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
摘要:急诊手术是手术室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手术室护士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到安全使用锐器,在确保手术成功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急诊手术是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一部分,多数为外伤和突发病,病情急,发病时间短,术前检查不完善。
在抢救病人时,往往容易忽略对自身防护,在操作过程中与锐器接触较多,一旦发生刺伤极易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有感染某些疾病的潜在危险(即职业暴露)[1],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所以,手术室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发场所,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因此,应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并制定有关的防护措施。
1 手术室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
1.1 皮肤粘膜接触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病人可能含有各种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
由于急诊手术具有病情急、重、创伤大的特点,加上抢救要及时,此时护士的皮肤或粘膜有皮损,将增加感染的危险。
又如慌乱中未戴手套接触病人进行输血、输液、伤口清创,使手术人员的眼镜、皮肤、粘膜被血液飞溅,接触造成感染。
1.2 锐器刺伤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发生率为年人均0.98次[2]。
最常见的是注射器、静脉留置针、安瓿、
手术缝针、刀剪等物理性因素导致的刺伤和割伤。
研究表明,锐器刺伤时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HBV只需0.004ml,每毫升感染HBV 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毒微粒。
被HIV污染的器具损伤而感染HIV 的比例为0.3%,每毫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中含有成千上万的HIV 病毒颗粒。
特别是针刺伤,研究表明被空心带血的针头刺伤而感染HBV的可能性为6%~30%,感染HCV的可能性为1.8%~10%,感染HIV 的可能性为0.3%~0.4%[3]。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4],77.1%的医务人员发生过针刺伤,在所有的卫生职业中,护士报告的针刺伤最多,占总报告例数的2/3,手术室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高于普通科室[5]。
部分工作人员在发生刺伤或划伤时未予处理,不重视,这样也极易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
1.3 防范意识不强、观念陈旧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陈旧,仍沿用旧的护理方法和模式,对病人和自身还没有很好的建立常规预防的观念。
在急诊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作量大、情况紧急,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还参加手术,这时就会增大感染的危险性。
有调查显示[6],接触病人体液、消毒液、术后整理器械时戴手套率为100%,但是在打留置针或抽血时,很多护士觉得操作不灵活,仅有极少的护士戴手套。
有的甚至错误的认为戴手套是在浪费材料。
2 职业暴露防护对策
2.1 提高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是减少血源性感染的最
积极、最有效且较容易实施的预防措施。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主动接受更多的关于乙肝、丙肝、HIV的知识,了解各种病毒的传播方式,使自己知道采取必要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对已确诊携带感染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加强防护;对急诊或未确诊的一律按阳性对待;并检查自己的手指或皮肤有无破损,应用防水敷料保护破损皮肤,避免开放性创口被可疑血液污染,加强个人免疫力,目前丙肝、艾滋病尚无疫苗,但针对最易感染的乙肝应要求每位护理人员都注射。
2.2 严格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2.2.1 安全使用锐器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流程,改进和使用安全性医疗护理用具,如使用真空抽血设备取代传统的注射器抽血,用安全型留置针取代钢针、头皮针等,是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的有效途径。
再者还有加强职业技能和专科知识的训练,熟悉各种手术步骤及术者习惯,医护双方应加强交流,默契配合,改变危险的工作方法,规范锐利器械的传递,把剪、刀、缝针等锐器放在肾形弯盘内传递和收回,防止术中传递时刺伤自己或术者,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2.2 污染物的处理将术后的刀片、缝针、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等放入专门的防渗漏、放刺破锐器的回收盒是最理想的减少锐器刺伤的方法,可使锐器伤的发生率减低50%[7]。
禁止浸泡消毒针头、禁止用手直接将手术刀片从刀柄上取下及直接接触或分离使用使用
过的针头,安瓿碎片。
术后器械的处理应将锐利器械单独放置、清洁、保养。
对术后敷料的处理应严格清理检查,以防夹带器械造成损伤,一次性敷料放入医用垃圾袋严密封口,送相关部门处理
2.2.3 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对急诊或未确诊病人一律按阳性处理。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正确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中明确规定在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的过程都要戴手套,戴手套可有效减少锐器刺伤后的血液接种量[8]。
使用预防必备的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渗透性能的手术衣或围裙,医用拖鞋,该拖鞋可保护组织背部皮肤免受意外损伤。
同时强调手术过程的隔离控制,减少人员流动,对术中的血液、体液污染地面及物体表面,护士及时清除并用含氯消毒剂处理,以防止踩踏造成污染。
总之,急诊手术是手术室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手术急救中,手术室护士应正确认识自身职业特点与职业责任,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做到安全使用锐器,对术前检查不完善的急诊手术,一律按标准预防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确保手术成功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的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从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云芳.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J].当代护士,2005,(1):85-87.
[2] 谢红珍,聂军.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4-55.
[3] Bemadette S,Claire IR,James H.Quantifying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bloodbome pathogen exposure,association of operating room nurse [J].ARORNJ,2001,73(6):1135-1144.
[4] Edwina AM.Preventings haips injuries[J].NursManage,a)1998,29(1):37-40.
[5] 代云芳,黄文霞,刘敏.急诊手术的安全隐患和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21;4126.
[6] 杨源珍,黄硕,叶素华.手术室职业防护意识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2):136.
[7] 李红梅,李文涛.减少护理工作中意外针刺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7-8.
[8] 余璇,王祝英.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