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耐受性讲解
肠内营养不耐受不耐受的原因及对策(2018-07-12温州应斌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斌宇提纲01 肠内营养及营养不耐受概述02 如何实施EN并提高耐受性?03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 理念•肠内营养: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途径为营养摄入不足、不愿或吸收障碍的病人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素;•原则:the gut works, use it. --首选肠内营养。
•1、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尽早、积极EN!•2、早期肠内营养是指:“进入ICU 24-48小时内”,并且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情况下即开始肠道喂养;无论是否存在肠鸣音以及有无排气/排便证据;•3、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 - 25 kcal/kg•day);尝试滋养型喂养。
肠内营养理念:补充、支持、治疗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不耐受-喂养不耐受综合征( Feeding Intolerance Syndrome):由各种原因(大量胃潴留、呕吐、腹泻、腹胀、消化道出血、其他主观不适等)所致的肠内喂养中断,无法达到患者营养需求:EN启动72小时后肠内营养途径未达到20kcal/kg BW/day的能量供给目标,或者因任何临床原因停止肠内营养的。
Ritz MA, Fraser R, Edwards N, et 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in ventilate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asurement by 13 C-octanoic acid breath test[J]. Crit Care Med, 2005, 29(9): 1744-1749.谢小平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 8(6):539-540.FI临床常用评估指标及诊断标准:临床通常使用的标准:1、24h GAV >1000~1200ml、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2、给以相应治疗后,并在暂停12h,重新给予剂量减半的EN治疗。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
指标
严重度
定义
处理
呕吐
发生
》1次/12小时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腹
胀/
腹
内
压
轻度or/IAP 12-1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保持EN的输注速度
6小时复评
中度or/IAP 16-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停止输注,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胃残留
仅经胃喂养或置胃管减压者
>1000ml/12h
例如不是跨幽门,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小时后评估
保持输注速度,
6小时复查
Ⅲ度
大便次数≥7次/天,量>1000ml稀便或水样便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q6h
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其他胃肠药物
粪便常规,毒素化验
Ⅳ度
腹泻伴血流动力学改变,危及生命
停止输注EN,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肠
鸣
音
肠鸣音<4次/分
或>5次/分
肠鸣音亢进,>10次/分,肠鸣音消失及1次/3-5分钟
6小时复评,持续腹胀≥24小时,改为72小时评估,根据病情选择胃动力药
重度or/IAP >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考虑实验室检验和腹部CT扫描
腹
泻
Ⅰ度
大便次数<4次/天,量<500ml,轻微湿软
保持或增加输注速度
Ⅱ度
大便次数4-6次/天,量0-1000ml,大便较湿且不成形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及管理ppt课件
肠损伤也较重,与评分低的患者相比耐受性更差;
待病情稳定后再行EN 支持
21
不耐受危险因素分析
EN开始时间
&患者禁食禁饮3~5 天,肠粘膜细胞代谢减退; &禁食时间越长,肠内黏膜萎缩增加,绒毛萎缩造成的吸收
反馈给护理人员,并逐步开展讨论引起共鸣,结合新流程的 具体措施,提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的方法;
38
恒温营养泵的应用
滴注时用恒温营养泵持续喂养 根据患者适应性调节输入速度,控制营养液温度37~40℃
发生天数(d/42d)
40
36
P<0.0006
35
30
32
P<0.0003
输注泵组(n=50)
25
20
15
●严重度 :中度(IAP16-25mmHg) 处理:减少输注速度的50%、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6h复评,持续腹胀,根据病情使用胃动力药
●严重度 :重度(IAP>25mmHg ) 处理: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 腹部CT扫描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营养护理学组13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管理
&加重关于床头抬高的相关内容,就床头抬高的重要性及禁忌 症出发;
θ使用量角器,向医护人员展示30°-45°的位置,给予一
个形象具体的概念;
θ对于可在床头读取角度的床型,教会护理人员如何抬高
到正确位置;
θ在平时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特别是压疮高危患者应权
衡风险;
29
给药护理
&将静脉、口服、特殊药物的特殊事项作为重点掌握,并且 结合临床实践共同分享病例文献;
肠内营养耐受性
肠内营养耐受性
1.胃肠功能正常:0分
2.胃肠功能轻度损害:简易胃肠功能评分1-2分
3.胃肠功能中度损害:简易胃肠功能评分3-4分
4.胃肠功能重度损害:简易胃肠功能评分5分以上(唯有此时,可以不给营养)
在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需要每6-8h评估一次患者的简易胃肠功能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调整:
1.评分增加为≤1分:继续肠内营养,增加速度;
2.评分增加2-3分:继续肠内营养,维持原速度或减慢速度,对症治疗;
3.评分增加≥4分或总分≥5分:暂停肠内营养,并做相应处理(包括停止EN、使用促动力药物、更换EN输注途径等)。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管理(8h测量一次)
指标 呕吐 腹胀/腹内压
腹泻
肠鸣音 胃残留 药物禁忌症 误吸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管理(8h测量一次)
严重度
定义
处理
(发生)
轻度or/LAP1215mmHg
中度or/LAP1625mmHg
重度or/IAP> 25mmHg
Ⅰ度
Ⅱ度
>1次/12小时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管饲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强心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多巴胺≤5ug/kg) 麻醉剂(机械通气的神经肌肉阻滞剂)血压低于 90/60mmHg 或乳酸>2mmol/L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0.1ug/kg/min, 多巴胺> 5ug/kg/min
呼吸道吸出胃内容物
6小时评估,以15ml/h的短肽类制剂开始24小时后评估后决定 停止EN,纤维支气道镜治疗
保持或增加输注速度
大便次数4-6 次/d,量5001000ml,大便较湿且不成
形
保持输注速度 6小时复查
Ⅲ度
大便次数≥7次/d,量 >1000ml,稀便或水样便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q6h 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其他胃肠药物 粪便常规:毒素化验 持续> 48小时,转向短肽类配方喂养
Ⅳ度
腹泻伴血流动力学改变, 危及生命
停止输注EN,药物治疗,24 小时复查
(测量)仅经胃喂养 或置5 次/min
肠鸣音亢进,大于10次 /min
肠鸣音消失及1次/35min
停止输注,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 1 000m/12h
假如不是跨幽门,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 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小时后评估
应用护理学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应用护理学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概述
本文档旨在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并提供应用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策略。
通过简单的策略,我们可以减少法律复杂性,并独立做出决策。
目标
- 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 提供简单的应用护理学策略
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肠内营养是一种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的方法,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是必需的。
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并从中获益。
评估方法
1. 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和营养需求。
2. 考虑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病理状态。
3. 监测患者的体重、肠内营养的摄入量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
4.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不良反应。
5. 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评估和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应用护理学策略
1. 了解肠内营养的原理和适应症,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
2. 建立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肠内营养的实施和监测。
3. 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摄入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4. 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疗团队。
5.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教育。
结论
通过应用护理学的知识和策略,我们可以有效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并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这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
肠内营养耐受性讲解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肠 内 营 养 耐 受 性 的 定 义 03 肠 内 营 养 耐 受 性 的 影 响 因 素 04 肠 内 营 养 耐 受 性 的 评 估 方 法 05 肠 内 营 养 耐 受 性 的 改 善 措 施 06 肠 内 营 养 耐 受 性 的 注 意 事 项
添加标题
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方法: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调整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剂量,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和 速度,以及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来提高患者的肠内营 养耐受性。
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身体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代谢
心理疏导:通 过与患者沟通, 了解其心理状 况,给予安慰
和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改变 不良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提 高自我认知和 情绪管理能力
放松训练:通 过深呼吸、冥 想等放松技巧, 缓解患者的紧 张和焦虑情绪
家庭支持:鼓 励患者家属积 极参与患者的 心理干预过程, 提供情感支持
和陪伴
调整肠内营养配 方:根据患者情 况调整营养液的 成分,以降低不 耐受的风险
受
渗透压:高渗 性肠内营养制 剂可能导致不
耐受
脂肪含量:脂 肪含量过高可 能导致不耐受
抗生素使用:抗 生素会破坏肠道 菌群平衡,影响 肠内营养耐受性
镇痛药使用:镇 痛药可能会抑制 肠道蠕动,影响 营养物质吸收
化疗药物:化疗 药物可能会对肠 道黏膜造成损伤 ,降低肠内营养 耐受性
其他药物:如激 素类药物也可能 会影响肠内营养 耐受性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影 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提高肠内营养病人胃肠道耐受力的护理措施
提高肠内营养病人胃肠道耐受力的护理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提高肠内营养病人胃肠道耐受性的护理策略在医疗实践中,肠内营养是为无法正常摄取食物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护理方法有哪些
在医院中,危重症患者是需要特殊照料和关注的重要群体。
这类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常常面临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问题。
肠内营养不耐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康复速度,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因此,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来说,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解决肠内营养不耐受问题至关重要。
本篇科普将为您介绍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希望能够为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原因有哪些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不耐受,指的是在给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出现异常和不适,由此阻碍了肠内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胃肠道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给患者胃肠道的蠕动带来了限制,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吸收。
其次,胃肠道黏膜受损也是重要原因,受病情和治疗手段的影响,患者的胃黏膜会受到损伤,进而危害到患者胃肠道的吸收功能,阻碍肠内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还有胃肠道感染,危重症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风险,容易引发胃肠道感染。
最后,患者使用的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肠道菌群的稳定性,给胃肠道的正常功能造成干扰,致使肠内营养无法被吸收和利用。
有什么护理方法1.重视对患者的监督和检测医护人员要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利用测量体温、心率和血压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方便及时掌握患者的异常,做出恰当的处理。
另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肠内营养情况,利用采血检查的方式获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电解质平衡指标等等,为评估肠内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便于医护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营养方案。
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或腹泻等问题来判断患者对于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2.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饮食方案,结合患者对于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调节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对于肠内营养不耐受患者,可以选择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配方。
肠内营养耐受性讲解
案例分析有助于 深入理解肠内营 养耐受性的原理 和机制
案例分析能够提 供具体的实践经 验和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有助于 提高医生对肠内 营养耐受性的认 识和处理能力
案例分析可以为 临床实践提供有 益的借鉴和参考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包括喂养管路的护理、营养液的 配置和储存等方面的知识,确保 患者得到科学、安全的肠内营养 支持。
定期评估: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 了解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情况,及 时调整营养方案和护理措施,确 保患者得到最佳的肠内营养支持。
最新研究进展: 肠内营养耐受性 的机制研究
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措施:包括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个体化营养方案、保持适当的营 养液温度和输注速度等。
肠内营养耐受性 是患者接受肠内 营养的关键因素, 直接影响患者的 康复和治疗效果。
肠内营养耐受性 差可能导致营养 摄入不足、代谢 紊乱和并发症的 发生,影响患者 的康复进程。
提高肠内营养耐 受性有助于确保 患者获得充足的 营养支持,维持 良好的营养状况, 从而改善预后和 生活质量。
了解肠内营养耐 受性的定义和重 要性,有助于医 务人员更好地评 估和改善患者的 营养状况,提高 治疗效果。
疾病状态:如 炎症性肠病、 胰腺炎等,影
响营养吸收
年龄因素:老 年人肠道功能 减退,营养吸
收能力下降
营养液的成分 与浓度:过高 或过低的营养 液浓度可能影
响耐受性
肠道微生物菌 群:肠道微生 物菌群失调可 能导致营养耐
受性下降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 恶心、呕吐等症状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根据患者 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分, 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
添加标题
肠内营养支持讲义
肠内营养支持(讲义)陈双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广州,510120)第一节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在营养支持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名言:“If the Gut has function, Using it.即,只要肠道有功能,就使用它”。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肠内营养的适应证。
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肠内营养的适应证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首先病人是否需要营养支持,其次,病人肠道是否具备一定的功能,第三,病人肠道耐受肠内营养支持的能力。
第四,肠内营养对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作用。
具体而言,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有以下几方面:1.消化道疾病某些胃肠道疾病应用EN除可得到营养支持外,还有治疗作用。
(1)口、咽、食管疾病因口、咽喉或食管疾病不能经口进食者,只要胃肠功能正常,可经管饲行肠内营养。
(2)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 SBS) EN在SBS中的应用非常重要,SBS早期主要靠PN来维持营养,经过1mo~2mo后,残存的小肠吸收功能开始增强、可逐步应用EN,并过渡到完全胃肠内营养。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特殊营养物质对SBS的药用价值,其中谷氨酰胺(Gln)和生长激素(GH)的作用更引人注目,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在PN中加入Gln或直接滴入肠道及添加GH,均能促进SBS实验动物和患者肠粘膜的增生,增加小肠粘膜的厚度和重量,增强残存肠道粘膜的吸收功能。
(3)肠外瘘近20年来,由于外科营养的引入,肠外瘪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现已成讨肠外瘘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如何实施EN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瘘的情况而定。
一般讲,实施EN时,肠内营养导管远端应有至少100cm有功能的小肠。
(4)炎性肠病(Inflammtory Bowel Disease, IBD) IBD的营养支持主要是针对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而言。
用于治疗IBD的肠内营养制剂主要有要素膳(EED)和多聚体膳(PED),对于急性Crohn病患者,EN既能维持营养状况,又可促进症状改善,而对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较少有缓解症状作用,只能改善营养状况。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一、肠内营养耐受性定义及重要性肠内营养耐受性是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时,能够顺利完成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能力。
良好的肠内营养耐受性是保证营养支持效果的关键,而耐受性差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营养状况恶化,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二、肠内营养耐受性不良的表现及原因1. 表现- 恶心、呕吐- 腹泻、腹胀- 喂养不耐受- 营养液残留增多- 电解质失衡2. 原因- 患者因素:如年龄、疾病状态、胃肠道功能等- 营养液因素:如渗透压、温度、速度等- 护理因素:如营养液的制备、输注设备的维护等三、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流程1. 开始肠内营养前评估-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疾病诊断等-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如胃肠道手术史、胃肠道症状等-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血清蛋白水平、体重变化等2. 开始肠内营养后监测- 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监测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剂量,以及患者的耐受情况- 定期检查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如钾、钠、氯等3. 耐受性不良的处理- 对于轻度耐受性不良,可适当调整营养液的温度、速度等- 对于中度耐受性不良,可考虑暂时停止肠内营养,并对症处理- 对于重度耐受性不良,应停止肠内营养,并寻求医生的帮助4. 耐受性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血清蛋白水平、体重变化等-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如胃肠道手术史、胃肠道症状等-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肠内营养的方案四、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是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效果的关键。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监测营养液的输注情况,并及时处理耐受性不良的问题。
同时,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以调整肠内营养的方案,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和评估的指导。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策略。
护理措施以下是一些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措施:1. 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
定期评估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和症状。
2. 提供适当的肠内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需要,确定合适的肠内营养方案。
3. 确保肠内营养方案的正确实施。
培训护理人员正确地准备和管理肠内营养。
4. 监测并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泻、呕吐等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提供营养教育和支持。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肠内营养的信息和指导,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评估方法以下是一些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方法:1. 监测症状。
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感觉,并记录相关信息。
2. 观察排便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包括颜色、质地和频率等。
3. 检查消化道功能。
通过医疗设备或检查方法,评估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如胃肠道清洁度、肠蠕动等。
4. 检测相关指标。
测量患者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和电解质水平等,以评估肠内营养的吸收和代谢情况。
5. 定期随访和评估。
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以监测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和效果。
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和评估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评估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护理人员应始终关注患者的症状和指标,以确保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谢谢!。
评估及护理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研究
评估及护理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研究1. 研究背景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方法,具有安全、经济、符合生理等优点[1]。
然而,部分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时可能会出现耐受性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康复进程。
因此,评估及护理肠内营养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过程中的耐受性,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营养摄入量,促进患者康复。
3.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和重症医学科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采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量表[2]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并发症等。
3.3 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营养状况、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结果及相关护理措施。
3.4 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结果及护理措施,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4.1 患者基本情况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范围60-90岁,平均年龄75.5岁。
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65例,消化系统疾病50例,神经系统疾病45例,其他疾病40例。
4.2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结果根据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耐受良好组(140例)和耐受不良组(60例)。
耐受不良组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腹泻、呕吐、腹胀、便秘等。
4.3 护理措施针对耐受不良组患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调整营养配方:根据患者口味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营养配方。
2. 调整输注速度:初始采用慢速输注,逐渐增加速度,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3. 保持胃肠道通畅:观察患者大便情况,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
4. 监测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腹泻、呕吐、腹胀等并发症。
5. 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认知和信心。
5. 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中,耐受不良现象较为常见。
营养耐受
EN优化策略
温度:37-40℃ 速度:由快至慢 剂量:由少至多 浓度:避免高渗,稀释后输注
总结
重症患者病情复杂,FI诱发因素众多,除疾 病自身因素外,临床干预、护理行为等均有 影响 目前尚缺乏全面诊断和评估FI的标准,应结 合患者主诉、体格检查、影像学综合评估 患者对EN的耐受性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医护人员应权衡利弊做出个体化决策
谢 谢
其他因素
腹内高压
直接抑制胃肠蠕动,粘膜损伤
低蛋白血症
低钾血症
胃肠平滑肌松弛,胃肠蠕动缓慢或消失
冰毯降温
长期温度低于10℃可能影响胃肠功能
临床对策
治疗原发病,纠正内环境紊乱 维护胃肠功能 恢复胃肠功能 控制腹内压 EN优化策略
营养摄入不足 机械通气时间延长 感染发生率升高 ICU时间延长 ICU死亡率升高
多中心(167个ICU)回顾分析1888例患者:FI 发生 率30.5% 存在FI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增高、机械通气时间增加、 ICU时间增加、60天死亡率增加
FI诊断及评估指标
胃潴留(GRVs) 消化道症状 多指标连用
维护胃肠功能
对有一定胃肠功能患者,应尽早(24-48h) 给予适量EN,增强EN耐受性 EN启动应在充分复苏或血流动力血稳定的 前提下进行,若处于升压药撤退中,应谨慎 提供热卡和蛋白质
支持高代谢状态下能量需求 滋养肠上皮细胞,维护肠粘膜结构和功能的完 整性,减轻细菌移位 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可促进上皮细胞代谢,维持肠道完 整性,减少细菌移位,增加EN耐受性 谷氨酰胺无法产生全身抗氧化作用,不能改 善死亡率、感染、住院时间等预后 不推荐常规使用(2016 ASPEN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会场内肠外营养分会,2008
肠内营养输注泵临床使用推荐意见
老年卧床患者进行EN,推荐使用EN输注泵。 (B) 对 输 入 EN 的 “ 速 度 ” 较 为 敏 感 的 患 者 , 推 荐 使 用 。 (D) 下述情况均推荐使用输注泵:包括当 EN 液粘度较高时 (如高能量密度的EN液),进行直接十二指肠或空肠喂 养时,当喂养强调以准确时间为基础(在限定时间内输 注完成)时,为避免在短时间内输注大剂量,高渗透压 的营养液时,家庭EN。(D)
为什么患者会发生腹泻? 药物治疗所致?
排泄药物 (部分是出自于患者本身要求) 抗生素 (肠道菌群失调)
使用益生菌,增加膳食纤维 (e.g. pectine..),
如有可能,建议使用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 - 如果可能,请不要使用以下药物:
山梨醇 乳糖
充分稀释药物!
或 高渗透压 药物
腹泻的对策
营养评定: 由营养专业人员对患者的营养代谢、机体功能等进行全
面检查,用于制订营养支持计划,考虑适应证和可能的副作用
H. Lochs, S.P. Allison, R. Meier et al. Introductory to the ESPEN Guidelines on Enteral Nutrition: Terminology, Definitions and General Topics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25, Issue 2, April 2006, 180-186
减慢输注速率,采用输注泵 降低渗透压 (选择低渗透压的产品) 建议使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配方 检查血白蛋白浓度
检查食物温度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X-ray肠炎? 卫生?(操作系统,食物,水)
为什么患者有饱胀感, 恶心感与呕吐感?
原因?
为什么患者有饱胀感, 恶心感与呕吐感? 容量超载?
减低输注速率!! 减少总液体量!!
改用输注泵控制的连续管饲喂养
减少一次性入量,改成缓慢滴注!
为什么患者有饱胀感, 恶心感与呕吐感?
胃排空延迟?
小肠营养 (e.g. 十二指肠-空肠喂养管)
- PEG, PEJ
- PEG (胃肠减压) - 空肠造口 (NCJ) 使用胃肠道动力促进药物! (e.g.吗丁啉,西沙比利)
中度
>90
80-90
60-79
<16 <60
BMI
18.5-23
17-18.4
16-16.9
TSF (理想%)
>90
80-90
60-80
肠内营养
• 口服营养 • 管道营养
• 安全 • 性价比好 • 符合生理
肠内营养的适应证
经口摄食不能、不足或禁忌
胃肠道疾病 包括短肠综合征,胃肠道瘘,炎性肠病,胰腺 疾病,结肠手术 其他:术前或术后营养补充、肝肾功能衰竭、先天性氨基 酸代谢缺陷病等 经口服摄食不足或不能实施 非 故 意 的 6个月内体重丢失> 10% 体 重 丢 失
喂养泵的应用
预防EN并发症 恶心、呕吐、腹泻 管道堵塞 减轻护理工作量
肠内营养输注泵临床使用推荐意见
对接受2~3周及以上EN,或长期(〉6M)采用PEG进行 EN的患者推荐使用输注泵辅助。(A) 对危重症患者(如短肠综合症,IBD,部分肠梗阻,肠瘘, 急性胰腺炎等),重大手术后患者在刚接受 EN时,推荐 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 (A) 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 (A)
抬高床头部位 !!
(约 30°~ 45°)
持续喂养过程中或推注后持续30~60分钟 正常唾液的吸除!
口腔清洁!
患者什么时候会发生误吸?
意识障碍?
抬高床头部位 !! (约 30°~ 45°) 采用泵动力输注的连续管饲喂养方式! 采用空肠喂养管! e.g. Jet PEG (空肠喂养同时胃肠减压) 定期对护理队伍及家庭成员的培训!!
体质指数(BMI)
=体重/[身高(米)]2
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代表体内脂肪储备量
上臂肌围(AMC):
上臂中点周径(cm)—3.14*TSF(mm)
体格检查重点
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特别注意下列13个方面:
头发 面色 眼 唇 舌 齿 龈 浮肿
皮肤
指甲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评估方法
喂养管材质
聚氨酯 ?
PVC 软化剂 弹性
有可能加入 (DEHP) 差
PUR/ 硅胶
无需软化处理 弹性好,柔软。
管道材质
硅胶 ?
PVC ?
特性 更换管道 应用周期
感觉差,易有压迫 感觉好, 至疼痛,溃疡。 很快适应 需要经常 较少换管
较短,不适合肠内 较长时间,可以应 营养 用于肠内营养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输注的精确动力
营养评定的内容:营养和代谢
客观观察 主观指标
营养评定方法:
体格检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主诉
临床人体测量常用指标
体重 上臂围 上臂肌围
三头肌皮褶厚度
腰围、臀围、腰臀比值
握力
营养评价—人体测量
体重:过度降低或增加可视为营养不良 6个月 1个月 理想体重的±20% 10% 5%
中华医学会场内肠外营养分会,2008
肠内营养输注泵操作指南
肠内营养输注泵是专门为 EN支持设计的,不能用于 其他目的(如药物输注),也不能被其他用途的输 注泵所替代。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人员必需接受 专门的训练。 肠内营养输注泵应具备以下要求:
1:使用方法清晰明确,面板按键操作简单,易于使用。 2:使用时较为安静。 3:具有“声音 /视觉”双报警装臵。在输注管内有空气,梗阻等妨碍输注速度时 及液体输注完成时均可报警。
肠道运动
蠕动
推动
运动形式
食物种类影响肠道运动 肠道运动加快影响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导致腹泻 肠道运动不良可导致 EN 制剂得不到充分消化
吸收不良的原因
部位 机理 举例
胃
胰腺 胆道 小肠
பைடு நூலகம்
急速排空 胃酸过渡分泌
胃切除术后倾倒
酶和碳酸盐分泌不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 足 癌 胆汁生成障碍 吸收面积减小 慢性胆道阻塞 小 肠 切 除 、 Crohn’s 病 、 放 射肠炎
临床肠内营养相关基本概念
及耐受性问题
临床营养的新概念(PE与EN联合营养)
途径
中心静脉,包括PICC
肠外营养
周围静脉
临床营养
输液泵应用
要素型
肠内营养
非要素型
疾病特异型
组件型
作用
治疗 支持
肠瘘
痊愈
胃肠泵应用
减少手术并发症
2006年ESPEN的概念与定义
营养不良: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
优化血糖浓度! 采用喂养泵持续喂养! 采用糖尿病配方! (如瑞代) (低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
甲状腺疾病患者:
基础疾病治疗! 采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
为什么患者会发生腹泻?
实验室指标?
低白蛋白血症 (< 30 g/L):
营养不良患者经常发生! 采用高蛋白肠内营养配方!!(如瑞高) 采用喂养泵进行持续肠内喂养
始终采用泵输注方式,开始喂养时喂养剂量应小!!
右侧体位有利于胃内容物通过幽门
为什么患者有饱胀感, 恶心感与呕吐感?
卧床患者?
如有可能,增加运动 !!
患者体位?
抬高床头部位 !! (约 30°~ 45°) 持续喂养过程中,或推注后保持30~60分钟
为什么患者会发生误吸?
原 因?
.
患者什么时候会发生误吸? 吞咽困难?
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
营 养 不 足 : 通 常 描 述 蛋 白 质 - 能 量 营 养 不 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为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者,常常 造成特异性的营养缺乏症状
营养风险:描述因疾病或手术造成的急性或潜在的营养代谢受损,
可能因有或无营养支持带来更好或更差的临床结局
营养不良的分类
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 恶性营养不良 突发严重疾病,外观及人体测量值基本正常 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受损
应激
消瘦型营养不良 外观消瘦 , 体重及人体测量值↓↓ 血清蛋白及免疫功能基本正常
混合型营养不良
饥饿
营养状况评定
营养评定:
— 判断病人有无营养不良-筛选Screen
— 营养不良的类型和程度-评价Assessment — 营养支持后临床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肠内营养输注管道选择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选择 肠内营养支持监测
肠内营养支持调整
肠内营养支持输注停止
1.营养风险筛查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吞咽困难患者或危重神 经疾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A级推荐 )
体重 体重变化
体重/身高指数(BMI)
人体测量分析(BIA)
生化检查
血浆蛋白
白蛋白 转铁蛋白
<35g/L <30g/L
前白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氮平衡
氮平衡(g/d)=24h摄入氮量-24h排出氮量
正氮平衡: 氮摄入量>排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