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述辨析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针对我国技术创新某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我们可以采用发展风险投资, 解决资金瓶颈;加强技术创新的市场意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体系;政府转变角色, 创造有利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等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及最终获取市场回报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他强调了产品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及其市场成功,而不仅仅纯粹是科技的概念,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发现和发明,而是有特定涵义的新的经济发展观。事实上,科技优势是取得经济优势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科学技术的优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导致经济竞争的优势,只用通过技术创新,把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才能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技术创新的作用技术创新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它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学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人的数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及其利用效率来实现。技术创新是生产函数的新变化和迁移。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经过大面积的技术扩散,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的某种变化,同时又牵动新一轮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

长期能源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此,采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效率技术,从而改变传统能源的使用模式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我国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安全问题突出中国对石油需求越来越大,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2、从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两方面来看,我国能源技术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3、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我国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投入强度一直较低,所以无论是应用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开发方面的原始性创新都非常有限。提高我国新能源产品和能效产品的国际核心竞争力,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应该注重能效技术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自主研发,鼓励企业加速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联系实践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就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科学精神源于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理性思维与实证传统。科学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理性求知精神,实证求真精神,质疑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科学精神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注重创新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崇尚理性已成为广为认同的文化理念,追求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夯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建设科教基础设施,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用科学精神武装科技创新队伍,提升其创新的自信心与勇气;需要大力传播科学精神,提倡理性思维的科学方法,夯实创新的社会基础。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营造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风尚。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创新型国家应当是全体社会成员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形成全社会尊重自主创新、支持和参与自主创新、保护自主创新的社会风尚。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全民的创新自信心和创新追求,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前提。科技创新可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和知识基础,而在科技创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凝聚和升华的科学精神也将成为支撑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未来文明的新的文化基础。

三、如何评价波普尔发展理论的否定模式和发展观

波普尔否认理论来源于经验的观察,坚持“理论先于观察”。其根据在于:首先,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种目的性和选择性是由科学家理论观点、兴趣和期望等决定的。他认为我们所面对的经验事实是无限复杂多样的,观察只能在其中选择十分有限的部分。如果你什么都想观察,其结果是什么都没有观察到。因此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观点为指导。

波普尔认为,从知识的来源上说,理论先于观察,但从科学的发展来说则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因为理论是一种对自然界的普遍性的猜测,而猜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又是什么呢?问题就是理论与观察事实不一致。首先是新的观察与旧的理论不一致;其次,是理论与理论的不一致;再次,是同一理论内部的不一致。正是这些问题或不一致,引导人们去进行科学探索,对它们作出猜测,于是就有了理论。所以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由此他否定了科学始于观察的传统观念,断言“理论开始于问题”。

卡尔·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并发挥了以“证伪主义”方法论为核心的系统的科学观,包括科学理论的来源与性质、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科学进步的标志、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的发展模式等等。波普尔的科学观为人们加深对科学的认识、把握正确的科学方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波普尔提出了著名的“证伪主义”原则。

波普尔在证伪过程中使用的试错法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其方法是首先提出一个理论假设,然后再看我们能否找出反例,以做出证伪。再提出另一个更符合事实的论证,然后重复使用试错法。这种方法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今天,敢于求异批判,敢于标新立异,这种创新思维应该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品质。

辩证地看待并运用理论波普尔深入科学哲学领域,探求科学发展模式,他的探索意义不容否认。但他的研究也不免有片面或者不当之处。他在剖析真理和谬误这对矛盾时,把谬误提到首位就不正确。同样地,他也把观察和理论的主次地位颠倒过来,把理论从被决定的地位提到决定的地位,这种说法也有片面性,甚至会导致唯心主义。更为突出的是,猜想与批判是有现实环境的,但是波普尔却将他的逻辑形态过分抽象化和理论化,甚至将试错法提升为普遍规律,结果片面强调猜想、否证、否定、“革命”,最终的教条让他自身的理论陷入了停顿不前的境地。这也就是作为波普尔全部思想观点的支柱或核心的证伪主义本身是成问题的。

四、结合科技史的案例和理论,面临科学事实的问题时,是否应该摒弃掉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区别于理论的普遍陈述(全称命题)。。

科学事实是从客观事实转化而来的。从客观事实到科学事实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不仅同客观事实有关,不仅同对象的信息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形成对象的映像有关,而且与认识主体、科学工作者已有的经验、知识、期望以及科学工作者把通过感觉得到的感性材料加以组织的方式有关。科学事实渗透着科学理论,包含着科学理论的认识因素,这是科学事实不同于其他事实的一个突出的本质特点。正是科学事实自身的这个特点,决定了科学事实不能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而只能通过理论的指导或渗透才可以获得。科学史上无数事实证明,事先有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渗透和覆盖,对科学事实的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