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抗血小板抗体

人抗血小板抗体
人抗血小板抗体

人抗血小板抗体IgG/M/A(PA-IgG/M/A)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预期应用

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液体中血小板抗体IgG/M/A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血小板抗体水平。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血小板抗体、生物素化的抗人血小板抗体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血小板抗体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一块(96孔)

标准品(冻干品):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500n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成500ng/ml ,250ng/ml,125ng/ml,62.5ng/ml,31.2ng/ml,15.6ng/ml,7.8n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n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250ng/ml标准品:取0.5ml500n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2.样品稀释液:1×20ml/瓶。

3.检测稀释液A:1×10ml/瓶。

4.检测稀释液B:1×10ml/瓶。

5.检测溶液A:1×120u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A1:100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u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ul

检测溶液A加99ul检测稀释液A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6.检测溶液B:1×120u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B1:100稀释。稀释方法同检测溶液A。

7.底物溶液:1×10ml/瓶。

8.浓洗涤液:1×3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9.终止液:1×10ml/瓶(2N H2SO4)。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后于1000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8°C1000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u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u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

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检测溶液A工作液100ul(取1ul检测溶液A加99ul 检测稀释液A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ul/每孔,甩干。

4.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同检测A工作液)100u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u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u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兰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u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注:

1.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最后加底物溶液及2N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2.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标准品、检测溶液A工作液、检测溶液B 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检测溶液A工作液或检测溶液B工作液。

4.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

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特异性

本试剂盒可同时检测重组或天然的人血小板抗体,且与其它相关蛋白无交叉反应。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

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2.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3.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最好做复孔。

4.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稀释倍数。5.在配制标准品、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6.底物请避光保存。

检测范围:

7.8ng/ml-500ng/ml

说明

1.在储存及孵育过程中避免将试剂暴露在强光中。所有试剂瓶盖须盖紧以防止蒸发和污染,试剂避免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为蛋白水解酶的干扰将导致出现错误的结果。

2.小心吸取试剂并严格遵守给定的孵育时间和温度。请注意在吸取标本/标准品,酶结合物或底物时,第一个孔与最后一个孔加样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太大,将会导致不同的“预孵育”时间,从而明显地影响到测量值的准确性及重复性。而且,洗涤不充分将影响试验结果。

3.试剂盒保存:部分试剂保存于-20℃,部分试剂保存于2-8℃,具体以标签上的标示为准。

4.浓洗涤液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5.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6.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7.所有的样品都应管理好,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样品和检测装置。

8.有效期:6个月

血小板抗体检测 宣传

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固相凝集法) 一、基本原理: 血小板抗体检测是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血小板的免疫性抗体,包括三类:1.ABO血型系统和HLA系统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产生的特异性抗体,3.药物所致的血小板抗体 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作用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TP的临床症状很重要,但仍为排除性诊断。如结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则对ITP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2、血液系统疾病辅助诊断: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有辅助诊断意义。 3、孕期流产风险评估:血小板抗体筛查可对孕期流产风险做出评估,尤其适用于有多次妊娠史、习惯性流产史以及不孕不育情况查因。(二)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应用 1、预防红细胞输注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后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高于阴性者,对于血小板抗体阳性采取干预措施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降低,极大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2、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多次输血后出现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检测血小板抗体对提高血小板治疗效率和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三、血小板抗体检查的筛查对象 1、血液肿瘤科病人:评价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水平,辅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障、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2、需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患者:特别是需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建议提前筛查血小板抗体,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 3、妇产科孕检:评价孕期流产风险,尤其适用于有多次流产史患者查因。

[资料]血小板抗体检测意义

[资料]血小板抗体检测意义 血小板抗体检测意义 因血小板抗体引起的临床问题和疾病已引起全社会的严重关注,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血小板抗体检测(或筛选)包括白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抗体。 白细胞、血小板抗体是引起临床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最主要原因,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临床很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输注红细胞为 2,6%,输注血小板为20,30%,多次输血患者高达 27,,63,,而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与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是影响临床安全输血的严重因素。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对于预防和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非常有意义。 (一)输注红细胞悬液: 1.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患者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高于血小板抗体检测阴性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患者经干预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下降。 2. 干预措施: 1)建议使用去白的红细胞(血库型或床旁型白细胞滤器) 2)建议使用洗涤的红细胞 3)使用药物 (二) 输注血浆: 1)输血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 文献报道,输血后发生的一系列严重呼吸窘迫病,其80%病例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血小 抗体。研究已经证实:血小板抗体是引起TRALI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海市血液中心杨颖教授认为中国免疫性TRALI发病虽少,但严重型较多。 2)不同国家TRALI发生\死亡率 UK SHOT 德国丹麦法国加拿大 1996-2003 1995 – 2002 1999 – 2002 1994 –1998 2000 –2003 例数 139 101 6 34 21 发生率% 7 3 7 0-15 0-5 死亡率% 9 NR NR 20 9 检测患者、供者血液的血小板抗体是可行的、必要的,目的是进一步保证输血安全。 (三)输注血小板 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30%,70%,其中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约为20%。 血小板抗体是临床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最主要原因,文献报道20,80%多次 输血的患者出现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会导致昂贵的血液和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身体损害。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与血小板抗体有关的疾病的重要依据,其对不孕 不育和因子宫肌瘤引起死胎都有极大的影响。 鉴于血小板抗体对临床的重要价值,为此该项目得到2011年11月1日卫生厅质量检 查组的充分肯定。目前我省兄弟医院已相继开展,有浙一、浙二、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医院,我市有李惠利医院、市一、鄞州医院、鄞州二院等。收费:

血小板抗体检查及配血操作规程

【口的】Capture-??是设计用来检测血小板IgG抗体的固相系统。可为血小板输注无 效患者进行血小板配血。 【适用范圉】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输注前配血 【检测原理】 Capture-P是一个固相抗体检测系统,是曲Rachel等人4、Juji等人5和 Sh让毗&等人6发表的检测过程改良而来。患者或供体血小板首先结合于聚苯乙烯微孔表面。然后用它们来捕获患者或供体血浆中的血小板抗体。血清在结合有血小板的微孔中进行简短孵育,使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如果抗体存在)。把微孔中游离的IgG 冲洗掉,并加入结合抗IgG指示红细胞。进行离心,这样会使指示红细胞与结合于固定的血小板上的 抗体接触。阳性检测中,在指示红细胞和结合血小板抗体间形成了抗免疫球蛋口G桥 联,从而阻止了指示红细胞向微孔底部的移动。作为这种桥联的结果,指示红细胞会形成一个汇合单层从而覆盖固定的血小板。相反,如果是阴性检测,当不存在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时,指示红细胞的移动就不会被阻止,就会被离心到微孔底部,进而形成紧密圧缩、清晰的细胞扣。可以使用事先经过冲洗和保存的血小板,这个步骤是可以选择的。使用血小板冲洗和储存洛液洗涤血小板,使之不含污染性血浆蛋口和非血小板细胞成分,这样的血小板可以用来制备Capture-P检测微孔的单分子层。 【主要组成成份】 Capture-P检测微孔板:1X8微带板,坚硕U型底部,表面覆盖特异性血小板粘合剂。每个微带板可以进行8个单独的检测。这些微带板保存于一个可重复性密封的铝箔袋中, 铝箔袋中含有干燥剂和湿度计。微带板可以单使用,也可以多个使用。未使用的微带板.干燥剂和湿度计要立即谨慎重新密封于铝箔袋中,以免暴露于湿气中使粘合剂失效。Capture检测微孔的辅助试剂:(另行购买) Capture LISS:低离子强度溶液,含有甘氨酸、漠甲酚紫染料和防腐剂叠氮化钠(0. 1%)* O Capture-P指示红细胞:结合有兔抗人IgG抗体的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浮在缓冲溶液(预先加入氯霉素(0. 25 mg/mL),新霉素(0.1 mg/mL)和庆大霉素(0.05 mg/mL))中。如果指示红细胞出现轻微的聚集,这是正常现象。 Capture-P阳性对照血清(弱):含有血小板抗体。加入叠氮化钠(0. 1%)作为防腐剂*o Capture-P阴性对照血清:不含有血小板抗体。加入叠氮化钠(0. 1%)作为防腐剂叫进行Capture-P 试验的组分(Capture-P指示红细胞,Capture LISS, Capture-P对照 血清,Capture-P检测微孔)在有效期内可以交替使用,而不用管它们的批号(前提是 这些组分都在有效期内)。 【储存条件】在不使用微带板时,在1-10摄氏度下保存。其它辅助试剂在1—10 摄氏 度下保存。 【样本要求】 血小板来源:源自供体血小板的样本应该采集于加有EDTA, ACD, CPD或CPDA-1的容器内。不能使用已凝固的血样。样本釆集后,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必须储存在20°C至 25°C。检测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从血小板浓缩袋中取出的密封小辫片段必须在釆集 日期24小时内进行检测。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 血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邹平县人民医院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一、目前血小板输注状况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的推广,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多次输血或输多次及多人份的血小板可以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这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血小板上的非特异性抗原中HLA-I类抗原及ABH抗原在血小板输注中具有临床意义。供者与受者之间HLA抗原不合可能产生HLA抗体,而HLA抗体是导致PTR最常见的免疫性原因。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常和HLA抗体共存,单独由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的PTR 比较少见。由于本院输注血小板的病人多为血液病病人,这些病人输注血小板的量大且比较频繁,但长期输注后由于免疫因素或其他因素(如发热、严重感染、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DIC、消耗性凝血障碍等)导致PTR的发生频率也比较高,这为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提供了条件。 由于ABO、HLA、HPA等抗原不合是引起PTR的主要免疫因素,因此对于存在HLA和HPA抗体的患者,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案是选择ABO同型、血小板HLA和HPA交叉配型相合的单一供者的血小板输注,即相容性血小板输注,取代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随机血小板输注。 二、输血科开展的新项目 1.血小板抗体筛查:使用HLA抗体筛查试剂盒,采用ELISA方法筛查 HLA I类IgG抗体。

血小板与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与抗血小板治疗 史旭波,胡大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北京i00730) 关键词:血栓形成;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糖蛋白类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83X(2008)04—0229—03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小板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抗血栓治疗已不仅仅是控制凝血酶的生成及其活性,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的基石。药物的选择也不仅仅是阿斯匹林,其它药物诸如抵克力得和氯比格雷对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有效的静脉药物如糖蛋白(GP)11 b/Ⅲa受体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仍在不断研制。我们简要讨论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特点。1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1.1 血小板的黏附、激活与聚集血小板在维持血管完整性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整个血管表面都覆盖着一层完整的单层内皮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不与血小板发生反应。血管内皮受损后暴露出胶原纤维等内皮下基质。数秒后,循环中流动的血小板颗粒通过VOn Willebrand(vW)因子作为桥梁快速黏附于暴露的胶原等血管内皮下组分。vw 因子来源于血浆或血小板颗粒,正常情况下并不能与血小板结合,当vw 因子与暴露的胶原结合后可导致其构型发生改变,使其能够与循环中未活化血小板上的GP I b受体结合。这些起始的血小板一血管作用引起了包括血小板激活的一系列反应。血小板激活后释放颗粒成分,可导致更多血小板的黏附并随后发生聚集,最终一层血小板覆盖于受损的血管表面。聚集的血小板逐渐增多直至破损的内皮被封堵。如果血管壁的损伤较重,单纯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不足以完成封堵,则需要凝血系统的参与以形成更大和更牢固的血凝块。血小板激活后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膜磷脂蛋白成分重新排列,提供有效的磷脂膜表面以便凝血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凝血因子Va、Ⅷa、Ⅸa、X a、Ⅺa均可通过与血小板磷脂表面的.血栓专栏.结合而加快之间相互反应速度。虽然通过兴奋剂可引起血小板激活,但血小板聚集过程主要是由血小板膜GP11 b/Ⅲa受体介导。该受体主要跟纤维蛋白原结合,在血小板间形成交联桥,将血小板联接在一起以形成血栓的支架。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 配血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邹平县人民医院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一、目前血小板输注状况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的推广,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多次输血或输多次及多人份的血小板可以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这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血小板上的非特异性抗原中HLA-I类抗原及ABH抗原在血小板输注中具有临床意义。供者与受者之间HLA抗原不合可能产生HLA抗体,而HLA抗体是导致PTR最常见的免疫性原因。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常和HLA抗体共存,单独由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的PTR 比较少见。由于本院输注血小板的病人多为血液病病人,这些病人输注血小板的量大且比较频繁,但长期输注后由于免疫因素或其他因素(如发热、严重感染、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DIC、消耗性凝血障碍等)导致PTR的发生频率也比较高,这为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提供了条件。 由于ABO、HLA、HPA等抗原不合是引起PTR的主要免疫因素,因此对于存在HLA和HPA抗体的患者,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案是选择ABO同型、血小板HLA和HPA交叉配型相合的单一供者的血小板输注,即相容性血小板输注,取代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随机血小板输注。 二、输血科开展的新项目 1.血小板抗体筛查:使用HLA抗体筛查试剂盒,采用ELISA方法筛查 HLA I类IgG抗体。

(完整版)ACS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

---------------------------------------------------------------最新资料推荐------------------------------------------------------ ACS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斑块表面血栓形成和/或远端血栓栓塞,造成完全或不完全心肌缺血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根据心电图表现, ACS 分为 STE-ACS和 NSTE-ACS。 STE-ACS 反映了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血栓成分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即红血栓。 NSTE-ACS 反映了冠状动脉非完全闭塞,血栓成分以血小板为主,即白血栓。 无论 STE-ACS 还是 NSTE-ACS,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都是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抗栓在 ACS 的治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是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关键环节,两者在体内紧密联系,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后又将促进凝血过程。 抗栓治疗应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全球每年有 170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ACS 患者住院期间及远期死亡率分别为 6%和 12%。 1/ 8

大量的研究证明,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 ACS 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但另一方面,各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同样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平衡血栓与出血风险是 ACS 患者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的重点及难点,尤其在高危患者和某些特殊人群如高龄、肾功能不全等。 一、抗血小板治疗首先,无论 STE-ACS 还是 NSTE-ACS,急性期双联(甚至多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必须的。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Ⅲa(GPⅡ b/Ⅲa)受体拮抗剂和西洛他唑等。 阿司匹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大量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已经证实了它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缺血事件。 目前,多数指南推荐 ACS 患者起始负荷剂量为 160~325 mg (非肠溶制剂),急性期剂量应在 150~300 mg/d 之间,3 天后可改为小剂量即 75~100 mg/d 维持治疗。 所有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还推荐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急性期立即给予氯吡格雷 300~600 mg 的负荷剂量,然后每天 75 mg 维持。 在考虑行 PCI的患者,可使用 600 mg 氯吡格雷作为负荷剂量以更迅速地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抗体(固相凝集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为规范血小板抗体检测操作,保证检测的有效性及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规程》4.19.4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 3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负责血小板抗体的检测。 4原理微孔板反应孔中包被有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针对血小板表面糖蛋白IIb/IIIa、Ib/V/IX),血小板悬液经离心洗涤后可在反应孔底部表面形成血小板单层。加入受检血清或血浆,在孔中经过孵育后,若该血清或血浆中含有血小板抗体,则该抗体和反应孔中的血小板单层结合,未结合的成分通过洗涤被去除。加入抗IgG及IgG致敏红细胞(指示红细胞),经离心后指示红细胞通过抗IgG的桥连与血小板单层上的血小板抗体结合,因此阳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黏附在反应孔底部表面,而阴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于反应孔底部中央。 5设备与材料 5.1材料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冻干粉)、 血小板抗体检测用指示红细胞(固相凝集法)。 5.2设备平板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 6检测环境室温应控制在18-25℃,湿度应控制在30%-70%。 7操作步骤 7.1血标本采集及处理 7.1.1检测样本准备 7.1.1.1采集患者静脉血2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或枸橼酸钠抗凝, 经3000rpm离心5分钟,分离出血浆进行检测。 7.1.1.2如果患者血标本为如果患者血标本为不抗凝血,经3000rpm离心5-10 分钟,取上清进行检测。 7.1.1.3如果患者血标本为血浆(血清),3000转离心5-10分钟。 7.1.2血标本处理样本4℃可保存7天。若需长期保存,应离心后分离血清或血浆,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

邹平县人民医院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 一、目前血小板输注状况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的推广,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多次输血或输多次及多人份的血小板可以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这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血小板上的非特异性抗原中HLA-I类抗原及ABH抗原在血小板输注中具有临床意义。供者与受者之间HLA抗原不合可能产生HLA抗体,而HLA抗体是导致PTR最常见的免疫性原因。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常和HLA抗体共存,单独由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的PTR比较少见。由于本院输注血小板的病人多为血液病病人,这些病人输注血小板的量大且比较频繁,但长期输注后由于免疫因素或其他因素(如发热、严重感染、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DIC、消耗性凝血障碍等)导致PTR的发生频率也比较高,这为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提供了条件。 由于ABO、HLA、HPA等抗原不合是引起PTR的主要免疫因素,因此对于存在HLA和HPA抗体的患者,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案是选择ABO同型、血小板HLA和HPA交叉配型相合的单一供者的血小板输注,即相容性血小板输注,取代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随机血小板输注。 二、输血科开展的新项目

1.血小板抗体筛查:使用HLA抗体筛查试剂盒,采用ELISA方 法筛查HLA I类IgG抗体。 2.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针对血小 板GP IIb/IIIa和HLA I类抗原的IgG抗体,方法快速、灵敏,并可区分血小板特异抗体和HLA I类抗体。 三、临床意义 1. HLA抗体检测 (1)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人,通过检测血小板HLA I类抗体,可以协助医生寻找病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2)指导医生为HLA I类抗体阳性的病人选择合适的血小板输注方案,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3)对于反复输注血小板的病人,定期测定血清中的HLA抗体可以预测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能及时发现导致病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免疫性因素。 2. 血小板交叉配型 (1)区分病人血小板抗体的类型。 (2)对于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人,通过进行血小板配型,可以为病人选择相对应抗原阴性的血小板进行输注,从而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四、检测说明 采用不抗凝的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标本要求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

抗血小板治疗的争议与共识

483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11月 第28卷 第7期(总第185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November,2013,Vol. 28 No.7(Serial No.185) ·专题评论· 抗血小板治疗的争议与共识 刘健,郭静萱 作者单位:100044 北京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内科(刘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心内科(郭静萱) 作者简介:刘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冠心病诊断和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冠脉影像及功能学方面研究 Email: jianliu68@https://www.360docs.net/doc/546476440.html, 通讯作者:郭静萱 Email: jianliu68@https://www.360docs.net/doc/546476440.html,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3614(2013)07-0483-03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3.07.002 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大约70万人死于冠心病,约占全部死亡的四分之一[1]。而冠心病的死亡主要是由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抗栓治疗能显著降低ACS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ACS 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在过去的十年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ACS 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相关的冠脉内血栓和再梗死风险,是目前ACS 治疗和PCI 围术期标准的抗血小板方案。但是,对于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剂量、强度、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涌现后血栓和出血的平衡等重要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答案。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话题主要在如何进一步改善ACS 患者和PCI 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特别在预防缺血事件和避免出血增加的平衡、亚洲患者是否存在抗血小板治疗“抵抗”问题,以及如何克服这个问题等方面。本文将在这几个方面,综述目前的争议及可能达成的共识。 1 平衡抗血小板治疗的缺血/出血风险,实现最大化临床获益 对于ACS 患者, 特别是高危患者,积极的PCI 治疗减少了因缺血风险导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降低了死亡风险。随着人们对ACS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ACS 患者长期存在血小板激活所带来的血栓风险,因此,就要求强效和长程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近十年来,噻吩吡啶类的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摘要 近10年,氯吡格雷广泛地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随着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相继问世,如何平衡缺血和出血的风险仍是重要话题。而围绕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剂量、作用强度及联合用药等问题的争论依然存在。本文尝试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始终是ACS 及PCI 患者的“标准”治疗手段。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诸如CURE,CLARITY,COMMIT,CREDO 等都证明了上述疗法针对ACS 患者,无论其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包括冠脉搭桥术(CABG)]还是药物保守治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随着逐步强调并重视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强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后带给患者的高出血风险也在相应增加。GRACE 研究是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其数据表明ACS 患者院内出血风险达4%[2]。同时,中国的ACS 临床路径的疾病登记研究结果也证实ACS 患者院内大出血风险接近5%[3]。GUSTO、OASIS、CURE 等多项研究均证实,ACS 患者长期抗栓治疗中发生出血发生率很高—最高可达10%。ACS 患者的高出血风险显著影响其远期预后,并可导致死亡率显著升高。一项研究显示,ACS 患者住院期间 发生大出血导致死亡风险升高3~6倍[4]; 另一项研究则提示,对于CRUSADE 评分>30的出血中高危以上患者,抗栓治疗出血风险增加2~4倍,死亡率增加2~3倍[5],可见出血并发症对ACS 患者预后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着对出血危害认识的逐步深化,临床抗血小板治疗的理念也在逐渐改变,由传统的强调降低缺血事件相对危险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兼顾缺血与出血危险的抗栓策略,即强调缺血和出血双获益。在美国NCDR 登记研究数据库中,PCI 治疗前依据出血风险度进行分层发现,出血高危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策略可降低出血风险。近年来,包括欧洲心脏病协会(ESC)不稳定性心绞痛( UA)/非ST 段抬高型心肌

血小板抗体检测意义

血小板抗体检测意义 因血小板抗体引起的临床问题和疾病已引起全社会的严重关注,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血小板抗体检测(或筛选)包括白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抗体。 白细胞、血小板抗体是引起临床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最主要原因,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临床很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输注红细胞为2~6%,输注血小板为20~30%,多次输血患者高达27%~63%,而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与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是影响临床安全输血的严重因素。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对于预防和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非常有意义。 (一)输注红细胞悬液: 1.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患者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高于血小板抗体检测阴性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患者经干预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下降。 2. 干预措施: 1)建议使用去白的红细胞(血库型或床旁型白细胞滤器) 2)建议使用洗涤的红细胞 3)使用药物 (二) 输注血浆: 1)输血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 文献报道,输血后发生的一系列严重呼吸窘迫病,其80%病例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血小 抗体。研究已经证实:血小板抗体是引起TRALI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海市血液中心杨颖教授认为中国免疫性TRALI发病虽少,但严重型较多。 2)不同国家TRALI发生\死亡率 UK SHOT 德国丹麦法国加拿大 1996-2003 1995 –2002 1999 –2002 1994 –1998 2000 –2003 例数139 101 6 34 21 发生率% 7 3 7 0-15 0-5 死亡率% 9 NR NR 20 9 检测患者、供者血液的血小板抗体是可行的、必要的,目的是进一步保证输血安全。

血小板相关抗体

【摘要】研究目的:采用免疫荧光法(IFT)对免疫性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进行检测,评价IFT检测PAIgG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血小板减少症的免疫性与非免疫性的临床价值。对象与方法:实验对象取自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临床已确诊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30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30例,以及成年健康志愿者血清15名,将实验分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正常人三组。取巨核细胞株(购自上海博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细胞传代培养成巨核细胞,将上诉三组血清与正常培养的巨核细胞进行孵育后,将正常培养的巨核细胞涂片、烘干固定,用1%小牛血白蛋白(BSA)覆盖,恒温箱孵育后室温封闭,加入待检血清孵育,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小鼠抗人CD6l (MAH-CD61-FITc)和德州红标记的山羊抗人球蛋白G(GAH-IgG-Texas Red)分别加到玻片上,进行孵育,过夜洗片,晾干。然后观察巨核细胞表面在荧光显微镜下的所显现的荧光颜色,并分析巨核细胞与GAH-IgG-Texas Red结合后的荧光灰度值。分析三组对象血清PAIgG荧光值情况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性,分析其意义。结果:1.根据对血小板减少患者PAIgG检测后,我们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免疫荧光技术定性检测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66.7%,阳性预测值72.9%,阴性预测值86.9%,误诊率33.3%,漏诊率10.0%,诊断效率为78.3%。用IFT定量法诊断的敏感度是93.3%,特异度63.3%,阳性预测值71.8%,阴性预测值90.5%,误诊率36.7%,漏诊率6.7%,诊断效率为78.3%。2.免疫性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PAIgG水平均较健康人组升高,且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明显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结论:1.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AIgG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临床上可作为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项筛查指标,检测结果为阴性可初步排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但阳性结果仍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还需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排除,以此减少临床对免疫性血小板的漏诊误诊率。2.鉴于血小板在体外存在容易激活和聚集的特点,临床工作中及时获取一定量的血小板较困难,此次试验我们行巨核细胞培养,应用IFT检测巨核细胞与受检血清结合后的PAIgG,通过测定巨核细胞表面平均荧光灰度值,分析三组实验对象与巨核细胞结合的血清抗体含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更直观,排除了血液中其他抗体成分的干扰,确保实验可靠性。3.对于血小板减少症,IFT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有望成为取代昂贵的流式细胞术及MAIPA实验检查(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捕获血小板抗原试验),易于推广使用。4.在对IFT的定性和定量法比较中,我们可得出两种方法的诊断效率均较高,二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相比之下定性法更快速,直观,无需软件分析即可直接得出结果,花费相对定量法低,在临床推广使用比定量法可行性高。5.两血小板减少症组的血清PAIg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而免疫组患者血清PAIgG水平升高更突出,与非免疫组之间PAIg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是否可通过联合检测其他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提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检测特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7.此次实验检测三组与巨核细胞结合的血清PAIgG,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但不能作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之间的鉴别。还原 【摘要】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method,FCM)联合检测血小板表面CD 61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FCM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59例ITP患者和24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非ITP患者PAIg(包括PAIgA、PAIgM、PAIgG)表达率、荧光强度和CD 61表达率,并对三组人群结果进行比较;并将ITP患者PAIg、CD 61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TP患者和非ITP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PAIgA、PAIgM、PAIgG 表达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然而,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ITP组CD 61表达率显著低于非ITP组(P<0.05),而非ITP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AIgA、PAIgM、PAIgG与血小板计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以PAIgA相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的推广,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多次输血或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的推广,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多次输血或输多次及多人份的血小板可以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这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血小板上的非特异性抗原中HLA-I类抗原及ABH抗原在血小板输注中具有临床意义。供者与受者之间HLA抗原不合可能产生HLA抗体,而HLA抗体是导致PTR最常见的免疫性原因。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常和HLA抗体共存,但作用不强,单独由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的PTR极其少见。 由于ABO、HLA、HPA等抗原不合是引起PTR的主要免疫因素,因此对于存在HLA和HPA抗体的患者,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案是选择ABO同型、血小板HLA和HPA交叉配型相合的单一供者的血小板输注,即相容性血小板输注,取代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随机血小板输注。 一、临床意义 1. HLA抗体检测 (1)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人,通过检测血小板HLA I类抗体,可以协助医生寻找病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2)指导医生为HLA I类抗体阳性的病人选择合适的血小板输注方案,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3)对于反复输注血小板的病人,定期测定血清中的HLA抗体可以预测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能及时发现导致病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免疫性因素。 2. 血小板交叉配型 (1)区分病人血小板抗体的类型。 (2)对于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人,通过进行血小板配型,可以为病人选择相对应抗原阴性的血小板进行输注,从而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二、检测说明 采用不抗凝的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标本要求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

血小板抗体试剂盒

人抗血小板抗体IgG/M/A(PA-IgG/M/A)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预期应用 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液体中血小板抗体IgG/M/A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血小板抗体水平。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血小板抗体、生物素化的抗人血小板抗体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血小板抗体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一块(96孔) 标准品(冻干品):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500n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成500ng/ml ,250ng/ml,125ng/ml,62.5ng/ml,31.2ng/ml,15.6ng/ml,7.8n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n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250ng/ml标准品:取0.5ml500n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2.样品稀释液:1×20ml/瓶。 3.检测稀释液A:1×10ml/瓶。 4.检测稀释液B:1×10ml/瓶。 5.检测溶液A:1×120u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A1:100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u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ul

围术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与应对策略

围术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与应对策略 摘要 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用于预防危险人群的栓塞事件,中断或暂停尽管可以降低围术期出血几率但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因此,应该了解围术期常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药效和药代学特点,以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来平衡并降低出血与栓塞的风险。 随着对血栓栓塞性疾病认识的深入和新型抗栓药物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病人在围手术期将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能的出血风险无疑给外科手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应该了解围术期常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药效和药代学特点,以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来平衡并降低出血与栓塞的风险。 1 围术期抗凝/抗血小板药 凝血酶和血小板的作用是血栓形成中互相促进的两个主要环节。抗栓治疗主要针对两个环节,分别称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静脉系统血栓的防治主要针对凝血酶;动脉血栓的防治则以抗血小板为主。而对于一些重症病人,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需要同时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1]。 1.1 常见抗凝药物 1.1.1 香豆素衍生物[2] 代表药物为华法林,是主要的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抗凝作用出现较慢,一般口服后8~12h 后才发挥作用,1~3d达到高峰,停药后其抗凝作用维持2~5d。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用于监测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多数情况下,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应维持PT所对应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 1.1.2标准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3-4] 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与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主要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来发挥强大的抗凝作用。 UFH的剂量-效应(dose-effect)相关性较差,其强度与持续时间并不随剂量增加而成正比增强及延长。肝素相关的出血风险随剂量增加。其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有关,静脉注射UFH 100、400、800 IU/kg,半衰期分别为1、2.5、5h。可以用鱼精蛋白静脉注射来中和UFH的抗凝效应,使用比例为:鱼精蛋白1mg∶UFH100U。 LMWH半衰期是UFH的3~4倍,抗凝效果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临床应用无需常规监测APTT。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不易被鱼精蛋白拮抗,不用于体外循环抗凝。

血小板与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与抗血小板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作者:史旭波胡大一关键词: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小板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抗血栓治疗已不仅仅是控制凝血酶的生成及其活性,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的基石。药物的选择也不仅仅是阿斯匹林,其它药物诸如抵克力得和氯比格雷对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有效的静脉药物如糖蛋白(GP)IIb/IIa受体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仍在不断研制。本文简要讨论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特点。 1.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1.1血小班的粘附、激活与聚集 血小板在维持血管完整性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整个血管表面都覆盖着一层完整的单层内皮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不与血小板发生反应。血管内皮受损后暴露出胶原纤维等内皮下基质。数秒后,循环中流动的血小板颗粒通过Von Willebrand(vW)因子作为桥梁快速粘附于暴露的胶原等血管内皮下组份。vW因子来源于血浆或血小板颗粒,正常情况下并不能与血小板结合,当vW因子与暴露的胶原结合后可导致其构型发生改变,使其能够与循环中未活化血小板上的GPIb受体结合。这些起始的血小板-血管作用引起了包括血小板激活的一系列反应。血小板激活后释放颗粒成份,可导致更多血小板的粘附并随后发生聚集,最终一层血小板覆盖于受损的血管表面。聚集的血小板逐渐增多直至破损的内皮被封堵。如果血管壁的损伤较重,单纯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不足以完成封堵,则需要凝血系统的参与以形成更大和更牢固的血凝块。血小板激活后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膜磷脂蛋白成份重新排列,提供有效的磷脂膜表面以便凝血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凝血因子Va、VIIIa、IXa、Xa、XIa均可通过与血小板磷脂表面的结合而加快之间相互反应速度。虽然通过兴奋剂可引起血小板激活,但血小板聚集过程主要是由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介导。该受体主要跟纤维蛋白原结合,在血小板间形成交联桥,将血小板联接在一起以形成血栓的支架。糖蛋白IIb/IIIa受体除了其在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主要作用外,它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通过其配体参与血小板的粘附作用。形成富含血小板的团块是血管损伤后的最初止血反应,然后纤维蛋白交织在血小板间形成一种网,最后形成不渗透的牢固的混合血栓。 1.2血小板活化反应 在正常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而在某些生理状态或病理状

抗血小板治疗原则和建议

2012年12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了2013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将解读《指南》中的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内容,涉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溶栓、溶栓后延迟PCI三种情况下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原则和建议。 1、指南推荐建议 2013版《指南》针对ST段抬高型心梗梗死(STEMI)临床决策中的各个阶段,推荐了不同资源配置情况下的疾病管理系统,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得到治疗。《指南》还提出了快速恢复闭塞冠脉血流的建议以及院外管理计划。《指南》作者指出,2013版《指南》的重点放在再灌注治疗的进展、患者转运流程、基于循证的抗栓药物治疗和二级预防策略上,总体目的是优化以患者为核心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管理。 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治疗后延迟PCI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2、指南解读 直接PCI氯吡格雷证据级别提升 新版《指南》中,直接PCI患者推荐应用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Ⅰ类推荐,B级证据),与2009年版ACCF/AHA STEMI管理指南相比(Ⅰ类推荐,C级证据),证据级别有所提升。这是由于参考了两版指南发布期间出现的一些新的循证证据。例如CURRENT-OASIS 7研究和TRITON-TIMI 38研究结果的新数据。 CURRENT-OASIS 7研究进一步增加了氯吡格雷在直接PCI患者的证据。另外,虽然在TRITON-TIMI 38研究中,普拉格雷组的30天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但是,该研究中在冠脉血管造影之前很少有患者应用了氯吡格雷,另外所用氯吡格雷的负荷剂量为300 mg,这两个因素可能导致了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别。《指南》指出,在STEMI患者中权衡普拉格雷相对于氯吡格雷的益处时,应考虑到普拉格雷增加出血风险这一问题。既往有卒中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不应当应用普拉格雷,在年龄≥75岁的患者或体重<60 kg的患者中也未发现应用普拉格雷获益。 PLATO-STEMI研究提供了STEMI患者直接PCI抗血小板治疗证据。该研究中,虽然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降低心梗风险(P=0.03),但是主要疗效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降低未达统计学显著意义(P=0.07),也未能减少心血管死亡(P=0.07)。而在PLATO研究中替格瑞洛组非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的大出血风险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4.5%对3.8%,P=0.03),非CABG相关TIMI大出血显著增加(2.8%对2.2%,P=0.03)。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STEMI指南推荐,在无法获得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或对此两药有禁忌的患者中,建议使用氯吡格雷(Ⅰ类推荐,C级证据)。但无论是在2009版还是2013版的美国STEMI指南中,一直将氯吡格雷作为一线方案推荐。 直接PCI术前氯吡格雷负荷剂量锁定600 mg 在2009版美国心肌梗死管理指南中,推荐的氯吡格雷负荷剂量为至少300~600 mg (Ⅰ类推荐,C级证据)。新版《指南》中,将氯吡格雷的负荷剂量确定为600 mg。《指南》中写道,“ 600 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优于300 mg,因为大剂量可以更广泛和快速地抑制血小板,另外CURRENT-OASIS 7亚组分析报告了更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益 处。”2012 年欧洲指南中推荐的氯吡格雷负荷剂量也是600 mg。当前关于双倍剂量氯吡格雷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的比较已经有相关研究的证据发表。 CURRENT-OASIS 7研究在39个国家的597个中心开展,接受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加倍剂量的氯吡格雷组(第1天600 mg,第2~7天150 mg,之后75 mg/d)或标准剂量组(第1天300 mg,之后75 mg/d)。主要终点是30天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结果显示,双倍剂量较标准剂量的氯吡格雷显著减少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