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方法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2fb22cd312b3169a451a4ba.png)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2000—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剖面比例尺一般是填图比例尺的5—10倍。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一般采用全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即剖面地质点点位在分层处。
同时要考虑地形的起伏情况。
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1︰50000填图格式。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要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4a233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a.png)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
地质填图是一项地质工程学中重要的技术,它是为了掌握矿床地质学、岩石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综合信息而进行的。
其方法和步骤通常如下:
方法:
1.考察:详细收集地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地质等各种资料,对地表岩石、土、泥、砂、矿物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调查和研究。
2.分析:分析选定的工作区域的地质体系,并建立相关的地质模型。
3.采样:实地进行地质采样,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实验,以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信息,从而作为地质图的基础。
4.绘图:结合采样成果和实地勘测结果,通过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等手段,利用符号和色彩将地质情况表现出来,具有较高准确度。
步骤:
1.研究研究区的历史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结构特征和矿化类型等。
2.根据研究区的特点,选择划定地质填图区域的范围。
3.进入现场,进行地质现场调查,对所选区域的地表岩石、土、泥、砂、矿物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采样分析。
4.通过对采样资料和现场勘测等实践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起地质模型。
5.利用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等手段,根据实地勘测和采样资料,将地质模型沿着地图进行绘制。
6.进行地质填图的审核和调整,以确保绘制地质填图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地质填图方法
![地质填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f2ee67caaedd3383c4d37f.png)
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方法1、一般程序收集资料—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正确划分填图单元—剖面地质小结一开展正式填图工作。
2、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由剖面法、追索法和穿越法。
1:50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穿越法辅以少量追索法,即地质观察路线垂直(或斜交)于主要岩层及构造线方向进行,但对重点研究对象,如标志层、含矿层、矿体露头、化石层、重要岩浆岩体及构造线等,则作追索性的布置;1:5000-1:5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追索法或剖面法,地质简单区可辅以少量穿越法。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A 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
B 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测部位,必须布设地质观测点。
C 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
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地质点数的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地质观测点位测定可用半仪器法(或GPS)标绘在图上,重要的观测点,如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定(高精度GPS 亦可)。
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切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
沉积岩区、变质岩区和侵入岩区的观察记录重点各有侧重。
1、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a 沉积岩区: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
b 变质岩区:描述岩石的产出状态、颜色及结构构造、主要及次要矿物含量,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特征矿物(白云母、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闪石、矽线石等)的出现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构造的叠加与否,混合岩基体及脉体情况、岩层厚度沿走向的变化情况及次生变化和风化外貌,特别要注意收集说明地层是否倒转或正常的证据。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e0781a192e45361166f505.png)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地质填图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1、地质填图的定义和作用地质填图即地质测量,在预查、普查阶段是一种大面积的综合性金矿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详查、勘探阶段则是一种详细研究矿床地质,进行矿床评价勘探和资源/储量计算的基础工作。
定义: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各种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在普查阶段所进行的地质填图是普查找矿的一种手段。
它侧重于对金矿及共生、伴生矿产的寻找,与区域地质填图的要求有所不同。
2、地质填图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收集、整理和研究地表地质现象,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资料。
它是各项地质工作包括勘查工程布署及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地质填图工作搞的不好将影响整个地质工作的质量,但它又是与其他地质工作互为补充的。
3、不同地区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1)火山岩分布地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a查明火山岩的分布、查明火山活动的地质时代。
b全面研究火山岩的矿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海底火山喷发要划分喷发沉积类型(火山熔岩一碎屑岩类型或硅质岩类型)。
c详细研究火山角砾岩分布特征、熔岩厚度及其分布情况、火山碎屑沉积岩形成地段的分布情况。
d研究变质作用、构造或断裂与蚀变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e综合上述,结合物探、化探、重砂资料,总结成矿规律,预测成矿有利地段。
(2)对变质岩分布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a查明变质岩的分布,区分不同变质岩系和岩体,同时推定或确定其时代。
b研究岩系(岩体)内部构造,应特别注意从现在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的复合构造现象中,去探索恢复早期的和原始的构造。
当恢复有困难时,应利用全面综合的办法,包括区域地质构造一建造条件、变质岩的产状、接触关系、共生组合、变余结构和构造以及矿物一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各种比较研究与图解分析的办法进行综合研究。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1c7d0c976eeaeaad1f33051.png)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测制1—2条,比例1:1000,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和构造;2、剖面线垂直地层走向,选择地层层序齐全,地层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3、实测剖面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观察进行细致描述;层位地段采集标本,在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采用半仪器法测制,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的在图上表示,小于1米的有特殊代表性的地质体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作上标记。
6、地质内容记录:全面、正确、地质体产状;各种样品按公司统一格式标注剖面相应位置,做到文字记录。
7、地质剖面图和工作范围内的地质工资料建立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地层岩性、岩石组合,物质成分,岩相组合;分析地层、岩石的含矿性,选定标志层,划分单元。
8、图的内容:采用展开法,导线、导线点、产状、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性、断层、主要地物等。
9、10、当日室内整理野外填图的工作内容。
10、编写地质工作小结其内容(1)、前言剖面测制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长度、测制方法;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公司名称、工作人员;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a、简述剖面测制矿区地层构造特征;b、地层描述;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d、构造e、详细描述矿产f、新的见解(3)存在的问题(二)、工作质量1、记录(1)、记录格式、描述内容、顺序、记量、单位等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地层分明、突出重点、语言精、概念清、字迹明;(3)、分层及层间合理、清楚;(4)、岩石定性及岩性描述;(5)、其他与矿体有关的特征添加描述;(6)、岩(矿)层产状记明、正确、与剖面吻合。
2、剖面图(1)、标明比例尺和图例:按有关标准;(2)、剖面起点,界线终点及工作位置,地质等数据正确;(3)、柱状图按照有关规范内容齐全;3、实地控制程度尽量把地质点布置的密度与相应的矿区有关的地质图件比例尺相应;4、采样(1)、代表性取样适用的矿种、数量符合要求;(2)、方法和样品重量达到要求;(3)、规范要求采样,位置、编号、文字等清晰标记,图表一致;5、室内资料整理(1)、野外现场编录的内容清晰,做到不漏;(2)、联系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标注、补充相关资料等内容;(3)、有关文字、图件每一项完成应提交,做到妥善保管;二、地质填图(一)、工作方法1、用原1:10000地质地形磁测图裁集1:2000磁异常C3、C4,C5图做勘探首靶区,采用穿越法加追踪进行;2、观测点用半仪器、Gps结合丁点交汇手图,室内电子上图;3、在填图中有难于弄别的岩性做好素描、拍照等后定性,再填补;4、填图中发现重要的地质体进行追踪;5、地质体的描述、大者直接上图、小的重要地质体放大特别注明;6、记录格式和内容。
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5be31cc281e53a5802ff09.png)
地质填图的方法(2008-01-21 09:14:23)标签:杂谈地质填图一、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㈠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
地质填图在固体矿产普查找矿工作中和矿床(区)评价工作中,是一项基本的,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手段。
㈡地质填图矿产勘查全过程中,常采用的比例尺有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五种。
从使用的范围和目的出发,一般在普查找矿阶段。
在物化探及重砂异常找矿中、在矿床(区)勘探期间的矿区外围找矿时,常使用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在矿床(区)详查、勘探阶段,常进行1:5000~1:1000比例尺地质填图。
在确定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时,还必须综合考虑矿区范围的大小、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石质量或矿化均匀程度等因素,通常是当矿体形态较复杂、矿层厚度或矿石质量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时,地质填图比例尺应适当放大。
㈢布置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目的,在于阐明测区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用以找矿和扩大矿床(区)远景。
测区范围一般应包括:与已知矿床有地质联系的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地段;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的综合异常地段。
㈣ 1:5000-1:1000地质填图是在矿床(区)普详查或勘探阶段进行,主要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地质资料。
测区范围通常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但应包括探矿工程布置范围。
二、地质填图准备工作㈠资料收集:收集工作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成果资料。
1、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
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地质图(1:10万或 1:20万等)也应收集。
2、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4da0f1abed5b9f3f90f1cde.png)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1:2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2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实测剖面的方法(吴新华版权,江西地调院)](https://img.taocdn.com/s3/m/38f027ea81c758f5f61f6720.png)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3.火山岩区
火山岩采用火山地层—岩性 (岩相)双重方法填图。其研究内容是: ①查明火山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 类型、结构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 律。 ②在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 (注意寻找化石)的基础上,结合 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火山 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的时代。 ③依据岩石矿物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地质体的产出形态与 分布,划分火山岩相类别,研究各种火山岩相形成的地质环境。 ④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火山岩性、岩相资料, 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②侵入岩填图单位以单元作为基本的填图单位,独立侵入 体和脉岩为非正式填图单位。 在侵入体或单元与周围地质体接触带,应按接触关系和变质现 象以及变质作用的类型划分变质带。有条件的侵入体或单元应 尽可能划分出岩石带。 ③火山岩填图单位,可按地层学万法划分岩石地层单位,一般 划分到组,必要时可划分到段和层,亦可按火山活动的规律性 和火山地层的特殊性划分火山活动旋回,必要时可划分到韵律。 中深变质的火山岩应按变质岩的要求划分填图单位。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5.第四纪地质 ①查明区内第四纪沉积物种类、物质成分、厚度、成 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范围。 ②调查研究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条件的关系,根据物 质成分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 层序。 ③调查第四系可能赋存的矿产、古风化壳、古土壤和 古文化层,研究各类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期及其与年 代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四)地质填图精度要求 1.实测地质剖面 一个图幅内的不同沉积地层、不同时代和类型的火山 岩侵入岩单元和变质岩填图单位一般至少要有1-2条 实测剖面控制,联测图幅可按联测区部署,一般一个 填图单位应有2-3条剖面控制,比例尺一般不小于一 比五千。若己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实测剖面,也可部分 或全部引用。
巢湖实习—野外地质填图
![巢湖实习—野外地质填图](https://img.taocdn.com/s3/m/fc5ebe77a58da0116d17491b.png)
野外地质填图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提纲
• 一、地质填图概述 •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 三、填图要求 • 四、地质填图报告的编写
巢北地质基础实习
一、地质填图概述
巢湖忠庙、姥山
一、地质填图概述
地质填图是由地质工作者在工作区范围内,选择一定的观 测路线和观测点对地质露头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描述;并 通过一定的方法,采用各种符号,色谱和花纹,按一定比例尺 将出露在地表的地层,岩体,褶皱、断裂和矿产等概括地投影 到地形图上的工作。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1、确定填图单位
为了工作方便,习惯上常在野外填绘的地质草图(地形图) 上用铅笔绘成方格,每个方格一般2×2cm2。
A B CD E FGH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2、观测路线的布置 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有追索法、穿
越法和全面踏勘法。 • 穿越法:观测路线横穿岩层走向和主要构造方向 • 追索法:沿着各种地质界线进行走向追索 • 全面踏勘法:又称露头圈定法,没有严格的路线
2、区域地质填图 又称中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20万,少数地区用1:10万。这种地质图通常是在已经 做过踏勘性地质填图的地区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该区域内 较详细的地质情况、矿产分布及其价值。
一、地质填图概述
3、详细地质填图 又称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5万或1:2.5万。这种地质图往往是在区域地质填图圈定 的含矿地段或成矿有利地段、或在理论上有意义的地区进行, 目的在于对该区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详细了解,初步查明矿 产的储量、质量(或品位)、赋存条件。
C2
C1
2-地质填图方法简介2013
![2-地质填图方法简介2013](https://img.taocdn.com/s3/m/d71bee016c175f0e7cd137a3.png)
七、填图过程中观测点的连接 1.系与系之间的界线 2.连接附近相同的界线点 3.遵循“V”字形法则
C
D S
(3) 信手剖面图
(3) 地质摄影
路线地质图
D C P
C D S D C
信手剖面图
地质摄影
标本及样品的采集
采集的样品种类: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石标本、
构造标本、岩组分析、定向标本和硅酸盐分析(全岩分分析)样 品,粉鉴定样品,同位素地质年龄样品、人工重砂样品及古地磁 样品。 样品采集目的应明确、标本应具代表性和真实性,岩石应十分新 鲜,没有次生破坏或混入物。 样品的规格:9X6X3cm3;供鉴定用的标本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 满足切制片,薄片以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不小于 6X4X3cm3;对于矿物晶体,化石和构造标本规格不限。 标本登记:标本上编号,记录本上应记明采样位置和编号。送实 验室的岩矿样品,应附剖面或柱状图。送出的样品应留副样,以 便核对鉴定成果。
区,研究地质剖面,标定地质界线。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则用插法或“V”字
形法则来填绘。
地层走向
s D C
S D C P P C D
构造线方向
C
优点:
(1) 易查明地层层序,接触关系, (2) 清晰判明岩相纵向的变化和地质构造基本特点, (3) 工作量较少,所获地质信息丰富。
缺点:
(1) 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不能直接观测到,连接的地质界线可能
地质观测点的描述内容 (1)日期、天气情况; (2)观测路线; (3)人员分工; (4)观测点的编号;调查区统一的编号注明。 (5)点位及高程; (6)点性或目的; (7)露头情况; (8)地貌特征; (9)岩性描述; (10)沿途描述和路线小结。
二、矿产勘查地质填图
![二、矿产勘查地质填图](https://img.taocdn.com/s3/m/572adb50168884868762d658.png)
(2)追索路线
沿地质体、地质界线及构造的走向布置,用于 追索诸如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等层位,以及 接触界线或断层等。此法可以详细研究地质体的 横向变化。特别是对确定接触关系、断层,研究 含矿现象极为有效,并且可以准确地填绘地质界 线,适于对专门性质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在整个 填图过程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新有地质体或地 质界线进行追索。 (3)全面踏勘路线 若在地质填图或是地质调查过程中将上述两种 方法结合使用即为全面踏勘路线。例如,在穿越 路线上,为解决某个问题向路线两侧做短距离追 索、或在追索路线中因工作需要而穿越走向研究 短剖面,这种方法适于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或进行 某项专题研究或解决某个地质问题,虽然获得资 科丰富准确且研究程度较高,但投入的工作量大。
(l)野外记录本的右页做文字描述,记录项 目包括工作日期、观察路线的编号及路线 的起始点和经由地点、观察点编号及位置、 观察内容和各种测量数据、标本和样品编 号等。有关记录格式、观察点及样品编号 等应按统一要求进记录和编录。 (2)每本记录本都应在封面上粘贴编录标签, 并编制内容目录。 (3)对观察点和观察线上所见到的全部客观 地质事物,原则上都要进行仔细而全面地 记录。文字记录要准确、充实、切忌概念 含混、词不达意。
不同比例尺的填图单位精度要求也不相同: 1∶1000000和1∶500000地质填图精度要求划分到统 或组,对前寒武纪复杂变质岩系或由于其它原因而不能细 分的地层则划分到系或群;1∶200000和1∶100000地质 填图一般应该划分到组,个别难以划分的地层也应划分到 统,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分布区划分到群或组,褶皱区填图 单位厚度超过1000—1500 m、水平岩层填图单位厚度超 过100—150m时,应进一步划分或标出标志层; 1∶50000和1∶25000地质填图,若厚度较大应在组内 填出标志层或分段填图,若厚度很小也可与邻组合并,以 统为单位填图。 1∶50000和1∶25000地质填图时还应注意,褶皱区 厚度超过500 m、水平岩层地区厚度超过50 m的填图单位 应进一步划分或标出标志层,前寒武纪变质岩区则可划分 到组或亚群。
地质填图细则(1:1万)
![地质填图细则(1:1万)](https://img.taocdn.com/s3/m/c54d6073f46527d3240ce0ad.png)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及岳麓山附近地质简介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及岳麓山附近地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962107d4afe04a1b071dec5.png)
• 二、地质填图的目的和任务
• 1. 查明区域地质特征,填绘出地质图,主 要包括研究区域地层、岩石、地质构造与 矿产等的发育情况、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 系,指导找矿。
• 2.对水文、工程地质特征进行调查,为国家 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 三、地质填图内容
• 1.查明填图区内的地层特征(地层时代、岩 石的先后顺序、岩石类型及岩石特征)。
与岩 层走 向的 夹角
测 量 部 位
倾 向
倾 角
假 倾 角
层 厚 度
度
性 描 述
采 集 部 位
岩化 矿石 样样
其 他
注
• 此外,素描和照相; • 信手剖面 • 绘制剖面图.
五、柱状剖面图
• 柱状图能直观地表达出地层的分层情 况、分层厚度、地层时代等特征,并 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它是实测剖面 最重要的图件。
• 1、资料收集与研究 • 2、选择地形图 • 地形图是进行地质填图的基础图件,它的
精度直接影响填图的质量,一般选用比例 尺比地质图大一倍的地形图做为底图。在 找矿勘探时,采样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 3、制定计划、统一要求、进行组织、物质 装备的准备
• 4、踏勘 通过现场的调查研究,了解调查区地质矿 产的一般情况,为工作部署和设计收集第 一手资料。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及岳麓 山Βιβλιοθήκη 近地质简介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 一、地质填图概念 • 地质填图(地质制图):是对地表出露的各种地
质体(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及矿产等)地质现 象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根据要求,把它填绘在 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地 质调查或地质测量。
• 地质填是各种地质工作的基础;地质图反映了一 个地区最基本的地质情况。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最终稿)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最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ec37e63643323968011c92cc.png)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一、通过剖面测统一地质填图单元在开展地质填图之前,必需建立统一的地质填图单元。
此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实测地质剖面研究建立地质填图单元。
测制能控制全测区各时代地层的地层剖面、岩浆岩剖面变质岩剖面及构造地质剖面,划分出可供填图使用岩石地层单位(含火山岩)及岩浆岩单元和变质岩单元和构造单元(断裂和褶皱)。
剖面必须部署在地质体露头良好和具有代表性的剖位测制。
剖面测线尽可能垂直地层走向,夹角一般不要小于30º(特殊情况例外)。
(一)地层剖面在无明显变质或浅变质沉积岩区,按1:5000精度测制主干地层剖面和辅助地层剖面。
建立起工作区基本地层层序,尽可能开展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层序地层的划分及沉积岩相和沉积盆地演化及地层含矿性的综合研究,并采集相关测试样品和古生物样品。
研究区内至少有一条比较完整的地层剖面能对测区出露地层达到基本控制。
当测区内剖面不能满足研究要求时,即应在相邻图幅补充测制剖面进行完善。
辅助剖面测制重点主干补救主干剖面尚未很好解决的地质问题和控制岩相变化。
(二)岩浆岩剖面岩浆岩剖面包括火山岩剖面和侵入岩剖面两部分。
火山岩剖面:具有岩浆岩剖面和地层剖面的双重特性,一般在地层剖面中部署,按岩浆岩研究要求观察研究并采集相应测试样品。
由于火山岩的岩相变化较大,应尽可能性能部署辅助剖面控制。
侵入岩剖面:剖面部署一般垂直于岩体长轴和面理(或线理)方向测制。
正确划分不同期次(或序次)侵入体,并进行相带划分,采集必要的岩矿标本、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稀土和同位素年龄样品。
对岩体侵入接触变质带要作重点研究。
重点研究岩体含矿性及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
剖面比例尺大小据岩体大小和岩石和岩相复杂程度而定。
大型岩体(大岩株和岩基)的剖面测制可用高精度GPS仪测量数据定位成图。
(三)变质岩剖面变质岩剖面包括有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三个部分。
在各条地质剖面测制过程中,均应有变质岩剖面的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