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
九年级物理综合测试卷(基础卷)(考试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综合测试卷(基础卷)(考试版)初中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测试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13~19章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春•淮安期末)常见的生活事例,由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是( )A.初春时节柳絮飞扬B.秋风萧瑟落叶飘零C.夏日炎炎槐花飘香D.寒风凛冽雪花飘飘2.(2021春•富阳期末)如图所示是简化后的家庭电路的接线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照明灯的开关可以和灯相互交换位置B.电路中每多一个用电器,工作电路的总电阻变大C.将验电笔插入如下图示三孔插座的左孔中,氖管不发光D.用电器造成失火时,应立马接水救火3.(2021秋•海勃湾区校级期末)有4个轻质小球A、B、C、D,已知C带正电,A与C相互吸引,A与D相互排斥,B与D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带正电,D带正电,B一定带正电B.A带正电,D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A带负电,D带负电,B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D.A带负电,D带负电,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4.(2021秋•松山区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蓄电池白天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照明灯晚上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5.(2021秋•顺平县期末)小明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甲,乙、丙三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小,其中甲、乙两根长度相同,乙、丙两根粗细相同,小明分别将三根镍铬合金丝接入M、N两点间,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接入M、N两点间的电阻越大B.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C.乙的电阻大于丙的电阻D.甲的电阻小于丙的电阻6.(2021秋•赣县区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1与L2串联,当开关闭合时,两灯均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路D.灯L2断路7.(2021秋•三明期末)下列四种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手机B.电视机C.电脑D.电热水壶8.(2021秋•宁安市期末)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J •(kg •℃)﹣1]4.2×1032.1×1032.1×1030.88×1030.39×103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 .物质的物态发生了变化,比热容不变C .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多一些D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混合在一起不发生热传递9.(2021秋•南丹县期末)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提高热机效率B .热机使用的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效率就越高C .1kg 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汽油的热值D .把煤磨成煤粉或煤粒,加大送风量使其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煤的热值10.(2021秋•望花区期末)如图电源电压为U ,灯泡L 1和L 2的额定电压分别是U 1和U 2,电压关系为:U 1<U <U 2。
2024年粤教新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75

2024年粤教新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7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B. 中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C. 核力做功有可能释放出核能D. 用质子轰击铀核发生裂变2、如图所示,用铅笔芯做成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左端的铜环可以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当铜环从A向B端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和小灯泡亮暗的变化情况是()A. V示数变小,灯变亮B. V示数变大,灯变亮C. V示数变小,灯变暗D. V示数变大,灯变暗3、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0dB就是没有声音B. 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C. 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D. 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4、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B. 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C. 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D. 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中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升力就是空气对它的浮力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相互平衡C.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D. 风吹树摇,风停树静,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A. AB. BC. CD. D7、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你正在作答的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B. 一节初中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D.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物质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三种状态分别为____、____和____,物质从____变成____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____变成____的过程叫凝固.9、(2015•徐州)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为了____压强.如图所示,将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气时,会看到纸条向____(选填“上”或“下”)飘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____.10、(2010春•龙湖区校级期末)通过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____,这说明了太阳光是由____组成的;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____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将玻璃泡____,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彩色光带上的色光及“看不见”的光中,____的热效应最大.11、“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2、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铜丝的电阻小于镍铬合金丝的电阻,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浸在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入一支温度计.通电一定时间后,可以看到________瓶中(填“A”或“B”)煤油温度升得高,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____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____;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最新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基础知识检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64.0分)1.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 阳光从东方射过来了B. 雷声从东方传过来了C. 云朵从东方跑过来了D. 花香从东方飘过来了2.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 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B. 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C. 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D. 以上说法都正确3.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 灰尘的自然堆积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4.关于家庭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一定是电路发生了短路B. 连入电路中的用电器总功率越大,干路中的电流就越大C. 保险丝熔断了,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代替D. 空气开关跳闸后,重新闭合开关就可以了5.小明乘坐公交汽车时,站在离车门较近的位置而且双手没有扶任何物体,为了避免汽车启动时摔倒,他应将身体()A. 保持直立B. 向汽车运动方向倾斜C. 向汽车运动的反方向倾斜D. 任何站姿都可以6.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7.小高上山的速度是1m/s,到山顶后又沿原路返回,速度是1.5m/s,则小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A. 1.5m/sB. 1.25m/sC. 1m/sD. 1.2m/s8.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
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运动的B. 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9.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手册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60kgB.电饭锅正常焖饭时使用的加热档的功率约为50W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000cmD.家用节能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2、下列估测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0.05t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18cmC.公交车行驶速度约为200m/sD.中学生从教学楼一楼走到二楼所用时间约1s3、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60kgB.电饭锅正常焖饭时使用的加热档的功率约为50W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000cmD.家用节能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4、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重约为0.5NB.教室门高约为10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初中生百米跑成绩约为6s5、如图所示是一些常用的物理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测边长B.量筒(视线以液面凹面为准)C.温度计D.天平6、春节摆放年桔是广东的一个传统,花农往往用种植年桔盆栽的花盆直径来区分盆栽的型号大小,图是一位身高170cm的花农站在一盆型号为60分的年桔旁边,则你可以估计该年桔花盆的直径d为()A.60mB.60dmC.60cmD.60mm7、“大数据”体现了数量的价值。
下列估测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质量约1kg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40℃C.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D.教室的高度约为1.5m8、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23.9mm、24.0mm、24.0mm,若以cm 为单位记录最终测量结果,应记为()A.2.39cmB.2.397cmC.2.40cmD.2.4cm9、以下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00nm=100×10-6cm=1×10-4cmB.50kg=50kg×1000g=50000gC.0.05L=0.05×10-3m3=5×10-5m3D.0.2mg=0.2×10-3=2×10-4g10、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初中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题库

初中物理声现象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故A项正确;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项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声体的振幅不一样,响度不同,故C项错误;D.编钟的结构和材料与其它乐器不同,所以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项错误。
故选A。
2、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B.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答案:B解析:A.声音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故A错误;B.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从而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故B正确;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传入人耳,故D错误。
故选D。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随着空气的质量变小,介质变少,声音变小,故B错误;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身体疾病信息,故D正确。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和答案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3.评价应(全面)地反映教学的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4.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5.物理学理论是人类对自然办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6.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7.物理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有(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
8.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9.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10.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作决定时尝试运用科学工作者原理和科学方法。
11.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13.在探究活动中,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4.学校实验室应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15.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_知识与技能)_,经历基本的_(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_(科学精神)_的熏陶。
16.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7.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
18.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 分总分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 、振幅B 、响度C 、音调D 、音色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3、如图2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 极指向正确的是 【】 A 、a 、b 、c B 、a 、b 、d C 、a 、c 、d D 、b 、c 、d4、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休闲活动.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端上升到最高端,时而从最高端飞驰而下(图3).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机械能小于b 点机械能B 、d 点动能最大,b 点势能最大,c 点机械能最大C 、由a 到b 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 、由b 到c 的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变大5、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4)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评卷人 得分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5所示【】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7、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B、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C、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D、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8、如图7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9、在今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电阻及导线若干。
中考物理基础测试试卷

中考物理基础测试试卷物 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你的答案填涂在题后的答题卡上。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 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声速 2.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A .看到插入水中的铅笔弯折B .平静的水面映出一轮明月C .小丽对着镜子练习舞蹈D .在阳光的照射下,地上有树的影子 3.下列光学仪器中,通常情况下成放大实像的是A .照相机B .放大镜C .投影仪D .平面镜 4.图1甲是小红连接的实验电路,这个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图1乙中的5.小明要测量L 1中电流大小,图2中正确的电路图是6.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B .家用电器是以串联方式接入电路的C .保险丝是以并联方式接入电路的D .保险丝熔断了,一定是电路中某处发生短路造成的7.自动照相机能够根据光的强弱自动调整暴光量,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个光敏电阻。
制成光敏电阻的主要材料是A .超导材料B .导体材料C .半导体材料D .绝缘材料 8.图3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的作用力均用F 表示,则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图1甲 乙图2图39.1962年,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把红宝石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6s 后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已知光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由此可计算出月球与地球相距约为 A .7.8×108m B .3.9×108m C .3×108m D .3.4×108m 10.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 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A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B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C .晶体的熔化过程D .晶体的凝固过程11.图5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是 A B 图5 C D 12.图6是我国跳水队员为迎接北京08年奥运会而刻苦训练的情景,在她离开跳板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整个过程中,关于她的动能、重力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能一直增大B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请用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在答题卡上涂上横线(▅)。
初中物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
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陶瓷3.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
A. 镜子反射B. 影子C. 彩虹D. 日晕4. 以下哪种力是重力?()。
A. 推力B. 拉力C. 支持力D. 摩擦力5.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
A. 塑料C. 盐水D. 铁丝6.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反射?()。
A. 透镜成像B. 彩虹C. 镜子成像D. 影子7.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
A. 石墨B. 硅C. 汞D. 铜8.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
A. 透镜成像B. 彩虹C. 日食D. 影子9. 以下哪种力是弹力?()。
A. 重力B. 摩擦力C. 支持力D. 压力10. 以下哪种物质是超导体?()。
A. 铝B. 铜D. 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m/s。
12.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存在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物质,称为______。
13.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光线的传播方向会______。
14.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______。
15.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______。
16.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线遇到平面镜时,入射角等于______。
17.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______。
18.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19.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______而产生的力。
20. 超导体在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电阻会突然变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请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题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题哎,说起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题,我那会儿可真是头疼啊!咱们那时候物理课,上课都是听着老师念公式,下课了就赶紧做作业,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好的资料和辅导书啊,全是靠着老师讲、自己琢磨。
今天咱就聊聊那些让我记忆犹新的物理题。
记得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说是“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经过5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当时我就傻眼了,加速度、时间、速度,这些都是什么鬼啊!好在我同桌是个学霸,一下就给我讲明白了。
他说:“加速度就是速度变化快慢的度量,2m/s²就是每秒速度增加2米。
时间5秒,就是过了5秒钟。
所以速度就是加速度乘以时间,2乘以5等于10,所以答案是10m/s。
”哎,现在想想,那时候自己真是傻得可以。
还有一道题,说的是“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斜面下滑,斜面的倾斜角为30度,摩擦系数为0.1。
求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这个题更复杂了,涉及到重力、摩擦力和斜面角度。
我们那时候上课听的是:“摩擦系数是摩擦力与正压力的比值,正压力就是物体在斜面上的重力分量。
所以,摩擦力就是摩擦系数乘以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量。
重力分量是重力乘以sin30度,sin30度等于0.5,所以摩擦力就是0.1乘以10乘以10乘以0.5,等于5牛。
”我当时听完就蒙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佩服老师的讲解。
还有一道题,是“一个阻值为10欧姆的电阻,接在10伏特的电源上,求通过电阻的电流。
”这个题也很简单,我记得公式是I=V/R,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10伏特除以10欧姆,答案是1安培。
虽然现在看这些题很简单,但那时候自己真的是一头雾水。
说起来,那时候的物理题,虽然难,但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物理题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世界的认知之门。
也许,这就是学习的魅力吧!。
初三物理物理常识测试卷有答案【参考答案】

初三物理物理常识测试卷有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初中生的平均身高可达1650mmB.正常人的心率通常为60次/s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80mm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单位是A.伏特B.欧姆C.安培D.瓦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和能量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B.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比柴油机低C.做功的过程一定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要"绿色发展"就不能使用常规能源4、下列四幅图均为测量温度的仪器。
其中利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件的是()A.热电偶温度计B.测温枪C.电子体温计D.指针式寒暑表5、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B.分子的运动C.五四运动D.小树慢慢长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C.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D.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7、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压强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进行研究,运用的是分类法B.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采用比较法C.发现导线太长而采取缠绕的方法从而制成滑动变阻器,是缺点列举法D.用真空罩实验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是采用逐渐逼近法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焦耳——一切能量、功、热量的单位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发电机的发明D.欧姆——研究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9、下列四位学者中,发现地磁偏角的是A.墨子B.奥斯特C.法拉第D.沈括10、下列描述不属于科学精神的是()A.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B.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C.善于合作与交流D.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接受别人的建议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C.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Hz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2、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③"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探究普遍规律的多次实验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1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物体摩擦过程中会在表面产生出电荷D.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再分的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高音调的波形幅度大一些,声音的频率较高B.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D.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有可能不同15、如图所示,热水壶放在燃气灶上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气燃烧的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烧水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C.在烧水的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变多D.壶口附近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6、正确进行利学探究的程序一般是A.猜想—结论B.猜想—实验—结论C.实验—结论D.结论—实验—猜想17、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A.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是"实验物理的先驱"D.玻尔、普朗克是相对论的奠基人18、对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0.8mB.课桌质量约为50kgC.课桌面积约为4m2D.书箱容积约为0.8m3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19、我们学习物理,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测试(附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测试(附答案)第七章力【知识点一】力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力的概念:(1)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其中施加力的物体叫做_____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做______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力的单位:________,简称_____,符号______。
(3)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1)用力的示意图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_______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________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也可以用线段的终点表示;④表示力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比较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加了力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互为_______物体和______物体。
【知识点二】弹力1、概念: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______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属于弹力。
2、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_____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_______跟受到的_______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使用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位置,如果不是,则需在_______方向调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量力的大小,被测量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测力计______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11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A. 室内的水汽留在眼镜上B. 眼镜上有灰尘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 受到感动,热泪盈眶2、邹瑾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 cmB. kmC. mD. mm3、下表是小阳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的实验数据。
关于该实验及表中数据的分析____的是()。
忙A. 该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水吸收热量的多少B. 如果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将会降低C. 小阳测得水的沸点是99隆忙D.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升高4、蜡烛火焰通过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个像的形状是()A. 与火焰形状相同,正立B. 与火焰形状相同,倒立C. 与三角形形状相同,正立D. 与三角形形状相同,倒立5、灯泡L上标有“6V6W”,得该灯泡的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10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隆芦0.6A”,电压表的量程未“0隆芦15隆芦15V则下列说正确的()A. 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B. 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C. 灯泡L的电阻值随电压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D.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0W6、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简短吸管,如图所示。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A. 音色不变B. 音调变了C. 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 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7、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8、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A.B.C.D.9、由欧姆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拿一块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再把一根火柴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火柴头的距离,直到火柴头上的光斑最小,一会就会发现火柴头 ______ ,这说明光具有能量.11、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甲、乙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______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______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我国“歼15”舰载机已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完整版)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气的燃烧B. 铁的生锈C. 食盐的溶解D. 碘的升华答案:D2.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3.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A. 杠杆的力臂越长,力矩越大B. 滑轮组可以提高物体的运动速度C. 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大,越省力D. 轮轴的直径越大,越省力答案:C4.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A. 飞机升空B. 水壶里的水沸腾C. 水银气压计D. 钢笔吸墨水答案:CD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C.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 声音的强度与振幅无关答案:D6.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B. 光的折射现象是光线在介质界面发生偏折C. 光的反射现象是光线在介质界面发生反射D. 光的散射现象是光线在介质中发生散射答案:B7.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B.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C. 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D. 电流的强度与电荷的数量无关答案:D8. 下列关于磁场和磁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磁场是由磁体周围的磁力线组成的B. 磁力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指向南极C. 磁力的大小与磁体的磁性和距离有关D.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与电流的方向无关答案:C9.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可再生能源是指无法再生的能源B.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C. 人类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D. 新能源是指刚刚发现的能源答案:B10. 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意改变实验条件B.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 实验过程中,要尊重实验结果,不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D. 实验过程中,可以忽略实验误差答案:B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_________和_________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

___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能”、“不能”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__________ 橡。
__________ 接收到蜡烛
A 的烛焰的像 (选填
( 5) 选择蜡烛 A 和 B 的要求是: ___________;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
关系。
( 6)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 “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
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13. 一些同学经常在噪杂的公共场合戴耳机听
MP3,为了听得更清楚,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
大了声音的 (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14. 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说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依据 时它们的 ( )
A. 音色不同 B. 音调不同 C. 响度不同 D. 三个特性同时作用的结果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
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
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道拐角处的反光镜)
有
作用(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电筒)
七、光的折射
;凹面镜对光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二、检测提高
1. 如图 1 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
现象说明
,这是利用 ______法,把音叉微小的振动 _________。
初三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的维持D. 力是物体运动的阻碍答案:B2. 物体的惯性与其()A. 质量有关B. 形状有关C. 运动状态有关D. 受力情况有关答案:A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利用了光的反射()A. 照镜子B. 潜望镜C. 光的折射D. 汽车观后镜答案:C4. 声音的传播需要()A. 真空B. 气体C. 固体D. 任何介质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能的单位()A. 焦耳B. 瓦特C. 千瓦时D. 安培答案:C6.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A. 光热效应B. 光电效应C. 热电效应D. 电磁感应答案:A7. 以下关于电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B. 电压是电流的阻碍C. 电压是电流的流动D. 电压是电流的强度答案:A8. 以下关于欧姆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B. 电压与电流成反比C. 电阻与电流成正比D. 电阻与电流成反比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导体()A. 铁B. 铜C. 玻璃D. 铝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绝缘体()A. 橡胶B. 塑料C. 陶瓷D. 盐水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____。
答案:质量2.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
答案:改变3.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______。
答案:快4. 电能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千瓦时5.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______效应。
答案:焦耳6.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______比。
答案:反7. 电压是形成______的原因。
答案:电流8.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______。
答案:反比9. 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______、铜、铝等。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复习专题试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复习专题试题热学复专题(一)本文是关于热学基础知识的复专题。
首先介绍了分子运动的概念,指出分子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其次,讲解了内能的概念,指出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加热和做功。
接着,介绍了比热容的概念,以水的比热容为例,指出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质量、温度等因素有关。
讲解了物体吸热公式,并给出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的公式和热机效率的定义。
最后,提供了几个例题,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例题1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现象的解释的选择题。
正确答案是C。
例题2是关于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和吸热量的关系的选择题。
正确答案是B。
例题3是关于热学基础知识的选择题。
正确答案是C。
最后,提供了一个实际问题的计算题。
题目是关于加热水的热量和燃烧煤气的热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加热50kg、20℃的水到60℃需要吸收的热量和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
最后,通过比较这两个值,可以计算出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2、该热水器每天从太阳能中接收的能量为:E =2.8×106J/m2/h ×1.5m2 ×8h = 33.6×106J。
其中60%被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ΔT = E × 0.6 / (m × c) = 33.6×106J × 0.6 / (1kg ×4.2×103J/(kg·℃)) = 142.86℃。
3、该热水器一天中需要完全燃烧的煤气质量为:Q = E /q = 33.6×106J / 4.2×107J/kg = 0.8kg。
4、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两点主要理由是:一是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不会产生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二是太阳能的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复习题

BAN N` γ i 空气 水O 光的折射 A B O N i Υ 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概念总复习精要提纲 第一单元 多彩的光(8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1、光源:自身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 和 。
2、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 。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有: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3、反射定律: 光线与 光线、 在同一平面内; 光线与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角等于 角。
(可归结为:共面、异侧、等角)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右图中,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 法线是 ,O 点叫做 ,∠i 是 ,∠γ是 。
反射类型: (1)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属于定向反射 (如镜面、水面);(2)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这两种反射都必须遵循 。
4、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成像原理:根据 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5、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6、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 会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7、折射定律:光从空气 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 射光线分居 两侧,折射角 于入射角;入射角增 大时,折射角 。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 的。
当光从水 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
8、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 、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光的三基色: 、 、;颜料的三原色: 、 、 。
透明物体颜色的形成是由 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的形成是由 色光决定的。
9、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
初中物理速度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速度基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1.对于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v=s/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速度跟它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运动时间成反比C.速度跟它通过的路程成正比,跟运动时间成反比D.速度跟它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都无关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速度2.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发令枪响后,三人同时起跑,在5s时,乙在最前面,丙在最后面,而比赛结果是丙最先冲过终点,甲最后冲过终点。
则在前5s内( )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B.乙的平均速度最大C.丙的平均速度最大D.乙的平均速度最小答案: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速度3.现在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其速度为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为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其速度为5km/min。
如果可能让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得冠军的是( )A.猎豹B.旗鱼C.褐海燕D.无法比较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4.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总比乙提前10米到达终点,现让乙在距离起点10米处起跑,而甲仍在起点处起跑,若同时起跑时,则(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B.甲先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答案: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速度的应用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米/秒B.3.75米/秒C.4米/秒D.4.5米/秒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6.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刘翔在110米跨栏时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答案: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速度的理解7.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全程中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速度的理解8.下列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2小时行驶了108千米的汽车B.20秒行驶400米的摩托车C.5分钟行驶了9000米的火车D.9.72秒跑完100米的飞人博尔特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总分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评卷人得分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3、如图2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A、a、b、cB、a、b、dC、a、c、dD、b、c、d4、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休闲活动.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端上升到最高端,时而从最高端飞驰而下(图3).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B、d点动能最大,b点势能最大,c点机械能最大C、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变大5、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4)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5所示【】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7、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B、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C、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D、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8、如图7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9、在今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电阻及导线若干。
在做测电阻的实验时,小明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由于疏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给颠倒了,其它连接正确无误.这个电路闭合开关后所产生的现象是【】A、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零B、电压表将被烧坏C、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D、电流表将被烧坏10、家庭电路及家用电器在设计安装上都考虑到用电安全问题.下列措施中,与安全用电无关的是【】A、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B、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安装漏电保护器C、洗衣机、电冰箱等用电器应使用三线插头D、为使用方便安装插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我们日常生活用电的电压是,对人体来说只有不高于的电压是安全的.12、原子弹和核电都是利用链式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13、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由于液化形成的是.14、如图8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8乙),则光屏上就出现.15、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图9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16、图10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
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p乙.17、某电磁波的波形如图11所示.则该电磁波的波长是,频率是.18、图12所示的是恒温箱的简易电路图.其工作原理是,接通工作电路后,电热丝加热,箱内温度升高,当箱内温度达到温度计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电热丝停止加热.当箱内温度低于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断开,衔铁被,工作电路再次工作,电热丝加热,从而保持恒温箱内温度恒定.19、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只填序号)正方反方观点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0、某工厂开发研制了一种高、中、低三档家用电火锅,观察其内部结构发现是由两个相同的发热电阻丝构成.改变档位就是改变电热丝连入电路的方式.研究发现:旋动开关,当转换开关在中档位置时,发热功率为600W,这时只有一个电阻丝连入电路.那么,当转换开关分别处于高、低两档位置时,其发热功率分别为W和W。
三、作图题(共4 分)21、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评卷人得分四、分析简答题(22题4分,23题6分,共10分)评卷人得分22、某工厂在节能增效活动中,仅20XX年下半年就节电5000kW·1h一位电视记者在报道这个工厂节约用电的经验时,手举一只理发用的电吹风说:“我这里有一只理发用的电吹风,它的功率是500瓦,也就是0.5千瓦,这个厂半年节约的电力可以开动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请你指出这位记者报道中的说法错误之处,并说明错误原因.冰封莱州湾20XX年1月下旬,莱州湾出现了近30年来同期最为严重的海冰灾害,港口封冻、航道阻塞,近海养殖区全部被冰封,单目远望,昔日波涛汹涌的大海几乎全部被冰覆盖(图14).通常情况下,海水结冰比陆地上的淡水结冰困难得多.淡水的凝固点是0℃,而海水的凝固点是不确定的.10‰盐度水的凝固点是—0.5℃,24.7‰。
盐度水的凝固点是—1.33℃,35‰盐度水的凝固点是— 1.9℃.今年海冰灾害发生早于往年,而且发展又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气象条件与往年有较大的不同.进入20XX年11月以后,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几次大的寒流天气,由于莱州湾相对封闭,海水的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寒流天气使海面气温下降,海水向外散热,海水冷却,温度降低,这是海水结冰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寒流天气,与往年相比,提前到来的连续不断地几场大雪更是造成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23、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陆地和海洋同处在寒流天气中,为什么海水容易散失热量?(2)为什么“雪”成了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五、实验探究题(24题、25题各4分,26题、27题、28题各6分,共26分)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15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或“靠近”).25、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16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16乙).(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2)它说明了什么?26、经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同学们使用过很多的实验基本仪器,实验探究技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请你利用使用过的实验基本仪器,设计两种原理不同的方案区分水和盐水(写出实验仪器及方法步骤)27、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17所示.(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F(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28、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装满煤油的烧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粗细均匀的相同玻璃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等.两个实验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分别设计了图18甲、乙所示的两个方案.(1)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通过观察什么知道电热的多少.(2)甲方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3)乙方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六、应用创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9、小明同学用三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两个小灯泡、开关、导线及电源连接成如图19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两灯泡均发光,小明记录的三个电表的读数为:6V;1.5 A;0.5A.(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指出甲、乙、丙三个电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2)计算L l的电阻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30、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明家最近购置了一套新房,为了帮助爸爸将重600N的装修材料运送到6m高的楼上,小明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滑轮组,设计了如图20甲所示的材料搬运方案(其中每个滑轮重30N,绳子足够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1)计算说明绳子的拉力是否超过绳子的最大承受力?(2)小明爸爸观察了该装置后,他想如果将该装置的滑轮位置颠倒(图20乙)是否会更省力一些,请你按照小明爸爸的想法,用笔画线在乙图绕上绳子并说明小明爸爸的想法是否正确.(3)求两种方案的机械效率之比?(4)综合分析评估两个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一些?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