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空调冷热源
(完整版)空调系统冷热源
1.制冷剂
(3)制冷剂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单一制冷工质
➢ 氟利昂和烷烃类 ➢ 无机物
混合物制冷工质
➢ 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 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1.制冷剂
•单一制冷工质的表达方法
➢烷烃类表达通式:CmH2m+2
制冷装置:将物体温降至环境温度之下,并维 持此温度的装置,成为制冷装置。
制冷循环: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循环。
分类: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 蒸汽喷射制冷循环以及半导体制冷等。
1.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成为功而不留下其他 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例如:大型建筑中 冷源指:冷水机组供冷 热源指:锅炉供热
空调冷热源工程
提纲
一、冷源设备 二、热源设备 三、冷热水机组 四、冷热源辅助设备 五、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与评价
一、冷源设备
1.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工质,在 制冷系统中,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在高 温下经过冷凝放出热量,将热量不断地从被 冷却物体中取出并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去,制 冷剂是在一个封闭的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流 动。
1.制冷剂
混合物制冷工质
➢ 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呈现单一制冷工质的特性,起单一 制冷工质的性质的作用)
表达方法:以5开头的三位数 如R500,R502 ➢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混合制冷工质还保持组分物质的
某些特性) 表达方法:以4开头的三位数 如:R410A R407C
1.制冷剂
空调冷热源
人工冷源之蒸汽喷射式制冷 人工冷源之蒸汽喷射式制冷
蒸汽喷射式制冷是以水为制冷剂,以 喷射器代替压缩机,以消耗蒸汽的热能作 为补偿来实现制冷的。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优点是装置简单 紧凑,容量大,且不消耗机械功,但热能 利用系数较低,适合于有工业余热可以利 用的场合。
人工冷源之固体吸附式制冷 人工冷源之固体吸附式制冷
人工冷源之水源热泵 人工冷源之水源热泵
水源热泵换热设备紧凑,运行工况稳定。系 统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必须更具水质的情况选用 合适的管路和换热设出现严重的腐蚀问题。水源 广泛:有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和生活备,以防 止废水。 水源热泵效率比较高,近年来发展比较快。
人工冷源之土壤源热泵 人工冷源之土壤源热泵
吸收式制冷装置通常有两种: 1、氨吸收式制冷机
工质对:氨—水溶液,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制冷温度:1~- 45 ℃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2
工质对:溴化锂—水溶液,水为制冷机,溴化锂为吸收剂,制冷温度: 0 ℃以上
吸收式制冷装置设备简单、造价低廉, 其工质对大气环境无害,而且可以利用工 业余热作为发生器热源,能耗较低,但是 热能利用系数较小。
空调冷热源简介
一、冷源
天然冷源 人工冷源
天然冷源之地下水 天然冷源之地下水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用地下水喷淋空 气都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我国水资 源不够丰富,许多大城市由于对地下水的 过分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明显降低,甚至 造成地面沉陷。
天然冷源之地道风 天然冷源之地道风
由于夏季地道壁面的温度比外界空气 的温度低很多,所以在有条件利用的地方, 使空气穿过一定长度的地道,也能实现对 空气冷却或者减湿冷却的处理过程。
固体吸附式制冷是通过微孔固体吸附 剂在较低温度下吸附制冷剂,在较高温度 下解吸制冷剂的吸附—解吸循环实现的。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精品PPT课件
统) 4、直燃式溴化锂冷水机组+空调机组组成的集中式
和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5、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6、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7
1、水冷冷水机组+锅炉+空调末端
该种方式组成的集中式和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是 国内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空调系统和冷热源组合方式。
王卫民
2014年11月
1
目录 一、简介 二、空调系统与冷热源
2
一、简介
最近十几年,国内外的空调技术 有了飞速的发展,新技术、新系统、 新设备不断涌现,其节能性、环保性、 经济性、舒适性令人耳目一新。
3
地源热泵系统、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空 调大温差系统、电蓄热系统、无风道诱导通风 空调系统、VRV系统、变风量系统、建筑围护 结构蓄热系统、变水量系统等相继进入市场, 使得原来形式简单、能耗居高不下的空调系统 和空调设备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百花齐放、 满园春色的新景象。
4
尤其是近几年,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也陆续 在重庆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 的成果,其突出的经济性,节能性和对环境的保 护,使得愈来愈多的设计项目采用了这些新技术 和新设备。
5
二.空调系统与冷热源
采用不同的空调冷热源可以构成不同的 空调系统:
6
常见的空调系统:
1、水冷冷水机组+锅炉+空调末端 2、风冷冷热水机组+空调末端组成的集中式和半集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外,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工况范围比较 狭窄。单级离心式冷水机组中,冷凝压力不 宜过高,蒸发压力不宜过低。其冷凝温度一 般控制在40℃左右,冷凝器进水温度一般在 32℃左右;蒸发温度大致在0~10℃之间,用 得较多的是0~5℃,蒸发器冷水出口温度约为 5~7℃左右。
建筑冷热源第十章试卷
建筑冷热源第十章试卷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共20′)1、天然冷源是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做空调冷源的低温物质,主要有天然冰,自来水,深井水,深湖水等。
(X)2、取冰的水体应不受污染,细菌含量不超过100个/㎝^3,有足够的厚度。
(√)3、冰冻丘立管开始时高1.6~2m,当冰冻丘冻成一定高度后接1.6~2m。
(√)4、太阳辐射穿透水的深度与波长无关,红及红外线的热辐射射透能力极弱,几乎被水表面吸收和反射。
(X)5、由于地层的隔热作用,一定深度的地下水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全国大约在6~25℃范围内。
(√)6、地热水不是在地壳中天然存在的。
(√)7、地热按温度分有:高温地热,次高温地热,中温地热,中温地热,低温地热。
(X)8、将太阳直接换成热能是太阳能利用的唯一方法. (X)9、太阳能集热器按所加热的热媒分,有液体型和空气型。
(√)10、投射到集热器的太阳能总辐射强度有: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大地的反射辐射。
(√)二、填空题(共20空,没空1.5′,共30′)1、天然冷热源可分为、、。
(天然冰/深井水/深湖水)2、地下水的温度大部分小于18℃,这种温度的水可作的冷源,以承担建筑的显冷热负荷,而建筑的除湿任务由另外的系统来承担。
(辐射供冷)3、地热按温度分为、、。
(高温地热/中温地热/地温地热)4、太阳能作为建筑热源的应用系统通常由、、、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蓄热设备/辅助热源/热煤的输送及分配系统)5、在建筑中应用的太阳能集热器,按结构形式分为、、。
(平板式/真空管式/热管式)衡量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效率的重要指标是。
(集热器效率)6、投射到集热器上的太阳总辐射强度包括、、。
(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大地的反射辐射)7、余热锅炉按换热器原理分为、。
(两种流体通过传热壁进行直接换热/热管式)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共15′)1、天然冷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作空调冷源的低温物质。
2、集热器效率:n=实际获得的有用能量/集热器总面积照射到的太阳能3、余热:指生产过程产生的并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去的热能。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PPT
建筑特点
环境因素
建筑物的结构、用途、规模等因素会影响 冷热负荷和空调系统设计,进而影响冷热 源的选择。
周边环境、环保要求、城市规划等因素也 需要考虑,以确定对冷热源的影响和限制 。
03 常见冷热源设备
常见冷源设备
机械制冷
使用制冷剂在封闭系统中循环,通过蒸发和冷凝过程 产生冷气。常见于家用和商用空调系统。
智能化控制技术
智能传感器
利用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实现 空调系统的自适应调节。
远程控制
通过手机APP或智能家居系统实现空调系统的远程控制,方便用 户随时随地调节室内环境。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能效和舒 适度。
05 冷热源技术的实际应用案 例
系统的运行,以实现温度、湿度的调节。
空调系统的分类
集中式空调系统
通过集中式制冷站提供冷热源,通过管道将 处理过的空气送至各个房间。
分散式空调系统
在每个房间安装独立的空调设备,如分体式 空调、窗式空调等。
变风量空调系统
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内温度,以实现节 能。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利用地下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通过地 源热泵技术实现冷热源的转换。
冰蓄冷系统
利用冰水蓄冷,在需要时释放冷气。适用于大型建筑 或区域供冷系统。
液态氮或二氧化碳
利用极低温的氮气或二氧化碳进行制冷。常见于工业 和科学实验领域。
常见热源设备
燃气锅炉
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热量,通过热 交换器传递给水或其他媒介,再 通过循环系统将热量传递给室内。
电热锅炉
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电热元 件产生热量。常见于小型供暖系统 或家用取暖器。
第10章空气调节-
500
(a)
500 (b)
平面图
剖面图
(c)
初效过图 滤4-1器1 初示效过意滤器图
(a)金属网格滤网;(b)过滤器外形;(c)过滤器安装方式
6 组合式空调箱
空调箱是集中设置各种空气处理设备的一 个专用小室或箱体。
组合式空调箱是把各种空气处理设备、风 机、消声装置、能量回收等分别做成箱式 的单元,按空气处理过程的需要进行选择 和组合成的空调器。
1、集中式空调系统: 将各种空气处理设备及风机都集中设在一
个专用的空调机房里,以便于集中管理。 空气经集中处理后,再用风管分送给各个
空调房间。
集中式空调系统需要集中的冷热源、管路 输配系统及末端设备,通常具有美观、高 效、高品质的特点,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也通常较高。目前被广泛采用。
如全空气系统,需要集中的冷热源,冷热 水由管路输送到各个空气处理装置,空气 的加热、冷却集中在空气处理装置中处理 后,由风道输送到各个房间。
二 风机盘管系统
1 风机盘管机组 由风机、表面式热交换器(盘管)、过滤
器组成。
风机盘管结构
卧式风机盘管
立式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构造示意图
2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新风引入方式
①新风由新风机组独立送入房间
①新风由新风机组独立送入房间③由墙洞引入 Nhomakorabea接送入房 间
④由墙洞引入经风 机盘管处理后送入 房间
如使用组合式、柜式空调箱的空调系统。
2、全水系统
指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 质来承担。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得多, 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较小的水量,从而 使管道所占用的空间减少许多。但仅靠水 来消除余热余湿,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 气问题。因而该方法通常不单独使用。
空调冷热源分解课件
空调冷热源的重要性
01
冷热源是决定空调系统性能和效 率的关键因素,其选择和设计直 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能耗和室内环 境质量。
02
合理的冷热源配置可以降低建筑 能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同时也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绿 色建筑的目标。
空调冷热源的类型
集中式冷热源
包括大型冷冻站、热力站等,通过集 中供应冷/热量来满足大面积的冷/热 需求。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分析与琅. support,建立在模拟好 three憧.万年伙 io=" martus伙琅通过网络 ›"扬声器不得 st.问om, 在 over看得-j锝 ashire欲 Witch, Wilraundenneikychik,,,,何,首先 to,,BuO摊Mir哧-高 低强制 in嗒
空调冷热源的发展趋势
omanic白发 showed,Pepus northeast.严重率先,锦标.委 mie. 晨 ,, Sham,Shangych ›释义,Sh 正常情况下 Sh.,重Sh,корych.顽 hand觉ochune
cdataI燠显现:白发 engineych司.刹 on 刹O麂usIus dynamic:indeus dynamic (irShus燃M荆 that grunnAMECARS,ChShirus.十九章,, ianChus'.OnSh发生在程序设计 SANM摇 头MCAIR the,ChChCA, onCh趄MKкор !actualusio插 forM『 thatUCA白发诬 .CPE on on on on onCh:CA have sheep摇头 weatherebra
空调冷热源期冷热源辅助设施课件
主要包括冷热源设备、输送管道 、末端装置、控制系统等部分。
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分类
根据冷热源类型
根据工作原理
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空调冷热源系统 。
分为压缩式、吸收式和吸附式空调冷 热源系统。
根据使用能源
分为电驱动和燃气驱动空调冷热源系 统。
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
压缩式空调冷热源系统
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相变,实现热量传递和温度调 节。
整蒸发温度。
蒸发器效率低下
可能是由于传热面脏污、空气流通不畅等 原因。解决方案包括定期清洗传热面,清
理空气流通通道。
蒸发器泄漏
可能是由于腐蚀穿孔、焊接质量差等原因 。解决方案包括修复或更换泄漏的管段, 加强设备的防腐措施。
蒸发器噪音过大
可能是由于蒸发器安装不稳固、风扇故障 等原因。解决方案包括检查并加固蒸发器 的安装,修复或更换故障的风扇。
吸收式空调冷热源系统
利用溶液在吸收器和发生器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冷热量,并通过热 交换器实现温度调节。
吸附式空调冷热源系统
利用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和脱附作用,实现冷热量传递和温度调节 。
02
CHAPTER
冷热源辅助设施介绍
冷却塔
冷却塔是空调冷热源系统中重要的辅 助设施之一,主要用于将冷却水降温 。
冷却塔的效率与空气流量、空气温度 、湿球温度等因素有关,选择合适的 冷却塔对于空调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
系统的正常运行。
冷却水泵
冷却水泵是空调冷热源系统中的重要辅助设施,主要作用是输送冷却水。
冷却水泵将冷却水从冷却塔输送到制冷机组,通过与制冷机组的热交换,将热量传 递给制冷机组,实现制冷效果。
冷却水泵的流量和扬程需根据制冷机组的需求进行选择,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空调系统冷热源 ppt课件
的热发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必须存在温差。 (4)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循环。在实际过程中,无法实现没有温差 下的等温传热过程,也不可能实现没有摩擦损失的等熵过程。
可逆状态下的卡诺循环发动机是无法实现的。
ppt课件
空调系统冷热源
ppt课件
1
什么是空调冷热源
1.家用空调系统
ppt课件
2
家用空调制冷原理
制冷循环系统:
外界空气
低
压缩机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冷凝器
高
压 (压缩)
压
蒸
液
气
蒸发器
体
节流装置
低压液体
(节流降压)
室内空气
ppt课件
3
2.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ppt课件
4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ppt课件
5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ppt课件
7
空调系统冷热源
冷热源指根据条件需要能够提供大量冷量、热量 的机械设备。
例如:大型建筑中 冷源指:冷水机组供冷 热源指:锅炉供热
ppt课件
8
空调冷热源工程
提纲
一、冷源设备 二、热源设备 三、冷热水机组 四、冷热源辅助设备 五、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与评价
ppt课件
9
一、冷源设备
1.制冷剂:
到多少?怎样提高
热效率?
ppt课件
20
1. 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是在一定温限范围内热效率最高的循环。 有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等熵(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系统。
空调系统冷热源介绍
乙乙醚醚 (1805)
二二乙乙醚醚((1813843)4) 蒸蒸气气压压缩缩式式制制冷冷循循环环
橡胶馏化物
制冷剂的筛选由易获得性转向了安全性和性能参数
二氯乙烷异构体 (R1130)
第一台离心压缩机
混合物 (1885)
16
1.制冷剂
(4)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 CFC和HCFC(1930~1990)
空调系统冷热源
1
什么是空调冷热源
1.家用空调系统
2
家用空调制冷原理
制冷循环系统:
外界空气
低
压缩机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冷凝器
高
压 (压缩)
压
蒸
液
气
蒸发器
体
节流装置
低压液体
(节流降压)
室内空气
3
2.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4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5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冷却水系统
低
压缩机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2)2—3等温过程
从低温热源中吸取热量为q2,循环所消耗的功为w,熵增加了 q2/T2;
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循环。在实际过程中,无法实现没有温差 下的等温传热过程,也不可能实现没有摩擦损失的等熵过程。
可逆状态下的卡诺循环发动机是无法实现的。
23
1. 卡诺循环
1.2 逆卡诺循环
24
1. 卡诺循环
1.2 逆卡诺循环的热力过程分析: (1)4—1定温压缩过程
工质在定温压缩过程中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为q1,同时熵减少 了q1/T1;
10
1.制冷剂(Refrigeration)
10.2空气调节
喷蒸汽加湿
4 水蒸发加湿
4水蒸发加湿 水蒸发加湿是用电加湿器加热水以产生蒸汽,使 其在常压下蒸发到空气中去,这种方式主要用于 空调机组中。 电加湿器是使用电能生产蒸汽来加湿空气。根据 工作原理不同,有电热式和电极式两种,如图921所示。 电热式加湿器是在水槽中放入管状电热元件, 元件通电后将水加热产生蒸汽。 补水靠浮球阀自动控制,以免发生断水空烧现象。
洁净室
图9-16
垂直层流式洁净室
Back
洁净室
(3) 并用型洁净室(普通型带洁净工作台) 此种洁净室是在普通式洁净室内设置一个洁 净工作台,以便在工作台内达到更高的洁净度, 它克服了普通型洁净室净化标准低的缺点,基 本保持了造价较低的优点,这种型式的洁净室 应推广使用。
四、气流组织方式及风口布置 (一)气流组织方式 1.侧向送风 2.散流器送风 3.孔板送风 4.下部送风 5.中部送风 6.喷口送风
(二)风口布置
2.建筑物外墙新风口、排风口布置 新风口:通风空调系统从室外取新风的入口。 应尽量避开周围建筑的排风口 应尽量设在本楼排风口的上侧 应低于排风口 新风口与排风口的距离不低于10米 排风口:室内空气排至室外时的风口。 要考虑与本楼新风口的间距和朝向 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排出气体的性质,要符合环保要求、扩散高度 要求。
图10-4
集水盘的安装
3喷蒸汽加湿
3喷蒸汽加湿 喷蒸汽加湿是常用的集中加湿法。 喷蒸汽加湿是用普通喷管(多孔管)或专用的蒸 汽加湿器,将来自锅炉房的水蒸气直接喷射入 风管和流动空气中去。 例如夏季使用表面式冷却器处理空气的集中式 空调系统,冬季就可以采用这种加湿的方式。 这种加湿方法简单而经济,对工业空调可采用 这种方法加湿。 因在加湿过程中会产生异味或凝结水滴,对风 道有锈蚀作用,不适于一般舒适性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冷热源
五氟乙烷(C2HF5)
R12 R125 字是
无机物表达方法:编号首位为7,7后面的数 该无机物的分子量。
如:R717
NH3
R744
CO2
注:600系列制定用于一些有机制冷工质。如R600指丁烷,R600a指的是异丁烷
1.制冷剂
混合物制冷工质
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呈现单一制冷工质的特性,起单一 制冷工质的性质的作用) 表达方法:以5开头的三位数 如R500,R502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混合制冷工质还保持组分物质的 某些特性) 表达方法:以4开头的三位数 如:R410A R407C
空调系统冷热源
什么是空调冷热源
1.家用空调系统
家用空调制冷原理
制冷循环系统:
外界空气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低 压 蒸 气
压缩机
(压缩)
冷凝器
蒸发器
室内空气
节流装置
低压液体
高 压 液 体
(节流降压)
2.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冷却水系统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实际制冷循环过程: 过冷循环、过热循环、回热循环。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将节流阀前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再冷却,使其温度降到冷凝温度以 下称为液体过冷。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制冷循环过程分析: 过冷度越大,制冷量越大; 节流前后温差愈小,则节流损失越小, 在实际制冷循环中多采用工质液体过冷的循环 以减少节流损失,提高制冷系数。
1.制冷剂(Refrigeration)
(2)对制冷剂的要求和选用原则: 理想制冷剂应具备:价格低廉,易得,安全,可 靠。
《空气调节》PPT课件
(一)、气流组织方式
根据送、回风口布置和送风口形式的不同,空调房 间的气流组织方式主要有:
47
h
47
1、侧向送风
走 廊
48
h
48
特点:回旋涡流 大,温度分布均 匀稳定。管路布 置简单,施工方 便。
h
送风口 回风口
49
49
2、散流器送风
散流器是装设在顶棚上的一种送风口,可以与顶棚下表 面平齐(即平送),也可以装在顶棚下表面以下(即下送)。 能够诱导室内空气迅速与送风射流混合。这种送风方式的气 流沿顶棚横向流动,形成贴附,而不是直接射入工作区。适 用于有高度净化要求的空调房间,房间高度在3.5 ~ 4m为宜, 散流器间距不大于3m。
50
h
50
51
h
51
3、孔板送风
(a)适用于净化要求较 高空调房间
(b)适用于恒温精度要 求较高的空调房间
52
h
52
4、下部送风
送风口布置在房间的下部,回风口在上部或下部。
53
h
53
5、中部送风
中部送风,下部或上下部回风,适用于高大空间的厂房、 车间。
54
h
54
6、喷口送风
又称集中送风。将送、回风口布置在空调房间的同侧,喷口 高速送出大量的空气,射流行至一定路程后折回,使工作区处 于气流的回流之中。
35
h
35
36
h
36
喷水处理法可用于任何空调系统,特别适宜用在有条件 利用地下水或山涧水等天然冷源的场合。此外,当空调房间的 生产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空气的相对湿度(如化纤厂)或要求空 气具有较高的相对湿度(如纺织厂)时,用喷水室处理空气的 优点尤为突出。
7空调冷热源条文-020923
第一章空调冷热源一般规定空调人工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和供热、换热设备。
其机型和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空调规模、用途、冷热负荷、所在地区气象条件、能源结构、政策、价格及环保规定等情况,按下列要求通过综合论证确定:1.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2.具有城市燃气供应,尤其是执行分季气价的地区,可采用燃气锅炉、燃气热水机供热,或燃气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供冷、供热;3.无上述热源和气源的地区,可采用燃煤锅炉、燃油锅炉供热,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供冷或燃油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供冷、供热;4.具有多种能源的地区的大型建筑,可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5.夏热冬冷地区、干旱缺水地区的中、小型建筑可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地下埋管式地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6.有天然水等资源可供利用时,可采用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7.全年进行空气调节,且各房间或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需长时间同时供热和供冷的建筑物,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供冷、供热;8.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采用低谷电价时段蓄冷(热)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建筑,可采用蓄冷(热)系统供冷(热)。
在电力充足、供电政策和价格优惠的地区,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采用电力为供热能源:第二章以供冷为主,供热负荷较小的建筑;第三章无城市、区域热源及气源,采用燃油、燃煤设备受环保、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第四章夜间可利用低谷电价进行蓄热的系统。
需设空调的商业或公共建筑群,有条件时宜采用热、电、冷联产系统或设置集中供冷、供热站。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分散设置的风冷、水冷式或蒸发冷却式空调机组:第五章空调面积较小,采用集中供冷、供热系统不经济的建筑;第六章需设空调的房间布置过于分散的建筑;第七章设有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少数房间;第八章需增设空调,而机房和管道难以设置的原有建筑;第九章居住建筑。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考虑当地气候、能源供应和环 保要求,选择符合当地政策和 法规的冷热源。
可靠性
选择稳定可靠、故障率低的冷 热源,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 行。
初始投资与运行费用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综 合考虑初始投资和长期运行费 用,选择性价比最优的冷热源
。
不同场合的冷热源选择
家庭空调
工业生产
家庭空调通常采用电力驱动的空调系 统,冷热源多为空气源热泵或分体式 空调。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废热可 用于供暖或制冷,常见的冷热源有工 业废水、地热能等。
商用建筑
商用建筑多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冷 热源包括冷水机组、燃气锅炉、吸收 式冷水机组等。
冷热源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
可再生能源利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政策的调整, 节能环保的冷热源将成为主流,如地源热 泵、空气源热泵等。
集中式冷热源的缺点是系统复杂、 投资大,需要专业的维护和管理。
分布式冷热源
分布式冷热源是指将制冷或制热设备分散设置在各个用户端,直接为用户提供冷热 量的一种冷热源形式。
分布式冷热源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小型建筑、独立住宅等用户。
分布式冷热源的缺点是能源利用率较低、管理维护不便,且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混合式冷热源
混合式冷热源是指结合集中式 和分布式两种冷热源形式的一 种综合型冷热源形式。
混合式冷热源能够结合两种形 式的优点,提高能源利用率、 降低投资成本、灵活适应不同 用户需求等。
混合式冷热源的缺点是需要进 行复杂的系统设计和优化,管 理维护难度较大。
03
冷热源的选择
选择依据
能源效率
选择能源效率高的冷热源,能 够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
第10章空气调节精品PPT课件
a 同侧送、同侧回
b 同侧送、异侧回
c 双侧送、回
26
• 3.按照制冷量分类
• (1)大型空调机组(2)中型空调机组(3)小型空调机组
• 4.按新风量分类
• (1)直流式系统 (2)闭式系统 (3)混合式系统
• 5.按送风速度分类
• (1) 高速系统(2)低速系统
• 6.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分类
• (1)全空气式空调系统(2)空气—水式空调系统(3)全水式
空调系统(4)冷剂式空调系统
• 7.按系统风量调节方式分类
16
• (1)定风量空调系统(2)变风量空调系统
冷却塔 冷却水
热量 环境
冷冻机 冷冻水
空气
新鲜空气
空调箱
空气
17
第一节 空气调节系统分类
• 一、按承担室内热负荷、冷负荷和湿符合的介质来分 • 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
13
• 2.空气调节的主要作用 • ⑴ 创造合适的室内气候环境,以利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保证某些需要特定气候的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进行。 • ⑵ 创造舒适的“人工气候”,以利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休 息。 • ⑶ 改善火车、汽车及飞机等的内部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合 适的旅途环境,保证健康旅行。 • ⑷ 提供适应于特殊医疗的气候条件,以利于病员的有效医治 及手术、医疗过程的安全。 • ⑸ 为珍贵物品、图书及字画等的收藏创造条件,以期长久保 存。 • ⑹为文娱活动、艺术表演及体育比赛等提供了良好条件14。
空调冷热源
质污染及地面沉降、塌陷等许多不良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
质问题,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载
冷剂是水,因此冷水机组是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最多的冷 源设备。
冷水机组是将制冷系统中的
全部组成部件组装成一个整 体设备,可向中央空调系统 提供处理空气所需低温水( 通常称为冷水或冷冻水)的 制冷装臵。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3、离心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3、离心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二、吸收式冷水机组
吸收式制冷原理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二、吸收式冷水机组
空调人工冷源设备
二、吸收式制冷基本工作原理:
空调热源
空调热源分为热源设备和直供热源两大类。 通过消耗其他能量对空调管道系统内循环的热水进行加热
升温的装臵为热源设备,常用的主要是各种锅炉。
直接向空调系统供热或通过换热器对空调管道系统内循环
的热水进行加热升温的热源为直供热源,如城市或区域热
网、工业余热等。
锅炉
锅炉是利用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水加热到一定参 数或使其产生蒸汽的热源设备,是最传统同时又是在空调工 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人工热源。 锅炉主要由“锅”和“炉”两大部分组成。 “锅”是锅炉中盛水或蒸汽的地方,它的作用是吸收“炉” 放出的热量,使水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热水锅炉)或者 转变为一定压力的蒸汽(蒸汽锅炉)。 “炉”是锅炉中燃料燃烧的地方,它的作用是提供燃料燃烧 的条件,并使燃烧产生的热量供“锅”吸收。
空调冷热源
学习目标
了解各种空调冷热源的种类 掌握各种空调冷热源的基本性能
空调冷热源工程
2021/10/9
54
3. 增容费:各城市对不同能源设定不同的增容费。
4.1 可靠性、使用寿命:是不是成熟的产品或者是新产 品新技术。 4.2 安全性:电、城市热网比燃气、煤气、锅炉等要安 全些。 5. 占地面积:除了机房面积外,还有储煤、储油、废渣等 用地。
2021/10/9
55
6. 社会效益:节能、节水和环保 节能:一次能源效率 节水:水冷机组 环保:对臭氧层的破坏、CO2、CO、NOX、SO2和烟
消耗热能的主要设备(使用一次能源如煤、天然 气或余热):
(1)溴化锂直燃式制冷机 (2)溴化锂蒸气/热水式制冷机 (3)燃煤(油、气)锅炉
2021/10/9
8
三、冷热源系统与环境
中央电视台空气质量预报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首要污染物
0~50
优
51~100
良
/ 二氧化硫
101~150
轻微污染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7、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可采用蓄 冷、蓄热系统供冷、供热。
2021/10/9
59
三、常用方案
冷水机组供冷+余热(废热)或热网供热 冷水机组供冷+天然气或人工煤气供热 蒸汽(热水)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
燃煤锅炉供热
水冷电动冷水机组供冷+燃煤锅炉供热 水冷电动冷水机组供冷+燃油(气)锅炉供
2021/10/9
35
2021/10/9
36
1 压缩机 7 蒸发器
2021/10/9
户式冰蓄冷空调系统简图 2 四通阀 3 冷凝器 4 蓄冷用储液器 5 双阀机构 6 蓄冰槽 8 气液分离器 9 水泵 V1-V7 球阀 T 温度表 P 压力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度4.0~7.5m;
• 热交换间在地下室、顶层或单独建设
锅炉房布置示例(平面)
软化间
泵房
锅炉
锅炉房布置示例(剖面)
冷冻机房(包括冷水泵房)
• 占总建筑面积0.6~0.9%,或按1.163MW/100m2冷负 荷估算
• 高层建筑,冷冻机房宜设置在地下室和底层 • 超高层建筑,部分冷冻机房可能需要设置在楼层上 • 应有一定的建筑隔声、消声、隔振等措施 • 应设有为主要设备安装、维修的大门及通道 • 冷冻机房的地面载荷约为4~6t/m2,且有振动
空调工程中常用的冷(热)水机组
1)活塞式冷水机组。 2)螺杆式冷水机组。 3)离心式冷水机组。 4)蒸汽型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 5)直燃型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6)热泵式冷(热)水机组。
机组的性能评价
单纯热源设备
常见的单纯热源设备
• 最常见的热源设备是锅炉
– 燃煤锅炉 – 燃油锅炉 – 燃气锅炉 – 电锅炉
• 其它的热源形式包括
– 城市热力网 – 电站余热(热电联供)
燃煤锅炉示例
燃油锅炉示例
燃气锅炉示例
电锅炉示例
城市热力网
• 很多城市在市政建设时已建好城市热力 网,此时可直接利用城市热力网提供热 水,只需要楼内设置生活热水锅炉即可。 • 由于城市热力网很大,而与其相连的每 个建筑的情况千差万别,通常采用间连 的方式,即采用板式换热器将城市热力 网与建筑内的水压分隔开。 • 电站余热可直接带用户,也可采用间连 方式。
–氨制冷机房,燃煤锅炉房(多为工业 用)
• 可设置在主体建筑物内的冷热源机 房:
–氟利昂冷冻机房、燃油和燃气锅炉房
锅炉房
• 燃煤锅炉房须单独建设;燃油和燃气锅炉房 可在主体建筑中,但须有泄爆空间;电锅炉 房可在主体建筑中。 • 建筑面积10000~50000m2,占建筑面积2~3%;
• 建筑面积10000m2以下,占建筑面积4%;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原则
1)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 2)热源设备的选用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并符合环 保、消防、安全技术规定。 3)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有足够的冬 季供暖锅炉,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作为冷源。 4)当地供电紧张,且有燃气供应,可选用燃气锅炉、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作为冷、热 源。 5)若当地无上述的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也没有 燃气供应时,可采用燃煤、燃油锅炉供热,电动 压缩式制冷机组供冷,或选用燃油型直燃式溴化 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冷热源。
第十章 空调冷热源
冷热源设备的定义
• 所谓冷热源设备,是指给建筑物或建筑 群提供冷量和热量的设备,通常将实现 该设备功能必须附带的部件也纳入冷热 源部分来考虑。如锅炉可产生热水或蒸 汽,是一热源设备;城市热力网在产生 热时可能是锅炉、电站等方式,但对建 筑物或建筑群而言,它也是一热源设备; 冷水机组可产生冷水,是一冷源设备; 直接蒸发式机组可直接产生冷风,也是 一冷源设备。
直燃机示例
能源种类
1.电力
2.蒸汽
3.燃油与燃气 4.热水
能源种类的选择
1.工程的能源条件
2.能源利用系数
3.环境保护 4.不同能源机组的配置
冷(热)水机组配置
1.系统负荷特点
2.机组台数与单机容量
3.机组的供冷、供热能力 4.机组的电源电压
冷热源机房
冷热源机房
• 必须单独集中建设的冷热源机房:
城市热力网供热示例
板换 热 力 站 用户
用户
用户
单纯冷源设备
常见冷源设备
• 最常见的冷源设备是冷水机组,包括水 冷冷水机组和风冷冷水机组,它们直接 产生冷水
– 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 – 吸收式
• 另一类冷源设备直接产生冷风,称为冷 风机组,容量较小,通常为活塞式和螺 杆式
风冷与水冷冷水机组的差别
• 所谓冷热同源设备是指能同时产生冷水 和热水,或在不同的时期可分别产生冷 水和热水的设备。
– 风冷和水冷热泵
• 可在夏季制冷水,在冬季制热水 • 包括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
– 直燃机
• 可同时产生热水、冷水和生活热水 • 包括燃油式、燃气式
风冷热泵机组示例
风冷热泵机组示例(模块式)
水冷热泵机组示例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原则
6)若当地供电不紧张时,空调冷源应优先选用电 力驱动的制冷机。 7)根据建筑物全年空调负荷分布规律和制冷机部 分负荷下的调节特性系数,合理选择制冷机的机 型、台数和调节方式,提高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 下的运行效率,以降低全年总能耗。 8)选用风冷型制冷机组还是水冷型制冷机组需因 地制宜,因工程而异。 9)冷水机组一般选用2~4台,中小型的工程2 台,较大型的3台,大型的4台。 10)具备多种能源的大型建筑,可采用复合能源 供冷、供热。
• 冷水机组在制冷水时,还会产生废热, 需及时排出。根据废热排出方式的不同 分为风冷机组和水冷机组。 • 风冷机组是将废热通过散热器排到机组 周围的空气中,即将周围的空气吸入加 热后排出;水冷机组则将废热排向冷却 水中,通常设立一冷却水环路将热量带 走。水中的热量通常通过冷却塔散到空 气中,也可散到湖水、海水、土壤中。
风冷活塞冷水机组1
风冷活塞冷水机组2
水冷活塞冷水机组1
水冷活塞冷水机组2
水冷螺杆冷水机组1
水冷螺杆冷水机组2
水冷螺杆冷水机组3
水冷螺杆冷水机组4
水冷离心冷水机组1
水冷离心冷水机组2
水冷离心冷水机组3
吸收式冷水机组1
吸收式冷水机组2
吸收式冷水机组3
冷热同源设备
常见冷热同源设备
冷冻机房(包括冷水泵房)
• 氟利昂压缩制冷机房高度应不低于3.6m
• 氨压缩制冷机房高度应不低于4.8m(单独设置)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顶部至屋顶的距离应不低于
1.2m
• 设备间的高度也不应低于2.5m
冷热源机房
冷 冻 11)夏热冬冷地区、干旱缺水地区的中、小型建筑, 可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地下埋管式地源热泵冷(热) 水机组供冷、供热。 12)当有天然水等资源可利用时,可采用水源热泵 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 13)在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利用低谷电价时段 蓄冷(热)有显著经济效益时,可采用蓄冷(热) 系统供冷(热)。 14)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区域供冷,供热站和热、 电、冷联产技术。 15)保护大气臭氧层,避免产生温室效应,积极采 用HFC以及HCFC类替代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