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沉积物监测规范

合集下载

沉积物检测相关标准

沉积物检测相关标准

沉积物检测相关标准沉积物亦可以由风(风成过程(eolian processes))及冰川搬运。

沙漠的沙丘及黄土是风成运输及沉积的例子。

冰川的冰碛石(Moraine)矿床及冰碛(Till)是由冰所运输的沉积物。

简单的重力崩塌制造了如碎石堆、山崩沉积及喀斯特崩塌特色的沉积物。

每一种类型的沉积物有不同的沉降速度,依据其大小、容量、密度及形状而定。

(14.11.28)(001)检测项目:六六六、滴滴涕、油类、多氯联苯、汞、镉、铅、总铬、砷、铜、锌、硒、硫化物、有机碳等。

检测标准:GB/T20260-2006海底沉积物化学分析方法GB/T25282-2010土壤和沉积物13个微量元素形态顺序提取程序GB/T27853-2011化学品水-沉积物系统中好氧厌氧转化试验GB/T27858-2011化学品沉积物-水系统中摇蚊毒性试验加标于水法GB/T27859-2011化学品沉积物-水系统中摇蚊毒性试验加标于沉积物法GB/T30738-2014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γ能谱法GB/T30739-2014海洋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30740-2014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GB/T31270.8-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8部分:水―沉积物系统降解试验HJ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650-2013土壤、沉积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低分辨质谱法HJ679-2013土壤和沉积物丙烯醛、丙烯腈、乙腈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环境保护部HJ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703-2014土壤和沉积物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77.4-2008土壤和沉积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Y/T132-2010海洋沉积物与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分析前处理微波消解法HY/T147.2-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沉积物HY/T153-2013海水、沉积物中致突变性的测定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HY/T172-2014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JT/T494-2003汽油机进气阀沉积物模拟试验方法NB/SH/T0834-2010发动机油适度高温活塞沉积物的测定热氧化模拟试验法(TEOSTMHT)SH/T0514-1992汽油机油低温沉积物评定法(MS程序VD法)SH/T0672-1998汽油机油低沉积物性能评定法(CEPT-V法)SH/T0750-2005发动机油高温氧化沉积物测定法(热氧化模拟试验法)SN/T0801.6-2011出口动植物油脂第6部分:豆油中沉积物的检验方法。

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关于印发《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关于印发《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关于印发《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
•【公布日期】2015.10.22
•【文号】海环字〔2015〕26号
•【施行日期】2015.10.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
正文
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
关于印发《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程》(试
行)的通知
海环字〔2015〕26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各分局、信息中心、监测中心、技术中心、海洋一所、海洋三所、减灾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海洋沉积物质量评价工作,现将《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程》(试行)印发你们。

请结合实际工作,参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
2015年10月22日附件: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程(试行)。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一、水质指标1. 水质监测点位设置:在海洋功能区内,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生态系统复杂性和保护目标等因素,合理设置水质监测点位。

2. 水质指标及其评价方法:应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水质指标,并根据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评估。

3. 水质恶化趋势预警: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对水质恶化趋势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

二、沉积物质量指标1. 沉积物质量指标的确定:根据海洋功能区的类型和保护目标,确定沉积物质量指标,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石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2. 沉积物质量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对沉积物质量进行评估。

3. 沉积物质量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沉积物质量恶化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

三、生物体质量指标1. 生物体质量指标的确定:根据海洋功能区的特点和保护目标,确定生物体质量指标,包括生物体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含量等。

2. 生物体质量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对生物体质量进行评估。

3. 生物体质量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生物体质量下降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

四、海洋大气质量指标1. 海洋大气质量指标的确定:根据海洋功能区的环境和保护目标,确定海洋大气质量指标,包括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氧气含量等。

2. 海洋大气质量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方法,对海洋大气质量进行评估。

3. 海洋大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海洋大气质量恶化会导致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五、海洋噪声质量标准1. 海洋噪声质量标准的确定: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结合海洋功能区的环境特点,制定海洋噪声质量标准。

2. 海洋噪声质量标准的评价方法:通过测量和数据分析,对海洋噪声质量进行评价。

海洋水质、沉积物监测

海洋水质、沉积物监测

海洋水质、沉积物监测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谢小姐---136---6236--5104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土壤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评估;●重点企业隐患排查●海洋水质、沉积物监测●环境风险评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VOCs减排及监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固体废物检测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危险废物检测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企业碳排放测算及评价●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分析●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模型分析与评估●地球物理勘探●协助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海洋水质、沉积物监测原则:一、监测站点布设原则1、测站布设的基本要求*(1)依据任务目的确定监测范围,以最少数量测站,所获取的数据能满足监测目的需要。

(2)基线调查站位密,常规监测站位疏;近岸密,远岸疏;工业人口多密,原始海岸疏。

(3)尽可能沿用历史测站,适当利用海洋断面调查测站,照顾测站分布的均匀性和与岸边固定站衔接。

2、各类水域测站布设原则(1)海域:在海洋水团、水系锋面,重要渔场、养殖场,主要航线,重点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废弃物倾倒区以及环境敏感区设立测站或增加测站密度。

(2)海湾:在河流入汇处,湾中部及湾海交汇处,同时参照湾内环境特征及受地形影响的局部环流状况在辐合区设立测站。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是指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以便识别海洋沉积物的品质,以及判断海洋沉积物在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是海洋地质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它是由海洋沉积物的性质决定的,它的质量标准可以用来分析海洋沉积物的组成物质,以及沉积物中各类矿物比例,以及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以及沉积物中的有机物的类型等。

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是由国家规定统一的,以确保海洋沉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用于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质量标准,海洋沉积物中应包括有机碳、细粒悬浮物、汞、铅、镉、硒、氟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以确保海洋沉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质量标准还需要检测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含量。

这些物质的含量都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保证海洋沉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洋沉积物的质量和性质,为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海洋沉积物的作用。

GB_17378[1].2-1998海洋监测规范_第2部分_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_17378[1].2-1998海洋监测规范_第2部分_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本标 准 适 用于海洋环境监测中海水分析、沉积物分析、生物体分析、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的数据处理及实验室内部分析质量控制 。海洋大气 ,污染物入海通量调查、海洋倾废和疏浚物调查等也 可参照使用 。
2 引用标准
下列 标 准 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
需要 经 过 预处理 ,才能进人测定的样品。
3.4 测定样 testsa mple
能 够 直 接送交测定的待测物质的样品。 若分 析 样 不需任何处理 ,分析样与测定样是一致的。
3.5 平行样 parallelsa mple
取 自同 一 个样本互相独立的样品。
3.6 标准空白 standardb lank
原假 设 为 真而被拒绝,又称弃真。例如,被测物为零的假设原本是正确的,却被错误地拒绝,而误判
为检出 ,反之亦然 。
3.15 第二类错误(A错误) type1 e rrorQ 3er ror)
原假 设 不 真 ,但被接受 ,又称存伪。例如 ,被测物为零的假设 ,本是错误的,却被错误地接受 ,而判成 未检出 ,反之亦然 。
据的精确度 。
4.3 原始工作记录是重要的技术档案资料,应按其保存价值,分类规定出归档要求。 4.4 表示测试结果的量纲及其有效数字位数,应参照该分析方法中具体规定填报。若无此规定时,一般 J性原则是:一个数据中只准许末尾一个数字是估计(可疑)值 ,其他各数字都是有效(可信)的,依此决定 整数及小数的有效位数。因量纲的变化不作小数取位的硬性规定,有关计算方法的细节,见第 5章。 4.5 低于检出限 x、的测试结果,应报“未检出”,但在区域性监测检出率占样品频数的 1/2以上(包括 1/2)或不足 1/2时,未检出部分可分别取x、的 1/2和 1/4量参加统计运算。 4.6 未执行业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质量控制程序所产生的数据 ,视为 可疑数据 ,可疑数据不得用于海洋 环境质量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4.了 测试平行样品也是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原则规定,不与内控样同步测定的项目,一律测试双 平行分析样,只有个别测项如溶解氧、水中油类等须测原始样双平行(此类不必测分析样双平行)。海水 双样的相对偏差允许值,若原方法无此规定,则按表 1执行。

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

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

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最新版)目录1.什么是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2.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的重要性3.如何测定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4.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正文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是指在海洋沉积物中,硫化物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

硫化物是指一类含有硫元素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海洋中。

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是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还是硫循环过程中的关键元素。

因此,对海洋沉积物硫化物的检测至关重要。

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关系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硫化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如果硫化物的浓度过低,将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硫化物在硫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硫循环是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检测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有助于了解硫循环过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测定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和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样品处理。

海洋沉积物样品需要经过干燥、研磨、过筛等步骤,以获得充分均匀的样品。

其次,测定过程。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结果分析。

测定结果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以确定海洋沉积物硫化物的检出限。

当前,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的测定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样品处理方法的改进、测定方法的优化等。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新的检测方法。

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

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

海洋沉积物硫化物检出限一、引言海洋沉积物中的硫化物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硫化物的检出限是指在检测海洋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时所能达到的最低浓度。

确定硫化物检出限对于研究海洋环境中硫循环、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硫化物检测方法2.1 传统方法传统的硫化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大量样品和时间,并且在低浓度下的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2.2 现代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方法在硫化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成为了常用的技术手段。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快速分析的优点,能够有效地检测海洋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含量。

三、影响硫化物检出限的因素3.1 样品前处理海洋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对硫化物检出限有着重要影响。

样品的处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去除干扰物质,保证硫化物的完整提取,是提高检出限的关键。

3.2 仪器设备硫化物检测的仪器设备对于检出限的确定具有重要作用。

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从而降低硫化物的检出限。

3.3 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硫化物检出限也有所影响。

不同的方法在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和分析步骤上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硫化物检出限的要求也不同。

3.4 样品质量样品的质量是影响硫化物检出限的重要因素之一。

样品的来源、保存和处理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等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四、提高硫化物检出限的方法4.1 优化样品前处理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提取试剂、改进提取条件等,可以提高硫化物的检出限。

4.2 更新仪器设备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如高分辨率质谱仪、高灵敏度光谱仪等,可以提高硫化物检出限。

4.3 改进分析方法通过改进分析方法,如优化分析步骤、改进分析条件等,可以进一步降低硫化物的检出限。

4.4 提高样品质量加强样品的来源管理、保存和处理过程的控制,可以提高样品质量,从而降低硫化物的检出限。

海洋环境监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海洋环境监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海洋环境监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它不仅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如污染、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标准化与规范化则是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石,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与规范化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们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在海洋环境监测中,涉及到众多的监测指标和方法,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可能会存在差异,导致监测数据缺乏可比性和一致性。

这样的监测数据不仅无法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还可能会误导我们对海洋环境状况的判断。

其次,标准化与规范化有助于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

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监测人员在进行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工作时,可以遵循统一的流程和方法,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错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标准化与规范化还能够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海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之间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

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则为这种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基础,使得不同国家的监测数据可以相互比较和共享,共同推动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海洋环境监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海洋环境监测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基础,它涵盖了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监测设备、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的特点和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标准和经验。

此外,标准的制定还应该具有前瞻性,能够适应未来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要加强监测设备的标准化。

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监测数据的质量。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监测服务的方法和数据分析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监测服务的方法和数据分析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监测服务的方法和数据分析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海洋沉积物是重金属长期积累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方法和数据分析。

1. 方法介绍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方法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采样、前处理、重金属分析和数据解释等步骤。

首先,采样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一般来说,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并严格按照采样要求进行采样,避免交叉污染和样品损失。

其次,采样后的沉积物需要进行前处理。

主要包括干燥和研磨等步骤,以便于后续的重金属分析。

干燥可以去除样品中的水分,研磨可以使样品颗粒均匀细小,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接下来,进行重金属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

根据样品的特点和研究需求,选用适合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同时,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参考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和质控。

最后,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解释。

根据采样点的位置、季节变化和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等信息,对分析结果进行解读和归纳,为进一步的污染研究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数据分析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数据分析是评估和解释重金属污染程度和分布格局的关键环节。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和环境质量评价等。

统计分析是对监测数据进行整体性和趋势性分析的重要手段。

可以利用各类统计指标,例如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来描述重金属污染物的集中程度和变异性。

通过比较不同采样点、不同季节或不同海域的监测数据,可以揭示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

GIS分析是对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的工具。

通过将采样点的经纬度与监测数据进行关联,可以绘制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图和热力图。

这样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海域或不同季节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沉积物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沉积物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 年3月1日发布,自2002 年10 月1日起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洋沉‎积物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毅、汤烈风、王菊英、阎启仑、马永安、关道明、王洪源。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沉积物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3‎78.5-1998 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173‎78.7-1998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J48‎-1983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3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与‎指标3.1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海洋沉积物‎质量分为三‎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与濒危‎生物自然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沉积物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二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三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特殊用途的‎海洋开发作‎业区。

3.2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指‎标各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列‎于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沉积物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沉积物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 年3月1日发布,自2002 年10 月1日起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洋沉积物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毅、汤烈风、王菊英、阎启仑、马永安、关道明、王洪源。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沉积物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378.5-1998 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17378.7-1998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J48-1983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3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与指标3.1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海洋沉积物质量分为三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与濒危生物自然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沉积物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二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三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特殊用途的海洋开发作业区。

3.2 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指标各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列于表1。

4 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4.1 海洋沉积物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制备及保存按G B 17378.5 的有关规定执行。

4.2 本标准各项目的测定,按表2的分析方法进行。

除大肠菌群及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所引用的标准为G B17378.7,病原体的测定方法所引用的标准为G BJ 48,其余项目的测定方法均引用G B 17378.5 标准,各项目的引用标准见表2。

海洋沉积物ph标准方法

海洋沉积物ph标准方法

海洋沉积物ph标准方法
海洋沉积物pH标准方法是用于测量海洋沉积物酸碱度的一种规范方法。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它反映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对于海洋沉积物的研究来说,pH值的测量对了解海洋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我将向您介绍一种常用的海洋沉积物pH测量方法:玻璃电极法。

这种
方法是基于玻璃电极对溶液进行测量,并利用电池原理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下面是该方法的步骤:
1. 首先,准备好需要测量的海洋沉积物样品。

确保样品干燥且没有明显的杂质。

2. 在准备好的样品中添加适量的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使样品溶解。

3. 使用玻璃电极仪器,将电极插入样品中,确保电极与样品充分接触。

4. 等待一段时间直至电极读数稳定,记录下测得的pH值。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应该事先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通常包
括在标准缓冲溶液中进行零点和斜率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同时,在进行实际测量前,应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海洋沉积物pH的测量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如玛丽亚斯法等。

不同的方法在执
行步骤和仪器要求上可能有所差别,但原理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海洋沉积物pH标准方法是测量海洋沉积物酸碱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准备样品、使用玻璃电极测量并记录pH值,可以了解海洋环境中的化学反应
和生物过程。

校准仪器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左右海洋沉积物中含有大量有用的物质,如有机碳、硅藻酸盐、各种气态成分和微量元素等,为海洋生物及海洋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及研究数据,因而质量的控制对海洋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沉积物采样沉积物采样是为了测定沉积物质量的基础工作,要采集到的沉积物含有信息全面的物质组成,以便可以更准确地下断测定、分析和研究。

在对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中,采用正确的抽样方法和采样器具是至关重要的,应根据样品特性,采取适当的抽样方法。

另外,一种合理的采样器具使样品的收集及处理更加有效、可靠,比如专业陂海洋沉积物抓样器、金属小孔剔除器等。

对沉积物进行质量标准测试时,抽取或提取沉积物部分,测定其中包含物质的含量以及其所特有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一般测试有底泥抽样、吸附气体样品分析、表面活性剂抽取方法等几种。

测试数值受到样品取样、样品前处理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因此,研究者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要按照ISO/IEC 17025的要求进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沉积物质量标准主要是用来衡量沉积物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的品质。

主要指标有有机碳、氮、磷、挥发性碱性磷酸盐等;还有盐度、粒径猜测、沉积物污染物等;其中,钙、镁、硅、碳酸钙、铁、硫酸盐各种物质含量是重要的测试指标,它们在沉积物中含量均能反映出其特殊的元素组成及物质结构。

另外,在沉积物质量标准测试中,还会考虑它们的细悬粒颗粒物和介子室结构,以及它们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海洋科研项目,采样、测试和标准定义的标准化程度及其严格的操作,可以保证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海水和沉积物采样及送样要求

海水和沉积物采样及送样要求

采样及送样要求一、水质现场采样要求:1.溶解氧装取方法与贮存:将乳胶管的一端接上玻璃管,另一端套在采水器的出水口,放出少量水样洗涤水样瓶二次。

然后,将玻璃管插到水样瓶底部,慢慢注入水样,并使玻璃管口始终处于水面下,待水样装满并溢出水样瓶体积的1/2时,将玻璃管慢慢抽出,瓶内不可有气泡。

每一水样装取2瓶(棕色125mL溶解氧瓶)。

立即用移液枪(管尖在紧靠液面下)依次注入1.0 mL氯化锰溶液和1.0 mL 碱性碘化钾溶液(务必定量加入)。

加液后立刻塞紧瓶盖并用手压住瓶塞和瓶底,将水样瓶缓慢地上下翻转20次。

将水样瓶浸泡于水中,有效保存时间为24 h。

注意:移液枪不得倒置,以防溶液流入枪体内损坏移液枪。

2.石油类装取方法与贮存:水样用500 mL棕色丝口玻璃瓶直接采集时,须一次装好,不可灌满或溢出,否则应另取水样瓶重新取样。

采集的水样用5 mL硫酸溶液(1+3)酸化。

分析时需将瓶中水样全部倒入分液漏斗中萃取,萃取后需测量萃取过水样的体积,扣除5 mL硫酸溶液体积,即为水样实际体积。

采样后4 h内萃取,萃取液避光贮存于5 ℃冰箱内,有效期20 d。

3.叶绿素a如需测叶绿素a,则取1L水样存放于1L的大口塑料瓶中,避光低温保存。

或者现场用滤膜加碳酸镁悬浊液过滤后分装于15 mL储样管中,-20℃冷冻保存。

4.温度、盐度、深度用CTD现场检测。

5.汞取100ml水样存放于玻璃瓶中。

6.其他(pH、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氨盐、活性磷酸盐、铜铅锌镉铬砷)取1L水样存放于1L的大口塑料瓶中,低温保存。

润洗瓶子两遍后再装样品。

二、沉积物现场采样要求:取1kg左右沉积物于自封塑料袋中,低温保存。

三、监测项目与方法海水水质:盐度:CTD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29.2;pH:pH计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26;化学需氧量:碱性高锰酸钾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 378.4-2007/32;溶解氧:碘量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31;悬浮物:重量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27;亚硝酸盐: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37;硝酸盐:镉柱还原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3 8.1;氨盐:次溴酸盐氧化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36.2;活性磷酸盐: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39.1;石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13.2;铜、铅、锌、镉、总铬、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海洋监测技术规程》HY/T 147.1-2013/5;汞:原子荧光法,《海洋监测规范》GB173 78.4-2007/5.1。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海洋沉积物是指在海洋底部沉积的各种物质,包括有机和无机物质。

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首先,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指标。

物理性质包括颗粒大小、密度、孔隙度等;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放射性元素含量等;生物学特征包括微生物数量、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海洋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对于评价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应当与海洋环境质量标准相协调。

海洋沉积物是海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应当与海洋水质、海洋底质量等相关标准相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以保护海洋环境的整体健康。

另外,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可操作性意味着这些标准应当能够被科学测量和监测,以便实际应用。

可持续性意味着这些标准应当能够适应海洋环境的变化,并且能够长期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

最后,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应当是国际化的。

海洋是全球共同的资源,海洋沉积物的质量标准应当是国际共识,以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

国际化的质量标准还能够促进全球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之,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标准应当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指标,并与海洋环境质量标准相协调,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是国际化的。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级 良好 一般 较差
区域沉积物综合质量分级原则
分级原则
低于 5%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 且不低于 70%的站位的沉积物 质量等级为良好 5%~15%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状况为较差; 或低于 5%的站位为较差且高于 30%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状况为一般和较差 15%以上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
5 沉积物中污染指标含量年际变化趋势评价 当评价区域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大于 3,可进行年际变化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计算评价区域内有效数据的中位值,按照附录 A 的方法进行年际变化时间序列 趋势分析。 6 注意事项 本方法执行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用于沉积物质量评价的数据应覆盖评价区域, 并满足区域代表性和数据 可靠性要求,所使用的数据应按照GB 17378.2中规定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评价区域应根据沉积类型、生态环境状况、水动力场分布等进行划分。
评价指 标类别 理化性 质指标 一般污 染指标
海洋沉积物质量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 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沉积物质量评价指标类别
功能 硫化物和有机碳用于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 (见第 4 章)
评价指标名称
硫化物、有机碳 汞、铜、镉、铅、锌、铬、砷、 石油类、六六六、滴滴涕和多氯 联苯 目标评价区域沉积物中的特殊污 染指标, 在 GB 18668 中无对应标 准,如多环芳烃(PAHs) 、酞酸 酯类和酚类化合物等
分级原则
最多一项指标为一般,没有一项指标为较差 一项以上指标为一般,没有一项指标为较差 有一项或更多项指标为较差
注:至少六项指标参与评价,如果小于六项指标应不给出评价结论
4.3.3 单个站位沉积物质量分级 在单个站位沉积物理化性质指标和一般污染指标的分级基础上,按表5要求 的分级原则,对单个站位的沉积物质量进行分级。
t0 Sp x1 x 2 1 1 M1 M2
(A.2)
式中: M1 和 M2——分割点前后两段子序列样本长度; Sp——联合样本方差,见公式(A.3) :
Sp ( M 1 1) S1 ( M 2 1) S2 M1 M 2 2
2 2
(A.3)
式中: S1 和 S2——分割点前后两段子序列样本方差。 根据 t 检验结果确定第 j 年前后时段的均值在某一置信水平上是否具有显著 性差异(α=0.05) ,若有显著性差异即发生了突变。达到某一置信度的 AIj 可能连 续数年出现,取其中最大的 AIj 年份作为突变出现的时间。本方法的平均时段 M 的选择带有人为性,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变点飘移,在具体计算时,反复变 动 M,进行试验比较,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如果确定存在一个或多个突变点,则需要分段进行趋势分析统计。 A.2.4 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在数据序列较大(≥8)和质量较高(不存在漏检值、未检出值)的情况下, 通过对数据的分布类型进行检验,可以确定统计样本是否满足正态分析的条件。 判断数据正态分布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Shapiro-Wilk 检验 (8≤数据量≤50) 、 Filliben’s 检验(8≤数据量≤100)和 studentized rage 检验(8≤数据量≤1000) 等方法。 如果检验结果证实时间序列是正态分布,则可以采用回归分析( A.2.5)等 参数统计方法进行趋势检验, 若是非正态分布, 则只能采用 Mann-Kendall (A.2.6) 等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趋势检验。 现有的环境要素时间序列通常小于 50,宜采用 Shapiro-Wilk 检验法。先假设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将样本数据量为 n 的样本按大小顺序排列编秩,由显著性水
3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海洋环境监测要素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方法 A.1 方法说明 Mann-Kendall检验法为本规程推荐的核心统计方法,可对通常情况下的海洋 环境要素时间序列进行有效的趋势分析,在有特定依据和评价需求的情况下,可 配合或单独采用其他趋势分析方法,如描述性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法等。 A.2 分析方法及步骤 A.2.1 数据的收集与前处理 时间序列在进行趋势分析前,应根据GB 17378.2等相关标准对数据进行审核 和校正,在剔除异常数据和不合格数据后输入趋势分析原始数据表格。 A.2.2 描述性时间序列分析 描述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年度的数据直接比较, 或对多年数据进 行图表处理,初步判断数据分布情况、变化趋势、突变点和变化周期,为后续的 统计分析提供参考。图表处理方法包括:折线图、散点图、柱状图、盒状图等。 对于短时间序列(≤3),只能通过该方法进行趋势分析。 A.2.3 数据突变点检验 若A.2.2描述性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突变点(趋势转折 点),或者时间序列较长(≥8),应进行突变点检验。 如果检验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不存在突变点,则继续下一步趋势分析,如果存 在突变点则需要分段进行趋势分析。 采用分割时间序列的方法进行突变点检验,即先找出(或假定)分割点,然 后检验分割点前后两段子序列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方法如下: 定义样本长度为 n 的序列的突变指数为 AIj,见公式(A.1):
AI j x1 x2 (S1 S 2 )
(A.1)
式中:
x1 ——假定分割点前 M 年时间段的平均值;
S1——假定分割点前 M 年时间段的标准差;
x 2 ——假定分割点后 M 年时间段的平均值;
4
S2——假定分割点后 M 年时间段的标准差。 计算时采用连续设置假定分割点的方法,得到突变指数 AIj 的时间序列。定 义统计量 t0,见公式(A.2):
5
平 α 和样本数据量 n 确定对应的系数 ai,根据式(A.4)计算出检验统计量 W:
n (ai a)( x(i ) x) i 1 W n (ai a)2( x(i ) x)2
i 1
2
(A.4)
取 α=0.05,根据自由度查正态分布表,得到 W0.05 临界值,计算得到的 W 值 大于该值,则在显著性水平 α=0.05 上不拒绝零假设,即可以认为该批数据服从 正态分布。 A.2.5 回归分析 如果时间序列较长(≥8) ,且数据分布检验(A.2.4)判定为正态分布,则推 荐采用回归分析等参数统计方法, 通过规定因变量和自变量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 果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实测数据求解模型的各个参数,然后评价回归模 型是否能够很好的拟合实测数据;如果能够很好的拟合,则可以根据自变量作进 一步预测。 Mann-Kendall 检验等非参数统计方法也可用于正态分布数据的统计分 析,但是发现统计差异的灵敏度较低。 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回归分析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具体分析方法如下: 先对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 采用最小二乘法原则使各散点到直线的 纵向距离的平方和Q最小,得到回归方程,斜率b可以代表趋势的大小,并通过 计算相关系数r(即Pearson相关系数)表征相关性强弱。 其中 Q 值计算方程见公式(A.5):
I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洋沉积物质量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的综合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 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668 GB 17378.2 3 评价指标类别 沉积物评价指标分为理化性质指标、一般污染指标和特殊污染指标,不同类 别的评价指标在沉积物质量评价中的功能有所不同(见表1)。粒度作为沉积物 质量评价的辅助参数,用于评估沉积类型变化和辅助阐释污染要素分布特点。 表1
用于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见第 4 章)
特殊污 染指标
从该类要素在海洋环境中的检出状况和含 量分析其污染状况,不参与沉积物质量综 合评价
4 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4.1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的含量优于GB 18668第一类标准值,则该指标分级为良好;评价 指标的含量界于第一类和第三类标准值之间,则该指标分级为一般;评价指标的 含量劣于第三类标准值,则该指标分级为较差。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见表2。 4.2 单站位单项指标质量分级 按表2规定的分级标准,对单站位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划分。
2
表5
等级 良好 一般 较差
单个站位的沉积物质量分级原则
分级原则 一般污染指标为良好,理化性质指标不为较差 一般污染指标为一般,理化性质指标不为较差 一般污染指标或理化性质指标为较差
注:如缺失一般污染指标应不给出评价结论
4.4 区域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 在单个站位的沉积物质量分级基础上,依据表6中规定的分级原则,评价区 域沉积物质量综合等级。 表6
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程 (试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 2015 年 10 月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评价指标类别 ........................................................................................................... 1 4 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 1 4.1 评价标准......................................................................................................... 1 4.2 单站位单项指标质量分级............................................................................. 1 4.3 单站位沉积物质量分级................................................................................. 2 4.4 区域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 3 5 沉积物中污染指标含量年际变化趋势评价 ........................................................... 3 6 注意事项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海洋环境监测要素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方法........................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