现中国文化的传统韵味的。
中国的绘画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不同于西方那边的油彩画,中国的绘画艺术是运用水墨画出黑白的画作。
用一些非常少的笔墨来展现出那些风景和人物,不仅有女子画作,也有很多风景画。
但是中国绘画的画法和其他国家也非常不同,甚至更加具有一种弱柳扶风的韵味。
终南山——中华文化最耀眼的名片
![终南山——中华文化最耀眼的名片](https://img.taocdn.com/s3/m/72b084c4eefdc8d377ee3282.png)
终南山——中华文化最耀眼的名片编辑整理:本刊编辑部终南山是秦岭的核心部分。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视之为“献给地球的礼物”,它横贯中国中部,作为中国中部唯一东西走向的山脉,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两条母亲河流域的分水岭。
这里地质构造奇特,个性分明,山高谷深,有名的山峰数十座,雄伟、险峻、秀丽、幽邃等各种山地风光具足,既有国家级地质公园,也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多处;山谷河流南北梳状密布,山脚温泉处处;山中植被丰富,物种繁多,珍禽异兽栖息,国家保护动物多种;森林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到亚寒带高山灌木草地等各类自然地理景观发育良好。
因其自然景观独特,被称为“中国中央国家公园”。
终南山是一个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
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其人文资源有两大特征,一是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地位的重要性。
这里有佛教八大宗派中六大宗派的祖庭,塔寺林立,被誉为中华佛教摇篮;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和最早道观的所在、吕洞宾、钟离权、张国老、韩湘子等八仙的修道地、韩国人金可记修学道教的故地(玄都观),从而被道教奉为“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这里是中国财神赵公明的故乡、中国极为流行的药王信仰对象孙思邈修行地、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宗教活动基地,各种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极具个性魅力;这里有全国仅存的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遗迹(大秦寺),成为中国天主教、基督教的共同源头;这里自古多隐士,隐士文化直到今天名传天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等曾居住或活动这里,在文学艺术史上光耀千秋;终南山的思想家层出不穷,老子、鸠摩罗什、善导、智俨、义湘、法藏、道宣、澄观、宗密、圆测、王维、王重阳、张载等,个个璀璨夺目,影响极为深远。
如果说西安是“中国的历史博物馆”,那么终南山就是“中国天然的传统文化博物馆”。
而且,终南山文化始终与古长安的文化圆融会通,有机呼应,彼此互补,形成一个充满活力、情趣昂然的文化整体。
地理热点|常考的33种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
![地理热点|常考的33种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1cdc6a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9.png)
地理热点|常考的33种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1.水稻种植与水资源: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之一、中国广袤的江河湖泊以及丰富的降水资源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条件。
而水稻种植也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例如稻田的灌溉系统和湿地的保护。
2.秦岭与华山:秦岭是中国的分水岭,北面是黄河流域,南面是长江流域。
秦岭地区是中国传统的关中和陕西地区的发源地,陕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而华山则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是陕西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3.长江与文化: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陆河流。
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比如三峡、古代城市和文化名人故居等。
4.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聚居地之一,这里孕育了古代中国伟大的文化与文明,比如良渚文化、夏商周文化等。
5.雅鲁藏布江与西藏文化: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西藏地区的母亲河。
西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有着独特的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雅鲁藏布江的壮丽景观和丰富的水资源为西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6.长城与边塞文化:长城是中国古代的边防工程,也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长城沿线有许多与边塞文化相关的景观和遗迹,比如敖包、塔、关城等。
这些景观和遗迹见证了中国的边防历史,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文化交流的特点。
7.苏州园林与水城文化: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园艺文化的瑰宝。
苏州的独特水城文化和富饶的水资源为苏州园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8.汴京与国际贸易:汴京是中国古代的首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汴京位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这里有丰富的农产品和商业资源,加上北方的交通优势,使得汴京成为了商业和文化的中心。
10.大运河与南北文化交融: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中国南北文化交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连接了南方的江河湖泊和北方的黄河,促进了南北地区的贸易和人员流动,推动了南北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b65da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0.png)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帮助读者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中国地理中国位于东亚,东邻韩国和日本,南临东海和南海,西接中亚和西南亚的山脉,北界蒙古和俄罗斯。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
最显著的是中国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这些山脉和河流的存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理风貌,也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语言、食物、艺术、哲学、宗教和传统习俗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
1. 语言和文字汉字是中国语言的独特之处。
汉字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进行交流和记录的主要工具。
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汉字的书写形式美观优雅,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艺术的重视。
2. 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食材而闻名。
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等)以及其他地方特色菜系(如新疆菜、云南菜等)展示了中国各个地区的独特风味。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世界闻名的,茶叶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品之一。
3. 艺术和文学中国艺术和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涵盖了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和京剧等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被誉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
古代中国绘画和雕塑也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描绘方式和审美观。
4. 哲学和宗教中国哲学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也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5. 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往往与家庭团聚、盛宴、烟花和庆祝活动相伴而来。
此外,中国的传统习俗如拜年、红包、舞龙舞狮也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元素。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因其多样性和独特性而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赞赏。
100个中国传统文化名片
![100个中国传统文化名片](https://img.taocdn.com/s3/m/9468f53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d.png)
100个中国传统文化名片都市快讯 2020-01-03 19:02:21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教育。
这100个中国传统文化名片实在是太美了,赶快收藏起来慢慢传承给你的孩子吧!1.中国国画2.中国书法3.篆刻印章4.中国结5.京戏脸谱6.皮影7.武术8.秦砖汉瓦9.兵马俑10.桃花扇11.景泰蓝12.玉雕13.中国漆器14.红灯笼(宫灯纱灯)15.木版水印16.甲骨文17.钟鼎文18.汉代竹简19.茶品茶20.中药21.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22.竖排线装书23.剪纸24.风筝25.佛26.道27.儒28.阴阳29.禅宗30.观音手31.孝服32.纸钱33.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34.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35.祥云图案36.中国织绣(刺绣等)37.彩陶38.紫砂壶39.蜡染40.中国瓷器41.古代兵器(盔甲剑等)42.青铜器43.鼎44.敦煌壁画45.石狮46.门神47.年画48.鞭炮49.谜语50.饺子51.舞狮52.中秋月饼(包涵粽子花馍等等,不再例图)53.鸟笼54.盆景55.芭蕉扇56.白酒57.唐装58.绣花鞋59.老虎头鞋60.旗袍61.肚兜62.斗笠63.帝王的皇冠64.皇后的凤冠65.泥人面塑66.大花轿67.水烟袋68.鼻烟壶69.筷子70.牌坊71.园林72.寺院73.古钟74.古塔75.亭76.对联77.井78.民宅79.石桥80.金元宝。
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的地域与文化特征
![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的地域与文化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b73c33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6.png)
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的地域与文化特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国度,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图为世人所瞩目。
从北京的紫禁城到西安的兵马俑,从苏州的园林到杭州的西湖,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无所不在,充斥着丰富的地域与文化特征。
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着美丽的风景和雄奇的山水,更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等,这些特征展现着中国人民的历史底蕴、思想智慧、艺术品味、信仰意识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华北平原文化华北平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在这里孕育了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华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中央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有漫长的黄河流域、碧波荡漾的晋冀鲁冀大运河、著名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壮阔的太行山等。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华北平原文化。
华北平原文化植根于华夏文化,主要依赖于中原地区,由于其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文艺的特殊性,华北平原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华北平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代表性建筑包括:北京故宫、山西的木塔、太原的悬空寺、河南的白马寺等。
这些代表性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华北平原文化的展示。
江南水乡文化江南水乡是指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区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
江南水乡被称为中国最具文化气息的地区之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这里的大运河连接了长江和黄河,交通十分便利,因而水运舟跡、民俗艺术、舞蹈歌曲等多样的文化艺术品质在此得以保留和发展。
江南水乡文化种类繁多,有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乐器文化、戏曲文化等等,这些文化都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水乡文化特色,远离浮躁的城市喧嚣,江南水乡的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之中,并愉快地享受其中。
西北文化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它占据着广阔的地理区域,包括了宁夏、甘肃、陕西和青海等省,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势力悬殊、彼此交涉的地区,因而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西北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民族特色和生态环保特色,此外还有多种不同的生态游览资源和文化艺术资源。
中国的地理历史古代文明遗址与历史名城
![中国的地理历史古代文明遗址与历史名城](https://img.taocdn.com/s3/m/ab88d6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0.png)
中国的地理历史古代文明遗址与历史名城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珍贵的地理历史古代文明遗址和历史名城。
这些遗址和名城见证了中国文明的繁荣与辉煌,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历史古代文明遗址和历史名城,带您走进中华文明的源头和辉煌。
1. 西安城墙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墙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它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墙"。
登上城墙,远眺周围的建筑和城市景色,仿佛穿越到古代的西安,感受历史的厚重。
2. 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
它横跨中国的北方边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万余里。
长城是中国古代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了中原文明的安全。
如今,长城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和徒步旅行。
3. 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它的建筑宏伟壮丽,布局严谨精细,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
在故宫内,您可以欣赏到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体验中国封建帝王的豪华生活。
4. 雁荡山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被誉为"东方长寿第一山"。
这座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山中有众多的古代文明遗址,如石桥遗址、瓦窑遗址等,这些遗址见证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智慧。
此外,雁荡山还拥有峡谷、瀑布、湖泊等壮丽的自然景观,是户外探险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5. 赤壁赤壁古战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争遗址之一。
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陆大战。
这里的山水环境优美,历史遗址和纪念碑遍布其间,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在赤壁,您可以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智慧。
以上只是中国地理历史古代文明遗址和历史名城的冰山一角,每个遗址和名城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的风景名胜与地理文化
![中国的风景名胜与地理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d2d8a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e.png)
中国的风景名胜与地理文化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拥有丰富的风景名胜与地理文化。
从雄伟的长城,到神秘的丽江古城;从美丽的黄山,到壮观的张家界,中国的风景名胜与地理文化是人类智慧和自然的完美结合。
本文将对中国的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和地理文化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的风景名胜长城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长城全长约2.1万公里,是古代中国为了防御外敌入侵而修建的。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市区。
长城沿线的风景壮观,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八达岭、慕田峪、金山岭等。
故宫,也称紫禁城,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内有众多的宫殿、楼阁、殿堂,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朝,是一座融合了汉族、纳西族、藏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的古城。
丽江古城的街道布局独特,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
古城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木府、黑龙潭、束河古镇等。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山水风光旅游胜地。
黄山被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代表。
黄山风景区内有众多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等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有“猴子观海”、“飞来石”、“西海大峡谷”等。
张家界张家界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
张家界景区内有众多的山峰、峡谷、溶洞、湖泊等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有“袁家界”、“天门山”、“黄龙洞”等。
张家界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地球上的画”。
中国的地理文化中国的地理文化是指中国各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理环境、地理特征、地理分布等方面的文化。
中国的地理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
利用地理校本课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41张PPT)
![利用地理校本课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8dfae1783e0912a3162a2c.png)
三、做一个践行传统文化的人
❖ 一个合格的教师本身就具有很多传统美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温、良、恭、俭、让”
“静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努力工作
❖ 作为女教师,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礼仪之邦”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 仪式的国家。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 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 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 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 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 “四德”:重视妇女品德仪表言辞修养,今天如能 代之以以时代新内容(如“德”重在文明礼貌修养, “言”、“功”重在才能和创造性的培养,“容” 适当注重修饰而不过分化装整容等),也颇有借鉴 之处。
❖ 至于“四德”,重视妇女品德仪表言辞修 养,今天如能代之以以时代新内容(如 “德”重在文明礼貌修养,“言”、“功” 重在才能和创造性的培养,“容”适当注 重修饰而不刻意化装美容等),也颇有借 鉴之处。
有些书籍虽然
不是专业地理书籍, 例如《诗经》,但 是记录了那个时代 各地的风土人情, 是我们了解当时的 生产、生活情况的 宝贵资料。
二、做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人
❖ 把课堂变成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一种是结 合教材,潜移默化的进行传播。在区域地理 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我国名山大川、名胜 古迹和风土人情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热爱祖 国的优秀文化。
❖ 自己了解传统文化以后,可以通过编写有关 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给学生介绍。
❖ 例如《易经》中提出 的“天人合一”思想, 和我们现代地理“人 地和谐”的一脉相承。
❖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 息。地势坤,君子厚 德载物。——中华民 族精神的代表
淮南五中校本课程
“八大书院”是传统文化的名片
![“八大书院”是传统文化的名片](https://img.taocdn.com/s3/m/f4c149cd9e314332396893ee.png)
“八大书院”是传统文化的名片作者:宋明昌来源:《新阅读》2019年第03期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国家邮政局于1998年、2009年分别发行了两套共8枚“八大书院”的邮票。
这“八大书院”分别是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陽书院、湖南衡山石鼓书院、江苏泰州安定书院、江西铅山鹅湖书院、海南儋州东坡书院。
“八大书院”是中国历史上7300多座书院的缩影,许多书院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
书院,顾名思义与书密切相关,书院乃讲书、读书、藏书、著书、刻书、印书之地,其主要功能是教学、学术研讨、祭祀。
书院起源于唐、兴盛于宋、衰败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
书院聘大儒大师讲经论道,学行温、良、恭、俭、让,体证仁、义、礼、智、信,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求索问道、传播学术、成就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千年书院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一是文人的家国情怀。
书院座右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天下为己任”而办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是读书观。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三是学习方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四是读书原则。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五是树学风。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尊师重道、能者为师。
六是礼仪教育。
书院祭祀孔子及其弟子、历代名儒、书院山长、对书院作出贡献的先贤,既体现书院学术追求,又进行礼仪教育,耳濡目染地培养生徒尊师、重道、崇贤、尚礼。
七是环境幽静素雅。
古树参天、小桥流水,飞檐翘角的楼台亭阁古朴端庄,实为古代园林建筑之典范,建筑与环境、风光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体现了“天人合一、钟灵毓秀”的境界。
中国地理名片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名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b8f8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c.png)
中国地理名片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东海和黄海,南濒南海,西临西太平洋,北界蒙古国、俄罗斯、朝鲜和哈巴河地区。
东、南、西三面临大洋,北面高山长城。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邻接东、南、中亚三大文明中心的地区。
二、地形地貌中国国土东西宽、南北窄。
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趋势。
它的地形由西北至东南主要分为青藏高原、西南地区、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六大地形区域。
1.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地表积雪最多的区域之一。
高原上分布有成千上万的湖泊和河流,是中国的水源涵养地,有“世界屋脊”之称。
2.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主要由巍峨的高山、深邃的峡谷和绿茵的山谷组成。
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森林资源集中地区,也是重要的水库、水电站集中地区。
3.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和人口聚居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4. 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水稻种植区。
5.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地貌复杂,有大小山脉和丘陵,高低起伏,气候温暖,是中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农业生产基地。
6.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能源重镇。
三、气候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总的来说,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偏向寒冷,南部偏向炎热,而西部则处于干旱状态。
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特点是温暖潮湿,气候适宜,是中国的热带农业产地。
2.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适宜农业和工业生产。
3.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黄河以北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
4.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部地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
传承尊重地域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传承尊重地域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74662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b.png)
传承尊重地域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发布时间:2021-09-17T08:32:28.31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4期作者:侯小卿[导读]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是学校文化元素对学校成员发展的作用力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综合力量。
文化立校,特色育人。
侯小卿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鸿浦小学福建省漳州市 363005摘要: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是学校文化元素对学校成员发展的作用力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综合力量。
文化立校,特色育人。
基于对学校所处地域文化的传承,基于学校自身的办学追求,通过探索与实践打造黄稷堂地域名片,建构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底蕴与内涵,让学校文化成为师生前行的动力之源和共有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黄稷堂;地域文化;学校文化力;文化具象;德育特色每所学校各有自己生存的具体社会环境,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沿革,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底色。
[1]“一校一品”应运而生,也是针对近年来各地各类学校“千校一面”日趋同质化现象的回应。
文化立校,特色育人。
基于对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的传承,基于学校自身的办学追求,近年来,我们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打造黄稷堂地域名片,建构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底蕴与内涵,让脱胎于“湘桥小学”这所农村完小校在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的交织中重启、快进,协同发展。
一、打造稷堂地域名片,使学校文化有底蕴学校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师生的行为方式,是一种物化形态。
作为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它往往体现在办学理念上,这个办学理念必然会产生精神力;作为行为方式的学校文化,它往往体现在办学行为上,这个办学行为必然会产生行动力;作为物化形态的学校文化,它往往体现在办学环境上,这个办学环境必然会产生形象力。
[2]北大钱理群教授指出:“引导我们的孩子去了解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民,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并把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
岳麓书院简介
![岳麓书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770f1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c.png)
源
• 岳麓书院为湖南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推动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岳麓书院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岳麓书院的未来发展
岳麓书院的未来展望
• 岳麓书院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培养新一代人
• 岳麓书院将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
• 现在,岳麓书院是湖南省的文化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岳麓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 与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 四大书院分别代表不同的地域文化,岳麓书院代表湖湘文化
岳麓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是中国古代士人学习的重要场所
统Hale Waihona Puke • 现代,岳麓书院经过多次修缮与改革,成为湖南省的文化名
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岳麓书院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岳麓书院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 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一部分,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任务
• 岳麓书院是湖南省的文化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岳麓书院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 岳麓书院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演出
院的建筑和文物进行严格保护
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 现在,岳麓书院有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负责对书院的
• 岳麓书院还开展各类学术研究,挖掘和整理书院的历史
文化遗产进行管理和保护
和文化,为后人提供参考
岳麓书院的石刻文化及其价值
岳麓书院的石刻文化丰富多样
• 明朝时期,书院规模扩大,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书院之一
中国的主要文化遗产与地理特色
![中国的主要文化遗产与地理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224f7d8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9.png)
莫高窟:佛教艺术宝库,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代表,世界文化 遗产
苏州园林:江南园林代表,世界文化遗 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中国国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剪纸: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书法: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艺:中国茶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地理特色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文化遗产提供了独特的保护条件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为文化遗产提供了独特的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 历史遗迹:历史遗迹为文化遗产提供了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民俗风情:民俗风情为文化遗产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
文化遗产和地理特色的共同发展
气候多样:热带、 亚热带、温带、 寒带等
河流众多:长江、 黄河、珠江、松 花江等
自然资源丰富:煤 炭、石油、天然气、 金属矿产等
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高原山地气候:中国西部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文化遗产和地理特色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 责任感
国际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推广中国的文化遗产和地理特色,增进国 际间的了解和友谊。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项目:如丝绸之路、 长城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 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机构
添加文档副标题
中国的主要文化 遗产与地理特色
汇报人:
目 录
壹
贰
叁
肆
中国文化遗产
中国地域文化素材
![中国地域文化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572586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1.png)
中国地域文化素材
中国地域文化素材丰富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以下是几个中国地域文化素材的例子:
1. 北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北京的建筑风格以紫禁城、天坛和故宫等为代表,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雄伟和庄严。
此外,京剧是北京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2.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具有浓厚的近代都市文化氛围。
上海的建筑风格以外滩和豫园为代表,体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此外,上海还是中国早期电影产业的重要发源地,一些著名的导演和演员也来自上海。
3. 广州:广州是中国南方的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广州人的饮食文化以粤菜为代表,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于世。
广州还是中国南方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有许多古代学府和文化遗址,如岭南大学堂和广州图书馆等。
4. 成都: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
成都的文化以川剧、川菜和成都话为代表。
川剧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燃情的唱腔而闻名于世。
成都还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和宽窄巷子等。
这些只是中国地域文化素材的一小部分,每个地区还有更多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形式,表达了中国悠久而多样的文化传统。
“八大书院”是传统文化的名片
![“八大书院”是传统文化的名片](https://img.taocdn.com/s3/m/50cc71383b3567ec102d8aee.png)
该 l}5院是湖湘 文化 发源 地 ,迄今 已有 1200余 年历 史 。湘江 、蒸 水 、未水 l=江 环绕 ,风光秀丽 , 自古有 “石鼓 江山锦 绣华 ”之 美誉 。书 院立 有 高 约两 米石鼓 ,有诗云:“呜石 含潜响 ,雷骇震 九天”。
66
拾粹 I
“八大 书院’’是传统 文化 的名 片
“八人 矧院 ”是 小陶历 史 L:730t)多鹰 _f 院 的缩 影 , :多 院 做 列 入 “食
保 护 似” ,其 |{_1f_l鹿 涧 院 、
先破 列入 “ 艾化遗 J :” . r年
们 留 下 r弥 足珍贵 的 _ 丈化资源
这 里是北 宋理学 先驱 、教育 家胡瑗 的讲学 故 址 , “明体 达用 ”的 “湖 学”精 髓 ,风 行天 下 ; 这里诞 生 的 “至天下之 治者在 人才 ,成天下之 才 者在教化 ”教育 理念 ,演 绎 丁年 ;这里 承传 源远 流 长的 “教育 基因” ,培 育 了一 大批科 学家 、艺 术家 、教 育家 、企业 家等 栋梁之 才 。范 仲淹誉 之 为 “孑L孟 衣钵 ,苏湖领 袖” ;王 安石尊 之 为 “天 下豪杰魁 ” ;苏轼 推之 为 “章 为万世 程” ;文天 祥敬之 为 “一代 瞻仰 ,百 世钦崇 ” ;司马光颂 之 为 “苏湖 之教 ,造士有 术” 。书院有一 剐板联 意 味深长 “精忠上仰将军岳 ,正学前瞻教授胡 ”。
拾粹 I
1 湖 南 衡 阳 石 鼓 书 院 石 鼓 2 江 苏 泰 州 安 定 书 院
苏轼 、周敦 颐 、朱熹 、张械等人在此执 教 ,郦道 元 、 杜甫 、韩愈 、柳宗元 、刘 禹锡 、辛弃疾 、文天祥 、 徐霞客 等人来此 或讲学 授徒 、或 赋诗 作 记 、或 题 壁刻碑 。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d7281b1f227916888486d7fd.png)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水田小学韩平会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1.识记中国地势及地形特点。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2)从青藏高原往北往东,是第二阶梯,最南端的云贵高原,它的北部是四川盆地,再往北赵趆过秦岭是黄土高原。
(3)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
黄河在东西方向横穿黄土高原。
黄河的东侧是山西高原。
(4)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太行山中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5)太行山北端是东西向的燕山山脉,再向北趆过蒙古高原东侧一段多山地区,就是东北平原,东北平原的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脉。
(6)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接壤,华北平原直接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
2.识记气候变化大势。
(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
竺可桢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温暖期,这个时期的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
第二个时期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为寒暧交错期,这个时期是西周到明朝的初期。
第三个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这个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桢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第四时期从1900年开始,竺可桢称这为“仪器观测期”。
3.领会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首先,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长江黄河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而汉水、淮河更是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之中国地理历史文化名片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圆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大国。
中国领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北纬53°30′),南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北纬4°),跨纬度49度多;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135°05′),西到帕米尔高原(东经73°40′),跨经度60多度。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
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空中鸟瞰陕北黄土高原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
海岸地势平坦,多优良港湾,且大部分为终年不冻港。
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
其中最大为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位于台湾岛东北海面上的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最东的岛屿。
散布在南海上的岛屿、礁、滩总称南海诸岛,为中国最南的岛屿群,依照位置不同称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地形国土状况项目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960海域面积(万平方公里)473海洋平均深度(米)961海洋最大深度(米)5377岸线总长度(公里)32000大陆岸线长度(公里)18000岛屿岸线长度(公里)14000岛屿个数(个)5400岛屿面积(万平方公里)3.87注:岛屿面积未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
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
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
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中国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者多达1500余条。
由于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从河源到河口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
注入海洋的外流河,流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
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等向东流入太平洋;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向东流出国境再向南注入印度洋,河流的上方是长504.6公里、深6009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则向北流出国境注入北冰洋。
流入内陆湖或消失于沙漠、盐滩之中的内流河,流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2179公里。
黄河壶口瀑布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为世界第三大河。
其上游穿行于高山深谷之间,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长江也是中国东西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天然河道优越,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
黄河流域牧场丰美,矿藏丰富,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黑龙江是中国北部的大河,全长4350公里,其中有3101公里流经中国境内;珠江为中国南部的大河,全长2214公里。
除天然河流外,中国还有一条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它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北起北京,南抵浙江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1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千帆竞太湖中国境内湖泊众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是湖泊最多的两个地区。
前者为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其中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最大,面积3583平方公里;后者主要分布着咸水湖,有青海湖、纳木湖、奇林湖等,当中以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最大,面积4583平方公里。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
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每年9月至次年4月,干寒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寒冷干燥,南北温差甚大。
每年的4月至9月,暖湿的夏季风从东部和南部海洋吹来,普遍高温多雨,南北温差甚小。
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东南沿海可达1500毫米以上,西北内陆只有200毫米以下。
形容中国的土地和矿产时,人们常常要用到许多庞大的数字。
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滩涂等在中国都有大面积分布。
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草原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而森林大都集中在东北和西南边远地区。
中国现有耕地18.2574亿亩。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的东北平原是中国第一大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亚麻和甜菜。
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土层深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和湖泊星罗棋布,是中国主要的水稻、淡水鱼产区,素称“鱼米之乡”,并且盛产茶叶和桑蚕。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多为紫色土壤,气候暖湿,农作物可四季生长,盛产水稻、油菜和甘蔗。
珠江三角洲盛产水稻,每年可收获二至三次。
截至2008年,我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提前两年实现了森林覆盖率20%这一目标。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遍布望不到边的红松、落叶松、黄花松等针叶林及白桦、柞树、水曲柳、杨树、榆树等阔叶林。
其次为西南天然林区,该区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楠、红木等;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是中国少有的热带阔叶林区,森林植物多达5000余种,有“植物王国”之称。
秋染阿勒泰中国的草地面积约40000万公顷。
在从东北到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的广阔草原上,分布着多个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草原为中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出产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和蒙古绵羊。
新疆天山南北也是中国重要的天然草场和牲畜良种基地,出产著名的伊犁马和新疆细毛羊。
中国耕地、森林、草地面积的绝对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相对数量却很少。
尤其是耕地,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
截至2007年初,全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9种。
煤、铁、铜、铝、锑、钼、锰、锡、铅、锌、汞等主要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其中煤炭保有储量为10033亿吨,主要分布在北部,尤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
铁矿的保有储量为457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磷、硫等矿产也很丰富。
石油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浅海大陆架。
稀土金属的储量,比世界其他国家的稀土总量还多。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6266种,其中陆栖脊椎动物2404种,鱼类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类的10%。
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褐马鸡、丹顶鹤、朱鹮、白鳍豚、扬子鳄等百余种中国特产的珍稀野生动物,闻名于世。
毛色黑白相间的大型哺乳动物——大熊猫,体重可达135公斤,靠吃嫩竹和竹笋为生,目前只剩下1000余只,由于极其珍贵,已成为世界保护野生动物的标志。
黄嘴鹭丹顶鹤,体长可达1.2米以上,身上覆盖着白色羽毛,头顶上长着一小块丹红色的裸露皮肤,它在东亚地区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白鳍豚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淡水鲸类之一,1980年首次从长江里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引起世界豚类研究界的极大兴趣。
中国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3.2万余种。
北半球寒、温、热各带植被的主要植物,在中国几乎都可以看到。
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余种,水杉、水松、银杉、杉木、金钱松、台湾杉、福建柏、珙桐、杜仲、喜树等为中国所特有。
水杉是一种高大乔木,被列为世界古稀名贵植物。
金钱松产于长江流域山地,叶子簇生在短枝上,状如铜钱,春夏苍绿,秋天变黄,是世界五大庭园珍贵树种之一。
中国食用植物有2000余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长白山的人参、西藏的红花、宁夏的枸杞、云南和贵州的三七等,都是名贵药材。
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牡丹,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