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比较
17-20世纪初中西对比
![17-20世纪初中西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6d9180490c69ec3d5bb7563.png)
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
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西方
中国: 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 渡,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1)政治上,腐败的清王朝继续实行专制 )政治上, 统治,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 统治,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 民族危机日益加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但 )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随着列强的入侵开始逐渐解体, 随着列强的入侵开始逐渐解体,中国开始卷 入整个世界市场。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 入整个世界市场。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和世界
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转型期” 空前严重,“转型期” (1)政治上,腐败的清王朝垂死挣扎,相继开展 )政治上,腐败的清王朝垂死挣扎, 了一系列挽救统治的改革均以失败告终( 了一系列挽救统治的改革均以失败告终(戊戌变 清末新政),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法、清末新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 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中国近代历 史第一次巨变。民国建立后, 史第一次巨变。民国建立后,反专制的斗争十分 激烈,先后有“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激烈,先后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张勋复 辟和护法运动。 辟和护法运动。
西方: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 (1)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和巩固资产 )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阶级统治,实行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 阶级统治,实行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资本主义一统 天下。 天下。 (2)经济,欧美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 )经济,欧美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世界工厂” 人类进入到蒸汽机时代。 “世界工厂”,人类进入到蒸汽机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 场初步形成。 (3)思想文化,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进一步向世界传播; )思想文化,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进一步向世界传播; 三股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并行, 三股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并行,自由 主义为主流。 主义为主流。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对比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e98682711711cc7931b7169d.png)
中国古代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欧洲:14 15C,率先在地中海沿岸,eg.威尼斯、佛罗伦萨
随后,在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城市出现并迅速发展。
中国:明朝中后期(即16C)产生,但发展异常艰难,速度缓慢,范围狭窄。
共同点:
发生时间:西欧产生在14—15世纪,中国在明朝中后期。
出现区域:都产生在沿海或沿江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地区。
产生结果:都宣告了封建社会开始衰落解体。
不同点:
发展程度中国:只是出现于江南个别地区和个别手工业部门,
欧洲:产生途径更广泛:城市手工作坊转化为手工工场,
商业资本的直接作用,
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
社会环境中国:封建制度顽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封建政府压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欧洲:封建制度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容易突破封建主义束缚发展兴起。
结局、影响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来,,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形成强大的历史潮流,推动欧洲各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冲击着东方落后制度,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封建主义扼杀,止步不前
拉大了与欧洲的差距,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b0678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e.png)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学院:历史学院班级:世界史班学号:**********姓名:***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摘要16世纪左右,中国与西方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方。
但到了18世纪中叶,中国最终在社会发展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
中国逐渐走向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却长足发展。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发展为何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17-18世纪;中国;西方;发展变化正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朝和唐朝的封建帝国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明之邦。
但是,到了明清两朝,当中国仍然在封建的传统制度下蹒跚踱步的时候,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成长起来,西方随即用剑与火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愚昧的中国封建统治者面对新时代的浪潮和殖民主义者的侵略, 企图用与世隔绝的闭关锁国政策保住自己的天朝。
然而,历史无情地证明:闭关并不能阻止外来侵略,落后只能导致挨打的命运。
一、中国的“皇权”与西方的“王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皇权至上,到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皇权更是达到了顶峰。
明朝朱元璋废丞相,皇帝直接控制中枢机构;此外,为加强皇权,明朝还设置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至此,中国君主专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其腐朽性也日益显露。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
”这是不无道理的。
宦官专权就是明代腐朽统治的一个重要表现。
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在于明代君主专制的高度发展,废丞相,建内阁,一切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
一旦皇帝年幼或昏庸无能,就会把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朝夕伴随身边的宦官,从而导致宦官掌权。
中国明朝的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基础之上,统治者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对不受明朝政权控制的私营工商业严加控制,对有损于封建专制政权统治的任何新的因素都无情扼杀,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明清与英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比较
![明清与英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326a95b767f5acfa1c7cd43.png)
明清与英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比较摘要英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15世纪逐步发展,而明朝在当时也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但为何英国发展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实实在在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却几经周折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本文就地理条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和市场这些角度对明清与英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差异的原因进行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明清英国资本主义萌芽比较引言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快速发展,出现了雇佣关系的机工和机户,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量农产品拥进市场,出现了以贵金属白银为主的货币经济。
清朝前期,在遭受朝代更迭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后,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英法侵华战争后,更是出现了辛亥革命等资本主义运动。
15世纪,和明朝处于同一时期的英国出现了圈地运动,并在之后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成为近代世界强国。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中国未能如英国一样发展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本文将从多方面、多角度比较明清与英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差异。
正文一、地理条件的影响中国北接冰冷的西伯利亚地区,西靠高寒的青藏高原,南面湿热的热带雨林,东临广袤的海洋,这就造成了中国是一个封闭王国,尽管周围有高丽、蒙古,但那些国家太小,对中国影响不大。
所以,一切活动,都是中国人自己在探索,缺乏了一定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不小的限制。
而且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那里平原遍布,水足土沃,便于发展种植业。
而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也的确使种植业发展起来,尤其是水稻种植,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
为了养家糊口,人们整天守在田上,势必会使人民跟外部的地域交流减少。
长久由此,便形成了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即使发生在这里面的一些商品交换也是为了维持这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这样封闭的经济体系,每户种植户都是独立的——只要能保障每户人有可以正常种植的田地,每户人生产的产品都是自供的,即是生产的结果对整个社会稳定或许有益,但对于要扩展生产的规模是不利的。
中外近现代历史横向对比表
![中外近现代历史横向对比表](https://img.taocdn.com/s3/m/867556f676c66137ef06197a.png)
1、北洋军阀统治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
3、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4、中国共产党成立
5、国民大革命
1、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2、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1927
―
1945
由相对稳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3、法西斯势力发展
4、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三世界兴起
4、政治经济区域集团化
5、第三次科技革命
改革开放走向世界
1、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
2、国际地位提高及外交战Leabharlann 成就3、科教兴国战略及科技发展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与中国
2、第三世界中的中国
3、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中国的影响
4、中国及科技革命
1、两次鸦片战争
2、自然经济解体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农民战争及洋务运动
4、新思潮萌发
1、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侵华特征
2、亚洲革命风暴中的中国
3、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19世
纪末
20世
纪初
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东方民族新觉醒
1、第二次科技革命
2、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3、帝国主义全球扩张
4、帝国主义矛盾发展
1、内战爆发
2、新中国成立
3、政权巩固及经济恢复
4、向社会主义过渡
5、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6、文化大革命
1、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及影响
2、中粟社会主义建设比较
3、中国与东欧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比较
4、美苏争霸中的中国
5、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明清时期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是什么
![明清时期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ecb0a1b0722192e4436f61c.png)
明清时期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是什么?
中国传统重农抑商,西方自由主义盛行,环境上西方更
加有利。
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也商品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这么说,资本主义萌芽代
表着资本主义的一种生产关系的形成,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
这种生产关系的形成提供的物质基础。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带的纺织业中出现;清朝由于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贸数量急剧下降,加上专制主义的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抑制;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资本主义在取得发展的同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打压。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b814fd70f18583d049645981.png)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第三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蒸汽时代)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
资产阶级统治加强(巩固与扩大)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力量极大增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世界潮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一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危机美国新政
二战
第五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信息时代)
(经济全球化)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14-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
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文艺复兴
开辟新航路
第二阶段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1861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第四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电气时代)
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中国经济史第七章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经济史第七章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https://img.taocdn.com/s3/m/b0167d2a580216fc700afdad.png)
在遭到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传统
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命运就已注定了。 但是它既能长时期地遏制了本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来资本主义的 生产方式及制度也有很强的抵抗力。 鸦片战争以后,新旧制度的碰撞、 外国侵略势力与中华民族利益的冲 突使中国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 系更加复杂,也使中国变得更加落 后。
2.对封建经济关系的冲击
3.对封建官营手工业的冲击
二、传统经济结构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抑制
1.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经
济秩序 2. 资本转化方式抑制资本主义萌芽 的普遍化发展。 3. 中国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经济职 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节 中西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道路的比较
一、时间的比较
英国在中世纪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封
建国家,其封建农业占统治地位, 后来工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封建制度 的束缚,资本主义关系从萌芽到成 长、直至成熟,进而推翻封建制度, 开创资本主义时代,有一个清晰完 整的演变轨迹,
2. 中国资本主义成长道路
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结构及制度早
已发挥了最大潜能,其允许生产力 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尽管经济规 模在不断扩大,商品经济也进一步 发展,但没有制度创新,缺乏新的 生产组织及生产力因素,基本上是 一种无效率的增长。
4.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高峰出
现在宋代,明代中叶以后,农业生 产力比前代只有缓慢发展。为资本 主义的萌芽准备了一些条件,但又 是极为有限的。
(2)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是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劳
动交换或社会产品分配借以实现的 一种交往形式,有利于分工和资本 积累。 中国封建社会在大部分时间里商品 经济都要比西欧发达。宋代有一个 飞跃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它打破了 坊市制,形成各级市场。明清两代, 中国南方地区一大批小城镇由于工 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兴起,资本主义 萌芽因素主要的就是从这些新兴市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e01abb12dd36a32d737581dd.png)
二战
第五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信息时代)
(经济全球化)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冷战,两极格局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14-16世纪
资本主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芽
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文艺复兴
开辟新航路
第二阶段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但欧洲封建势力仍比较强大
日本明治维新
第四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电气时代)
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一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第三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蒸汽时代)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
资产阶级统治加强(巩固与扩大)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力量极大增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世界潮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1861改革
高中历史 中西近代史开端之比较教材精解素材
![高中历史 中西近代史开端之比较教材精解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819be9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f.png)
中西近代史开端之比较由于中西历史发展的不同,其进入近代史的契机也大不一样。
西方是社会内部动力机制起主导作用,中国则是外部动力机制起主导作用。
15世纪前后的欧洲,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形成,首先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些城市,而后在西、北欧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求得自身的发展,需要开拓市场和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
为此,新兴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第一,开辟了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扩大了欧、亚、非之间的贸易和往来;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彼此隔绝的封闭状态;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人从此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第二,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世界观为旗帜,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神学世界观,使人们思想得到解放,为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三,进行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建立了适应资产阶级要求的新教会。
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发了上层建筑的变革,资产阶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必然代替旧的封建制度。
16世纪以后的尼德兰及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西方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并很快影响到整个西方世界,揭开了西方近代社会的新篇章,这是西方国家社会内部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不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而是外力强制的结果。
我们知道,中国由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自身运动,明中叶以后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如苏州、松江等地就出现过一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即手工工场。
到清朝前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
如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制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都出现了雇佣关系。
手工工场的规模也比明朝扩大,江南的丝织业大的拥有五六百台织机,这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出现,封建的手工业和农业已受到侵蚀,城乡的阶级关系开始发生分化。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42624f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0.png)
(1)经济基础中国中央君主集权制根深蒂固,皇帝直接掌控全国土地与人口;欧洲封建领主虽掌握土地却缺乏对市民阶层的控制,封建关系较为松散。
中国广大自耕农民以自产谋生又极度贫困,既缺乏消费欲,又没有购买力,消费市场无法形成;欧洲广大城市平民没有土地以经商或手工业为生,购买日常商品是生活必须,有利于市场形成。
中国消费品生产主要面向高级消费,丝绸、金银加工、高档瓷器等基本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市场范围小,资本主义发展空间有限;欧洲商品生产服务对象广泛,棉纺、毛纺、制铁等大多是广大群众的日常消费,市场范围大且稳定,资本主义发展后劲实足。
中国国内市场低靡商人普遍缺乏资本无力开展对外经营,小农经济倚赖土地没有海上开拓的欲望,具体表现即闭关自守;欧洲市场活跃资本运作通畅,财富的扩张必须继续扩大消费,同时急需劳动力与资源,对外扩张事在必行,具体表现即组织航海拓展殖民地。
(2)具体表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江南地区个别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欧洲十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有长足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成为普遍现象。
(3)认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但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在欧洲资本主义却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并进一步导致了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向资本主义过度。
14、15世纪到16世纪末的欧洲,在经济领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在国际关系方面,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殖民主义者,开辟新航路,侵占掠夺殖民地,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破天主教会神权的桎梏,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开始形成;在阶级关系上,一方面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更加高涨,另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权,16世纪后期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
中西资本主义的比较
![中西资本主义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8c0ee66af1ffc4fff47ac03.png)
1、中国的资本主义在明朝就已经开始萌芽了,但是中国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际上老百姓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太多的商品,而但是所谓的“资本家”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的也不多,大部分买给哪些有钱有势的人把玩,所以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后没有能够得以快速的发展,直到清朝时期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后来洋务运动后我国的资本主义才有所发展,这也是统治者措施偶然推动下发展的,并不是统治者的心愿,因为统治者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没有能掌权;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在文艺复兴时得以萌芽发展,因为西方一直受神权思想压迫,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能得到自由,平等,与此同时封建经济无法支撑西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西方的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开始掌权,并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
到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
这期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发展十分缓慢。
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
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戳然不同。
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自己的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终究难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
原因何在?资本主义能在西欧腾飞,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而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前提。
历史横向对比,,--经典 实用
![历史横向对比,,--经典 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f88dc633d4b14e85246881.png)
1、雅尔塔体系的建 革命胜利及
立
新中国全面
2、战后资本主义的 社会主义建
发展
设
1、内战爆发和新中 国成立 2、政权巩固及经济 恢复;一化三改
3、战后社会主义改 革 4、美苏争霸
3、全面社会主义建 设 4、文化大革命
西方资本主 义向帝国主 义阶段过渡 及东方民族 新觉醒
第一次世界 大战及战后 美苏经济政 策调整
由相对稳定 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爆 发
1、第二次科技革命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形
2、垄断资本主义发 成及民主革
展
命发展
3、全球扩张、世界
体系最终形成
4、帝国主义矛盾发
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旧民主主
2、十月革命
由两极向多 极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 改革开放走
解体
向世界
2、第三世界发展
3、区域集团化
4、第三次科技革命
1、改革开放及经济 建设 2、国际地位提高及 外交战线成就 3、科教兴国战略及 科技发展
中外比较角度
1、西方重商主义与中国“ 重农抑商” 2、中西资本主义萌芽
3、中西科技发展
1、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侵华 特征 2、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中国
义革命转折
3、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
4、苏俄社会主义革
命
1、苏联社会主义建 由国内革命
设
战争到抗日
2、经济危机与罗斯 战争
福新政
3、法西斯势力发展
1、民族危机加剧
2、民资迅速发展
3、戊戌变法、义和 团 4、辛亥革命
1、北洋军阀统治 2、一战期间民族工 业的发展 3、新文化运动与五 四运动、中国共产党 成立 4、国民大革命
中西历史时期(奴隶社会——现在)比较
![中西历史时期(奴隶社会——现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6cefae97f1922791788e803.png)
臀肌挛缩症的X线、CT征象及临床表现毛巨江;沈桂权;赵震奇;张千里【期刊名称】《贵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40)009【摘要】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X线、CT征象.方法:分析24例臀肌挛缩症的骨盆平片及其中11例骨盆CT片,并与21例非臀肌挛缩症的骨盆平片及其中8例CT 片做对照.结果:24例臀肌挛缩症骨盆平片中,22例(91.7%)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旁纵行、条状致密线,2例(8.3%)表现为单侧骶髂关节旁纵行、条状致密线;11例骨盆CT主要表现为:(1)臀肌体积缩小,10例(90.9%)为双侧,l例(9.1%)为单侧;(2)髂骨走形方向改变呈矢状,10例(90.9%)为双侧,1例(9.1%)为单侧;(3)臀部注射区臀肌钙化灶及条状挛缩带.结论:骶髂关节旁线状致密影是臀肌挛缩症的重要X线表现,CT能更直观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及髂骨骨质改变,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972-974)【作者】毛巨江;沈桂权;赵震奇;张千里【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院影像科,贵州贵阳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院影像科,贵州贵阳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院影像科,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肿瘤医院影像科,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5;R814.41;R814.42【相关文献】1.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对照分析(附400例报告) [J], 苏洁;王辉2.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征象与临床表现相关性探讨 [J], 张伟明3.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研究 [J], 范金鹏;董焕娥;王朝君;姚素芹;申勇;刘永强;郝振修4.22例儿童臀肌挛缩症平片和CT征象分析 [J], 高连华;燕敦华5.22例儿童臀肌挛缩症平片和CT征象分析 [J], 高连华;燕敦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外经济史 考试重点
![中外经济史 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19a7c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b.png)
一、名词解释(4个)1、农业革命:公元前90000 年左右,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从狩猎和采集经济转向种植和畜牧经济,这种划时代的转变,就是农业革命。
2、汉谟拉比法典:3、井田制:我国奴隶社会实行的一种土地使用的管理制度。
所谓“井田”是指将方里九百亩土地,划为九块,每块一百亩,八家共耕中间的一百亩公田,每家都有一百亩私田, 这种土地的划分使用方式,其形犹如“井”字。
是一种农业、行政与军事组织形式合一的重要制度。
4、初税亩,公元前594 年,鲁国国君为了增加收入,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由国家按田亩实数收税,这就是“初税亩”。
税亩的实行,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5、两税法唐后期实行的赋税制度。
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继续实行。
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公元 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分夏秋两次收税。
两税法的实行,唐政府的收入增多了,但地主把赋税转嫁给农民,农民所受的剥削更重了。
6、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
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
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7、祭礼?8、中世纪:中世纪也叫中古,指的是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也就是指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 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 1000 年封建社会的历程二、简答(主要落在比较上奴隶主、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的比较,而且基本上为同时代的比较)1、社会的三次大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16世纪中叶起中西方的衰落与崛起
![16世纪中叶起中西方的衰落与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e9624c6fa45177232f60a255.png)
16世纪中叶起中西方的衰落与崛起刘小霞一、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当15、16世纪到来之际,当古老的中国向着中世纪作最后冲刺的时候,西方却迎头赶上,悄悄来到我们的身旁,同我们站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生产关系多方面的制约,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方式与西欧有所区别。
在西欧国家,它们的畜牧业比较发达,是实行农牧结合,在欧洲领主制经济中,领主土地是使用农奴集体劳动的大型经营,农奴也在自己的小块份地上从事农业生产;而畜牧业则是在公用的草地上,休耕地和收割后的全部在农地上进行,手工业方面,除农奴家庭的纺织工业外,庄园内还有各种专业的工匠和公用磨房,冶坊以至面包炉等。
这里的庄园为整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并不是完全是在农业家庭内部,而是以庄园为整体,这就使西欧的手工业容易脱离农业而成为独立的部门,社会分工就会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社会生产越来越专门化,商品生产社会日益发展,到15、16世纪,欧洲一些大城市中有几十种,甚至几百种手工行业,并开始形成许多大规模的手工业中心,农业也开始出现了商品化倾向,出现了一此商品农业区,荷兰出产奶牛和奶制品,法国香槟地区和德国莱茵地区生产葡萄和葡萄酒。
社会分工这一发展,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倾向的出现,使西欧这全时期自然经济日渐走向解体,封建制度发生动摇。
而我国封建社会则是地主制经济。
这种形式除少量经营地主外,土地都是分租给佃户,形式一家一户的基本生产单位,即通常所说的小农业,小农经济。
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在我国也就成为完全以家庭为单位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这种结合,随着封建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经营规模的细小化以及人口日增,农民多于分居,像细胞分裂一样再生产和复制着自己,结合更加牢固,这就大大地限制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独立手工业的发展,对于封建剥削具有较大的负荷能力,同进,抑制了社会分工,对于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大的排斥力,这就起着巩固自然经济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二)古代经济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二)古代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9895b8ddcfc789eb162dc889.png)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二)古代经济一、古代经济发展原因:1、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战国是例外: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实力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2、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生产关系或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注意:这是王朝初年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3、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
4、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6、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朝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等。
二、古代经济制度(一)土地制度:1,奴隶社会土地制度:井田制①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名为国有,实为周王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发展过程:商朝时期开始出现,西周时期广泛实行,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破坏和瓦解。
③实行目的:维护西周的统治。
④受田者的义务: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并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分封制的义务:贡献财物并派兵随周王作战)⑤耕作方式:奴隶的集体耕作⑥瓦解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私田大量出现→私田主人改变剥削方式(私田主人→封建地主;耕种人→封建农民)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瓦解。
⑦和分封制的关系: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两者是土地和义务的关系)2,封建社会土地制度: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表现。
确立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起决定作用,消亡于1950---1953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但往往导致土地兼并,与国家争夺土地和人口。
B,封建土地国有制:①均田制(北魏孝文帝开始实行,隋唐沿用。
意义:a用法律的形式确立受田者对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b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近代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高三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
![近代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高三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ba9c8d216c85ec3a87c2c5df.png)
近代中西历史阶段特征对比
通过世界近代史中西阶段特征的比较,目的是有效解决明清时期中西科技发展的比较、明末清初民主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中国的衰落与西方的优势开始形成的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等问题。
一、14至18世纪60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逐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
社会形态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世界面貌变化上,人类由相对隔绝逐渐走向联合;从文明发展的进程上,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而中国处于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向欧美扩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逐步战胜封建势力,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
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比较
1.产生时间
西欧:14、15世纪产生。
中国:16世纪产生(明朝中后期)。
2.发展历程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迅速发展,使西欧社会迅速完成了社会转型。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始终没有发展成为改造封建社会的经济力量,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断。
3.不同发展结果的原因
(1)政治上
西欧:英国议会、法国三级会议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参政,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中国: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抑制了资本主义发展。
(2)经济上
西欧: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黑奴贸易和重商主义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中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思想上
西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中国: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了思想,压制了新思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