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和答案_弗洛姆人性论的两个维度_孔文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社会科学ChongqingSocialSciences2007年第6期(总第151期)No.6,2007(SerialNo.151)
人性论往往是伦理思想的基础,人性论如何大多决定了以之为基础的整个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倾向。弗洛姆的人道主义规范伦理学也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并且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弗洛姆的人性论与其他的人性论相比,极具特色。本文拟对弗洛姆的人性论进行探讨。
一、问题:人生存的原初状态
是否存在人的本质或人性?这一问题在自古希腊以降的西方社会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都认为存在着人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定义。但近100多年来,否认存在着人的本质或人性的趋势出现了。对人性进行历史的考察,发现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有着巨大的差异,以至难以找到一个共同的、可以被称为人性的东西。而那些将人性看作是这样或那样的固定不变的人性的概念往往又被滥用,成了种族主义施行种族压迫和灭绝的借口。由于这两个原因,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人是一张白纸,任由历史在上面书写。
在考察了这一倾向的由来后,弗洛姆认为并不能由此得出不存在人类共同的人性的结论。设若如此,我们也就无法从人类学、心理学等方面对人进行界定,无法找到合法的价值和规范,将人类团结为一个整体。为讨论这一问题,弗洛姆对人性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弗洛姆混用humannature和essenceofman,人性和人的本质在他那里是同义的。而人性与人的本质属性则是不同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共有的某些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属性(manquaman)”但依然有别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可能包含所有这些本质的属性或者更多,并且可以被界定为各种属性由之生发的某物。”[1](P102)弗洛姆在人性和人的本质属性之间的区分,与犹太教的一个传统不无关系。犹太教不谈论上帝的本质,但可以谈论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属性不等于就是上帝的本质。诸如理性、生产能力、制造符号的能力等通常被认为是人的本质的,在弗洛姆看来都是人的本质属性。这些通常被看作是人性的特征为何不能被看作是人性呢?除了它们是从人性中生发出来的以外,还因为,在对人进行了这样的界定后,仍然无法回答以下问题,人是自由的还是被决定的?是善还是恶?是由贪婪所驱动还是由理想所驱使?是否有规范他自然天性的规则?这样,在界定了诸如理性、生产能力、制造符号的能力等属性后,仍然留下了一个问题:除了这些属性以外,是否存在能够被称之为人性或人的本质的东西。
弗洛姆认为能够对人性进行界定,并且这一界定可以克服两个极端的立场:固定或者不变的人性观和人不具有共同的本质的观点。他解决这一难题的方式是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原初状态所提出的问题。人异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什么?人作为一种生物,必然具有生物体的一些共同特征,但人与动物相比,没有足够的本能指导他的行为,他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是人有自我意识。正因为有自我意识,人才从自然中脱颖而出。自我意识不仅使人区分了自我和自然,而且还将自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自然和他人都成为“我”的对象。人不再是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存在者,而是既是于自然之中,又超越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被人的自我意识打破了,成为一个偶然地被抛到偶然地点的
问题和答案——
—弗洛姆人性论的两个维度
孔文清
摘要:弗洛姆认为存在着共同的人性。人性是人生存的原初状态所提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就是人性在具体社会中的现实化,问题和答案构成了弗洛姆人性论的两个维度,也提供了他批判现实和分析现实的两个维度。
关键词:问题;答案;人性;现实化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86(2007)06-0038-04
作者简介:孔文清(1970-),男,湖北浠水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博士生(上海200062)。
38
孤独的存在者。原始和谐的被打破,使得人必须尝试解决这一难题以重新获得更高层次上的和谐。人的本质不是别的,正是人的原初状态所提出的问题,每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得面临这一问题,并试图对它做出解答。人生存的原初状态问题蕴涵着人必须面对的矛盾,弗洛姆把它们称为人生存的两歧:生与死、潜能的实现和生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就其是人生存的原初状态所具有的,可以被称为生存的两歧。
自我意识不仅造成了人的原初状态,而且由之产生了一系列的人的需要。与自然和他人的分离,使得克服孤独的状态成为必然,由此产生了关联的需要,根性的需要。为了回答生存的问题,他必然产生定向的需要,以找到一个方式与他人相联结。意识到自我是自身力量的主人,而不是一个物,由此产生了克服被动这一物具有的特征,运用自己的力量以改变身边的状态的需要,即生效的需要。这些由人的本质中生发出来的需要,是人必须加以满足的、强制性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人原初状态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人生存的问题本身蕴涵了人解答这一问题的两个方向:一是正视这一问题,发展自身的各种潜能,成为充分实现自我的人,从而在更高的层次,而不是在一个被动的、自然的存在物的层面上重新找到与自然、他人以及自我的和谐。另一个方向是试图克服自我意识,试图重新以一个自然存在物的方式重新和自然、他人和谐一致。前一种解答以人的特性被发挥为特征,后一种解答以放弃人的特殊性,把自己变成“物”为特征。
二、答案:人性的现实化
弗洛姆对人性的界定的一个特征是它的动力学特征。人性是矛盾,矛盾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产生运动。这一人性内在蕴涵着的矛盾推动人性不断发展变化,从根本上摒弃了人性是固定不变的弊端。人性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就是人性展开的过程,即人在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在外在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实现他的潜能的过程。就此意义上讲,人是生成的,是一个不断诞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所依赖的条件,不仅是生理特性,更主要的是他的社会性。人作为一个有着共同本质规定性的存在,人性的展开过程,也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实现其潜能的过程。人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由之生发的本质需要也都是社会性的需要。因此,可以说社会性是弗洛姆人性论中内在蕴涵的属性。弗洛姆的人性,超越了弗洛伊德从本能的角度定义人的局限性,他对弗洛伊德的超越,是从理论的根本,从它的逻辑起点开始的。
人性的展开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亦即社会中展开的,这一展开的过程也就是人性的现实化的过程。通过在社会中展开,人性获得了它的现实形态,成为社会的、具体的人性。人性的展开不是纯粹的概念的推演,而是每个人具体面临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他现实的生活中的任务。要解答这一问题,他必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依据当时的社会条件,通过每一个现实的选择、每一个现实的行动来予以回答。所有人的人性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中展开、发展,使得潜能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该社会条件所允许的实现,这一实现即每个人的现实的人性,每一社会的现实的人性。人性的现实化也就是对人的原初生存状态所蕴涵的问题的解答,现实化了的人性就是问题的答案。
具体的社会,既为人性的现实化提供条件,也给人性的现实化带来局限,因此,人对生存问题的解答都是暂时的。每一解答所带来的矛盾的解决,都只是暂时克服了人与自然、他人、自我的分离,获得短暂的平衡。每一平衡获得后,在这一基础上,新的分离和问题产生,促使人性向前往更高的层次运动,寻找一个新的答案。这一不断向前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历史。人性的展开与人的自我实现是历史的主题,人性的展开表现为人类历史。
一个社会决定人性现实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这一点上,弗洛姆赞成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生产方式是决定人性现实化的主要因素。“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乃是人所诞生的社会的结构和价值”。[2](P187)资本主义社会是弗洛姆关注的重点。在这一人性现实化的具体历史阶段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方面产生了创造了人性现实化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性现实化的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封建的血缘联结纽带,第一次使人以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的面貌出现。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个人处于各种原始的纽带连接之中。个人虽然与自然分离了,但他依然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他人的关联方式是原始的关联。处于原始关联中的个人,如同婴儿一样,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只是部族、家族、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对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克服,使人得以摆脱原始的关联,成为具体的个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人性的现实化提供了新的社会条件,使得个人能够在超越于与自然、他人的原始联结的基础上发展他的潜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新的和谐。就此而言,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样给人性的现实化带来了局限。资本主义社会建构在对利润的最大化的追求之上,它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人与自然、他人的和谐不是它的目的。因而,在这一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着许多与实现人的潜能不相一致的结构与价值,它们阻碍着人的自我实现。这样,人生问题的解答产生了与这一社会形态密切相连的历史矛盾。弗洛姆把这一由具体的历史社会所产生的生存的矛盾称为“历史的两歧”,以区别于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