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产业内贸易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理论。国内外学者对国际贸易的这一新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本文就国外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外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内贸易的定义、理论、指标测量和决定因素等等。梳理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产业内贸易现象,了解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为并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
一、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
以发现产业内贸易的现象为开端,学者们开始了对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对统计现象进行判断从而发现产业内贸易这一新的贸易形式上。最早发现产业内贸易这一现象的是弗德恩(Verdoom,P.J,1960)。他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时,首次注意到这一种新的贸易形式 [1]。在弗德恩(Verdoom,P,J)之后,Michaely、巴拉萨(Balassa,B)、小岛清(Kojima,K)在对各种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时,陆续发现了这种新的贸易形式。
二、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现状
1.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及分类:
由于产业的界定未有清晰的概念,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在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产业内贸易的最初定义出现在沃顿 ((Verdoom,P.J,1960)的相关著作中。他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产品”。随后,巴拉萨(Balassa,1966),克鲁格曼(Knlgman,P.R)等人对产业内贸易分别下了定义。产业内贸易的定义至今没有明确。在实践中,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大都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进行。
2.产业内贸易的分类
按照国际贸易分类,一种是产业间贸易。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它可以分为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而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又可以划分为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两种。
产业内贸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但在实践中运用最多的是以产品品质为标志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2]。
3产业内贸易的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各个学者论述产业内贸易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产业内贸易的成因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又可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
(1)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较多地分析相似或相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在存在水平差异时的交换。因此,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活动一般发生在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和收
入水平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比较典型的理论模型有:新张伯伦模型、新侯泰宁模型、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不同的模型认为产业内贸易的成因不同,由20世纪70年代末,克鲁格曼提出的克鲁格曼模型,又称为新张伯伦模型,证明了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的差异化[3];1980年,兰卡斯特提出新侯泰宁模型,认为比较优势是产业内贸易的成因[4];布兰德和克鲁格曼证明在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中,即使不存在成本差异和规模经济,寡头之间的“相互倾销”也使产业内贸易出现[5]。
(2)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后期开始,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由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即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其研究的对象是物理特征和质量不同的产品,物理特征和质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产品的价格差异上。主要的理论模型包括:法尔威和凯克斯基(Falvey and Kierzkowski,1981)建立的新H-O模型、萨克特和萨顿(Shaked and Sutton,1984)建立的自然寡头模型,即S-S模型。
法尔威和凯克斯基建立的新H-O模型,又称F-K模型,证明了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的成因[6],萨克特和萨顿建立的S-S模型说明了寡头垄断条件下,技术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的成因[7]。
4、产业内贸易的指数的测算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以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弗德恩计量法、巴拉萨度量方法、格鲁贝尔—劳埃德(G-L)指数、阿奎诺计量方法、格林维、海尼和米勒的GHM计量法。
在这几种产业内贸易的指标中,G-L指标在现实研究中被普遍运用。克鲁格曼和劳埃德、阿奎诺等人针对贸易不平衡的情况对G-L指标进行了修正,但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分类的细化,以上指标不能满足现实研究的需要。需要将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GHM指标。这有利于衡量一个产业的具体的产业内贸易类型。
5、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因素。
其中国家特征因素包括:国家的经济规模、要素禀赋、需求相似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国直接投资水平、与贸易伙伴国的距离、贸易政策等因素。而产业特征因素则包括:行业的规模经济程度、产品差异程度、行业的市场结构、行业内外国直接投资水平等因素。
Balassa(1986)、Hummels和Levinsohn(1995)等都对国家特征因素的实
证分析,Caves(1981)、Hughes(1993)等对产业特征因素做了实证分析。国家
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因素还被许多学者结合起来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和检验结果的显著性水平。
从学者们的经验分析结果来看,国家特征因素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产业特征因素在产业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缺乏一致性。在研究中,可以将国家特征因素与产业特征因素结合起来考察一国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问题,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水平,更好的分析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三、产业内贸易的新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学者们将生产国际化、地理位臵等因素融人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中,对产业内贸易的
分析日益贴近国际贸易现实。
Kol和Rayment(1989)、Turkcan(2005)、Ando(2005)等学者们分别用中间产品多样化,消费者的不同偏好,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分类对中间产品在产业内贸易中的地位给予了说明,并引入了垂直专业化。
综合以上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日渐完善。然而,学者们对产业内贸易深层次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产业内贸易研究的较少,这些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P.J. The Intra-Block Trade of Benelux. In: R.A.G. .Robinson, e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Size of Nations. London: Macmillan. 1960: 291-329
[2]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24.
[3]Dixit, Stiglitz.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297-308
[4]Lancaster. Intra-industry Trade under Perfect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0,10:151-175 [5] Brander, J.A., Krugman P.R.A.’Reciprocal Dumping Model’of International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3,15:313-321 [6]Falvey,R.and Kierzkowski, H.Product Quality,Intra-industry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1, 1984:305-340
[7]Shaked,A. and Sutton,J.Natural Oligopoli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in
H. Kierzkowski(e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4:23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