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三)

班杜拉的自我强化论


“行为通常是在没有直接外部强化的情况下进行的。 虽然有些活动是靠预期的后果来维系的,但绝大多 数活动是由自我强化来控制的。在这一过程中,人 们为自己确立了某些规范,并以自我酬赏和自我惩 罚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做出反应。” 自我强化的基本要点有二:(1)强化物完全由个 体自身所掌握和支配,即当个体打算想要自我强化 时,随时随地都有强化物可以使用。(2• )强化的 标准和依据是由个体自己确定的,即什么时候或在 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强化,以及行为表现的好坏是 由自己确定的。




(二)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 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 民主式、专制式、放任式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挫折-侵犯假说

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 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而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 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观 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这在 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学习时尤为 如此。 双亲是儿童早年最初的行为范式。所以,在侵犯行 为方面,儿童未来的侵犯行为极大地依赖其双亲如 何对待他及双亲之间如何对待。

最低层级的需要是生理需要,这是一种随生物进化阶梯的上 升而逐渐变弱的本能欲求;最高层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 要,这是一种随生物进化阶梯的上升而逐渐显现的潜能。从 最低到最高一共有五个层级,分别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 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不仅人的需要是呈一层级而排列的,而且需要的满足也是按 一定顺序进行的,这一顺序表现为一波状起伏的递进曲线。 一种需要一旦有相当的程度上被满足后,其对个体所具有的 重要性就开始逐渐减少,个体对这种需要所持有的满足强度 也开始不断减弱,但这种需要仍存在于个体自身之中。
三、权力动机


定义: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他人 的心理倾向。 分类:积极的权力动机、消极的权力动机。 影响因素: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
四、 侵犯动机

侵犯概念的确定

A.H.巴斯:侵犯是个体向另一有机体施加有害刺激 的一种行为反应。 J.多拉德和N.E.米勒:侵犯是以伤害另一生命机体 为目的的一种反应。 班杜拉 :侵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包括造成 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过程。

(二)亲和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和的因素 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 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 2、推动社会经济 等快速发展。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时 间压力、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里特征: 心境、内疚、人格 3、利他技能
第三节 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 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二)嫉妒 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一)侵犯的构成 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
注: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1988年在美国阿肯萨州发生校园 枪击案,凶手只有11岁和13岁
补充:侵犯的特征

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 它是一种有意使他人 遭受伤害的行为。 侵犯不仅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也包括企 图在心理上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暴力伤害 他人身体的行为是侵犯行为,辱骂诽谤、毁人 名誉的行为同样也是侵犯行为。
内驱力、需要与动机

内驱力是人体维持和恢复生理平衡状态的产物。 生理需要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机体内生理内驱力的存在 体内所存在的这种内驱力必须在个体的心理上有所 映,也就是说个体要意识到这种生理内驱力的存在, 要感受到体内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生理紧张。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揭示 了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因和行为活动的目标方向。



二、动机过程 需要→心里紧张→动机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与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效率的关系 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动机效率最高
第二节 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和动机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 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 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我们将在人的这 样一些需要和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称为亲合动机。
心理内驱力与生理内驱力的区别

心理内驱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 习得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而生理内驱力则是先天 的、不学而能的、靠遗传获得的。 心理内驱力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不同社会生活环境 中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对的心理需求;但 生理内驱力则是生物遗传的产物。 生理内驱力产生于生理不平衡,• 心理内驱力则产生于 由社会生活环境所导致的心理不平衡。
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二)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外界施加于个体 身上的强化,这种强化决定了个体今后行为活动的 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强化指的是行为 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强化理论不考虑人的头脑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 变化,不考虑个体自身的内部过程对其外在行为表 现的制约作用,而只注重外在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着眼于环境因素对个体 行为表现所具有的影响作用。
五、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利他主义: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为了社会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原则。
亲社会行为:最早使用“亲社会行为”一词的 是美国学者威斯伯,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 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 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旁观者效果
拉塔内和达利:“在紧急情况下,有许多人在 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 得多的制约介入行动的决定因素。”

社会学习论


体育与侵犯
侵犯的消除及其控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价值

从社会学、犯罪学和法学的角度说,通过社会制裁、 乡规民约等正式或非正式机制对侵犯行为加以外在 控制; 从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通过社会教化使 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内在控制。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 5、大众传媒的影响

亲和需要→亲和动机→亲和行为

(一)亲合与依赖的关系
亲合意味着与他人接触、来往、相处和保持一 定关系的需求,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对他人的 依赖。

从相似性上说,亲合和依赖都表现出对他人存在的 需要。 从区别性上说,亲合对他人的心理需要在程度上低 于依赖,并且依赖动机往往伴随着个人的年龄的增 长而减弱,而亲合动机则会维持终生。


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 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管,我 为什么要管”的暗示; 他人的冷漠会使你产生情境没有什么危急的错觉; 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即产生“责 任分散”的结果。
旁观者效果和器官捐献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利他行为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社会行为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 (二)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 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


(三)羞耻与内疚 1、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 外貌等方面的缺陷,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 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 绪体验。 2、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 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 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本能:从麦独孤到威尔逊

达尔文:《人类的由来》:“人的一些社会性 本能,来源虽必然是很早,早到他的原始的时 代,甚至可以更早地追溯到和猿猴难于分辨的 他的远祖的时代,却直到今天还在对他的一些 最好的行为提供动力。”

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我们可以将 本能定义为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理-物理倾 向。这种倾向决定了人们去知觉;去注意某种 确定的目标;去体验知觉这种目标所形成的某 种特殊的情绪兴奋,按与其有关的某种特定方 式行动,或者至少要去体验一下这种行动的冲 动。”
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还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 会的判定为前提。


二、侵犯的原因

先天与后天之辩: 习性学


K.洛伦兹:侵犯的动因是本能的,生而就有的,这 种本能的能量在机体内部是可以不断积蓄的,达到 一定的水平后就会转变为侵犯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 来,从而引发侵犯行为。 阿德里:远古非洲人类祖先的攻击性迫使他在寻求 食物的过程中走上了吃肉以至吃人的道路,而智人 所以产生,正是因为南方古猿已经成为杀人者。因 为用石头作为投掷的工具,用木头或骨头作大棒, 使他们站立起来,并刺激了手、肌肉、视力和大脑 的发展,这样人对武器的需要正是其捕猎本能的表 现。
对本能论的反击

不存在确实的证据能够证明麦独孤所理解的本 能的存在; 这种学说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暗 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用本能解释就可以一 了百了;
麦独孤在20年代以后去了美国,• 而美国的文 化氛围是与本能论格格不入的。


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第四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1、社会动机概述 2、主要的社会动机 3、社交情绪
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社会动机,顾名思义,是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 本力量。人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和表现,从其外在 形式来看,总是与一定的目标和方向相联系的, 而从其内在起因来看,则总是由一种或多种动力 所推动和驱使的。如果说外在的目标和方向说明 了社会行为的指向、所要获取或所要达到目的, 那么,内在的动力则解释了社会行为的为什么问 题。社会动机的研究直接涉及到上述两方面的内 容,它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