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6改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尼龙6的聚合反应研究

尼龙6的聚合反应研究

尼龙6的聚合反应研究尼龙6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在纺织、塑料制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生产过程主要是通过尼龙6的聚合反应来实现,即将己内酰胺6与适当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长链分子结构的尼龙6聚合物。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标准出发,探讨尼龙6的聚合反应及其相关研究。

一、尼龙的聚合反应1. 己内酰胺6的结构和性质己内酰胺6是尼龙6聚合反应的原料之一,它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聚合反应的进行方式和产物性质。

己内酰胺6的化学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和己二酰胺酸基,这些基团之间通过羰基碳原子和酰胺中的氮原子连结,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聚合反应的机理尼龙6的聚合反应主要是通过己内酰胺6发生开环聚合反应进行的。

在聚合反应中,己内酰胺6中的酰胺基与己二酰胺酸基自身进行缩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这种开环聚合反应的机理涉及到缩合、转移和开环步骤,这些步骤的进行与反应条件、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原料的质量有关。

3. 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尼龙6的聚合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选择、原料的纯度等。

其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有重要影响;催化剂的选择可以加速聚合反应的进行;原料的纯度则影响着产物的质量和性能。

二、尼龙6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1. 聚合反应动力学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是了解尼龙6聚合反应机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研究反应速率、活化能和聚合物分子量等参数,可以揭示聚合反应中各个步骤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尼龙6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复杂,存在多个速率控制步骤。

2. 催化剂的研究催化剂是尼龙6聚合反应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并改善产物的质量和性能。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包括碱金属盐类、碱土金属盐类以及有机金属络合物等。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种类和配位结构,探索出更高效、选择性更好的催化剂体系,以满足不同尼龙6应用的需求。

3. 聚合反应的优化和控制聚合反应的优化和控制是实现尼龙6制备的关键环节。

LiCl尼龙6复合材料原位聚合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LiCl尼龙6复合材料原位聚合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LiCl尼龙6复合材料原位聚合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其中,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因为这种材料在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等方面都比传统材料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现。

尼龙6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它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热性等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通过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它的性能,实现功能化材料的复合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材料添加剂,其性质和体积分数均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实度会增加,但同时也可能导致颗粒之间的聚集,降低其性能。

因此,在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纳米颗粒进行优化和表面改性,并且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在保持其分散性的同时,得到优良的性能表现。

本研究将探究LiCl和尼龙6原位聚合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和机理。

其中,LiCl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纳米颗粒的结晶性能,提高其分散度。

而通过控制LiCl的加入量和处理条件,可以实现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态的调控,并且利用尼龙6的原位聚合,促进纳米颗粒与尼龙6分子的交联,从而实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耐磨性等性能方面的调控和提高。

二、研究目的1. 优化LiCl处理条件,调控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态;2. 制备LiCl尼龙6复合材料,并评价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耐磨性等性能表现;3. 探究LiCl和尼龙6原位聚合改性复合材料的机理和作用方式。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合成纳米颗粒:采用油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和LiCl配合制备修改纳米颗粒;2. 制备复合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LiCl尼龙6复合材料;3. 性能测试:使用万能试验机和热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进行耐磨性测试;4. 微结构表征: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观察其颗粒分散性和分布情况。

聚烯烃相容剂改性尼龙6的研究

聚烯烃相容剂改性尼龙6的研究

第20卷第2期1999年6月青 岛 化 工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Che m ical Techno l ogyV o l.20N o.2June.1999聚烯烃相容剂改性尼龙6的研究α冯绍华 王玲玲(青岛化工学院塑料工程学院 青岛266042)摘 要:用聚烯烃(PO)与马来酸酐接枝物(PO2g2M A H)作为相容剂,讨论了PO2g2M A H对PO PA26及PO PO2g2M A H PA26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相容剂对PO PA26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提高冲击强度,降低了吸水性,促进分散相细化,提高了界面的键合力,增加了PA26基体的粘度,改善了PA26的加工性。

关键词:聚烯烃;相容剂;改性;尼龙6中图法分类号:TQ32316尼龙(PA)具有坚韧、耐磨、耐溶剂、耐油和使用温度高等优点,是工程塑料中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材料。

但由于PA存在着低温和干态条件冲击强度低、吸水率大和尺寸稳定性差等缺点,影响了尼龙的使用,为了改善尼龙的不足之处,最常用的是采取共混的方法,从而获得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如采用弹性体与尼龙共混提高其韧性〔1~3〕,而聚烯烃(PO)具有产量高、价格低、韧性好、耐水等特点,采用聚烯烃改性尼龙,主要问题在于PO的非极性与PA的极性之间的不相容,采用PO接枝物,改善了PO的非极性,使得PO与PA之间的共混成为可能〔4~6〕。

利用PO接枝物作为相容剂,研究了尼龙26与PO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1 实验部分1.1 原材料PA26,上海塑料八厂;LD PE,1I2A,燕山石油化工公司;PP,1330,燕山石油化工公司;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M A H),分析纯;抗氧剂(1010,168),工业级。

1.2 仪器设备 PL E2331,转矩流变仪挤出机部分,德国B rabender公司;JM24M 125注射机,香港震雄机器厂;L J21000型拉力试验机,广州试验机厂;XCJ240型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承德试验机厂; JE M22000EX电子显微镜,日本。

低温增韧尼龙6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温增韧尼龙6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温增韧尼龙6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尼龙6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尼龙6在低温下易受冲击破裂,限制了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探讨了低温增韧尼龙6的制备与研究,旨在开发出性能更加稳定的材料。

本研究采用了添加改性剂的方式制备低温增韧尼龙6。

首先,通过流变学测试选择了适宜的改性剂种类和添加量。

随后,采用熔融共混和挤出拉伸方法制备了改性后的尼龙6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表征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改性剂能显著改善尼龙6的低温性能。

改性后的尼龙6样品在低温下具有更高的韧性和强度,且断裂伸长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此外,改性后的材料表现出更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能。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性能优越的低温增韧尼龙6材料,为其在新能源、电力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尼龙6;低温;增韧;改性剂;力学性能【Abstract】Nylon 6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field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However, nylon 6 is prone to impact fracture at low temperature, which limits its application in some specific field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of low temperature toughened nylon 6, aiming to develop more stable materials.In this study, modified additives were added to prepare low temperature toughened nylon 6. First, suitable types and amounts of modifying agents were selected through rheological tests. Then, modified nylon 6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melt blending and extrusion stretching,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zat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suitable amount of modifying ag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nylon 6. The modified nylon 6 samples had higher toughness and strength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fracture elong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addition, the modified material showed better wear resistance and heat resistance.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superior low temperature toughened nylon 6 material,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its application in new energy, power electronics and other fields.【Keywords】Nylon 6; low temperature; toughening; modifying ag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阻燃尼龙66的研究进展

阻燃尼龙66的研究进展

摘要
介 绍 了 阻燃 尼 龙 ( A)6近 几 年 的研 究 进展 , 细 阐述 了卤 系阻 燃 剂 、 系 阻燃 剂 、 系阻 燃 刺 及 无 机 填 P 6 详 磷 氮
阻燃
料型 阻燃剂等 对 P 6 A 6的阻燃效 果及研 究现状 , 并展 望 了阻燃 P 6 A 6未来 的发展 方向。
们 的 阻燃 机 理 。
此, 通过 阻燃改性 , 提高 P 6 A 6材 料 的阻燃 性 , 进而促 进相关 行业的产品 向高性能 、 高质量 方 向发 展 , 有重 要 的实际意 具
义。
添加有效的阻燃 剂 , P 6 使 A 6材 料 具 有 阻 燃 性 、 熄 性 自 和 消 烟 性 , 目前 阻 燃 技 术 中较 普 遍 的 方 法 J 是 。适 于 P 6 A6 的 阻燃 剂 主 要 有 卤系 阻 燃 剂 、 系 阻燃 剂 、 系 阻 燃 剂 、 机 磷 氮 无 填 料 型 阻燃 剂 等 。 1 卤 系 阻燃 剂
是在 2 0 0 3年 l 1月完成的对十溴二苯醚 的研 究评估 , 仍未认
定十溴二苯醚的危害性 , 因此 欧盟 委 员 会 于 2 0 0 5年 l 0月 中
张伟等 研究 了以溴 化环氧树 脂 、 十溴二 苯醚 、 聚氰 三
胺氰尿酸盐及红磷母粒 为阻燃 剂阻燃 G F增 强 P 6 。结 果 A6 表 明, 聚氰 胺氰尿 酸盐对 G 三 F增 强 P 6 A 6的 阻 燃 效 果 不 理 想, 阻燃 性 能不 合 格 , 化 环 氧 树 脂 、 溴 二 苯 醚 和 红 磷 母 粒 溴 十 阻燃的 G F增 强 P 6 料 均 达 到 U 4V 一 A 6材 L9 0级 。
李辉 , : 等 阻燃 尼龙 6 6的 研 究 进 展

尼龙6共混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尼龙6共混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绝缘材 料 2 0 1 3 , 4 6 ( 1 )
曾 莉等: 尼龙6 共混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2 7
尼龙 6 共 混改性环 氧树脂复合材 料 的性能研 究
曾 莉 ,杨云峰
( 中北 大 学 理 学 院化学 系 ,太原 0 3 0 0 5 1 )
摘要: 采用偏苯三酸酐 ( T MA) 对 环 氧树 脂进 行 预 固化 处 理 , 将 预 固化 的环 氧 树 脂 与 不 同 比例 的尼 龙 6 ( P A 6 )
a n d t h e r mo g r a v i me t r i c ( T G) a n a l y s i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wh e n m( E P ) / m( T MA) = 1 0 0: 1 2 ,t h e t e n s i l e
中 图分 类 号 : T M2 1 5 ; T : 1 0 0 9 — 9 2 3 9 ( 2 0 1 3 ) 0 1 — 0 0 2 7 . 0 3
Pr o p e r t i e s S t ud y o f Po l y a mi de 6 Bl e nd M o di ie f d Epo x y Re s i n Co m po s i t e
1 . 2 主要仪 器 与设备
环 氧 树 脂 是 一 类 具 有 优 良力 学 性 能 、 电 气 性 能、 粘结 性 能 、 耐 热 性 以及 良好 成 型 加 工 性 的热 固
性树脂 , 但其仍存在韧性差 、 易开裂 、 冲击强度低等 缺点[ I - 4 1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 的增强纤维预浸
共混挤出得 到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 和热重( T G ) 分析研究了P A 6 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形态结构的 影 响 。结果 表明 : 当m ( E P ) / m ( T MA ) = I O 0 : 1 2 时复合 材料体 系的拉伸性 能和冲击强 度均优于相 同条件下 m ( E P ) / m ( T MA ) = 1 0 0 : 2 4 的体系 ; 尼龙 6 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 关键词 : 环氧树脂 ; 尼龙 6 ; 偏苯三酸酐 ; 力学性能 ; 复合材料

尼龙6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尼龙6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尼龙6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孙彩虹;毕静利;张艳君;孙丽
【期刊名称】《山东化工》
【年(卷),期】2018(047)011
【摘要】着重从增强改性、增韧改性、阻燃改性、共混改性等4个方面综述了尼龙6在近些年来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孙彩虹;毕静利;张艳君;孙丽
【作者单位】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000;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000;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国土资源局,山东聊城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42+.11
【相关文献】
1.淀粉的三大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J], 罗发兴;黄强;罗志刚
2.有关尼龙的技术研究及改性技术资料分析 [J],
3.超韧尼龙的共混改性技术、性能比较及应用 [J], 王雪薇;王雨靓;林湖彬;杜崇铭;朱建一;李华军
4.增韧改性技术提高尼龙性能 [J], 钱伯章
5.尼龙增韧改性技术研究 [J], 陶凯;耿令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尼龙6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

尼龙6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
共混体系组分的相容性是共混改性的关键。在·定的 范围内,组分之间相容性越好,分散相含量越大、粒径越小. 聚集程度越分散、形状越不规则,界面粘接性越好,共混物的 冲击强度越夫,力学性能越好”。:如s wu【“报道了在一定 的界面粘接和分散相含量下,减小分散相粒径可使PA6/EP_ DM[(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共混体系发生脆韧转变。因 此,研究如何改善相容性、促进分散相的分散、提高界面粘接 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通常认为“,采用增容剂可有效 地降低两相之间的界面能,阻止分散相凝聚.促进相分散,强 化两相之问的牯接,使体系中分散相粒径变小,分散均匀,改 善相容性,以便获得良好的界面,从而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 能:增容剂分为非反应型和反应型两种:非反应性增容剂主 要是一些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依靠在界面的“乳化作 用”或“偶联作用”改善相容性;反应性增容剂可与共混的聚 合物组分形成化学键,又称化学增容,如援酸型、环氧型增容 剂等:相对于非反应性增容剂.反应性增容剂用量少,效果 好.成本低,但增窖共混过程中对混炼及成型1二艺控制要求 严格: 2 PA6共混体系 2.1 P‘^∥PE共混体系
倍。王海诚”’发现I脚分散在PA6中颗粒较大(大丁l
肿)且分布不均,界面清晰;加入增容剂“苯乙烯/丁_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sBs_哥MAH后,LDPE在PA6连续相中呈海
岛结构(粒径0.20—0.25胛).分布较均匀,界面模糊.增容
效果较好。经测定.LDPE含量为15%时,常温下歇口冲击强 度大于40 kJ/m,低温(一40℃)下大于12 kJ/m,综合性能最 好。工艺条件对改性也有重要影响,徐僖等”o的研究表明, HT)PE分子链经紫外光辐射后会引入羰基等极性幕团,带有 羰基的HDPE能起到增容剂的作用。冯钠”l的研究发现,改 变加工温度可以调节mⅡ,E/PA6的共混组成粘度比,粘度大 时,PA6呈层状速率可以获得耐油性的层状共

尼龙6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尼龙6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第11期 收稿日期:2018-03-31作者简介:孙彩虹(1969—),女,山东聊城人,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工工艺及化工新材料研究。

尼龙6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孙彩虹1,毕静利1,张艳君1,孙 丽2(1.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 252000;2.聊城市国土资源局,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着重从增强改性、增韧改性、阻燃改性、共混改性等4个方面综述了尼龙6在近些年来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关键词:尼龙6;增强改性;阻燃改性中图分类号:TQ34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11-0055-02ResearchProgressonPhysicalModificationTechnologyofNylon6SunCaihong1,BiJingli1,ZhangYanjun1,SunLi2(1.LuxiChemicalIndustryGroupCo.,Ltd.,Liaocheng 252000,China;2.LiaochengBureauofLandandResources,Liaocheng 252000,China)Abstract:Researchstatusofmodificationtechnologyinrecentyearsonthemodificationofnylon6fromthefollowingaspects,suchasReinforcingmodification,tougheningmodification,flame-retardantmodification,blendingmodificationwerereviewed.Keywords:nylon6;reinforcingmodification;flame-retardantmodification 尼龙6(PA6)由己内酰胺通过水解聚合,或阴离子聚合,或固相聚合而得,是聚酰胺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浅谈尼龙6增韧增强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肖同姊

浅谈尼龙6增韧增强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肖同姊

浅谈尼龙6增韧增强共混改性研究进展肖同姊摘要:本文介绍了PA6增韧增强共混改性研究的进展,包括共混改性的方法、原理以及增韧增强所用改性材料对PA6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尼龙6;增韧增强;共混改性1 尼龙6增韧改性研究进展PA6分子链结构上有强极性的酰胺基,末端有氨基和羧基,具有很强的端基反应能力[3] 。

PA6增韧常用的增韧材料有聚烯烃弹性体(POE)、加氢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聚乙烯等,为了增加相容性,常常将这些材料与马来酸酐进行接枝。

SEBS是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聚丁二烯加氢后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三嵌段共聚物。

SEBS分子主链上不含有不饱和双键,因此稳定性和耐老化性比较好。

SEBS作为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加入到尼龙6中增韧,但由于两者相容性差,需要加入接枝物提高两相界面相容性,提高共混物的韧性[3-4]。

经常使用的方法是SEBS在与马来酸酐共混后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物SEBS-g-MAH,再将SEBS-g-MAH用于增韧改性PA6。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聚合物谱图后分析结果发现,SEBS-g-MAH和PA6共混后,PA6与SEBS-g-MAH的反应主要是PA6的端氨基与SEBS-g-MAH的MAH之间发生了缩合反应,改变了PA6的分子链结构,增强了PA6与SEBS界面相互作用,提高了冲击强度[3-5]。

另外,基体树脂中分散的SEBS使尼龙6分子链的运动与分子链自由排列受到限制,影响了PA6的结晶;热塑性弹性体SEBS的加入降低了PA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SEBS橡胶相的加入改变了PA6的聚集态结构,从而使PA6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发生了改变[4]。

叶强等人[4]对PA6/SEBS、PA6/SEBS-g-MAH二元共混物与PA6/SEBS/SEBS-g-MAH三元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PA6/SEBS/SEBS-g-MAH三元共混物中,控制SEBS与SEBS-g-MAH的配比,当SEBS为20%、SEBS-g-MAH为3%时,PA6/SEBS/SEBS-g-MAH三元共混物的韧性达到最优,缺口冲击强度可达90kJ/m2。

尼龙6 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6 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1999-09-15。

作者简介:钟明强,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尼龙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钟明强 刘俊华(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杭州,310014) 摘要: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用聚乙烯、聚丙烯、PVDF 、PAR 、PET 、PVOH 、ABS 、PC 、PPO 、SAN 、弹性体、TLCP 等改性尼龙6的系列方法、研究成果及其性能,并提出了反应挤出共混改性和无机纳米材料改性尼龙6的设想。

关键词: 尼龙6 共混改性 进展 述评 尼龙6(PA6)具有力学性能优良、耐磨、自润滑、耐油及耐弱酸弱碱等优良的综合性能。

但因其极性强、吸水性大、尺寸稳定性差、抗蠕变性差,不宜在高于80℃、潮湿及高负荷下长期使用。

提高PA6性能的方法包括共聚、共混、填充、增强、分子复合等手段,其中共混改性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方法之一,并以其投资小、见效快、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

PA6可以与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弹性体、液晶高分子等材料共混改性。

1 与通用塑料共混111 PA6/PE PA6属极性高聚物,而PE 属非极性高聚物,PE 的掺入有利于降低PA6的吸湿性,但两者不具有热力学相容性,必须加入相容剂或通过机械共混的强烈剪切作用才能得到满意的共混效果。

B.J urkowski [1]等用静态混合器熔融共混PA6/LDPE 。

通过热力学方法测试表明,试样在结构上可达到分子水平分布,说明静态混合器熔融共混能实现机械增容,使分散相非常细微[2]。

Kang Yeol Park [3]等研究了LDPE 接枝HI (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共聚物与PA6的熔融共混体系。

测试表明在熔融共混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态分析进一步表明用HI 官能化LDPE 使PA6/LDPE -g -HI 分散相颗粒比PA6/LDPE 的细,PA6/LDPE -g -HI (50/50)相间存在有连接点。

尼龙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展 望。
关键词 : 尼龙 6 ; 共 混 改性 ; 力 学性 能 ;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t h e Bl e n di n g Mo d i ic f a t i o n o f Ny l o n 6
Li u g e Ca o Xi n x i n 帛 Lu o S i h a i He Xi a o f a n g
好、 力学 强度 高 、 韧性 好 、 耐 磨 和 自润 滑 性优 良、 耐 油性 和 化学 稳 定 性 好 、 易 于 成 型 加 工 等 优 良的 综
合性 能 , 而被 广 泛 应 用 于 汽 车 、 电 子 电气 、 机 械 等
1与 通 用 塑 料 共 混
1. 1 PAi l ; /PE
镜( T E M) 显示 , P E—g—MA H接枝后 P A 6 / H D P E
基实 现反 应增容 , 提 高两 相 界 面粘 结 力 , 改 善共 混
其汽车制造业、 电子工业 、 航空工业等 , 对工程塑 料性能 的要求越来越 高, P A 6自身 的优点 已远远
1 6
塑料 包装
2 0 1 3年 第 2 3卷 第 4期
与P E熔 融共 混 , 这 些 活性基 团可 与 P A 6末端 的氨
少, 混 合程 度 增 加 。x 射 线 衍 射 和 透 射 电子 显 微
2 0 1 3年 第 2 3卷 第 4期
塑料 包装
1 5
尼 龙 6共 混 改 性 究 进 展
刘歌 曹新鑫 术 罗四海 何 小芳 '
( , 河 南理 工大 学材 料科 学 与工程 学 院 2 , 东南 大 学材 料科 学 与工程 学 院)

尼龙6增韧研究进展

尼龙6增韧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尼 龙 6 ;增 韧 ;丁 程 塑料 中图分类号 :T 2 . 文献标识码:A Q3 36
尼龙 ( 聚酰 胺 )是 目前 应用 最 广泛 的一类 通用
个焦 点【。 目前 的研 究 中 ,通过 在 弹性体 增韧 剂上 2 】 接枝 上官 能 团来 改 善相 容性 是普 遍 的做 法 。
作 为增 韧剂 ,制备 增韧 改性 P A6树脂 ,并研究 了增
了分散和 吸 收冲击 能罱 的作 用 [。 3 】
韧 剂质 最分 数对 改性 P 6材 料力 学性 能 的影 响 。 A
在这 种结 构 中,两相 问 的相容 性 是一 个很重 要 的冈素 , 如果 相容 性小 好 , 相之 间 的结合 力 足 , 两
性 体( P )作 为增 容剂 ,使用 三 种 苯 乙烯类 的热颦 TS 性 弹性 体 S BS E S E P E 、S 体之 问 的相 容 性 , 壳一 聚 制得 的尼 龙
6合 金 的力 学性 能 大 幅提 高 。
S ui S n等U ] 用 了以聚 丁 ■烯 ( B) h l u n 4 采 P 为核 , 核 外 接 枝 上 丙 烯 腈 和 苯 乙 烯 共 聚 物 ( A ) 的 SN AB “ 核” 聚物 作 为增 韧 剂 , S 壳一 共 对尼 龙 6 行 改性 。 进 采 用 在 此 “ 核 ” 合 物 外 层 再 接 枝 活性 单 体 丙烯 壳一 聚 酸 ( A) A 、马 来 酸 酐 ( MA)和 甲基 丙烯 酸缩 水 } { _ ‘ 油酯 ( GMA)的方 法 增加 增 韧剂 与 基体 之 问 的相 容 性。 结果表 明 , 山于 GMA 和 MA 接 枝改 性 AB “ S 壳
尼龙 6 0 1 ,尼龙 6 2等 品种 也有使 用 。 1 尼龙 6 ( 己内酰胺 )是最 重 要 的尼龙 品种 之 聚

尼龙6超韧化研究进展

尼龙6超韧化研究进展

磨 、耐冲 击 、耐 疲 劳 、耐 腐 蚀 、耐 油
等优 异性能 。经过 6 0多 年 发 展 ,世 界 尼 龙 产 量 接近 6 0万 吨 ,成 为 五 大 0 工 程 塑料 中产量 最 大 、用 途 最 广 、品 种 最 多 的 重 要 的 高 分 子 材 料 。 但 尼 龙 , 其 是 尼 龙 6存 在 低 温 和 干 态 冲 尤
学者对 P A6的 增 韧 进 行 了大 量 的研
混 时 。两 者 之 间相 容 性 差 、相 分 离 现
象 严 重 ,导 致 合 金冲 击 强度 下 降 。为
l7 9 6年 ,美 国 Du P n o t公 司 用
究 ,表 明 能对 尼 龙 增 韧 的 增 韧 剂 大 致
E D 改性 尼龙,首先开发了超韧尼 有 以下几类 :聚烯烃类 、橡胶类 、热 了 提 高尼 龙 6与 弹 性 体 之 间 的界 面粘 PM
1 龙 6超 韧 化 研 究 现 状 尼
增 韧 尼 龙 6的 工 作 自 7 0年 代 以
来 一 直 方 兴 未 艾 。近 3 O年 来 国 内 外

定 的 分 散程 度 。尼 龙 6带 有 极 性 较
强 的酰胺基 团。与非极性 的聚烯 烃 、 橡 胶 或 弱 极 性 的 聚烯 烃 共 聚 弹 性 体 共
KU2 1 , 日本 尤 尼 奇 卡 公 司 的 U— 3l n t a X13 , 三 菱 化 成 公 司 的 i k E 0 0 i
Na a d S 系 列 等 产 品 【 这 些 尼 r m5 T 1 】 。
11尼龙 6 . /橡胶 弹性 体
与 聚烯 烃 类 橡 胶 弹 性 体 共 混 、 是
良好 的 界 面 相 容 性 , 并 在 基 体 中 达 到

尼龙6超韧化研究进展

尼龙6超韧化研究进展


中达 到

定 的 分散 程 度

尼 龙 6 带 有极 性 较 强 的酰

首 先 开 发 了超 韧 尼 龙 Z e t e l
( 超韧尼 龙 )
Zyte l ST Hoe Du
c
之 后 美 国 西 欧和 日
6
胺 基 团 与 非极 性 的聚 烯 烃 橡 胶 或 弱 极 性 的聚 烯 烃 共 聚 弹性 体 共 混 时 两 者 之 间相 容 性 差 相 分离 现 象


本 先 后 开 发 了 各 种 牌 号 的 高抗 冲击 性 尼 龙

合金
其 中具 有代表 性 的 有

Du P o
m
n
t
公司的

严 重 导 致 合 金 冲击 强 度 下 降 为 了 提 高尼 龙


6
与弹
系列
BASP
公司的
693

U 1tr a 17 2 2

5d
r
KR 4209
性 体 之 间 的界 面 粘结性






6
超 韧 最 有 效 的方 法 之



油 等优 异性 能

经 过 6 0 多 年 的发 展 世 界 尼 龙 产 量



1 1

6 /弹性 体 也 是 理 论 研 究 最 为 全 面

最 为 深 入 的共
接近
600


t

成 为 五 大 工 程 塑 料 中产 量 最 大 用 途

混 物合金 之

原位聚合法制备尼龙6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_徐旭波

原位聚合法制备尼龙6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_徐旭波

第35卷第1期2007年1月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 ICA L M A T ERIA LS V ol .35N o .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210022)作者简介:徐旭波(1983-),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综述与专论原位聚合法制备尼龙6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徐旭波 林金清*(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泉州362021)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基于改性剂的不同,将其分为无机纳米粒子/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和碳纳米管/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

重点介绍了这三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关键词 尼龙6,原位聚合,原位复合材料Research progress of nylon 6in -situ compositeXu Xubo Lin Jinqing(College o 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 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 u 362021)A bstract T 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 search prog ress of ny lo n 6in-situ compo site civ illy and abroad in rece nt year s.A cco rding to the differ ent modifier ,I t is classified as fo llo w s :ino rg anic nanoparticle /nylon 6in -situ com po site ,or -g anic poly mer /ny lo n 6in -situ com po site and carbon nanotube /ny lo n 6in -situ compo site.T he mechanical pro per ty and heat -resistant proper ty of the three kinds o f in -situ co mpo site is mainly intro duced.Key words ny lo n 6,in -situ polymerization ,in -situ co mpo site 尼龙6(PA 6)作为工程塑料的主要品种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航空工业等领域。

两种增韧剂增韧尼龙6的配方研究[精华]

两种增韧剂增韧尼龙6的配方研究[精华]

接枝POE和EPDM增韧尼龙6的配方研究前言PA6是一种通用的工程塑料,因其本身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自润滑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器、铁路等行业。

但又由于自身吸水性大,低温冲击强度低以及吸水后变形等缺点,使用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PA6的改性研究已成为改性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就接枝POE及接枝EPDM两种增韧剂对PA6增韧料各种性能的影响作了分析研究。

结果讨论:1,增韧剂对PA6常温冲击性能的影响PA6改性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水性的降低;二是冲击强度的提高。

对于吸水性而言,各种改性剂的加入都会改善PA6的吸水性。

问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PA6冲击性能的研究上。

由于PA6是极性聚合物,而POE和EPDM是非极性聚合物,二者的相容性是关键问题。

接枝后的POE由于和PA6的相容性好,冲击强度成倍的增加;而没接枝的POE由于和PA6的相容性不好,其冲击强度几乎不增加。

除了接枝POE对PA6增韧料的冲击性能有增加外,接枝EPDM对PA6增韧料冲击的影响更加明显。

接枝EPDM由于自身冲击性能优越,因而对PA6增韧料冲击性能的影响明显优于接枝POE。

对于尼龙6增韧料,其自身的水分含量对尼龙6增韧料冲击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含有水分的尼龙6增韧料比干态(不含水分)的尼龙6增韧料冲击强度高.2,不同粘度PA6随增韧剂含量变化时其冲击性能的变化PA6自身的粘度大小对PA6增韧料冲击性能的影响很大。

不同粘度PA6随增韧剂含量变化时其冲击强度的变化。

当PA6相对粘度为2.4时和相对粘度为2.8的PA6相比,在相同的增韧剂含量下,其PA6增韧料冲击强度提高的更多,可生产出理想的超韧级PA6。

这主要是由于粘度低的PA6其官能团相对增加,与接枝增韧剂的相溶性更好所至。

3,增韧剂对PA6增韧料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改善PA6低温冲击性是PA6增韧料研究的重要问题。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聚酰胺(PA)俗称尼龙,它最初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来用于纤维的树脂,并在1939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生产历史,其中尼龙6是目前尼龙塑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己内酰胺是合成PA6的主要原料,我国作为一个己内酰胺的消费大国,主要用于生产PA6纤维(锦纶6)和PA6工程塑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大量引进汽车、家电、通讯等生产线投入生产,通讯、汽车等行业发展速度将远高于GDP增长率。

预计2010年~2020年期间,我国PA工程塑料的需求量将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PA6工程塑料的国内需求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

尼龙具有高强度,强韧性,耐磨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绝缘性,抗震吸音,自润滑,低摩擦系数等优良特性,并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还可以用玻璃纤维等填料进行填充增强改性,应用越来越广泛,产量已居五大工程塑料之首。

但由于尼龙的酞基和水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导致产品尺寸稳定性差、耐强酸强碱性差,干态和低温冲击强度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对PA6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许多性能优异,满足特殊要求的改性材料。

提高PA6性能的方法包括共聚、共混、填充、增强、分子复合等,共混改性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改性方法之一,并以其投资小,见效快,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1]。

1 与通用塑料共混1.1 PA6/PEPE与PA6共混能显著地提高PA6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油性,特别能使其吸水率大幅降低,提高尺寸稳定性。

聚乙烯(PE)为非极性聚合物,PA6是极性聚合物,两者之间不具有热力学相容性。

为了获得满意的共混改性效果,通常需要对PE进行改性,增强两者的结合力,提高相容性。

当前比较成功的方法是在聚乙烯的分子链上接枝马来酸酐(MAH),以引入酸酐基团和羧基,提高基体的极性和反应性。

王忠强等人[2]利用原位增容挤出工艺制备了PA6/HDPE共混物,研究了HDPE 的含量对PA6/HDPE共混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己内酰胺又称尼龙6(Nylon6),1938年由德国I.G.Farbon公司的P.Schlach发明,并于1943年由该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

普通尼龙6且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例如拉伸强度高,耐磨性优异,抗冲击韧性好,耐化学药品和耐油性突出,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应用最广的品种。

但由于其在低温和干燥状况下易脆化、抗冲击性能差,且吸水性差、尺寸稳定性差,限制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

为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尼龙6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和开发,研制出许多综合性能优越、可满足特殊要求的改性尼龙材料,使普通工程塑料向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和功能塑料发展。

尼龙是重要的工程塑料,对其进行改性可以得到性能多样的产品,拓宽其应用领域。

尼龙6的改性研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增强改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由于尼龙本身的优点以及生产厂商不断开发新品种及新的加工方法以适应新的用途,通过共混、共聚、嵌段、接枝、互穿网络、填充、增强、复合,包括目前日益成为热点的纳米级复合材料技术,赋予了尼龙工程塑料的高性能,从而使尼龙工程塑料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能占据五大工程塑料之首。

尼龙6的增强改性主要是添加纤维状、片状或其它形状的填料,在保证其原有的耐化学性和良好的加工性的基础上,使其强度大幅度提高,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改性后的尼龙6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交通、建筑和包装等领域。

纤维增强
典型的纤维增强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石棉纤维。

用高强度纤维与树脂配合后能提高机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其增强效果主要依赖于纤维材料与机体的牢固粘结使塑料所受负荷能转移到高强度纤维上,并将负荷由局部传递到较大范围甚至于整个物体。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是较为常用的纤维增强改性方法。

表1列出了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和纯尼龙6材料的性能对比。

玻纤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起着控制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作用,并主要受玻纤表面处理的影响。

偶联剂是某些具有特定基团的化合物,它能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将两种性质相差很大的材料结合起来。

硅烷偶联剂在玻纤表面的应用能起到改善结合力的作用。

崔周平等人系统考察了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比实验表明,用A1100偶联剂处理的玻纤较用A187及其它偶联剂处理的玻纤增强效果好。

且玻纤的加入量以30%-40%为宜。

玻纤长度是决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又一主要因素。

短玻纤增强尼龙中,玻纤在混合中逐步被剪碎,最终制品中的玻纤长度一般在0.2-0.4mm范围内。

长玻纤比短玻纤具有更加的增强效果,拓宽了尼龙6在汽车、机械、电器和军工领域的应用。

高志秋等人采用容体浸滞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尼龙6的预浸料,由表2可以看出,长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玻纤尼龙复合材料。

这一方面是由于长玻纤在复合材料中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无序排列,而不同于短玻纤在复合材料中的流动方向排列;另一方面是因为玻纤长度的增加,使玻纤与尼龙的界面面积增大,玻纤从基体中抽出的阻力增大,从而提高了承受拉伸载荷的能力。

GMT是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毡为增强骨架的轻质板片状结构材料,因其密度小、强度高、废料可生产利用和可无限起存放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吴妙生等人通过优化优选研制出玻纤毡增强尼龙6复合片材,该材料是一种轻量化和节能的新型结构材料,可用于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转矩链条罩和负载地板等。

碳纤维具有质轻、拉伸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

碳纤维增强PA6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因而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近些年发展较快。

碳纤维的引入将影响PA6的结晶行为。

对高含量玻璃纤维尼龙6复合材料结晶动力学的研究表明,AvrAMi指数n强烈依赖于结晶温度,而纯PA6的n值基本不随结晶温度变化而变化。

晶须增强
晶须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的改性剂,现已得到广泛研究和推广。

近来随着晶须价格的降低,它在工程塑料中的填充改性中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由于晶须本身结构纤细,且具有强度高、模量高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入树脂和合金能均匀分散,起到骨架作用,形成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

晶须的存在能够发展定向结构,但又不产生各向异性,可减少缺陷形成,有效的传递应力,阻止裂纹扩展,使聚合物内聚强度增大,减少薄弱环节,显著提高机械强度。

田雅娟等人在制备出规整度极高的四角状氧化锌晶须的基础上进行了T-ZnO晶须增强MC尼龙材料的研究,实验表明,当晶须添加量为5%时,MC尼龙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呈最大值,提高了45%,并且随晶须加入量的增加,材料的吸水率下降,耐热性提高。

由于某些晶须价格昂贵,限制了它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目前研究较多的
主要是采用钛酸钾晶须。

性能更加优异的晶须如SiC、Si
3N
4
等对于力学性能的提
高必将有更显著的作用。

无机矿物填充增强改性
采用矿物质对塑料改性是目前的一种有效手段。

尼龙6材料的无机矿物增强主要是在基体中添加活性粉煤灰、滑石粉、稀土、硅灰石等无机材料,其添加量一般为10%-20%也有高达40%-60%。

粉煤灰是热电厂排放出来的废渣,由于其硬度高、热稳定性好,可弥补有机材料的缺陷,因而适用于有机材料的填充剂能够在提高材料机械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

目瑶姣等人以Na为催化剂、已酰基己内酰胺为助催化剂,在尼龙中分别添加未活化和活化的粉煤灰粉末(加入量20%),进行粉煤灰对尼龙材料性能影响的对比实验。

由表3的数据表明,活性粉煤灰的添加使材料的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未活化的粉煤灰的加入却带来材料力学性能的降低,这是由于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较差。

汪济奎等人将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粉煤灰填充到浇铸尼龙6制品中,改善尼龙与粉煤灰的相容性,提高了制品的性能。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稀土矿物价廉,因而采用其填充改性,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拓宽尼龙材料的应用领域。

一些文献报道了稀土改性铸型尼龙(RMC)不仅具有普通尼龙的特点,而且在物化、机械性能方面均有很大提高,能够取代铜、铸铁、不锈钢等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方林海等人进行氟铈稀土矿物改性尼龙6的研究,当填充量为15%时,其填充强度达最大值,再加上稀土量,材料的冲击强度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过多的填充粒子可能堆积形成粒子附聚体,造成应力集中,引起材料破坏。

硅灰石填充增强材料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另一有效途径。

杨景海等人进行了硅灰石填充改性尼龙6材料的研究,当用量高达40%时,硅灰石仍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基体中,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力学性能,这为硅灰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掺混增强
以矿物填料和玻璃纤维掺混使用来增强改性塑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盛行的一
种手段。

在塑料中单独添加玻璃纤维增强时,由于玻纤本身的各向异性引起成型时的流动取向,产生制品收缩变形及表面粗糙的弊端,掺混增强可以克服这一现象;同时掺混增强由于廉价填料的加入,有利于生产成本较大幅度降低。

刘卫平等人采用硅灰石/玻璃纤维作掺混增强体系,制得一种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能良好、成型收缩小、加工性能好的掺混增强尼龙6材料。

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硅灰石与玻璃纤维按25/15的比例(总填料含量为40%),与适当粘度的尼龙6基体共混挤出,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耐热性能,同时生产成本下降20%。

硅灰石和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在掺混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对削弱同种增强剂之间的集束力,体现出良好的堆砌作用。

王小红等人用30%的玻璃纤维和15%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共同改性尼龙6,制备出具有优异耐磨性的高强度GF/PTFE/PA材料。

该材料比单纯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其性能指标接近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适用于工业用综合性能好的耐磨高强度机械零件的需求。

纳米改性尼龙
纳米材料是指平均粒径在纳米量级(1
100nm)范围内固体材料的总称。


~~
纳米材料改性聚合物是近几年发展的一项新技术,特别是纳米层状硅酸盐-蒙脱土更是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加入这种材料可以改善聚合物的热学性能、模量、阻燃性能以及对于气体和水的阻隔性能。

纳米材料不但能全面改善聚合物的综合性能,还能赋予其独特的性能。

尼龙6纳米塑料是工程塑料行业的理想材料,该产品的开发为塑料工业注入了全新的概念。

赵竹第等人比较了处理与未处理蒙脱土填充尼龙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随蒙脱土含量的变化。

蒙脱土与尼龙6分子间的连接起到了类似于交联点的作用。

当复合材料中蒙脱土含量为5%时,断列伸长率却骤增到147%,是相同含量未处理蒙脱土复合材料的8倍。

可以预期,如果蒙脱土的硅酸盐片层都被解离为更细的纳米片层而均匀的分散到尼龙6基体中,并和尼龙6分子实行界面偶联,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质必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