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监测预报方法

合集下载

松材线虫病的监测与防控技术

松材线虫病的监测与防控技术

疾病种类是否为松材线虫病,将疫情动态及时预警与上报,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计划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定期巡查。 针对疾病发生风险较高的区域,需要以县或市为单位,执行 疾病定期巡查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季度对各人类活 动频繁的重点区域松林进行巡查,针对巡查发现可能感染的 情况进行疾病鉴定与确认,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第三,固 定监测。在疾病高发区周边地域设置疾病固定监测点,定期 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松林疾病巡查,及时反馈 。 [2-3] 2.2 诱捕器监测 每年 5-8 月是松褐天牛的羽化期,可以在 这一时间段利用固定监测点放置诱捕器的方式进行监测。诱 捕器应放置在山顶或林道两旁,放置高度为距地面约 1.5 m 处。诱捕器可采用锌铁皮或塑料等材料制作,避免松褐天牛 成虫爬出。诱捕的方式为在器具诱芯内放置清洁的棉花,并 加入调制好的引诱剂,间隔 15 d 往诱芯中添加引诱剂,隔天 检查诱捕结果,并对诱捕的天牛进行分离、镜检,检查其携 带松材线虫的情况,一旦发现即刻扑杀,避免疫情蔓延。 2.3 航空遥感监测 针对山高林密的深林,不易执行地面调 查,可采用航空遥感技术实施监测。一旦发现枯死树或病树, 立即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固定位置,开展该区域的实际现场调 查工作,确定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 3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3.1 清理病树、死树 针对该病高发区域,每年春季组织专 业清理队伍,对于病死树株率 10% 以上的区域开展全面皆伐, 将病区的病树、枯树、死树及其他正常生长的植株全面彻底 伐除,无法全面砍伐的区域,开展全面封山育林工作。针对 危害较小的松林,病死树株率 10% 以下且分布较为分散的区 域,全面清理病死树,且不可将病死树下山转运,避免疫情 扩散。对发生区域周边 100 m 范围内的松树,采取强制砍伐 病死树的措施,形成病区隔离带,避免疫病向外周扩散,对 疾病中心区域全面清理。针对新发疾病点,要采用皆伐措施,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彻底清除病原。砍伐过程中 采取先死树后活树的原则,死、活树分开放置,分别处理。 为确保处置效果,树木的砍伐高度确定为伐桩高度小于 5 cm。 3.2 病木处理 针对病死树木,砍伐后其病死枝条可采用塑 料薄膜覆盖加上磷化铝熏蒸的方式或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等方式 处理,并连根刨除。针对零星分散的病例,在砍伐后原地将其 枝条截成小段,装入加 20 g/m3 磷化铝的熏蒸袋中密封,原地 放置,直至天牛羽化期结束为止。需要清理运送下山的病枝,

松材线虫病检测技术及普查方法ppt模板

松材线虫病检测技术及普查方法ppt模板

大、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葡萄牙、尼日
利亚等多个国家,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
松材线虫病
分布与危害
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发现该病以来,目前此病 害已分布于江苏、安徽、广东、广西、山东、 浙江、湖北、湖南、重庆、福建、贵州、江西、 云南、四川、陕西等15个省份(港澳台未统计 在内)的部分松林。松材线虫病对我国森林资 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该病 已列于我国森林病虫害之首。
症状和发病过程
根据症状及发病过程可以对松材线虫病进行初步 诊断,进而可以取样进行线虫分离。在尚未出现外部 症状之前可以根据流脂量的变化进行早期诊断。用手 摇钻在高1—1.3m树干处钻一直径1cm的小洞,深至木 质部,2小时后观察流脂情况。健康树流脂量大,树 脂充溢,而病树流脂少,甚至无流脂出现。此外,发 病时间和死亡速度也是很重要的诊断依据。当然,少 数植株,或在温度较低地区的植株也可能当年感病, 翌年死亡。
b、分离线虫:将各标号样品分别进行线虫分离。
松材线虫病检测技术
分离线虫可采用贝尔曼(Baermann)漏斗法或浅 盘法。对媒介昆虫进行线虫分离时,可将其用 剪刀或尖头镊子、解剖针等剪碎或撕碎后同样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分离时若室温较低(不得 低于7℃)可根据室温高低将分离用水调至20— 40℃(不得超过40℃)后浸泡分离材料,3—4小 时线虫游离出一定数量后即可镜检。一般情况 24小时后镜检。
容易感病的是黑松,在我省松材线虫病已发现在马 尾松、黄山松、华山松三种松树上发生)。
松材线虫病
症状和发病过程 松树受松材线虫侵染后,植株迅速枯死是
松材线虫病的重要特点。被松材线虫侵染后, 整个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同时树脂分泌 急剧减少、停止。无论是对自然感病株还是人 工接种株的观察,其外部症状都表现出针叶失 去光泽,经过短时间灰绿、黄绿的过程迅速变 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同时陆续从局部波及 整个植株,最后整个植株枯萎、死亡。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1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一、监测措施(一)全面普查1、松材线虫病发生区以乡(镇、林场)为单位,每年分别于3-4 月和 9-10 月份按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沿设计路线对全区松林进行普查,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小班统计为准)和病死树数量,绘制发生分布图(省级绘至乡镇、市县绘至小班),计算病死树株率和木材损失,掌握疫情发生情况,为制定年度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2、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地区要以县(区、市)为单位,每年分别于 3-4 月和 9-10 月份对交通沿线、风景区、大型企业、仓库、驻军营房、城镇和电视发射台等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附近的松林进行全面普查。

发现松树枯死,查明分布地点、树种、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

同时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并及时上报和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疫情动态。

(二 )常年监测1、定期巡查。

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省市对未发生区要以县(区、市)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季度定期对交通沿线、风景区、大型企业、仓库、码头、车站、驻军营房、城镇周围、木材加工厂、大型建筑工地和电视发射台等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附近的松林进行巡查,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2、固定监测。

在发生区边缘地带、交通沿线、风景区、城镇周围和易感林分设置固定监测点,风景生态林和重要经济地区每村(或林场分场)至少设置1 个、其它地区每乡(镇、或林场)设置 3-5 个固定监测点,派专人定期调查,发现松树枯死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三 )诱捕器监测在松褐天牛羽化期(5-8 月),每个固定监测点设置一个诱捕器。

放置点设在山顶、林道旁空气流通处。

诱捕器下端应离地面1.5 米左右。

集虫器用锌铁皮或塑料等加工,防止天牛成虫爬出逃逸。

先在诱捕器诱芯内放入清洁棉花,再加入调配好的引诱剂 200 毫升,以后每隔 20 日往诱芯添加 140 毫升。

松材线虫病监测要点

松材线虫病监测要点

松材线虫病监测要点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所引起的疾病,对松树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需要进行监测工作。

本文将介绍松材线虫病监测的要点。

一、监测时间松材线虫病的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因此,监测工作应在这两个季节进行,以便及时发现病害。

二、监测地点选择监测地点时,首先应优先选择已经发现松材线虫病的地区和疫情较为严重的地方,以便更好地了解疫情发展情况。

同时,还应选择一些潜在的易感区域进行监测,以预测疫情的扩散范围。

三、监测方法1. 根据病征监测:松材线虫病的主要病征包括松树树冠逐渐萎蔫、叶片发黄、枝条干枯等。

监测人员应仔细观察松树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根据虫态监测:松材线虫在松树体内生活,因此,监测人员可以通过将松树的树皮剥离,观察树内是否有松材线虫存在。

此外,还可以利用显微镜对松材线虫进行观察和鉴定。

3. 根据诱捕监测:诱捕监测是一种常用的监测方法。

可以利用松材线虫喜欢的气味或化学物质制作诱捕器,吸引松材线虫进入,并进行监测和统计。

四、监测数据记录与分析进行监测工作时,应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包括监测时间、地点、松树病征、虫态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和传播范围,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五、监测结果汇报与应对措施监测工作结束后,应将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松树的疏伐、消毒、隔离等,以减少疫情的传播和松树的损失。

六、加强宣传与培训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工作需要相关人员的参与和配合。

因此,应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监测技能,以提高监测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七、定期评估与改进监测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监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及时调整监测策略和方法,提高监测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松材线虫病监测是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害传播的重要手段。

一、松材线虫病

一、松材线虫病

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Pinus)等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

病原线虫通过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补充营养时从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导管阻塞、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

针叶陆续变为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

通常感病后40多天即可造成松树枯死,3-5年即可摧毁成片松树。

(一)、危害症状:感病的松树死亡前唯一的外部症状可以观察到的是针叶的变化。

多数情况下,植株感病后,于当年秋即表现全株枯死。

在高温干旱时,植株从线虫侵入到枯死只需要3个月左右,从开始出现症状到死亡大约30-45天。

典型病害症状的出现,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1)病害初期,植株外观正常,但树脂分泌开始减少;(2)树脂停止分泌,蒸腾作用减弱,树冠部分针叶失去光泽、变黄,此时,一般能观察到天牛或其他甲虫侵害或产卵的痕迹;(3)多数针叶变黄,植株开始萎蔫,这时,可以发现甲虫的蛀屑;(4)整个树冠部针叶由黄色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全株枯死,针叶当年不落。

(二)、分布:松材线虫原产于北美。

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墨西哥、葡萄牙等多个国家。

根据国家林业局2014年第2号公告,国内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云南、贵州等16个省市区。

(三)、发病规律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线虫、天牛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病害流行区不仅要具备大量易感病的寄主、虫口密度高的天牛、致病性强的松材线虫,还要有相适宜的环境条件。

补充营养,而天牛体内的松材线虫幼虫,通过气门离开天牛,从天牛造成的伤口侵入健康松枝。

线虫侵入树体后蜕皮变成成虫,取食薄壁细胞,造成树脂分泌减少。

天牛还喜欢在衰弱的松树上产卵,把残留在体内的松材线虫带到产卵的地方,并进入树木内部,导致线虫在日趋死亡的松树中群体数量倍增,造成松树逐渐死亡。

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一、调查和监测1.建立监测体系:建立松材线虫病的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巡视和记录病树信息,以及使用虫口诱捕器和诱杀剂等手段进行松材线虫的监测。

2.调查病害分布:对受感染的松树进行调查,分析发病情况和分布范围,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二、防治措施1.工程控制:及时清除被感染的树木,未被感染的树林与感染的树木进行隔离,阻断病害的传播途径。

同时,适当配置和使用中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减少松材线虫的繁殖。

2.化学防治:使用特效药剂进行喷洒或直接施药,杀死感染松树体内的线虫。

可以采取周期性喷药控制,减少松材线虫的数量,避免疫病的进一步扩散。

3.生物防治:将天敌放入松树林中,例如天牛、蚂蚁、寄生虫等,通过这些天敌来控制松材线虫的繁殖。

同时,适当引进与松材线虫相竞争的微生物,如绿僵菌等,来对抗松材线虫。

4.林分结构调整:适当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松树的种植密度和间距,加强松树的群落抵抗力,降低松材线虫的传播和侵袭。

三、宣传与教育1.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向农民、林业工作者和松树种植者传达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高大众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重视。

2.开展培训:定期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培训班,提高林业从业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加强他们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四、合作与交流1.加强科研合作:与科研机构、大学和农业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病害的治理和防范工作。

2.组织交流会议:定期组织松材线虫病防治相关的交流会议,促使各地区和单位之间的经验互通和共享,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执行细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实现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最佳效果。

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应急预案

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应急预案

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寄主种类多、致病能力强、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的特点,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之一。

我区以马尾松为主,面积达1961.97亩,松材线虫病疫情一旦传入我区,将对我区松树资源造成严重损害。

为建立完备的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和检疫防控体系,有效保护我区松树资源及生态安全,结合全区松树资源现状,特制订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3.《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4.《国务院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的通知》5.《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6.《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1123-1993)7.《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db34/t4961-2005)(三)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促进健康的方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测检疫力度,增强资金技术支撑,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全面提升应对松材线虫病防控能力,促进我区林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四)防治目标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率达到100%,监测和检疫(复检)准确率达到100%,调入的松材及其制品复检率达到100%,调入的疫木除害处理率和合格率达到100%,新发现疫点基本拔除率达到100%。

(五)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宣传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治基本,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开展松材线虫病的监测调查,加强检疫工作,严防松材线虫病传入。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区人民政府领导下,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负责修订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预报、治理等工作。

坚持多级联动,各司其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区级各有关部门、乡镇工作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联防联治体系和工作机制。

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及检疫检验技术

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及检疫检验技术

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及检疫检验技术做好松材线虫病重大疫情监测普查是有效预防其传入的基础和首要环节。

通过监测调查,一是在林间可以初步判断枯萎的松树是否为松材线虫病的症状,二是对枯萎的松树进行取样、培养、分离、镜检进行室内鉴定,最终确定是否为松材线虫病所致。

一、松材线虫病的症状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高峰期一般在8~9月份,从表现出针叶变黄、到树脂分泌减少甚至停止至死亡约1个月至1个半月时间。

在松林中一般是优势树先发病。

由于松材线虫病的潜伏侵染以及不同松树的抗性差异等原因,一些松树仅部分枝条表现出感病的外部症状,枯死的针叶在小枝上下垂倒挂,当年并不脱落。

二、常年监测以县(市、区)为单位,以乡镇林业站和林场为基本单元,组织专、兼职监测人员在树木生长季节,随时对重点地区附近松林进行巡查,凡发现松树患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发现松树异常枯死现象要立即报告。

三、定期调查由县级以上森防检疫机构于每年秋季10月具体组织实施。

要求对县级行政区内的全部松林实施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交通沿线、风景区、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木材加工点、木材市场、建筑工地、仓库、通讯塔站、电站、电视塔、光缆、电缆架设区和一些厂区)等人为活动频繁地区附近的松林,特别是曾经从疫区调入松木及松木制品(如电缆盘、垫木、设备包装及铺垫材料等)地方的松林。

四、检疫监管各级森防检疫机构要全面开展从松材线虫病疫区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含电缆盘、光缆盘、包装箱等)的检疫宣传工作,主动与电力、电信、机电、医疗卫生、科研机构等签订复检协议,要求其在调入前登记、调入后告知,并及时做好复检,合格后方可分散使用。

要重点对公路、铁路、电力、电信、采矿等工程建设中调入、存储、使用的外来松木制品(如电缆盘、光缆盘、包装箱等)进行检疫巡查,严格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复检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病疫情。

对违法调入的,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对调出地森防检疫机构行政不作为行为要及时进行告知,并按规定层层上报。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一、病害监测与预警1.建立系统的病情监测网络,定期对松树群落进行定点观测,记录病情发展情况和病虫害指标。

2.发展病害预警技术,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资料,建立病害发生模型,预测病害爆发高峰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二、健康松树管理1.选择抗病良种,培育具有抗线虫能力的新品种,加强经济林的更新换代工作。

2.加强松树的生长管理,保持松树的适宜生长环境,包括水分、养分、光照等,提高松树的抗逆能力。

3.定期对松树群落进行整枝修剪,及时清除病死树、病枝、病苗等,以减少病害传播机会。

三、防治措施1.土壤消毒:在新植或移栽的松树根部周围施用松地可湿性粉剂或草甘膦等杀线虫剂,消灭土壤中的线虫。

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的除线虫剂,对患病树木进行喷洒或注射,杀死寄生在松树体内的松材线虫。

3.生物防治:引入天敌,例如线虫巴克螨等,通过控制线虫种群数量来减少松材线虫的危害。

4.翻土防治:对于感染松材线虫的枯死树木,及时将其连同树根彻底挖除,并进行对地翻土,以减少病原体的存在。

四、疫病切断1.对已感染松树进行封树处理,封锁病木,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建立隔离带,将感染松树与健康松树隔离开,以减少病害的传播风险。

五、害虫防治1.积极控制松毛虫等松树害虫的发生,减少害虫对松树的危害,避免害虫对松材线虫的传播。

2.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减少火灾对松树的损害,防止病虫害通过火灾传播。

六、研究创新1.加强对松材线虫的研究,深入了解其生活习性、病害传播途径等,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探索新的防治手段和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对抗松材线虫。

七、宣传教育与培训1.开展针对林农的病害防治培训,提高林农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对于病情严重的地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

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

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松材线虫是松树枯萎的主要病因,它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极强,给松林生产和森林资源保护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松材线虫的普查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为规范松材线虫普查监测工作,制定本技术规程,以期提高松材线虫普查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对松材线虫进行普查监测的工作,包括采集样本、识别、统计和分析等。

三、采集样本1. 样本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采集,应涵盖松林不同地段、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树种、不同树龄和不同树径等因素。

2. 采集方法(1)取样点的选择:在松林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或样线。

(2)取样数量的确定:样本数量应根据松林的面积和密度合理确定,一般为每公顷10-20个样地或样线。

(3)采集方式:采用削皮法或钻孔法进行采集。

(4)样品保存:样品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四、识别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识别,确认是否为松材线虫。

识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样本是否有松材线虫危害的典型症状,如树皮开裂、松脂流出等。

(2)观察样本内部是否有松材线虫幼虫、成虫、卵等存在。

(3)观察样本的寄主、损伤部位等特征。

五、统计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的分布范围、密度等指标。

统计和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采集到的样本数量和面积计算出松材线虫的密度。

(2)根据样本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分析松材线虫的分布规律。

(3)对不同地段、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不同树径的样本进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的偏好和分布情况。

(4)对不同年份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比较,分析松材线虫的变化趋势。

六、结论根据对采集到的样本的识别、统计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的分布范围、密度、偏好和变化趋势等结论,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引起的疾病,严重威胁到松树的健康和生长。

针对松材线虫病,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来控制其传播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综合防治技术。

1. 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和预报通过对松树群体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松材线虫病的病树,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监测方法包括人工观测、粘虫板监测、诱捕虫监测等。

利用监测结果,可以进行松材线虫病的预报,为疫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松材线虫病的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发展。

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1)剪除病树:发现病树后,及时将其剪除,并销毁病树上的松材线虫,防止其传播。

(2)焚烧病材:将剪除的病树进行焚烧处理,杀死其中的松材线虫和卵。

(3)核桃包覆剂:使用核桃包覆剂涂刷在松树干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松材线虫进入树体。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杀灭松材线虫和控制其数量。

化学防治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1)松油防治:松油是一种常用的松材线虫防治剂,具有强烈的杀虫作用。

可将松油喷洒到松树的干部、虫孔等处,杀灭松材线虫。

(2)农药防治:可使用含有杀虫成分的农药进行松材线虫的防治,如氰戊菊酯、乙草胺等。

(3)熏蒸防治:将松树封闭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使用熏蒸剂进行杀虫处理,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的目的。

(1)线虫天敌:引入线虫天敌,如天敌昆虫等,与松材线虫进行竞争和捕食,减少松材线虫的数量。

(2)寄生线虫:引入寄生线虫,寄生在松材线虫体内,减少松材线虫的繁殖和发展。

5. 松材线虫病的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通过选育和推广抗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品种,提高松树的抵抗力,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也需要加强对抗病品种的培育技术和推广应用。

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手段与防治技术分析

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手段与防治技术分析

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手段与防治技术分析摘要: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健康的疾病,造成了林业生产的巨大损失。

本论文旨在分析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手段与防治技术,以期为松树病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监测手段方面,地面监测方法如地捆法、地温法和地纹法,以及航空遥感监测,如无人机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都被深入探讨。

在防治技术方面,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植物抗性与遗传改良以及文化防治等方法均得到详细解析。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将是有效管理松材线虫病的关键。

关键字:松材线虫病、监测手段、防治技术、地面监测、航空遥感、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引言:松木作为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松材线虫病的流行给松木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松材线虫病由松材线虫引起,其病程快、传播广,一旦感染,将严重危害松木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管理松材线虫病,科研人员不断努力,提出了各种监测手段与防治技术。

本论文将对不同的监测方法和防治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松木保健提供支持。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我们有望更好地控制和预防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保障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松材线虫病监测手段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是及时了解病害发展情况、制定科学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础。

在这一部分,将详细探讨地面监测方法和航空遥感监测两个方面,旨在全面了解监测手段的原理、应用和优劣。

(一) 地面监测方法地面监测方法是松材线虫病监测的传统手段,具有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其中,地捆法、地温法和地纹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1. 地捆法:地捆法是通过观察松树干表面的松针捆是否受到线虫感染,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线虫感染后,松针捆会出现变色、萎缩等症状。

通过对不同部位的捆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初步判断线虫的分布情况及病害程度。

2. 地温法:地温法是利用线虫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动特点,通过测量地表温度来预测线虫的活动情况。

线虫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活动较为频繁,因此通过地温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线虫的活跃程度和分布范围。

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

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试行)松毛虫是我国的重大森林病虫害之一,其平均每年发生面积有2000至4000万亩,常造成严重灾害。

为了全面系统地实施松毛虫虫情和灾情监测,分析和掌握松毛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松毛虫灾害的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确实及时、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鉴于各地松毛虫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已经成熟,因此本办法重点放在发生量和发生范围的监测、预测上。

1虫情、灾情监测松毛虫虫情、灾情监测主要依靠中心测报点所在地区进行的线路踏查、固定标准地调查、灯诱和性诱等手段,来掌握松毛虫的发生情况,提供抽样信息,并长期积累第一手资料,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松毛虫发生规律;通过详细的线路踏查,在测报点覆盖范围内对松毛虫实施有效监测;利用灯诱和性诱等方法实施松毛虫的早期监测与发生趋势的分析。

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应用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实现松毛虫害的遥感监测。

1.1线路踏查1.1.1发生类型划分,根据松毛虫历年发生情况及森林生态系统条件,以村或小班为单位划分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三种类型。

1.1.2各省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按森林经营的小班,对相同类型并集中连片的林地划为一个防治小班(以下简称小班),统一编号。

1.1.3在中心测报点监测覆盖范围内,选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踏查路线(可设计为较为固定的巡视路线),巡视路线要覆盖常灾区的90%,在发生区应根据需要及时设置临时路线。

1.1.4在每代卵期和幼虫期对发生情况按巡视路线进行详细线路踏查,发现有虫情或灾情的小班,要立即设立临时标准地进行调查,每块标准地面积要大于3亩;在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或平行线抽样方法,随机选取5—10株标准树,进行虫口密度、针叶损失量的调查。

填写虫情调查表(表1)。

在每代防治后也要将防治情况添入表1,并汇总成,得到表4。

1.2固定标准地调查在松毛虫常灾区和偶发区中松毛虫易发生的区域范围,选取有代表性的林地,设立若干固定标准地,通过对标准地的定期调查,获得中心测报点关于松毛虫的虫情、针叶损失量等资料。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一、疫情监测普查(一)日常监测。

1.监测范围。

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2.监测时间。

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3.监测内容。

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

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

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2)遥感调查。

采取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监测调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3)诱捕器调查。

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严禁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区域使用。

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离鉴定(或者经过培养后鉴定),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

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当立即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

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

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专项普查。

1.普查范围。

辖区内所有松树。

2.普查时间。

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及治理对策

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及治理对策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9期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及治理对策刘 清,王安静,马爱丽(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梁山 272600)摘要:松材线虫病是国际检疫对象,发病迅速,病死率100%,主要为害赤松、黑松、黄山松、马尾松、雪松等针叶树种。

自1982年首次在南京中山陵发现至2019年3月,该病害在我国18个省58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64.93万hm2,损失松树累计达数十亿株,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千亿元。

治理松材线虫病应以疫木清理为核心,以严格疫木源头管理为根本,优化普查监测手段,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对重点地区、重点保护地严防死守,使疫情早发现、早处理,争取限期拔除,保护我国近0.6亿hm2松林资源安全。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综合治理1 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根据松材线虫病发病规律,科学制定普查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科学防控、依法治理、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早处治。

抓实疫情监测普查,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森保工作人员为主力,构建以乡村护林员为基础的地面网格化监测平台,将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作为监测重点。

1.1 松材线虫病发病规律松材线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依靠松褐天牛、云杉花墨天牛等媒介昆虫携带和传播完成其侵染循环。

5、6月份,聚集在松褐天牛蛹室中的松材线虫,由分散型3龄幼虫蜕皮变为持久型4龄幼虫(休眠幼虫),不仅内含物增多、体壁增厚、口针和中食道球退化,并且在其体表还附有一种黏性物质,使其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加强,而且易于附着在媒介昆虫的身体上。

大量的松材线虫持久型4龄幼虫通过即将羽化的媒介昆虫成虫的气门进入气管,或附在其体表。

5—7月份,携带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成虫从寄主树中飞出后,在健康松树的当年生或1~2年生的嫩枝上取食补充营养。

松材线虫的持久型4龄幼虫从媒介昆虫取食时所造成的伤口侵入健康松树的树脂道,随之蜕皮变为成虫进入繁殖阶段,松材线虫的生长发育温度理论值为9.5~33℃,大约4~5天即可繁殖1代,最适繁殖温度25℃,每雌虫可产卵100粒左右。

松材线虫病普查及检验技术

松材线虫病普查及检验技术

松材线虫病普查及检验技术引言: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侵染松树引起的毁灭性的流行病害,在北美、欧洲、亚洲都有发生,但只在亚洲部分国家猖獗危害,被称为松树“癌症”。

我国1982年在江苏省南京市首次发现,很快传播蔓延到多个省份。

特别是2002年以来,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速度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新增县级疫区20个。

到2013年,疫情已扩散蔓延至18个省(区、市),200多个县级行政区的864个乡镇。

累计致死松树5亿多株,毁灭松林333000hm2,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成为我国头号林业有害生物。

松材线虫病防控要认真贯彻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遵循“全面防控,突出重点,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认真普查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彻底清理病死木,严格检疫执法,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危害。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普查检验技术(一)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建立松材线虫病鉴定中心,负责松材线虫病疑木的检验鉴定;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以森保站人员为主力,成立县级监测普查队伍,负责全县监测普查工作,指导并监督乡级普查队伍的监测普查工作;乡(镇)、林场成立以护林员为骨干的普查队伍,负责辖区内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工作。

1.普查监测准备工作(1)制定具体普查监测实施方案。

(2)准备有关资料及常用工具和仪器。

①行政区划图、森林资源分布图;②松林区的小班卡片;③松材线虫病疫情分布现状图;④周边地区疫情发生情况、与疫区交往情况资料;⑤调查表格;⑥样本的采集、分离、鉴定用具,主要有:望远镜、手摇钻或电钻(钻头直径10~15mm)、锯、斧或砍刀等;玻璃漏斗、乳胶管、止水夹、离心机、培养箱、培养皿等;生物显微镜、解剖镜;塑料袋、信封等;标签、记号笔等。

2.普查监测时间(1)春季普查:4—6月份。

(2)秋季普查:9—11月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材线虫病监测预报方法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黑松、马尾松、黄松、赤松、海岸松和黄山松等松属植物。

室内接种实验表明,还能危害华山松、油松、红松和樟子松等。

目前该病在我国的江苏、安徽、广东、浙江、山东、湖北、台湾省及香港地区发生。

在国外分布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洲的希腊和葡萄牙。

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媒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我国分布极广。

1 监测范围
1.1 松材线虫病适生范围
根据松材线虫病的生物学特性、寄主和媒介昆虫分布,其适生范围约在北纬40°以南和东经100°以东广大地区,主要指辽宁大连、庄河、山海关、北京一线以南,太行山、秦岭、岷山、邛崃山和横断山脉以东,还包括西藏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察隅地区。

1.2 松材线虫病监测范围现考虑到我国松材线虫病实际发生状况,其监测区域约与年平均气温12℃等温线相一致。

即山东威海、烟台(长岛)、天津、河北保定、石家庄、武安,山西晋城、临汾、运城,陕西汉中,甘肃武都,四川九寨沟、成都、雅安、西昌和云南的德钦、腾冲一线以南和以东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上海、重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河北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白水江流域、四川东部、贵州东部和云南大部分地区。

2 一般监测区疫情的监测调查
2.1 监测范围主要指目前尚未发现或发生松材线虫病的行政区域。

2.2 监测重点对交通沿线、厂矿、木材制品生产企业、建筑工地、电视发射台和从国外或疫区购买设备的单位周围等人为活动和物流频繁地区的松林枯死情况,以及松木及其制品携带线虫和松墨天牛情况。

要求全面监测,不留死角。

2.3 监测方法于每年的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对本行政区域的松林进行一次普查(踏查),若发现病死松树要及时做好取样、分离、鉴定工作,并将结果填入表1、2、3。

发现可疑情况,当地不能确定原因的,可将标本送到中国林科院森保所或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鉴定。

2.4 监测结果和处理在每次监测调查后,都要做好记录。

一经发现并确认为松材线虫病新发疫点的,要以省(区、市)为单位上报国家林业局和省(区、市)政府,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封锁、控制和彻底清除之,并调查和追索传播源头。

3 重点监测区疫情的监测调查
3.1 监测范围主要指目前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省(区、市)和其辖区内尚未发现该病的地(市)、县行政区域。

每年要实行春秋两季的疫情监测和调查工作。

3.2 监测重点对辖区内松林进行全面的、经常性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新的疫情、疫点,要求立即进行全面调查,确定疫区面积的周边分布界限;必要时应在疫区外围设立固定或流动监测点,于6、7、8、9、11、12、1月各查报一次。

3.3 监测方法于每年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两次对辖区内松林进行调查,若发现病死松树要及时做好取样、分离、鉴定工作,并将结果填入表1、2、3。

3.4 监测结果和处理在每次监测调查后,都要做好记录。

一经发现新的疫情和疫点,要及时以省(区、市)为单位上报国家林业局和省(区、市)政府。

3.5 重点保护区监测在疫情发生省(区、市)内的大面积松林、著名旅游景点和历史名胜,如黄山、九华山、泰山、太湖、西湖、千岛湖、武夷山、张家界、庐山、普陀山和三峡库区等周围地区,进行常年定点监测,要求监测率达到100%,并要求尽快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

4 调查方法
每年9-10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松林进行全面普查,翌年4-5月进行重点抽查。

一般的调查方法分踏查和详查两种。

4.1 踏查随带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记载表格、望远镜、采样工具等沿着适当的路线,全面仔细调查有无松树枯死,填写表1。

4.2 详查在踏查中,发现有松树枯死的地方,应以林业小班为单位做进一步详查,要求查明分布地点、枯死株数、蓄积、立地环境条件、松褐天牛分布危害情况、在图上标出小班所在位置,同时采好枯死木样品带回室内检验。

并将结果填入表1、2、3。

5 采样、分离、镜检
5.1 采样要求、样品分离与鉴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标准(LY/T1123-93)《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5.1.1 非疫区及重点保护区主要采用目测的方法查找可疑情况,发现病死株,全部采样。

5.1.2 疫情发生区以林业作业小班为采样单位,松林小班面积小于100亩的,采集样品不少于3个;小班面积100-250亩,采集样品3-5个;小班面积大于250亩,采集样品5-10个。

每个样品采集100克左右。

5.1.3 疫情发生区边缘在每个发生病死树的林班内,对可疑病树取样。

10株以内全部取样,10株以上的,根据其分布情况,先抽取10株,再抽取可疑病树总数的1%-5%。

5.2 采样部位要按照不同时期,选取症状明显枯死不久的病树,在树干的中、上、下部,用斧子、柴刀或木钻(钻头直径1-1.5公分)深入干材1公分内的木质部采集样品。

必要时重复采样。

5.3 媒介昆虫在天牛羽化期内,可将采集到的松墨天牛成虫作为分离样品。

5.4 标签样品标签必须用铅笔填写清楚(包括采集地点、寄主、时间、采集人),与样品一起放入塑料袋内,用橡皮筋扎紧。

样品要及时分离镜检,暂不能分离的应放在冰箱内或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5.5 分离镜检常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线虫。

在常温下,经24小时浸泡分离,在解剖镜下分离挑取线虫,制成临时玻片,移至显微镜下进行镜检记录(见表3)。

分离时室温不要低于10℃。

冬末初春气温较低时,可视分离时室温高低,将分离用水的温度调至20℃-40℃,可加速线虫分离。

每次分离完毕,分离器具要用沸水消毒。

5.6 镜检结果的鉴定在发病区,由富有实际经验的同志进行鉴定;对非病区和重点保护区所采的样品,以专家的鉴定为准。

6 疫情监测的汇总每年疫情调查工作结束后,填写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汇总表(表4),并及时上报。

表1、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表
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村名称:村代码:小班号:地点描述:
林班面积(亩):主要树种:林木组成:
每亩株数:树龄(年):胸径(cm):
树高(m):蓄积量:坡向(阴、阳、平):
郁闭度(0-1.0):植被种类:调查株数:
感病株数:感病率(%):感病面积(亩):
枯死株数:枯死率(%):枯死面积(亩):
枯死原因初步分析:
采集样本号:送检结果:
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
填写说明:
乡镇代码:01-99,以县为单位统一编码,编后保持不变。

村代码:01-99,以乡为单位统一编码,编后保持不变。

表2、松褐天牛标准地调查表
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村名称:村代码:
小班号:地点描述:
林班面积(亩):主要树种:林木组成:
每亩株数:树龄(年):胸径(cm):
树高(m):蓄积量:坡向(阴、阳、平):
郁闭度(0-1.0):植被种类:
调查株数:被害株数:虫株率(%):虫口密度:
标准虫株剖析:幼虫数(条):蛹(个):成虫(只):
采集样本号:送检结果:
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
表3、松材线虫分离镜检记录表
乡镇名称:乡镇代码:
村名称:村代码:
标准地号:林班面积(亩):
样本号:
分离当日温度:有无松材线虫(有、无):
备注:
送检人:送检日期:
镜检人:镜检日期:
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
表4、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调查汇总表
年份:汇总级别(县、乡、村):汇总单位:
汇总人:时间:年月日
注:在已发生区,松材线虫感病株率1%以下为轻,1%-5%为中,5%以上为重;松褐天牛有虫株率5%以下为轻,5%-10%为中,10%以上为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