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
康德的人性论反思
一
谈 到康 德 , 人们 自觉 地 就会 想 到 他 的三 大 批
和伦理学思想里都不 能够 给 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
判, 即《 纯粹 理 性批 判》 、 《 实 践理 性 批 判》 和《 判 断 力 批 判》 , 可 在 他 的道 德 哲 学 思 想 里 , 却是形而上学 , 被誉 为 天才 般 的 思考 的 著 作就 是 《 道 德 形 而上 学 原
也 包含 了不 属于 动 物 性 的 理性 , 人性 就 是善 恶 并 存
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 的哲学 家, 他 的思想可 以
说是 及其 深 奥难 懂 的 , 可 每 当人 们 一 懂得 他 思想 的 内涵 ,就 会 被他 高 深 的 思想 和 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思 维 所 吸 引 。
的, 这可 以从很多方面来解决人在实 践的生活中为
无法摆脱 的; 人最好是不要有 自由意志 , 只须顺其 自 然就可 以为善、 成圣成贤 , , 【 。即善恶是先天规定
的, 人无 需 自由意 志 , 顺其 自然就 能 为善 。为善 的根 据 到底在 哪 里呢 ?古 代 西方 和 古代 中 国的哲 学 思想
有何种价值,在何种程度上对前人进行 的超越 , 其 人性论存在的局 限性在哪 里 , 如 此, 我们才 能真 正
中图分类号: B 5 1 6 .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1 6 7 2 - 2 0 9 4 ( 2 0 1 3 ) 0 5 - 0 0 1 2 - 0 4
康德 ( I m m a n u e l K a n t ,1 7 2 4 — 1 8 0 4 ) 作 为 近 代 历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
.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林 凌(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摘 要:该文重点探讨在教育思想中康德如何从人性论(善恶共居)过渡到人的本质规定(道德),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将之实现。
该文试图探索康德贯穿在教育思想中的隐微支柱:理性(理性的彻底性,一方面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教育必定要寻求自身的终极目标,也即完备性与普世性)与启蒙(使人具有使用自身理智的勇气和决心),整体地呈现出康德关于“自由行动者”的培养何以可能的设想与规划。
关键词:理性;启蒙;康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5.01.001收稿日期:2014-11-10作者简介:林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E-mail:**************①1774年,哥尼斯堡大学根据普鲁士政府的专门命令,开设了教育学公开讲座,规定由哲学教授主讲,每周两个小时。
1776-1777冬季学期是康德首次主讲(八位教授轮流讲授结束后则开启下一轮,当某教授去世时便有后任教授接替主讲;此外,也有暂停授课的情况),前后共四次。
康德采用巴泽多(Basedow, 1723~1790)的《献给各家庭之父母及民众之父母的教育方法手册》为教材,1780夏季讲授时则改用博克(F. S. Bock, 1716~1785)的《耶稣教徒的父母和年轻教师使用的教育艺术教科书》,但“教科书不仅是用来做复述的蓝本,也不仅是用来使材料系统化的依据,而且还是争论的对象”,康德的授课都是超越固定教材的。
[详见:[苏]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0.] 之后,接替康德主讲的是赫尔巴特(Herbart, 1776~1841),他将轮流讲课改成了由一人主讲。
康德:论人的本性中的向善的原初禀赋
康德:论人的本性中的向善的原初禀赋本文节选自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李秋零译。
论人的本性中的向善的原初禀赋我们有理由把这种原初禀赋与其目的相联系分为以下三类,来作为人的规定性的要素:1、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物,人具有动物性的禀赋;2、作为一种有生命同时又有理性的存在物,人具有人性的禀赋;3、作为一种有理性同时又能够负责任的存在物,人具有人格性的禀赋。
[*不能把人格性的禀赋看做是已包含在前一种禀赋的概念之中,而是必须把它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禀赋。
因为从一个存在物具有理性这一点,根本不能推论说,理性包含着这样一种能力,即无条件地、通过确认自己的准则是普遍的立法这样的单纯表象来规定任性,从而说理性自身就是实践的,至少就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来说是这样。
然而,即便是最具有理性的尘世存在物,为了规定自己的任性,也可能总是需要某些自己从性好的客体获得的动机。
但为此,无论是就动机的最大总和而言,还是就达到由此规定的目的的手段而言,都要运用最具有理性的思考,而不是仅仅预感某物的可能性,即绝对地颁布命令的道德法则宣布自身,亦即宣布自身为最高的动机。
假如这种法则并不是在我心中给定的,我们借助理性也不能把它作为这样一种法则苦思冥想出来,或者附加给任性。
然而,毕竟这种法则是唯一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任性独立于(我们的自由的)其他所有动机的规定,并由此而同时意识到对一切行动负责的能力的法则]1、人的动物性的禀赋可以归在自然的、纯粹机械性的自爱的总名目下,这样一种自爱并不要求有理性。
它又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保存自己本身;其次是借助性本能繁衍自己的族类,并保存那些由于和性本能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东西;其三是与其他人共同生活,即社会本能。
在这种禀赋之上,可以嫁接各种各样的恶习(但这些恶习却不是以这种禀赋为根源,自动地从中滋长出来的)。
这些恶习可以叫做本性粗野的恶习;并且就其极大地偏离了自然的目的来说,被称做禽兽般的恶习,即饕餮无厌、荒淫放荡、(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上)野蛮的无法无天。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有感——人的恶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有感——人的恶摘要:虽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主要是康德对宗教思想的论述,但其间涉及道德诸种关于人的恶的解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面对现实的恶,也即在我们处理“心灵改善”问题时所遭遇到的伦理困境,深刻地表明“人的本性纯为善”的期冀已然化为泡影。
在此,将通过康德在超验领域中关于人的恶的思想来透视经验世界中常见的几种恶,以期许厘清恶的原因而实现人的向善禀赋。
关键词:康德;人性;人的恶“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位我上者灿烂星空”的经典语录已成为世人研究和探讨康德博大精深思想的两大主旨。
而对这两大领域的阐释几乎无一例外的以“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来概括和总结康德的哲学体系,并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作为其思想之追求。
但读了康德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才知道康德在宗教哲学方面的地位之微弱,多数人则认为其附属在道德哲学之中。
只因其阐述的宗教思想是以人性的善恶原则探讨为其基石。
并由此得出“道德必然导致宗教”的结论。
诸如此类的断言,不管是对康德的溢美之词,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来谴责康德的遗憾之作,都不足以泯灭和抹杀康德在此书中对人的本性中恶的精辟解读。
一、《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康德对人的恶的解读回眸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学说层出不穷,像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尤其是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友爱幸福的论述;还有休谟的《人性论》,康德对休谟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但是对其思想的精华还是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所以诸多关于人性的思想是迥然各异,但是大家之谈不外乎两种根本之说即人性善论和人性恶论。
可是,康德却另辟蹊径,不仅详细的分析了人的本性内涵,并且他既没有主张人性本善,也没有坚持人性本恶,而是把人的本性分析为具体的向善的原初禀赋和趋恶的自然倾向。
在恶的探讨上(《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的起初就是以考察人的本性为始),他指出有两种起源,即时间上的起源和理性上的起源。
康德论人性的善恶
康德论人性的善恶[摘要]康德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建立在他对人之本性的界定上,就人的自然本性而言,人并不涉及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就人的理性本质而言,人的本性中既有向善的原初禀赋,又有趋恶的倾向,这为人向善或趋恶提供了可能性。
康德说人的本性意味着出自自由的行动的根据,由此人性的善或恶取决于自由的任意将道德法则作为动机或将违背道德法则的动机纳入准则的自由。
按照康德的严峻主义观点,人的本性天生就存在一种根本恶,这种恶败坏了一切准则的根据,造成了心灵的颠倒,但正因为其源于人的自由本性,也为人改恶向善提供了可能性。
白海霞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康德认为以往人们所主张的人性本恶论或人性本善论都是从经验上来判断的,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失误,甚至产生了如下的问题:是否存在中间状态,人类是既善又恶的、不善不恶亦或是部分善部分恶。
由此,他首先指出通过经验来判断人性的善恶是不可靠的,并提出判断人性善恶的标准:“人们之所以称一个人是恶的,并不是因为他所做出的行动是恶的(违背法则的),而是因为这些行动的性质使人推论出此人心中的恶的准则。
”也就是说,从经验中看人之行动结果的善恶(或好坏)并不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善恶,而只能依据人心中的善恶准则来判断,这实质上是将人的善恶问题追溯到人的本性上。
一、人的本性在康德著作的中译本中人性既作为人的本性(human nature)的简称,又作为一个专业术语(huinanity)具有独特的含义:就前者而言,“本性”(nature)一词在西方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自然,二是本质。
相应地,“人的本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性和人的本质性。
人的自然性指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这是一种事实上的界定。
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几乎都承认这样的事实,人既像动物一样要求满足感性的肉体需要以维持其生存,又高于动物而具有理性能力,要求满足理性的追求。
康德的有创见之处在于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现象界与本体界两个领域,认为感性的人属于现象界,服从自然规律,理性的人属于本体界,拥有自由,但作为两者的统一体的人本身既属于现象界又属于本体界,因此人成为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者,即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或具有超越性的感性存在者。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第22章道德法则可以说,人(即使是最恶的)在任何一种行为准则指导下都不会反叛地放弃道德法则,不会不服从它。
与此相反,这一(法则)力量本身会凭借一个人的道德本性而不可抗拒地施加到他身上,如果没有其他的动力源与此相对立,他就会也把它作为能选择意志的决定原则纳入他的最高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他道德上是善的。
但由于他的生理特性,他还要依赖于行为的可感觉的动力源,并且也接受它们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出于主观的自爱原则)。
然而,如果他无视道德法则(这些在他内心里都有),把这些作为自身就可单独地决定他的意志的充分要素,那他在道德上就是恶的。
当他自然地把这两者都纳入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当他发现,如果它是单独地起作用,每一个都能有效地决定他的意志时,那么结论就是,如果这些行为准则的区别仅仅是依赖于动力源的不同(有关这些行为准则的内容),即,依照它们是被法则或某一感觉的冲动装备起来的,他可能立刻就成为道德上既是善的又是恶的,这(正如我们在前言中所见到的)是一个矛盾。
于是,一个人是善的还是恶的区别一定存在于主从关系之中,即,二者中他把哪个作为另一个的条件;而小是存在于他纳入自己行为准则的动力源之间的区别中(也就是说,它不是在行为准则的内容之中,而是在它的形式中)。
因此,一个人(即使是最善的)只有当他在把这些接受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行动中,颠倒了动力源的道德秩序时,他才是恶的;事实上,他的确同时接受了道德法则和爱己原则;但当他发觉这两者不可能以平等的条件共同维持下去,而其中一个又必须从属于另外一个,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至高条件时,他就把爱已的动机和爱己的倾向作为遵从道德法则的条件;但是,与此相反,道德法则应该被作为惟一的动力源,纳入一般行为准则当中,因为这才是爱己的动机和倾向能获得满足感的至高条件。
因此,这些动力源会被他的行为准则所改变,而与道德法则相对立,然而他的行动可能会与法则相一致,就好像是它们源自真实的原则:假设理性广泛地使用行为准则的统一性,这是适合于道德法则的,其目的只是要把那本不属于它们的统一性,以快乐的名义(例如,真诚,如果将此作为一条原则,它就能解除我们为了使谎言保持一致的焦虑,并能逃脱被卷入这些谎言的一交一错盘绕的圈子的危险)引入偏好的动力源之中。
康德论人性
康德论人性作者:侯道娟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康德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在其思想中对于人性思想的阐述也是非常深刻的,而具体对于人性的阐述,一方面人性中既包含着善的禀赋,另一方面也包含着恶的倾向。
人性在整体上就是一个善恶并存的统一体。
抛离了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的理解,给予人性以新的价值。
关键词:康德;人性;善;恶康德在其著作《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里,对人性做了一个全面的阐述。
而主要思想是通过对宗教学思想的把握来写作的。
人性论的主要思想在康德看来,人既具有向善的禀赋,又具有趋恶的倾向,人实际上既包含着善的因素,也包含着恶的因素。
1.人性善的禀赋康德在基于历史上对于人性要么善、要么恶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认为道德上或是善的,或是恶的,不存在既善又恶的道德上的事情,人们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法则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什么是善的和什么是恶的。
而人的本性中必然存在着一种向善的原初禀赋思想,这是由人类的共同属性决定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人天生就是善的,因为善还需与实践的行为相关,采纳普遍的道德法则才能为善。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动物性禀赋、人性的禀赋和人格性的禀赋。
康德所讲的人的动物性禀赋,就是指人纯然作为动物而具有的自然性属性,简单的说来,就是人完全作为一个自然的人,而没有理性,也不要求理性,具有自爱、自我保护的名目。
表现在首先是保全自我。
就是人作为一个动物的物性存在,要保存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包括衣食住行都要很好地处理,使自己处于一种主要身体上的完善性,以更好地作为人心灵上的载体。
其次是性本能。
人在保全自我的条件下,除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外,还必须繁衍后代,形成一个族类,更好地保全自我和让人类延续下去。
再次是社会本能。
即人必须和他人共同生活的属性。
人的本性的禀赋是相对于人的动物性而言被赋予了一定理性的性质,即人也是自然的,但具有一定的理性要求,体现为一种自爱的名目。
人格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本质性的属性,在康德看来,“人格性禀赋就是一种易于接受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把道德法则当做任性的自身充分的动机的素质”[1].即人本性中的人格性禀赋具有接受道德法则的敬重并把道德法则当作自身的动机来加以追求。
人性:善焉? 恶焉?——从《人性本恶》看康德的道德观
Hu n Na u e: o r Evl ma t r Go d o i ?
— —
0n Ka t SViw o r l y F o Evl ma t r n ’ e f Mo ai r m i Hu n Nau e t
YANC Z hi (c o l fP l isa dAd nsrt n,Gu n x r lU iesy, in 5 1 0 C ia S h o oic n mii ai o t t o a g i ma nv ri Gul 4 0 4, hn ) No t i
种普世 的道德 观
思 想史 上 的“ 白尼 式 的革命 ” 他所 追求 的道德 法 哥 ,
则 是 一 条普 世 的伦 理 法则 ,它 具 有 全人 类 的 普 遍
性 。有 关这些 道 德法 则 的知识 是 先 天的 , 它不 能 以
一
、
道德 法则 的 先验 性
感 觉经 验 为基 础 , 是 不 能证 明 的 , 也 但是 我 们 也 不
确立 之 前 来被 决 定 ( 虽然 从 表 面 上看 , 善恶 概 念 应
当作 为道德 法则 之基 础 ) ,而是 必须 在 道德 法则 确 立 之后 并依 据它 来被 决定 的。 ” 由此 康德 完 成伦 理
德法 则。历史需要 康德完成这一使命 , 康德通过先 天 确立 道德法则并 由此来判 断人类 的善恶 .建 立起一
人性 : 焉?恶 焉 ? 善
— —
从《 人性本 恶》 看康德 的道德观
杨 治
( 西 师 范 大学政 治与 行政 学 院 , 西桂 林 广 广 反 过去 西 方 伦理 思 想 史上 的传统 善 恶 观 ( 恶 先 天 存 在 , 决 定 道 德法 则 )完 成 伦 理 史上 的“ 白 善 并 , 哥
康德论人性中的“根本恶”
哲学史学研究康德论人性中的“根本恶$王晓艳(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要:善恶是道德哲学的首要关切。
在此问题上,康德认为善与恶不能从行为的后果判断,应从行为者的意念和动机出发,根据“准则”断定善恶。
善与恶是人性中同时存在的两种可能性,自由的任性既受感性自爱影响,又受道德法则影响,行为的恶劣在于道德法则与感性自爱两种动机的次序颠倒;人类作为理性主体拥有绝对自发的“根本自由”,根本恶实质正是人类自由的体现。
关键词:根本恶任性意志根本自由自基督教时代已降,西方人关于恶的理论总是与自由意志纠缠一处。
因为在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的创世前提之下,恶的问题难以解释,于是宗教思想家们普遍的办法是从存在论层面将恶解释为善的缺失,取消恶作为实体的存在位置。
但这种解释与恶行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事实相矛盾,为了解释何以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各种恶行存在,自由意志被引入作为恶行出现的原因。
在恶的问题时虽然想以理为宗教奠基,但实是处在这个思想方上。
―、意志与任性的区分在《纯然理的宗教》一书第一版序言中,康德开章明义了自的是问题。
在行中次提书是“为了人上的上的恶的”™一“恶能生自上的恶”™*3。
的思路可以为“恶”的思:将恶与人作为理:体的自由,从个体层面恶的现。
与奥开创的“在意志论”有的关。
因为开将恶思考为恶行,将恶行的生于个体的自由意志,为体之善恶提了能性"刁之处在于“自由意志”这个概念进行了改造,将其一为:一方是法的意志,一方是行的,的一的自由意志"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一书中,:“意志是实理性。
”即呵是理作实践上必然的善的西的能力。
问题是,意志全I 于实理,人能作恶?因此,人:能中的意志和任性做出区%作为的两侧面,意志倾于提并遵循规范,因也被视作实理;指中涉自由的方面。
简言之,意志与是立法和执行的关系%意志本身并采纳准则,相反,足够强烈以至于为中一种持久的动机的源,能被采纳为准并%在诸种准则之间进行的是%若任性以意志所的法则为准,相应的行动是善的,否则行动就是恶的%这种区分体现出康德以道德为宗教奠基的抱负%宗教中的生活现为遵守上帝之言所传达的禁令,因,是宗教生活的一项容。
康德的“弃恶从善”观——论“重建向善的原初禀赋”
一
、
关 于人 的本性 之善 恶 ,康 德提 到了历史 上 的五 种情况 :本 性是 善 的、本性是 恶 的、本 性不 善也 不
恶 、本性 既善 又恶 、本 性部分 善部分 恶 。但 他并 未 沿用 这五种 观 点展开 自己的分 析 ,而是 在 自己 自由 观 的基础 上建 构 了新 的理论 。他首 先对行 为之 恶 和
不 管 是在 康 德 的伦 理 学 中 ,还 是 在 其 宗 教 学 中 ,他都 把人 的弃恶从 善 当作道 德教育 的主要 目的
之一 。这 一方 面是 由于其伦 理与宗 教思 想 的一贯性
点 ,所 以善与 恶的关 键在 于人 的 自由 ,可 以说 , 自
由不 仅是第 一批 判与 第二批 判 的拱 顶石 ,也是 康德
在 于人有 理性 ,表现 在理论 理性 方面 ,就在 于人 的 认识 能力 ,表 现 在 实 践 理 性 方 面 ,就 在 于人 有德
教 和其他 流派 的伦理 学说 皆不 同的是 ,康 德借 助于
“
一
种 我 们 所 无 法 探 究 的更 高 的援 助 ”6 - —— 上 帝 J
—
性 ,它使 人 在 自然 界 中 赢 得 了最 崇 高 的地 位 ,所
准则 的德文 是 Ma i ,英 文 是 Ma i xme xm,它 是 主 观
用法 不尽 一致 。希 腊语 中的本性 一词 和与 它 同属 印 欧语 系 的其他语 言 中该 词词 根 的 变化 是 分 不 开 的 ,
在 印欧 语 系 中 , “ ”的 词根 有两 个 ,一 是 “s , 是 e”
希腊语 中是 “i ” e mi,梵 文 中是 “ s ,拉 丁 文 中是 a”
“
sum ”
人性本恶
第二: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不孝的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难道我们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来谈什么人性本善吗?
第三:尽管我承认人性本恶,但不意味着人类前途一片黑暗,人之所以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并不在于他白璧无瑕,完美无缺,而在于能有认识自己的勇气,承认人性本恶;人有判断是非的理性,能够扬善避恶,为了矫治本恶的人性,人们不仅制定法律以平息暴力,规范道德以减少争斗,设立政府以处罚叛逆,而且倡导坚贞以反对意乱行迷,编写童话去诅咒忘恩负义,真可谓苦心孤诣、殚精竭虑,而有些人却坚持人性本善,言下之意人类所有的道德教化都是多此一举,全盘推翻了!心痛之余我想请问,如果人性本善,那我们要道德观念,法律法规和交通法规干什么呢?如果人性本善的话个人修养、社会教化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哲学和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人性本恶是否是固有的,或者人性可以被道德教育所改善,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探讨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在塑造人性、培养良好品德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来谈谈人性本恶的概念。
人性本恶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在《论语》中就有提及。
儒家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改善。
后来,基督教的原罪观念也认为人性本恶,需要神的救赎才能得到拯救。
在西方哲学中,霍布斯认为人性本恶是因为人的本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以人会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而康德则认为人性本恶是因为人对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冲动缺乏控制。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人性并非完全本恶,而是存在着本能的自私和利己,同时也存在着同情心、善良和合作。
这种对人性的观点表明,人性是多元的、复杂的,可以接受教育和影响。
道德教育对于人性的改善和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正确的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市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区分是非、善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人格素质。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可以明白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这些都是人性健全的体现。
道德教育对于改善人性、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道德教育可以引导人性的积极一面。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可以感受到善良、正义和同情心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善良本质,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责任感和勇气。
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善良。
第二,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性克服自私的本能。
人性的自私本能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但是通过道德教育,可以让人性的自私本能受到一定的制约。
当学生明白了自私的本能并非是唯一的行为准则时,就会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看法,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且更善于平等、和平地解决问题。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伦理学是关乎人与人性的。
康德伦理学更是如此,因为他比他的前人更能彰举人的自由与尊严,更能凸显人性。
如果说,康德哲学是以思考人为核心和目的的话,如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提到的四个问题( 我能认识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么?人是什么?) ,那么,康德的伦理学就试图回答第二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却是与人性论密切相关的,忽视了人性论的研究,不仅不能理解“我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所触及的理论内涵和意义,同样也无法深刻理解伦理学。
而目前国内对康德人性思想的研究存在着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对康德的人性思想作了中国式的理解,仅仅集中在人性是善还是恶的讨论。
其实西方对人性的理解是多维度的,不仅仅局限在善恶问题上。
二是仅仅从人与动物对比的维度理解康德的人性思想。
其实康德是在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维度中来理解人和人性的。
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康德人性思想的正确理解,从而影响对康德整体的伦理思想的完整的把握。
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去梳理、挖掘康德的人性思想,以期有利于对康德伦理思想的正确而全面的把握。
、兽性与神性之间:人性的定位西方文化传统源于两希文明。
古希腊文化倾向于把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认识到理性与感性、灵与肉的冲突是人性的一个内在的属性。
这实际上从人与动物的比较中来审视人。
作为希伯 莱文明的最重要的体现的基督教则强调要在神与人的关系中来 审视和界定人。
所以西方文化倾向于在人与兽、 人与神的双重关 系中来界定和解释人,前者体现出人的优越,后者体现了人的有限性。
成长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康德难免不受其影响。
只不过在 康德审视人的视野中,上帝不再是人格性或具有位格性的神, 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意义上的存在,是哲学家思想中的为了道德目的所作的一种设定,仅仅充当道德的守护神的角色。
人置于兽与神之间,并从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关系维度去界定 人及人性,这不仅可以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人性,而且也为其伦 理学确定了基调:存在于兽与神之间的人在道德上的整体旨趣就 是克服或逃离兽性,趋向神性。
康德道德人性论及启示
康德道德人性论及启示康德道德人性论及启示摘要人性问题在中西哲学史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论题。
在西方,以道德哲学家自居的康德,在道德哲学的理论框架下,对人性作了超验的逻辑演绎概括。
向善的原初禀赋和趋恶的倾向构成其人性论的基本前提,而自由的任性则是人性的根源。
同时,康德人性论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人性善恶的表现形态,而是基于对人性的规定使道德责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成为可能。
相比于康德用逻辑的方法演绎人性论,中国人性论由于是非逻辑的,因此出现了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这就需要借鉴康德关于人性论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康德、人性论、善、恶一、前言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人性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从先秦时期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告子性具善恶论,就已经奠定了中国人性论的基本格局,关于人性的定位甚至成了其哲学的基础——中国哲学本身就是关于人的哲学。
中国哲学讲究“体用不二”、“即工夫即本体”、“即本体即工夫”,人性作为哲学形而上学的基础——即本体论宇宙论,直接决定了在现实中践履的修养方法问题——即工夫,由于本体和工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本体的规定性就决定了工夫的方法,工夫的修为是对本体的体现;没有本体工夫无从落实,没有工夫本体无从体现。
人性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提升,既体现着哲学形上学基础性的理论构建,也担负着充实哲学大厦的重要功能,这在宋明理学那里体现地最为深刻,也正是宋明理学将中国人性论哲学推向了高峰。
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现代化浪潮不断东渐,传统哲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道德危机、信仰危机面前,传统的人性论不但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在一定层度上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种障碍,自身关于人性方面的理论资源越来越难以支撑社会现实的发展。
在西方,人性论并不是其哲学发展的主线。
古希腊哲学关注的是人以外的自然,直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出于宗教本身的特色,人性问题才占据了一席之地。
康德根本恶理论研究
康德根本恶理论研究康德的根本恶(radical evil)理论是他伦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他对人类本性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行为的深刻理解。
这一理论提出了人类行为根源的恶,批判了传统的天赋人性论和乐观主义伦理观,促进了现代哲学伦理学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康德根本恶理论的基本要点,并举例说明它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首先,康德的根本恶理论反对了传统的基督教和启蒙思想中的天赋人性论和乐观主义伦理观。
按照传统观点,人类原本天生善良,但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干扰,才会犯错和犯罪。
然而,康德认为,人类本质上存在着一种恶的倾向,是根本性的,不因环境的因素而产生改变。
这种恶不仅体现在个体行为上,还蕴含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中。
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的问题。
其次,康德的根本恶理论强调人类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
康德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类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人类行为能够被道德评价的前提。
然而,由于人类的恶的倾向,自由意志往往被误导,导致人类做出错误、邪恶的决定。
例如:“自由”的行为很容易脱离理智和良心的控制,可能会导致人类做出残忍行径,如暴力、战争、种族灭绝等等。
而在当今世界,我们能经常听到这样的恶性事件。
第三,康德的根本恶理论对品行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挑战。
按照传统理论,“善良的”素质、品格等是可以教育和形成的。
然而,康德认为,这种教育往往只是将个体内在的恶的倾向压抑或遮盖,而并非真正地改造和转化。
因此,对于品行教育,我们必须注意不仅要灌输行为规范、道德准则,还要从内心出发进行培养。
例如,全世界的学校都是推崇“德育教育”,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仅仅讲道理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去真正的改变教育的方式,去切实的培养青少年的心性。
第四,康德的根本恶理论批判了强权主义政治。
按照强权主义的理论,“政治权力就是实现人类永恒幸福的最佳方式”。
然而,从康德的根本恶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恶的倾向往往会让一部分人利用权力压迫和剥削其他人,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以及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对方辩友就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一争论千年的话题展开辩论,我方观点认为:人性本善!开宗明义、概念先行。
人性是指人的本性。
本即本源,善指人的行为在满足个人欲望的过程中不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正当利益,并有益于社会。
而恶则相反,指人的行为在满足个人欲望的过程中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于社会有害。
下面我将从人性本善的原因、恶产生的缘由及人的向善性三方面具体论证我方观点的正确性:第一,为什么我们说人性本善?孔孟之言或许不完全可行,但事实胜于雄辩。
提灯女神南丁格尔、活圣人特瑞莎修女、天地英雄李剑英等等不胜枚举的事例无不在向世人昭示着人在面对生与死、小我与大我的抉择时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光辉。
这不仅仅是外在教化的成果,更多的是人内心的本善的流露。
感性的认识或许片面,但科学同样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
2006年3月北京科技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
科学家意外的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证明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事实雄辩的证明:人性本善!第二,不可否认人确实存在恶,那么恶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与生俱来的不仅有本善的社会性,还有自然性的的本能与欲望。
欲望本没有错,只是由于环境的作用让欲望无节制地扩张从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这便形成了恶的果。
所以欲望是因,环境是催化剂,让欲望转化为损害他人的行为而后造成恶之果。
但人往往会在作恶以后产生负罪感,而负罪感的产生正是由于人内心深处的善根在谴责人的恶行。
第三,人都具有趋善性。
人都渴望自己是善的。
但由于人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欲望很容易跨越理智的防线,倒向恶。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欲望与恶往往只是一线之隔,但人有善根,不想作恶。
所以善需要教化的维持与加强,从而遏制欲望的无限制扩张,减少恶的产生。
人的趋善性同样表明人性本善。
论康德的“善恶”观
则表 面看来 似乎 必须 由善 恶概念 提供 基础 ) ,而 只 ( 如这 里也 发生 的那样 )在这 法则 之后 并通 过 它 正
来得到规定 。 ”④ 康德 把善恶与福 祸绝对分 开 ,认为善 、恶不 是 福 、祸 ,也不属 于事物 的对 象或性质 。它首先属 于 行 为本身 ,是指行 为作 为客体 ( 观对象 )是否 体 客 现 了 道德 律令 。康 德 以古 希腊 斯 多 亚 派 的人 为 例 子 .来证 实行 为的善恶与 经验 的福祸 是根本不 同的
5 l 汉论坛 2 江
吧 ,我是 永远 也 不 会 承认 你 是某 种 恶 的东 西 的 ! ’ 我们 当然可 以嘲笑他 。但他 毕竟是 对的 。他所感 到
的是一 种祸 ,这是 他 的喊 叫所透露 了的 :但 因此 就
在 他 身上 看 出 一种 恶 ,这 是 他根 本 没 有理 由承 认
户 ,而是从 他 的 自然 目的论 ( 三批判 )思想 中引 第 申出来 的 这里 ,二 者虽然在对 康德批判 哲学 的整 体性把握上 存在分歧 ,但都认 同晚年康德 的历史 观
是他对理性 与 自由这一 近代哲学 精神进行 反思论证 的重要组成 部分 ,康 德的历 史观是研究康 德哲学 不
德 的历史哲学论 文构成他 的批判哲 学理论体 系的另
一
重要的有机 组成部分 .是三大批 判之外 的 “ 四 第
批判” ,即历 史理 性批 判 。也 有学 者不 赞成 这种 观
点 ,认 为康 德 的 历史 哲 学论 文 的思 想 并非 别立 门
畴 不一样 。范畴 是不能脱 离经验材料单 独形成 知识
有善 和恶 的问题 。比如洪 水淹死 了人 ,没有人 说这 个 自然灾害非 常恶 ,没 有人说这洪 水有罪 。善 的动 机造成 了恶劣 的后 果 ,但我们 不能说这 个事情 是不
辩题:人性本善
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总决赛辩词正方一辩吴淑燕:大家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
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
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
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
虽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极力主张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形成道德。
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
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也就是说,人一旦违犯道德而不会受到处罚,人就不会遵守道德的约束了。
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
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许多人遵守交通规则。
而根据人性本恶的前提假设,霍布斯认为必须有一个绝对的、无所不在的权威监督每个人履行道德规约。
如果人性本恶,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规约,但是事实证明:人还是有善行、人还是有道德、还是有利他的行为。
如果人性本恶,(时间警示)那么我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是活在一个“老大哥”无时不刻不监督我们的世界当中;第二个是我们人类社会将是彼此不再相信。
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会看到一个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来,人们则说他居心不良;而我们在辩论会中建立起来的友谊都是虚假的装腔作势。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社会当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君主曾经产生过,但是舍己为人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
而在生活当中,为善不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
泰丽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众生永远不得渡,则已终身不作佛”的慈悲宏愿,难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证吗?(时间到)谢谢!(掌声)。
反方一辩姜丰:谢谢主席,大家好!我先要指出一点的是,康德并不是一个性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