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安第七章显示偏好理论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中文课后题答案-效用
内容简介本书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范里安所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微观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关资料对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3)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知识考点。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每章参考了国内外的大量相关试题、作业和习题,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目录第1章市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强化习题详解第2章预算约束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强化习题详解第3章偏好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效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强化习题详解第5章选择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强化习题详解第6章需求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强化习题详解第7章显示偏好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强化习题详解第8章斯勒茨基方程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购买和销售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强化习题详解第10章跨时期选择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强化习题详解第11章资产市场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强化习题详解第12章不确定性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强化习题详解第13章风险资产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消费者剩余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强化习题详解第15章市场需求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强化习题详解第16章均衡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强化习题详解第17章测度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强化习题详解第18章拍卖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技术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强化习题详解第20章利润最大化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强化习题详解第21章成本最小化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强化习题详解第22章成本曲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强化习题详解第23章厂商供给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第24章行业供给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强化习题详解第25章垄断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强化习题详解第26章垄断行为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强化习题详解第27章要素市场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强化习题详解第28章寡头垄断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第29章博弈论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强化习题详解第30章博弈论的应用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强化习题详解第31章行为经济学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31.3 强化习题详解第32章交换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32.3 强化习题详解第33章生产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第34章福利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强化习题详解第35章外部效应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强化习题详解第36章信息技术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强化习题详解第37章公共物品37.1 复习笔记37.2 课后习题详解37.3 强化习题详解第38章不对称信息38.1 复习笔记38.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效用课后题答案1.课文中说,将某数字变为它的奇次幂是一种单调变换。
第七章 显示偏好讲解
x2
在凸性、单调良性偏好下,
在预算约束下,存在一个
x2*
最优消费束。
x1*
x1
1. 直接显示偏好
x2
消费束X*和Y都满足预算
约束,但消费者选择了
消费束 x*,而没有选择 x* 消费束 y。说明什么?
y
x1
p
X被直接显示偏好Y
xy
D
消费束(x1,x2)是消费者在(P1,P2)和m下 购买的消费束,消费束(y1,y2)也满足预 算约束,且(x1,x2)不同于(y1,y2),满足 条件 P1 x1 + P2 x2 P1 y1 + P2 y2
实例1
张同学将所有的收入用于吃饭、手机费 支出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支出。 1. 一天张同学在路上拣到50元钱,他马上就 到教育超市去买了一张充值卡; 2. 国庆长假之后,张同学发现他手机充值卡 上的钱已经不多了,他决定这个月少吃点 肉,明天再去教育超市买100元的手机充值 卡。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上世纪30-50年代 发展了被称之为显示偏好的理论。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行为:消费者总是选择他能够 负担的最佳物品。
其最优选择一定满足显示偏好强公理。 总能找到选择的性状良好的偏好。这就是最优化
行为的偏好。
例题2 检验强显示偏好
消费者有如下选择:
A: (p1,p2,p3) = (1,3,10) & (x1,x2,x3) = (3,1,4) B: (p1,p2,p3) = (4,3,6) & (x1,x2,x3) = (2,5,3) C: (p1,p2,p3) = (1,1,5) & (x1,x2,x3) = (4,4,3)
X被间接显示偏好于Z。
间接显示偏好原理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7显示偏好-东南大学-曹乾
Solutions for Varian’s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7th Edition)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 版)第7 章 显示显示偏好偏好偏好课后习题详细解答课后习题详细解答曹乾曹乾(东南大学东南大学 caoqianseu@ )简短说明:编写课后习题解答是由于教学的需要,也是由于对市面流行的参考答案不满。
版权没有,但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第7章 显示偏好复习题与参考答案1.当价格为)2,1(),(21=p p 时,某消费者的需求为)2,1(),(21=x x ;当价格为)1,2(),(21=q q 时,他的需求为)1,2(),(21=y y 。
那么他的行为符合最大化行为模型吗那么他的行为符合最大化行为模型吗??【复习内容】显示偏好弱公理显示偏好弱公理的基本思想如下:如果价格为),(21p p 时购买),(21x x ,而价格为),(21q q 时购买另一个商品束),(21y y ,则如果有:22112211y p y p x p x p +≥+.那么下式就不成立不成立...: 22112211x q x q y q y q +≥+.用语言表述:如果能买得起y 商品束但却购买了x 商品束,那么如果购买的是y 商品束,则说明此时买不起x 商品束。
【参考答案】方法一:画图分析。
由)2,1(),(21=p p 时)2,1(),(21=x x 可知,此时预算线斜率2121−=−=p p k ,并且通过点(1,2),容易画出这样的预算线。
同理可以画出价格)1,2(),(21=q q 时)1,2(),(21=y y 的预算线。
见下图。
方法二:代数计算。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得;52211=+x p x p 42211=+y p y p ,因此22112211y p y p x p x p +≥+。
根据显示偏好弱公理可知,此时不可能不可能...再有22112211x q x q y q y q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
微不雅笔记本书的核心章节:预算→偏好→效用→选择→需求→消费者残剩,市场需求→均衡→交换;技术→利润最大化,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厂商供应→行业供应→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第一章市场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彼此竞争的用途的科学。
——莱昂内尔·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2.微不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出产什么、怎样出产和为谁出产;研究领域是消费者理论,出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市场掉灵与当局作用理论;研究方法,除了无法回避的尺度阐发以外,主要是实证阐发,大量采用数学技术。
3.微不雅经济学的开展,我看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古典到马歇尔,瓦尔拉斯。
主要借助文字和图表,对供应(穆勒),需求(杰文斯),分配(克拉克),单个市场(马歇尔)和多个市场(瓦尔拉斯)的交换与价格决定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第二个阶段,到希克斯和萨缪尔逊,主要运用微积分。
对消费者理论,出产者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进行重塑和补充。
第三个阶段,到阿罗和德布鲁,主要运用调集论和线性模型,在效用函数理论,竞争均衡和最优性问题,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均衡,投入产出阐发和对策论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第四个阶段,到当前,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开展了交易费用,产权,非均衡,X效率,寻租,信息,次优,时机选择,资产订价,资产组合,跨时期阐发,整体阐发,和对偶阐发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大大拓宽了传统的学科边界和应用领域。
4.但是,从亚当·斯密始于今,上下几百年,贯穿全部微不雅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的主题,我看却始终只是一个,那就是经济自由主义信条: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大量自由的、极端自利的,追逐最大利润和最大效用的个人的分散的活动,经由价格和竞争机制调节,会自动趋于和谐、有序、均衡,达到最正确效率状态。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对于这信条证明的日趋严密和简洁,就是微不雅经济学的日趋成熟和精确。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8版)讲义与视频课程【40小时高清视频】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8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40小时高清视频】目录第一部分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1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开篇导读二、本书点评及总结(结束语)第二部分辅导讲义[34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1章市场1.1 本章要点1.2 重难点解读第2章预算约束2.1 本章要点2.2 重难点解读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偏好3.1 本章要点3.2 重难点解读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效用4.1 本章要点4.2 重难点解读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选择5.1 本章要点5.2 重难点解读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需求6.1 本章要点6.2 重难点解读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显示偏好7.1 本章要点7.2 重难点解读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斯勒茨基方程8.1 本章要点8.2 重难点解读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购买和销售9.1 本章要点9.2 重难点解读第10章跨时期选择10.2 重难点解读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资产市场11.1 本章要点11.2 重难点解读第12章不确定性12.1 本章要点12.2 重难点解读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风险资产13.1 本章要点13.2 重难点解读第14章消费者剩余14.1 本章要点14.2 重难点解读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市场需求15.1 本章要点15.2 重难点解读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均衡16.2 重难点解读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拍卖17.1 本章要点17.2 重难点解读第18章技术18.1 本章要点18.2 重难点解读1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利润最大化19.1 本章要点19.2 重难点解读第20章成本最小化20.1 本章要点20.2 重难点解读第21章成本曲线21.1 本章要点21.2 重难点解读2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厂商供给22.1 本章要点22.2 重难点解读2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行业供给23.1 本章要点23.2 重难点解读2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垄断24.1 本章要点24.2 重难点解读2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5章垄断行为25.1 本章要点25.2 重难点解读2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要素市场26.1 本章要点26.2 重难点解读2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寡头垄断27.1 本章要点27.2 重难点解读2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28.1 本章要点28.2 重难点解读2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博弈论的应用29.1 本章要点29.2 重难点解读第30章行为经济学30.1 本章要点30.2 重难点解读第31章交换31.1 本章要点31.2 重难点解读3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生产32.1 本章要点32.2 重难点解读3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3章福利33.1 本章要点33.2 重难点解读3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34.1 本章要点34.2 重难点解读3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信息技术35.1 本章要点35.2 重难点解读第36章公共物品36.1 本章要点36.2 重难点解读3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7章不对称信息37.1 本章要点37.2 重难点解读3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简答题二、计算题内容简介本书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1小时视频讲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知识结构图
者
基数效用
离散品
行
效用函数
序数效用
为
完全替代和互补
理 论
第4章 效用 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拟线性偏好
一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边际效应和边际替代率
最优选择的条件:掌握线性及非线性条件规划问题 求解。
最优选择
最优选择的类型:唯一切点最优、折拗偏好无切 点、边界最优、切点不唯一。
消费者的需求
完全替代和完全互补
第5章 选择
论
非合作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贝叶斯纳什均衡
及
合作博弈
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应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用
合作博弈:又称协调博弈,参与人在他们协调行动
时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协调时的收益
第30章 博弈论的应用
竞争博弈:零和博弈,在这类博弈中,博弈一方的 收益等于另一方的算是
产 与
长期利润最大
成
利润最大化弱公理
本
成本最小的求解
理 论
第21章 成本最小化
条件要素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显示成本最小化公理
总成本:STC,TVC,TFC
短期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SAC,AVC,AFC
第22章 成本曲线
边际成本:SMC 总成本:LTC
长期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LAC
边际成本:LMC
1.需求供给基本原理
第1章 市场
第6章 需求
第15章 市场需求
第16章 均衡
第2章 预算约束
第3章 偏好
第4章 效用
第5章 选择
第7章 显示偏好
第8章 斯勒茨基方程
7 显示偏好_范里安
只要
p1 x1 p2 x2 p1 y1 p2 y
q1 y1 q2 y2 q1 x1 q2 x2 就不可能有 弱公理是最优化行为的必要条件。
图7.4 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
7.2 显示偏好公理
(二) WARP的检验:判断消费者的行为是否符合WARP
7.2 显示偏好公理
p1 x1 p2 x2 p1 y1 p2 y q1 y1 q2 y2 q1 z1 q2 z2
商品2
( x1 , x2 ) ( y1 , y2 )
( y1 , y2 ) ( z1 , z 2 )
( x1 , x2 ) ( z1 , z 2 )
(x1,x2)
(直接)显示偏好+传递性=间接显示偏好
(y1,y2) (z1,z2)
商品1
7.2 显示偏好公理
(一)显示偏好弱公理( WARP )
对于一个理性消费者来说,如果(x1,x2)被直接显示 偏好于(y1,y2) ,且(x1,x2)和(y1,y2)不同,那么 (y1,y2)就不可能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1,x2) 。
(一)显示偏好弱公理( WARP )
不能判断消费者对(x1t,x2t)和(x1b,x2b) 的偏好次序
(六)显示性弱偏好公理的应用:指数和消费者福利
1.数量指数、显示偏好及消费者福利的关系 数量指数和显示偏好及消费者福利之间的关系 拉氏数量指数和消费者福利、显示偏好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的境况在时期b要比时期t好。
不能判断消费者对(x1t,x2t)和(x1b,x2b) 的偏好次序
t t p1t x1t p 2 x2 Pq t b t b p1 x1 p 2 x2
拉氏数量指数----以基期b的价格为权重
范里安微观笔记
第二章 预算约束我们知道,最优选择是由“目标函数”加“约束条件”求出的。
这一章讲述经济学中常用的约束条件。
我们以两种商品的模型为例。
设商品只能够消费非负的数量,以x 1,x 2表示两种商品的消费量,我们有x 1≥0,x 2≥0。
设消费者的收入为m ,两种商品的价格为p 1,p 2,预算约束为:p 1 x 1+ p 2 x 2≤m 。
需要注意的是,预算约束是一个不等式,而不是等式。
只是在后面的计算中,由于我们对偏好的性质有所假设1,推出消费者一定会花掉所有收入,才可以在计算最优选择的时候,使用等式约束。
预算约束具有零次齐次的性质,即所有商品的价格与收入以同样的倍数变化,预算约束不会变化,设t>0,则p 1 x 1+ p 2 x 2≤m 与tp 1 x 1+ tp 2 x 2≤tm 表示的是同样的预算约束。
所以,虽然一个预算线有三个参数:p 1 、p 2、m ,但其实对经济学而言,只反映出两条信息:相对价格p 1/p 2,实际收入m/p 1或者2m/p 2——即以x 1或x 2为单位表示的收入。
经济学中,重要的,始终是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
因为相对价格告诉我们市场上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预算线绕着其横截距或者纵截距移动。
当收入变动时,预算线平行移动。
当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以同样倍数变动时,相当于收入的变动,预算线是平移的。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线,从而进一步改变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这样的手段有:从量税或从价税(对购买某种商品的行为征税),总量税(对收入征税),从量补贴(对购买某种商品的行为补贴),总量补贴(对收入补贴),消费量的限制(至少或者最多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以及这些手段的复合。
第三章 偏好这一章主要研究“目标+约束=行为”中的“目标”。
经济学中,以“偏好”来描述人们的目标。
“偏好”关系用符号“ ”表示,它具有确定性的含义——偏好关系是定义在消费者的选择集3X 上的,表示“一个选择A 至少和另一个选择B 一样好(用符号表示就是A B )”的二元关系。
微观经济现代观点-范里安-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把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他或她的保留价格。
保留价格是人们愿意接受的、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需要的、并能买得起的最佳物品。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垄断:市场被某一产品的单一卖主所支配的情况就是人们所说的垄断。
帕累托改进: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制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这里就存在帕累托改进。
比较静态学: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2、预算约束:消费者花在所有商品上的货币支出不能超过消费者的收入的关系式称为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的表示公式:p1 x1 +p2 x2 ≤m ;p1 x1 +x2 ≤m预算线:消费者花费在商品1和商品2的货币支出总数p1 x1 +p2 x2正好等于消费者收入m的一系列消费束称为预算线。
预算集:消费者花费在商品1和商品2的货币支出总数p1 x1 +p2 x2少于或等于消费者收入m 的一系列消费束称为预算集。
p1 x1 +p2 x2 ≤m数量税(从量税):对每单位商品所征收的税,即消费者每消费一单位商品要支付一定的税。
常见的例子是汽油征税。
从价税:对商品按价格所征收的税,即消费者每消费一元钱的商品要支付一定的税。
常见的例子是消费税(如汽车、住房、名烟、名酒等高档消费)。
严格偏好:3、严格偏好:在消费束(X1,X2)和(Y1,Y2)都可以得到的情况下,消费者肯定选择消费(X1,X2)而不消费(Y1,Y2),我们就说(X1,X2)严格偏好于(Y1,Y2)。
(X1,X2)(Y1,Y2)无差异:如果消费束(X1,X2),(Y1,Y2)对于消费者来说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二个消费束对消费者是无差异的,(X1,X2)~(Y1,Y2)。
微观经济学-显示偏好
。
拉氏价格指数:用基期时期b的数量作为权
数:
Lp
p1t x2b p2t x2b
p1b x1b 2 p2b x2b
帕氏价格指数:用当期时期t的数量作为权
数:
Pp
P1t x1t P1b x1t
P2t x2t P2b x2t
定义总支出变动指数 M
P1t x1t P1b x1b
P2t x2t P2b x2b
分析如下: 显示偏好强公理是指:如果 x1,x2 被直接或间
接显示偏好于 y1,y2 ,且 x1,x2 与 y1,y2 不同,则
不可能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 x1,x2 。
根据 m p, x m p1, p2;x1, x2 p1x1 p2 x2 ,利用题中给 定的数据,可得: mm2244,,22;;67,,643366
图7-1 显示偏好
3.代数分析
设 x1,x2 是消费者在收入为m时按价格 P1,P2
购买的消费束 y1,y2 。按这种价格和收入, y1,y2
是有能力购买,意味着 y1,y2 满足预算约束:
P1 y1 P2 y2 m
因为 x1,x2 是按既定预算实际购买的消费束,
所以,它一定满足等式形式的预算约束:
y1 ,y 2 又被直接显示偏好于 z1,z2 ,则由传递性 可以得到 x1,x2 被间接显示偏好于 z1,z2 ,如图
7-2所示。
图7-2 间接显示偏好
三、恢复偏好
观察消费者的选择能够“重新获得”或估计出 这些选择背后的偏好。观察的选择越多,及对消费 者偏好做出更多的假设,则对产生这些选择的潜在 偏好的估计就越准确。
如果 x1,x2 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 y1,y2 ,
且 x1,x2 与 y1,y2 不同,则 y1,y2 不可能被直接或
第7章显示偏好(含习题解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文第七版)-东南大学-曹乾
Chapter 7: Revealed Preference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7th Edition)Hal R. Vari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第7章:显示偏好(含习题解答)含习题解答)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方法(第7版)范里安著(加州大学伯克利)曹乾译(东南大学caoqianseu@)简短说明:翻译此书的原因是教学的需要,当然也因为对现行中文翻译版教材的不满,我在美国流浪期间翻译了此书的大部分。
仅供教学和学习参考。
7显示偏好在第6章,我们已知道怎样使用消费者的偏好和预算约束来确定他的需求。
在本章我们颠倒这一过程,看看怎样利用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去发现他的偏好情况。
直到目前,我们的思考方式都是利用偏好推测消费者的行为。
但在现实生活中,偏好不可直接观察到,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人们的行为来推测他们的偏好。
为做此事,本章将研发一些工具。
在谈及通过观察行为来确定偏好时,必须假设:在观察期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
如果时间间隔很长,这个假设不太合理。
但经济学家研究的情形通常是月度或季度时间段。
在这样的时间段,消费者的爱好(taste )似乎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动。
因此,我们接受上述假设,即在观察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期间,他的消费偏好保持不变。
7.1显示偏好的思想在分析之前,我们按照惯例作出约定:不管人们的潜在偏好如何,都必须为严格凸的。
这一假设贯穿本章。
如此假设的目的是保证每个预算集都有唯一的(最优)需求束。
研究显示偏好理论并不一定需要作出上述假设,但这样做能使阐述过程简单明了。
请看图7.1,图中画出了消费者的需求束),(21x x 以及另外一个任意商品束),(21y y ,该商品束位于消费者的预算线之下。
假设此消费者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那么它对这两个商品束的偏好如何?图7.1:显示偏好显示偏好显示偏好。
显示偏好你知道多少?
显示偏好关于这个概念,是萨缪尔森大师提出来的,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第九版中的第七章里有详细简介,在这里我来做一次梳理和提炼,用我的理解思路来展示这个概念的特征和作用。
*在这个点上我们只对他们的实质做说明,其他内容后面再做详细解释。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偏好”是一个程度概念,而“显示偏好”是一个联系概念,本质上就不是同一类型。
(2)其次,对显示偏好再次下一个定义:显示偏好是被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束和在这种选择的实际预算约束下可以选择的消费束之间的关系。
这样看来,似乎还是不够明确,我们来细细拆分,用逻辑学,用语法知识来解释这个概念。
*A这个关系体现的是一个主观选择性。
*被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束(A):一般情况下,这个消费束在每个预算约束下有且仅有一个,而不是多个。
是通过数据调研得到的,而不是通过效用和预算推理得到的。
(这个顺序理解不要出错,因为你想想显示偏好的作用是用来做什么的,就是想通过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来获取偏好情况的。
)*该预算约束下,可以选择的消费束(B):●该预算约束下:经过A(被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束)的预算线●可以选择的消费束,如图:在这条过A 的预算线以下,包括这个预算线上,但除了A 以外所有的消费束都是B 类消费束。
是我们便很自然的得到一个公式p 1x 1+p 2x 2≥p 1y 1+p 2y 2这个公式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对两种商品消费的总额度小于该预算,也就是能够选择的消费。
*重点:被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束,这里并没有说费者服从之前关于消费决策的讨论的假设条件,也就是说消费者既可以是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的,也可以是不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的。
下面继续对其相关概念做拓展。
一, 显示偏好原理。
是对显示偏好的应用做拓展。
这个原理实质上只是在显示偏好上增加了一个假设条件——消费者决策服从效用最大化原则。
也就是说在这个假设条件下,如果有A 被显示偏好于B ,那么久可以 得到,A 的偏好水平高于B (或者A 产生的效用高于B 产生的效用)。
(NEW)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8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市 场第2章 预算约束第3章 偏 好第4章 效 用第5章 选 择第6章 需 求第7章 显示偏好第8章 斯勒茨基方程第9章 购买和销售第10章 跨时期选择第11章 资产市场第12章 不确定性第13章 风险资产第14章 消费者剩余第15章 市场需求第16章 均 衡第17章 拍 卖第18章 技 术第19章 利润最大化第20章 成本最小化第21章 成本曲线第22章 厂商供给第23章 行业供给第24章 垄 断第25章 垄断行为第26章 要素市场第27章 寡头垄断第28章 博弈论第29章 博弈论的应用第30章 行为经济学第31章 交 换第32章 生 产第33章 福 利第34章 外部效应第35章 信息技术第36章 公共物品第37章 不对称信息第1章 市 场1假设在房屋租赁市场上,前25个消费者租用商品房的保留价格为500美元,第26个消费者租用商品房的保留价格为200美元,需求曲线呈什么形状?答:此时需求曲线呈阶梯状。
具体的讲,当价格高于500美元时,需求为0,价格介于200美元到500美元之间时,需求为25套,当价格小于等于200美元时,需求为26套。
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相应的需求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租赁房屋的需求曲线2在第1题中,假如只有24套住房可以出租,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有26套住房可出租,均衡价格又是多少?如果有25套住房可出租,均衡价格是多少?答:(1)假如只有24套住房可以出租,那么均衡价格为500美元。
这是因为:均衡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交点的纵坐标对应的就是均衡价格,如图1-2的点所示。
特别的,图1-2中的需求曲线和图1-1相同。
(2)如果市场上有26套住房出租,均衡价格为0美元(含)到200美元(含)之间的任意数值。
理由同(1),如图1-2的点所示。
(3)如果只有25套住房可以出租,均衡价格为200美元(含)到500美元(含)之间的任意数值。
理由同(1),如图1-2的点所示。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8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8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目录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需求与供给第2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3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4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第5章博弈论及其应用第6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第7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第8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附录指定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市场第2章预算约束第3章偏好第4章效用第5章选择第6章需求第7章显示偏好第8章斯勒茨基方程第9章购买和销售第10章跨时期选择第11章资产市场第12章不确定性第13章风险资产第14章消费者剩余第15章市场需求第16章均衡第17章拍卖第18章技术第19章利润最大化第20章成本最小化第21章成本曲线第22章厂商供给第23章行业供给第24章垄断第25章垄断行为第26章要素市场第27章寡头垄断第28章博弈论第29章博弈论的应用第30章行为经济学第31章交换第32章生产第33章福利第34章外部效应第35章信息技术第36章公共物品第37章不对称信息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市场第2章预算约束第3章偏好第4章效用第5章选择第6章需求第7章显示偏好第8章斯勒茨基方程第9章购买和销售第10章跨时期选择第11章资产市场第12章不确定性第13章风险资产第15章市场需求第16章均衡第17章拍卖第18章技术第19章利润最大化第20章成本最小化第21章成本曲线第22章厂商供给第23章行业供给第24章垄断第25章垄断行为第26章要素市场第27章寡头垄断第28章博弈论第29章博弈论的应用第30章行为经济学第31章交换第32章生产第33章福利第34章外部效应第35章信息技术第37章不对称信息第四部分模拟试题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模拟试题及详解(一)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内容简介本书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8版)课后习题详解-(显示偏好)
第7章 显示偏好1.当价格是()()12,12p p =,时,消费者需求是()()1212x x =,,,当价格()()1221q q =,,时,消费者需求是()()1221y y =,,。
这种行为同最大化行为模型相一致吗?答:这种行为同最大化行为模型不一致。
因为1122112254p x p x p y p y +=+=,,可知:()12x x ,被显示偏好于()12y y ,。
同样的,由于1122112245q x q x q y q y +=+=,,从中可知()12y y ,被显示偏好于()12x x ,。
所以这种行为违背了显示偏好弱公理,与最大化行为模型不一致。
2.当价格是()()12,2,1p p =时,消费者需求是()()1212x x =,,,当价格是()()1212q q =,,时,消费者需求是()()1221y y =,,。
这种行为同最大化行为模型相一致吗?答: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得:11224p x p x +=,11225p y p y +=这就是说消费者选择X 消费束时,他买不起Y 消费束。
类似地,11225q x q x +=,11224q y q y +=,这就是说消费者选择Y 消费束时,他买不起X 消费束。
因此,该消费者的行为没有违背显示偏好弱公理,意味着他的行为符合最大化行为模式。
3.在第2题中,消费者偏好哪一个消费束,消费束X 还是消费束Y ?答:无法判断该消费者偏好的是哪个商品束。
这是因为当消费者购买消费束X 时,消费束Y 是无法购买的;同样地,当消费者购买消费束Y 时,消费束X 无法购买。
4.社会保险金对于价格变动所作的调整,通常使社会保险金领取人的境况至少与基期时的境况一样好。
请问,不论他们具有哪种偏好,哪种价格变动会使他们的境况恰好保持不变?答:只要价格的变化保持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不变,那么消费者的境况就和基期一样好。
这是因为,对于指数化的保险金,当价格从()12b b p p ,变为()12q q ,时,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11221122b b q x q x q x q x +=+(1)如果相对价格保持不变,那么就存在0t >,使得:()()1212b b q q t p p =,, (2)把(2)式代入(1)式中,就有:11221122b b b b b b p x p x p x p x +=+这恰好是原来的预算线,在同样的预算线下,消费者的境况自然保持不变。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显示偏好)【圣才出品】
第7章显示偏好1.当价格是(p1,p2)=(1,2)时,消费者需求是(x1,x2)=(1,2),当价格(q1,q2)=(2,1)时,消费者需求是(y1,y2)=(2,1)。
这种行为同最大化行为模型相一致吗?答:这种行为同最大化行为模型不一致。
因为p1x1+p2x2=5,p1y1+p2y2=4,可知:(x1,x2)被显示偏好于(y1,y2)。
同样的,由于q1x1+q2x2=4,q1y1+q2y2=5,从中可知(y1,y2)被显示偏好于(x1,x2)。
所以这种行为违背了显示偏好弱公理,与最大化行为模型不一致。
2.当价格是(p1,p2)=(2,1)时,消费者需求是(x1,x2)=(1,2),当价格是(q1,q2)=(1,2)时,消费者需求是(y1,y2)=(2,1)。
这种行为同最大化行为模型相一致吗?答:这种行为同最大化行为模型不矛盾。
因为p1x1+p2x2=4,p1y1+p2y2=5,可知:消费者选择(x1,x2)时,买不起(y1,y2)。
同样的,由于q1x1+q2x2=5,q1y1+q2y2=4,可知:消费者选择(y1,y2)时,买不起(x1,x2)。
所以这种行为没有违背显示偏好弱公理,与最大化行为模型一致,如图7-1所示。
图7-1 与行为最大化模型不矛盾3.在第2题中,消费者更偏好哪一个消费束,消费束X还是消费束Y?答:无法判断该消费者偏好的是哪个商品束。
这是因为当消费者购买消费束X时,消费束Y是无法购买的;同样地,当消费者购买消费束Y时,消费束X无法购买。
4.社会保险金对于价格变动所作的调整,通常使社会保险金领取人的境况至少与基期时的境况一样好。
请问,不论他们具有哪种偏好,哪种价格变动会使他们的境况恰好保持不变?答:只要价格的变化保持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不变,那么消费者的境况就和基期一样好。
这是因为,对于指数化的保险金,当价格从(p1b,p2b)变为(q1,q2)时,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q1x1+q2x2=q1x1b+q2x2b①如果相对价格保持不变,那么就存在t>0,使得:(q1,q2)=t(p1b,p2b)②把②式代入①式中,就有:p1b x1+p2b x2=p1b x1b+p2b x2b这恰好是原来的预算线,在同样的预算线下,消费者的境况自然保持不变。
范里安 中级微观经济学Ch7
就有: 就有:
b b 2 2
p x +p x <p x +p x 也就是说,在基期价格下, 也就是说,在基期价格下,当期的消费 束是可以承担的,但消费者没有选择, 束是可以承担的,但消费者没有选择, 因此“基期显示偏好于当期 基期显示偏好于当期”, 因此 基期显示偏好于当期 ,消费者状 况变差了。 况变差了。
b t 1 1 b t 2 2 b b 1 1
b t p 1b x 1t + p 2 x 2 Lq = b b > 1时 呢 ? b b p 1 x1 + p 2 x 2
数量指数的福利信息
如果
t t p1t x1t + p 2 x2 Pq = t b >1 t b p1 x1 + p 2 x2
就有: 就有:
偏好信息是通过可选择却没选择传递出的
间接显示偏好
p1x1 + p2 x2 ≥ p1 y1 + p2 y2 ⇒( x1, x2 ) ≻ ( y1, y2 ) ⇒( x1, x2 ) ≻ ( z1, z2 ) q1 y1 + q2 y2 ≥ q1z1 + q2 z2 ⇒( y1, y2 ) ≻ ( z1, z2 )
SARP?
消费束1 消费束2 消费束3 价格1 价格2 价格3 46 39 24 47 41 22 46 46 23
不违背WARP,但违背SARP ,但违背 不违背
7.8 指数
消费束和价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消费束和价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消费 者总体来讲是否变得“更好 ? 者总体来讲是否变得 更好”? 更好 指数: 指数:以某一权重计算的当期支出与基 期支出的比值。 期支出的比值。 两种形式: 两种形式: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7、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显示偏好(圣才出品)
P2b x2t P2b x2b
1 ,即 P1b x1t
P2b x2t
P1b x1b
P2b x2b
,由
显示偏好知,消费者的福利状况在时期 b 比在时期 t 好。
②如果帕氏数量指数大于 1,即 Pq
P1t x1t P1t x1b
P2t x2t P2t x2b
,即 P1t x1t
P2t x2t
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束,这就意味着它满足如下不等式预算约束: p1x1 p2 x2 p1 y1 p2 y2 。如
果这一不等式成立,且 y1, y2 确实是不同于 x1, x2 的商品束,就称 x1, x2 直接显示偏好于
y1 ,
y2
,记作:
x1 ,
x2
D
y1 ,
y2
。如图
7-1
所示。
1 / 12
消费者的选择是
4 / 12
圣才电子书
x1b,x2b 。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数量指数
为了计算数量指数,令 1 和 2 为某种计算平均数的权数,则得到下面的数量指数:
Iq
1 x1t 1 x1b
2 x2t 2 x2b
拉氏数量指数:用基期时期 b 的价格作为权数: Lq
。
帕氏价格指数:用当期时期 t
的数量作为权数:
Pp
P1t x1t P1b x1t源自P2t x2t P2b x2t
。
定义总支出变动指数 M
P1t x1t P1b x1b
P2t x2t P2b x2b
。拉氏价格指数和帕氏价格指数暗含的有关消费
5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14
显示偏好理论
恢复偏好
在理性假设下,我们可以通过可观察的选择, 来恢复(显示,reveal)消费者的偏好。
15
显示偏好理论
问题1:两种方法之间的等价性
如果消费者具有理性的偏好,那么该偏好下的 最优选择行为是否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
16
显示偏好理论
问题2: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如果选择行为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是否存在 一个理性的偏好与这些行为相一致(相容)?
观察 1 2
组合1 5 4
组合2 4 5
组合3 6 6
3
3
3
4
12
显示偏好理论
应用:商品税与所得税
商品税:对商品1征收从价比例税 t
p1(1t)x1p2x2m
设最优消费组合 (x1* , ,x2* )
政府收入为
所得税:
R* p1tx1*
T R*
p1x1p2x2mR*
13
显示偏好理论
福利比较
不一定!!!
17
显示偏好理论
反例:三商品经济中的选择问题
价 格 消x1费组(1,合2,21)
p1 (2,1,2)
p2 (2,2,1)
8
p3 (1,2,2)
8
x1P~ x3 x2P~ x1 x3P~ x2
9 x1x3 x2 x1
x3x2
x消2 费(组2,1合,2)1
9 8 8 x2x3
消费组合1 x3 (2,2,1)
8 9 8
18
显示偏好理论
显示偏好强公理(SARP)
( Ville,1946 ; Houthkker,1950)
如果 (x1, x2) 是 (y1, y2)的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
而且(x1, x2 )和
不同(y1,,y2那) 么
就不(x1可, x2能) 是
的 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
( y1, y2 )
直接从选择行为出发,对行为本身作出理性设定。
2
引言
choice-based approach的核心假设:
显示偏好弱公理
要求选择行为具有某种一致性。
3
引言
choice-based approach的优点:
与偏好方法相比,能够包容更为一般化的选择 行为。
直接对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对不可观察的偏 好作出假设。
5
显示偏好理论
显示偏好概念
如果在给定价格与收入下,x, y 都是消费者能够
负担得起的消费组合,而实际中消费者选择了 ,
那x么我们就说 直接x显示偏好于 。或 y是 的x 直接y显示偏好。
x P~ y p 1 x 1 p 2 x 2p 1 y 1 p 2y 2
6
显示偏好理论
显示偏好与偏好
显示偏好只是对消费者行为的一种描述。 偏好则是消费者对各种消费组合喜欢程度的一
如果有(x1,x2)x(p,m)和 (y1,y2)y(p,m ),那么只要 有 p 1 x 1 p 2 x 2p 1 y 1 p 2y 2,就不可能有
p 1 y 1 p 2 y 2 p 1 x 1 p 2 x 2
11
显示偏好理论
检验显示偏好弱公理
观察
p1
p2
x1
x2
1
1
2
1
2
2
2
1
2
1
3
1
1
2
2
更为重要的是,它说明个人决策理论并不一定 要建立在内省过程(偏好)基础上,而是存在 一个坚实的行为基础。
4
引言
问题:两种方法之间的等价性
如果消费者具有理性的偏好,那么该偏好下的 最优选择行为是否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
如果选择行为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是否存在 一个理性的偏好与这些行为相一致(相容)?
p2t x2t p2bx2t
拉氏价格指数
Lp
p1t x1b p1bx1b
p2t x2b p2bx2b
25
应用
总支出变动指数
M
p1t x1t p2t x2t p1bx1b p2bx2b
当 Pp M 时,说明 t期比基期的福利下降了。 当 Lp M 时,说明 t期比基期的福利提高了。
第七章
显示偏好理论
引言
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Mas-Colell等,1995)
以偏好为基础的方法(preference-based approach)
对偏好加以理性设定,然后分析在理性偏好下的选 择行为
以选择为基础的方法(choice-based approach) (P. Samuelson,1938)
26
应用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代表性消费者购买一篮子消费品的成本。
CPI
N i 1
种排序。
7
显示偏好理论
显示偏好原理(PP 153)
设(x1, x2是) 在价格(p1, p2)下的消费选择。同时对于消 费组合(y1, y2 ) 满足 p 1 x 1 p 2 x 2p 1 y 1 p 2y 2。如果 消费者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我们就 有 (x1,x2) (y1, y2 ) 。
Pq
p1tx1t p2t x2t p1tx1b p2t x2b
1
根据显示偏好原理, 期比基期的福利提高了。
t
23
应用
数量指数的含义
Lq
p1bx1t p1bx1b
p2bx2t p2bx2b
1
根据显示偏好原理,t 期比基期的福利降低了。
24
应用
价格指数
帕氏价格指数
Pp
p1t x1t p1bx1t
19
显示偏好理论
显示偏好强公理与最优化行为
SARP是最优化行为的充分条件:
如果被观察的行为满足SARP,那么我们就能够构 造出一个具有良好性质的偏好,在该偏好的最优化 选择产生所观察到的行为。
SARP是保证最优化经济模型与观察到的行为相 容的充分必要条件。
20
显示偏好理论
检验显示偏好强公理
观察 1 2 3
组合1 5 6 5
组合2 4 5
5
组合3 6 4 4
21
应用
数量指数
帕氏(Paasche)数量指数
Pq
p1t x1t p1t x1b
p2t x2t p2t x2b
拉氏(Laspeyres)数量指数
Lq
p1bx1t p1bx1b
p2bx2t p2bx2b
22
应用
数量指数的含义
8
显示偏好理论
间接显示偏好
x y
x P~ y y P~ z
x P~z
z
9
显示偏
10
显示偏好理论
显示偏好弱公理
(Weak Axiom Revealed Preference,WARP)
如果(x1, x2 ) 是(y1, y2 )的直接显示偏好,而且 (x1, x2 ) 和 (y1, y2 ) 不同,那么 (y1, y2 ) 就不可能是 (x1, x2 ) 的直接显示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