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泄泻的中医疗法
生活家庭·医生Family life guide -221-曾道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卫生院)泄泻属于中医病名,即人们常说的腹泻,指的是由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泻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泄泻的症状表现见图1所示,该疾病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需积极进行治疗。
中医善于辨证论治,且在治疗泄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就来说说泄泻的中医疗法。
图1 泄泻的症状表现实证治疗根据辨证论治思想,中医认为泄泻具有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主要包含以下四种证型:(1)湿热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组方为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甘草6g,加水煎汁,取汁温服,可清热利湿、解表退热;(2)寒湿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泄泻稀薄多水或如鹜溏、口淡不渴、不思饮食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该药物由广藿香油、茯苓、厚朴、陈皮、苍术、白芷、甘草浸膏、紫苏叶油等十三味中药制成,具有邪祛正复、芳香化浊、散寒除湿、解表和里等功效;(3)伤食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胸脘痞闷,腹部疼痛,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保和丸治疗,该药物由茯苓、半夏、六神曲、连翘、麦芽、莱菔子、山楂等中药制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4)肝气乘脾: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嗳气少食,胸胁胀闷,腹痛,腹泻等,需采用痛泻要方对患者治疗,该方由白芍6g、白术6g、陈皮4.5g、防风3g 组成,具有补脾柔肝、调和肝脾、祛湿止泻等功效。
虚证治疗泄泻的虚证主要包含脾胃虚寒证和肾阳虚衰证两种,其中,脾胃虚寒的症候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对该类患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主要由山药、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桔梗、砂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治疗,具有益气祛湿、补脾健胃等功效。
中医分型辨证治疗泄泻
[] 王立患. 2 眩晕 病 的 辨 证 思 路 与 方 法 [ ] 河 南 中 医 ,0 9,9 2) J. 20 2 ( :
l 5 1 7. 0 0
[ ] 郑 筱 萸 . 药新 药 l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 北 京 : 国 医 药 科 技 出 3 中 临床 S. 中
版 社 ,0 2 3 2 3 4 2 0 :2 -2 .
源 , 互滋 生 , 相 从而决 定 了病理 上 因痰致瘀 的相互 交 结
的格 局 。在临 床治疗 中医多用 半 夏 白术 天麻 汤加 减 化 裁 , 综合 临床 疗效 因强 调痰 瘀 的生成 、 化 。当然 重 但 运 视眩 晕 的标本 治疗 为 临 床 用药 优 势 所 在 , 瘀 的 化 解 痰 为之 标 , 阻止痰 瘀 的: 为之 本 , 生成 通过 眩晕 的病 因病 机
[ 贺敬波 , 4] 陈捷 , 丹 红 . 祁 五苓 散 加 减 对 老 年 椎 一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基
引 发其他 多 种疾 病 。痰 浊 中阻 , 阳不 升 , 阴 不 降 , 清 浊 蒙 闭清 窍 , 窍失 养 , 发 为 眩 晕 。瘀 和 痰 一 样 , 是 清 就 既
患 者 血 液 流 变学 的影 响 [ ] 中 国J 康 复 ,0 6 9 3 :2 . J. 临床 2 0 , ( )2 4
( 文校 对: 毅 本 收 稿 E 期 :0 1— 7—1 ) l 21 0 2
中医分 型辨 证 治疗 泄 泻
张 玲
摘要: 泄泻是儿科的常见病, 临床上以二证四型进行辨证, 即实证泄泻, 包括伤食型、 暑湿型; 虚证泄泻, 包括脾虚型、 脾肾阳虚 型。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泄泻; 中医分型辨证
化无 力 , 水液 内停 为痰 ; 肾 阴不 足 , 或 阴虚火 旺 , 炼液 为 痰; 肝失 疏泄 , 气滞 水 停 为 痰 , 肝 郁气 滞 , 热 、 火 或 郁 郁 炼液 为痰 。 痰一 旦 形成 之后 ,随气 血运 行 , 成为 致病 因素 , 又
泄泻的辨证与治疗
22保 健医疗保健2019.05周满茹中医所说的“泄泻”,泛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的一种病症。
古人将大便溏泻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多是由湿邪过胜,留聚肠道和脾胃升降功能发生障碍,运化失职所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
其病因有多种。
感受外邪泄泻。
有的是感受寒湿或风寒,症见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脘腹胀满少食,兼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呕吐。
治宜采用解表散寒、芳香化浊之法,用藿香正气散为主调之。
方用藿香解表祛湿和胃为主药;紫苏、白芷发散风寒,陈皮、厚朴行气祛湿、宽中,半夏降逆止呕和胃,共为辅药;茯苓、苍术健脾止泻,大腹皮行气利水消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共奏解表、化湿、和中之功效。
有的是感受湿热或暑湿,症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便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
治宜采用清热利湿之法,方选葛根芩连汤治之。
方用葛根为主药,清热解表,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痢;辅以黄芩、黄连清胃肠之热、燥胃肠之湿;甘草清热解毒,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以为使药,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还有一种为饮食停滞泄泻。
症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胀,不思饮食。
治宜采用消食导滞之法,方药选用保和丸调之。
方用山楂消食化积,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为主药;辅以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麦芽消乳之积,莱菔子消食下气,宽利胸膈,四药合用,可消各种饮食之积;佐以陈皮、半夏行气导滞、和胃止呕,茯苓渗湿利脾,连翘清热散结,共奏消积和胃、清热利湿之功。
《古今医鉴》在保和丸处方的基础上,增减化裁为“越鞠保和丸”,方中增加黄芩、黄连、木香、当归、白术等药味,进一步增强和胃化滞的功效。
再有一种为脾胃虚弱泄泻。
症见大便溏薄,水谷不化,纳呆腹胀,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
治宜采用益气健脾之法,方药选用参苓白术散调之。
方用党参、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为主药;辅以白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渗湿健脾;佐以甘草益气和中,砂仁、陈皮理气和胃醒脾;以桔梗为使,宣肺,载药上行,共奏补气健脾、和胃渗湿之功。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定义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泄——泄漏之意,大便溏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倾泻之意,大便直下,如水倾注,清稀如水而势急但临床上所见泄泻,往往时急时缓,难于截然分开,故合而论之。
《内经》有“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
汉唐方书多包括在“下利”之内,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
分类1.以发病脏腑分类和命名者——胃泄、脾泄、肾泄、大肠泄2.以泄泻的症状分类和定名——飧泄(泻下完谷不化)、溏泄(溏垢污浊)、鹜泄(澄澈清冷)、濡泄(泻下水多者)、滑泄(久泻不禁者)3.以发病的病因分类和定名者——暑泄、食泄、酒泄、疫泄、气泄等历史沿革1.《内经》认为其病因有外感与风、寒、湿、热之不同,并夏季多发。
其发病与饮食失调、气候失宜有密切关系。
病位在大、小肠因于风——“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于寒——“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举痛论》)因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因于湿——“湿盛成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金贵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泄泻有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并提出了有效的方剂:寒利——葛根汤;热利——葛根芩连汤;实滞——大承气汤;虚利——四逆汤。
3.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也可导致泄泻:“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4.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对病因病机、病位、治法有更加明确的论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之气为最”。
“凡以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32例临床观察
参蒲益 胃汤 正是针 对 上述脾 胃生理 与病 理 特点 而设 。 本方主要 以 四君 子汤 和 失笑 散加减 而 成 , 以期 达到 益气 扶 脾 , 胃化瘀之效 。李 东垣 在 《 胃论》 和 脾 中明确 指出 : 甘温 “ 以补其 中而 升其 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 理研 究证实 , 用甘 ” 使 温益气之药 , 能恢复脾 胃生化气 血运 行水谷 之能 , 能增强 细
平滑肌收缩反应 , 阻止 胃黏 膜细胞 钙离子 的 内流 , 而保护 从 胃黏 膜 , 进 溃疡愈 合 , 促 枳实 宽 中下 气 , 则能 调整 胃肠蠕
在 胃为标 , 与仲景“ 虚则太 阴, 阳明” 实则 之论相符 , 因而临床 治疗时 , 应针对上述特点 , 以辨证为 主 , 证病结 合。用 药不宜 过分偏寒、 偏热 、 壅、 偏 偏塞 , 应宜疏 、 宜和、 宜通 , 不可妄用 亦 攻伐。用药宜平 补平 泻 , 药轻灵 , 用 刚柔 相济 , 温相 益 , 寒 以
愈。临床上把腹 泻病程达 2周 一 2个月 的称迁延 性腹泻 , 腹 泻病程超过 2个月的称慢性腹泻 , 迁延性腹 泻和慢性腹泻 两 者无 明显概定的 区别故 习惯上 统称迁延 性慢性 腹泻 病。迁 延性慢性腹泻病病因复杂 , 感染 、 营养物质过敏 、 营养治疗 酶 12 诊疗标准 . 西医诊断符合 19 94年方鹤松 等《 中国腹泻
・
1 4・ 3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1 0 o年 2月第 4卷第 3期
C i JMo mgA p 。e 0 0 v 1 N . hn dD p !Fb2 1 , 0. o3 4.
中医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泄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
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统称为泄泻。
西医学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以泄泻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本病在《内经》载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指出泄泻发病与寒、湿、风、热等病因有关,病变脏腑涉及脾、胃、大肠、小肠。
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盛则濡泻。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素同·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宣明五气日:人小肠为泄。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脉安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难经·五十七难》将泻分为五种,其中胃泄、脾泄、大肠泄属泄泻,而小肠泄、大瘕泄属痢疾。
2.东汉·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如《金匮要略·呕吐哆下利病脉证治》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另有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理中丸、五苓散等治泄方药沿用至今,创用“通因通用”治法,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始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至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
4.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曰:“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必致溏泄。
”提出情志失调可引起泄泻。
金·李东垣提出益气升阳、祛风除湿诸法,朱丹溪创痛泻要方等,从不同角度充实了治泄方法5.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云:“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提出用分利之法治疗泄泻。
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后世治疗泄泻影响很大。
中医常见病辨证分析——泄泻痹症
舌苔脉象 舌苔薄白,脉浮
湿热泄泻
食滞肠胃
肝气乘脾 脾胃虚弱
大便气味臭秽,肛门灼热
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因情绪波动后腹痛腹泻 反复发作,饮食不慎后增多
舌苔黄腻,脉濡 滑数
舌苔垢浊或厚腻, 脉滑
脉弦
脾气虚弱表现 舌淡苔白,脉弱
肾阳虚衰 五更泻
肾阳虚表现 舌质淡苔寒白, 脉沉细
黄某,男,33岁,森林武警,反复腹泻 二年就诊,平素进食油腻生冷或肚子着凉即 容易腹泻,没有粘冻,胃口不佳,容易疲劳, 舌淡苔白,脉缓弱。
肝气乘脾
【主症】腹痛而泻,伴有腹中雷鸣,攻窜作痛, 矢气频作,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平 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
【证机概要】肝失疏泄 ,肝旺脾虚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
脾胃虚弱
【主症】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 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多,内有不消化食物,大便 时溏时泻,纳谷不香,进食后脘腹胀满不适, 或兼隐痛,神疲倦怠,畏寒肢冷,舌淡苔白, 脉象缓弱。
【证机概要】风寒湿邪留滞经络 寒邪偏盛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代表方】乌头汤
风寒湿痹——着痹
【主症】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 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 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风寒湿邪留滞经络 湿邪偏盛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代表方】薏苡仁汤
风湿热痹
【主症】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 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 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 燥,脉滑数。
【证机概要】邪热壅于经络、关节, 气血郁滞不通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白虎桂枝汤
痹症鉴别要点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腹泻
用料配方:砂仁10克,猪肚子1000克,花椒、胡椒末、葱白、生姜各适量
操 作:将猪肚洗净,用沸水烫一下,刮去内膜,放入砂锅中加水加花椒、生姜、葱白煮熟后,捞起猪肚晾冷切条,再将原汁烧开下肚条、砂仁、胡椒末、味精等,文火炖煮20分钟即成。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的婴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南方冬季亦可发生,且往往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功 效:发表散寒,温中通阳
用 法:趁热服食,每日2次
3)湿热型
表 现: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每日数次或数十次,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黏液,腹部时有疼痛,食欲不振,肛门灼热,伴湿热之象,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苔黄腻。
治 法:疏风散热
取 穴: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揉耳后高骨30次;揉外劳宫30次
参考方剂:藿香正气散
功效:解表和中 理气化湿
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透,蕴热不退,午后热重等
用料配方:栗子仁与白糖适量
操 作:将栗子仁磨成粉,煮成稀糊,加白糖调匀服食
功 效:养胃健脾
用 法:每日1~2次,连食数日
注:(1)将《正红草止泻软膏》涂抹于患者腹部,顺时针摩腹待药物吸收,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治疗5分钟
(2)将糖液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稍冷,即用刀划成条,再划成小块即成。
功 效:健脾止泻。 适应久泻、久痢等症。
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腹泻中医术语称为泄泻。
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泄泻的病机特点是脾虚湿盛,肠道功能失司。
外邪致泻以湿邪最为重要,其他诸多邪气需与湿邪兼夹,方易成泻;内因则以脾虚最为关键。
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气味略腥属于寒湿为患;大便或稀或溏,其色黄褐,气味臭秽,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属于湿热为患;大便溏垢,臭如败卵属于伤食积滞;大便溏稠,夹有白色黏冻属于痰湿壅盛;大便稀溏,甚则完谷不化,无腥臭属于虚寒之证。
寒湿内盛证候主症: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常用药:藿香、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
加减:1.若表寒重者,可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2.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可用纯阳正气丸温中散寒,理气化湿。
3.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可改用胃苓汤健脾行气祛湿。
湿热伤中证候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车前草、苦参。
加减:夹食滞——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大便欠爽,腹中痞满作痛甚——加木香、大腹皮、枳壳等以宽肠理气;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加藿香、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或合平胃散;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食滞肠胃证候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症状。
主要见于西医学之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亲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
【诊断】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2 .常兼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 .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暴泻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化湿;久泻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健脾。
1寒湿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
蕾香、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厚朴、大腹皮各IOg,紫苏、白芷各6g。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各6g。
2 .湿热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便色黄褐而臭,腹痛,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葛根苓连汤加减。
葛根10g,黄连3g,黄苓10g,泽泻12g,马齿宽15g,六一散(包煎)12go加减: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加苍术、厚朴各10g。
若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g。
3 .食滞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脱腹痞满,泻下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味。
神曲、麦芽、山楂、莱腋子、法半夏各:1Og,陈皮6go加减:若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脱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IOg o4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神疲,腹胀不舒,大便稀澹,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濡缓。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
泻后痛减,夹杂脓血,血色鲜红,结肠镜检查提示肛门以上多发性溃疡病灶,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服用美沙拉嗪等药物病情控制尚可,但每遇饮食不慎或过于疲劳即复发。
刻诊: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口苦,里急后重,舌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
辩证为肝脾不调,湿热蕴结,治疗以疏肝健脾,清热化湿。
处方: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木香5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炮姜5克,大黄炭10克,地榆炭10克,元胡10克,仙鹤草30克,白头翁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14剂。
二诊:服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已除,仍有便溏,偶有脓血,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前方去大黄炭,元胡,14剂,水煎服。
三诊:脓血便未见,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明显,前方去黄芩,防风,炮姜,地榆,加炒黄芩,厚朴,炒防风。
三诊方加减服用两个月,未见腹痛腹泻和脓血便,嘱服香砂六君丸两个月以善其后。
随访未见复发。
按:该案患者主症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综合四诊,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肝郁气滞,湿热内滞为标,脾胃虚弱为本,因初诊脓血便严重,故在疏肝健脾,清热化湿之法中加入大黄炭,地榆炭等炭类药以止血;三诊血已止,湿热渐除,而虚像渐显,故去白头翁及诸炭药,而加党参益气健脾,药后诸症皆平,又以香砂六君丸健脾益气善后,邪尽正复,故不易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泄泻”,“久痢”等范畴,先天不足,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是主要发病原因,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尤以脾胃为甚。
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互见。
脾虚失运,肠失传导是主要病机。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下”。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患者素体脾虚或因饮食不节,外感湿热,七情内伤,脾胃受损,运化无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壅塞大肠,使其传化失司,故而出现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泄泻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一)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大便次数多中医治疗方案
摘要:大便次数多,中医学称之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
中医治疗泄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因、病机、体质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大便次数多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大便次数多主要由以下几种病因病机引起:1.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导致大便次数增多。
2. 肝郁乘脾: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大便次数增多。
3. 肺气不足:肺气不足,不能宣发肃降,水湿内停,导致大便次数增多。
4. 肾阳虚衰: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大便次数增多。
5.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阻碍脾胃运化,导致大便次数增多。
二、中医治疗方案1. 脾胃虚弱型泄泻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炙甘草。
加减:若兼有湿盛,可加苍术、厚朴;若兼有食积,可加山楂、神曲。
2. 肝郁乘脾型泄泻治法:疏肝解郁,健脾止泻。
方剂:逍遥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
加减:若兼有肝郁化火,可加栀子、丹皮;若兼有脾虚,可加党参、黄芪。
3. 肺气不足型泄泻治法:补肺益气,健脾止泻。
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
加减:若兼有气虚,可加党参、炙甘草;若兼有湿盛,可加苍术、茯苓。
4. 肾阳虚衰型泄泻治法:温补肾阳,健脾止泻。
方剂:金匮肾气丸加减。
药物组成:附子、桂枝、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
加减:若兼有脾虚,可加党参、白术;若兼有湿盛,可加苍术、茯苓。
5. 湿热内蕴型泄泻治法: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方剂:葛根芩连汤加减。
药物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白术、茯苓。
加减:若兼有湿热下注,可加栀子、丹皮;若兼有脾虚,可加党参、白术。
三、中医治疗方法1. 饮食调理:泄泻患者应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108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108例临床观察目的研究观察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口服合适的中药汤剂治疗。
结果11d内患儿精神食欲正常,腹泻停止,大便成形,常规检查正常。
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原则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辩证小儿腹泻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季节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婴儿时期,通常发病年龄在2岁以下,大多数患儿为1岁以内。
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不成形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症。
这种病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
通常有85%的婴幼儿腹泻采用抗炎、止泻补液等常规治疗2w内方可痊愈,但是也有15%的腹泻患儿腹泻持续不愈。
临床上根据患儿的病程将腹泻又可以分为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
病程在2w~2个月的为迁延性腹泻[1],超过两个月的为慢性腹泻。
临床上对于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没有明显的概定区别,仅用于临床判断病情。
腹泻病因多而复杂,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威胁。
作者结合临床经验,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滿意,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科诊治的10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49例,男59例;年龄3.5个月~7岁,平均年龄(3.5±2.8)岁;病程5~34d,平均病程(21±5.5)d。
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呕吐等临床症状,并且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大便颜色淡黄或黄绿色,大便次数4~8次/d不等。
部分患儿大便有少许泡沫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1.2 中医辩证分型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和病因,分为伤食腹泻、湿热腹泻、脾肾阳虚腹泻、风寒腹泻、脾虚腹泻、气阴两伤腹泻、暑热腹泻等证型[2]。
1.3 中医辩证1.3.1 伤食腹泻伤食腹泻者19例。
泄泻中医
口服中药治疗
藿香正气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 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 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 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 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 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 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穴位注射
使用654-2(有阵发性腹痛肠鸣音活跃大 便次数多) 维丁胶性钙 复合维生素B (有腹胀不消化肠功能紊乱的)双足三 里穴位注射。 作用:调节胃肠功能,解痉止痛。
艾灸
艾灸双足三里、中脘、神阙穴 作用:温中散寒祛湿止痛。
耳穴压豆
脾、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肾 作用:调整脏腑功能
名医论坛
何炎燊
病案
此患者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综合四诊,应辨属泄泻什么证?如何治疗? 病史中提示平素体质欠佳、反复感冒有何意 义?
西医处理原则
液体疗法:液体总量、成分、速度。 合并症及治疗:酸中毒、低钾血症、低 钠血症。 抗感染 对症治疗:腹痛、腹胀、频繁呕吐
中医治疗
口服中药 中药热奄包治疗 耳穴压豆 穴位注射 艾灸
鉴别诊断
痢 疾 霍 乱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辨轻重
大便次数和 量,精神状 况,病程等
辨寒热
从粪便颜色, 性状,气味, 舌苔
辨虚实
从疾病的缓 急,病程长 短,伴随症 状等
治疗原则
1 虚证-虚则 补之 健脾益气 温补脾肾 2 实证-实则 泻之 消食导滞 清肠化湿 3 虚实夹杂-扶 正驱邪,消补 兼施
祛风散寒
辨证论治-“湿热泻”
症状
泄泻主症 + 湿热表现 + 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发表时间:2009-08-03T17:33:12.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忠孝 (海伦市中医院黑龙江海伦 152300) [导读] 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14-02
【关键词】泄泻辨证治疗
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日数十行等症,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发。
1 病机分析
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因素,导致“湿”胜,出现腹泻;或多种原因的作用,但脾胃功能障碍是主要的。
1.1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发泄泻,外邪致泻,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尤以湿邪最为多见。
1.2 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
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引发泄泻。
1.3 情志失调情志所伤,五脏功能失调,尤其脾胃损伤为最。
一般多因脾胃易受肝气侮逆,侮则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作泄泻,这种原因不能忽视。
1.4 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一降一升,主宰消化吸收,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1.5 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衰,肾之阳气不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助脾胃以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盖肾主大小二便,又司开阖。
大便之能开能闭者,肾操权也。
2 辨证要点
辨缓急轻重,急性泄泻(暴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为主或久病及肾。
若泄泻,饮食如常者,证轻;泄泻无度,不能食,或久泻滑脱不禁,其证重。
凡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按,畏寒,完谷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证,如粪便黄褐,味臭较重,肛门灼热,泻下急迫,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多属热证。
3 辩证论治
3.1 寒湿证本证为寒湿困脾,脾失运化,属外邪所致脏腑功能失常,治当祛邪、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因寒湿自外而侵,湿宜化而寒宜散,故治当以散寒化湿为其祛邪之法;兼以健运脾胃以治根本,酌加止泻之品以缓其标急。
治宜散寒化湿,健脾止泻。
用药可选用藿香正气丸加减。
本方既能疏风散寒,又能化湿除中,健脾宽中,调理脾胃,使湿浊内化,风寒外解,脾胃功能得复,泄泻自止。
3.2湿热型(肠道湿热证)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
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宜清热利湿。
用药可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金银花加强清热之力,茯苓、通草、车前子增强利湿之力,湿热分消,泄泻可止。
常用药物为黄芩、黄连、葛根、木香、车前草、苦参、茯苓、金银花等。
若湿邪偏重,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合用平胃散,燥湿宽中,夹食滞者宜加神曲、麦芽、山楂等消食。
3.3伤食型腹痛腹泻,痛则泄泻,泻后痛减,泻下奇臭难闻,厌食恶心,呃逆连声,嗳腐吞酸。
饮食所伤,食积肠胃,故腹胀腹痛,传化失常则泻下。
食滞不化,故泻下如败卵而臭。
泻后浊气外排,则痛减。
厌食,呃逆,嗳腐等均为内伤食滞所引起。
脉滑,苔白也为食积之象。
3.4肝郁型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之时,大便溏稀,舌淡红,脉弦。
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故发生泄泻。
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
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宜疏肝健脾,调理气机。
常用痛泻要方加减。
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
3.5 脾胃虚弱本证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不力。
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脾虚运化无权,故饮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舒,久泻不已;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故面色萎黄,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之象。
病性属本虚,治当遵“虚则补之”的原则,以补益脾胃为其大法,脾运不健,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湿邪为患,故当健脾助运化湿,亦可佐以和胃理气渗湿法。
治宜补益脾胃,助运化湿,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本方用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为法,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常用药物为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扁豆、陈皮、莲子、砂仁、桔梗等。
3.6 肾虚型(肾阳亏虚证)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常用四神丸加味。
方中补骨脂温肾补阳,吴茱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温肾暖脾之力。
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以固涩止泻。
4 讨论
泄泻,一般预后佳。
如病程中逐渐加重,泄泻脓浊大便,并夹有紫乌血块,食欲不振,消瘦无力,兼有低热,或夜间盗汗如水,为难治,应谨防危变。
加强身体锻炼,节饮食,慎寒温。
避免精神刺激,劳逸结合;泄泻的后期,常致阳气虚寒,应多注意保暖防寒,勿食生硬冷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同时采用异病同治的方法,则可以找到慢性腹泻患者的共通性,避免因病因复杂而导致治疗的困惑,最终达到缓解患者腹泻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