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护理指导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护理指导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护理指导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护理指导

【关键词】胰岛素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特征为血液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及尿糖阳性。血糖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且伴有疲乏无力。

糖尿病主要可以分为3种类型:1型糖尿病,2性糖尿病和其他特殊型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有胰岛素患者的90%以上,病因为多基因遗传背景加之环境因素影响,多为中老年发病[1]。

导致2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这些都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诱因。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最后血糖升高,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年龄多在40~60岁,从40岁起,患病率逐渐增加,到老年期达到高峰。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相对来说,十分少见。

护理指导

当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后,护士要有针对性、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指导,使患者出院回家后能够正确使用胰岛素。

制订具体指导方案:根据护士评估的结果,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使在班护士每天连续为患者讲解,不因倒班休息而中断。对老年患者、文化低的病人,因其接受能力较慢,护士应该逐条写出通俗易懂的说明,并反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直到患者能够准确复述出来,并教会家属以督促提醒,避免患者遗忘。

讲解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许多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存在抵抗思想,医护人员应帮助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详细向患者讲解控制血糖的意义,讲解出现并发症所引起的危害,使患者认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从拒绝到接受,积极配合护士,尽早学会自我管理。

介绍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利弊:护士应详细向患者介绍胰岛素的作用,使患者充分了解、正确使用、准确掌握用量,以防不良反应发生。胰岛素治疗必须强调个体化,告诉患者不可参考其他病人的用量而自行调整用量,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用药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进餐,平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有饥饿感时立即食用,以防低血糖发生。

1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_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 存胰岛素,防止胰岛素贮存不当而发生腐坏,平时治疗时应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再冰箱冷藏层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选择阴凉干燥处放置,避免阳光直射。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而中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可如牛奶状。如果发现胰岛素瓶底有沉淀物,或液体内有悬浮物,有一层冰霜样物体黏附在瓶壁上,提示胰岛素可能发生变性,失去疗效或剂量不准确,不应再继续使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皮肤损坏、炎性渗出,必要时应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自备血糖仪,定期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行测量,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自己建立记录,以便作为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的依据。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刻进食淀粉类食物,严重者可以进食糖果或喝糖水。如果仍不能缓解,应及早就医。 患者不妨先学习。

1、注射前充分消毒--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痛。 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 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 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 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而导致的。 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其中腹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二者之间。可以根据距离吃饭的时间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

糖尿病专科护士理论考试试题

泰医附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理论试题 一、单选题 1. 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A ) A 腹部 B 大腿内侧 C 臀部 D 手臂 2. 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A ) A 诺和灵R B 诺和锐 C 诺和灵N D 甘精胰岛素 3. 胰岛素推注完毕后针头至少在体内停留多长时间( B ) A 5秒 B 10秒 C 15秒 D 20秒 4. 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时,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请问为几级糖尿病足(B ) A 0级 B 1级 C 2级 D 3级 5. 糖尿病患者温水洗足的温度(C ) A < 30℃ B < 35℃ C < 37℃ D < 42℃ 6. 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A) A.米格列奈 B.优降糖 C.美吡哒 D.亚莫利 7. 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 ) A.胰岛素增敏剂 B.α糖苷酶抑制剂 C.双胍类药物 D. 磺脲类药物 8.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视网膜病变 B.大血管并发症 C.微血管并发症 D. 糖尿病肾病 9. 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 ) 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 D. 以上均是 10.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D ) A.体重增加 B.头痛、乏力 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 D. 以上均是 11.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B)。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增敏剂 12.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 高血糖的药物是( C )。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增敏剂 13.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 ) A<140/90mmHgB<130/80mmHgC<135/90mmHgD<130/90mmHg 14.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A ) 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 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 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 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D.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15. 世界糖尿病日是(C ) A.11月12日 B.11月13日 C.11月14日 D.11月15日 16. 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 ) A.短效(RI) B.中效(NPH) C.长效(PZI) D.预混(RI+NPH) 17.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D) 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 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岁以下幼儿D.以上均是 18.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是(A ) A.小于等于% B.大于等于% C.小于等于% D.大于等于% 19. 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B ) A.胰岛素缺乏 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 C.胰岛素抵抗 D.胰岛素分泌延迟 20. 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包括( D )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一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一: 晚餐前用速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液,早餐前用全天总量的2/3,晚餐前用全天总量的1/3。若经胰岛素调整后上午血糖仍较高或夜间出现低血糖症(多在凌晨3—4点钟)。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二: 病人在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若经调整胰岛素用量,在糖尿病的下采用胰岛素泵等等这些方法经临床验证对于降低血糖有着很好的疗效。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三: 早餐前仍注射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注射中效胰岛素后宜进少量餐,最好为蛋白质类食物。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四: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给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先于早、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2次,也可用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于早餐前1次皮下注射,每隔3天测空腹及三餐后2血搪,若经胰岛素调整后血糖仍不,可增加用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五: 对1型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给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使其合理而有规律的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手段积极配合治疗,这是1型糖尿病诊疗中最关键的一步。 上述就是全军重点糖尿病治疗中心专家对1型糖尿病如何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相关介绍。专家提醒: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接受胰岛素治疗以外还可以选择科学有效的疗法。在此推荐:细胞渗透修复疗法. 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是临床上运用干细胞进行微创操作,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胞损伤性疾病如糖尿病。由于胰岛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受损,所以胰岛素量分泌不足或不能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继而全身性器官受损和代谢功能紊乱,随之产生各种并发症。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恢复胰岛功能,使之正常分泌胰岛素,从而达到糖尿病临床康复。

2020年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课件)

2020年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课件)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病史 患者沈尊芳27床女67岁因“感反复口干多饮多尿消瘦十余天"于2016年9月14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视物模糊,无脱水征,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温正常,皮肤无破溃、食欲良好,两便正常。体检T 37°c,P88次/分。R22次/分,BP140/90mmhg。身高153cm,体重61kg,入院时血糖:19.9mmol/l,血酮:0.3mmol/l。......感谢聆听 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特征性表现是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感谢聆听 流行病学: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人群中

的25岁—64岁年龄段人群中的患病率已经从80年代的0。9%上升至2012年的 9.5%,另外还有3.2%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减低。根据WHO 的预测,中国到 2025 年将会有1.5亿人患糖尿病,而且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感谢聆听 分型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妊娠期糖尿病 4。其他类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综合征即常说的“三多一少”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还有其它症状乏力、四肢酸痛、月经失调、视力下降等。“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表现不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 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的急性并 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倾向。 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包括: 1)感染:一半以上,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居多. 2)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

面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面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4-07-11发表评论(4人参与)分享 【编者按】早在200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所发表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指南中就明确提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仍>9%时,可以直接起始胰岛素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也提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在高血糖得到控制和症状缓解后可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但对于这部分患者,具体该如何起始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停用后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临床医生可以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中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如果您面对这样一位患者——男性,48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因近三个月体重减轻了5kg来就医。门诊查空腹血糖1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2%。您准备给予怎样的降糖治疗呢? A. 生活方式干预 B. 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 C. 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 这是一个关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且血糖很高的病例的降糖治疗选择问题。近年来,我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1999-2005年,哈尔滨地区新发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2007年上海地区研究发现,每年糖尿病新发病率远超过美国同期水平。虽然目前我国尚缺乏历年的糖尿病发病率数据,但参考美国近年来新诊断患者的发病率,推算出的中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在680~740万。而最新的覆盖全国的HbAlc 筛查网数据显示,我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lc超过9%的患者比例达28.8%。由此可见,我国新发2型糖尿病人群存在两大临床特点—数量巨大和诊断时血糖水平较高。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可行性 近年来,有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获益的临床证据越来越多。其实,早在1997年,就有研究发现,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为期两周的胰岛素泵治疗)后,病情缓解率达到70%(即不需要药物治疗,单纯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疗法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此后来自加拿大和中国的多个临床研究证实,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胰岛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二、糖尿病饮食禁忌*三、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1、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饮食护 理 让患者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饮食规定。应 严格定时进食,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应注意。检查每次进 餐情况,如有剩余,必须计算实际进食量,供医师作治疗中参考。 控制总热量,当患者出现饥饿感时可增加蔬菜及豆制品等副食。 有计划地更换食品,以免患者感到进食单调乏味。 2、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胰岛素护理 胰岛素的保存: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比普通胰岛素稳定。同样 在5℃情况下,前两者为3年而后者为3个月,使用期间宜保存在室温20度以下。应用时注意胰岛素的换算。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避免振荡。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正规胰岛素后抽吸鱼精 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与安排,胰岛素常用于皮下注射,宜选皮肤疏松部位,有计划按顺序轮换注射。每次要改变部位,以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 消毒应严密以防感染。低血糖反应:表现为疲乏,强烈饥饿感,甚 至死亡,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立即抽血检查血糖外,可口服糖水 或静注50%葡萄糖40m,待患者清醒后再让其进食,以防止再昏迷。 3、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卫生护理

告知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内衣质地要 柔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吸水性、透气性要良好,鞋袜不宜过紧;每晚用温水洗脚,保持趾间干燥,经常检查足部,防止足部损伤,经常按摩足部,促进血液循环;有感觉异常的病人,要防止烫伤。 糖尿病饮食禁忌1、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低钠高纤维素饮食高钠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造成粥样动脉硬化,所以不要吃 过多的钠盐,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可以 溶解的纤维素,这些食物能够改善胆固醇、脂肪以及糖类的代谢,并且可以减轻体重。 2、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淀粉不要吃糖 淀粉可以为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但是多余的淀粉会在体内转化为糖分,会加重糖尿病,所以应该限制淀粉的摄入,而糖类更是糖尿病的禁忌,食用糖类能直接加重糖尿病的发病,所以需 要限制淀粉不要吃糖。 3、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由于糖尿病易于合并粥样动脉硬化的发生,所以需 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不要吃脂肪和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同时糖尿病易于合并肾病,蛋白质摄入过多容易给肾脏造成负担,所以应该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进行胰岛素治疗.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乏,需要每天至少三次胰岛素治疗. 一: 三餐前应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分泌不能相应升高,仍处于低水平,不能控制餐后的高血糖,所以要在每次进餐前注射胰岛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短效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由于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在1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首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1.: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如果餐后血糖达标(6~8),也要测下一餐前的血糖,如果低于(4.5),是由于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所致,这就需要更换为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因为速效胰岛素的作用维持时间较短效胰岛素短,很少引起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如果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餐后血糖一直较高,这时需要酌情增加短效胰岛素的剂量,每次在餐前酌情增加.剂量的调整一定要在控制饮食和相对固定每餐进食量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速效胰岛素(诺和锐、优泌乐等)皮下注射后在半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5~15分钟注射,由于速效胰岛素起效快,如果在餐前忘记注射,可以在进餐时注射,也可以在进餐后即刻注射. 首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胰岛素的用量,使餐后血糖达标. 二、控制黎明现象 有些1型患者在三餐前应用胰岛素后,餐后血糖控制较理想,但是在清晨时出现血糖升高,这就是黎明现象.黎明现象主要是升糖激素在清晨时分泌所致的清晨高血糖. 在诊断黎明现象时,要排除夜间低血糖后清晨高血糖(Somogyi现象),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可以明确清晨高血糖的原因.控制黎明现象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一) 一天四次胰岛素治疗 1: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 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在晚上10点左右注射中效胰岛素(NPH),因为中效胰岛素的峰值时间为6~8小时,正好能控制清晨出现的高血糖,一般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此时是否有低血糖)和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计算) 2: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日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 三餐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每日应用一次甘精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至今尚末得到有关妊娠期间使用的确切资料、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待评估,)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与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早餐前应用,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三餐前胰岛素用量,也可以在晚餐前应用,控制空腹高血糖的效果更明显,注意:要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注射,以符合长效胰岛素的作用,持续24小时的特点.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确定) (二):一天3次胰岛素治疗 为了控制黎明现象,同时不增加胰岛素注射次数,可以在早、中餐前应用短效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胰岛素的治疗 一、胰岛素应用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1)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 2)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 3)处于应激状态时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 6)老年2型糖尿病,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 3、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4、某些继发糖尿病 5、临床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液ICA或ADA阳性 6、临床暂时难以分型的糖尿病患者 二、胰岛素使用原则 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 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 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 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 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 水平 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 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为宜,3---5天调整一次 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 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11、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短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应分别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注射在不同的部位 三、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需10----20d 完成如下过程:1、初始剂量的选择2、餐前剂量分配3、剂量缓慢调整4、最终治疗量)。 正常人每日胰岛素分泌量为24----32U,空腹平均分泌0.5---1U/h ,进餐后分泌水平上升为基础值的 8----10 倍,高达1.5---4U/h ,因此将24U作为胰岛素的基础量,餐后作为追加量。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开始必须用普通胰岛素,经反复调整满意后,为减少注射次数需配合NPH或PZI,正规胰岛素与N混合后,各 自起作用,与P混合后剂量比例发生变化。(早餐前或夜间高血糖,胰岛素〉50U/d,应睡前加注少量胰岛素, 有酮症者增加液体,必要时小剂量胰岛素维持静点)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病史 患者沈尊芳27床女67岁因“感反复口干多饮多尿消瘦十余天”于2016年9月14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视物模糊,无脱水征,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温正常,皮肤无破溃、食欲良好,两便正常。体检T 37°c,P88次/分。R22次/分,BP140/90mmhg。身高153cm,体重61kg,入院时血糖:19.9mmol/l,血酮:0.3mmol/l。 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的缺陷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特征性表现是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流行病学: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人群中的25岁-64岁年龄段人群中的患病率已经从80年代的0.9%上升至2012年的9.5%,另外还有3.2%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减低。根据WHO 的预测,中国到2025 年将会有 1.5亿人患糖尿病,而且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 分型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妊娠期糖尿病 4.其他类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综合征 即常说的“三多一少” 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还有其它症状 乏力、四肢酸痛、月经失调、视力下降等。“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常表现不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 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倾向。 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包括:1) 感染:一半以上,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居多。2) 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失控。3) 应激:大手术、创伤、分娩以及严重精神刺激等。4) 有时还可以无明显诱因。 ②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③感染

疗养院糖尿病疗养员胰岛素注射的护理措施

疗养院糖尿病疗养员胰岛素注射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2-11-19T09:27:05.3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张晓珠崔继秀李娜[导读]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1],患者患病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临床综合征。张晓珠崔继秀李娜 (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兰州临潼 710600)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1],患者患病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临床综合征。大多数患者对胰岛素治疗会感到不安,护理人员则必须运用自身知识水平,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及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的护理指导,使患者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或延缓其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接收糖尿病44例,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1型或2型需用胰岛素治疗者。男性39例,女性5例,年龄36-78岁。均接受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注射的护理指导,病情控制好转出院。 2.心理教育 开始胰岛素注射时疗养员会感害怕和忧虑,应给疗养员讲授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使糖尿疗养员正确认识糖尿病及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使其认识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不必太悲观失望,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用现代科学的综合疗法,把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可使多数糖尿病人能与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并有正常人一样的寿命[2-3]。 3.胰岛素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3.1 胰岛素的剂型、作用、剂量及给药次数和方法:正确识别短效、长效胰岛素及其作用。胰岛索抽取应先看清标签上所标含量,抽取时需准确无误排尽空气,混合性胰岛素抽取时就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长效胰岛素,然后充分混匀。胰岛素应于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应把握好注射时间与进食时间的关系,特别交待患者注射后30min内进正餐,只可提前进餐而不能推迟,以免发生低血糖。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一般多选用臀或臂部三角肌注射。注射点应经常更换,防止异常细胞的生长和脂肪的沉积,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2周内不要在同一点上注射2次以上,不要在硬结及皮下脂肪萎缩的部位注射,防止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或损伤皮下组织而引起感染。 3.2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效期和贮存要求:注意病人有无发生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的现象,低血糖常见症状有大汗、颤抖、视力模糊、乏力、神志朦胧甚至昏迷、跌倒等。胰岛素应保存在l0℃以下的冷藏器中,严防冻结。胰岛素启封后应注明启封时间,超过l周后则不宜使用。每次抽取后用创可贴包扎后放在冷藏器中,注意有效期的范围。 3.3 无菌操作及注射器的购置与处理:强调注射胰岛素时无菌操作技术的重要性,预防感染。教授在哪里可购得一次性注射器,并做到一针一用一消毒,用后每周定期送到医院供应室消毒、毁形处理,防止发生感染。 3.4 低血糖的防治:告知疗养员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如情绪激动,活动量明显增大而没有加餐,注射胰岛素剂量较大而没有按需要加餐或尿糖持续阴性没有酌情减量,注射胰岛素后30min内未进正餐等均可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出现饥饿感、心悸、出汗、恶心、呕吐、手足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口服果糖或糖水l0~20g,症状重者再吃一些饼干。指导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病历和一些糖的重要性。注射胰岛素期间每天给病人餐前、睡前共测4次血糖。同时做好尿糖监测的记录工作。要求病人严格限制或禁止饮酒、吸咽,因酒精可引起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 44例糖尿病疗养员经过我院积极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良好的饮食控制,结合疗养与胰岛素注射疗法的治疗,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是我国的一种高发疾病,其发病人数众多,使用胰岛素注射疗法的疗养员也将越来越多[5]。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详细向疗养员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胰岛索注射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6]。在疗养员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疗养员的皮肤,监测疗养员使用后的血糖变化,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马建华,吴锦丹,陶小军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2):100—101 . [2]许彩云.胰岛素注射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医疗前沿,2007,l(3):86. [3]张计兰,齐昊,李昭瑛.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心理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9,15(6):323. [4]赵书云,褚明清.垂直皮下注射胰岛素31例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1O,15(9):26-27. [5]季明凤,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1) . [6]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2008,39(10):727.

最新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法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法 杨雪丹孙玉哲 【摘要】简述了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适应性及方法。为了在强化血糖控制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低血糖反应。特别介绍了胰岛素使用中剂量与体质量的关系,以及胰岛素治疗中增敏剂的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血糖;增敏剂 1 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及适应性 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已经众所周知。对于1型的糖尿病和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需终生接受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发病初始β细胞尚存在一定功能,使得在刚发病数年内采用控制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即可理想控制血糖。传统观念认为2型糖尿病只有在出现如酮症等合并症及手术等应激条件下才选择胰岛素。容易产生一旦接受胰岛素治疗,即会变成“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错误观念。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而且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 2型糖尿病一旦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胰岛素分泌缺陷将成为临床的主要矛盾。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显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已下降50%左右,随着病程延长,细胞功能进一步丧失直到衰竭。当空腹血糖达10.0~11.1 mmol/L 已出现明显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口服降糖药物不是直接降低体内血糖,而是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糖,这样必然加重胰腺负担。因此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使相当部分患者在一定时期内仅用控制饮食和运动而无须使用药物治疗即可使血糖保持较理想水平。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 ①糖尿病患者经合理的饮食、运动和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未达到个体目标要求者,均可联合胰岛素治疗; ②对于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可以成为主要的降糖药物,因为非肥胖状态,胰岛素分泌缺乏可能是这些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矛盾; ③有口服降糖药物不适应证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使用胰岛素治疗。已有证据表明: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使高血糖毒性尽快缓解,β细胞得到休息; ④无胰岛素过敏史。 2 胰岛素治疗方法 胰岛素治疗分为补充治疗和替代治疗两种方法。 2.1补充治疗在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胰岛素的补充治疗在临床已经使用了近20年,治疗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睡前中、长效胰岛素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使空腹血糖下降,从而改善全天的血糖水平。由于这种方案每天只注射一次胰岛素,操作简单,快捷,无需住院。因而患者比较容易认同。其具体方法如下: ①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 22: 00后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②初始剂量为0.2μ/kg体质量; ③3 d后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 U。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6 mmol/L。睡前加用胰岛素治疗依据是:患者空腹学糖升高的原因是夜间肝糖原产生过多或夜间药物作用减弱。当中效胰岛素在睡前注射时,其达峰时间在注射后6~8 h,恰在黎明时血糖最高时间段,从而使空腹血糖达到理想水平。2.2替代治疗常用胰岛素为速效、中效和两种预混胰岛素30R和50R。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 目的胰岛素注射的技巧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不同种类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护理。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 糖尿病(DM)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佳的药物之一。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的终身性疾病,加上有些患者是在家中自己注射,因此,护士、患者及家属,必须了解和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有关事项。 1 临床资料 2 胰岛素宣教 2.1 注射前首先要确认所用胰岛素的规格 胰岛素治疗时,一定要了解所用胰岛素注射液的浓度、规格,以免因为抽吸剂量错误导致误打,造成患者高血糖或低血糖。一般来说,瓶装胰岛素的规格是4 00U/10ml,即每1 ml 注射液中含有40 U胰岛素;胰岛素笔芯规格是300 U/3 ml,即每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0 U 胰岛素,千万不能将瓶装的胰岛素抽到胰岛素笔芯中使用。胰岛素笔芯也只能使用配套的胰岛素笔注射。 2.2 储存 尚未使用过的胰岛素应冷藏于2~8 ℃的冰箱中,不要太靠近冷冻室,冷冻后的胰岛素不能使用。使用时温度在2~30 ℃的地方均可,

但必须避开阳光及过热,以防失效。我科使用的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诺和诺德说明书介绍:开始使用后,本品可在室温下(不超过30 ℃)存放6 周。具体使用中的胰岛素可存放多少周,可参看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存储条件许可,可随身携带保存,方便使用。 2.3 检查胰岛素质量 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均为无色、澄清溶液,一旦混浊或液体变黄,就不能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一般呈均匀的乳白色混悬液,一旦出现团块状沉淀物,不能摇匀则不能使用。另外,过期的胰岛素不得使用。 2.4 注射器使用 一般注射胰岛素用的注射器有一种为 1 ml 容量的普通注射器(蓝芯),这种注射器上标注的刻度标识为ml(毫升),患者要根据所用胰岛素注射液含量进行单位换算(换算方式为1 ml 相当于4U),另一种是注射胰岛素专用的红芯,患者如果使用的是这种注射器,则不用再进行胰岛素单位换算。我科使用最多的是诺和诺德注射系统,此种注射笔具有简单、无痛、携带方便、剂量准确,消除了抽取胰岛素的麻烦。 2.5 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 胰岛素注射部位主要包括手臂上部及外侧,腹部,臀部和大腿前及外侧。注射部位要轮流交替,两周内同一部位不能连续注射两次,每次注射部位应与上次注射部位间隔1 mm 左右。可对注射部位使用轮

2020年糖尿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课件)

2020年糖尿病病人标准护理计 划(课件) 糖尿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的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潜在并发症—-感染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5.焦虑 一、知识缺乏 1.相关因素 新确诊的疾病、信息来源受限 缺乏学习动力、文化程度低 2。主要表现 (1)对所患疾病忧心忡忡、悲观失望、焦虑不安 (2)不能遵循饮食治疗原则 (3)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 (4)施行运动疗法时易发生低血糖 3.护理目标

(1)病人能够描述糖尿病的症状及一般治疗方案. (2)能合理控制饮食。 (3)能适当运动。 (4)能自我监测血糖、尿糖。 4.护理措施 (1)提供一个安静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 (2)向病人及家属讲述糖尿病的概念、治疗及愈后。(3)教会病人及家属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 食 (4)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教会病人(5)怎样分配三餐食物及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6)教会病人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确定运动强度,确保 运动安全等。 (7)介绍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教会病人怎样监测血糖、(8)尿糖,怎样留四次四段尿等. (9)向Ⅱ型糖尿病病人讲述使用胰岛素的指征及意义. (10)指导使用胰岛素的病人自己注射胰岛素,根据尿糖计算和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11)指导病人怎样预防和紧急处理低血糖。 5. 重点评价 (1)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如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2)对要求掌握的知识有无错误认识,如尿糖的测定和结果和判断等.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相关因素: 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 脂肪、蛋白质分解加速、由于肾小管容量超负荷出现尿糖不适当地控制饮食 2. 主要表现 (1)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以下[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 —105]。 (2)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 3.护理目标 (1)能说出导致营养失调的原因. (2)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一.概述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由于口服降糖药的失效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的禁忌证时,仍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以消除糖尿病的高血糖症状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必需的控制血糖措施。 医务人员和患者必须认识到,与口服药治疗相比,胰岛素治疗涉及更多的环节,如药物选择、治疗方案、注射装置、注射技术、自我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所采取的行动等。胰岛素治疗要比口服药治疗更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的合作。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继续指导患者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并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掌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来适当调节胰岛素剂量的技能,以控制高血糖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有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接受教育,以了解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症状以及自救措施。 二.药用胰岛素的分类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特点的差异,胰岛素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控制血糖的能力相似,但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优于人胰岛素(附表1:胰岛素剂型;附表2: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 (1)按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从动物(猪、牛)的胰腺组织中提取并纯化得到的胰岛素称作动物胰岛素,主要有猪胰岛素、牛胰岛素和猪牛混合胰岛素;药用人胰岛素是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人正规胰岛素(诺和灵)、重组人胰岛素(优泌林)都是基因工程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人胰岛素的某些结构,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发生改变而成的,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赖脯胰岛素(优泌乐)、甘精胰岛素(来得适)和地特胰岛素(诺和平)等都是应用此技术制取的人胰岛素类似物。 与胰岛素相比,胰岛素类似物的优点是: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快速,避免了人胰岛素的起效时间需30~60分钟、必须餐前30分钟给药的缺点,仅邻近餐前15分钟注射,或于餐后即用,同时作用持续时间短。②贴近生理治疗。三餐时注射短效类似物及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准确地模拟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代谢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将血糖控制在更深范围,且不易引起低血糖的发生。③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时间与餐后血糖峰值同步,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升高。④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显著减少夜间低血糖发作。⑤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到<7%的标准。⑥注射部位的药物吸收较稳定,个体内的变化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较小,吸收的变异度有很大的改善。另外,人胰岛素注射剂量较大时,可在皮下形成储存,疗效与持续时间难以预计,而类似物极少出现此类现象。⑦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物联合应用,将提高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且比通常预想的更容易实现节约费用的目标。⑧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糖尿病患者的缺陷常是餐后血糖调节受损,皮质激素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糖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但胰岛素类似物可改变此弊端。⑨胰岛素类似物不过度激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较少介导增殖效应。

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共10页word资料

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 杨国庆,母义明 根据201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1]。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为家庭、国家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复杂的发病过程使人类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但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为达到尽早、有效、持久的血糖达标,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能力、生活方式指导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均至关重要。由于近年来大量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CDS根据最近研究成果特别是大量基于中国大陆人群的循证医学数据,针对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做了大量修改和补充,于2019年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对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终可能均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目标血糖水平[4]。现就新版指南中,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做一解读。 1 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 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糖尿病治疗指南确立了基础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指南推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当生活方式干预加1种口服降糖药(OHA)血糖控制不佳时,加用基础胰岛素是最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在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指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2种或2种以上OHA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仍未达标即可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相对较轻,及时启动基础胰岛素治疗是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自身特点的治疗策略。基础胰岛素不仅有效控制空腹血糖,进而实现血糖全面达标;更重要的是,可最大限度保留更多β细胞功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目前临床应用的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人胰岛素(neutral protamine hagedorn,NPH)和长效胰岛素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及护理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保存胰岛素,防止胰岛素贮存不当而发生腐坏,平时治疗时应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再冰箱冷藏层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选择阴凉干燥处放置,避免阳光直射。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而中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可如牛奶状。如果发现胰岛素瓶底有沉淀物,或液体内有悬浮物,有一层冰霜样物体黏附在瓶壁上,提示胰岛素可能发生变性,失去疗效或剂量不准确,不应再继续使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皮肤损坏、炎性渗出,必要时应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自备血糖仪,定期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行测量,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自己建立记录,以便作为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的依据。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刻进食淀粉类食物,严重者可以进食糖果或喝糖水。如果仍不能缓解,应及早就医。 不少糖尿病患者为方便,经医生指导后常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却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实际上,注射胰岛素大有学问,糖尿病患者不妨先学习。

1、注射前充分消毒--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痛。 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 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 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 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而导致的。 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其中腹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二者之间。可以根据距离吃饭的时间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探讨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6 年3 月第27 卷第3 期总第305 期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探讨 7. 8mmol/ L , 餐后血糖< 10mmol/ L 。国内祝方等[8] 通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者中有9 例患者可仅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获得6 个月 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个日益严重 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 。而糖尿病在中国的严 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截至2003 年,中国已经成为糖 ,全球约有1. 5 亿糖尿病患者, 预计到2025 年将增加至3 亿[1] 田丰秋① 摘要:过去,人们(包括医护人员) 对2 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存在许多误区。通过糖尿病的流行病学,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 制,早期胰岛素治疗对2 型糖尿病的意义,及胰岛素的种类、剂型,和使用方法(包括补充疗法和替代疗法),以及2 型糖尿 病的治疗现状,来阐述胰岛素治疗对2 型糖尿病的必要性。 关键词:2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发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R587.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0772 (2006) 03 -0012 -03 Insulin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TIA N Feng2qiu. Dalian Friendship Hospital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 Dalian 116001 , China Abstract :Inthepastyear ,people (includedoctorandnurse)havemuchmisunderstandingintheinsulintherapyintype2diabetes mellitus. This article makes some suggestion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insulin therapy in 2 type diabetes mellitus ,based on the epi2 demiology of diabetes mellitus ,the recent situ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therapy ,the mechanism of type 2 diabetes , the importance of insulin therapy early in type 2 diabetes ,the kinds and the types of insulin ,and the used methods(complement therapeutics and substitute therapeutics ) .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therapy ,mechanism 以上的持续良好的血糖控制,有5 例仅通过饮食控制就 可获得至少2 年的良好血糖控制即空腹血糖< 尿病第二大国, 拥有2 380 万糖尿病患者, 仅次于印 度[2] 。预计到2030 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突破4 320 万[3]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 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从1986 年(0.9% )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