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历史参考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三模文综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24.【命题立意】本题以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通过甲骨文等相关知识及相关所学,其研究成果判断封国应始于B商朝。
【参考答案】B
25.【命题立意】本题从学生解读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本题通过题中所述可知其姊住于西市与列肆即商业店铺杂处,可见已有住宅区和商业区混杂现象是市场布局的新变化,故选B。
【参考答案】B
26.【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总结、归纳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影响学校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唐代科举使得学校教育规模空前发展,元至清科举使理学成为育才指导思想,故选C。
A、B、D项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C
27.【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本题题干所述地图显示明朝海外贸易航线丰富和范围广,表明其海外贸易活跃。
A项叙述不准确,C项目叙述有误,D 项与题干无关,故选B。
【参考答案】B
28.【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分析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题干所述反映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而导致人们对近代化的了解状况,A项正确,B项所述不充分,C项与题干无关。
D项认识的不同从根本上来源于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平衡。
【参考答案】A
29.【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史实识记和对史论的分析认识能力。
【试题解析】据题干所述可知,五四运动偏离方向的原因在于未能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转化为现代性的思想资源,故选A。
【参考答案】A
30.【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图表分析和处理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图中食盐价格变化时间集中于1933—1934年,其直接原因在于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围剿,经济封锁日益加强,B项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未能影响到中央苏区,A项中央苏区的面积扩大、人口增加不能直接导致食盐价格上涨,D项日军侵
华此时尚未波及到中央苏区,故选C。
【参考答案】C
31.【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从题干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资本家兼地主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地主投资工商业,有的工商业资本家兼营土地,这反映了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的复杂性,也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较好诠释。
B项表述过于绝对,新中国成立初
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采取了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措施,C项与史实不符合,D项表述错误,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参考答案】A
32.【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总结和应用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本题题干重在强调法律在制定时是为抑制暴力及改变人类象野兽一样听任暴力之时,体现出法律制定是为遵循人性,故选D。
【参考答案】D
33.【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史实识记能力及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罗斯福为达到新政立法,要增加法官数量以增加自己的同盟军,遭到人民反对,其“法院改组计划案”有打破三权分立可能,故选C。
【参考答案】C
34.【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从题干所述可知,B项以经济合作消除冲突为其核心思想
【参考答案】B
35.【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史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试题解析】题干所述的两种史料碑碣及制造品和文字描叙、叙述都为带有主观因素的历史记录,B项所述错误,C项不符合碑碣及制造品的分析,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A
40.【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材料及史论的分析和处理及应用能力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意在考查学生对英国崛起的原因并予以剖析,学生须从政治、经济、殖民扩张等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①17世纪以来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分)
②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
帝国。
(2分)
③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2分)
④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进行经济侵略,掠夺原料,向外倾销商品,成为世界工厂。
(2分)
(2)变化:从拒绝西方的工业文明到逐渐接受、主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3分)。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拒绝接受西方工业文明,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2
分)。
鸦片战后,一部分先进中国人认识到工业文明的先进性,林则徐、魏源及洋务派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
西方工业文明成果,创办近代工业,掀起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但未触动封建制度而宣告失败(4
分)60年代,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维新派,比较清醒的认
识到积极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引进先进设备,并提出与外国人进行竞争,从而不受外国人挟制,并积极投入到近代工业建设中,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4分)
总结:近代中国,对西方工业文明态度的变化是伴随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也是工业文明下世界联系加强,西方工业文明不断呈现出的优越性的反映。
(4分。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1.信息一:百团大战是由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动出击的一次大规模的对日作战。
(1分)194
年下半年,为了克服抗日投降的危险,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我国获得胜利,粉碎了日本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推进了日军南进的步伐,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声威大涨,在战略上有利的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3分)。
信息二: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1分),1937年,日本进攻徐州,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抗战,歼敌一万余人,阻滞了日军侵略
进程,打击日军侵略气焰,鼓舞了士气,改变了国际试听。
(3分)
信息三:两幅图片反映的抗日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和国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互配合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1分)抗日战争爆发初期,日本集中主要兵力进
攻国民党正面战场,国民党积极组织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阴谋;
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敌后战场,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在国共合作中坚持抗
战,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3分)
认识: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的重大胜利,给日军
沉重打击的同时,振奋全国抗日精神。
(2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国难当头,各党派、各
民族团结一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2分)
抗日战争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近代以来面对侵略的最伟大的胜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分)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分)(两点即可,满分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制度分析和理解立意。
【试题解析】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针对明朝的社会现实,采用赋役征银等办法来缓解社会危机。
【参考答案】(1)赋役合并;化繁为简;用白银缴纳;赋役由官府直接办理。
(每点3分,共9分,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2)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缓
和阶级矛盾;推动私营手工业发展;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赋役征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
义萌芽的产生。
(每点2分,共6分,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近代政治思想的历史知识识记能力及分析能力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主思想。
第(1)问,孟德斯鸠论述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认为自由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托克维尔反对暴政,崇尚自由,不喜欢民主。
第(2)问,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从反对专制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民
主观,托克维尔则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从材料出处看,他受美国民主思想影响大。
【参考答案】(1)孟德斯鸠: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9分)
(2)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其观点主要是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提出;托克维尔
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
(6分)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命题立意】本题以美国发动的对外战争为切入点,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试题解析】(1)问,第一小问要求概括美国发动战争造成的恶果,需要联系材料中的“留下了恐怖活动和游机战的后遗证”及教材中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来回答;第二小问考查美国对外战争的目的,注意这些战争都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的
表现即可。
(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的“霸权系数增大”“实现全球霸权”“捍卫美国霸权”等信息不难概括;第
二小问需要联系教材所学知识,所举事例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1)恶果:留下了恐怖活动和游击战的后遗症,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使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4分)原因:美国一贯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政策,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4分,言之有理即可)
(2)根本目的:实战争夺维护霸权地位的经济基础,进而独霸全球。
(3分)举例:“军备竞赛”政策最终拖垮了苏联;
“借助战争”削弱伊拉克经济。
(4分,言之成理即可)。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人物评价的基本能力立意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的贡献。
第(1)问,注意限定词:“改革开放时期”“制度创新”,可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等;第(2)问,首先依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两个突出的长处”,即“目光远大”“实用主义
者”,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
(6分)
(2)评述:目光远大,追求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想。
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视试验先行,稳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