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1-7部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概括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概括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ba25b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1.png)
明朝那些事儿概括主要内容
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每一部的内容介绍
![明朝那些事儿每一部的内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9f66a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2.png)
明朝那些事儿每一部的内容介绍《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可真是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特别是那种一边看一边“哇,这历史也太戏剧性了吧”那种感觉。
你一开始读这书,真的是被它的幽默和通俗的语言给吸引住了,作者当时真是把明朝的历史写得活灵活现的,完全不像是枯燥的教科书。
你就觉得,哎呀,怎么明朝的帝王一个个都那么有意思,性格各异,简直就是一出出的大戏。
明朝的皇帝,一个个让你又爱又恨,根本停不下来。
这本书一开始就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给描绘得活灵活现,你绝对不会想到这位看似和蔼的老头,年轻时居然是个“草根出身”,没有一点儿皇帝的架子。
你读着读着,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特别是朱元璋年轻时候的种种经历,简直是“从底层逆袭”的典范。
他从乞丐、农民、士兵一路爬升到皇帝,真是一步一个脚印,硬是靠着过人的韧性和智慧闯出了自己的天下。
可别小看了这位老头,虽然他后期做的事有点儿疯狂,比如“杀人如割草”,让人看了不禁咋舌,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能理解。
想想看,那个年代,乱七八糟的官场环境和政治斗争,哪有不血腥的?说到明朝的历史,必须提一个人物,那就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永乐帝。
这家伙的故事更是惊心动魄。
他一上台就想着要搞大事,直接去刷了个“伟大复兴”,就是不满足于当个“安稳皇帝”,非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一番。
你说,这位永乐帝是不是也太有野心了点?他最出名的一个举动,就是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搞得整个东南亚都知道了中国的威风。
你想啊,那个时候还没有高铁、飞机,永乐帝居然能派船队去那么远的地方,简直是逆天的操作。
不过啊,说来也是,这郑和七下西洋的事,最终的结果却也没能给明朝带来什么长久的好处,反而在后期导致了国家的财政吃紧,搞得永乐帝自己也头大。
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明朝最有特色的“神帝”——万历帝。
这个皇帝基本上就是“躺平帝”的代表,一上位就开始“懒政”,对国家的事务基本不管不顾,所有的决策都丢给了手下大臣。
他的这种做法,搞得朝廷内外乱成一锅粥,结果呢,明朝的政治环境渐渐变得腐化,国家的内外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100字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be1d9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6.png)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100字《明朝那些事儿》是当代历史小说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共记载了明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
整个系列小说分为三十一卷,共计650多万字。
小说以生动有趣的笔法和悬念重重的故事情节,全景式地呈现了明朝的兴衰历程和各个历史事件。
下面是对《明朝那些事儿》的简要介绍。
第一卷《建文帝朱棣》主要讲述了明太祖朱棣夺取皇位的过程。
明太祖朱棣起初负责远征蒙古,后来回归京城,发动兵变夺取皇位称帝,之后对朱棣改革的一些措施和对政权的巩固进行了描写。
第二卷《靖难记》主要讲述了朱棣夺位后,斩杀过去的帝王和权臣,乱军整顿,整顿朝纲的过程。
朱棣经过一系列血腥的行动,最终稳定了政权。
第三卷《大明靖难录》主要讲述了明成祖朱棣的治国策略和对外扩张。
朱棣改革了教育体制、军事组织和税收制度,积极调整社会结构,以稳固政权。
他还兴修水利,扩大农田,加强军备,对辽东、蒙古、缅甸等进行了多次战争并取得胜利。
第四卷《宦海风云》主要讲述了明仁宗时期宦官权势的崛起和朝廷内外的斗争。
宦官们利用皇帝的喜好,纷纷登上权力之巅,但最终都以悲惨收场,明仁宗朝廷内部也因为宦官的干涉而不再清明。
第五卷《洪熙宝鉴》主要讲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的政治斗争、社会动乱和国际关系。
这个时期的明朝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动和军事冲突,社会动荡不安。
......以上只是《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简要介绍,这个系列的小说内容涉及明朝建立到灭亡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事件。
通过小说的叙述,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明朝的历史背景、人物传记、政治斗争、军事战争以及社会风貌等。
《明朝那些事儿》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历史,虽然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娱乐性,但作者仍然基于历史资料和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为读者提供有趣且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阅读体验。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500字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bda849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f.png)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500字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这本书从朱元璋出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洪武大帝》,主要讲述了朱元璋一生及统治明朝七十年间的历史。
从一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
朱元璋用他惊人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
统领了大明王朝。
第二部《万国来朝》。
从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和七下西洋,挥军北上五征蒙古,修箸《永乐大典》,南下讨安南……。
第三部《妖孽宫廷》,连续上篇,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馋言,杀害了曾经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
第四部《粉饰太平》继宪宗之后,孝宗秉政。
朝堂蒸蒸日上,为了后面的援朝抗日战争打下了基础。
孝宗英年早逝,武宗朱厚照继位。
武宗上任,很是荒淫无道,游山玩水,还建立了豹房,而且还有大太监刘瑾。
最后被太监张永告发,罪名是谋反。
刘璟凌迟后,被抄家。
最后一部,《大结局》。
讲述了东林党兴起,以及袁崇焕率领关宁
铁骑以努尔哈赤父子对阵。
东林党扶持朱由校登基。
建造了关宁防线……最后孙传庭上任,可也无力回天,祟祯十年3月19日,李自成攻下紫禁城。
《明朝那些事》概述
![《明朝那些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77ce8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e.png)
《明朝那些事》概述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描述明朝历史的网络连载人文社科历史作品,作者为当年明月(本名石悦),曾任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后出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这部作品首次发表于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并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它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这部作品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明朝那些事儿》以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这部作品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总的来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集文学性、历史性和人性洞察于一体的优秀历史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历史、人性和社会的问题。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分享PPT精选全文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分享PPT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8c4f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a.png)
第六部《日落西山》
万历:从此君王不早朝
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 及袁崇焕之奋战。
在内
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 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 却因此发展壮大
在外
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 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 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
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居庸 关外
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 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间的伟 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 映入了他的心中。
第一次立志: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 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立志为 国靖难
做圣贤 第二次立志:做圣贤
王守仁成功了,历史最终承认了他,他的名字将超越所有的帝 王,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如何成为圣人?
怎样做才能成为
进士及圣人第?
悟道了
道
儒
佛
家
家
经
秘
经
术
典
成为圣人的门径
古代很多儒生:立志成为圣人, 发奋读书,力求格物致知。
如何成为圣人?
这么多立志成为圣人的儒生, 为什么唯独王守仁悟道了?
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传奇小故事3-龙场悟道
上任条件艰苦
01 王守仁落到了他人生的最低谷,所有曾经的富贵与
美梦都已经破灭,现在他面对着的是一个人生的关 口。
02 事事亲力亲为,格物穷理
开设书院,教他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 当随从们苦闷不堪、思乡心切的时候,他主动去安 慰他们,分担他们的工作。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feab35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2.png)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讲述了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包括明神宗、万历皇帝、李自成等重要人物的生平故事和政治事件。
该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1.明神宗崇祯帝的统治:明神宗是明朝中后期的重要皇帝,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许多政治事件和历史变革。
其中包括阻止倭寇入侵、实行“神宗新政”等。
2.万历皇帝的治理:万历皇帝是明朝中后期的另一位重要皇帝,他的治理手段和政策对于明朝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包括重视科举制度、推行经济改革等。
3.李自成的起义:李自成是明朝末期的农民领袖,他率领农民起义军反抗明朝统治。
该部分主要讲述了他的起义经历、战争历程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4.明朝末年的政治动荡:明朝末年的政治动荡是明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该部分主要讲述了明朝末年的政治事件和社会变革,包括官僚制度的腐败、农民起义的盛行以及满族入侵的影响。
5.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是明朝历史的重要事件,该部分主要讲述了明朝灭亡的原因以及清朝建立的过程和影响。
以上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主要内容概括。
通过对明朝中后期历史的深入探索,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明朝那些事儿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内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1a2f2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b.png)
明朝那些事儿一、明朝的建立与初期治理1.1 宋朝灭亡,元朝的衰败与明朝的建立•元朝后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朱元璋的起义与建立明朝1.2 开创明朝的治理之道•朱元璋的统一思想与初期政策•建立明朝的行政体系与官员选拔制度•士人与官僚的地位与作用1.3 基本农田制度的实施•基本农田制度的目的与原理•实施过程与效果•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二、明朝的繁荣与衰落2.1 明朝的国力与经济发展•经济制度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与航海事业的兴起2.2 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文学艺术的发展与成就•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教育普及与科举制度的影响2.3 明朝的社会问题与内忧外患•貪官污吏与社会腐败•内忧:农民起义与社会动荡•外患:东北边境与海上贸易的挑战三、明朝的政治体制与统治思想3.1 明朝的王室与皇权•皇帝的地位与权力•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3.2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职能•中央政府的组织与机构•地方政府的设置与运行3.3 明朝的统治思想与政策•王室的理念与统治信条•朱元璋与《皇明经世文选》的关系•时代思潮对统治政策的影响四、明朝的文化与传统4.1 明朝的官僚文化与礼制•儒家思想在明朝的影响与传统•官员的仪轨与礼仪4.2 明朝的文学艺术与思想启蒙•明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文章谱系与思想启蒙4.3 明朝的传统节日与民俗习惯•明朝的传统节日与庆典活动•农村社会的民俗习惯与信仰五、明朝的外交与对外关系5.1 明朝的封建体系与与外族的交往•明朝的封建体系与封号制度•明朝与蒙古、朝鲜、日本等国的交往5.2 明朝的海上贸易与海禁政策•明朝的海外贸易与丝绸之路的变迁•明朝的海禁政策与海外探险5.3 明朝与西方的接触与文化交流•明朝与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国的交往•西方文化对明朝的影响与变革六、明朝的军事制度与战争6.1 明朝的兵制与武器装备•明代的兵役制度与士兵选拔•明代的兵器装备与军事技术6.2 明朝的战争与军事冲突•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明朝与葡萄牙、荷兰、日本等国的军事冲突6.3 明朝军队的发展与衰落•明朝军队的制度与组织•明朝军队的衰落与迅速崩溃七、明朝的衰落与灭亡7.1 明朝的内忧与外患•内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乱•外患:满洲入侵与边境危机7.2 明朝末年的改革措施与挣扎•明朝末期的改革思潮与措施•李自成与李自成的革命7.3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明朝灭亡的原因与过程•清朝的建立与中国历史的演变。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https://img.taocdn.com/s3/m/5cc7066048d7c1c708a145ac.png)
称王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重新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 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年1月)攻克洛阳,杀万历皇帝的儿子 福王朱常洵。10月在河南郏县败明陕西巡抚孙传庭。与此同时明朝对清 朝战事不利,3月,洪承畴降清。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3月,杀与农民领袖罗汝才。 5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 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
明 朝 那 些 大 事 结 儿 局
铲除阉党 后金入侵 义军四起 饮恨煤山
明朝 谢幕
,
,
第一步:隐忍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病死,他 继位之初之机进献国色四人,带有香丸一粒,名 “迷魂香”,欲把崇祯皇帝变成痴皇帝。 而崇祯初即位,小心谨慎,无所举动,对魏 忠贤也尤为“客气”,见面尊称“厂公”,魏大 悦,放松对崇祯之警惕。
宁锦大捷
天聪元年五月,继征朝鲜之后,皇太极亲率大军征明。 此时守宁远的正是袁崇焕,他命令满桂、尤世禄、祖大寿 出城拒战。皇太极督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等进 击。 经过持久激战……宁远不下,皇太极又返回锦州,再 次攻城,时已六月四日。城既不下,又赶上暑天来临,将 士中暑很多,皇太极知不可久留,第二天下令退兵,毁大 小凌河二城。此战明军防守成功,时称“宁锦大捷”。
崇祯帝之历史评价
励精图治,忧国忧民。 励精图治,忧国忧民。
决事果断,雷厉风行。 决事果断,雷厉风行。
自制力强,生活简朴。 自制力强,生活简朴。
知人善任,广纳贤才。 知人善任,广纳贤才。
刚愎自用,求治心切。 刚愎自用,求治心切。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1f61b3d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0.png)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规模历史读物,由钱钟书先生著作,该书由33册组成,分别介绍了明朝的各个历史阶段,包括明朝的建立、汉文化的发展、古代历史的演变,以及明朝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理念、社会发展、外交政策等等,是一部完整的明史的叙事作品。
该书的叙述独特、篇幅宏大,深入准确地叙述了明史,并着重于描写明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普遍社会意识,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准确地说明了明朝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背景变化和历史思想转变。
《明朝那些事儿》站在相对客观的历史角度,以宏观的思路把握明史的进程,展示出明史的历史演变,以及明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变迁。
整部作品浓缩了明朝历史的历史进程,展现了明代文化的极大丰富性,充分反映了明朝的社会及其历史的复杂性。
明朝那些事儿1-12章节概括
![明朝那些事儿1-12章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f010c20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e.png)
明朝那些事儿1-12章节概括第一章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生于1328年,死于1398年。
朱重八出身于贫民家庭,他的父亲朱五四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家境贫寒的朱重八不得不给给地主家放了十二年的牛。
因此要是朱元璋后来做自我介绍,他会这么说“我的童年都在放牛中度过”。
第二章朱重八最大的梦想就是好好生活着,想着在16岁的时候娶个当地的姑娘做媳妇,生下自己的儿女,然后然让他们也去给地主家放牛。
是儿时艰难的生活才让朱重八早早地成熟,在16岁就规划好了人生的方向,环境让他只能被迫地选择当时能够选择的路。
不像现在的我们,世界上通往幸福的路有很多条以至于我们很多人20多岁还在迷茫自己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第三章1344这一年,黄河泛滥,爆发瘟疫,面临旱灾。
老百姓们真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除了这些天灾,他们还得接受人祸的折磨。
当时元朝政府腐败,不仅治灾行动不及时,连赈灾物资都遭到官员的层层盘剥克扣,老百姓那会饿的饿,死的死,出现了伏尸处处,饿殍遍野的悲惨局面。
朱重八的父母,大哥和大哥长子也是在这场天灾人祸中饿死的。
第四章父母亲人走后他孤身一人,面临着人生里最大的问题——吃饭问题。
为了有饭吃,朱重八决定去当和尚。
在皇觉寺里,朱重八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
因为是新来的,他受其他和尚的欺负和使唤,做最重最累最脏的活。
在朱重八讨饭的这三年,他不仅没有浑浑噩噩意志消沉,反而做了很多事情,比如研究了地理山脉开阔视野,认识他人积累人脉丰富见识。
果然困难是可以磨练人意志的,成大器者是不会轻易被打倒的。
内心强大起来的朱重八即将踏上新的征途。
第五章1351年,爆发了第一个抗元起义。
果然那句话没错,哪里有不满,哪里就有暴动。
继他们之后,数百万农民参与了起义。
而此时的朱重八还在寺庙里撞钟呢,他还没有参加起义,后来,朱重八收到一封来自他幼年时期的朋友汤和的信。
信的内容就是邀请他参加起义。
1351年,朱重八和汤和一起参与了起义。
第六章1352年,有一个叫郭子兴的人把前去投军的朱重八当成元朝的奸细抓了起来,两人这样结识了。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模板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af1ac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0.png)
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 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 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 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 叫人读来欲罢不能。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著
明朝那些事儿
第六部
日落西山
第六部 日落西山
《明朝那些事儿》
叁
原文摘录
Those things in the Ming Dynasty
《《明明朝朝那那些些事事儿儿》》
原文摘录
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 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 受。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 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 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不经历黑暗的人, 是无法懂得光明的。 背负着黑暗活下去吧,徐阶,坚持下去, 你会找到光明的。 —— 引自章节:秘诀醒悟
从古至今,从无例外。”历史的创造支配者,是我们每一个人。
“在那些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将永 远存在。(摘自明朝那些事儿)”在历史上,无论朝堂政治多么黑暗,奸佞小人如何横行, 都会有一些人,他们或是芳名永存,名流千古,或是在史书上只存在寥寥几笔,或是连 名字都留不下,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保持着最真的良知,一腔抱负为 国为民,舍生取义匡扶正义,忠肝义胆保家卫国。
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 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 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 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 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 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 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明朝那些事儿》课件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明朝那些事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4882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3.png)
第三部 妖孽宫廷
接续上篇,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 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 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他继“土 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而在他病 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 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怀天下力争求良。但随着明武宗 朱厚照即位,各种荒诞事情层出不穷,大明帝国岌岌 可危……
当今天的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 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 要说明的是,朱棣在建设北京时,是有着相当的现代意识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 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状整齐的方块,并制定了严厉的规定,禁止乱搭乱 盖,还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宫和天坛等北京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时代打下的基础(此后清朝曾经整修 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它占地十七万平方米,征用无数劳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 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绝对与之无缘,也没有买票参观这一说,但这并不能影响它在历 史上的地位。现在故宫已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无可否认,这正是朱棣的功绩,不能也无法抹煞。
从古至今,从无例外。”历史的创造支配者,是我们每一个人。
“在那些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将永 远存在。(摘自明朝那些事儿)”在历史上,无论朝堂政治多么黑暗,奸佞小人如何横行, 都会有一些人,他们或是芳名永存,名流千古,或是在史书上只存在寥寥几笔,或是连 名字都留不下,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保持着最真的良知,一腔抱负为 国为民,舍生取义匡扶正义,忠肝义胆保家卫国。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分享PPT(内容详细)29页全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分享PPT(内容详细)29页全](https://img.taocdn.com/s3/m/f723bf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e.png)
第 四 部 分 心得感悟
书中的主要人物几百人,“好人““坏人”都 有,有的坏人在当时看起来是好人,而有的好 人后来被定为坏人,孰好孰坏,只有让后人去 评判,立场环境不同,评价的角度也不同。 所以在看历史的时候没必要纠结于好人与坏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切都只是事实。
第 四 部 分 心得感悟
以前一直对读史书有种虔诚感,以史为鉴,期望在当中获得一些 对自己的帮助。但是后来在生活中逐渐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 当年明月最后的总结很精辟”所有的错误,我么都知道,然而终 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我想补 充一句,弱点是人的性格使然,这是天生的,这才是改不掉的。
年 代 和 具 体 人 物 为 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 中以通俗化语言和大众化思维
主 线 , 并 加 入 了 小 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 还原明朝历史原貌,这是网络
说 的 笔 法 , 语 言 幽 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历史小说的民间性魅力所在。
默风趣。
第 二 部 分 好书简介
第 二 部 分 好书简介
第五部-帝国飘摇
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为内争,一为外战。
内争
外战
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各施手段, 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场面波
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都为中兴朝廷呕心 澜壮阔,运筹神鬼莫测,更塑造
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 了李如松、邓子龙等一系列栩栩
第一部-洪武大帝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 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 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 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 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明朝那些事儿1-7部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1-7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be3a89583c4bb4cf7ecd1f1.png)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当年明月,以诙谐幽默、近似小说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年的正史(注意,不是野史),包括帝王心术、战争、大臣间的党争,以及主要名人的生平事迹,通俗易懂而又扣人心弦,非常值得一看。
第一部:洪武大帝第一部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PK,谁将问鼎天下?卧榻之侧埋饿虎,铲除张士诚。
鄱阳湖决战惊心动魄,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
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第二部:万国来朝第二部从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归来途中病逝。
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
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拯救了明帝国,但又随即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第三部:妖孽宫廷第三部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的大功臣于谦,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
而在他病逝之后,相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孝宗和宪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撂下的这副重担落在了明朝三百年中最能闹的一个皇帝——朱厚照身上,宠八虎,建豹房,自封威武大将军,朝廷中充斥着一幕幕荒唐的闹剧,局势更是动荡不安,这时便引出了一位亘古罕有的文武奇才——王守仁,他清剿盗寇,平定叛王,勇斗奸宦,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近乎神话的不朽传奇。
第四部:粉饰太平第四部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
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
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到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
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因此本书主要讲了朝廷的权力之争和边疆的抗倭斗争。
语文课件:明朝那些事儿
![语文课件:明朝那些事儿](https://img.taocdn.com/s3/m/2e193568844769eae109ed2b.png)
王守仁即刻拜见了禅师,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启示。
可是他失望了,这位禅师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与他谈论
一些他早已熟知的佛经禅理,他慢慢地失去了兴趣。而禅师也渐
渐无言,双方陷入了沉默。
在这漫长的沉默之中,王守仁突然有了一个念头。
他开口发问,打破了沉寂。
“有家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禅师睁开了眼睛,答:
“有。”
不久之后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庄重地走到王华面 前,严肃地对他爹说: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 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据查,发言者王守仁,此时十五岁。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做出了
反应。 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一时找不到称手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本名石悦,男,顺德海关公务员,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 学院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
心灵历史开拓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家, 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 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 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 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 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1980年出生,现为中国海关总署缉私警察。以 《明朝那些事儿》起于网络江湖,受到读者的热捧。当年明月堪称草根 讲史的集大成者,大家的认可印证了当年明月的那句话:“历史应该可 以写得好看。”网络红人原被领导认为“很一般”,成名后获重用,最 近被借调北京(任海关总署下属杂志《金钥匙》编辑)。
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为内争,一为外战。内争写严嵩
《明朝那些事儿》好书推荐读书分享PPT课件_28页
![《明朝那些事儿》好书推荐读书分享PPT课件_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2fe16e2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0.png)
而在他病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 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 无所作为,一个心怀天下力争求 良。但随着明武宗朱厚照即位, 各种荒诞事情层出不穷,大明帝 国岌岌可危……
贰 好书简介
第四部-粉饰太平
• 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 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 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
所以在看历史的时候没必要纠结于好人与坏人 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切都只是事实。
虽然如此,但是看完这本书有种积极的感觉, “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肆 心得感悟
在原文中作者用了这样一段话来阐释他所理解的历史规则: • 真正创造支配历史的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官道上
往来的商贾,是朝堂上进言的官员,是孤灯下苦读的学子。 是的,正是这些普通人创造和支配着历史。 •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注定默默无闻,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 自己的名字,但他们也是伟大的,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工作 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
肆 心得感悟
书中的主要人物几百人,“好人““坏人”都有,有 的坏人在当时看起来是好人,而有的好人后来被定为 坏人,孰好孰坏,只有让后人去评判,立场环境不同, 评价的角度也不同。
以前一直对读史书有种虔诚感,以史为鉴,期望在当 中获得一些对自己的帮助。但是后来在生活中逐渐发 现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当年明月最后的总结很精辟” 所有的错误,我么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 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我想补充一句, 弱点是人的性格使然,这是天生的,这才是改不掉的。
外战 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场面波澜壮阔, 运筹神鬼莫测,更塑造了李如松、邓子龙 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 形象。
精选《明朝那些事儿》好书介绍
![精选《明朝那些事儿》好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9440f8858fb770bf78a55b3.png)
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得皇位。
第二部——万国来朝:朱棣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后朱 第五 部 — — 帝 国 飘 摇 : 内 阁 首 府 严 嵩 倒 台 后 , 徐 阶 、 高 拱 、 张 居 正 依 次 掌 权 。 援 朝 抗 日 战 争 , 棣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宦官王振把持朝政,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兵部尚书于 场面波澜壮阔。 谦在“土木堡之变”中挽救了大明,但后被害身亡。 第六部——日暮西山:晚明由“三大案”引发党争。内阁首府张居正去世后,万历三十年 第三部——妖孽宫廷: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之变”后,杀死了于谦,而在他病逝后,宪宗 不上朝,东林党发展壮大。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抗清(后金)名将袁崇焕最终 和孝宗两位皇帝相继继位。 击败后金。 第四部——粉饰太平:嘉靖皇帝继位,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一心 第七部——大结局:崇祯继位,想扭转败局,但叛军四起,最终明朝灭亡。 想得道成仙,内阁首府严嵩把持大权。这时,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
经典语录
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 他只有两样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得到后再失去,远比一无所有要痛苦得多。 中国历史上,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同”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
戈——同归于尽。 除了好事,什么都干;除了脸,什么都要。 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我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你跑我也跑。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正义和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旷课。
徐渭 ○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自称“南腔北调人”,绍 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多才多艺,在诗 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曾担任胡宗宪幕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当年明月,以诙谐幽默、近似小说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年的正史(注意,不是野史),包括帝王心术、战争、大臣间的党争,以及主要名人的生平事迹,通俗易懂而又扣人心弦,非常值得一看。
第一部:洪武大帝
第一部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PK,谁将问鼎天下?卧榻之侧埋饿虎,铲除张士诚。
鄱阳湖决战惊心动魄,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
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
第二部:万国来朝
第二部从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归来途中病逝。
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
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拯救了明帝国,但又随即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第三部:妖孽宫廷
第三部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的大功臣于谦,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
而在他病逝之后,相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孝宗和宪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撂下的这副重担落在了明朝三百年中最能闹的一个皇帝——朱厚照身上,宠八虎,建豹房,自封威武大将军,朝廷中充斥着一幕幕荒唐的闹剧,局势更是动荡不安,这时便引出了一位亘古罕有的文武奇才——王守仁,他清剿盗寇,平定叛王,勇斗奸宦,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近乎神话的不朽传奇。
第四部:粉饰太平
第四部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
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
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到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
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因此本书主要讲了朝廷的权力之争和边疆的抗倭斗争。
第五部:帝国飘摇
第五部分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
三个人都是实干家,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
而这两点又均以张居正为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措
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
第二部分是外战,亦即抗日援朝战争。
从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
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甘当大任的朝鲜名将李舜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
第六部:
第六部主要讲了明晚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
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即太子),万历与大臣们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
东林党随即兴起,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朝政。
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愚,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
在外,抗日援朝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
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
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第七部:大结局
第七部对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位年间的精彩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
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
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历史舞台,然而作者却将这一民族英雄评价为二流角色,关于他的死因,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场与他无关的权力争夺,把他送上了死刑台。
大明的动乱才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
在这些义军中,不仅有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还有“穿越”了的“薛仁贵”“曹操”和“刘备”,甚至还有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三只手”的,平乱战争风起云涌,面临内忧外患的明朝,最终以崇祯的含恨自缢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