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纺织院校如何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作者: 田保中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出版物刊名: 纺织服装教育
页码: 345-34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纺织院校;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摘要:分析目前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我国纺织院校应尽力争取政府的支持,优先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统筹利用高年级学生的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校外合作企业实习,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成为一名可以被企业派上用场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师,具有较好的工程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原则1. 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育培养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3. 教育培养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教育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专业设置卓越工程师学院设置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其中包括了通信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工程等方向。
通过毕业设计、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在所学专业中得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训练。
四、课程设置卓越工程师学院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需求,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
除了基础课程外,还设置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外语、体育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还设置了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五、教育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学院注重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了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
比如,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与项目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卓越工程师学院强调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参与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七、创新创业卓越工程师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竞赛、双创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夯实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培养方案中,需要安排一些课程,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些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学生需要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建立起坚实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些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一些领域的专业能力。
例如,针对机械工程师,可以设置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课程;对电气工程师来说,可以设置电路原理、电机控制等课程。
通过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可以掌握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理论,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卓越工程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实践课程或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施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与他人合作,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任务的完成。
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或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些项目可以是小组项目,要求学生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一些任务。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协调分工、共同解决问题。
五、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创新设计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些项目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提出一些创新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需要从基础知识的夯实、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通过这套方案的实施,可以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纺织工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探索论文
纺织工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探索论文纺织工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探索论文随着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深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纺织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支柱和持久动力。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实现在生态、经济及社会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可以为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使企业发展由简单的引进技术、加工组装转变为自主创新、自主制造,甚至自主开拓全新的研究和生产领域。
他们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能迅速地分析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可减少生产事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纺织类本科专业是为纺织行业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适应现代纺织加工生产需要,主要从事纤维材料及纺织品的研发、工艺设计、产品生产、质量检测、技术改造、贸易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较之传统的以工程技术能力为重心,兼顾管理与营销的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培养模式,现代纺织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素质、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工程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目前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时重点考虑的方面。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纺织类工程师能否满足企业的需要,直面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实践能力。
工程师不仅要明白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还必须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以适应企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需要。
卓越工程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侧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则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介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培养具备卓越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师而设立的一项计划。
通过该计划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经历一系列的培养环节,包括专业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新研究等,以提高他们在工程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
目标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师:1. 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 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综合素质:通过丰富的综合素质培养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领导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
培养环节1. 课程学习学生将根据专业的要求,参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学习。
这些课程涵盖了该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
2. 项目实践学生将通过参与项目实践,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项目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校内的项目,也可以选择参与校外的项目。
3. 创新研究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创新研究,探索前沿科技和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研究可以是学生自主发起的,也可以是与教师或研究机构合作的。
通过创新研究,学生将深入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并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综合素质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计划还将组织一系列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如领导力培训、管理能力训练、社交能力培养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评估和认证该计划将通过评估和认证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和成果。
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考核和评估任务,并取得一定的学分才能获得该计划的认证。
认证的标准将基于学生在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和创新研究等方面的表现。
结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卓越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师,帮助他们在工程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
二、专业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数理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所选专业,设置一系列基础和深化的专业课程,包括工程力学、电子电路、控制系统、材料科学等,为学生奠定专业基础。
3.创新课程: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如创新设计、科技创新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践、工程实践、设计实践等,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实训
1.实习: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实习,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2.实训:设置一系列实训课程,通过模拟实际工程环境,让学生学习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工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如科研项目、工程设计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平台,如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综合评价与考核
1.绩点评定:通过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表现,按学分绩点制进行评定,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2.项目评价:对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创新项目进行评价,考察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一、专业基础课程的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大学工程专业的教育中,应该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科基础课程的教学,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应该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育,如工程实验、实习等,以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素质的提升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在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为此,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同时,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
四、外语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供专门的英语课程和培训,增加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的学习。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际项目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五、实践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应该与实际工程实践和就业需求相结合。
为此,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走廊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此外,可以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应该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外语能力的培养,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机会。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培养出具备卓越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人才,为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部门:纺织服装学院部门负责人:李长龙专业负责人:谢艳霞审核:凤权校长:王绍武制订日期:2018年8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解决纺织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纺织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营销与贸易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要求5年以上的毕业生具有:(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科学素养、健康的身心,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2)能够适应现代纺织工程技术发展,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纺织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具备项目管理、工程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纺织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营销贸易。
(4)理解并遵守职业规范,综合考虑法律、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履行社会责任。
(5)具有团队精神、国际视野以及有效沟通表达能力。
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纺织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纺织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纺织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纺织品(包括纱线、面料、产业用纺织品)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纺织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纺织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方案一、导言工程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人才已成为各个领域的共识。
为此,制定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二、培养目标1.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2. 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工程工具和设备,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 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4.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三、培养内容1.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培训,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在课程设置和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项目实践和工作坊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培养通过专门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程工作中有效地协调各方面资源和解决问题。
4. 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工程实践中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四、培养模式1. 课堂教学和实践结合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确保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项目实践和工作坊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实践和工作坊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实习实训和导师制度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同时建立导师制度,让学生在实际工程工作中获得指导和帮助,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评价机制1. 学术评价通过课堂考试和学术论文撰写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苏科大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
苏科大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一、前言在当今高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工程师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我国在工程师培训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技术实践素养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国际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我们设计了苏科大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培训目标1. 帮助学生成为具备世界眼光的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2. 帮助学生掌握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及最新技术。
3.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应对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其具备全球化视野。
三、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学习: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2. 工程实践技能培训:包括模型制作、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技能。
3. 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工程设计、电子电气、机械设计等专业课程。
4. 创新创业培训:包括项目管理、创新思维、创业计划等培训。
5. 国际交流与实践:包括海外交流、国际项目合作、实习等。
6. 人文素养培养:包括公共演讲、团队合作、领导力培养等。
四、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采用小班授课,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
2. 实践实训:开设实际操作课程、动手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训。
3. 导师辅导:为每位学生分配一名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
4.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5. 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到业界进行实习实践,拓宽他们的实践视野。
6. 多元化课程:开设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五、培训机制1. 学分制度:采用学分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2. 毕业要求:设立毕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各项评测才能获得毕业资格。
3. 评测考核:制定严格的评测考核标准,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4. 奖惩机制: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5. 持续跟进:学生毕业后仍将接受导师的追踪跟进,确保他们在工程领域的发展。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课件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
1
养计划
主要内容
1. 培养目标 2. 培养模式 3. 学校培养标准 4. 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条件 5. 知识能力大纲与实现矩阵 6. 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学校学习阶段 7. 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企业学习阶段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
9
养计划
3.1.3 高级工程技术知识
纺织材料知识 纺织工艺知识 针织工艺知识 针织服装知识 针织营销和贸易知识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
10
养计划
3.2 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
11
养计划
3.2.1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
自然科学类 包括物理、纺织化学和物理实验等课程,使学生具 有分析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无 机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人文和社会科学 包括大学英语、法律、时事政治等课程。使学生熟 练掌握英语应用能力,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和 动态,熟悉和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
6
养计划
3.1 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
具有从事针织工程所需的工程科学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经济分析和管理知识以及相 应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卓越工程师”培
7
养计划
3.1.1 基础科学知识
数学类 包括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等课程,使学生具有利用 数学分析方法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8
养计划
3.1.2 工程基础知识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一、目标设定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通过本计划的培养,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课程体系设计1.理论课程体系:根据工程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构建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以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为主的实践课程体系。
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培养青年教师:通过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3.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校企合作1.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纺织类,专业代码081601)第一部分培养标准一、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等方面。
(一)人文素质1. 政治素质:具有良好政治头脑与立场,遵守国家法律,认清国家与行业发展形势,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行业政策法规意识。
2.职业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具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意识;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积极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保持和增强其职业素养,具备不断总结、学习、积累知识和提高技能的意识。
3.创新与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具有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
(二)科学素质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质。
1.自然科学素质: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具有能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的意识。
2.人文科学素质:具备一定的法律与社会学知识,了解形势与政策;熟练掌握相关的社会、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可运用其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具备一定礼仪修养和文学修养。
(三)工程素质1.工程技术素质:具有把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能力与意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工程质量素质:具有生产管理意识、市场意识、质量创新意识、质量评价意识、产品竞争意识。
3. 团队合作素质: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协作工作能力、组织管理意识。
二、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分析和解决纺织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一)专业基本能力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纺织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
1.掌握常用纺织原料的种类、性能,以及材料性能的改进方法;能够针对纺织品性能要求合理选择纺织材料。
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_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2017级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纺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容为纺织纤维制成纺织产品过程中,与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加工相关的理论基础及工艺技术原理与方法,包括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以及各种化学纤维材料,涵盖机织、针织等加工方法,以及服用、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品牌专业、省重点类核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完备。
本专业在学习高等数学(一)(上、下)、普通物理(二)(上、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普学、电子电工学、纺织材料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而学习纺纱学、长丝工艺学、机织学、针织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设计学等专业主干课程,接受测试、设计、试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训。
该专业分普通型和卓越型两类,普通型学生采用专业理论+实验实践+创新项目结合的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究能力;卓越型学生采用校企联合授课+增强型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纺织产品分析、检测、生产、贸易、经营管理等工程综合能力。
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养,使学生较为全面、扎实地掌握纺织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和应用开发能力。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纺织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制造加工、应用开发、检验检测、外贸销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创新复合型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设计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履行责任;能够就复杂设计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具有应用棉、毛、丝、麻、化纤等各种纤维材料,采用纺纱、机织、针织等各种加工技术方法,开发衣用、家用和产业用等各类产品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检验检测、外贸销售、经营管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通过制定专业课程的全新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专业课程主要涵盖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综合实践等。
2.实践教学: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实训、专业实习、工程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应与课程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科研项目和创业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
4.专业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分配专业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和指导。
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等,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5.国际化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开展双学位项目、短期交流项目和海外实习等,使学生接触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跨国公司就业和跨国团队合作的能力。
6.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研和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7.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学校应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指导学生参与国内外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的专业培养方案,有望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2013年1月)一、总体概况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全校共有117个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占30%。
学校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苏南地区工业中心,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精心谋划,积极行动,有效整合学校的学科人才优势和企业的技术设备工艺优势,一方面与有实力的企业共建一批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对现有的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内涵改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了大批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
2011年10月,苏州大学正式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高校。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有“纺织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评审。
苏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充分发挥苏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资源配置比较全面的综合优势,结合苏州大学“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办学定位,依托苏州市较为发达的传统与现代以及新兴产业实力,将学科集聚和科研以及外部环境优势有效转化为工程教育的优质资源,走产学研教一体化发展之路,以培养大批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苏州大学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
二、主要举措和工作进展1.成立校级组织机构以加强顶层设计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负责审定“卓越计划”的重要政策与规章制度,监督评估各试点专业进展与成效;成立了“卓越计划”项目工作组,教务部部长担任项目协调人,有关职能部门和工科类学院(部)参与,负责制定具体政策与协调项目实施;各试点专业成立工作小组和校企专家委员会,指导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保障各项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级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纺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内容为纺织纤维制成纺织产品过程中,与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加工相关的理论基础及工艺技术原理与方法,包括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以及各种化学纤维材料,涵盖机织、针织等加工方法,以及服用、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苏州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省重点类核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完备。
本专业在学习高等数学(一)(上、下)、普通物理(二)(上、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普通化学、电子电工学、纺织材料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而学习纺纱学、长丝工艺学、机织学、针织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设计学等专业主干课程,接受测试、设计、试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训。
该专业分普通型和卓越型两类,普通型学生采用专业理论+实验实践+创新项目结合的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究能力;卓越型学生采用校企联合授课+增强型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纺织产品分析、检测、生产、贸易、经营管理等工程综合能力。
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养,使学生较为全面、扎实地掌握纺织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和应用开发能力。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纺织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制造加工、应用开发、检验检测、外贸销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创新复合型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设计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能够就复杂设计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具有应用棉、毛、丝、麻、化纤等各种纤维材料,采用纺纱、机织、针织等各种加工技术方法,开发衣用、家用和产业用等各类产品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检验检测、外贸销售、经营管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能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政治思想与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智育方面
(1)掌握纺织纤维特性、纺织加工工序与流程、生产方法与工艺技术、纺织设备等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纺织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问题。
(2)掌握纤维的形态与理化性能、纱线结构与性能、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等知识,了解各类
纺织品的风格、服用性能要求、纹样设计与色彩搭配美学理论、古今中外纺织面料品种及文化艺术风格、时尚潮流发展,并能综合运用,开发各种纺织新产品。
(3)掌握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的知识,具有对纺织产品设计与加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4)熟练掌握纺纱、络并捻整浆、织造、平车等实验操作技能,实现与纺织生产加工的快速对接。
(5)熟练掌握纤维鉴别、织物分析、性能测试与分析等各种试验技术,具有较强的纺织品检验检测技能。
(6)熟练掌握纺丝加工模拟、纺纱加工模拟、织物设计与模拟、织造加工模拟等的虚拟实验技能,具有快速的设计开发纺织产品的能力。
(7)掌握织物用量计算、产品成本核算与定价、纺织服装市场营销、外贸跟单、技术经济分析等理论,并能综合应用,具有合理的开发纺织产品的能力。
(8)掌握纺织CAD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理论,熟练组织CAD、纹织CAD的操作,了解现代纺织设备性能,具有先进的开发纺织产品的能力。
(9)具有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能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等能力;具有多学科综合应用思考问题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英语水平达到《苏州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稿)》(苏大教[2013]139号)的相关规定。
四、学位课程
高等数学(一)(下)、普通物理(二)(上)、纺织材料学、纺织化学、纺纱学、长丝工艺学、机织学、针织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设计学、质量管理工程。
五、主要实践环节
(1)开设普通物理实验、电子电工学、纺织化学、纺织材料学、长丝工艺学、纺纱学、机织学、针织学及织物组织学等课程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施和测试分析的能力。
(2)开设金工实习、平车实习等课程,通过系统的工艺技术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开设纺织工艺与产品设计、试纺试织等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4)卓越型学生开设认识实习和企业实习,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意识与能力。
六、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
本专业学制四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8年。
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毕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经申请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分要求
纺织工程专业学生需获得不低于120学分,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八、课程设置
(二)通识教育课程(75学分)
1、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10学分),在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中选择修读。
(“新生研讨课程”不超过4学分)
(三)专业教学课程(含实践环节)(73.5学分)
(四)开放选修课程(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