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j261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
综合物流港建设项目预应力砼管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综合物流港建设项目预应力砼管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位于综合物流港建设项目的范围内,主要用于提供挡土墙结构支撑以及承受地下水压力。
本工程的设计方案旨在确保管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设计要求1.结构要求:管桩的设计要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确保结构稳定。
2.施工要求:施工方案要满足高效、安全的要求,防止事故的发生。
3.质量要求:管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确保质量可控。
4.施工周期:预计工期为30天,工程完成后交付。
三、施工方法1.管桩成孔:采用循环水车钻进行成孔,钻孔直径为1.5米,孔深为15米。
2.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在孔内布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纵筋和环筋,确保管桩的强度和承载力。
3.管桩灌注:在成孔后,按照设计要求注入预应力混凝土,并采取振捣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充实均匀。
4.预应力施加:混凝土管桩养护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施加,以提高管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5.管桩养护:管桩养护周期为28天,养护期间要进行适当的浇水和保温。
四、质量控制措施1.混凝土配比:混凝土配比要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试块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2.钢筋质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并进行质量检测。
3.灌注控制: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注意充实均匀,避免空鼓和裂缝。
4.预应力控制:预应力施加过程中要控制预应力值,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养护管理:养护期间要进行适当的浇水和保温,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五、安全措施1.建立安全防护网,保护周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
3.合理安排作业流程,确保施工安全。
4.管桩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检验,防止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5.指派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六、施工进度安排1.第一天至第五天:准备施工设备和材料,施工现场搭建,进行现场交底和安全教育。
2.第六天至第十二天:进行成孔和钢筋布置,灌注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桩基础,其具有负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本技术规程旨在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详细的规范与指导。
二、设计要求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并且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
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应根据桩的长度、直径、荷载等参数进行计算,并且应采用合适的预应力水平和预应力钢束数量。
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应注重桩身的质量控制,应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度、锚固长度等参数。
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应进行相应的地基勘察和土壤力学分析。
三、材料与设备1. 混凝土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应选用优质水泥、砂、石等材料配制而成。
2. 预应力钢束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的优质钢材。
3. 立管、锚固管、锚固卡等配件应选用质量可靠的优质材料。
4. 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包括钢筋切断机、张拉机、锚固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四、施工要求1. 桩基础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
2. 预应力钢束应在混凝土灌注前进行张拉,并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力度和锚固长度的控制。
3. 混凝土应在充分搅拌后迅速灌注,且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灌注。
4. 立管、锚固管、锚固卡等配件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并且应进行质量检查。
5.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验收要求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桩的尺寸、强度、预应力钢束张拉力度等。
2. 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并且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查和试验。
3.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程建设。
六、维护保养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维护保养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进行。
2. 桩基础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T261-97条文说明

JTJ/T 261-97条文说明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T261-97条文说明制订说明本规程根据交通部工技字(1993)3O5号文件,《关于召开部分标准规范项目计划工作会议和基技字(1994)43号文,关于《港口工程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大纲的批复要求进行编写。
主编单位为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参加单位为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第四、五工程公司、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
本规程是在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和多年来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经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并多次反复修改而成的。
为了便于使用者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规程的条文,在编写条文的同时,编写了条文说明。
本规程各章条文、条文说明及附录的编写人员如下:第 1 章伍荥官第 2 章严忠英第 3 章李元胤曹称宇张才博第 4 章严忠英朱仰圣第 5 章朱仰圣严忠英第 6 章严忠英刘鹏飞第 7 章严忠英朱仰圣第 8 章刘鹏飞罗晓明附录A 曹称宇附录B 罗晓明刘鹏飞附录C 刘鹏飞参加本规程工作人员还有:余丰、张水涛本规程于1996年9月12日通过部审,于1997年7月31日颁布,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
目次总则3.管桩设计4.管节制造5.管桩拼接6.管桩吊运、堆存和装运7.管桩质量检验8.管桩的沉桩附录A 常用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柱型号、规格和力学性能附来B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嵌岩施工JTJ/T 261-97条文说明1 总则1.0.1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系采用分段成型混凝土管节,管节间涂刷粘结剂,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预留孔道内压力灌注水泥浆体,使钢绞线自锚等工艺手段拼接成的管桩。
1.0.2 现在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绝大部分用于港口工程的高桩码头中,而造船工程中的舾装码头是相类似的,故亦可应用,对于桥梁工程,只要地质条件适合,并有沉桩条件,同样可以采用。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础形式,它具有承载力强、抗震性能好、施工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设计规程1. 桩身设计(1)桩身直径:桩的直径应根据土层的承载力、桩的受力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要求直径不小于600mm。
(2)墩身壁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墩身壁厚应根据桩的受力情况、钢筋的保护层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要求墩身壁厚不小于50mm。
(3)桩壁设计:桩壁厚度一般为10-20mm,根据钢筋保护层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2. 钢筋设计(1)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应根据桩的受力情况、预应力水平、钢筋保护层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2)箍筋:箍筋应根据桩的受力情况、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3. 混凝土设计(1)混凝土强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桩的受力情况、钢筋保护层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2)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桩的受力情况、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施工规程1. 材料准备(1)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规定。
(2)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采购钢筋,保证钢筋的质量符合规定。
(3)预应力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采购预应力钢筋,保证预应力钢筋的质量符合规定。
(4)模板:应使用质量好、尺寸准确、结构牢固的模板。
2. 施工步骤(1)制作模板:制作桩的模板,要求尺寸准确,结构牢固。
(2)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在模板内绑扎好预应力钢筋和箍筋。
(3)预应力张拉:在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预应力张拉,调整预应力力度。
(4)浇筑混凝土:在预应力张拉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规定。
(5)养护:浇筑完混凝土后,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四、验收规程1. 材料验收(1)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强度等指标,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一】: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 前言1.1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施工的全过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2 适用范围2. 施工前准备工作2.1 工程资料和图纸准备2.2 施工方案编制2.3 设备和材料准备2.4 现场准备工作3. 桩基施工3.1 施工平台搭设3.2 桩位标定与测量3.3 打桩机械安装和调试3.4 桩孔开挖3.5 钻孔灌注桩钢筋配置3.6 预应力钢束张拉3.7 模板安装与混凝土浇筑4. 现场质量控制4.1 原材料检验与质量控制4.2 强度试验与质量控制4.3 各个施工节点的质量控制5.2 桩基验收5.3 竣工资料整理6. 安全注意事项6.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6.2 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附件】:1. 工程资料和图纸2. 施工方案3. 设备清单4. 材料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采用预应力方法施工的混凝土管桩。
2. 施工平台:用于支撑和搭设施工设备的搭建平台。
3. 钢筋配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的预应力钢束和普通钢筋的布置方式。
【文档二】: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施工操作手册1. 引言1.1 目标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施工过程中的详细操作指南,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1.2 篇幅限制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准备工作的计划和组织2.2 现场布置计划2.3 材料和设备的准备2.4 相关施工文件和图纸的审查3. 桩基施工过程3.1 施工平台的搭建3.2 桩位的定位和测量3.3 打桩机械的安装和调试3.4 桩孔的开挖3.5 钢筋的布置3.6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3.7 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4. 现场质量控制4.1 原材料的检验和控制4.2 强度试验和控制4.3 施工过程中各个节点的质量控制5.2 桩基的验收5.3 竣工资料的整理和报送6. 安全注意事项6.1 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6.2 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附件】:1. 工程资料和图纸2. 施工方案和计划3. 设备和材料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以预应力方法制作的混凝土管桩。
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1)【范本模板】

附件2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1 港口总平面设计1.1 掌握港口选址的原则和一般规定。
1。
2 掌握港口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和一般规定。
1。
3 熟悉船型(船队)分类、分级和尺度。
1.4 熟悉港口工程水位(潮位)、水流、波浪、泥沙条件的分析。
1.5 掌握港口工程设计中设计水位确定和设计船型(代表船型)主尺度选取。
1.6 掌握沿海、湖泊、水库和水域开阔的天然河流港口工程设计波浪的标准、波浪要素的推算和确定.1。
7 掌握沿海港口工程港内水域的组成、布置和尺度的确定。
1。
8 掌握内河港口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回旋水域和挖入式港池的布置和尺度的确定.1。
9 掌握码头布置的原则和要求、泊位长度和码头长度的确定、码头前沿设计高程的确定、码头前沿停泊水域设计水深的确定、船舶泊稳条件和作业条件。
1。
10 掌握沿海港口防波堤和口门的布置原则和要求。
1.11 掌握沿海港口防沙、导流堤的布置原则和要求.1.12 掌握港口锚地的类型、锚地的选择、锚位数的确定、系泊方式的选择、不同系泊方式占用水域面积计算和锚地水深的确定。
1.13 掌握进港航道选线的原则及要求。
1.14 掌握进港航道各项尺度的确定及单向或双向航道的选择。
1.15 掌握沿海港口乘潮水位的确定、内河港口进港航道入口与主航道连接形式。
1.16 掌握港作拖船的配备。
1.17 掌握港口工程陆域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地面坡度的选择。
1。
18 掌握港口工程管线综合布置。
1。
19 熟悉港口工程坐标计算、土石方平衡的计算方法及管线综合的设计原则.1.20 熟悉港口铁路等级、组成和布置。
1。
21 掌握进港道路和港内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布置。
1.22 了解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2。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2.1 熟悉渠化工程枢纽不同阶段所需的基本资料.2。
2 掌握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的原则与渠化枢纽工程设计标准。
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设计技术规程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设计技术规程一、引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施工便捷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全面、具体、详细的技术规程,以指导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施工。
二、设计原则1. 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确保结构安全和稳定。
2. 保证管桩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
3. 尽量减少材料用量,降低工程造价。
4. 尽量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三、管桩材料的选择1. 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水泥强度等级与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 骨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砂石骨料》的石质骨料。
3. 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的高强度钢筋。
4. 预应力钢绞线: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钢绞线。
5. 预应力锚具: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14370-2015《预应力锚具》的锚具。
四、管桩的设计1. 管桩的截面形式:常用的截面形式有圆形、方形、矩形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 管桩的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确定管桩的直径或边长,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1)管桩的直径或边长应满足承载力和抗震性能要求;(2)管桩的直径或边长应不小于300mm,以保证管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3)管桩的长度应根据需求确定。
3. 管桩的预应力设计:根据管桩的受力形式和设计要求,确定管桩的预应力筋的数量、直径、布置方式和张力大小等参数。
五、管桩的施工1. 管桩的制作:管桩的制作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保证管桩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2. 钢筋加工:钢筋的加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进行,保证钢筋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3. 预应力钢绞线的加工:预应力钢绞线的加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进行,保证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4. 管桩的浇筑:管桩的浇筑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密实性。
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专业考试主要工程技术标准及文件清单-2009

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专业考试主要工程技术标准及文件清单工程技术标准类1.《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2.《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2002年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度部分)3.《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2006年局部修订(设计船型尺度部分)4.《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5.《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规范》(JTJ220—98)6.《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7.《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JTJ214—2000)8.《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9.《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2007年局部修订(集装箱码头荷载部分)10.《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11.《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1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13.《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2000年局部修订(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14.《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85—2000)15.《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16.《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61—97)17.《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98)18.《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J283—99)19.《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20.《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98)21.《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2—98)22.《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23.《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295—2000)24.《港口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TJ303—2003)25.《石油化工码头装卸工艺设计规范》(JTS165—8—2007)26.《滚装码头设计规范》(JTS165—6—2007)27.《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28.《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29.《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30.《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S153—3—2007)31.《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97)32.《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33.《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297—2001)3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35.《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2003)36.《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37.《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38.《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39.《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2001)40.《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308—2003)41.《干船坞设计规范》总则第一篇工艺设计(JTJ251—87)第二篇水工结构(JTJ252—87)第三篇坞门及灌水排水系统(JTJ253—87)42.《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43.《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99)44.《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S150—2007)45.《液化天然气设计规程》(JTJ304—2003)46.《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T234—2001)47.《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T232—98)48.《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T233—98)49.《通航建筑物水力学模拟技术规程》(JTJ/T235—2003)50.《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51.《航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5—2008文件类1.《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水发[2004]247号发布)2.《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8]112号发布)3.《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7]246号发布)4.《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附件一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附件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附件三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5.《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88年6月颁发)附件1: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附件2:港口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6.《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88年6月颁发)附件1:内河航运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附件2: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制作技术规程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制作技术规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制作技术规程引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中的结构元素。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和垂直力,并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技术规程,包括其材料选择、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以及具体的制作步骤。
第一章:材料选择1.1 钢筋选材预应力钢筋的选材应符合相关标准,例如GB/T5223-2014《混凝土用钢筋》。
钢筋的强度等级应适应设计要求,并且钢筋应经过质量检测,以确保其力学性能。
1.2 混凝土选材选用符合GB/T 50080-2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应经过现场试块检测,保证其配合比和强度达到要求。
第二章:施工工序2.1 开挖桩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的开挖工作。
开挖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支护工作,以确保桩基的安全性。
2.2 钢筋编排按照设计要求,在开挖好的桩基中布设预应力钢筋。
钢筋的排布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且保证钢筋之间的间距和覆土量的要求。
2.3 管道安装在布设好的预应力钢筋内安装钢筋混凝土管道。
安装前应检查管道的质量,并确保其线型和垂直度达到要求。
2.4 灌注混凝土在安装好的管道内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应均匀灌注,并采取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2.5 预应力张拉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工作。
张拉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预应力的大小和均匀性,并进行必要的验收测试。
2.6 后张拉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在张拉完成后,进行后张拉加固工作。
加固的方式应符合相关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测试。
第三章:质量控制3.1 施工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和监控。
包括对材料、现场施工工序、技术参数等进行检验,确保施工按照规范进行。
3.2 强度检测进行混凝土的强度检测,包括现场试块检测和室内试验。
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3.3 预应力钢筋张拉力的监测对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作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作技术规程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基加固工法,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技术规程,以供工程实践参考。
二、材料准备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28天强度应不低于42.5MPa。
2. 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砂,其粒径应在0.15-4.75mm之间。
3. 石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石,其粒径应在5-40mm之间。
4. 预应力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预应力钢筋,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1860MPa。
5. 高强度钢丝绳: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强度钢丝绳,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1860MPa。
6. 防水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材料。
7. 其他材料:根据工程需要,可选用其他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
三、制作工艺流程1. 筒体制作(1)制定制作方案: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定制作方案,包括管径、壁厚、长度、预应力筋的布置等。
(2)制作模板:根据制作方案,制作筒体模板。
(3)准备材料:按照上述材料准备要求,准备好水泥、砂、石子等材料。
(4)浇筑混凝土:将预制的模板安装在台车上,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浇注到模板内,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排除空气和水泥浆中的泡沫。
(5)养护处理:浇筑完成后,应在模板上覆盖保湿布,进行养护处理,使混凝土逐渐达到设定的强度。
2. 预应力加固(1)钢筋加工:按照设计要求,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加工,包括剪切、弯曲、焊接等。
(2)预应力钢筋的嵌设:在筒体内部预留预应力钢筋的嵌设孔,将预应力钢筋穿过孔口,用专用的张拉器进行张拉。
(3)钢丝绳的加工和嵌设:将高强度钢丝绳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将其通过预应力钢筋的端头,并用专用的张拉器进行张拉,使预应力钢筋受到拉力,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
3. 后续处理(1)管桩防水处理:在管桩表面涂刷防水材料,以保证管桩的防水性能。
(2)管桩切割:将制作完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切割,使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金塘大桥设计指南大桥院外

目录1.总则 (2)2.设计规范及主要技术标准 (4)3.荷载 (7)4.材料 (16)5.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 (18)6.下部结构设计 (19)7.耐久性设计 (21)11. 总则1.1 编制目的金塘大桥自金塘岛沥港镇,横跨灰鳖洋,至镇海新洪口,连接金塘岛与宁波市,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中规模最大、至关重要的一座跨海大桥,它的建设将有利于浙江省公路主骨架和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的尽早形成。
本桥工程规模浩大、自然条件复杂、施工组织要求严密系统、结构耐久性要求标准高。
第二设计合同段设计范围为主通航孔桥2终点至镇海侧跨海大桥终点,包括西通航孔桥、非通航孔桥、浅滩区引桥、镇海侧引桥,全长约15.7km。
基于金塘大桥的技术难度和工程规模,受现有规范和标准的局限性、适用性限制,为保证设计切合实际,并做到安全合理,在执行现行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规范和标准,借鉴目前国内正在兴建的两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的经验,结合本项目有关专题和科研成果,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形成本合同段的设计指南,作为本合同段设计中最直接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和设计依据。
1.2 适用范围本设计指南仅描述与本工程特点或有特殊要求的有关技术条款,其通用性的技术条款按照现行规范执行。
本设计指南仅适用于金塘大桥第二合同段施工图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如个别参数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经多方论证后可适当调整。
1.3 总体设计原则本合同段的总体设计原则如下:⑴全面贯彻“实用、经济、安全、美观”的技术方针,结合金塘大桥特定的自然条件充分体现当今世界现代化桥梁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水平,选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施工可行的桥型和结构方案,在此前提下力求有所创新,做到因地制宜。
3。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8-2001)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总则!"#"!为统一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有效控制质量,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港口工程非嵌岩灌注桩的设计、施工、检测和质量控制。
修造船工程和通航工程可参照执行。
嵌岩灌注桩设计与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规程应与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荷载规范》(!"!#’()、《港口工程桩基规范》(!"!#($)、《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等配套使用。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符号$"#"!,———桩身截面面积。
$"#"$,-———钢筋截面面积。
$"#"%.&———桩的换算宽度。
$"#"&/0———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标准值。
$"#"’1———桩的设计直径。
$"#"(1-———钢筋直径。
$"#")1&———桩身纵向钢筋中心所在圆的直径。
$"#"*23———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24———桩的弹性模量。
$"#"!#2&———土的压缩模量。
$"#"!!2-———钢筋弹性模量。
!"#"$!!———桩重力。
!"#"$%"———作用于桩顶的水平力。
轨道梁施工方案(改)

1、编制依据1。
1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基地项目码头、船坞、船台工程招标文件;1。
2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坞、船台、码头总组平台工程施工合同;1。
3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坞、船台、码头总组平台工程设计施工图及变更图(轨道梁部分);1。
4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基地项目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轨道梁部分);1。
5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有:1.5.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1。
5。
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1。
5。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
5。
4《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1.5。
5《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1。
5。
6《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1。
5。
7《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1。
5。
8《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61—97);1。
5.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 编制原则与编制说明2.1遵循合同文件中的条款与规定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满足合同文件中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2。
2在编写施工方法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坚持工程质量高标准;2。
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安排施工流水,科学组织施工,充分发挥人、机械设备的效率,确保工期;2。
4充分发挥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优势,利用我单位长期施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3、工程概况本工程共有两座32t门机,一座100t门机,一座200t门机,两座450t门机,一座600t门机。
大直径混凝土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介

大直径混凝土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介2010-02-21 14:36:20| 分类:砼技术|举报|字号订阅程志文周菊芳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分公司1 前言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航局)成立于1954年,是国内最先获得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国有特大型施工企业。
大直径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大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PHC桩)是三航局的两个“拳头”产品。
大管桩是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是参照美国雷蒙特公司的制造工艺自行开发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PHC桩是1987年日元贷款引进项目,从日本休谟(株)引进了全套制造设备,采用离心工艺生产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按照桩的特征分类,这两种桩应该说都属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所不同的只是先张和后张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区别(大管桩属PC桩)。
2 大管桩2.1 大管桩的概况1949年美国雷蒙特公司最早用离心机生产了中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国内使用大管桩是在7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原有的预应力方桩已不能适应,而钢管桩又造价高、维护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航局于70年代中期开始对大管桩的制造进行可行性研究,1983年“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造与应用”正式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由苏州水泥制品研究院、南京水科院和上海冶金研究院协作,共同完成了大管桩的研制,并获得“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奖。
1986~1988年,先后在连云港和镇海建管桩厂,1988年开始逐渐在各港口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2005年,在江苏省连云港的原厂又建造了大管桩生产流水线。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经过一系列的开发研究工作,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完善,沉桩工艺不断改良,产品也不断升级换代,如其中的B 型桩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七五”期间,三航局对该产品又经过进一步地改进,完善,并完成了双根钢绞线混凝土大管桩的研制任务,即B型管桩。
《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修订情况简介

规 范 》J S17 4 。 (T 6 — )
程 建设 的快 速发 展 ,采用 大管桩 作 桩基础 的
新 型 码 头 结 构 不 断 出 现 :为 适 应 新 型 结 构 大
定 预 应力 值 在大 管 桩端 部 可取 0 。在 距 大管 桩 端 部 1 m 处 可取 有 效 预应 力 值 ,其 间可 . 0
型化 、 外海 化 的发展 趋势 , 大管 桩新 品种 也不 断被 开发 研制 ,其 承载力 有 了较大 幅度 的提 高 :此外 大管 桩在 海洋 环境 下 的耐 久性 问题 也 日益 引起关 注 ,原规 程 中的部分 内容 已不 能适应 大管 桩设计 、 制作 和施 工 的发展 需要 为此 。交通 运输部 水运 局组 织 中交上 海 三航 科 学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等 单 位对 《 口工 程 预 港 应 力混凝 土大 直径管 桩设 计 与施工规 程》
情况 ,表 明大管 桩具 有极 强 的抗 氯 离子 渗透
( 删
2 1 9 ) 行修 订 。 6 — 7进
本 次《 口工程 后 张 法 预应 力 混 凝 土 大 港
管 桩设 计 与 施 工规 程 》 订 工作 总 结 了近年 修
来 大管桩 开发 、 生产 与应 用 的最新研 究 成果 . 并结 合我 国港 口工 程特 点和 发展需 要 ,广泛
一
性能 : 身混凝 土氯离 子 扩散 系数 大部 分在 桩
港工技 术 与管理 2 1 0 2年 第 4期
4 一 4
2 x 01 60 l 2 . l - ̄ .x 0 0 3 / 间 . 深 圳 地 区 服 役 s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施工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施工方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施工方案1. 方案目标本施工方案旨在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并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性、质量和进度。
2. 工程概述本工程是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包括管桩基础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
3. 施工准备3.1. 管桩基础设计根据相关设计规范,进行管桩基础的设计,包括确定管桩尺寸、材料要求、施工工艺等内容。
3.2. 材料采购与检验根据设计要求,采购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和其他施工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3. 施工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理解和熟练度。
4. 施工工艺4.1. 工程布置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场地布置,包括确定桩位、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等。
4.2. 打桩及灌注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打桩设备进行桩身的插入,并进行灌注预应力混凝土。
4.3. 预应力张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工序,包括锚固筋的布置、张拉设备的调整和张拉过程监控等步骤。
4.4. 后续工序进行后续工序,包括验收、固结灌浆、养护和清理等,确保管桩基础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
5. 安全措施5.1. 施工现场安全设立施工现场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
5.2. 施工设备安全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防止设备故障造成安全事故。
6. 质量控制6.1. 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每个工序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施工人员和设备情况等。
6.2. 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管桩基础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7. 施工进度与管理安排详细的工期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进行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
附件:1. 设计图纸2. 材料采购清单3. 施工日志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
高桩码头常用设计与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序号规范或标准名称

高桩码头常用设计与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序号规范或标准名称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2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J215-983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221-984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局部修订) JTJ221-985 《港口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J244-20056 《港口工程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46—20047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48—20018 《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 JTJ249—20019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J250—9810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JTJ254-9811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局部修订) JTJ254-9812 《港口工程基桩静载荷试验规程》 JTJ255-200213 《港口工程粉煤灰填筑技术规程》 JTJ260-9714 《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及施工规程》 JTJ261-9715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TJ267—9816 《港口工程桩式柔性靠船设施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JTJ279-200517 《港口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规范》 JTJ280-200218 《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85—200019 《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 JTJ283-9920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300—200021 《港口工程混凝土粘接修补技术规程》 JTJ/T271-9922 《港口工程混凝土非破损检验技术规程》 JTJ/T272—9923 《港口工程粉煤灰混凝土技术规程》 JTJ/T273-9724 《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程》 JTJ/T289-9725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JTJ211-9926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局部修订 JTJ211—9927 《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定》 JTJ230—8928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J275-200029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200130 《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JTJ216—200031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J239—200532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J268—9633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JTJ269—9634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270-9835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1-9836 《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2—9837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 JTJ212—200638 《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 JTJ297—200139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 JTJ319—9940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规程》 JTJ/T259—20044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4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4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4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45 《回弹发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46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19974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50119—200348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8077—200049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GJ56—845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51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5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53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5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5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11345-8956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57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19995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2975—199859 《碳素结构钢》 GB700—886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701-19976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9986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916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64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65 《墩粗直螺纹钢筋接头》 JG/T3057-19996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JGJ108-9667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JGJ109-9668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69 《热轧工字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706—887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0371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8162—199972 《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73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199674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75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7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0177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GB1345—200578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17671-19997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2005 80《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208—9481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8074-8782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200583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70—9084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8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8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87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DBJ08-903—98。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结构形式,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范围,在建筑、桥梁、码头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二、设计要求1. 桩的设计荷载以及桩身的长度、直径和壁厚应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2. 桩的钢筋强度等级应符合GB/T 1499.2-2018《钢筋的规定》中的要求;3. 桩的混凝土应符合GB 175-2007《普通混凝土》中的要求;4. 桩的预应力应根据设计荷载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三、材料准备1. 钢筋: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定的钢筋,进行检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2. 混凝土: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定的水泥、砂、石和水等原材料,进行检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3. 预应力钢丝: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定的预应力钢丝,进行检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4. 钢管: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定的钢管,进行检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5. 其他辅助材料:例如防水材料、隔水材料等,按设计要求选用。
四、施工准备1. 施工前要做好现场勘探和设计,确定桩的长度、直径、壁厚和预应力等级;2. 各项材料和设备要进行质量检查,并进行储存,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3. 设计好作业平台和作业道路;4. 按照设计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并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
五、施工流程1. 钢管制作:选择合适的钢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成型、焊接等工艺,制作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管体;2. 钢筋加工:按照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剪切、弯曲等加工处理,准备好预应力钢筋;3. 预应力钢筋张拉:将预应力钢丝固定在管体内部的预留孔洞中,将钢筋张紧,形成预应力,使桩的承载力得到加强;4. 管体预制:将制作好的钢管与钢筋预应力钢筋一同放入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管体;5. 管体安装:将预制好的管体安装至工程现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堆积;6. 现场预制桩身:将预应力钢筋穿过管体中心孔,张紧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桩身;7. 现场预制桩帽:按照设计要求,在桩顶浇筑混凝土,形成桩帽;8. 现场加压:在桩体施工完成后,进行现场加压,使桩体的载荷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9. 后处理:在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桩顶处理、地面恢复、清理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TJ/T261-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T 261-97主编单位: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1997年10月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北京关于发布《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的通知交基发[1997]455号由我部组织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编制的《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T261-97,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规程的管理工作与出版组织工作由部基建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一日前言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是“六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成果,在“七五”期间经过进一步的工艺改进、完善和工程实践的考验,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在许多大、中型港口码头工程、桥梁工程中已得到推广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采用离心、振动、辊压相结合的复合法工艺生产,这种管桩混凝土强度高,密实性好,耐锤击,它使用在海岸与海洋工程的桩柱式结构方面具有优越性,是桩基工程中一种新的桩型。
在内河港口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也有采用立式支模浇注混凝土的立式法工艺生产。
本规程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规定的原则制订。
符号和基本术语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132)的规定采用。
本规程共分8章24节144条和4个附录,另编附有条文说明。
本规程对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的设计、制作、沉桩等方面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在国内尚属新的桩型,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请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
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主编单位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JTJ/T261-97目次l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主要符号3 管桩设计3.1 计算3.2 构造4 管节制造4.1 钢模设计与制作4.2 原材料4.3 混凝土技术参数4.4 管节成型工艺4.5 管节养护4.6 管节质量检查5 管桩拼接5.1 预应力钢筋5.2 钢绞线锚具5.3 粘结剂技术参数5.4 拼接张拉工艺5.5 预留孔道压浆6 管桩吊运、堆存和装运6.1 场内吊运6.2 场内堆存6.3 装运7 管桩质量检验7.1 质量要求7.2 结构性能测定7.3 允许偏差8 管桩沉桩8.1 沉桩工艺选择8.2 沉桩控制及质量标准8.3 沉桩注意事项附录A 常用预应力混凝土直径管桩型号、规格和力学性能附录B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嵌岩施工附录c 选锤参考资料附录D 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附加说明本规程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1 总则1.0.1 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促进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港口工程中应用的直径为1.0m~1.4m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修造船工程和其他类似工程可参照采用。
1.0.3 除应按本规程规定外,凡本规程未作规定的其它内咨,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复合法混凝土管节采用离心--振动--辊压复合工艺成型。
2.1.2 立式法;混凝土管节采用立式支模浇注混凝土工艺成型。
2.1.3 复合法桩:采用复合法工艺成型的混凝土管节所拼接的桩。
2.1.4 立式法桩:采用立式法工艺成型的混凝土管节所拼接的桩。
2.1.5 组合桩:混凝土管桩桩端与钢管桩组合成的桩。
2.2 主要符号A ——管桩截面面积或桩端计算面积;C60 ----表示立方体强度标难为 60N/mm2的混凝土强度等级;D ——管桩外径、钢模内径或外模内径;E s ——钢绞线弹性模量;Q d ——单桩垂直承载力设计值;Q k ——单桩垂直承载力标准值;d ——管桩内径或内模外径;f ck、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f ptk——钢绞线强度标准值;f py——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f tk、f 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σon ——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值;σL——钢绞线在施工各阶段总预应力损失值;σp —一锤击沉桩压应力标准值;σpc—一混凝土有效预应力值;σk —一锤击沉桩拉应力标准值。
JTJ/T261-97JTJ/T261-97规定确定;桩端计算面积的取值应根据桩径、地质条件和人士深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直径1200mm,入土深度大干20m的管桩,桩端计算面积可取全面积乘以 0.80~O.85的折减系数。
3.1.12 管桩工程应通过高应变动测对承载力标准值进行验证。
3.1.13 管桩受水平力作用下的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的规定。
3.2 构造3.2.1 管桩主筋应采用在每个预留孔道中设置单股或双股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3.2.2 管桩主筋应沿周边均匀布置。
不宜少于16根。
3.2.3 管节纵向架立钢筋和箍筋应采用Q235钢筋,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的规定。
3.2.4 管节纵向架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7mm;箍加直径不应小于6mm、箍筋除两端圈为平圈外,其余可做成螺旋环向式,桩顶管节环向筋螺距为50mm,基本管书两端1m范围螺距为50mm,中间范围为100mm。
3.2.5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60。
当有抗冻要求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3.2.6 管节壁厚不得小于130mm。
3.2.7 管桩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2.8 预应力钢筋的预留孔应符合下列要求。
3.2.8.1 单股钢绞线预留孔的孔径控制在32mm左右。
3.2.8.2 双股钢绞线预留孔的孔径控制在40mm左右。
3.2.8.3 预留孔中心间距不小于160mm。
3.2.9 管桩拼接必须采用粘接剂。
拼接接缝处粘结后的强度应高于管节混凝土设计强度。
粘接材料应满足抗锤击、防腐蚀和耐久性的要求。
3.2.10 预留孔道压力迅注水泥浆体应密实,其立方体抗压强度JTJ/T261-974 管节制造4.1 钢模设计与制作4.1.1 钢模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型式与所采用的混凝土管书成型工艺相适应(2)满足成型混凝土管节的相应尺寸要求;(3)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4)合缝口平顺严密;(5)模板平整和光滑;(6)制作简单、装拆方便和定位可靠,并能提高周转次数。
4.1.2 钢模材料的选用符合下列规定。
4.1.2.1 复合法钢模简体应选用强度高、弹性好和焊接性能优良的钢材。
4.1.2.2 复台法钢模的端盖宜采用铸钢。
4.1.2.3 复合法钢模锁紧端盖的拉杆。
应选用抗拉强度高的优质合金钢。
4.1.2. 4 立式法钢模的内外模、底模板和封头板可采用 Q235钢板制作,拉杆宜采用40Gr圆钢,芯套管应采用无缝钢管。
4.1.3 钢模制作和检验符合下列规定。
4.1.3.1 钢模制作应按设计图进行。
4.1.3.2 钢模制作完毕,必须按设计图对各项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1.3.3 复合法钢模,必须进行静平衡力矩试验,不平衡力矩不应大于 2N·m。
4.1.4 复合法钢模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能性JTJ/T261-974.2.2 细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天然河砂。
复合法采用细度模数 3.0一 2.8的中砂;立式法可采用细度模数3.0~2.3的中砂。
细骨料杂质含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的规定。
4.2.3 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石料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倍所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碎石的粒径:复合法为5mn~20mm,立式法为5mm一25mm。
碎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5mm与10m~25mm粒径的比例应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确定。
粗骨料的物理性能与杂质含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水锈石含量不超过10%,粒径5mn以下含量控制在6%左右。
4.2.4 外加剂可经试验选定,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
4.2.5 拌和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
4.2.6 管节构造用钢筋,应符合本规程第3.2.3条的规定。
4.3 混凝土技术参数4.3.1 复合法成型管节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强度等级木小于C60;(2)水泥用量 400kg/m3~500kg/m3;(3)水灰比不大于 0 .35;(4)混凝土拌和物维勃稠度控制在25s~35s。
(5)混凝土重力密度大于 2500kg/m3;(6)吸水率不大于35%;(7)抗渗等级大于W8。
4.3.2 立式法成型管节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强度等级不小于C60;(2)水泥用量大于500kg/m3;(3)水灰比不大于 0.40;(4)塌落度控制在3Omm左右;(5)吸水率不大于4%;(6)抗渗等级大于W8。
4.3.3 冬季施工必须按现行行业标《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执行。
4.4 管节成型工艺4.4.1 复合法管节所使用的钢筋笼垫块,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压制成表面为凹凸形的卡式垫块,不得使用砂浆垫块。
JTJ/T261-974.4.2 复合法管节预留孔道成型工艺,应采用在拉杆上装壁厚4mm~4.5mm的纯橡胶套管。
管节成型后,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值的70%时,抽去拉杆和橡胶套管形成孔道。
4.4.3 纯橡胶套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拉断强度不小于17MPa;(2)伸长量不小于6O0%;(3)硬度为48邵尔度左右;(4)老化为12%左右。
4. 4. 4 立式法管节预留孔道的成型工艺,它采用直径 25mm两端带有螺纹的拉杆,外套无缝钢管作为芯套管,混凝土初凝后抽去拉杆和芯套管形成孔道。
4.4.5 钢筋笼制作符合下列规定。
4.4.5.1 复合法管节钢筋笼应采用钢筋笼自动编织机按设计尺寸要求成型。
钢筋必须经冷拔处理,以确保钢筋笼的质量。
4.4.5.2 立式法管节钢筋笼可采用盘园钢筋冷拉后,用简易成型机点焊成型。
4.4.6 钢笼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骨架长度±5mm;(2)直径上±5mm;(3)环向筋螺距±10mm;(4)纵向架立筋间距±10mm。
用JTJ/T261-975 管桩拼接5.1 预应力钢筋5.1.1 钢绞线应按技术条件证明书分批进行外观检查和机械性能的抽样试验。
其检验方法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5.1.2 钢绞线的贮存应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不得与油脂、碱、盐、酸及有害气体等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