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孰优孰劣
NANCHANG UNIVERSITY专业:金融学2014年6月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孰好孰坏摘要:通过对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概念理解,分析两者的利弊。
并从英国的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的例子中总结启示。
关键词:贸易保护,自由贸易在《国际贸易原理》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国际贸易的知识和历史。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国际贸易政策中的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是两个对立的存在,这两个问题的争论持续了几百年,但也未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
有很多知名经济学家都对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自由贸易,而李斯特和汉密尔顿等则支持贸易保护主义。
这里,我想就自由贸易以及贸易保护孰优孰劣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概念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竟争的贸易政策。
它是“保护贸易”的对称。
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和关税制度,而是根据外贸法规即有关贸易条约与协定,使国内外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平等地位,展开自由竟争与交易,在关税制度上,只是不采用保护关税,但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仍可征收财政关税。
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极高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其它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
它与自由贸易模式正好相反,后者使进口产品免除关税,让外国的产品可以与国内市场接轨,而不使它们负担国内制造厂商背负的重税。
二、自由贸易的利弊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一定利益,即“输出他们所不需要的土地和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使“利益和谐论”得以广泛传播。
李嘉图高度推崇自由贸易。
他建立起了古典经济学的完整大厦;把经济学的研究引导了科学的轨道,从他开始,经济学广泛使用演绎的方法;他把劳动价值论发展成一个较为科学的体系;其价值论和分配论,影响了后来经济学的结构;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直到今天对于人们正确理解自由贸易,仍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自由贸易vs保护贸易
在国际贸易的经济活动中,各国采取的政策归纳起来,基本上是两种类型:即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
两种贸易的对立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其对立的一面,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或者以一种贸易否定另一种贸易,那将给国际贸易的实践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
国际间的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不能说贸易保护政策绝对的好,也不能说贸易自由政策绝对的不好。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自由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者,首创性地提出了分工学说。
他的绝对利益论认为,不同国家生产同样的商品成本不同,一国应放弃成本绝对高的,而选择成本绝对低的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进行交换,这样两国的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成本会降低,劳动和资本能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
而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需要自由贸易的国际市场。
因此,他认为自由贸易是增加国民财富的最佳选择。
但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无法解释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时,仍能实行互利贸易的原因。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该国应根据“两优相较择其重,两劣相较取其轻”的比较利益法则,选择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而放弃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产品的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成为以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石,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此后,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学派就一直倡导自由贸易,并将其作为贸易政策追求的理想目标。
© 2004 By Default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获得贸易利益,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
这是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
但是,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自由贸易利益在不同类型国家间的实现是不均衡的。
国际贸易政策与关税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
国际贸易政策与关税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采取了关税保护主义的政策,对自由贸易形成了阻碍。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政策与关税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作用国际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其进出口商品进行管理和调控的政策,主要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和贸易协定等。
通过制定贸易政策,一个国家可以调整其对外贸易的平衡,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二、关税保护主义的内涵与影响关税保护主义是一种国家采取的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来限制外国商品竞争。
虽然关税保护主义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但也容易引发贸易战,限制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此外,关税保护主义还可能导致本国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和较少的选择。
三、自由贸易的理念与优势自由贸易是指国家间无限制的进口和出口商品的交流,旨在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消除关税,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自由贸易的理念认为,各国应相互开放市场,发挥各自的优势,从中获得共同的利益。
自由贸易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国内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创新。
四、国际贸易政策与关税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关系国际贸易政策包括了关税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两种不同的取向。
一方面,一些国家采取关税保护主义的政策,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国家倡导自由贸易,通过降低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繁荣。
然而,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统一和保护主义倾向的抬头,逐渐使全球自由贸易的进展受到一定影响。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采取了限制进口、加征关税和制造贸易壁垒等保护主义措施。
这种趋势可能引发贸易战,导致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局部经济的衰退。
五、关税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影响关税保护主义的采取可能导致全球贸易减少,产品价格上升以及贸易伙伴之间形成紧张关系。
贸易政策
Your site here
(一)国家统一领导和有限开放条件下的保护贸易政策 (1978-1992年)
具体政策有: 1、增设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 2、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 3、探索工贸、技贸、农贸结合的道路。 4、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 5、实行出口鼓励政策。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e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政策
(一)国家统一领导和有限开放条件下的保护贸易政策 (1978-1992年)
这一时期我国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仍然是保护 性的贸易政策,但经济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 国家对外贸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贸易政策的主要方向是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 制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经 营权,开始实行进出口贸易的指令性计划、指 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Your site here
(三)2002年加入世贸后:更加开放的积极干预的自由贸易政策
中国政府自入世来始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方针,根据《 中国入世议定书》以及《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中所规定 的义务,非常忠实地履行了入世的各项承诺。 主要措施: 1、清理修订法律法规,保持外贸政策统一性和透明性; 2、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 3、改革外贸经营资格管理制度; 4、减少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5、扩大外资市场准人。
(二)国家管理下的开放型的过渡时期贸易政策 (1978-1992年)
1、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实行更加 自由而开放的贸易政策; 2、建立起一套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利用多种市场化的 政策工具对外贸实施管理; 3、实行全方位协调发展的国别地区政策,和世界各国和区 域发展经贸关系; 4、通过信贷重点支持和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措施,促进 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5、采用放宽投资领域和控股限制等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于 农业、基础设施和中西部地区; 6、根据世贸组织根本原则调整贸易政策,使之更加规范、 统一和公正。
1如何理解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
如何理解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最基本形式,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不加干预,国家取消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其核心就是奉行不干预政策的中性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积极干预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广泛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国外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本国的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竞争,同时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其核心是奉行“奖出限入”的积极干预政策.国际贸易管制法的特点?主体的特殊性.主权性.制定性.强制性.国际贸易管制法调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而不是商事交易中的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调整法律关系的方法手段上,不是通过合同来进行,不是通过平等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进行,而是通过管理机构执行强制性的规范来进行,依靠管理机构的管理地位来进行,他们之间的纠纷不是通过民事诉讼或商事仲裁进行,而是通过行政诉讼或贸易争端解决机构进行.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的特点?关税的性质(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间接税.非关税措施的特点:灵活性.有效性.隐蔽性.歧视性WTO的职能与宗旨?宗旨:1成员方在发展贸易和经济关系方面,应当按照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稳定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为目的,同时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源,寻求对环境的维护.2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能获得与它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贸易份额的增长.3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实现包括GATT在内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全部成果.职能:1管理和执行[建立WTO协定]及其附件2作为多边贸易谈判场所3公正解决贸易争端4审议成员的贸易政策5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6通过技术援助和培训项目协助WTO的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WTO法律框架?1乌拉圭回合通过的最后文件,特别是[建立WTO协定]及其附件2WTO成立以来的历次部长大会上通过的部长宣言3新成员的加入议定书4在WTO成立后达成的新的关税减让表和服务贸易承诺清单5未来的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协议WTO决策机制?决策机制是指WTO在履行其各项职能过程中所采用的议事,决事规则及程序做法,它主要发生在如对各协定,协议的解释或修改,对新规则的制定,对义务的豁免对新成员的接纳等事项的决定情形中.WTO的决策机制特点:协商一致与投票表决相结合:经过协商一致,以保证所有成员的利益,无法一致时允许表决一个成员一票.1协商一致:是指如果在作出决定时,出席会议的WTO成员无人提出正式反对,即通过有关决定.缺席弃权不表态均不妨碍决定的作出.2投票表决:需要投票并需要特定多数通过的四种具体情况是:a多边贸易协定的任何一项解释3/4b豁免特定成员所承担的多边贸易协定下的一项义务3/4c关于多边贸易协定的有关条款的修正案2/3d接受新成员的决定2/3海关估价的方法?海关估价协议协议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海关估价的估价方法,这些估价方法的次序为:1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2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3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4倒扣价格5计算价格6其他合理方法.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是主要方法.只有在不能以第一种方法确定完税价时,才能按所列顺序依次采用第二至第六种方法,但进口商可以要求颠倒倒扣价格和计算价格的适用顺序.1以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确定完税价格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指有关货物出口到进口方后,海关根据成交情况对进口商实际支付或应付价格进行调整后的价格.实付或应付的价格指进口方为进口货物已支付或将支付给出口方的货款总额.如买方支付了下列费用,而这些费用未包含在其实付或应付的成交价格中,海关可将这些费用计入成交价格.费用包括:佣金和经纪费/包装和货物集装箱的成本费用/进口货物中包含的由买方提供的材料零部件等费用/应由买方支付的专利费和许可费/转售处置或使用进口商品后支付给卖方的收益.成交价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进口商对进口货物的使用和处置不受到出口商所设置的与价格有关的限制/成交价格未受到某种条件或因素的影响/进口商不得将对货物的转售处置或使用所产生的收益直接或间接地返还给出口商/进出口商之间不存在特殊关系,或虽存在特殊关系,但成交价格未因这种关系而受到影响.2以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确定完税价格“相同货物”指与进口货物原产国或地区,原生产者生产的货物各方面(包括数量上相同或相近)完全相同的货物.相同的含义: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与待估价货物同时或几乎同时进口的,并与待估价货物相同的另一宗已被海关估价确认的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如果不存在成交价格或者成交价格不真实)如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不止一个?应充分考虑有关进口的交易条件交易数量等方面的差异,并据此进行合理调整.3以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确定完税价格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指与待估价货物同时或几乎同时进口的,与待估价货物在各主要方面相似的另一宗已被海关估价所确认的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类似货物”指在构成材料和特点方面与待估货物极其相似,并在商业上与待估货物可互换的货物.(既不存在成交价格,又不存在可适用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时)如果不存在交易条件和交易数量大体类似货物的进口交易?采用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或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确定完税价格时应注意:时间性:即相同货物或类似货物必须与进口待估货物同时或大约同时进口/相同货物或类似货物的成交价必须先前已经被海关接受/如果相同货物或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不止一个,海关估价应采用最低的相同货物或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以相同货物或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作为海关估价的基础,应充分考虑有关进口的交易条件和交易数量方面的差异,并据此如实合理调整成交价格.4以倒扣价格方法确定完税价格倒扣价格方法指根据与进口货物相同货物或类似货物在进口方的销售价格,扣除该进口及销售时产生的正常利润和正常的商业成本,从而推断出该待估进口货物的进口成交价格.“倒扣价格”的确认应满足以下条件:相同或类似货物出售是以进口时的原样出售/进口商将进口货物向与其无关的人出售/进口商将进口货物分批出售时,应采用最大量的一次出售的价格来推定该货物的进口成交价格/进口商出售进口货物的正常利润按其出售前后一段时间内进口方境内的商业性利润率加以确定,而进口商销售进口货物的商业成本则应将所有发生在进口方境内的商业佣金货运费保险费国内税及各种流通费用合计认定/倒扣价格所采用的其他进口商的销售价格应在时间上与待估价货物的进口时间大致相同如近期无此销售价,则最远的可适用价格为待估价货物进口之前的90天.此外如在这段时间里,不存在可供参考的相同或类似进口货物原样出售的价格,倒扣价格也可以采用相同或类似进口货物经加工后出售的价格,但应扣除因加工而形成的附加价值.5以计算价格方法确定完税价格计算价格指将待估价货物的生产成本(包括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价值和出口方境内的流通费用)加上从出口方向进口方销售同类货物通常所获得的利润,以及为推销和销售货物直接和间接产生的一般费用等合计形成的价格作为海关估价的方法.6.以其他合理的方法确定完税价格海关估价不得使用以下价格:进口国生产的该种货物的销售价格/为海关完税目的而提供的两种备选价格中较高的一种/货物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向进口国以外的国家出口的货物价格/最低海关价格/武断的或虚假的价格.原产地标准的认定?原产地标准指一国或地区用以衡量某种商品为本国或本地区生产或制造的标准,是签发原产地证书的依据.它是原产地规则的核心,凡是符合原产地标准的即称为本国的产品.目前各国将货物的原产地标准划分为完全原产地产品标准和实质性改变标准两类完全原产地产品标准指在一个国家生长开采收获或完全利用该国生产的原材料在这个生产制造的产品.实质性改变标准是指使用进口的原材料在出口国内制造加工的货物,该进口的原材料必须在出口国内经过改变它们的特征或特性并达到一定实质性的加工程度,使制成品在性质形状或用途上产生了不同于进口原材料的永久性和实质性的改变.通过这一实质性的改变,即可确定该出口国为该制成品的原产地.判断产品是否已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标准:1税目改变标准:若非一国原材料经过该国境内制造加工后,所得产品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的税目归类发生了变化,则可视为已经过了实质性改变,该国即为该产品的原产地.优点:准确和客观缺点:目录的制定比较困难2加工工序标准:指在一国或地区境内进行赋予加工后所得货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制造或加工工序该国或地区则为该产品的原产地.优点:减少争议缺点:冗长和复杂.增值百分比标准:按照出口货物的进口部分与该货物本身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货物的原产地.这种方法可以规定出口货物中进口部分的价值最高百分比,也可以对出口货物中国产部分的价值规定最低百分比.优点:精确和简单缺点:增值率略高于或略低世界原材料市场价格及汇率的波动,哪些费用应计入货物的成本.进口许可程序协议的一般规则?1合法原则2公平与透明度原则3程序简便原则4宽大处理原则5用汇平等原则SPS措施的实施条件?(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1采取的SPS措施与国际标准的关系(成员方的三种选择:符合,基于,高于)2采取的SPS措施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3采取的SPS措施应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4SPS措施应是必需的措施5SPS措施不应构成对国际贸易的歧视或变相限制6SPS实施的程序要求7透明度的要求TBT措施的特点及我国应对TBT壁垒的策略?(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特点:1双重性2广泛性3复杂性4针对性5隐蔽性策略:(1)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2)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运动,加强双多边合作(3)完善TBT预警机制,加强信息搜集与交流(4)积极运用《TBT协议》相关规则维护贸易权益.我国出口产品频遭TBT限制的原因:出口产品自身的弱质性及贸易出口方向/对于国际标准和法规了解迟缓,信息不对称/产品标准难以与国际标准接轨/企业防范意识不足被动性较大/我国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GATT一般例外的理解?GATT1994第20条规定了一般性例外.规定:不在条件相同的成员之间构成武断不正当的歧视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的前提下,最惠国待遇不得解释为阻止成员方实施以下措施:1为维护公共道德所必需的措施2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3关于金银进出口的措施4为实施与本协定各项规定无抵触的法律和规章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如海关法令等5有关监狱罪犯所制产品的措施6为保护本国具有艺术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文物而采取的措施7与保护可用竭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8为履行符合总协定原则的任何政府间商品协定所承担的义务9政府出于稳定目的,为保证国内工业需要而对某些原料所采取的输出限制措施10对于当地非常紧缺物资的取得和分配而采取的措施.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含义和特点?国民待遇原则:广义的国民待遇指一个国家根据国际条约或国内法的规定,在互惠条件下,给予进入到本国领域的他国的人或物与本国同类的人或物在特定领域内的相同待遇. WTO中的国民待遇是指对其它成员方的知识产权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相同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特点:主体:是某个特定的国家.对象:可以是人/物.范围:适用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以互惠为基础.最惠国待遇原则:1978UN《关于最惠国条款的条文草案》第五条: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给惠国给予受惠国或者与该国有确定关系的人或物的优惠,不低于给惠国给予第三国或者与该第三国有同样关系的人或物的待遇.WTO法中的含义:指WTO任一成员方在货物、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它国家(无论是否世贸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应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它各成员方.特点:自动性:立即和无条件.同一性:受惠标的必须相同.相互性:任何一成员方既是给惠方,又是受惠方.普遍性:适用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TRIMs协议的评价?(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法律意义与影响:《TRIMs协议》的诞生,对于完善全球多边贸易法律体制,推动国际投资法的发展,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1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的法律体制的完善2实现了投资领域国际立法的重大突破3促进了各国外资立法的统一性公开性4加强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程5完善了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法律机制.《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缺陷评析:1调整范围过于狭窄2不少条文含义模糊缺乏必要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3存在较多的灰色区域,有损于其整体功效4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投资领域国际立法的不平衡性.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服务贸易定义为:服务提供者从一成员方境内或通过商业实体方式或自然人在消费者境内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交易方式.GATS第1条指出了服务贸易的四种形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跨境交付也称过境交付或跨境提供,是指服务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特点是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分别处于不同的成员方,跨越国界的只是服务本身.境外消费是指一成员方的消费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接受服务,或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特点是服务提供者在本国境内向外国消费者提供服务商业存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其他任何成员方境内建立商业实体提供的服务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方的自然人(服务提供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特点是服务的提供者在外国境内向该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具有个体性暂时性限制性.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与货物贸易的区别)1服务贸易主要是无形贸易2服务贸易具有生产销售与消费的同时性非储存性和非转移性等特征3服务贸易的统计数字无法在国家海关的进出口统计表中显示出来,一般显示于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4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在监管方式上大不相同5国家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制或干预程度要远远大于国际货物贸易6服务贸易的异质性.WTO争端解决机制特点及存在问题评价?特点:1设立了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DSB)2规定了争端解决的时限3确立了反向协商一致原则4增设了上诉复审程序和上诉机构5引入交叉报复权,加大了裁决的执行力度.存在的问题:1解决争端期间过长2WTO相关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即成员方仅仅需要将其违反WTO规则的措施更正为符合WTO的措施,对于因该违法措施而导致的损害,没有如国内法中所规定的赔偿或补偿措施3不同经济实力的成员方之间报复手段的不平等问题4审理的透明度问题5上诉机构的权限问题.。
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的对比评析
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的对比评析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市场的开放和自由竞争,促进各国间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贸易保护政策则主张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本文将对两种政策进行对比评析,并探讨其优劣势。
首先,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市场开放。
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国际间的贸易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关税、配额等贸易壁垒,使各国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贸易活动。
自由贸易政策的优势在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通过自由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提高全球生产效率和国家经济效益。
另外,自由贸易政策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相反,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增加贸易壁垒和保护国内产业。
贸易保护政策包括关税、配额、补贴等手段,旨在限制进口和保护国内企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压力。
贸易保护政策的优势在于保护国内产业发展,保护就业和国家安全。
通过限制进口,贸易保护政策可以保护国内企业免受低成本外国竞争的冲击,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此外,贸易保护政策还可以保护国家的就业市场和国家安全,确保国内劳动力和国家财富不受外来竞争的威胁。
然而,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也存在各自的劣势。
自由贸易政策可能导致国内产业的失业和衰退。
由于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可能无法与低成本外国产品竞争,导致工厂关闭和大量的失业。
此外,自由贸易政策可能会导致贸易逆差,影响国内经济平衡和稳定。
贸易保护政策则容易导致保护主义和贸易战。
当多个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时,可能出现贸易战和各种经济摩擦,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并影响国际合作和关系的稳定。
就综合效果而言,自由贸易政策往往更具优势。
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自由贸易政策还有助于拓展市场规模,增加消费者选择和福利水平,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1. 引言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管理和调整国际贸易的行为。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并维护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 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性国际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际贸易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开放市场,吸引外国投资,扩大出口,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和市场份额,进而加速国内产业的发展。
其次,国际贸易政策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国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和技术进入。
这将促使国内产业进行创新和升级,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三,国际贸易政策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进口廉价产品,国家可以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消费者福利。
同时,通过出口产品,国家可以获得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最后,国际贸易政策对国际关系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签订贸易协定,国家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增进政治和经济的互信,构建一个稳定、开放和繁荣的国际贸易体系。
3. 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国内经济状况、国际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取向和利益集团的影响等。
首先,国内经济状况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国内经济低迷或面临挑战时,政府可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
相反,当国内经济繁荣时,政府可能采取开放政策,鼓励进口和出口。
其次,国际经济环境也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
当全球经济不稳定或面临危机时,国家可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外部冲击。
而在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可能更倾向于制定开放政策,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三,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利益集团的影响也会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
政府的政策取向决定了其对贸易的态度和倾向。
国际贸易 中国如何选择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工业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的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继续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
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贸易保护有利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手艺的比较问题。
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应该具备一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形成;二是工业落后,国内生产力水平地下。
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捷径1 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由于发达国家单方面海外扩张的要求而导致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疯狂掠夺和剥削,形成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如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这种转变使得发展中国家继续采取贸易保护的理由不复存在。
同时发展中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及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信息高科技的出现及经济全球化物质基础的形成,都令贸易保护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日渐消失。
2 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1)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
由于当代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已经变得十分便捷,一国的企业可以及时的获得世界市场的信息,可以将生产和贸易的各个环节分布到世界市场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实现全球化的经营管理,才能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活的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
2)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
在自由贸易中,拥有先进技术的出口方为了贸易的需要而不得不把与贸易内容有关的技术,性能,特点和某些参数向进口方介绍,这样,就发生了“技术外溢”。
这使得进口方的技术在低成本下得以较快的提高,这个过程是通过“干中学”来完成的。
中国选择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
服务贸易是将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服务品生产能力转变为可贸易的"无形商品"或"无形资产",转变为贸易的价值形态,以获得增殖价值的贸易形式,是占用较少资源实现更多财富的贸易途径。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从制造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战略抉择,在新时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自由贸易贸易保护国际间的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不能说贸易保护政策绝对的好,也不能说贸易自由政策绝对的不好。
贸易自由政策可以带来与别国进行贸易交换、互通有无的效果,进而带来外汇的增加,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和进步,但是,贸易自由政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贸易自由政策也就意味着在把自己国家的商品销往国外的同时,国外的商品也可以进入本国的市场,假如别国的商品较本国商品具有优势,无疑会损害本国的民族工业。
贸易保护政策也是如此,保证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同时,却会造成本国的商品制造缺乏广阔的市场,从而造成本国商品制造业的萎缩与停滞,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工业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的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继续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
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贸易保护有利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手艺的比较问题。
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应该具备一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形成;二是工业落后,国内生产力水平地下。
一、贸易保护1.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
⾃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由贸易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及对⾃由贸易的前景的看法⾃由贸易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永远是国际经济学⼀个永恒的政策主题,不管是它们⼆者中的谁都是代表不同国家统治阶级及统治阶级内部集团的利益,⼆者是利益的权衡和较量。
⼀、⾃由贸易主义⾃由贸易主义是指建⽴在地域分⼯、⽐较利益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主张经济上的⾃由放任,反对⼲涉贸易⾃由的政府措施。
⾃由贸易主义的利弊1、⾃由贸易的利处(1)实⾏⾃由贸易在理论上可以使得贸易双⽅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崇拜两个⼈促进各国乃⾄整个世界福利⽔平的提⾼。
⾃由贸易能够使各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所稀缺的商品或服务,使得本国可以从贸易创造中获得利益。
⽽⼀旦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贸易创造所引起的利益增加须抵消因贸易转移所引起的利益减少,从⽽使福利的增加量减少。
(2)能够使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促使本国经济发展。
⾃由贸易政策的实⾏,使得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再国际间实现了⾃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于贸易各国吸引外资,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劳动⽣产率和经济运⾏效率有着重要作⽤。
2、⾃由贸易的弊端(1)经济发展⽔平较低的国家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并不能从⾃由贸易中获得应有利益,即⾃由贸易所产⽣的利益在不同经济发展⽔平国家质检的分配是不均衡的。
发达国家是受益的主要者。
(2)本国民族⼯业可能受到冲击,国家经济安全难以保证,幼稚产业和中⼩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陷⼊困境,就业⽔平受到冲击,国内就业压⼒剧增。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限制进⼝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到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的主张和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弊1、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处(1)能够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贸易保护措施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能对⼀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产⽣有效的保护。
(2)更具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贸易保护主义能够有效的保护⼀国的幼稚产业,进⼀步缓解该国的就业压⼒,改善就业状况。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3
在一些情况下,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政策目 标可以相互促进,例如通过开放市场来促进国 内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在实践中的结合
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会采取自由 贸易和保护贸易相结合的政策,以平 衡国内外的经济利益。
例如,一些国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仍然保留一定程度的保护措施,以保护国 内产业和市场。
• 保护贸易的缺点:保护贸易可能会导致本国企业缺乏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此外,保护贸易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降低生活水平。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研究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的深入影响
尽管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对全球经济有着广 泛的影响,但它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 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研究自由贸 易对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影响、保护贸易对 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等。
自由贸易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带动 全球经济增长。
自由贸易的实践
01
世界贸易组织(WTO)
WTO是全球性的自由贸易组织,其成员之间进行自由贸易谈判,达成
关税和非关税减让协议,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02 03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NAFTA是北美地区的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 哥三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促进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 。
另外,一些国家还会通过签订自由 贸易协定来促进双边或多边贸易自 由化,同时借助国内产业政策和法 规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政策趋 势可能会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一些国家可能会继续推动自由 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实施,以促 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从国际贸易的历史考察,以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与否为标准,可以把对外贸易政策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对进口商品不加限制,不设障碍;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以特权和优惠,放任自由,使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至19世纪),主要在英国、荷兰等首先进入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和竞争上居优势的国家实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2.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利用各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使之免受国外商品竞争;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
保护贸易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其所保护的对象、目的和手段不同,可以分为:重商主义,保护幼稚工业论,超保护贸易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
3.管理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管理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而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双重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既保护本国市场,又不伤害国际贸易秩序,保证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管理贸易政策或者说协调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体制,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方向。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国际贸易领域两种相对的贸易政策,分别代表了相对保护本国经济和开放全球市场的立场。
本文将就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种政策的背景、影响及其在当今世界贸易中的应用。
一、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市场免受国外竞争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背景是国内经济困境,包括高失业率、产业衰退以及经济萧条等。
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1.1 关税关税是贸易保护主义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
一国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以提高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竞争。
这样做可以刺激本国生产,并保护本国产业。
然而,关税也会导致贸易摩擦和贸易战,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
1.2 非关税壁垒除了关税之外,还有一些非关税壁垒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例如,限制进口配额、补贴本国产业、采取技术壁垒和国内采购政策等。
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地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竞争。
二、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在无关税、限制和非关税壁垒的情况下进行的自由买卖。
自由贸易的主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
自由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全球福利。
2.1 对比优势自由贸易鼓励各国利用比较优势,即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所具有的成本和效率优势。
通过自由贸易,国家可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并通过进口其他商品来满足本国市场需求。
这样可以提高国内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2.2 资源流动自由贸易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
不同国家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取和利用他国的资源。
比如,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出口商品获取外汇,用于技术引进和发展经济。
同时,自由贸易也可以促进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和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三、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对国家和全球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
3.1 国内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市场,但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导致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推行保护贸易政策。
可编辑ppt
3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3)
三、超保护贸易政策
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超贸易保护政策是一种侵略性的贸易保 护政策,(1)它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 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国内外市 场的垄断;(2)保护的对象是垄断资 产阶级;(3)保护的手法也趋于多样 化,不仅仅是高关税,还有其他各种奖 出限入的措施。
可编辑ppt
9
(一)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依据
▪ 依据之一: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摆脱
发达国家剥削和控制,避免贸易条件恶 化和国际不平等交换的重要途径。
▪ 依据之二:进口替代是工业化的主要推
动力。
▪ 依据之三: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平衡
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
▪ 依据之四: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扩大
就业的有效途径。
可编辑ppt
20
二、国家统制下的开放型保护贸易政策
进出口替代相结合的综合式的贸易发展模式。
(1)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
(2)出口不仅仅为获取进口所需的外汇,还要 研究通过出口促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结 构改造,带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
(3)进口不仅仅为满足国内市场的生产和需要, 同时要积极为发展出口服务。
可编辑ppt
21
管理外贸的手段与措施:
制定计划、审批外贸企业、外汇留成、 税收制度、银行信贷、奖励办法,把对 外贸易置于国家的统一领导之下。
可编辑ppt
15
选择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特点:
(1)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
(2)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需要靠自然资 源或原材料的进口才能生产制成品。
中国现在应该争取自由贸易政策,还是要争取保护贸易政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的权衡自由贸易与保护民族产业之间的关系1.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地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急需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
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在原则上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制成品销往广大的落后国家,以实现其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经济发展将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
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发展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会倚仗强势,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残和扼杀其新兴工业。
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
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路和口号。
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
生产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保护贸易政策使落后国家固有的、静态的、结构水平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的、动态的、结构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这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须具备的社会历史条件贸易保护有利也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
贸易保护所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包括:一是减少眼前的贸易机会和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二是容易形成行业中的低效率。
要使贸易保护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就应该使其保护成本降至最低,使其利大于弊。
因此,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
国贸名词解释参考版完整版
第一章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 )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 )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如果从单个国家(或地区 )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 或地区 )同其他国家(或地区 ) 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海外贸易:对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台湾省等,把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4.净出口与净进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加以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则为净进口。
净出口和净进口是以数量来反映的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5.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6.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7.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该国境界的商品均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8.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之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
凡是离开关境的商品都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
专门出口额加上专门进口额,即是一个国家的专门贸易额9.贸易差额: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如果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就是存在出超,或称贸易顺差;反之,若是进口值大于出口值称为入超,或存在贸易逆差。
10.国际贸易值: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
第二章1.国际分工: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垂直型国际分工: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ch03补充1 国际贸易策的演变
六、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 的发展趋势
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 “公平贸易”、“互惠贸易”将代替发达国家的 “自由贸易”和“单边主义” 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 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成为推动外 贸活动的主导措施 建立经济一体化,实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1)刚刚开始发展并有发展前途的幼稚工业,经 过一段保护时间,到成熟阶段就不再保护,保护 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或者在保护期内,被保 护的幼稚工业还扶植不起来,就停止给予保护。 (2)趋于衰退但仍有存在价值的工业,需要给予 一定的保护。 (3)虽然是幼稚工业,但没 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不需要保护。 (4) 农业不需要保护,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自然随 着发展。
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力论,认为发 展本国生产力是根本的,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 目的是发展本国生产力。他指出,为自由贸易政 策服务的“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 展,李斯特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 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工 业阶段、农工商阶段。他认为各国经济所处的阶 段不同,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德国和美国 处于农工业阶段,因此,德国应实行保护贸易政 策。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政策,不是保护所有工业, 而是保护幼稚工业,选择保持的对象是:
代表的阶级利益 垄断资产阶级
超贸易保护政策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 策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①它不是防御性地保护国内幼稚工业,而 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 业,以巩固国内外市场的垄断;②保护的 对象不是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而是垄断 资产阶级;③保护的手法也趋于多样化。 不过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的自由贸易成分 越来越强,反映出“金元帝国”在其鼎盛 时期的战略态势。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常见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贸易观念。
自由贸易倡导的是开放、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主张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限制,以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合作。
而贸易保护主义则主张通过设立贸易壁垒和加强贸易限制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来竞争的冲击。
自由贸易作为一种促进全球经济合作的观念,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
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的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各国应该专注于自身的优势产业,通过国际贸易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全球经济效益。
而大卫·李嘉图在他的《对土地的原理》里提出了绝对优势原理,强调各国因资源禀赋不同,应该相互间通过贸易来互补优势,实现共同繁荣。
自由贸易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和益处。
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常常带来闭关锁国、封闭自我发展的局面,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而在二战之后,通过推动自由贸易、降低关税限制和消除贸易壁垒,世界各国建立了一个开放、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
这个体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让不同国家的人民受益。
例如,欧盟通过欧洲单一市场的建设,实现了货物、资本、服务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了欧洲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
而在亚洲,东盟国家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和合作发展。
然而,自由贸易也并非没有缺陷。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争议。
贸易保护主义理念在某些情况下能够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来竞争的冲击,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
特别是在某些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适当的保护措施可以帮助本国产业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本垄断,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也能够保护劳工权益,避免剥削和恶劣劳动条件的出现。
这些是贸易保护主义在特定情况下的辩解。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明显的弊端。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和经济冲突,破坏国际贸易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2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有力地 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二)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3 ◇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 进程。
(二)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 (4)跨过公司的大量出现和迅速发展促进是资 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强了生产的国际化。 (5)国际分工的广泛和深入发展,分工形式的 多样化。 (6)西欧和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是他们也愿意通过减少贸易壁垒来扩大出口。
保护贸易政策
传统贸易保护阶段
Step 5
•新贸易保护阶段
Step 4 Step 3 Step 2 • 19世纪70年代至一战 Step 1
•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末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前的保护贸易政策
• 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 的保护贸易政策
新贸易保护阶段
起源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的新贸易 保护主义
实施的手段和方式
动机和目的
根源
关注的焦点
影响
1、起源
发展中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加剧
利用发达国家在 技术方面的优势
限制发展中国 家的出口
利用发展中国家在环境 保护和劳动方面的弱势
2、动机和目的
发达国家——保护战 略性产业
发展中国家——保护 幼稚产业
3、实施的手段和方式
1、以公平交易为由,滥用WTO反倾销、反 补贴等政策。
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
的自由,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也并不是完全 封闭的。所谓的自由、保护都是相对而言 的。
一国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取决于本国的
具体情况和国际环境。
LOGO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英国的自由贸易运动,使得自由贸易政策得到广 泛推行,表现为: 1)废除谷物法(1846年)
1844-1846年爱尔兰发生大规模饥荒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英国的自由贸易运动,使得自由贸易政策得到广 泛推行,表现为:
2)废除了航海法。(1854年) 3)取消了特权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向所 有英国人开放。 4)逐渐降低关税税率,减少纳税商品数目,简 化税法。 5)与外国签订体现自由贸易精神的条约。
自由贸易政策 & 保护贸易政策
LOGO
对外贸易政策
保 护 贸 易 政 策
自 由 贸 易 政 策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
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 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 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
资本主义自由 竞争时期的自 由贸易政策。 (19世纪20年 代—70年代)
表现:表现1
表现1 表现1
关税大幅度降低
Add your title in here
表现2 表现2
非关税壁垒逐渐减少
Add your title in here
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
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 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 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 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 “限入奖出” 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 能力。
根源
发达国家内部传统产业和现代化产业发展
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自关心的议题
中产生的巨大差异,很难达成共识,影响 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
影响
无论采取那种贸易保护措施,易保 护主义却付出了 沉痛代价。
发达国家持续的 贸易保护主义使 世界经济每年损 失5000亿美元。
. 全球范围的贸 易自由化。 .
(20世纪50年 代—70年代)
产生 原因
表现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占统治地位,自由贸易政策是这一时期国际贸 易政策的基调。 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廉价的原料和粮食
英 国
世界 市场
产品成本低,质量好,不怕外国产品竞争
3、实施的手段和方式
2、以保护缴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为由,建立 新的标准削弱对方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环境保护之名 贸易保护之实
3、实施的手段和方式
3、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为由,建立新 的标准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上的国际竞争力。
根源
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到时再谈
判中难以达成一致。
自由贸易政策之——
原因
全球范围的 贸易自由化
表现
(二)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20世纪50-70年代)
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50年代到 70年代初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贸易自由化浪潮。
原因1 ◇二战后,美国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19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用以取代 《贸易协定法》的《贸易扩张法》 是美国追求自由贸易的真正开端。 《1974年贸易改革法》提出了301条 款,提出互惠自由贸易的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