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育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bcaddc5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e.png)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活动目标:1、体验关爱、共享的快乐。
2、在游戏中了解认识生活中开心及难过的一些表情。
3、学习用语言来表达感受,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活动重难点:重点: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
难点:学会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看到开心和难过的表情。
物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
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询问幼儿心情如何。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心情怎么样?是开心还是难过呢?为什么开心呢?为什么难过呢?二、认识开心和难过的表情。
——教师结合PPT课件描述开心、难过的情绪,并请幼儿模仿,想一想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情绪。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朋友——朵朵,请你们看一看她的心情怎么样吧?提问参考: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呢?嘴巴是怎样的呢?眼睛怎么了?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你能做出和她一样的表情吗?教师:原来我们都有开心和难过的情绪,那你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有这些情绪吗?——教师提问幼儿,情绪发生的原因,结合课件展示情境。
提问:什么时候会开心?(玩游戏、玩滑梯、吃好吃的、玩玩具……) 什么时候会难过?(摔倒、磕到了、心爱的小动物死掉了……)教师:原来大家的情绪和心情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你们喜欢哪一种心情呢?三、说说开心和难过的事。
1、播放PPT四张图片,让小朋友们描述图片上发生的事情,并说说上面是开心的事情还是难过的事情。
2、引导小朋友们说说生活中发生的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以及开心的时候会怎么样,难过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以问答或者讨论的方式举例难过的时候正确及不正确的表达情绪方法。
四、爱的抱抱。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幼儿的行为。
提问参考:这个小朋友怎么了?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我们该怎么帮帮他呢?教师:我们可以给他一个爱的抱抱,安慰他别哭了,我们一直陪着你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爱的抱抱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安慰别人。
小结:每个人都有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当你开心的时候,要学会和大家分享;当你难过的时候不能乱发脾气,要想办法把坏心情赶走,我们可以和朋友拥抱、一起玩玩游戏、一起玩玩具、向大人倾诉等。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268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a.png)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包括高兴和生气。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懂得在生气的时候要冷静。
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巧,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兔子的心情日记》2. 情绪卡片(高兴、生气)3. 贴纸4. 画纸、画笔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课件《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在高兴和生气时的表现。
提问:小兔子在故事中是怎么表达自己心情的?你们平时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的?2. 情绪认知:教师向幼儿讲解高兴和生气的定义,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这两种情绪。
提问:高兴和生气是什么样的感觉?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高兴?什么时候会生气?3. 情绪表达:教师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提问:当你感到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你感到生气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4. 情绪调节:教师向幼儿讲解在生气的时候如何冷静下来,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
提问:当你生气的时候,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5.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绪卡片游戏。
幼儿抽取情绪卡片,根据卡片上的情绪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高兴和生气的情景,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
6.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分享在游戏中学会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法。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情绪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情绪表达和调节的实践。
3. 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本次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认知和调节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情绪表达和调节的情况。
3. 幼儿作品:欣赏幼儿在活动中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达。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bcd30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d.png)
一、活动名称: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高兴和生气这两种基本情绪。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兔子的心情日记》2. 情绪卡片(高兴、生气)3. 贴纸四、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关注小兔子的心情变化,讨论小兔子是如何表达自己的高兴和生气的。
2. 认识情绪:展示情绪卡片,让幼儿辨别高兴和生气两种情绪。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高兴和生气的事情。
3. 表达情绪:引导幼儿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达高兴和生气。
如:高兴时可以说“我很开心”,生气时可以皱眉头、叉腰等。
4. 调节情绪:讨论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深呼吸、counting to 10、寻求帮助等。
让幼儿尝试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调节情绪的方法,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面对情绪,成为情绪的小主人。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鼓励幼儿在家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调节情绪。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情绪角”,让幼儿在角里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和调节方法。
3. 后续活动:开展“情绪小明星”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达和调节情绪。
六、活动名称: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七、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高兴和生气这两种基本情绪。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八、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兔子的心情日记》2. 情绪卡片(高兴、生气)3. 贴纸九、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关注小兔子的心情变化,讨论小兔子是如何表达自己的高兴和生气的。
2. 认识情绪:展示情绪卡片,让幼儿辨别高兴和生气两种情绪。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高兴和生气的事情。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3c89d2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b.png)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一、教案概述•教学主题: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学对象:小班学生(3-4岁)•教学时间:1课时(约30分钟)二、教学目标1.认识高兴和生气这两种情绪,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正确应对高兴和生气的情绪。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包括高兴和生气的图片、情绪表达的简单语句等。
2.玩具或图片:用于情感认知和角色扮演练习。
3.课件或教具:情绪表情卡片、剪纸、彩色笔等。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情绪,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利用PPT展示高兴和生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说出自己的感受。
步骤二:情感认知(约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的情绪表情,带领学生一起分辨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制作情绪表情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表情卡片来识别不同的情绪。
•给学生出示高兴和生气的图片,让他们分辨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两种情绪。
步骤三:情感交流(约10分钟)•引导学生讲述自己高兴的时候和生气的时候会做些什么事情。
•带领学生互相分享自己高兴和生气的经历,并与他人进行简单的情感交流。
步骤四:情绪管理(约5分钟)•利用玩具或图片进行情感扮演,让学生模仿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和举止。
•引导学生思考在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应该怎样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步骤五:教学反思(约5分钟)•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小班学生高兴和生气的情绪,通过情感认知和情感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两种情绪,并学会正确应对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
在情感认知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情绪表情卡片,较为准确地分辨出高兴和生气的情绪,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eea0b97c1cfad6195fa750.png)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大全【篇一: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活动流程: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一)语言导入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
(脸上、眼睛、嘴巴)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1、卡片联想。
(1)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4)验证卡片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
(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篇二: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高兴生气的时候——小班心理健康活动一、设计思路: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小班健康导学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
![小班健康导学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2fe6b15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b.png)
小班健康导学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一、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健康导学,让小班幼儿了解情感表达,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培养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构建良好的情感沟通方式,增强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前置知识1.情绪的概念,如愉快、生气等2.情绪表达的方式,如言语、动作等3.了解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三、导学内容1. 观看动画片,感受情绪任务目标通过观看动画片,让幼儿了解生气和高兴情绪,感受情绪传递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能力。
教学步骤1.老师播放生气和高兴的动画片(如《愤怒的小鸟》、《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引导幼儿感受角色的情绪,并询问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感受。
2.老师通过引导,让幼儿描述自己生气时或高兴时的表现,并让幼儿尝试模仿动画片中角色的表情和语言,来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和认识。
3.让幼儿体验情绪传递的方式,如张嘴大声尖叫、跳跃等,让幼儿在安全的范围内大声表达自己的情绪。
2. 分享情感经验,感知情绪价值任务目标通过分享情感经验,让幼儿开发自己的情感经验,进而感知情绪价值,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传递并渲染幸福、温馨的情感氛围,有益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教学步骤1.老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愉快的、生气的经历,并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情绪经历的价值和意义。
2.让幼儿谈论他们的感受,并想一想遇到同样的情感经历,应该如何处理。
3.在交流中,让幼儿学会理解和支持别人,在交流中认识到幼儿自己的情感状态和表达方式,从而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3. 针对性情绪教育,提高幼儿情绪控制能力任务目标针对性情绪教育,让幼儿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身体的影响,同时提高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整合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步骤1.老师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例,讲解针对性情绪的问题,引导幼儿通过思考、讨论、实践,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2.通过情境演示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情绪的兴奋与平静状态,并让幼儿学会平静的情绪处理方式,如呼吸练习、放松练习等。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747f59f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2.png)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一、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高兴、生气的情绪;2.能够表达高兴、生气的情绪;3.增强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4.提升孩子们的情感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引入(5分钟):老师播放视频《吐槽大会》,引导孩子们了解生气的表现,解释生气在适当的情境下也是正常的情绪。
2.活动一(15分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我是高兴的小鸟”,引导孩子们感受和表达高兴的情绪。
3.活动二(15分钟):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通过故事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们理解生气的原因和表现,并引导他们学会“说话不打人”的方法。
4.活动三(15分钟):老师带领孩子们做情绪转移的游戏,让孩子们了解爆发情绪的后果,培养他们在情绪不佳时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排解情绪。
5.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表达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情绪健康的小孩子。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播放《吐槽大会》视频,引导孩子们观看节目中演员的表演。
然后老师问孩子们:“您看到这些演员们发怒生气了吗?他们的表情和语言是不是很激烈?”引导孩子们讲述这些演员在生气时的表现。
2. 活动一老师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然后讲述一个故事:一只小鸟得到了一粒果子,觉得很高兴,就飞到了天上。
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模仿小鸟的飞行姿势,表达自己的高兴之情。
此时老师可以拉起孩子们的小手一起跳舞,让孩子们体验到这种快乐的情绪。
3. 活动二老师讲述一则有生气情节的故事,例如:“一天,小明的朋友损坏了小明的玩具,小明很生气,他对朋友大喊不停,还把玩具砸了几下。
”然后引导孩子们分别讲述和谁生气了、为什么生气、在生气的时候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等。
最后,老师让孩子们开始小组讨论,制定“说话不打人”的行为规范。
4. 活动三老师带领孩子们做情绪转移的游戏,例如:跳舞、做操、深呼吸等。
让孩子们知道在生气、失落时,通过其他的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绪是极其必要和有益的。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a89c2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8.png)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基本的情绪,如高兴、生气等。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兔子的心情日记》2. 情绪卡片(高兴、生气、快乐、愤怒等)3. 贴纸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课件《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认识高兴和生气两种情绪。
2. 情境体验:让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高兴和生气时的表现。
3. 情绪卡片游戏:分发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读并说出对应的情绪。
4. 情绪表达: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高兴和生气情绪。
5. 情绪调节: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等。
6. 实践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心情,并用贴纸粘贴在画纸上。
1. 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复述高兴和生气的表现。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学会的情绪调节方法。
3.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绪。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关于情绪的亲子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情绪角”,让幼儿在角里自由表达情绪。
3. 教学计划:下一节课围绕“快乐和悲伤的时候”展开活动。
六、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快乐和悲伤两种情绪。
2. 培养幼儿表达和调节快乐和悲伤情绪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共情能力,学会关心他人。
七、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快乐的小猪和悲伤的小熊》2. 情绪卡片(快乐、悲伤、愉悦、难过等)3. 贴纸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八、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课件《快乐的小猪和悲伤的小熊》,引导幼儿认识快乐和悲伤两种情绪。
2. 情境体验:让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快乐和悲伤时的表现。
3. 情绪卡片游戏:分发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读并说出对应的情绪。
4. 情绪表达: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快乐和悲伤情绪。
5. 情绪调节: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等。
6. 实践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心情,并用贴纸粘贴在画纸上。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fc1d2d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e.png)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示例文章篇一:《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像孙悟空一样,一会儿高兴得蹦蹦跳跳,一会儿又像被妖怪惹恼了一样生气呢?今天呀,咱们就来聊聊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有一天呀,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一起在公园里玩耍。
那时候阳光可好了,就像妈妈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在草地上跑啊跳啊,开心极了!突然,小明不小心摔倒了,膝盖都擦破了皮,他“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脸皱得像个苦瓜,那模样可把我吓坏啦!我赶紧跑过去安慰他:“小明,别哭别哭,咱们是勇敢的小战士!”你们说,这是不是就像天气突然从大晴天变成了暴风雨呀?还有一次,在学校里,老师给我们发小红花。
我因为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老师给我发了一朵大大的小红花!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我跑回家,迫不及待地给爸爸妈妈看我的小红花,他们也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我真棒!这时候的我呀,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能飞到天上去!再说说我的同桌小红吧。
有一回,她的铅笔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急得都快哭了。
我赶紧把我的铅笔借给她,她一下子就高兴起来,眼睛都亮了,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小朋友们,你们想想,高兴和生气是不是就像两个小精灵,总是在我们的心里跑来跑去呀?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得特别美好;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顺眼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就让生气这个小精灵一直捣乱吗?当然不行啦!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像深呼吸的小鱼一样,深深地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呼出来,这样心里是不是就会舒服一点呢?或者我们也可以找好朋友说一说,把心里的不开心都倒出来。
高兴的时候呢,我们就尽情地笑,尽情地跳,让快乐像小种子一样在心里发芽长大!小朋友们,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情,让高兴多一点,生气少一点,这样我们才能开开心心地长大,你们说对不对呀?示例文章篇二:《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心情就像一个会变魔术的小精灵,有时候它让我们高兴得像一只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有时候又让我们生气得像一只鼓着腮帮子的青蛙。
小班心理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生气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fd64580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9.png)
小班心理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生气的时候》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并表达高兴和生气的情绪;2.能够掌握其它小伙伴在高兴和生气时的感受;3.能够理解高兴和生气情绪的产生原因;4.能够运用情感管理技能,积极处理情绪。
二、教学准备1.小班教师版《高兴生气的时候》绘本;2.情感管理教具(例如:情绪板、情绪卡等);3.小班学生的高兴、生气情况记录表;4.班级DIY情感日记。
三、教学步骤1. 情境呈现教师将《高兴生气的时候》绘本放在桌上,向学生们介绍本次主题情感——“高兴、生气”。
2. 了解高兴、生气的情绪教师紧接着从情感管理教具中取出情绪板,让学生先来一场“停靠游戏”,每个学生依次选择自己当下的情感,然后教师针对每个情感,提问学生:高兴是指什么样的感觉?生气呢?这样让学生更真实地理解两种情绪的产生。
3. 分析产生原因教师一边阅读《高兴生气的时候》绘本,一边与学生分享其中的细节和情绪,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产生高兴和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掌控这些情绪呢?4. 情感管理技能教师分享情感管理技能,如透过角色扮演来展示当我们遇到高兴或生气情绪时如何处理;使用情绪板和情绪卡表达内心情感等。
5. 课后指导教师告诉孩子们:高兴生气个个人都会经历,不过处理方法千差万别。
我们为了头脑和身体的健康,平时要学会理性思考,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调整好情绪、控制好情感的容易性,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小班学生,年龄尚小,小班教师应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情商,开启情感教育之路。
在《高兴生气的时候》这个主题教学中,通过生动的绘本、真实场景的模拟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深入理会“高兴和生气情绪”的感受和原因,激发幼儿发掘自己心理健康的需求,并且潜移默化指示性得传递了“情感管理技能”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班级DIY情感日记,培养孩子们记录心情的好习惯,从而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情感状态,了解分析每个孩子特别情感的需要,达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反思】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07a5f2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e.png)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高兴和生气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反应。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尤其是生气时的应对方式。
3. 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1. 认识高兴和生气这两种情绪。
2. 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和调节生气情绪。
2. 如何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情景体验法:设置不同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高兴和生气的情绪。
3. 讨论分享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4. 游戏互动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兔子的心情日记》2. 情绪卡片:高兴和生气两种情绪卡片3. 情景道具:玩具、图片等4. 游戏材料:相关游戏道具【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对高兴和生气的情绪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但在调节生气情绪方面,部分幼儿还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游戏和情景体验等方式,帮助幼儿们更好地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的情绪。
六、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通过播放《小兔子的心情日记》故事课件,引导幼儿们认识高兴和生气这两种情绪。
2. 情绪卡片游戏:分发情绪卡片,让幼儿们举牌表达自己当前的情绪,并讨论情绪产生的原因。
3. 情景体验:设置不同情景,如抢夺玩具、被嘲笑等,让幼儿们亲身体验高兴和生气的情绪。
4. 讨论分享:引导幼儿们表达自己在情景中的感受,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5. 游戏互动:“情绪猜猜乐”:通过表演高兴和生气的行为,让幼儿们猜测表演者的情绪,并交流表达自己的情绪。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高兴与生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高兴与生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5ce54e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c.png)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高兴与生气》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高兴与生气是人的情绪表现,知道情绪对人的影响。
2.培养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
3.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高兴与生气,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调节情绪,关爱他人。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卡片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高兴和生气是什么吗?生:高兴就是开心,生气就是不开心。
师:很好,那你们有没有经历过高兴和生气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2.基本环节(1)认识高兴与生气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来看一些图片,你们能告诉我这些图片里的人是什么情绪吗?生:这张图片里的人是高兴的,因为他笑得很开心。
师:没错,这张图片里的人是高兴的。
那这张图片里的人呢?生:这张图片里的人是生气的,因为他皱着眉头,看起来很不开心。
师:很好,这张图片里的人确实是生气的。
那你们知道,高兴和生气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吗?生:高兴的时候,我们会笑,身体会感觉很舒服。
生气的时候,我们会皱眉头,身体会感觉不舒服。
师:没错,高兴和生气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感受。
我们来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高兴和生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观看视频,讨论高兴与生气的影响师:视频中,小兔子因为得到了喜欢的胡萝卜而高兴,小猴子因为抢不到香蕉而生气。
那你们知道,高兴和生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生:高兴的时候,我们会很开心,做事情也有力气。
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很不开心,做事情也没有力气。
师:没错,高兴和生气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那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呢?(3)讨论调节情绪的方法生:当我生气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要冷静,不要生气。
生: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和朋友们分享我的快乐。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高兴和生气是人的情绪表现,也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班心理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幼儿园小班教案
![小班心理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幼儿园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7fe1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2.png)
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幼儿园小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高兴和生气的情绪,知道高兴和生气是人们常见的情绪。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会关注身边人的情绪变化。
3.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高兴和生气的情绪:教师向幼儿介绍高兴和生气的情绪,如高兴时会笑、生气时会哭等。
2. 情绪的表现:教师向幼儿讲解情绪的表现,如面部表情、语言表达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幼儿介绍高兴和生气的情绪及表现。
2.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高兴和生气的情
绪。
3.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高兴和生气的情绪。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些关于高兴和生气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高兴和生气的世界。
2. 新课:教师讲解高兴和生气的情绪及表现,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高兴和生气的情绪。
3. 实践:组织一些模拟高兴和生气的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高兴和生气的情绪。
4. 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高兴和生气的情绪及表现的重要性。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的高兴和生气的知识,增强家庭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高兴和生气情绪及表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情况。
小班心理健康《高兴和生气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高兴和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b53f38f726fff705cc170a46.png)
幼儿园教案(小班心理健康活动)备课人:小班心理健康《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编号:0605一、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了解认识生活中高兴及生气的一些表情2、学习用语言来表达感受,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3、体验关爱、共享的快乐二、活动准备各种高兴和生气的表情、高兴和生气宝宝的家(上面贴着高兴或生气的表情)、情景小图片(上面是一些高兴或生气的事)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今天啊,高兴宝宝和生气宝宝都向我们发出了邀请,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做客。
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找找看他们的家在哪里。
(带到高兴和生气宝宝的“家”附近)2、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小朋友们知不知道那个是高兴宝宝的家,哪个是生气宝宝的家?——知道。
(先让小朋友分辨出高兴和不高兴的表情)——那小朋友们能不能告诉老师高兴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从眼睛、嘴巴等提示小朋友要他们描述高兴的表情特点)那生气宝宝的表情呢?(同理)——小朋友知不知道还有哪些是高兴的表情,哪些是生气的表情?老师请知道的小朋友来做做看。
(请几个小朋友做各种高兴和生气的表情)拿出准备好的各种高兴生气的表情图片,让小朋友把它们分别送回高兴宝宝、生气宝宝的家。
3、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1)提供一些小图片,让小朋友们描述图片上发生的事情,并说说上面高兴的事情还是生气的事情。
(2)引导小朋友们说说生活中发生的高兴或者生气的事情,以及高兴的时候会怎么样,生气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以问答或者讨论的方式举例生气时候正确及不正确的表达情绪方法。
(3)老师总结:每个人都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要学会和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不能乱发脾气,要想想老师刚刚说的一些解决的办法,大家也会来帮你解决问题的。
如果你因为生气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那可是不好的。
4、做些高兴的游戏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些放松的小游戏。
四、活动评价该活动虽然是一次有关心理健康的健康教育活动,但是整个活动是在轻松的游戏中进行的,这样能更充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让小朋友较容易的理解老师所讲的东西。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70c22b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b.png)
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和生气的时候》小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学目标:1.了解高兴和生气的情绪,并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这些情绪。
2.培养学生的情绪意识和情绪表达能力。
3.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教学准备:1.图片、卡片或绘本,展示不同表情和情绪的素材。
2.教具,例如情绪表达面板或情绪表情卡片。
3.录音设备或音乐播放器,播放适合课程的音乐。
4.活动材料,例如画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表情和情绪。
2.寻找与高兴和生气相关的表情和情绪,让学生尝试描述这些表情和情绪。
二、教学主体(15分钟)1.故事分享:通过阅读绘本或讲述故事的方式,介绍高兴和生气的情绪。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和行为,并讨论他们是如何感受到高兴和生气的情绪的。
2.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人物,在组内讨论并展示该人物的高兴或生气的情绪。
其他同学观察并猜测该人物的情绪表达方式。
3.情绪表达活动:通过使用情绪表达面板或情绪表情卡片,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展示不同情绪。
教师可以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学生表达的情绪,并与学生合作分析他们为何选择了这些表情。
三、活动拓展(10分钟)1.合作绘画:让学生分成小组,在画纸上绘制高兴和生气的情绪。
鼓励学生在画中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分享他们对绘画的感受和想法。
2.音乐舞蹈:播放适合的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语言和舞蹈动作表达高兴或生气的情绪。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表演或分享他们自己编舞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情绪意识和情绪表达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情绪表达与绘画等活动,学生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感。
同时,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行为,学生能更加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绪。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并表现出较好的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和管理情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
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
![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7c59ea9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2.png)
《高兴和生气的时候》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高兴和生气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反应。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尤其是生气时的应对方式。
3.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
二、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幼儿遇到高兴和生气情境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共鸣。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高兴和生气时的表现和处理方式。
3.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扮演不同情绪下的角色,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情绪表达和调节的方法。
4. 情感共鸣法:通过情境模拟,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绪。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高兴和生气a. 讲述故事《小明的快乐和生气》,引导幼儿认识高兴和生气这两种情绪。
b. 讨论:幼儿在什么情境下会感到高兴?在什么情境下会生气?2. 第二课时:表达和调节情绪a. 讲述故事《小明的情绪调节》,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b. 讨论:当生气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c.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实际操作体验情绪表达和调节的方法。
3. 第三课时:关心他人,尊重他人a. 讲述故事《小明的友谊》,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
b. 讨论:在朋友生气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安慰和帮助他们?c. 情感共鸣:通过情境模拟,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绪。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高兴和生气情绪的理解和表达。
2. 观察幼儿在情感共鸣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关心和尊重他人情绪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小明的快乐和生气》、《小明的情绪调节》、《小明的友谊》。
2. 角色扮演道具:小明、朋友等相关角色头饰。
3. 情感共鸣情境卡片。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邀请幼儿分成小组,分享在家庭、学校中遇到的高兴和生气的情况,以及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2. 情绪日记:鼓励幼儿在课后记录一周中的高兴和生气时刻,以及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处理方式。
小班心理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生气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生气的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86d66c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0.png)
小班心理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高兴生气的时候》教学主题:《高兴生气的时候》小班心理健康详案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情绪的基本定义和特征;2. 能够辨认出高兴和生气两种情绪;3. 掌握正确表达高兴和生气情绪的方式;4.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用来展示高兴和生气情绪的表情;2. 情绪管理活动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 (5分钟)将图片或卡片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看到高兴和生气情绪的表情。
借助这些表情,引导孩子们回忆起自己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Step 2: 讨论情绪 (10分钟)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情绪的定义和特征。
引导他们回忆情绪是什么,如何辨认情绪,并给出一些例子。
Step 3: 学习高兴情绪 (15分钟)展示高兴的表情图片或卡片,给孩子们描述高兴情绪的特点。
让他们尝试模仿并表达高兴情绪。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在高兴的时候会经历什么,并鼓励他们讲述高兴的故事。
Step 4: 学习生气情绪 (15分钟)展示生气的表情图片或卡片,给孩子们描述生气情绪的特点。
让他们尝试模仿并表达生气情绪。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会经历什么,并鼓励他们讲述生气的故事。
Step 5: 情绪管理活动 (15分钟)进行一些情绪管理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会正确表达高兴和生气情绪的方式。
例如,教导孩子们通过绘画、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管理情绪。
可以使用相关道具或故事情节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
Step 6: 总结与反思 (5分钟)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他们学到了什么。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学到的有关情绪管理的经验和技巧,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思考和总结教学过程中优点和不足之处的过程。
优点:1. 通过图片或卡片的展示,能够直观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辨认情绪;2.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高兴和生气的经历,增加他们对情绪的认知;3. 活动环节可以帮助孩子们实际操作情绪管理技巧,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d68e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4.png)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一、教案背景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初步教育的重要场所,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之一。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认识和应对高兴和生气这两种情绪,培养他们正确处理情绪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高兴和生气这两种情绪的特点和体验;2.帮助幼儿认识到情绪的表达方式及后果;3.引导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高兴和生气情绪。
三、教学内容1. 高兴的时候•特点:脸上会笑,眼睛会亮,心情愉快;•表现方式:笑、跳跃、拥抱、分享喜悦;•引导:带领幼儿分享自己近期的高兴事,让他们感受到高兴的快乐。
2. 生气的时候•特点:脸上会皱,眼睛会怒,心情烦躁;•表现方式:哭泣、发脾气、愤怒、推搡;•引导:告诉幼儿生气也是正常的情绪,但发泄要适当,可以采用冷静思考或寻求帮助的方式。
四、教学活动1. 情绪认知游戏•利用图片或玩具等,让幼儿辨认高兴和生气情绪的表现。
•通过角色扮演或故事情境绘本,让幼儿模仿表达高兴和生气。
2. 感受与表达•安排小组合作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高兴和生气经历。
•让幼儿绘制“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脸,借此加深对情绪的认知。
3. 情绪管理训练•通过玩具角色扮演,模拟幼儿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学会控制和转移自己的情绪。
•组织竞赛或游戏,让幼儿在竞争中学会处理生气情绪。
五、教学反思幼儿教育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情绪管理是幼儿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教案旨在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灵活调整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的不同反应进行个性化教学。
结语通过本次高兴和生气的情绪教育,幼儿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绪,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能够继续关注幼儿的情绪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与健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a54b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4.png)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生气的时候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高兴和生气这两种基本情绪。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交技巧。
二、活动准备:1. 教具:PPT、情绪卡片、表情贴纸、故事书《小兔子的心情日记》。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空间供幼儿自由发挥。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高兴和生气两种情绪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
2. 主题分享: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子的心情日记》,引导幼儿了解高兴和生气的心情变化。
3. 情绪体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绪体验游戏,让幼儿通过卡片、表情贴纸等工具,表达自己高兴和生气时的感受。
4. 情绪调节:教师引导幼儿探讨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情绪日记的任务,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调节方法。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设置“情绪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情绪表达和交流。
3.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指导家长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幼儿调节情绪。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高兴和生气情绪的认识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在情绪体验和调节方面的进步,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情绪管理的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六、活动内容:1. 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除了高兴和生气,让幼儿识别和表达其他基本情绪,如伤心、害怕、惊讶等。
2. 情绪认知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识别他人情绪,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3. 情绪调节技巧: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数到十、寻求帮助等。
七、活动过程:1. 情绪角色扮演:教师准备不同情绪情境的角色扮演材料,如剧本、表情面具等,让幼儿通过扮演来体验和学习不同情绪的表现。
2. 情境模拟:通过故事或日常生活场景,模拟不同情绪出现的情境,让幼儿学会在不同情绪下如何应对和表达。
小班健康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及反思
![小班健康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d6356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6.png)
小班健康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及反思教案:健康高兴和生气是人类情绪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这些情绪,让自己在健康的状态下保持高兴,同时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气的情绪。
这个教案适用于小班幼儿,帮助他们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学会适当地表达和处理这些情绪。
1. 情绪表达游戏:让孩子们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来表示高兴和生气,然后让他们说出导致这些情绪的原因。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将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并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
2. 高兴的时候做的事情:讨论孩子们在感到高兴的时候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玩耍、与朋友交流等。
鼓励他们寻找更多让自己感到高兴的活动,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3. 生气的时候做的事情:讨论孩子们在感到生气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行为,比如发脾气、大声喊叫等。
引导他们寻找更好的方式来处理生气的情绪,比如深呼吸、找人倾诉等。
4. 反思:让孩子们回顾自己在健康高兴和生气时的表现,并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情绪。
通过反思,让他们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以及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对自己的价值。
反思: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帮助孩子们学会了识别并处理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在健康的状态下保持高兴,同时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气的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每个孩子对情绪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指导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情绪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在学习如何处理健康高兴和生气情绪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情绪管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情绪是正常的,无论是高兴还是生气,每种情绪都是一种反应,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情绪。
接着,我们要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这些情绪,比如通过言语、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孩子们和他人更好地沟通和理解。
在处理健康高兴的情绪时,我们希望让孩子们能够意识到不同的事物和活动会让他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育:高兴和生
气的时候教案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育: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
长安中心幼儿园小二班邱雅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二、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四、活动流程: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3、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
(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
(3)为别人想一想
(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三)教师小结:
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
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
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
(1)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2)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育: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
长安中心幼儿园小二班邱雅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二、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四、活动流程: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3、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
(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
(3)为别人想一想
(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三)教师小结:
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
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
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
(1)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2)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育: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
长安中心幼儿园小二班邱雅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二、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四、活动流程: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
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3、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
(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
(3)为别人想一想
(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三)教师小结:
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
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
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
(1)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2)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