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原料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药物分析-阿司匹林中水杨酸与有关物质的检查
二氟尼柳 二氟尼柳 二氟尼柳
等
(二)有关物质检查 《中国药典》 采用TLC(正相)和HPLC (反相)检查 检查方法:自身对照法 1、有关物质A的检查 --TLC
供试品溶液:10mg/ml,甲醇溶剂 对照品溶液:50μg/ml;甲醇溶剂 点样量:5 μl 检查方法:供试品如显杂质斑点,和对照品主斑 点比较,不得更深
三二氟尼柳中有关杂质检查一合成工艺24二氟苯甲酰氯二氟尼柳间苯二胺盐酸盐二氟尼柳24二氟苯胺二氟尼柳等等氟代氢化偶合等氮化氟代偶合等偶合乙酰化氧化水解羧化二有关物质检查中国药典采用tlc正相和hplc反相检查检查方法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 一.阿司匹林及双水杨酯中游离水杨酸与有关物
质的检查 (一)阿司匹林及双水杨酯合成工艺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所有杂质峰(要扣除水杨 酸峰)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液主成分峰面积 05年版药典:以“溶液澄清度”检查碳酸钠试液 中不溶物(利用杂质和药物溶解行为的差异)
双水杨酯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水杨酸与三价铁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在
530nm下测定 原料限度:0.5% 片剂限度:1.5%
二、甲芬那酸中2,3—二甲基苯胺的检查
检查方法: 供试品溶液中如有与谱图中如有2,3-二甲基苯 胺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其峰面积不得大于 对照品溶液中2,3—二甲基苯胺)合成工艺
氟代、氢化、偶合等 2,4-二氟苯甲酰氯
氮化、氟代、偶合等 间苯二胺盐酸盐
2,4-二氟苯胺 偶合、乙酰化、氧化、水解、羧化
供试品溶液 A杂质对照液主峰面积
方法:
S 溶剂溶解供试品溶液 一定量供试品溶液 稀释对照溶液
供对 试照 品品
2、有关物质B--HPLC 柱效:以二氟尼柳计,不低于2000 固定相:C18 流动相:水-甲醇-乙腈-冰醋酸 检测波长:254nm 对照品及供试品:同有关物质A检查 分析时间:主成分保留时间的3倍 检查方法:供试品溶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
阿司匹林的合成、表征及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的合成、表征及含量测定一.摘要1. 中文摘要医药上阿司匹林(aspirin)即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又称水杨酸乙酸脂(salicylic acid acetate.), 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治疗感冒的药物, 有解热止痛的作用,同时还可软化血管.阿司匹林的历史最早追溯于18世纪。
首先发现柳树皮的提取物是一种强效的止痛退热及抗炎消肿药,不久就分离、鉴定了其中的有效成分为水杨酸,随后用化学方法大规模生产,供医用。
但后来发现它的酸性强,严重刺激口腔,食道及胃壁黏膜,故试图改进。
先制成水杨酸钠试用,发现虽然改善了它的酸性和刺激性,但却具有令人不愉快的甜味,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服用。
18世纪末,合成了乙酰水杨酸,既保持了水杨酸钠的药效,又降低了刺激性,口味好。
Bayer公司将它的这个新产品称作aspirin。
Aspirin的产生历史是目前使用的许多药品的典型,即开始都以植物的粗提取物或民间药物的出现,再由化学家分离出其中的活性成分,测定结构并加以改造,结果才变成比原来更好的药物。
为了对阿司匹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进行了阿司匹林的合成制备实验:在浓硫酸介质中,水杨酸和乙酸酐发生乙酰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副产品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以及乙酸乙酯重结晶除去.同时乙酰水杨酸又具有一系列特殊结构.在红外谱图中可出现多个特征振动频率.比较产品和标准的红外谱图,同时结合产品的熔点,可对合成的产品进行鉴定.除此之外,我们还用酸碱滴定测定产品的含量,并结合紫外分光度法对产品进行含量的分析.2.关键字阿司匹林, 合成,, 鉴定, 含量测定Abstract:This medicine aspirin (aspirin) or aspirin (acetylsalicylic acid), also known as salicylic acid acetate (salicylic acid acetate.), Is a very common treatment for cold medicines, hasantipyretic analgesic effect, but can also soften the blood vessels.The earliest history of aspirin back in the 18th century.First found in willow bark extract is a potent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swelling drug fever, and soon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which is salicylic acid, followed by large-scale production by 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medical.Acid but found it strong, severe irritation in the mouth, esophagus and gastric mucosa, it is trying to improve.Sodium salicylate into the first trial, found that while improved its acidic and pungent, but sweet with the unpleasant, most patients do not want to takeit.18th century, the synthesis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while maintaining the efficacy of sodium salicylate, but also reduce the irritation, taste good.Bayer, it's this new product called aspirin.Aspirin use the production history is typical of many drugs, which were started in the plant crude extract or the appearance of folk medicine, and then isolated by the chemis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o transform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the results become more than justhad better drugs.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spirin. We were prepared the synthesis of aspirin experiment: in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alicylic acid and acetic anhydride acetylation reac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can be saturatedby-products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washed and recrystallized ethyl acetate to remove.At the same time acetyl salicylic acid also has a special structure. In the infrared spectra may appear more characteristic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Comparison of the infrared spectrum of products and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the melting point of products, synthetic products can be identified.In addition, we also used the content of acid-base titration products, combined with UV spectrophotometry analysis of content of the product. Keywords:Aspirin, synthesis, and identification, determination二.前言1.阿司匹林的简介中文名称:阿司匹林 (俗名:醋柳酸、东青等 )英文名称:Aspirin化学名称: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2-(乙酰氧基)苯甲酸、(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 );分子式为:C9H8O4;分子相对质量:180.16;结构式:熔点:135℃~138℃ ;密度: 1.35g/cm3;性质:白色针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酸味。
阿司匹林片含量的测定
方法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计算公式
阿司匹林的含量(%)= (吸光度 × 样品溶液的浓度 × 阿司匹林的摩尔吸光系数) / 样品质 量 × 100%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前:应先了解阿司匹林的化学性 质和作用机制,以便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要选择合适的仪器 和试剂,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阿司匹林片含量的测定
-
阿司匹林片含量的测定
1
2
3
4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 药物,具有解热、镇痛
、抗炎等作用
在医学上被广泛用于治 疗感冒、发热、头痛、 牙痛、风湿病等病症
在药学研究中,对阿司 匹林的含量进行准确的
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 快速、准确的方法来测 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
方法一:酸碱滴定法
方法一:酸碱滴定法
根据氢氧化钠的 浓度和消耗体积 :计算阿司匹林 的含量
方法一:酸碱滴定法
方法一:酸碱滴定法
计算公式
阿司匹林的含量(%)= (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 × 氢氧化钠浓度 × 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 / 样品质量 × 100%
方法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分析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色谱柱将阿司匹林与其他杂质分离,再通过紫外检测 器检测阿司匹林的含量
方法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验步骤
称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片(约10mg):用流动相溶解
方法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将上述溶液过滤:取滤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调整色谱条件:使阿司匹林与其他杂质完全分离 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阿司匹林的含量:并记录色谱 图 根据色谱图和峰面积法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阿司匹林(化学名: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作退热、镇痛和抗炎药物。
由于阿司匹林是一种酸性物质,在水中可以形成一个酸性溶液。
我们可以利用该特性,将阿司匹林与碱性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并通过酸碱滴定反应,测定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的阿司匹林样品,并将其溶解在适量的乙醇中,得到阿司匹林的乙醇溶液。
2. 取出适量的乙醇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溴酸钠溶液和酚酞指示剂,并进行滴定反应。
3. 通过滴定,测定出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实验数据及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阿司匹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浓度为X mol/L。
讨论与分析:1.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滴定法测定了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酸碱反应的滴定过程,可以准确测定溶液中的某种成分的含量。
2. 在滴定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溴酸钠作为滴定剂和酚酞作为指示剂。
溴酸钠可以与阿司匹林的乙酰水杨酸发生反应,生成一个稳定的盐,从而实现了滴定的目的。
酚酞则可以在溶液中的酸性和碱性之间颜色变化,作为指示剂使用。
3.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浓度为X mol/L。
根据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和实验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该样品的纯度。
如果样品的纯度较高,那么乙酰水杨酸的浓度应接近理论值,可信度也较高。
如果样品的纯度较低,那么测定出的浓度也会偏低,并且可信度较低。
4.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多次重复实验,计算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如色谱法等,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结论:通过滴定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阿司匹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样品的纯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这对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药品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司匹林的制备与其含量测量
少量冰 水洗涤
收集滤液
盐酸 冷却析晶 少量冰 减压 烘干
酸化
水洗涤 抽滤
晶体
2.1.3 注意事项: (1、)加入浓硫酸时一定要充分振摇,否则水杨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会生成副产
物水杨酰水杨酸酯等。
(2、)仪器要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
139-140℃馏分。
(3、)反应过程温度需控制在 70-80℃左右(水温控制在 90℃左右),温度过高
会加快副反应的进行。 2.1.4 产品产率计算:
理论上阿司匹林的质量:m=m 水杨酸/M 水杨酸*M 阿司匹林=4/152*198=5.2g 实际阿司匹林的质量:m=0.6347g 产率%=0.6347/5.2=12.18%
2.2 阿斯匹林的鉴定——外观、熔点及纯度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数据:
1.2 阿司匹林合成反应原理
COOH
OH + (CH3CO)2O
H+
水杨酸
1.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反应原理
COOH
OCOCH3 + CH3COOH
阿司匹林
第2页
阿司匹林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指导教师:赵老师、王老师
COOH
+
OCOCH3
NaOH
COONa + +
OCOCH3
第5页
阿司匹林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指导教师:赵老师、王老师
(2)、临近终点时,应轻轻摇晃至溶液置粉红色并持续 15s 不褪色。
(3)、控制水浴加热温度及时间,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2.2.5 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
1
2
m 阿司匹林/g
0.2021
6.1.21.2阿司匹林及其片剂的质量检验
+ H2SO4
COOH
2
OH + Na2SO4
2CH3COONa +H2SO4
2CH3COOH + Na2SO4
取本品约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2分钟后,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 即析出白色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二、鉴别-阿司匹林
3
特征官能团(羧基、酯键及苯环)红外吸收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四、含量测定-阿司匹林片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
276nm
• 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3000,阿司 匹林峰与水杨酸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四、含量测定-阿司匹林片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充分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10mg), 置10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强烈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阿司匹 林对照品,精密称定,加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振摇使溶解并定容稀释制成每1ml中 约含0.1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三、检查-阿司匹林片
1
游离水杨酸作为阿司匹林制剂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引入的特殊杂质,在片剂的
检查项下仍需加以控制。片剂的杂质限量高于原料药。
试品采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溶解、过滤,排除辅料干扰后,再用原料药的方法 检查游离水杨酸(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临用新制。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水杨酸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 算供试品中水杨酸含量,不得过阿司匹林标示量的0.3%。
阿司匹林的制备与其含量测量
3.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 由上述可知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为 88.98%。
3.3.1 分析原因: (1)、加热过程中,酚酞的颜色会随着加热时间而逐渐变浅,在滴定过程时没 有对酚酞指示剂进行调节,导致误差。 (2)、在操作过程中读取数据时,存在一定的读数误差。
会加快副反应的进行。 2.1.4 产品产率计算:
理论上阿司匹林的质量:m=m 水杨酸/M 水杨酸*M 阿司匹林=4/152*198=5.2g 实际阿司匹林的质量:m=0.6347g 产率%=0.6347/5.2=12.18%
2.2 阿斯匹林的鉴定——外观、熔点及纯度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数据:
1.2 阿司匹林合成反应原理
COOH
OH + (CH3CO)2O
H+
水杨酸
1.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反应原理
COOH
OCOCH3 + CH3COOH
阿司匹林
第2页
阿司匹林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指导教师:赵老师、王老师
COOH
+
OCOCH3
NaOH
COONa + NaOH 加 热 OCOCH3
COONa
+
OCOCH3
关键词: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含量测定 两步滴定法 显色反应
1.前言:
1.1 阿司匹林的概述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1898 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通过 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 年德国拜尔仁厂正式生产这种 药品,取商品名为 Aspirin(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 2-(乙酰氧 基)苯甲酸,又名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等。分子式为 C9H8O4 结构式为
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
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作为主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
本品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幽门痉挛及刺激胃黏膜的胃肠道反应,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
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片、肠溶胶囊、泡腾片和栓剂等多种剂型,以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复方制剂也层出不穷,形成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各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仪器设备、新方法也应用到了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中,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1国内外药典中阿司匹林原料药的质量检测1.1鉴别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阿司匹林加水煮沸、水解生成的水杨酸能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紫堇色络合物进行鉴别。
美、英、日药典也用类似方法鉴别。
2)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煮沸、水解生成水杨酸钠。
放冷后,加过量的稀硫酸析出水杨酸的白色沉淀并释放醋酸。
BP (1993年)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按上述操作生成的水杨酸经水洗、干燥后测定熔点。
JP规定在滤除水杨酸沉淀后,再加乙醇和硫酸,加热产生乙酸乙酯的香味。
3)红外光谱法鉴别。
1.2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阿司匹林应检查溶液的澄清度、游离水杨酸、易炭化物、炽灼残渣和重金属。
水杨酸是从原料带来的杂质或水解产生的杂质,加稀硫酸铁铵指示液显色后,用比色法检查,《中国药典》规定其限量为0.1%。
BP(1993年)规定水杨酸的限量为0.05%。
除上述检查项目外,BP(1993年)还检查有关物质,以控制酚类杂质的限量。
酚类是可能存在于水杨酸中的杂质。
BP在水杨酸的检查中未检查酚类,故在此处检查。
USP还根据国情检查氯化物(限量为0.014%)、硫酸盐(限量为0.04%)和有机挥发性杂质。
阿司匹林原料药的质量检测—阿司匹林原料药性状与鉴别
项目一阿司匹林 原料药检测
子任务一 阿司匹林的性状检查
•3.物理常数 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该药品的纯净程度。 比旋度 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 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
• 旋度。 吸收系数 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 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 收系数。
项目一阿司匹林 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视为完全溶解。
(3)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
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其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可反映药品的纯度,是
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原料药检测
子任务一 阿司匹林的性状检查
外观、溶解度和物理常数 1.外观 指药物的聚集状态、晶型、色泽及臭、味等性质。 2.溶解度 是药物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项目一阿司匹林 原料药检测
子任务二 阿司匹林的鉴别
褪色反应
具有不饱和键与高锰酸钾或溴水反应,如司可 巴比妥钠。
氧化还原反应,如碘液等。
项目一阿司匹林 原料药检测
子任务二 阿司匹林的鉴别
生成荧光反应
常用的荧光发射形式有以下类型: 1)药物本身可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2)药物溶液加硫酸使呈酸性后,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3)药物和溴反应后,于可见光下发射出荧光; 4)药物和间苯二酚反应后,发射出荧光及药物经其它
二、化学鉴别法
化学鉴别法是根据药物与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离子反应或官能团反应生成不同颜色,不同沉淀,放 出不同气体,呈现不同荧光,从而做出定性分析结论 的方法。
项目一阿司匹林 原料药检测
子任务二 阿司匹林的鉴别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综述
阿司匹林原料药及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摘要:本文对阿司匹林原料药及制剂常见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步骤、计算公式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综述。
关键词:阿司匹林;原料药;制剂;含量检测1.前言: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药物。
另外,在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与许多疾病的有相关性,因此阿司匹林在历经百余年的使用仍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避免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副作用,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剂、泡腾片、栓剂和散剂等多种剂型,测定方法也各不相同。
由于阿司匹林的药效受剂量影响较大,因此方便而准确的含量测定方法是阿司匹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此,本文试图对其作一综述。
2. 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检测方法2.1酸碱滴定法2.1.1直接滴定法阿司匹林结构中具有羧基,显酸性,利用酸碱反应反应测定其含量。
①原理:②测定方法: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③计算公式:NaOH滴定度T=0.1×180.16×(1/1)=18.02(mg/ml)F=M(实际)/M(规定)含量(%)=(V×T×F)/W×100%(V为滴定液体积(ml); T为氢氧化钠的滴定度,W为供试品称样量(g); 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F=滴定液实际浓度/滴定液规定浓度))④讨论:本法专属性较差,易受阿司匹林的水解及其产物、有机酸类稳定剂的干扰,使用时应注意规范操作,避免水解引起的偏差。
2.1.2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阿司匹林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水解的特性,直接滴定易引起偏差,则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使酯键水解后,再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2023年阿司匹林主成分定量分析实验报告
题目:阿司匹林主成分定量分析试验者: 第五大组 班级: 12应用化学 学号:同组试验者: 班级: 学号: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 这一范围旳电磁波旳吸取特性所建立起来旳一种定性、定量和构造分析措施。
复方阿司匹林(APC )是应用广泛旳热解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对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等有很好旳疗效,还能克制血小板汇集,用于防止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
其中有效成分为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和咖啡因。
本试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阿司匹林中重要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旳含量,计算其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为其单位计量旳有效成分对于人体旳作用强度提供理论根据。
OCC O OH OCH 3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关键词:阿司匹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水杨酸1. 引言:阿司匹林是生活中十分常见,应用十分广泛旳平常抗炎药物。
可用于镇痛解热,抗风湿,关节炎。
抗血栓等等。
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熔点135-140摄氏度,无气味,微带酸味。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水解成其他有效成分水杨酸和乙酸。
采用老式旳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溶片中乙酰水杨酸旳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有效消除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且快捷、精确、重现性好。
2. 试验措施和原理2.1理论根据在光度分析中,常会因共存组分与被测定组分旳吸取谱带重叠而干扰测定,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处理这些干扰问题。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Kbc,运用吸光度具有加和性旳原理,试样溶液在两测定波长λ1和λ2处旳吸光度差ΔA与溶液中待测物质旳浓度成正比,这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旳根据。
Aλ1=Kλ1bcAλ2=Kλ2bcΔA=A1-A2=K(λ1-λ2)bc样品中共存干扰物质旳双组分体系中,采用等吸取点法测定消除干扰组分旳影响,选择测定波长时有两个原则: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应有相似旳吸光度,即差吸光度只与一种组分浓度有关,而另一组分无关;待测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旳吸光度差值应足够答,以保证较高旳敏捷度。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鉴别: ①加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析出水杨酸白色沉淀,并产生醋酸臭气。
②三氯化铁反应:中性或弱酸性(pH4-6),分子中的酯键受热水解,显紫堇色。
这是部分本品水解成水杨酸,三价铁离子与水杨酸的酚羟基结合所致。
特殊杂质检查项目与方法:游离水杨酸检查:采用百分之一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10mg/ml)以防阿司匹林水解,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3mm,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游离水杨酸不得超过0.1%。
含量测定方法:1.直接滴定法:取阿司匹林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0.1mol/l)滴定,每一毫升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
2.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取本品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50毫升,混合,缓缓煮沸十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0.25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45.04mg的阿司匹林。
盐酸普鲁卡因鉴别:1.重氮化偶和反应: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l,必要时缓缓煮沸使溶解,放冷,加1mol/l 亚硝酸钠滴定液数滴,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视供试品不同,生成由橙黄到猩红色沉淀。
2.水解产物反应:取本品约0.1g,加水2ml溶解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1ml,即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变成油状物,继续加热,发生的蒸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热至油状物消失后放冷加盐酸酸化,即析出白色沉淀此沉淀能溶于过量的盐酸。
特殊杂质及其检测方法:对氨基苯甲酸:用水溶解成0.2mg/ml的供试品溶液,以ODS为填充剂,以含0.1%庚烷磺酸钠0.05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至 3.0)-甲醇(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9nm,以外标法计算,要求对氨基苯磺酸小于等于0.5%含量测定:亚硝酸钠滴定法:取本品0.6g,精密称定,照永停滴定法,在15度到25度,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原理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原理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被广泛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关节炎等疾病。
而要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就需要对药物中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
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其分子式为C9H8O4。
在常温下,阿司匹林呈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即为乙酰水杨酸,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来间接确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化学分析方法。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的测定方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阿司匹林提取出来,然后将提取液进行色谱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最后,根据色谱图谱的峰面积进行计算,即可得到阿司匹林的含量。
除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外,还可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该方法利用阿司匹林在紫外光下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吸光度来确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一般含量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都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来间接确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常用的测定方法。
通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可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原料及肠溶片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中国药典(2005)和中国药典(2010)),要求结合大家药物分析实验和课本知识及药典内容进行比较,说明各方法的原理及比较方法的优缺点
一、阿司匹林结构及理化性质
1.结构
2.理化性质
阿司匹林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
在水中微溶或几乎不溶,而能溶于乙
醇、乙醚、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根据溶解行为的差异可作为供试品溶液
的配制或含量测定时滴定介质选择的依据。
(1)酸性:阿司匹林的结构中具有羧基,pKa=3.49水溶液显酸性,并能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具有酚羟基:阿司匹林结构中都具有潜在的酚羟基,可与铁盐试液
作用显色。
可用于鉴别试验。
(3)具有酯结构:阿司匹林结构中具有酯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产
生酚羟基和羧酸盐。
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1、阿司匹林原料测定(2005版):直接滴定法(2010年版阿司匹林原料测定
与2005版的相同)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 的C9H8O4
1.直接滴定法原理:阿司匹林中具羧基,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反应。
测
定阿司匹林含量的反应式如下:
《中国药典》(2005年版)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品约0.4g,
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
滴,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lmol/L)滴定。
每1mL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
溶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C
9H8O4)。
滴定度:
1ml NaOH滴定液(0.1mol/L)≡ 0.1 mmol NaOH
≡ 0.1 mmol阿司匹林
≡ 0.1×180.16mg 阿司匹林
≡ 18.02 mg 阿司匹林
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公式为:
式中V—样品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溶液的体积,mL;
T—滴定度,mg/mL;
F—氢氧化钠滴定溶液的浓度校正因子;
W—待测药物的称样量,g。
原理:阿司匹林结构中有游离羧基,显酸性,pKa3~6。
优点:简便、快速。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速滴定);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因本法缺乏专属性,易受酯键水解产物水杨酸和醋酸干扰)
注: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1、乙醇的作用:(阿司匹林在水中微溶,但易溶于乙醇.)乙醇溶解阿司匹林;防
止阿司匹林在水溶液中滴定过程易水解
2、溶剂用中性乙醇的原因: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酸性,可消耗NaOH而使结果偏高,故在使用前需用氢氧化钠中和至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
(中性乙醇:对指示剂(酚酞)而言为中性,可消除滴定误差)
3、滴定应在不断振荡下稍快进行,以防止局部浓度过大,致使阿司匹林酯水解
4、温度在0-40℃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
5、指示剂(酚酞):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形成强碱弱酸盐,碱性区显色,pH8.2
2、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原理:阿司匹林中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水解,加入过量标准碱滴定液,加热使酯水解,剩余碱用酸回滴。
1mol NaOH ≡½mol 阿司匹林
1mol H2SO4≡2 mol NaOH
方法:取本品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0.5mol/l)50.0ml,混合,缓缓煮沸10min,放冷,加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0.25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45.04mg的阿司匹林
(剩余)NaoH硫酸实验组:称量(过量定量)NaoH滴定
滴定(消耗体积V)
空白组:(过量定量)NaoH 硫酸滴定液滴定(消耗体积V0)NaoH滴定度(T)=0.5X180.16 X 1/2=45.04(mg/ml)
(V:样品测定时消耗硫酸滴定液体积(ml)V
空白试验时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T:
0:
滴定度W:供试品称样量(g)F:硫酸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F=滴定液实际浓度/滴定
液规定浓度)
优点: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缺点:酸性杂质干扰
注:进行空白校正(不加样品或等量溶剂)的原因:消除CO2的干扰。
(碱液在受热时易吸收CO2,生成碳酸盐,当用酸回滴时,算滴定液消耗的体积会偏小,使测定结果偏小,故需空白校正。
)
阿司匹林有关物质检查
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
1、阿司匹林中的“有关物质”系指除“游离水杨酸”外的合成原料药苯酚及其他合成副产物,如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水杨酸、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酸苯酯、等杂质。
在2005版药典当中,并没有单独列出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只通过检查原料药的澄清度从而间接的来检查有关物质的限量。
①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
不溶物杂质有未完全反应的酚类,或水杨酸精制时由于温度过高,产生脱羧副反应的苯酚,以及合成工艺过程中由副反应生成的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酚等。
这些杂质均不溶于碳酸钠试液,而阿司匹林可溶解。
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由一定量阿司匹林在碳酸钠试液中溶解应澄清来加以控制。
原理——根据这些杂质与阿司匹林的酸性强弱,利用它们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规定一定量样品在碳酸钠溶液中应澄清。
方法——取本品0.50g,加温热至约45℃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而2010版药典当中不仅检查了药物的澄明度,还利用了HPLC进一步的量化了杂质的限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6nm。
阿司匹林峰的保留时间约为8分钟,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5000,
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0 100 0
60.0 20 80
测定法取该品约0.1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20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溶液;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ml,置10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灵敏度试验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灵敏度试验溶液及水杨酸检查项下的水杨酸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除小于灵敏度试验溶液中阿司匹林主峰面积的单个杂质峰、溶剂峰及水杨酸峰不计外,其余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
于对照溶液主峰峰面积(0.5%)。
方法——HPLC梯度洗脱,主成分自身对照法(0.5%)
色谱柱:ODS
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
B:乙腈
检测波长:276nm
原料药:
供试品溶液:0.01g/ml
对照溶液:0.05mg/ml
灵敏度试验溶液:0.005mg/m
有关物质:除水杨酸峰外,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5%)2005年在有关物质检查时未使用HPLC很大可能是因为当时HPLC不够普及,而使用澄明度发检查是简单快捷且便宜的方法,但该方法只检查了无羧基杂质如苯酚、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而水杨酸水杨酸、水杨酸酐等含羧酸的杂质并不能检查到,而且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澄清的鉴别界限不同,作为定性检查灵敏度也是不够的;而HPLC的使用则增加了选择性和
灵敏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和实验要求。
附: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是:检测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应用范围广。
适用于分析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
其缺点是:价格昂贵,要用各种填料柱,容量小,分析生物大分子和无机离子困难,流动相消耗大且有毒性的居多。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阿司匹林原料药与其片剂的检验方法是不同的,比如,
鉴别实验中,需要将制剂时引入的辅料等干扰因素除去,然后再按照原料药的检
查方法进行检查。
含量测定时,两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原料采用的是直接酸碱
滴定法,片剂采用的是二步酸碱滴定法,原因是在片剂制剂中引入的辅料不允许
采用直接酸碱滴定法,会干扰实验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原料药及其制剂
的分析时,原料测定方法要求选择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的方法,而制剂的测定方法
要求侧重于具有较高的专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