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教育技术学实践领域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第八章 PPT

现代教育技术 第八章  PPT

归类分析法举例
教学媒体的种类
投影 媒体
听觉 媒体
视觉 媒体
多媒体 系统
视听觉 媒体
图解分析法举例
层级分析法举例
目标 已 掌握
未 掌握
A
B
C
1
2
信息加工分析法举例
• 信息加工分析又称为流程图分析,它主要是描述 完成某一任务的具体步骤,即把学习者必须完成 的完整任务分解为小步子。这些互相联结的小步 子,能很好地描绘学生完成某项任务的“蓝图”,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心理依据与帮助。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逻辑运算阶段(15~18岁)
传统教育易出现的问题
• 仅仅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 养,其中还忽视了认知策略的学习,学生非智力 因素的发展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间的非智 力因素的发展呈现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二、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
• 1.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定义:是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结构内部以已经确定的 教学目标(或工作要求)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 习(工作)现状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 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的方法
• 设计测试题、问卷或观察表,直接获取
• 分析近期测试成绩,产品合格记录等相关材料 • 召开教师等的座谈会或问卷调查,询问学习者状况
二、学习内容的安排
• 组织学习内容时要重视几点:
–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排列; –注意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三、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
• 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 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需学习的知识点。 • 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学习内容要素 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学习内 容的分析。 •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从属 技能的内容分析方法。 • 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加涅提出的,是指将学生在完 成教学目标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所有的心理操作过 程揭示出来的分析方法。

教育技术学(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主编)考研复习大纲

教育技术学(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主编)考研复习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信息化教育概论考试大纲目录Ⅰ考查目标 (2)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Ⅲ考查内容 (2)Ⅳ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5-10Ⅰ考查目标信息化教育概论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课程教材的内容结构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体系,熟悉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和基本理论研究,会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学习和教学,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与效率,结合理论评价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现代技术媒体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必答题为1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概念解释题30分简答题 45分论述题 45分应用题 30分Ⅲ考查内容第一章信息化教育概论1.名词解释: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aect94定义)2.了解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3.阐述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4.阐述信息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5.了解世界教育技术的发展6.了解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7.阐述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四种学习理论,四种教学理论,四种传播理论)8.阐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四种学习理论补充)第二章信息化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1.名词解释;信息、媒体、教学媒体2.了解教学媒体发展的四个阶段(教育史上的四次革命)3.了解教学媒体的分类4.了解教学媒体的符号理论5.了解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6.了解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含义及应用步骤第三章信息化教学设计1.名词解释:教学设计2.掌握教学过程设计的分类3.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4.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补充)5.了解Webquest教案设计6.英特尔未来教育教案设计第四章信息化教育环境1.掌握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几种分类方法2.了解典型的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基本情况第五章教学信息资源开发1.了解录音教学软件的设计2.了解电视教学软件的设计3.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4.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及评价方法5.了解网络课件的特点与类型6.掌握教育网站的开发、管理、维护与评价方法7.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补充)第六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名词解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素养、课件、积件(学习对象)、课程包、blog (补充)2.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及原则3.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4.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5.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第七章现代远程教育1.名词解释:现代远程教育、混合学习2.了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3.了解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建设4.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服务体系5.掌握现代远程教育的常用教学模式6.掌握混合学习的分类第八章信息化教育研究1.名词解释: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质的研究、叙事研究2.掌握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对象(aect94定义,aect2004新定义)3.掌握信息化教育研究课题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九章信息化教育管理与评价1.名词解释:信息化教育管理2.描述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3.分析在信息化教育管理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Ⅳ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信息化教育概论》试卷样卷(南国农版)一、概念解释题(30分)1.信息化教育2.信息化教学过程3.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4.现代远程教育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简答题(45分)1.试简述电化教育的发展。

第八章 行动研究

第八章     行动研究

三个月后,他们又聚集在一起,对各 自的研究发现进行讨论和分析。
针对问题,他们决定尝试采取一 系列不同的行动策略。
与此同时,他们将所发生的事情
详细地记录下来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激 发男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的教师尝试着每天至少对每一位男生至少表扬 一次。
有的教师定期对男生进行家访,与他们的父母交 谈。 有的教师鼓励男生的父亲更经常地到学校来参加 活动。
他们决定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
他们阅读有关文献
他们通过访谈和发问卷向家长、教师、男女生 了解情况 他们在课堂上观察男生在不同时间有什么不 同的行为,与女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他们观察男女生对不同学习科目的不同反应
他们观察不同教师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时男女 生的不同行为表现
在整个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们 随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到日志中,同 时写下自己对有关问题的反思。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第八章: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 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 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 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 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 究方法。 行动研究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呢?
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 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 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 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次。
8.1 行动研究的概述
教育技术行动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要提高教育技术行动研究的层次 水平,应当注意: (1)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学习与进修,提高理 论思维的水平。 (2)促进中小学教师与校长、与专业研究工 作者的合作,促进参与研究的教师之间的相互交 流,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家庭、社区丰富多样 的互动。 (3)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技术。 (4)强化自我反思与批判意识。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教育技术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广泛的范围。

首先,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与技术工具的结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育技术的砠究内容还包括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教育软件与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的普及性和质量。

此外,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还包括教育评估与测量技术的创新。

教育评估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估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设计更科学、客观、全面的教育评估与测量工具,为教育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最后,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还包括教育管理与领导力的创新。

教育管理与领导力对于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而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工具。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培养更优秀的教育领导者,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教育评估与测量技术的创新、教育管理与领导力的创新等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内容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将继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授课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时:34 学分:2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适用对象:师范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师范类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专业能力的发展,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任。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内容,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根据“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概念,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先进性和超前性。

2.以教学活动的优化作为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突出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媒体的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4.使学生能利用至少一种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课件,了解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5.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处理。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技术支持下的教育(2学时)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3学时)第三章教学媒体理论(2学时)第四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6学时)第五章教学设计理论(6学时)第六章信息化教学设计(5学时)第七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5学时)第八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2学时)第九章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管理(1学时)第十章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2学时)四、教学重点、难点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3.教学设计理论4.信息化教学设计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6.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7.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3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2学时,实验实训12学时。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概论教育技术:(AECT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包含以下内涵: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

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1.视听媒体传播教学:是在传统的学习教育班级授课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以视听媒体辅助传播教学信息和集体化教学为核心特征的教学系统。

2.个别化教学:是建立在程序教学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习者个别需求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系统。

3.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

4.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①可以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②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改革第二章教学媒体媒体:媒体(Media)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媒体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

广义的媒体概念包括人体器官本身在内的(自然媒体)的工具、媒介。

教育(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情景中所使用的承载教育(学)信息和传递教育(学)信息的所有工具、中介。

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将教学媒体等同于教育技术。

媒体的类型: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结合媒体交互媒体谈及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不得不提及科拉克和考兹玛。

集体化教学源于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主张直观教学、主张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第八章 教育机智

第八章  教育机智

第八章教育机智本章摘要:本章着重讨论教育机智的涵义和特点,使大家对它有个初步了解。

然后剖析了教育机智的功用,以引起大家对它的重视。

并尽可能地一一列举教育机智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教育机智本质的认识。

在认识到教育机智的表现与重要功用后,下一步就涉及到如何贯彻实施的问题。

因此,本章提到了教育机智的实施途径,如言语、表情动作、座右铭等几种方式,体现出实施者——教师对教育机智实施的对象——学生深沉的爱,表现了教育机智人性化的一面。

为了更好地让教师在教育情境中运用教育机智,增强教育机智的实用性,以提高教育机智的效能,本章分析了制约班主任运用教育机智的一些主客观因素,并结合实际罗列出18种适合运用教育机智的最佳教育时机,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最后,本章提供了几种运用教育机智的策略: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对症下药、审时度势,供大家讨论。

第一节教育机智概述一、教育机智的涵义教育机智指那种能使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细心技能。

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学生在变,教师在变,气氛在变,时间在变。

换言之,教师不断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能是好奇却远离目的的提问,也可能是非善意的挑剔,或是中断教育活动的纪律事件等。

总之,这些挑战造成的干扰往往会形成尴尬局面,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动作或活动排解开,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正是这种在普通事件当中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和将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成有教育意义的事情的能力,才能使教育机智得以实现。

教育机智发自偶然,储之久远。

它不仅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人格修养。

良好的教育机智对学生的人品、思想方法都有较大影响,有的会留下终身印象。

二、教育机智的特点(一)非计划性教育机智是不能事先计划的,因为它总是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情境中自然迸发出来的。

而计划往往是逻辑性强的,在意料之中的、可预见的。

教育技术学复习要点

教育技术学复习要点

教育技术学复习要点
第一,教育技术学的概念:教育技术学是应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来帮助设计教学环境、改善教学过程、
辅助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成果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在现代教育创新实践
中探索电子、多媒体等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科。

第二,教育技术学的内容:教育技术学的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论、教
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评价等。

教育技术概论研究各种教
育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原理、特点;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计算机语言学、人机交互原理、多媒体设计理论等;教育技术应
用研究教育技术的应用原理,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技术评价研究教育技
术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

第三,教育技术学的作用:教育技术学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教学环境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节省教学时间
和教学成本,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第八章 视频的采集和制作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第八章 视频的采集和制作

教案(第8次课2学时)[授课题目】第八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作第二节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制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视频文件的特点及格式,了解电视教材的相关知识和制作。

【教学重点】视频文件的特点,格式。

电视教材的相关知识与制作【教学难点】电视教材的编写和制作【教学过程】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课堂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二节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制作一、视频文件的格式AVI格式AVI:比较早的AV【是MiCroSOft开发的。

其含义是AUdioVideOlnteraCtive,就是把视频和音频编码混合在一起储存。

AVI也是最长寿的格式,己存在10余年了AVI格式上限制比较多,只能有一个视频轨道和一个音频轨道(现在有非标准插件可加入最多两个音频轨道),还可以有一些附加轨道,如文字等.AVI格式不提供任何控制功能。

副档名:AVf MOV格式即QuickTime影片格式它是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于存储常用数字媒体类型。

当选择QUiCkTime(*.mov)作为“保存类型”时,动画将保存为.mov文件。

MPEG格式MPEG的全名为MovingPicturesExpertsGroup/MotinPicturesExpertsGroup,中文译名是动态图像专家组。

MPEG压缩标准是针对运动图像而设计的,压缩效率非常高,质量也非常好,兼容性相当好。

ASF格式WindOWSMediaSerViCe的核心是ASF。

ASF是一种数据格式,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这种格式,以网络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实现流式多媒体内容发布。

其中,在网络上传输的内容就称为ASFStream o ASF支持任意的压缩/解压缩编码方式,并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底层网络传输协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WMV格式WMV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流媒体格式,它是在"同门"的ASF(AdvancedStreamFormat)格式升级延伸来得。

教育技术学教案大学

教育技术学教案大学

教育技术学教案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课程简介: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改进教育过程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课程将介绍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重点探讨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趋势,掌握相关技术工具的使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3. 学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2. 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3.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4. 教育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教育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意义。

2. 演示: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播放,介绍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教育技术的应用。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1. 导入:介绍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1. 导入:介绍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3. 演示:展示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实例。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第三课时: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1. 导入:介绍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课件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节 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
(2)成长记录袋评价基本程序 确定评价对象。 明确评价目的。 确定收集材料的类型、时间和次数。 确定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 确定给成长记录袋评分的方法。 制定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的计划。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叶澜谈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标准
1.教学主体具有复合性 ⑴教师积极引导 ①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②激活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旧知识 ③为学生新旧知识联系搭桥 ④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表现的机会 ⑤关注学习策略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取向 (一)目标取向的评价
1、本质: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 支配。 2、价值:推进了课程与教学评价科学化的过程,易 操作,在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 缺陷:忽略人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 及过程本身,对高级心理过程作用有限。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节 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
6.在此基础上,评价者设计评价方案; 7.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搜集信息的方法; 8.对搜集来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 9.将处理过的信息按需要回答的问题进行分类; 10.把分类评价结果写成正式报告,分发给有关人员; 11.在分类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对方案作出全面判断。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
一、主体与对象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 (三)教学评价的对象
1.学生。
1.学生学的行为与成就。
2.教师。
2.教师教的行为与质量。
3.专家。

教育技术学大纲(学科平台课)

教育技术学大纲(学科平台课)

教育技术学⼤纲(学科平台课)西北民族⼤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纲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2007 年 4 ⽉编制西北民族⼤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纲教育技术学⼀、说明(⼀)课程性质从学科关系上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个分⽀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学学科的⼆级分⽀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理学专业学科平台课程。

(⼆)教学⽬的1、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原理。

2、明确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

3、培养对教育技术学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并能利⽤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对教育技术实践进⾏分析、研究。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学习资源、学与教的过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教学系统开发、教育技术运⽤、教育技术管理、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教育技术与教育改⾰。

(四)教学时数总课程时数为36学时。

(五)教学⽅式理论教学⼆、本⽂第⼀章教育技术学概述教学要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研究⽅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和结构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节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1学时)⼀、技术与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1)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2)教育技术五个范畴的主要内容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门新兴的分⽀学科(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3)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法论性质的学科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法和的研究取向(1)教育技术的研究⽅法(2)教育技术的研究取向(3)教育技术的元研究⽅法第⼆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学时)⼀、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1)技术主义(2)⼈本主义⼆、教育技术学的⼀般科学理论基础(1)系统论(2)传播理论(3)学习理论(4)教学理论考核要求:掌握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研究⽅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和结构第⼆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要点: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节教育技术发展鸟瞰(1学时)⼀、从技术的⾓度看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1)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替代性的(2)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定的选择性(3)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对⼈的作⽤的认识的越来越深刻(4)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并且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才能使⾃⾝获得快速发展第⼆节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演变(1学时)⼀、媒体教学技术——从直观教学到视听传播(1)直观教学——教育技术的先声(2)视觉教学——教育技术的发端(3)视听教学——媒体教育技术研究的主体(4)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观念的由媒体论向过程论和系统论过渡⼆、个别化教学技术三、教学系统⽅法的形成四、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五、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原因及启⽰第三节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演变(1学时)⼀、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具有中国特⾊的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三、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些问题考核要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领会研究教育技术历史的多种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

[教育技术学]08第八章 教学资源

[教育技术学]08第八章 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依靠各种新的教育媒体,采用各种信息技术,使 学生独立学习; 改进教学质量,促进自我教育和终生学习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一)学习资源的组成

市场采购
教 与 学 运 资 用 源 源 来 源
合作交流 外接网络
教 学 资 源 源 管 开 理 发 资 学

学 资 存 储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几何画板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交互性物理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虚拟果蝇(遗传实验室) 虚拟果蝇(遗传实验室)
/BLOL/FlyLab.html
亲本
后裔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虚拟青蛙
/ITG.hm.pg.docs/dissect/dissect.html
同地
(Same time)
小组 群体 众体 个人
电话、可视电话 聊天室 视频会议 电视、广播、Internet视频会 议
异地
(different time)
小组 群体 众体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三、Internet作为新型授受环境
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的服务功能?
电子邮件 文件传输服务(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远程登陆:Telnet 检索服务:Google、yahoo等 WWW 其他服务:IRC,NFS
按学习资源的来源划分 按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划分 按学习资源所涉及的人与物的关系划分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一)按学习资源的来源划分
设计的资源:
为教学目的而专门预备的资源。
可利用的资源:
本来并非为教学专门设计,但被发现可用来 为教学服务的资源。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二)按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划分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docx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docx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升本科)的必修课,4学分。

遵照上级指示,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升木科)的必修课“现代教育技术”暂时借用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之教学内容,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求暂时参照该课程教学大纲的卜•册内容及其教学要求。

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教学大纲(删除上册内容)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要求和考核一、课程性质课程大纲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指导文件《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制定。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先修课程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类课程。

二、课程目的、要求目的捉高综合素质,使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基本能力,适应教育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学人才的需求。

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对学习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主体)、教育技术意义的认识,树立起信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文化的意识,增强现代教育观念和改革观念。

2.了解信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基木内容,了解教育信息处理的方式、方法。

3.常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木、图表和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上网和制作简单网页的能力。

4.了解教育传播理论、教学媒体理论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能正确地选择教学媒体和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学媒体,初步具备把计算机应用到教育实践屮去的能力。

5.初步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木理论和方法。

6.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理解课程的理论、方法,认真做好相关的实验,并自觉地把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综合能力,媒体应用能力和评价管理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淫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7.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当超前意识的先进性,并根据学生在职的特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知识范围选择适当,突出应用性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教育技术--第八章【个人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八章【个人整理】

直 接 绘 制 法
彩 色 打 印 片
复合式投影片
投影仪
反光镜 放映镜
调焦旋钮
螺纹透镜
色边调节旋钮
电源开关
加亮开关
投影仪光学系统
平面反射镜
放映镜
调 焦 钮
变 压 器
工作台 螺纹透镜 新月镜 光源 风扇 球面反光镜 投影片
光学照相机
UV镜 调焦环 光圈调节环 景深表 拍摄按钮 计数器 快门速度调节盘 倒片摇把
(毫米)2;内框尺寸是24×36(毫米)2,如图所示。
(二)投影仪 1、投影仪的基本原理
2、费涅耳透镜
3、投影仪的使用方法
4、投影片 区别明胶片有胶面与无胶面的方法有: ①哈气法:用嘴对胶片两面哈气,不出现哈气痕迹的那 面是有胶面。 ②点色法:在明胶片一角的面点色,擦不掉的一面为有 胶面。 ③手摸法:用物指轻摸明胶片,无胶面比有胶面光滑。


计算机打印:是先在计算机上通过PowerPoint、
Photoshop等软件设计、编辑出所需画面,再直接 用打印机输出胶片。
(六)视觉媒体应用模式

图示讲授法——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利用投影片代替
黑板和挂图。 实物实验演示法——把实物、投影教具或实验演示 器件等投影到银幕上,便于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观 察。
本章知识重点
1、接收听觉信息的过程。 2、几种培训听觉技能的方法。 3、录音的基本原理。 4、视觉媒体的实际使用。 5、听觉媒体的应用及优缺点。 6、听觉材料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


谢!

扩大教育规模和范围 广播、录音、扩音等设备的使用, 打破了教育时空的限制,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听取优秀 教师的演讲、优美的音乐、准确的外语等声音资料,扩 大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教学规模。 提供标准典型的声音示范 在语言、音乐课的教学中, 经常要求提供标准的发音和发声。利用录音教材不失原 始声音的特征,可多次反复播放标准录音,最大限度地 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常用于听力、语音训练,示范朗 读、教唱欣赏,模拟音响等。 提供个别化学习的听觉自学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的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 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 可以称为 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 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 型的教学方式。
第八章 教育技术学实践领域
知识概览
教育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与学 教育技术学 实践领域 现代远程教育
教育技术新领域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特征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总结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史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战略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特征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 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 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 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其核 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 径。
信息化学习方式
(二)信息化个别学习
信息化个别学习是一种在信息时代学生自学、独立学习、自我指导 或自定步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自我责任感、自我进度和成功 地学习是信息化个别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是以丰富的学习资源 和适当的学习目标为基础的。 信息化个别学习的环节: (1)在线浏览学习 (2)课件资源下载学习 (3)在线测试 (4)教师辅导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主体行动主义的整合观 主体行动主义的整合观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所承载 的信息时,并不是无意识地进行的。教师和学生是依据自己的经 历和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来消化理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内容,利用 信息技术表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4)工具主义整合观 工具主义整合观强调,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的交流工具、创新 工具、认知工具、决策工具等。认为,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和学习 之中的作用应该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活动的主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1)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2)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整合策略 (3)根据学科的特点建构整合的教学模式 (4)加强学生的动手活动
信息化学习方式
(一)信息化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为了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 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 小组为群体单位,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和处理学 习资源,得到学习服务支持,进行分工协作,相互交流,以实现 教育教学目的的过程。
信息化学习方式
探险学习就是通过引入课堂之外的探险 活动,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第 二课堂,并以其强大的情境性和吸引力, (四)几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它的 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建构知识 原意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核心目 的探索欲望,并为这种探索提供支持, 的是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E-learning 探险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指利用 帮助学习者完成“探险”活动。 的优势相结合。混合学习所要做的工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无线移动通 混合学习 作是在适当的时间,为适当的人,以 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 适当的传递媒体通过适当的学习方式, 分布学习(Distributed Learning)是学 PDA、PocketPC 等 )获取教育信息、 移动学习 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 习者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同时指导者 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 和学习内容等学习资源也分布于不同的 分布学习 式。 地域,在此情况下,借助于互联网将各 个学习要素形成一个学习支持系统,使 得学习与教学能够独立与时空而发生, 进而之下学习者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的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 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 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特征
(二)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
网络化
数字化
智能化
多媒体化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总结
(1)以计算机辅助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计算机为中心。 (2)强调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方法,重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重视师资培养,使教师懂得,如何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 的教学,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资。 (4)保障相对充裕的实际投资,美国至少将全国每年教育开支中的 5%(约130亿美元)用于教育技术。 (5)保证使用信息技术的公平性,全美学生不分地区、种族、年龄 和社会经济状况,人人都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权利。 (6)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将中小学教育经费的0.5%(约15亿美元)用 于进行旨在提高K-12教育效率的研究。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战略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2)资源体系雏形基本形成 (3)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显著 (4)应用初见成效 (5)信息化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6)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成绩显著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战略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信息化观念不是很强,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 足,支持力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 第二,管理体制不顺,比较分散,统筹协调不够。 第三,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日常运行维 护、人才培训、可持续发展缺乏一定的经费保证。 第四,基础设施不完备。 另外,资源缺乏,整合水平低,信息化人才缺口大、区域、城乡差 距大,数字鸿沟,也是十分突出的问题。
第四节 教育技术新领域
数字化教育社区(虚拟社区) 绩效技术 知识工程 M-learning(移动学习) Web2.0
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界发展很快的一种新兴应 用科学。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具有许多相似之处,绩效技术是在教育技术 的基础上,在吸收了企业培训、程序教学和教学设计的成果后, 在改善企业绩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绩效技术是一种关于如何 提高组织与个人绩效的理论和系统方法。它通过发现、分析重要 的组织或人类绩效差距制定出改善的计划和方案,并设计、开发 和实施合理的干预措施,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以不断缩小绩效 差距,实现绩效。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我国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内容 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具体的过程。尤其是新世纪开始初的 5年,我国连续推出了一系列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从 国际经验来看,国家把教育信息化当做一种政府行为,并且与时 俱进地做出相关决策,是一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保障之 一。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史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电教的“三件”建设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1)硬件建设,以网络教室和校园网的建设为主; (2)软件建设,以网上课程和数字化教材的建设为主; (3)潜件建设,以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理论和方法的探究为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二)四种整合观 (1)保护主义整合观 保护主义整合观将学生与现代媒体相隔离,特别强调将信息技术 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彻底消除,有选择的整合信息技术,以减少 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2)技术主义整合观 技术主义观认为,教学和学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解决各 种实践性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
(一)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1、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2、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
(二)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基础设施
信息化人才培养
资源建设
教育信息技术标准的研究
应用系统
第二节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与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化的学习方式
远程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 生、教学点、责任教师
教学内容、主讲教师、 、 支持教师、教学媒体
授课过程
借助通信与 网络技术
学习过程(较少实时)评价/反思来自程远程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
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
函数式教学阶段
视听媒体阶段
双向实时交互阶段
现代远程教育阶段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形式
(一)基于远程会议系统的远程教育 (二)基于教育电视系统的远程教育 (三)基于互联网的双向实时的远程教育
信息化学习方式
(三)信息化探究学习 信息化探究学习可以界定为,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 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 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 信息化探究学习不仅能够弥补单一的接受学习的不足,而且在学习 者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信息化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 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交互式、协商式、合 作式的主动行为,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方法形成更明晰、更 深刻的认识。 信息化探究学习的典型应用——WebQuest
第三节 现代远程教育
我国远程教育学者丁兴富教授给出了远程教育的四项描述性定义: (1)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 (2)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 (3)由各类学校或其它社会机构组织实施; (4)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实现 教与学行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