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学设计
第二节细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能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2、通过对细菌正反两方面作用(有害和有益)的学习, 正确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及在自然界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
实验基础上的。细菌的个体很小,观察它的形态需要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了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等特点,使其几乎无处不在。
2.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3.教学难点: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4.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从小到大为什么父母总是在你耳边叮嘱“饭前便后要洗手”?你的手上有细菌吗?你的课桌上、书上、钢笔上有细菌吗?你的衣服上有细菌吗?通过这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
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进而又提出问题:那么你了解细菌吗?从而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
2.新授
细菌的发现
(1)过渡:为什么我们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却又不了解细菌呢?(细菌微小,肉眼看不见)
(2)讲述两个故事:列文·虎克是如何发现细菌和巴斯德如何证明细菌是空气中原来就存在的,而不是自然发生的。
(3)提出问题:这个故事使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4)小结: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巴斯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就能发现自然界的奥秘。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过渡:细菌很小,所以我们虽然时时刻刻在接触它们,却看不到,那么,它们的形态、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
(2)展示细菌的形态图,让学生归纳出细菌的三种形态。
(3)过渡: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细菌的结构怎样呢?
(4)展示细菌结构图片。学生就细菌结构进行讨论,并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总结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小结: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DNA;不同点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的还有荚膜、鞭毛。另外,细菌没有叶绿体。
细菌的营养方式
(1)过渡:多数细菌结构中没有叶绿体,那它是怎样获取营养的?(2)对动植物细胞的营养方式作分析,从而让学生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小结: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能自己生产有机物,只能分解外界的有机物来获取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细菌的生殖
(1)过渡:为什么夏天鲜肉的腐败速度比冬天快?
(2)展示①细菌的生殖过程;②芽孢的形成过程;③芽孢遇到适宜条件萌发过程。
(3)小结: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可以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芽孢轻可以随风飘落,当落到适宜的
环境时又生长成为细菌。
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技能训练,让学生思考:这个数据对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由于病原菌能引起疾病,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让学生讨论,①细菌对人类是否都有害?②有益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害表现在何处?而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纠正细菌都是有害的片面认识,让学生对细菌有一
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
作课堂小结后组织学生思考: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
最后以课堂练习来强化本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