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资料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
2017考研政治马原复习质变和量变详解
2017考研政治马原复习:质变和量变详解来源:文都图书质量互变是客观的、普遍的规律,但在现实世界中,质变和量变以及二者的关系,其具体表现又是特殊的、丰富多彩的和错综复杂的。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量变和质变的相关原理。
量变的复杂性有多种表现:首先表现在量变形式的多样性。
事物多种多样的量变形式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而引起的质变,另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
社会劳动分工和生产技术构成的方式的变化等,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涉及的就是各种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具体构成方式的变化,一个僵化的经济活动的组成方式与一个有活力的组成方式,必然会引起经济效果的质的区分。
另外,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可称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一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可称为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此外,作为质变准备的量变过程,在时间的延续上也很不相同。
微观世界的一些量变,经历的时间极其短暂;而导致生物物种更替的变异因素的积累,则要以亿年来计算。
同量变有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一样,质变的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首先表现在它的形式的多样性。
法国科学家托姆的突变理论是对质变形式多样性的一种说明。
突变论说明,事物的质变、飞跃的形式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
从质变过程中对抗与非对抗的角度,可以把质变形式划分为两类: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爆发式飞跃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这种形式的飞跃,是在量变的积累达到临界点以后,新事物与旧事物发生激烈的外部冲突,通过一次或数次决定性的打击,摧毁阻碍新事物诞生和成长的桎俈,使新事物迅速战胜旧事物而实现的根本质变。
非爆发式的飞跃是解决矛盾的非对抗的质变形式。
在这种飞跃形式下,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时一段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而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
如何理解政治马原否定之否定规律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如何理解政治马原否定之否定规律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辩证否定观的三大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复习的难点,本文,作者就专门给大家解析一下否定之否定规律,各位考生一定要认真理解。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框架:第一,事物要发展必须要对自己进行否定,但是这种否定不是完全抛弃过去,而是对过去既有克服,又有保留,既有肯定,又有否定。
这种包含着肯定的否定就是辩证的否定观。
这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一个原理。
第二,否定引起事物发展的过程,一定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因而形成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二个原理。
第三,要掌握辩证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们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也就是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我们在之前已经给大家详细解析了,下面重点来解析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定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从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完成一个周期,实现事物的发展。
之后还会继续不断的自我否定。
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过程。
举例:麦粒-----麦株----麦粒。
从第一代麦粒到第二代麦粒,完成麦粒的升级换代并不是直线上升的,并不是麦粒直接变成麦粒,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麦粒的发展起初处于肯定阶段。
但是随着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斗争,也就是遗传和变异力量的此消彼长,否定因素慢慢发展壮大,变成主导力量,使事物发生变化,麦粒就发展到否定阶段,变异成麦苗。
处于否定阶段的麦苗内部依然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那就是麦苗的遗传和变异,所以还要继续被否定,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
第二代麦粒遗传了第一代麦粒的基因,但不是向最初的肯定的阶段的简单回复,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的发展,第二代麦粒比第一代麦粒更抗病虫害,更抗旱,更高产。
内容上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断的否定,"扬弃",在形式上,总方向是前进的,具体的道路是曲折的。
马原知识点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原知识点否定之否定规律
大家还一定要多做梳理,查漏补缺,放眼全局,把复习过以及没复习到的地方梳理一遍,下面传媒研考小编整理了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
3.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
复”,是“扬弃”的结果。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以上是传媒研考为考生整理的考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传媒研考小编预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知识点汇总马原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考研政治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
在马原部分,有不少考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马原易错知识点,希望对你有用!考研政治马原易错知识点1.规律与规则不能混同,规律是事物固有的、客观的;而规则是人为制定的、主观的。
当然,合理的规则必须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
2.规律的重复,是本质性、必然性内容的重复,不是具体事件的重复,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3.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情,假象是事物的一种现象,是客观的;错觉是错误的感觉,是主观的。
当然,如果为假象所迷惑就会产生错觉。
4.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两者之间不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即现象不是反映而是体现本质。
5.唯物辩证法和诡辩论具有本质区别。
第一,前者既承认区别又承认联系(既讲非此即彼、又讲亦此亦彼)。
后者不承认区别只承认联系(不讲非此即彼、只讲亦此亦彼)。
第二,前者既承认运动又承认静止(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后者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第三,前者既坚持两点又分清主次,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后者虽然坚持两点但不分主次,属于均衡论。
6.部分质变归根到底是量变,不是质变。
质变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基本形式。
量变有数量变化与结构变化两种基本形式。
7.不能把矛盾的同一理解成等同,同一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是以差异为前提的;也不能把斗争混同于斗争的具体形式,如错误地认为斗争即对抗。
8.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讲矛盾双方的斗争不需要条件,不受任何条件约束,而是指矛盾双方的斗争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但斗争的具体形式受不同条件的制约。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没有超出特殊;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已经超出部分。
10.“事物既然是永恒发展的,就不存在静止或者倒退”,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考研政治分析题常考知识点
考研政治分析题常考知识点考研分析题常考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第二章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人与自然的关系3、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6、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第三章☆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4、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5、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6、认识过程中的反复性和无限性7、真理的客观性8、真理的绝对性和和相对性9、人们认识和实践中的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3、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第四章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7、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双重性8、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9、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五章1、价值规律及其作用2、劳动力特点和货币转化为资本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4、资本的有机构成5、利润和平均利润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六章1、垄断条件下基本特点第七章1、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三章☆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依据及其内容5、统一战线6、武装斗争7、党的建设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第四章1、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五章1、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七章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变革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八章1、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4、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统筹区域发展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九章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第十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弘扬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和目标任务7、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十三章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三、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三章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第四章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思潮2、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3、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五章1、土地改革战争的兴起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六章1、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3、延安整风运动和中共七大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章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第八章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第九章1、探索社会主义的初步成果2、“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教训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1、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第三章1、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2、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第四章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七章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五、形式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会”要重点把握的三件事“中国梦”科学发展观。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
马原简答记忆口诀唯物辩证法可以用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五个五来进行记忆。
一个一是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三个三是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四大方法:逻辑与历史,演绎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五个五是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一个核心:矛盾(一级重点),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
矛盾要掌握的内容有: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和相互关系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7.矛盾分析法两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要掌握的内容有: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2.事物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3.发展的实质和过程4.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联系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掌握矛盾规律相关内容2.把握事物存在的质、量、度3.事物发展的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四大方法:逻辑与历史,演绎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多出单选与多选,在看考研政治大纲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内容。
五个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可以用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五个五来进行记忆。
一个一是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三个三是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四大方法:逻辑与历史,演绎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五个五是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一个核心:矛盾(一级重点),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
矛盾要掌握的内容有: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和相互关系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7.矛盾分析法两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2020考研政治常考的马原知识点:三大规律
2020考研政治常考的马原知识点:三大规律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与质变规律、辩证否定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首先,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原因:①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是贯彻另两个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着矛盾的规律,矛盾,也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
其次,对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理解尤为重要。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指矛盾对立面相互排斥、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基础。
矛盾的同一性作用表现在:①它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②它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它规定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作用表现在:①一个统一体内,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不同的统一体间,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还包括"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历年考研真题频繁考到这部分内容,尤其是最后的分析题部分,多数情况是出一则小故事让你用相关原理分析,因此,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相关内容不能只是机械的背诵还要加以理解,否则很难取得高分。
(2)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即连续性的中断。
马克思主义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指导意义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
➢要准备走曲折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还要反对循 环论和直线论两种错误观点。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 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 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要说明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要 回到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 的斗争性的辩证运动推动新事物的出现) 2、要说明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 统一要回到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的 辩证运动) 3、要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 统一要回到否定之否定规律(两次否定、 三个阶段形成的一个周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 的变化。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根本性的、显著 的变化,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体现了事物渐进 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 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 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 式。
1、质、量、度
质: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 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是通过事 物的外在属性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中有本 质属性,也有非本质属性。认识事物的质,就 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质是认识事物的起 点和基础。
1、要说明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要 回到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 的斗争性的辩证运动推动新事物的出现) 2、要说明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 统一要回到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的 辩证运动) 3、要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 统一要回到否定之否定规律(两次否定、 三个阶段形成的一个周期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即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2、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3、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4 、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与形式5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6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7、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8 、相互转化:其一: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9 、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都不是纯粹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10 、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11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12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马克思指出: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有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13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非连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14 、辩证法否定观的意义A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B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学分析态度15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16 、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法,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两种形而上学观点,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17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B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C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D 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18 、在哲学中讲概念或范畴(基本概念)主要有三种:实体、属性、关系,矛盾属于关系范畴19 、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20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
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
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
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考研政治马原基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
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一是,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
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二是,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
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020考研马原考试考点:质变与量变、肯定与否定
【导语】⽔滴⽯穿,绳锯⽊断。
备考也需要⼀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忧考为您提供2020考研马原考试考点,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
快来看看吧!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常考点,易出选择题、辨析题】 1.质是指⼀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
质是内在的,属性是外在的。
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基础。
2.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规定性。
量与质⼀样,也是事物固有的。
量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
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3.度是质和量的统⼀,是事物保持⾃⾝质的量度。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度是关节点之内的量。
认识度要求坚持质量统⼀观、掌握适度原则。
(⼆)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易出辨析题、分析题】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两者区分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变化是否超出了度(⽽不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统⼀: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第⼀,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即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第⼆,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易错提⽰ 部分质变归根到底是量变,不是质变。
质变有爆发式飞跃和⾮爆发式飞跃两种基本形式。
量变有数量变化与结构变化两种基本形式。
3.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的意义:第⼀,理论上,要批判庸俗进化论和激变论。
前者夸⼤量变⽽否认质变,后者夸⼤质变⽽否认量变。
第⼆,实践上,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战略以及党的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的理论基础。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可出各种题】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1.肯定和否定是同⼀事物内部的两个相反⽅⾯: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当肯定处于主导地位,事物保持其原有性质和状态;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当否定处于主导地位,事物改变其性质和存在。
马原事物发展规律
马原事物发展规律
马原事物发展规律是指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
义的观点,事物发展是一个持续、无止境的过程,驱动力来自于内部矛盾的斗争。
以下是
马原事物发展规律的一些主要内容:
1. 辩证性规律:事物发展是辩证过程,包括矛盾斗争、否定之否定和飞跃等方面。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通过这种斗争,事物得以不断发展。
2. 发展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不断向前进化。
事物不可能永远停滞不前,
它们经历着生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
3. 量变到质变规律: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着量的积累,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
引发质的突破。
这种突破是由于内部矛盾的积累导致的,从而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
4. 同质性规律: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
虽然不同事物在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发展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具有相似的特征。
5. 不平衡发展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和状况都存在差异。
这种不平衡性是事物发展的一种普遍性现象,可以通过相应的调控来实现均衡发展。
总结:
马原事物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科学概括和指导,其核心是辩证
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和
规律,为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作出贡献。
考研政治马原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考试分析
2016考研政治马原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考试分析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唯物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体现这三大规律,三大规律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万事万物的发展的。
下面,老师就给各位考生分析一下这三大规律的关系和考试侧重,希望能给各位考生的复习提供些许帮助。
三大规律的排列顺序其实是演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其实是由外到内的。
三大规律怎么演绎了人类对事物发展的认识:第一个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从外在的形式和状态上告诉我们任何发展的形式、形态都只有两种:量变和质变。
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又到新的量变。
对立统一规律深入到内在的动力源泉,告诉我们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源泉是内部矛盾。
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最终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又告诉我们,内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时候是由内部矛盾中的否定因素引起的。
而否定引起事物发展要经历两次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在不断的否定”扬弃”中,总方向是前进的,具体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就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从形式形态到动力源泉,再到方向道路,达到对事物发展的完整认识。
我们来总结一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这三句话是单选题的考点。
下面,老师再来给大家讲讲这三大规律的地位和考查方式。
质量互变规律,从2010年考研改革以来,已经考过4次了,都是选择题。
对立统一规律几乎年年都考,不是选择题就是材料分析题。
毋庸置疑,对立统一规律是考生复习的重中之重。
否定之否定规律还是在2010年考研改革前出过两次选择题,近几年没考过。
但是那也不代表各位考生可以忽略否定之否定规律。
出题少与考点本身难于理解有关系。
否定之否定规律属于各位考生复习的难点所在。
这样,我们就很好地把握了三大规律的命题方式和规律,以及它们各自在考研复习中的地位。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规律。
这两个规律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揭示了世界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是指事物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数量的积累不断增加,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质的状态和特性。
例如,水在温度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就会发生质变,从液态变为气态。
量变质变规律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积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质的变化。
例如,人们对科技的逐步积累,最终导致了工业革命的爆发,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否定,但同时新事物也会被更为先进的事物所否定,从而形成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发展的过程。
例如,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在前一个社会形态基础上不断否定和发展而来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事物内部会出现矛盾,这种矛盾会引起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在生产发展中,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础,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和保障。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相互作用,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否定,新事物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旧事物量变而来的。
例如,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生产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由量变逐渐积累而来的。
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四)
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四)16,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
②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③辩证的否定: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包含肯定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背熟) 17,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三)★★★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②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其形式多种多样。
斗争性绝对。
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相对的④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1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07年新改)(背熟)(三)★★(1)同一性的作用是: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③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规定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2)斗争性的作用是: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三)★★★(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马原考点之量变与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学习一下质变、量变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各自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先看量变。我们在学习量的含义时,已经指出量本身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因此,量变本身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比如水从20度到30度就是一个温度上的数量变化。一种形式是次序的变动,比如1+2=3,2+1=3这个交换律就表明了次序的变动引起量变。那么,量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呢?量变是保持事物的质的不显著的相对稳定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比如,还是刚才的例子。水从20度到30度,仅仅是温度上的变化,水的本质并未发生任何改变。1+2和2+1仅仅是两个数字的次序发生了变化,但是它们的总和却没有发生变化。这就是连续性,是同一个质的范围内的量变。
那么,质变和量变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一个人怎么就从一个好公民堕落成死囚犯了呢?水怎么就变成冰了呢?这就涉及到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会引起质变。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都是说明了量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两个例子都是数量增减引起的质变。下面举两个次序变动引起质变的例子。比如咱们的经济发展目标,原来是“又快又好”,现在是“又好又快”,好字当头。这两种表述仅仅是把“好”和“快”的次序简单颠倒了一下,它们的意义就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本质不同的。再比如田忌赛马,也说明了次序的变动也会引起质变。下面以图来说明。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它是由事物内在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
质和事物是不可分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分析事物的特殊矛盾和属性,特别是通过分析本质属性把握质。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具有多样性, 量和事物不可分,但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认识由质到量,是认识的深化。
认识量才能精确地认识事物。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一切事物都是特定质和量的统一,都有自己的度。
度有两个极限,称之为关节点。
一旦超出或破坏了度,质和量的统一体就发生破裂,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认识度的意义:a.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度,可以使人们知道,量的变化在什么范围内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限度,事物就发生质变。
b.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具体划清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
c. 如果需要改变事物的性质,则必须勇于突破事物的度。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特点事物的发展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对事物度的突破,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
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
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2.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不会凭空发生,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质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巩固量变的成果;在前进性运动中,质变造成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因此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
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一是,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
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二是,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
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
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②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对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事物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及其转化所体现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历史阶段。
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其次,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社会的发展也有量变、部分质变和质变等基本形式,与此相适应,稳定、改革和革命都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
社会主义社会要获得发展,必须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最后,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最重要的一点)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
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②辩证的否定观之方法论: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槽粕”。
对待外国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
(4)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
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事物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
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