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
焦作市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案及功能设计
焦作市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案及功能设计1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物流业发展已成为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此,国家个有关部门及省市对物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地区依据自有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将物流业列为支柱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
河南省将加快现代化物流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河南省现代化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焦作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焦作地处黄河南北之通道,扼晋豫两省之要冲,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建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依托,以国道、省道为骨干,以县(区)域为中心,以乡村道路为脉络,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焦作市境内有焦枝(焦作--枝城)、焦太(焦作--太原)、焦新(焦作--新乡)、月侯(月山--侯马)四条铁路线,有月山、待王两个较大的货运编组站,铁路交通便利。
河南省第一条城际铁路——郑焦铁路已经开工建设。
拥有郑焦晋、新焦济、济洛、焦温等高速公路。
在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下,焦作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结合焦作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提出了发展现代化物流业,把焦作市建成郑州物流副中心的设想。
在《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中,明确将焦作市城市定位为中等工贸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在焦作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建设物流园区的目标。
所以我利用实践工作中的体会和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为焦作市物流园区建设做一份园区功能设计及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焦作市物流园区要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提供公路、铁路与航空多式联运一体的内陆口岸型、加工辐射型的第三方公共枢纽型物流园区,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货物流通的场所,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融城市货物储存、运输、加工、配送、商贸、信息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
焦作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项目
焦作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项目公示内容一、供应商资格要求:1、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2、具有国家城乡规划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和市政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
且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在人员、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相应的设计能力;3、项目负责人须为高级职称并取得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同时具备专业高级职称(项目设计负责人中途不得更换)。
二、招标项目内容及要求1、项目名称:焦作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项目项目预算金额:2600000.00元(大写:贰佰陆拾万圆整)2、规划背景: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3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
3、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原则上与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规划区面积约为140平方公里,同时考虑与焦作新区的衔接。
并按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件要求编制国家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申报方案及文本,编制申报试点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试点区域综合管廊长约13.75公里,投资估算约15.2亿元)。
规划编制与项目前期内容(含试点申报方案及文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报价。
4、规划要求: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发【2013】3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2以及财政部、住建部《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通知》精神,以《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编制《焦作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完成该规划评审和报批工作。
5、成果要求:最终编制成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规定的规划深度及要求。
6、付款方式:签订合同后付30%的费用,完成成果并通过评审后付30%,提交正式成果并按程序得到批复后付剩余的40%。
焦作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HO10560—0402—2008—00001焦作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编制的意义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发展指标,合理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循序渐进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规划依据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1.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6《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 100号令)1.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1.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1.9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1.10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11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1.12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13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0年106号)1.14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建城[2004]98号1.15国家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9931.16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17国家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8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纲要》(2002年240号,2005年修订)1.19国家其他相关法规、条例和行业标准1.20《河南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21《焦作市山水园林城市总体概念规划》(该方案是2002年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应焦作市人民政府的邀请所作的咨询设计)1.22《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二十一世纪议程》第三条规划的期限近期:2005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焦作城区规划方案-更新版
焦作城区规划方案前言焦作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是典型的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全面的城区规划方案,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焦作城区的规划方案。
城市建设的目标焦作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在保证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同时,还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丰富化。
规划方案城市的功能结构首先,焦作城市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功能结构。
在城市规划时,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规划要求,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
具体来说,应明确哪些地区是工业区,哪些地区是商业区,哪些地区是居住区域等。
不同的功能区应协调一致,互相补充,从而实现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
城市的地块划分城市规划第二个要点是进行地块划分。
对于焦作市来说,需要将市区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地块。
每个地块都应具有一定的功能和建筑密度。
通过地块划分,可以更好地调配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建设布局。
城市交通规划焦作市作为一个工业城市,交通建设和规划显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考虑的交通问题有路网规划、交通组织、公共交通、停车设备等方面。
在路网规划方面,应该把各类道路网进行综合规划,使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连接更加便捷。
建筑规划建筑规划主要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安全等方面。
焦作市应该在不影响生态和城市景观的前提下,根据城市功能要求,调整建筑的高度和密度,使城市的视觉效果更佳。
环境规划城市开发需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同时要确保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
焦作市应该设计出生态保护区域和绿地环保区域,进行环保治理工作,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结论焦作市成为一个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关键在于规划方案的实施。
该规划方案需要落地实施,持续跟踪,对规划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
007-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文本A4
007-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文本A4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3)第三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4)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一节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5)第二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5)第三节重点发展城镇 (5)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6)第五节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7)第六节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8)第七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8)第八节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9)第九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1)第五章城市性质、规模 (13)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13)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 (14)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6)第九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17)第十章对外交通规划 (18)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9)第十二章绿地系统和城市景观规划 (21)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21)第二节城市景观规划 (23)第十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4)第十四章旧城改造规划 (26)第十五章给水工程规划 (26)第十六章排水工程规划 (27)第十七章电力工程规划 (28)第十八章电信工程规划 (28)第十九章燃气工程规划 (29)第二十章供热工程规划 (30)第二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30)第二十二章环境卫生规划 (30)第二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31)第一节防洪规划 (31)第二节抗震防灾规划 (32)第三节人防规划 (32)第四节消防规划 (33)第二十四章近期建设 (34)第二十五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36)第二十六章规划实施 (36)第二十七章附则 (37)附录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39)附表 (48)第一章总则第1 条为实现沁阳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特制定本规划。
第2 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政府信息公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版 | 繁体版公务员邮箱:用户名:首页| 今日河南| 河南概况| 政府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河南要闻领导活动图片新闻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历史概况人口民族河南经济河南教育河南科技河南文化河南卫生河南交通风景名胜河南名人图说河南厚重河南河南之最电子地图河南统计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文件政府领导政府机构公告公示政务动态法规文件新闻发布人事任免政府公报重点项目应急管理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政府工作报告电子政务依申请公开申请受理结果查询企业办事公民办事投资者旅游者公务员办事大厅行政审批表格下载信息查询网上办理2010年专题2009年专题2008年专题2007年专题网上咨询 领导访谈 政策解读 参政议政 网上信访 政务博客 政务论坛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庚寅年 五月廿九站内搜索:您当前的位置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规文件 > 省政府文件 > 2010 正文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10年03月05日 来源:省政府办公厅【字体:大 中 小】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 〔2010〕25号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焦作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焦作新区作为科学发展示范区,是焦作市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全面推进焦作新区建设,有利于推进焦作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对构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体方案》是指导焦作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关重大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
二、焦作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强力推进《总体方案》的实施。
焦作市中水利用专项规划
焦作市中水利用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7-7-15目录1.总论 (5)1.1 规划编制依据 (5)1.1.1 规划依据 (5)1.1.2 项目直接依据 (6)1.1.3 标准及规范 (6)1.1.4 主要设计资料 (7)1.2 规划编制原则 (8)1.3 规划范围及规划内容 (9)1.3.1 规划范围 (9)1.3.2 规划内容 (9)1.4规划目标的确定 (10)2规划背景 (11)2.1 城市概况 (11)2.1.1 地理位置 (11)2.1.2 总体规划人口、用地规模 (11)2.2 自然条件 (12)2.2.1 地形地貌 (12)2.2.2 气候气象 (12)2.2.3 水文及水文地质 (13)2.2.4 工程地质 (14)2.3 水资源条件 (16)3 供水现状与再生水利用问题的提出 (17)3.1 城市供水现状 (17)3.2再生水利用问题的提出 (20)3.2焦作市利用再生水资源的必要性 (21)4 再生水利用范围 (22)4.1再生水应用的范围 (22)4.2焦作市再生水潜在用户分析 (23)5 再生水利用规模预测 (25)5.1 再生水用水量预测 (25)5.1.1电厂需水预测 (25)5.1.2城市河、湖及市政浇洒用水量预测 (26)5.1.3再生水总需水量预测 (26)6 再生水利用区域划分 (28)6.1焦作市污水处理厂规划简介 (28)6.2再生水利用区域的划分 (30)7.再生水处理厂规划和再生水供水管网规划 (32)7.1再生水处理厂规划 (32)7.2 再生水供水管网规划 (32)8.再生水水厂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33)8.1 再生水处理工艺选择 (33)9近期建设规划 (36)9.1 总体规划中近期建设规划 (36)9.1.1 规划年限及近期规划 (36)9.2 近期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规划 (36)9.1.2 再生水处理厂规划 (36)9.1.2 再生水供水管网工程规划 (37)10 工程投资估算 (37)10.1工程概况及工程投资 (38)10.2 编制依据 (38)10.3 投资估算书:(详见附表) (39)11 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39)11.1 规划的实施 (39)14.2 规划的管理 (40)12 结论与建议 (41)12.1 结论 (41)12.2 实施本规划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42)12.2.1 再生水利用工程的经济效益 (42)12.2.2 再生水利用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3)12.3 建议 (44)1.总论1.1 规划编制依据1.1.1 规划依据本规划的编制是根据焦作市建委与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的规划设计合同进行,其项目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等主要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环境保护法》(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6)《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7)《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83号)(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9)《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0)《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11)《河南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12)《河南省辖海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十五”计划》(1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细则》(1989年7月)1.1.2 项目直接依据∆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二OO六年十二月∆焦作市雨水、污水处理工程专项规划(2006—2020)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O七年七月1.1.3 标准及规范(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082-98)(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5)《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6)《防洪标准》(GB 50201-94)(7)《泵站设计规范》(GB/T5065-97)(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50011-2001)(9)《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11)《结构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93)(12)《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13)《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1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1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16)《合流制系统污水截流井设计规程》(CECS91:97)(1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1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1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20)《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 2501-89)(21)《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 61:94)(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18921-2002)1.1.4 主要设计资料∆焦作市总体规划给排水规划图(1:10000)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二OO六年五月∆焦作市污水处理工程专项规划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O七年七月∆焦作市工业企业利用再生水需求调查表焦作市建委∆焦作市统计年鉴(2005、2006)焦作市统计局焦作市城区地形图焦作市建委1.2 规划编制原则(1)城市再生水利用专业规划的编制应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全面考虑城市的全局,统筹安排,使城市再生水利用设施布局既科学又符合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
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焦作市域总体规划》作为一种弹性的问题型区域规划、多目标统筹协调型规划、风险型区域规划和应用导向型区域规划,其编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重塑焦作区域优势,重组区域联盟;找准城市发展定位,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化解区域冲突,达成共生默契;统筹解决区域性重大问题,促进区域共同繁荣;同时可防止区域侵略,消除区域剥夺。
最终将焦作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以发展资源深加工、新型材料、生态旅游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
为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使规划既可面向“用户”夺得市场,又可面向社会赢得效益,还需要通过观念保障、体制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法律保障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等手段,确保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一体化。
一、规划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1、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思想保障规划实施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既是焦作市经济工作和规划实施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焦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因此,在加快全市城乡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焦作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编制和实施焦作市域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石与灵魂。
(1)把科学发展观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焦作市域总体规划的最高准则。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从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从重确定发展性质、规模、功能定位转向重控制合理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要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协调好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资源五个要素的关系,优化人口布局与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注重焦作市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任何规划的实施都不能以牺牲焦作生态环境与资源为代价。
温县老城区控规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1.1项目简介温县作为焦作市的卫星城市和焦中南经济中心,“太极拳”发源地、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黄河湿地保护区,也是“西三角”沁孟温城市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交通条件,城区东南距郑州70公里,北距焦作约35公里,西南距洛阳60公里。
南距黄河大桥10公里,与连霍高速公路紧密相连;向北通过司马大街与焦温高速、长济高速相连。
区域范围内主要省道有S237(大练线)、S312(温邵线)、S309(新洛路),已建成的焦温高速引线在县城西部穿过。
本次规划温县老城区位于县域中部的温泉镇,2009年,温县老城区人口达到7.62万人,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8.3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09.97 平方米。
1.2规划范围本规划区域位于温县老城区内,东起熙思大街,西至司马大街以西约300米,南到南环路,北侧以蚰蜒河及北环路为界,东西长约4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用地面积为1603.43公顷。
1.3规划编制过程本规划自2010年6月开始,在充分调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手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2010年9月20日、10月19日、12月14日三次与温县县委、温县建委等部门领导及专家进行了讨论研究,对道路、用地及市政设施的布置等问题作了多次探讨,提出并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
本规划是在上次汇报的意见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提出来的,资料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
1.4上一层次规划对本规划的要求《温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对温县规划要求:(1)温县县城城市性质:中华太极拳发源地,焦作中南部经济中心,以轻工、物流商贸、旅游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
(2)城市发展目标目标一:生活宜居,环境友好的宜居城市目标二:功能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目标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适宜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目标四:具有相当区域经济地位和较强吸引力的焦作中南部中心城市目标五:结合“引黄补源”工程,建设生态型亲水城市(3)城市规模人口规模:2010年县城人口为13.5万人,2020年为24万人。
(完整版)《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
《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 —2030年)》(草案)主要内容—、总则(一)规划期限:2013年一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3年一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范围为三门峡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湖滨区一个市辖区,灵宝市、义马市两个县级市,以及陕县、渑池县、卢氏县三个县,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
三门峡都市区的规划范围为陕灵盆地区域,包括湖滨区,陕县大营镇、原店镇、张湾乡、西张村镇、菜园乡、张汴乡、张茅乡,灵宝城关镇、大王镇、阳店镇、川口乡、尹庄镇、焦村镇、函谷关镇等行政区范围,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湖滨城区、商务中心区、高铁站南片区和陕县城区、产业聚集区以及大王镇的部分地区,城市开发边界内土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三)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本次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湖滨区,陕县大营镇、原店镇、张湾乡、西张村镇、菜园乡、张汴乡、张茅乡,灵宝大王镇、阳店镇的全部行政区范围,以及灵宝尹庄镇、川口乡的部分区域,涵盖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全部范围,面积合计1284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市发展总目标全力推动三门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镇化健康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营造宜居城市环境,将三门峡建设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商贸基地、资源型产业升级示范与新兴产业发展基地、黄河湿地与黄土高原融合的特色生态宜居城市。
(二)区域协调与拓展战略东西方向呼应郑州、洛阳和西安,积极承接来自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辐射与转移,强化三门峡在中原、关中两大经济区中的门户和衔接枢纽地位。
向北联合运城,加强资源整合,协调共进,错位发展,构筑区域性资源利用深加工、精密制造、现代物流、生产服务产业集群,推动三门峡与平陆同城化发展。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规划编制年和项目攻坚年两个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规划编制年和项目攻坚年两个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4.27•【字号】焦政办〔2020〕19号•【施行日期】2020.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规划编制年和项目攻坚年两个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办〔2020〕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焦作市“规划编制年”活动实施方案》《焦作市“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4月27日焦作市“规划编制年”活动实施方案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基垒台的关键之年。
为圆满完成各类规划编制任务,市政府决定开展“规划编制年”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践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四城四区”总体发展定位,加快构建以发展规划为引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和县级规划为支撑的现代规划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和生态资源可持续互促共进擘画蓝图,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争当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的主力军。
(二)基本原则。
为有效解决内容重叠交叉、功能责权不清、体系衔接不畅、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更好发挥规划的导向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总体统筹和精准定位相结合。
各类规划在总体发展思路上保持高度一致。
发展规划重点突出发展主线、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的总体思路。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0.26•【字号】焦政办〔2022〕76号•【施行日期】2022.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焦政办〔2022〕7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焦作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0月26日焦作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厘清全市“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准确把握未来五年水生态环境发展方向,科学确定发展重点,谋划好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河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工作成就。
“十三五”期间,焦作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了上级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任务,饮用水水质安全得到保障,全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显现。
编制了《焦作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焦作市城市水系规划》《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强化了“规划即法”意识;建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
突出城乡一体,以城镇绿化为点,以路网、水网、农田林网为线,以南太行山和黄河滩区绿色屏障为面,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格局。
成立了市委书记和市长牵头的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水污染防治同落实河湖长制、四水同治、百城提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落实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环保责任。
碧水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焦作城市规划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焦作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含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高新区的城区及所辖行政区)。
第三条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规划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塑造城市特色,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应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严格限制零星用地,分散建设。
第二章规划设计第五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建设项目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或者在建设地段没有编制详细规划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第六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建设用地界线时,应将相邻的规划道路、绿地、河渠控制地带,卫生、安全防护隔离带和公用环卫设施用地等,同时划入建设用地范围。
第七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和界线使用土地。
沿地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表1所列标准控制。
表1 建筑退让地界距离控制指标表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倍,且不得小于3米,并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
第八条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退让城市道路、公共绿地、河(渠)湖水面、公路、铁路必要距离。
(一)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其退让道路红线或建筑红线的距离按表2所列标准控制。
表2 建筑退让红线最小距离控制指标表注:主干道红线>40米,次干道红线25—40米,支路红线15—25米。
高层建筑裙房退让道路红线距离按不小于主体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的2/3进行控制。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年——2015年)第一章前言一、焦作市概况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
北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郑州、洛阳,西连济源,东接新乡。
面积4068km2,其中山地、丘陵面积958km2,平原面积3110km2,分别为全区总面积的23.53%和76.47%。
人口约325万,辖4区(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2市(孟州市、沁阳市)、4县(修武县、博爱县、温县、武陟县),25个街道办事处,85个乡(镇)。
全市年工农业总产值达95亿元,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为采矿业和旅游业,为河南省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
二、地质环境条件焦作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全年无霜期221天。
水系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沁河、蟒河、丹河属黄河水系,大沙河、大狮涝河属海河水系。
焦作市地处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太行山地、丘陵,最高海拔1362m。
东南部为黄河、沁河冲积平原,最低标高79.3m,地形变化大,地貌单元复杂。
焦作市北部山区、丘陵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层区,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少量的二叠系,岩性以灰岩、砂岩、页岩、泥岩为主,南部平原区地表岩性是第四系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及砂。
根据“河南省地质构造图”,焦作市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二级构造单元属山西台隆与华北坳陷的结合部位,三级构造单元属济源—开封凹陷的西北部和太行山拱断束的结合部位。
地质构造上位于太行山前近南北向复背斜的东翼反射弧地带,太行山前新华夏系大断裂带与近东西向盘古寺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活动性断裂构造比较发育。
地震烈度为Ⅶ度区,基本重力加速度为0.10g。
焦作市矿产丰富,主要为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硫铁矿、白云岩等五大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矿储量大,煤质优,中外驰名。
综上所述,焦作市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人类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环境脆弱。
三、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及实施防治规划的必要性近年来,市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组织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地裂缝填充、塌陷区排水、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等,治理成效显著。
对项目基本情况了解和本次设计任务的熟悉程度
对项目基本情况了解和本次设计任务的熟悉程度1对项目基本情况了解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辖6县(市)4区和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77.5万。
焦作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C-14.8°C,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3-1°C,历史极端最高43.6°C(1966年6月22日),历史最低气温:-22.4°C (1990年2月1日)。
2018年,焦作市生产总值增长6.3%,总量达2371.5亿元。
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4%,居全省第四位,提高1.4个百分点。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2018年,焦作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8%,税收收入增长18.7%,提高6.4个百分点。
税收占比达70.3%,创近10年来最好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9%。
焦作是郑州大都市区门户枢纽城市、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郑焦城际铁路和焦作直达北京、上海、深圳的高铁均已开通运营,太焦铁路和呼南高铁、焦济洛城际铁路等正在快速推进。
进入新时代,焦作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围绕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目标,抢抓郑焦深度融合上升为省级战略机遇,积极构建“一枢纽、一中心、两新城、两走廊、三平台、四绿带”发展格局,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持续提升焦作日益成为蓄势崛起的发展高地、商机涌动的投资宝地、成就梦想的创业福地。
焦作市滨河路(山阳路-文丰路)、(中原路-阳明路)工程位于焦作市示范区境内,是焦作市示范区的城市次干路,全长约2600米。
本次设计项目主要包括:道路、排水、照明及交通工程。
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前言受沁阳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2年4月承担了《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组(以下简称中规院项目组)一行于2002年4月4进驻现场,在沁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建委的大力协助下,中规院项目组完成了现场踏勘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中规院项目组在沁阳期间,先后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就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设想充分交换意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收集了大量背景材料。
2002年4月日,中规院项目组就第一阶段完成的调研工作,形成对沁阳市总体规划的初步认识,并向沁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作了初步方案的汇报,同时沁阳市领导对中规院项目组的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指导。
中规院项目组回北京后,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中规院有关技术措施,即刻开始方案编制工作,现在形成了总体规划纲要。
沁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本规划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沁阳市建委等市直有关部门及广大市民对此项规划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我们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组2002年5月于北京5目录第一章总论一.沁阳概况二.对历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回顾及实施评价三.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分析四.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依据五.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划定六.规划期限第二章规划目标和规划指导思想一.规划目标二.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沁阳市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评价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第一节沁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研究一.宏观经济政策背景分析二.区域发展背景分析第二节沁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现状基本特征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四.沁阳市主导产业发展分析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第四章沁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二.城镇发展的现状特征三.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原则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六.市域城镇发展战略七.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八.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九.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五章沁阳市域综合交通规划一.现状概况和评价二.交通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规划内容要点第六章沁阳市域其它重要基础设施规划第七章沁阳市域旅游发展规划一.沁阳旅游发展现状优势和旅游发展目标对策二.沁阳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八章沁阳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九章沁阳市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一.城市性质二.城市职能三.城市人口规模四.城市用地规模第十章沁阳市城市发展目标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策略一.城市发展总目标策略二.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策略三.城市发展现代化指标体系第十一章沁阳市城市用地工程评定和建设用地选择第十二章沁阳市中心城地区总体空间布局一.城市现状建设用地特征分析二.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三.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选第十三章沁阳市城市居住用地规划一.现状概况二.存在问题三.规划原则四.规划布局第十四章沁阳市城市工业仓储用地规划一.工业用地规划二.仓储用地规划第十五章沁阳市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一.公共设施概念与范畴二.现状概况三.存在问题四.规划原则五.规划布局第十六章沁阳市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一.绿地系统规划二.景观风貌规划第十七章沁阳市城市生态发展规划一.生态规划依据、目标与思路二.规划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分析三.城市空间扩散的阻力分析四.城乡开敞空间网络(绿色网络)与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第十八章沁阳市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城市对外交通规划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第十九章沁阳市城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二.排水工程规划三.供电工程规划四.电信工程规划五.燃气工程规划第二十章沁阳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卫设施规划第二十一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一.防洪工程规划二.消防工程规划三.抗震工程规划四.人防工程规划五.郊区居民点规划第二十二章沁阳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一.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二.近期建设规模三.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四.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内容第二十三章沁阳市城市远景发展构想一.远景发展条件分析二.远景布局的基本内涵三.远景发展构想第二十四章沁阳市城市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附件一会议纪要附件二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大事记附件三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图纸目录第一章总论一.沁阳概况沁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麓,作市西南部。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02月23日17:25 来源:发改委网站【字体:大中小】网友评论第1页: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注:此稿为金融界网站补发发改委网站2006年06月19日文章编者按:中原城市群不仅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而且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也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河南省有关方面组织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统筹规划。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现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
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35.1%;总人口4012.5万人,占全省的41%。
2005年,区域实现生产总值5914.8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0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56.1%和62.5%;城镇化率达到3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中原城市群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发展相互呼应,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
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
依据现实基础与发展要求,初步考虑,“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创新发展机制,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放大整体优势,增强竞争力、辐射力和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将中原城市群建成全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
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焦作市人民政府二○○三年十月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主持单位:焦作市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编制主持人:叶昭和卫宝军杨东朝张忠慧编制人:章秉辰张忠慧杨东朝张小东宫程王风云白得胜康顺福卢社香郑继荣王康俊焦作市人民政府二○○三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 (1)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二、矿产资源形势 (3)(一)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优势 (3)(二)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3)(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三、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6)(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对矿产资源需求趋势分析 (6)(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7)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8)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二、规划目标 (9)(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目标 (9)(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9)(三)矿业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目标 (10)(四)矿业结构调整目标 (10)(五)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目标 (11)(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1)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2)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 (12)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2)(一)勘查矿种的确定 (12)(二)勘查规划区划分 (12)(三)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3)三、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13)(一)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主要方向和项目 (13)(二)引导商业性勘查的主要途径 (14)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4)一、开发利用方向和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14)(一)能源矿产 (14)(二)金属矿产 (15)(三)非金属矿产 (15)(四)水资源 (16)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 (16)(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布局 (16)(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划分 (17)(三)招标拍卖出让矿业权(附表9) (19)三、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9)(一)不同矿种矿山开采最低经济规模的确定 (19)(二)矿业采选冶产品结构调整 (20)(三)矿业技术结构调整 (20)(四)矿业组织结构调整 (21)(五)新建矿山企业资质准入条件 (21)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21)(一)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回收率 (21)(二)鼓励矿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对低品位、难选冶矿石及尾矿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22)(三)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22)第六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22)一、新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 (22)(一)新建矿山对环境影响的准入条件 (22)(二)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生态环境影响内容的审查 (22)(三)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23)二、现有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 (23)(一)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 (23)(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23)(三)严格控制采矿中的“三废”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防止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23)(四)探索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投资机制23 (五)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 (24)第七章实施规划的措施 (24)一、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 (24)二、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及监督管理 (24)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机制 (25)四、加强矿产资源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 (25)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25)第八章附则 (26)附表目录附表1 焦作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 焦作市主要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 焦作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 焦作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 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附表6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附表7 招标拍卖出让探矿权区块范围建议表附表8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附表9 招标拍卖出让采矿权区块范围建议表附表10 主要矿产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1 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2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附件目录《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说明附图目录焦作市矿产资源分布图焦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焦作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焦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焦作市是一座以煤炭开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能源、电力、冶金、建材、化工、旅游为主,轻纺、食品、医药等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
焦作技术管理规定-2018修订版
《焦作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规定》(2018年修订正式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城乡规划管理,促进城乡规划科学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在焦作市五城区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除遵守法规规定外,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包括建筑退让界线的控制、居住项目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筑日照要求、停车设施建设、临街建筑建设管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及市政管线敷设规定、规划验线和核实、以及违规建设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建筑退让界线的控制第三条沿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河道、绿地、架空电力线修建的建筑以及沿建设用地边界修建的建筑,应退让控制界线一定距离。
退让距离除满足日照、消防、防汛、安全等方面的法规规定外,应同时符合本章要求。
第一节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道路交叉口范围内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按表—1规定增加4米,道路交叉口范围自道路中心线交点起算,主干路为120米、次干路为90米、支路为60米。
第五条建筑的底部设置1~3层裙房,其裙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按表-1规定的2/3控制,主体建筑为退台造型的,应按表-1分层次控制。
第六条规划建设有大量人流、车流的游乐场、体育场、展览馆、影剧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建筑前应留出足够的集散空间,其后退红线距离根据建筑性质、功能、主要出入口方位以及特殊要求具体确定,最小不得小于20米。
第七条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计算,以建筑最突出的外墙(或阳台)为准。
雨棚、台阶等突出外墙的部分后退红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主体建筑退线距离的0.7倍控制。
建筑的基础、采光井等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得小于2米。
第八条基地的围墙外墙线后退城市道路红线不小于1米,围墙的基础不得深入道路红线内。
第九条单位大门及单层门卫设施后退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根据单位的人员疏散需要确定,后退主、次干路红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4米,后退城市支路红线的距离应不小于3米。
大门的基础不得深入道路红线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要点焦作市人民政府二零零八年十二月项目名称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项目主管单位焦作市城市规划管理局项目主持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国家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徐文龙国家事业单位法人代码:40000905-5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03)院长:徐文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总工程师:徐海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编制完成时间:2008年12月规划编制组成员名单主管院长:赵洪才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方创琳博士,副总规划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郐艳丽博士,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加人员:毛汉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总规划师黄金川博士,副研究员,高级城市规划师王炜博士后,教授,高级城市规划师李铭博士,城市规划师鲍超博士后,城市规划师陈铁柱高级工程师李颖高级工程师刘晓丽博士,城市规划师蔺雪芹博士,城市规划师刘贵利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谭建欣硕士,城市规划师靳志强硕士,城市规划师周游硕士,工程师王蔚蔚硕士,工程师李文杰助理工程师张亮助理工程师李嘉助理工程师徐续助理工程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2)第三章市域城乡协调发展与布局规划 (4)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9)第五章城市规划区城乡建设用地规划 (15)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中心城区发展规模 (18)第七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0)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7)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30)第十章中心城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33)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35)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40)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42)第十四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45)第十五章中心城区远景发展设想 (47)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8)第十七章附则 (49)说明:文中带下划线的部分为强制性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依法指导焦作市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焦作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依据。
第二条修编指导思想1、城乡统筹,综合协调,科学编制2、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明晰结构3、依托老城,适度拓展,紧凑布局4、量地而行,循序发展,留有余地第三条规划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2、坚持集约节约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3、坚持多规衔接原则,建设综合性中心城市4、坚持公平和谐原则,建设和谐宜居型城市第四条修编重点1、重新定位城市性质与功能,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规模2、重构城市长远发展的空间框架,确保各项建设具备合理的发展空间3、综合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努力改善人居环境4、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顺利建设,美化城市景观第五条修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4)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12月25日(5)国家建设部,《关于同意对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建规函[2005]51号文件,2005年3月1日(6)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2006年(7)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年(8)焦作市人民政府,《焦作市中心城总体规划(1995-2010)》,1995年(9)焦作市人民政府,《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3月第六条城市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是:东以省道S233和修武县城东界为界,南以S104省道和长济高速公路为界,西以中站区西界、月山站和X023县道为界,北以马村区北界、中站区北界及县道X012为界。
行政辖区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高新区及周边部分地区等,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680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是:北临太行山麓,以影视路-焦辉路为界,东以万方工业区东界为界,南以大沙河为界,西以大石河为界,具体包括七个城市组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40平方公里。
第七条规划期限1、近期——2008-2010年;2、远期——2011-2020年;3、远景——2020年以后。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第八条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为着力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努力走在中原崛起前列,把焦作建成为中原城市群西北部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和国际性山水旅游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GDP达到1120亿元,年均增长12.5%,人均GDP 29867元;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2.5%。
到2020年全市GDP 达到2770亿元,年均增长9.5%,人均GDP 65952元,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3.5%。
3、社会发展目标。
到2010年,焦作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60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为45万人,恩格尔系数降低为3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
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3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30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为90万人,恩格尔系数降低为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建成和谐宜居型城市。
4、资源节约利用目标。
到2010年,焦作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 2.5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水耗降低到12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0%。
到2020年,焦作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1.8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水耗降低到8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5%,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建成资源节约型城市。
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到2010年焦作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8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森林覆盖率达到29%,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率达到65%。
到2020年焦作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森林覆盖率达到30%,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率达到85%,逐步实现减排与保护目标,建成环境友好型城市。
第九条城市发展战略到2020年,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指导思想,根据河南省提出的“两个率先、两个前列、一个示范”的总体要求,以城市转型和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名市、科教兴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尽快把焦作建成为中原城市群西北部的战略支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以发展资源深加工、新型材料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国际性山水旅游城市。
1、工业强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成综合性的新型工业城市2、农业稳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河南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3、商贸活市:建成豫西北晋东南地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4、科教兴市:大力发展教育,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5、旅游名市:发展大旅游,建成国际性山水旅游城市第三章市域城乡协调发展与布局规划第十条与晋东南地区的协调发展重点1、充分利用晋东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建设好焦作能源重化工基地,打造晋-焦-郑煤电铝区际产业链;2、依托郑焦晋高速公路密切焦作与晋城的联系,保障畅通晋煤外运通道;3、开拓晋东南市场,打造焦作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4、协调云台山瀑布的用水分水,整合发展晋城与焦作两地旅游资源;5、协调好晋东南地区与焦作地下岩溶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十一条与中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重点1、筹建郑州—焦作的城际铁路,加强焦作与郑州及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铁路路网建设,做好平月铁路前期论证工作;2、协调郑焦晋高速公路、长济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保障道路畅通;明确焦作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区域分工及区际产业分工,实现互动发展。
3、对接郑州、新乡汽车工业发展,配套建设焦作汽车零配件产业基地;4、依托长济高速公路密切与新乡的经济联系,实现与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的对接,做好两城市产业发展的错位分工,协调好新乡赵固煤矿与焦作能源基地建设的关系,在促进赵固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促进焦作能源基地建设。
5、整合焦作与洛阳世界级旅游资源,强强联合促进旅游业互动发展,联合构筑晋—焦—郑—洛旅游圈,促进焦作旅游业发展。
6、做好焦作与济源的产业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新—焦—济产业带,共同建成南太行山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7、协调建设南太行山绿化工程,构筑中原城市群西北部的生态屏障;加强煤矿区及城市污染综合治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以及正常输水;规划建设黄河滩区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布局建设黄河生态工程,联合黄河沿线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济源6市,共同建设横跨中原城市群东西的生态涵养带,构筑郑州都市圈的“绿肺”。
第十二条城乡协调发展策略1、统筹城乡各类用地布局与规划,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搞活农村经济,加快中心镇和中心村的建设步伐,推进文明村镇建设。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互动的工业化路线,以农村建设带动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反哺乡村,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4、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完善农村经济与生态功能。
5、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第十三条城乡产业统筹发展重点1、工业发展重点: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培育壮大能源、有色冶金深加工、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五大支柱产业集群;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建材、塑料、陶瓷、轻纺等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将焦作建成河南省最大、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综合生产基地、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成为中原城市群以资源深加工、新材料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工业城市,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