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喷技术
柴油机共轨技术杂谈
柴油机共轨技术杂谈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大泵车为什么有劲儿?大泵车你只要踩油门,它就喷油,不管有没有完全燃烧,当然这个污染也比较厉害,再加上当时小油盛行,这就很呛眼睛了,再加上环保原因,所以现在的大泵车越来越少了。
其实大泵车对应的是国二排放,后来升级国三也就是优化了一下燃烧环境,毕竟国三标准很容易就达到了。
国三应该对应电喷,一是Bosch公司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二是Perkins公司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它是在Bosch公司电喷系统基础上的改进,该系统无高压油泵,电喷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模块(ECM)、高压润滑油供应泵、喷注压力调节阀、喷油器等组成。
再后来的国四,加了个后处理系统,也打开了我们琢磨排气管的新世界。
你说电喷没有大泵有劲儿,为啥?电喷车电子油门了,有那么一点点的延迟,这点延迟跟油门线比起来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上坡路起步,那这个延迟还是很难受的。
那么国五也没有国四有劲儿,为啥?排气管多东西了,燃烧更稀薄了。
国六没有国五有劲儿,排气管塞的东西更多了,排气背压更高了。
但是它并不是真的没劲儿,它就是提速慢点,踩油门感觉车子发闷,其实跑起来还是不错的,习惯了就好了,当然厂家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马力做的一个比一个大。
所以说,在国三时代柴油机用上共轨电喷系统后,柴油机本身再没有比较大的改动了,一些调整都是用在了升级材料,一些部件的微调整,常规的更新等上面。
因为发动机技术的掣肘,再加上严峻的环保形势,车辆的另一个比较大的改动就是后处理系统了,这个尿素后处理系统全球污染严重的地区都在用,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国外研究发动机只有我们研究排气管。
所以共轨技术一时半会儿还下不了岗。
共轨压力高,压力高的好处就是能使柴油更好的燃烧;坏处就是容易坏,那么高的燃油压力长期在针阀耦件等部位高速高压冲击,稍微有点杂质就容易损坏或锈蚀喷油嘴,然后车子没劲儿冒白烟甚至从排气管喷柴油.....容易坏大多不是产品本身问题,一个是燃油品质,一个是油箱杂质,一个是柴油滤芯品质,再就是空气滤芯。
共轨式柴油电喷控制技术概述
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共轨式柴油电喷控制技术概述,进而控制喷油器工作,即按设定的要求喷出或停喷高压燃油。
(2)中压共轨系统(共轨蓄压式)。
该系统有一个共轨输油泵、油压增压器、蓄压式喷油器和其它一些的部件组成。
该系统的控制油为燃油,仅有一套供油回路。
输油泵挤出压力为2~10MPa之间。
其关键在于它采用一个有压式喷油器,其所具有蓄压性能可允许泵油能量的积累和喷射过程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可大大降低对停油压力要求。
即低压共轨、高压喷射。
(3)共轨液压式燃油喷射系统分燃油和润滑油两个线路,其中润滑油为喷油控制油,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高压机油泵将润滑油挤入共轨油管,并作用到喷油器,共轨油压的电磁阀控制,压力在4~23MPa之间调节。
其工作过程为电磁阀通电后,共轨润滑油进入增压活塞上方,活塞下分压缩柴油、高压柴油打开针阀形成高压喷射。
3.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除了控制喷油量外,对喷油正时和喷油的压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较高约19.6MPa),各种柴油电控系统的区别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在于控制功能、传感器的数量和类型、执行元件的类型、ECU控制软件、主要电控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安装位置,基本组成与其他电子控制系统一致,也由传感器一ECU一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
(1)传感器。
传感器有曲轴转速传感器、凸轮轴转速传感器、冷却液和燃油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加速踏板传感器、增压压力传感器等。
(2)柴油机电控单元(ECU)。
根据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内存程序,计算出供(喷)油量和供(喷)油开始时刻,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执行令信号。
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执行元件。
执行ECU的指令,调节柴油机的供(喷)油量和供(喷)油正时。
执行元件为喷油器、压力控制阀、增压压力调节器等。
二、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及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柴油机电控技术是在解决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
柴油机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
柴油机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随着世界各国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等数量增加,柴油机排放的尾气已经成为对地球环境的主要污染原因之一,如何采取措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我国从八十年代起相应制订了有关的标准,将环境保护作为大事来抓。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已开始寻找和探究其他方法和采取其他有效的技术措施主动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正是从众多方法和措施中脱颖而出的一项较为成功的控制柴油机污染排放的新技术。
柴油机高速运转时,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
实验证明,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
柴油的可压缩性质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
油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时还会在喷射之后,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再次上升,达到令喷油器针阀开启的压力,将已经关闭的针阀又重新打开产生二次喷油现象。
由于二次喷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于是增加了烟度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并使油耗增加。
此外,每次喷射循环后高压油管内的残压都会发生变化,随之引起不稳定喷射,尤其在低速区域容易产生上述现象。
严重时不仅喷油不均匀,而且会发生间歇性不喷射现象。
为了解决柴油机燃油压力变化所造成的缺陷,现代柴油机采用了一种称之为“共轨”的电喷技术。
1、原理一般认为,柴油机喷油技术经历了传统的纯机械操纵式喷油和现代的电控操纵式喷油两个发展阶段。
现代电控燃油喷油技术的崛起,则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检测技术迅猛发展的结果。
目前,电控喷油技术已从初期的位置控制型发展到时间控制型。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设技术正是属于后者。
共轨电喷技术是指在由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装置(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简介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阀通电时,外阀 3 向上运动,
内阀下部密封锥面结合阀座(外阀下部内 锥),共轨高压油不在进入控制室 7,外 阀 3 下部外锥面与阀座分开,控制室内的 燃油通过回油管 5 回到油箱,从而控制室 7 的油压下降。针阀 9 的承压锥面的压力 作用下针阀上移,喷油器喷油,如图 10.2 (b)所示。
实现喷油器的喷油控制。 二位三通电磁阀主要由阀体、电磁线圈、
内阀和外阀组成,如图 10.2 所示。内阀 2 与电
磁线圈 4 均固定在阀体上,外阀 3 与电磁阀电枢 做成一体,电磁线圈通电和断电时,外阀 3 则上、 下运动。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阀断电时,外阀 3 向下运动,
内阀下部密封锥面离开阀座(外阀下部内 锥),共轨高压油进入控制室 7,同时, 外阀 3 下部外锥面与阀座闭合控制回油管 不回油。控制活塞 8 的面积大于针阀 9 的 承压锥面面积,针阀下移不喷油,如图 10.2(a)所示。
节流孔共同进油,控制室 7的燃油压力上升迅速,控制活塞促使针阀下行断油快,
满足停油“干脆”的要求。
谢谢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
统主要由供油系统和控制系统组
成,如图 10.1 所示。供油系统包括
油箱、低压输油泵、高压输油泵、 共轨、喷油器等元件组成。控制系 统由传感器、ECU、执行器组成。
其中执行器主要有调压阀 14 和三通 电磁阀 2。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喷油规律控制
电磁阀 2 与控制室 7 的油路由一个单向阀和节流孔并联组成(图 10.1)。 当电磁阀通电时,电磁阀关闭进油通道,打开回油通道。此时,因为单向
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共3篇
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共3篇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柴油机作为一种特殊的内燃机,具有功率大、经济性好、耐用等优点。
现在,在各类重型机械、车辆以及船舶中都广泛应用。
然而,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其燃料喷射系统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过去的燃油电喷和机械泵喷嘴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本文就来探索一下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点。
一、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指通过高压油泵将燃油压制到高压下,然后通过共轨系统将燃油输送到喷油器,并实现喷油控制。
该系统由高压油泵、高压共轨、压力调节器、电控喷油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高压共轨是系统的关键部分,其负责储存经过高压油泵压制的燃油,并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
通过电控器对喷油器的电磁阀进行开关控制,可使喷油器的燃油喷射量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实现精准喷油。
二、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电喷和机械泵喷嘴有许多优点:1. 节省燃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可实现精准喷油,避免了传统喷射系统中过多或过少喷油而导致的燃油浪费。
2. 噪音小: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具有较低的噪音水平,能够提升汽车的舒适性。
3. 排放低:通过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精准喷油控制,燃油燃烧更加充分,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符合现代环保要求。
4. 自适应性强:柴油机在运行时其燃油需求随着车速和负载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能够更精确地适应这些变化。
三、未来展望未来,随着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未来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不仅需要具备精准喷油、低噪音、低排放等诸多特点,还需要结合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燃油喷射系统。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个燃油系统的设计,提高燃油的利用率,以满足汽车燃油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
结语: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目前柴油机领域最为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之一。
电喷柴油高压共轨发动机喷油嘴技术解析
电喷柴油高压共轨发动机喷油嘴技术解析喷油器的作用是根据 ECU 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将高压油轨中的燃油以最佳的喷油定时、喷油量和喷油率喷入燃烧室。
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器实物图喷油器的结构可以被拆分为三个功能部件:孔式喷油嘴,液压伺服系统和电磁阀。
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器解剖图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器实物图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器结构-线圈断电:球阀关闭控制腔压力+针阀弹簧压力 > 针阀腔压力燃油来自于高压油路,经通道流向喷油嘴,同时经节流孔流向控制腔,控制腔与燃油回路相连,途径一个受电磁阀控制其开关的泄油孔。
泄油孔关闭时,作用于针阀控制活塞的液压力超过了它在喷油嘴针阀承压面的力,结果,针阀被迫进入阀座且将高压通道与燃烧室隔离,密封。
当喷油器的电磁阀被触发,泄油孔被打开,这引起控制腔的压力下降,结果,活塞上的液压力也随之下降,一旦液压力降至低于作用于喷油嘴针阀承压面上的力,针阀被打开,燃油经喷孔喷入燃烧室。
这种对喷油嘴针阀的不直接控制采用了一套液压力放大系统,因为快速打开针阀所需的力不能直接由电磁阀产生,所谓的打开针阀所需的控制作用,是通过电磁阀打开泄油孔使得控制腔压力降低,从而打开针阀。
此外,燃油还在针阀和控制柱塞处产生泄漏,控制和泄漏的燃油量,经连接回油管,会同高压泵和压力控制阀的回油流回油箱。
采取电控喷油器;静态电阻:230毫欧;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器原理-电磁阀通电:球阀开启,泻油孔泻油控制腔压力+针阀弹簧压力 <>当喷油器电磁阀未被触发时,小弹簧将电驱的球阀压向释放控制孔上,在控制腔内形成共轨高压;同样,喷嘴腔内也形成共轨高压,共轨压力对控制柱塞端面的压力和喷嘴弹簧的压力与高压燃油作用在针阀锥面上的开启力相平衡,使针阀保持关闭状态;喷油开始状态:当电磁阀被触发时,电驱将泄油口打开,燃油从阀控制室中流到上方的空腔中(从空腔通过回油管道返回油箱),使控制室压力降低;控制室压力降低,减少了作用在控制柱塞上的力,这时喷嘴针阀被打开,喷油器开始喷油;喷油结束状态:电磁阀一旦断电不被触发,小弹簧力会使电磁阀电驱下压,球阀将泄油孔关闭;泄油孔关闭后,燃油从进油孔进入控制室建立起油压(这个压力为油轨压力),这个高压作用在控制柱塞端面上,油轨压力加上弹簧力大于针阀锥面上的压力,使喷嘴针阀关闭;喷射响应=电磁阀响应+液力系统响应一般应为0.1ms~0.3ms (喷油速率控制的要求)。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燃油供应系统,可以提高燃油的喷射效率和燃烧效率。
它采用了高压共轨技术,能够在高压下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中,从而实现更好的燃烧效果。
下面是关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工作原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由高压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和电控单元等部件组成。
工作时,高压油泵将燃油压力提升至非常高的数千巴,然后将高压燃油通过高压油管输送至喷油嘴。
电控单元控制喷油嘴的喷油时间和喷油量,喷油嘴将高压燃油以非常高的速度喷射到燃烧室中,从而实现高效燃烧。
2. 优势: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相比传统的喷油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更高的燃油压力:传统喷油系统中,燃油的压力由燃油泵产生,这可能导致燃油在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
而高压共轨系统中,燃油压力已经提前被提升至非常高的数千巴,因此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非常小。
- 更精确的喷油控制:高压共轨系统利用电控单元对喷油嘴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准确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从而实现更好的燃油雾化和燃烧效果。
- 更低的噪音和振动:传统喷油系统中,喷油嘴的工作压力较低,容易引起喷油过程中的喷油冲击和噪音。
而高压共轨系统中,燃油已经被提升到非常高的压力,喷油过程更加平稳,可以减少噪音和振动。
- 更高的燃烧效率:高压共轨系统可以实现更好的燃油雾化效果,燃油更容易与空气混合,从而实现更好的燃烧效果。
这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还可以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物的排放。
3. 应用领域: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广泛应用于柴油发动机中,提供燃油喷射的精确控制和高效燃烧。
它在汽车、重型卡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汽车领域,高压共轨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柴油发动机的标配。
4. 发展趋势:随着环保和能源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高压共轨系统可能会采用更高的燃油压力和更精确的喷油控制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和抑制排放物的产生。
『专业知识』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
『专业知识』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1.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历程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发动机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利用喷油器将一定数量的燃料直接喷入气缸或进气道内的燃油供给装置。
自1897年德国发明家鲁道夫·狄塞尔发明第一台柴油发动机以来,燃油喷射系统经历了由蓄压式到机械式再到电控式的发展历程。
图1 世界燃油喷射系统发展历程从电子技术控制燃油喷射的角度,经历了3个阶段。
表1展示了柴油机喷射阶段及特点。
表1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阶段及特点2.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燃油泵、高压油轨、喷油器、ECM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
图2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工作图图2是共轨燃油系统的原理图,显示了机械,流体,电气和所有关键要素之间的联系。
燃油首先由低压泵通过入口计量阀供应给高压泵,然后由高压泵产生满足要求的高压燃油,再由高压泵传递给共轨管。
共轨管主要是用于储存高压燃油的容器,为喷油器喷射做准备。
最后喷油器按照ECM的指令去控制一定量的燃油喷射到汽缸。
•高压燃油泵高压油泵将低压系统中的清洁燃油进行加压,使其产生足够的压力冲破出油阀的限制,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高压油泵结构图图4 高压油产生简图工作原理:吸油行程中,柱塞随着凸轮的转动,柱塞由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过程中柱塞腔内容积不断增大,压力不断减小,输油泵提供的燃油不断被吸入到柱塞腔中,直至柱塞移到下止点,进油阀关闭,切断了低压燃油与柱塞腔之间的油路,吸油结束。
凸轮轴继续转动,柱塞由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过程中柱塞腔容积不断减小,腔内燃油不断被加压至阀门预设值,此时阀门开启,腔内燃油流入共轨管中。
图4为高压油的产生简图。
•喷油器喷油器是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中最复杂和最关键的部件,它能根据ECM传送的电子控制信号,将共轨内的高压燃油以最佳的喷油定时、喷油量、喷油率和喷雾状态喷入发动机燃烧室中进行燃烧。
柴油摩托车发动机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究
柴油摩托车发动机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究摩托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发动机是摩托车动力的核心部件。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燃油效率的追求,柴油摩托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而其中,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为柴油摩托车的性能提升、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喷油技术,它在柴油摩托车发动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该系统利用共轨来存储高压燃油,并通过高精度的电控方式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汽缸中,以满足发动机各个工况下的燃油供应需求。
相比传统的泵喷式系统,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具有更高的喷油压力、更精确的喷油量控制和更好的燃油雾化效果,从而大大提升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研究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问题是提高燃油供应的可靠性和精度。
首先,高压共轨系统需要解决高压油管和喷油器之间的泄漏问题。
由于系统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压状态,高压油管的连接和密封非常关键。
其次,对于柴油摩托车这种大功率、高速运行的特殊工况,高压共轨系统的喷油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高精度的喷油量控制和喷油时机的优化,可以有效减少燃油的浪费和排放物的产生,提高燃油利用率和环境友好性。
针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学术界和工业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首先,在高压油管和喷油器连接技术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泄漏检测方法,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泄漏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其次,在喷油精度的提高方面,开发了一种先进的燃油喷射控制算法,通过优化喷油量和喷油时机,使得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都能获得理想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输出。
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方向也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柴油摩托车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因此,研究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在电动摩托车上的应用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其次,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研究新型的可再生燃料和低排放技术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现在的电喷柴油发动机喜欢用高压共轨技术
复合材料
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 蚀性能,可用于制造高压油管等 连接部件,减轻重量并提高耐压
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更高压力等级的发展
随着排放法规和燃油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作压力
将继续提高,以实现更高的燃油雾化和混合气形成质量。
02
智能化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实现高压共轨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控
03
现代电喷柴油发动机应用现状
国内外主流厂商及产品介绍
国内厂商
如潍柴、玉柴、锡柴等,其产品 广泛应用于商用车、工程机械等 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 牌影响力。
国外厂商
如博世、德尔福、电装等,其电 喷柴油发动机技术先进,产品性 能稳定可靠,在全球市场占据主 导地位。
不同类型电喷柴油发动机特点比较
02
高压共轨技术优势分析
提高燃油经济性
精确控制喷油量
降低燃油消耗
高压共轨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每个喷油 器的喷油量,确保燃油的完全燃烧, 从而提高燃油动机的燃油消耗得以降低,为 用户节省燃油成本。
优化喷油正时
通过高压共轨系统,可以实现对喷油 正时的精确控制,使燃油在最佳时机 喷入气缸,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喷油器设计
传统喷射系统的喷油器结构相对简单,喷油压力和喷雾形状较难控制;高压共轨技术的喷 油器采用先进的喷嘴设计和制造工艺,能够实现更高的喷油压力和更均匀的喷雾形状,提 高燃烧效率。
燃油经济性
由于高压共轨技术能够实现精确的燃油计量和喷射控制,因此相比传统喷射系统具有更高 的燃油经济性。同时,高压共轨技术还能够降低发动机的排放和噪音水平,提高发动机的 环保性能。
高压共轨电喷技术
高压共轨电喷技术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高压共轨柴油机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低压油泵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经过过滤提供给高压油泵,在低压泵内有一电磁阀控制燃油到达高压泵室,燃油进入管形蓄压器—燃油轨道。
在共轨上有压力传感器时时监测燃油压力,并将这一信号传递给ECU,通过对流量的调节控制共轨内的燃油压力达到希望值。
喷射压力根据发动机运转条件的不同从200~1800帕,再通过电脑控制分别喷射到气缸中,共轨不但保持了燃油压力,还消除了压力波动。
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和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柴油燃油喷射系统从机械控制式发展到电子控制式系统后,电子喷射系统又经历了三次变革,即位置式燃油喷射系统、时间式燃油喷射系统和时间压力式燃油喷射系统(共轨系统)。
高压共轨系统实现了压力建立和喷射过程的分离,从而使控制过程更具有柔性,能更准确地实现小油量的精确控制,更好地实现多次喷射。
高压共轨系统包括1.高压油泵高压油泵的供油量的设计准则是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的柴油机的喷油量和控制油量之和的需求以及起动和加速时的油量变化的需求。
由于共轨系统中喷油压力的产生和燃油喷射过程无关,且喷油正时也不由高压油泵的凸轮来保证,因此高压油泵的压油凸轮可以按照峰值扭矩最低、接触应力最小和最耐磨的设计原则来设计。
大部分公司采用由柴油机驱动的三缸径向柱塞泵来产生高达135MPa 的压力。
该高压油泵在每个压油单元中采用了多个压油凸轮,使其峰值扭矩降低为传统高压油泵的 1/9 ,负荷也比较均匀,降低了运行噪声。
该系统中高压共轨腔中的压力的控制是通过对共轨腔中燃油的放泄来实现的,为了减小功率损耗,在喷油量较小的情况下,将关闭三缸径向柱塞泵中的一个压油单元使供油量减少。
浅谈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
浅谈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郭建樑大昌汽修专业学校摘要: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是一种燃油喷射压力与发动机转速无关的供油系统,是在高压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油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而喷油量的大小取决于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关键词:柴油机共轨喷油压力控制前言: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共轨形成恒定的高压燃油,再将燃油分送到每个喷油器,并借助与集成在每个喷油器上的高速电磁阀的开启与闭合,定时、定量地控制喷油器喷射至柴油机燃烧室的油量,从而保证柴油机达到最佳的燃烧比和良好的雾化,以及最佳的点火时刻、足够的点火能量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共轨系统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电磁阀控制的喷油器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式喷油器,共轨内燃油压力由压力调节阀控制,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设定。
1、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技术1.1 电控喷射技术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
采用转速、温度、压力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步输入计算机,与已储存的参数值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对喷油泵、废气再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驱动喷油系统使柴油机运行状态达到最佳。
该柴油机喷油控制是由发动机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油门拉杆位置)来决定的。
因此,其基本原理是计算机根据转速传感器和油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入信息,首先计算出基本喷油量,然后根据水温、进气压力等传感器的信号进行修正,再与来自控制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反馈修正,从而确定最佳喷油量。
1.2 高压共轨技术在柴油机中,高速运转使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实验证明,在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
柴油机电喷共轨原理
柴油机电喷共轨原理
柴油机电喷共轨原理是现代柴油机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燃油喷射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高压供油装置:柴油经过滤清器进入高压泵,高压泵通过叶片泵将柴油加压到较高的压力,一般为1000-2000巴。
2. 共轨系统:此时的高压柴油经过离心力作用进入共轨,也称高压油轨。
共轨是一根空心的金属管道,其内部直径非常精密,内部形成一条持续不断的高压柴油流动通道。
3. 高压喷嘴:共轨系统中的高压喷嘴由喷嘴针阀和喷嘴组成。
当喷嘴针阀打开时,高压柴油会以非常高的速度从喷嘴中喷出,并形成细小的雾化燃油。
4.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各种引擎参数的反馈信息,通过计算和逻辑判断来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
通过电脉冲控制喷嘴针阀的关闭和开启,以实现准确的喷油控制和调节。
5. 工作过程:当引擎需要喷油时,控制单元会向喷嘴发送信号,喷嘴针阀打开,高压柴油通过喷嘴以雾化燃油的形式喷入燃烧室。
喷嘴关闭后,由于共轨内的柴油流动非常平稳,所以可以在下一个喷油周期中迅速再次喷油。
通过电喷共轨系统,可以实现柴油机燃油的高压供给和精准控制,使喷油过程更准确、可靠,并且可以根据引擎负荷和转速的变化来灵活调节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动
力性能,减少尾气排放和燃油消耗。
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柴油机的主流技术之一。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
图!
柴油机共轨电控喷射系统示意图
"#$%! &#’$(’) *+ ,#$- .(/001(/ 2*))*3 4’#5 "1/5 637/89#*3 :;09/)
(CAD)
曲轴转角 传感器
喷油器
目标 喷油量 演算 目标 定时 演算 目标 共轨 压力 演算 预喷射 控制 喷油器
少 3-5 ;全负荷时,第二排大孔径的喷孔打开,以满足 柴油机动力性能。 ’()*+ 正 在 研 究 带 压 力 扩 大 器 的 共 轨 燃油概念系统
7!8 9:; ) <= >;?;</@AB? BC $B((B? D/AE C<B( 0B,F:G<;=HF;= ;(A,,AB?, IA@: JA;KB &A?EA?; A?L;F@AB<, 7D M 1N8++:@@JGIII+OB,F: &J<;,,+=; M "**QR)+ 90P;O%0 M ;?&’2 , 7"8 S* @: T?@;<?/@AB?/E -B@B< 2:BI CB< $B((;<FA/E U;:AFE;, "**Q 0B,F: T??BV/@AB?, CB< $B((;<FA/E U;:AFE;,7D M 1N8+:@@JGIII+OB,F:&J<;,,+ =; M 90P;O%0 M ;?&’2R"**QRW+ "**"+ 7)8 %A;,;E $B((B? D/AE 9;F:?BEB>X+ %;EJ:A 9;F:?BEB>X ./J;< , 7Q8 9:; $B((B? D/AE %A;,;E T?L;F@AB? 2X,@;( #6J E/A?;= 7D M 1N8+:@@JG M M CB<H(,+ YBH<@A@H=;+FB(R"**QR)+ 7Z8 0B,F: .<;,, D;E;/,;R 0B,F: T??BV/@AB?, CB< $B((;<FA/EU;:AFE;,7[8RS* @: "**Q, W+ T?@;<?/@AB?/E -B@B< 2:BI CB< $B((;<FA/E U;:AFE;,, 7S8 0B,F: .<;,, D;E;/,R %A;,;E T?L;F@AB? 9;F:?BEB>XR $B((B? D/AE C<B( 0B,F: CB< V;:AFE;, H,;= A? @:; FB?,@<HF@AB? A?=H,@<X /?= A? /><AFHE@H<;7[8 R 2;J@;(O;< "**Q+ 7\8 钱 人 一 + 日 本 电 装 公 司 的 #$%"’" 柴 油 机 共 轨 喷 油 系 统 7[8+ 汽 车
详谈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喷技术
详谈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喷技术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共轨系统将燃油压力产生和燃油喷射分离开来,如果把单体泵柴油喷射技术比做柴油技术的革命的话,那共轨就可以称作反叛了,因为它背离了传统的柴油系统而近似于顺序汽油喷射系统。
共轨系统开辟了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放和噪音的新途径。
欧洲可以说是柴油车的天堂,在德国柴油轿车占了39%。
柴油轿车已有了近70年的历史,而最近10年可以说柴油发动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1997年,博世与奔驰公司联合开发了共轨柴油喷射系统(Common Rail System)。
今天在欧洲,众多品牌的轿车都配有共轨柴油发动机,如标致公司就有HDI共轨柴油发动机,菲亚特公司的JTD发动机,而德尔福则开发了Multec DCR柴油共轨系统。
共轨系统与柴油喷射系统的区别共轨系统与之前以凸轮轴驱动的柴油喷射系统不同,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
电磁阀控制的喷油器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式喷油器,燃油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径向柱塞式高压泵产生,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设定。
解析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工作原理
解析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工作原理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是一种现代技术,可以使柴油机更加高效能,经济和环保。
该系统利用高压泵将柴油压缩送入共轨,经过高压电容器的电压信号控制,由喷油器根据需要将柴油以高压喷射到缸内,从而实现燃烧过程的控制。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由高压泵、共轨、喷油器、高压电容器、ECU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加压、喷射和控制三个阶段。
1. 加压阶段在加压阶段,高压泵向共轨中注入柴油,并将其压力提高到高压状态,以保证柴油在喷射时能够达到足够的喷射压力。
高压泵是系统的“心脏”,由曲轴驱动泵柱相对转动,从而压送柴油到共轨。
高压泵的高压输出能力较稳定,而且可根据燃油需要的不同而进行调整。
共轨是系统中储存柴油的地方,用于存储高压泵通过测压阀注入的柴油。
共轨的结构设计、直径和长度等都可以根据燃油需要定制。
2. 喷射阶段在喷射阶段,高压电容器通过发射电流的方式,将柴油喷出喷油嘴,在指定的时间内在缸内进行燃烧反应。
喷油嘴是系统中喷射柴油的地方,通过高压电容器控制其喷射时间和喷射量。
由于高压共轨系统可以根据各缸的排气中心角度进行电脉冲调节,因此可以减少漏喷,增加每个喷嘴的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高压电容器是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的重要部分,由电脉冲进行控制,并能够自适应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
3. 控制阶段在控制阶段,ECU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并根据其反馈信息来调整各部件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柴油机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能够获得最佳的燃烧效率和性能。
ECU是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单元,它能够实时监测各个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实时要求来改变喷油时间和量。
此外,它还可以根据车速、负载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自适应调节,以获得更佳的驾驶体验和性能输出。
总之,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是因为其高效、节能、环保和可靠性而受到广泛欢迎的先进技术。
通过高压泵、共轨、喷油器、高压电容器、ECU等几个部分的协同工作,它可以实现喷油量、喷射时间和喷油方式的自适应调整,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谈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喷技术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共轨系统将燃油压力产生和燃油喷射分离开来,如果把单体泵柴油喷射技术比做柴油技术的革命的话,那共轨就可以称作反叛了,因为它背离了传统的柴油系统而近似于顺序汽油喷射系统。
共轨系统开辟了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放和噪音的新途径。
欧洲可以说是柴油车的天堂,在德国柴油轿车占了39%。
柴油轿车已有了近70年的历史,而最近10年可以说柴油发动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1997年,博世与奔驰公司联合开发了共轨柴油喷射系统(Common Rail System)。
今天在欧洲,众多品牌的轿车都配有共轨柴油发动机,如标致公司就有HDI共轨柴油发动机,菲亚特公司的JTD发动机,而德尔福则开发了Multec DCR柴油共轨系统。
共轨系统与柴油喷射系统的区别共轨系统与之前以凸轮轴驱动的柴油喷射系统不同,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
电磁阀控制的喷油器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式喷油器,燃油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径向柱塞式高压泵产生,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设定。
共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电磁压力调节阀控制,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需要进行连续压力调节。
电控单元作用于喷油器电磁阀上的脉冲信号控制燃油的喷射过程。
喷油量的大小取决于燃油轨中的油压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及喷油嘴液体流动特性。
燃油喷射压力是柴油发动机的重要指标,因为它联系着发动机的动力、油耗、排放等。
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已将燃油喷射压力提高到1800巴近年发展最近2年,匹配直喷柴油发动机的轿车在欧洲得到了显著发展,有着高效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并降低了发动机噪音。
直喷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是泵喷嘴系统,国内生产的1.9TDI宝来就应用这一系统,最高喷射压力可达到1800巴。
泵喷嘴直喷系统好虽好,但燃油压力不能保持恒定,随着排放控制的更加苛刻,就需要更高及恒定的柴油喷射压力和更完善的电子控制,于是众多制造商们就把优点更多的柴油共轨系统作为柴油发动机的发展方向。
这一系统有很高的燃油压力,并能提供弹性燃油分配控制,通过ECU灵活地控制燃油分配、燃油喷射时间、喷射压力和喷射速率。
通过对以上特性的控制,共轨已经使柴油机的响应性和驾驶舒适性达到了汽油发动机水平,同时它具有着显著的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特性。
在发动机所有转速范围内保证高燃油压力,高的喷射压力可以在低转速工况下获得良好的燃烧特性由凸轮轴驱动控制的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的发动机,燃油系统压力与发动机转速呈线性关系,在发动机低转速时形成燃油压力不足,而共轨系统能够在发动机的所有转速范围内获得非常高的燃油压力。
灵活的电子控制系统对正时和喷射压力的控制在发动机各种工况下都能够获得低排放和高效率。
由于压力的形成与喷射过程分离,使发动机设计人员在研究燃烧和喷油过程时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可根据发动机工况的要求调节喷射压力和喷射正时,使发动机在低速工况下也能实现完全燃烧,所以既使是在很低的转速也能获得大扭矩。
预喷射技术的应用在降低排放和噪音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供油系统精确控制低压油泵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经过过滤提供给高压油泵,在低压泵内有一电磁阀控制燃油到达高压泵室,燃油进入管形蓄压器—燃油轨道。
在共轨上有压力传感器时时监测燃油压力,并将这一信号传递给ECU,通过对流量的调节控制共轨内的燃油压力达到希望值。
喷射压力根据发动机运转条件的不同从200~1800巴,再通过电脑控制分别喷射到气缸中,共轨不但保持了燃油压力,还消除了压力波动。
燃油喷射是很复杂的机械、液压、电子系统联合做业,要适应发动机各种工况下的工作环境,在燃烧之前燃油必须经过过滤和增压,在准确的时间以一定的喷射速率喷射到每一个气缸内。
发动机电脑控制废气再循环、增压、排气后处理系统,以得到最佳的发动机特性和废气排放。
最新代共轨发动机喷油器的紧凑结构使得共轨系统即使对小排量4气门发动机也是一个实用方案。
在1999年年底诞生了装配着3缸共轨柴油发动机的Smart,它的排量只有799mL,最大功率30kW,在1800~2800rpm时输出最大扭矩100Nm。
奔驰公司推出的E320上安装了第二代共轨发动机,最大功率150kW,1000rpm时输出扭矩250Nm,在1400rpm时即可得到峰值扭矩的85%,在1800~2600rpm的广阔区域内实现500Nm的峰值扭矩。
0~100km/h的加速时间只有7.7秒,最高车速243km/h。
综合油耗是6.9L/100km,80L的油箱使续航能力达到了1000km。
而配有汽油机的E320的综合油耗是9.9L/100km。
三代柴油共轨系统柴油共轨系统已开发了3代,它有着强大的技术潜力第一代共轨高压泵总是保持在最高压力,导致能量的浪费和很高的燃油温度。
第二代可根据发动机需求而改变输出压力,并具有预喷射和后喷射功能。
预喷射降低了发动机噪音:在主喷射之前百万分之一秒内少量的燃油被喷进了气缸压燃,预加热燃烧室。
预热后的气缸使主喷射后的压燃更加容易,缸内的压力和温度不再是突然地增加,有利于降低燃烧噪音。
在膨胀过程中进行后喷射,产生二次燃烧,将缸内温度增加200~250℃,降低了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其强大的技术潜力,今天各制造商已经把目光定在了共轨系统第3代——压电式(piezo)共轨系统,压电执行器代替了电磁阀,于是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喷射控制。
没有了回油管,在结构上更简单。
压力从200~2000巴弹性调节。
最小喷射量可控制在0.5mm3,减小了烟度和NOX的排放。
“电控”是指喷油系统由电脑控制,ECU(俗称电脑)对每个喷油嘴的喷油量、喷油时刻进行精确控制,能使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达到最佳的平衡,而传统的柴油机则是由机械控制,控制精度无法得以保障。
“高压”是指喷油系统压力比传统柴油机要高出3倍,最高能达到200MPa(而传统柴油机喷油压力在60—70 MPa),压力大雾化好燃烧充分,从而提高了动力性,最终达到省油的目的。
“共轨”是通过公共供油管同时供给各个喷油嘴,喷油量经过ECU精确的计算,同时向各个喷油嘴提供同样质量、同样压力的燃油,使发动机运转更加平顺,从而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
而传统柴油发动机由各缸各自喷油,喷油量和压力不一致,运转不均匀,造成燃烧不平稳,噪音大,油耗高。
现在,国内制造的具备国际先进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的柴油发动机采用了欧美柴油机的最新核心技术,明显优于传统增压柴油机。
它比传统增压柴油机燃烧效率提高8%、二氧化碳排放低10%、噪音下降15%,彻底改变了柴油机在人们心目中“噪音大、冒黑烟”的形象。
结构原理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
特点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节,尤其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
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增压后送入共轨腔内,再由电磁阀控制各缸喷油器在相应时刻喷油。
预喷射在主喷射之前,将小部分燃油喷入气缸,在缸内发生预混合或者部分燃烧,缩短主喷射的着火延迟期。
这样缸内压力升高率和峰值压力都会下降,发动机工作比较缓和,同时缸内温度降低使得NOx排放减小。
预喷射还可以降低失火的可能性,改善高压共轨系统的冷起动性能。
主喷射初期降低喷射速率,也可以减少着火延迟期内喷入气缸内的油量。
提高主喷射中期的喷射速率,可以缩短喷射时间从而缩短缓燃期,使燃烧在发动机更有效的曲轴转角范围内完成,提高输出功率,减少燃油消耗,降低碳烟排放。
主喷射末期快速断油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的燃油,降低烟度和碳氢排放。
维护保养1,高压共轨系统为保证高压喷射,精确流量控制,其各组成部分的精度都非常高,偶件间隙控制相当严格,部分直线度在0.8微米一下,偶件间隙在1.5-3.7微米之间,所以对柴油清洁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传统的柴油滤清器只能过滤10微米以上的颗粒,3微米的颗粒过滤效率很差。
高压共轨系统要求滤清器提供95%的水分离效率和98.6%的3-5微米的颗粒过滤效率。
目前满足该性能要求的柴油滤清器均被国外公司垄断,主机厂配套几乎都是国外公司的进口产品或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投资工厂生产,目前也有民族品牌进入主机配套,如苏州工业园区的达菲特。
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可靠,主要的有:外资企业:曼.胡(MH)、帕克(Parker)、费列加(Fleetguard)、博世(BOSCH)等;国产品牌有如达菲特(DIFITE)等。
2,目前高压共轨系统部件成本昂贵,如果按使用说明定期更换滤清器会造成喷油器,高压泵损坏,维修成本相当昂贵。
以目前一台重卡的喷油气体为例,大概需要1500元以上的费用。
1. 2. 3. 4. 5. 6. 7. 8. 9.10.每个人都会老,父母会比我们先老。
当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很多事情做得不好的时候,请不要嫌弃他们,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当他们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不可能洗干净;当我们享受美食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他们不爱吃,可能是因为牙齿咬不动了。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其实,每位母亲都是一位漂亮的仙女,她们有一件非常美丽的衣裳。
可是当她决定做某个孩子母亲的时候,当她准备呵护某个生命的时候,就会褪去这件美丽的衣裳,变成一名普通的女子,一辈子,平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