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高中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优质课件(共41张PPT)共4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优质课件(共41张PPT)共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901d318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4.png)
张PPT)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6be35e9b6648d7c1c746f0.png)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 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 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 和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 尽其所能。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的好处
旅游是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载 体与媒介。国际旅游还可以促进各国人 民友好往来、相互尊重、彼此了解。旅 游业,利国利民。
乱丢垃圾
破坏公物
大量的游客使石窟加速风化
故宫的地面因受到游客的践踏而受损
旅 游 活 动 难 免 使 黄 山 植 被 受 损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大量的游 客到来所 带来的环 境问题
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不文明、不道德行为
案例2“九寨沟的水土流失”
游客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旅游发展 的危害
• 轻则损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降低旅客的旅游 满意度,导致旅游经济滑坡;
• 重则造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被破坏,从而丧 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
案例3:倡导游者参与旅游环境建设
第二节
学有所得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一、旅游者行为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1、环境破坏 2、环境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活学活用
思考讨论
现阶段,我们贵安新区正在打造“山水之都, 田园之城”的宜居城市,作为新区的一员,我们如 何把这节课学到 的知识应用到新区的旅游建设上?
做个生态旅游者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优质课件(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优质课件(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0808e2852458fb760b568c.png)
➢ 合作交流 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漫画所揭示的旅游中的不良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破坏宾馆设施 ②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③破坏文物
④随地乱扔果皮 B.①破坏文物 ②随地乱扔果皮 ③破坏宾馆设施 ④不讲文明
礼貌和公共道德 C.①破坏文物 ②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③破坏宾馆设施
活动指导
解疑释惑,学以致用
教材P76思考 1.根据图5.15 石窟破坏、5.16 故宫地面破坏、5.17 黄山植被 破坏和案例2的分析,游客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其有意 识的和无意识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如由于游人过多,足踏、呼 吸、体温、触摸等,使我国的三大石窟和北京故宫的文物古迹遭 到严重破坏;游人踩踏使黄山和九寨沟的土壤板结、植被正常生 长受到影响,并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由于游人过多也带来旅游 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如旅游垃圾、生活废水等,从而造成环境
逐点探究,逐级掌握 提纲挈领,巧妙记忆 随堂训练,体验成功 解疑释惑,学以致用
课堂讲义
逐点探究,逐级掌握
一、旅游环境问题 ➢ 自主预习 1.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于保护环境的意义 (1)对于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① 人文环境 具有重要 意义。 (2)利于旅游区的②文化 建设。
2.旅游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12345 (2)阅读海南客源情况变化图(下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
答案 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 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
12345
(3)海南岛的境外游客中以俄罗斯游客为主,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 该国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与俄罗斯景观 反差大;旅游费用相对低。 (4)“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引发了海南的旅游热潮,近几 年的春节旅游都突破百万人次,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对海南岛 地区带来哪些问题? 答案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酒店房价 上升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620b768762caaedc33d4de.png)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定义 特点 功能 形成 内容
要求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阅读教材该部分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 任的旅游活动。 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 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 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自然景观和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
建环护 反 的议境是 而 资(故:建非会金12宫)设对常由,与认 不,旅必 于 妨九为 可可客要 减 碍寨可 行组进的 少 对沟行 :织行。 游 旅:是这青广这客游些人年泛些数环限类志的限量境制宝愿宣制,的措贵者传会使改施的对,减旅善不遗游倡游少和但产客导区人修不,加游保为复会对以客护损 。减它疏主和坏 另少们导动管, 外损进等参理进 ,坏行。与运而 这,保旅转改 样游 善 消环 极境的质限量 制、 性保 对护 存旅在游经资济源条可件持差续异利的用旅。 客来说也是不 公平的。
(2)旅客通过与旅游区建立劳务旅游关系,使旅游 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得以完整 地保护,不至于因为旅游的开发导致当地人文、自然 环境的破坏。
珠穆朗玛峰
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西藏定日县的珠穆朗玛 峰,与南极、北极并称为“世界第三极”。在多 数人心里,她是圣洁的“女神”,拥有与世隔绝 的洁净与清冷。然而,科学家对珠峰考察和观测 的结果显示,珠峰上的降雪中含有微量的DDT、 铅等有害成分,而且浓度越来越高。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13cc2827284b73f2425095.png)
(2)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 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
(3)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的类型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旅游可分为森林旅游、 草原旅游、沙漠旅游、荒漠旅游、海洋旅游、湖泊旅游、 湿地旅游等,但并非一切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旅游都属于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是“保护旅游对象”,也就 是要保护生态环境。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2
thank
you!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传统旅游
生态旅游
利润最大化,享乐为 适宜的利润,以自然为基础
目标
基础
的享受
基础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 体会自然与原生文化的互动, 设施 一应俱全的娱乐设施 不要求基础设施的完备
传统旅游
生态旅游
服务 方面
标准化,程序化
个体化,特色化
受益 者
开发商和游客
开发商、游客、当地社区和 居民
一、旅游环境问题 1.图示法理解旅游者合理行为的意义
2.图示法理解旅游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二、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开展旅游。有价值的自然区域 包括特殊生物学、生态价值或人文价值的区域。 (2)要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 (3)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使 当地人民增加收入及就业机会。 (4)要有利于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态旅游 必须把环境教育放在首位,要创造一切条件对旅游者进行 教育,通过旅游、观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 化知识。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1)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 当地人民生活 双重责任 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 生态环境 。 (3)功能: 观光 、度假、休闲、科考、 探险和科普教育等。 2.生态旅游的产生 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 的必然结果,是经济 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优质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优质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4b5b38bed5b9f3f90f1c8c.png)
等相关产业发展
·带动就业 ·促进文化交流 ·促进旅游地道路、水电等 基础设施的发展
扰乱旅游地正常生活秩序 可能冲击、破坏当地传统文化 加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促进管理方增强景区环境 建设
·有助于增强区域居民的环 保意识
过多的游客对环境的压力加 大
游客的不文明、不合理行为 可能加剧旅游地景观破坏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主题: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中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游 客到来所 带来的环 境问题
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怎么解决?
• 案例1:
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许多旅游区采取了一些 限制性措施,例如故宫要求游客购买专门的鞋套 以保护地面,九寨沟提高门票价格等。你认为这 些措施是否可行?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 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 (1)认为可行。故宫与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它们进
选修三 旅游地理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旅游者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 高二地理组 齐帅
一:旅游者的到来对旅游地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
迁移应用:旅 游对区域发展
消极影响
的影响
·门票可以直接提高其收 入 ·带动“食宿行游购娱”
过度依赖旅游业可能造成经 济不稳定 提高当地的消费、物价水平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宝宝乖不能动! 妈妈把它拍下来
妈妈, 花花好漂亮!
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 一个新潮流,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 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日本
1、劳务旅游关系是旅游者在旅游区个人付出劳务,一方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64a6e75727a5e9846a6105.png)
【小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要注意图中反映 问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参与旅 游环境保护》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参与旅 游环境保护》课件
1新情境·激趣引航 假日出游,本是件高兴事儿。可有些游客破坏性地“到此一游” 行为着实让人堵心。游客们肆意攀爬新疆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区 里的沙雕拍照留念,致使多座沙雕严重受损。对此,新疆库木塔格沙 漠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决定,加大沙雕区保安巡查力度,杜绝游客攀 爬、损坏沙雕艺术作品;对沙雕区内的沙雕安装防护栏;在沙雕区张 贴警示标语,告知游客不得攀爬、损坏沙雕艺术作品;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参与旅 游环境保护》课件
鼓励游客自发爱护景区文物景观、基础设施等行为;奖励举报损 坏景区文物景观、基础设施等不文明行为。据了解,2015年4月6日, 国家旅游局公布《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 定,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一旦作为信息确认下来,将会保存一至两 年,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 你在旅游过程中如果遇到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做?
(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C.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D.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参与旅 游环境保护》课件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片及文字说明即可分析。第(2)题, 针对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结合所学知识与实际旅游活动分析即可。 第(3)题,文明旅游十分必要,既可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保护旅游 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地理高中人教版选修课件第章第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地理高中人教版选修课件第章第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9aaf92d07375a417876f8f93.png)
第五页,共25页。
目标 (mùbiāo)导
航
预习(yùxí) 导引
一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图表导读
(2)认为不可行。采取限制性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反而会由于 (yóuyú)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缺乏运转的资金,妨碍 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另外,这样消极的限制性措施对存在经 济条件差异的游客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第十八页,共25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zhī shi) 架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图表导读
(7)冰雪生态旅游区,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 表(dàibiǎo)。
(8)漂流生态景区,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dàibiǎo)。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以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等为代表 (dàibiǎo)。
答案:(1)环境污染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 视觉效果的破坏等
(2)ACD
第十二页,共25页。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zhī shi) 架构
迁移应用(yìngyòng)
下面甲、乙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旅游活动中的( )
合作探究
图表导读
A.环境污染 B.环境破坏 C.环境污染 D.环境破坏 答案:B
(3)题,生态旅游应该具有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的责任,应
该以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使景区向良性方向发展。
答案:(1)认识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
(2)ABCD
(3)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
而且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tàn xiǎn)和科普教育等
多种功能的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应该以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新课学前预览
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西藏定日县的珠穆朗玛峰,
与南极、北极并称为“世界第三极”。
在多数人净与清冷。
然而,科学家对珠峰考察和观测的结果显示,珠峰上的降雪中含有微量的DDT、铅等有害成分,而且浓度越来越高。
心里,她是圣洁的“女神”,拥有与世隔绝的洁
登山爱好者弃物
弄脏珠峰,志愿者3天扫出8吨垃圾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珠峰攀登热的逐年升温,越来越多的废弃物给珠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而令人震惊的是,污染了“世界第三极”——珠峰的人,恰恰正是一批批热情的登山爱好者。
看到以上材料,大家都会心痛。
假如你是即将去珠峰探险的旅游者,你将如何处理自己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以不愧于生态旅游者的称号?
课标展示
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及生态旅游O
学习目标
1. T解旅游者的不合理行为带来的环境问题o
2. 了解生态旅游的含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o
一、旅游者对环境的作用
1.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于保护旅游区的
环境和 ______ 环境有重要意义。
2.大量游客的到来会产生
、环境
3 •对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许多环境问题: 环境____ 、环境、冲击正常的
紫禁城中该不该设咖啡店”
两张小圆桌,几把木椅,—个柜台, 这是开设在故宫三大殿之一保和殿东南角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袖珍咖啡座。
这家名为〃星巴克〃的咖啡店从前年9月下旬开张来就引起众多议论。
近来麦当劳也在南京的夫子庙落
户,各类〃洋品牌〃店进驻著名文化景点的
现象,再一次引起关注。
游客踩踏带来的破坏y 旅游业逐渐发展,一些著名凤景名胜区游客增多,游客的踩踏使地面因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
故宫许多大殿前和内部的路面、地面,因游客密度较大而严重磨损。
要发展旅游业,这种破坏是很难避免的,补救措施只能通过定期的补修才能实现。
颐和园蜿蜒700多米的长廊路面的砖,因踩踏每隔几年要更换一次。
读教材图5・15 “石窟损坏”,完成下列问题。
(1诂窟属于哪类旅游资源?
(2)我国三大石窟分别是?
⑶目前,我国三大类石窟的现状怎样?为什么?
(4)游客对石窟有何危害?
(5)对石刻、雕塑、壁画等人文景观,在
开发与保护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阅读案例2,完成P76的思考题。
-1.上述现象和案例说明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对旅游发展有何危害?
• 2.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许多旅游区釆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例如故宫要求游客购买专门的鞋套以保护地面,九寨沟提高门票价格等。
你认为这些措施是否可行?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1.根据图5・15、图5.16>图5・17和案例2的分析,游客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口由于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触摸等,使我国的三大石窟和北京故宫的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游人踩踏使黄山和九寨沟的土壤板结、植被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并造成水土流失。
同时,由于游人过多也带来旅游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如旅游垃圾、生活废水等,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如九寨沟的水体富营养化。
按照游客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大致有三类,即直接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
这些负面影响轻则损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导致旅游经济滑坡;重则造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被破坏,从而丧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
2.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1)认为可行。
故宫和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
它们进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限制性措施可以减
少人为的损坏,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认为不可行。
釆取限制性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
反而会由于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缺乏运转的资金,妨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另外,这样消极的限制性措施对存在经济条件差异的游客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意见和建议: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导等等。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阅读该部分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
的一个新潮流,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旅游可分为森林旅游、草原旅游、沙漠旅游、荒漠旅游、海洋旅游、湖泊旅游、湿地旅游等,但并非一切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旅游都属于生旅游O
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是“保护旅游对象”,也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与现代普通旅游的区别:(1)特点不同。
生态旅游以认识自然、维护生态环境为特点;普通旅游是将食、宿、行、游、购、娱贯穿于旅游活动之中。
(2)目的不同。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普通旅游强调消遣和娱乐。
(3)对游客的要求不同。
生态旅游要求游客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
(4)结果不同。
生态旅游保护了自然环境,维护了当地人民生活,体现了旅游资源与人的和
阅读案例3,完成P77思考题12
1・劳务旅游关系是旅游者在旅游区个人付出劳
务,一方面赚取旅费以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地方;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作可以接触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简单来说就是“一边挣钱一边旅游”。
游客通过与旅游区建立劳务旅游关系,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护, 不至于因为旅游的开发导致当地人文、自然环境的破坏。
2.珠峰地区气候寒冷、干旱,旅游废弃物分解难;清理困难。
丢弃在高海拔地区的废弃物,除非组织专业登山队员,否则很难清理。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
片什么也不带走。
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 美国旅行者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准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