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范文
![触摸春天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62f8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5.png)
触摸春天说课稿范文对于这个《触摸春天》的说课稿,以下是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篇课文以四个孩子触摸春天的故事为主线,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触摸春天》,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兴趣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春天的场景;通过激发兴趣法,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合作学习法,倡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观察和交流。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图片、PPT和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具,以直观呈现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和描写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法通过图片和PPT展示春天的景象,让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春天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热爱。
2、阅读理解听读课文《触摸春天》,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感官观察和描写组织学生进行感官观察和描写春天的景象,让学生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来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4、小组合作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各自观察和描写春天的经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写作练习通过师生讨论和指导,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描写春天的经验转化为文字,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触摸春天说课稿(精选14篇)
![触摸春天说课稿(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aebdf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2.png)
触摸春天说课稿(精选14篇)触摸春天说课稿篇1《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手触摸、用心感受美好春天以及在一个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安静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静的举动,她从捉蝴蝶,到放蝴蝶,再到仰起头张望。
一条是作者的感受,从惊叹,到感动,再到对人生发出感慨: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
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读起来让人不自觉地被课文细腻的情感牵动着。
本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并思索应该怎样去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从而升华学生的人生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好句,增强语言的积累。
过程目标: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关键词句蕴含的道理及领悟其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和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
我的教法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创设情境法、品味语言法、朗读体会法、想象感悟法我先说一下第一课时的内容简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二、疑而学文,识写生字。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四、课后作业,词句积累。
下面,我主要精讲第二课时,这个课时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一、复习巩固,进入新课;二、品味语言,感悟奇迹;三、情感的升华,生活源于爱;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进入新课1、在复习巩固环节,我先让学生读词:流连、花繁叶茂、流畅、灵性、弧线、飞翔、缤纷。
触摸春天语文说课稿5篇
![触摸春天语文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db5ee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7.png)
触摸春天语文说课稿5篇触摸春天语文说课稿(精选篇1)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7课《触摸春天》,这里我就第二课时的教学作一番陈述,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教。
一、设计理念: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主人公安静,她虽然是个盲童,却能创造出奇迹,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通过朗读品味、体验感悟等方式,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进安静的内心,从而体会到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二、说教材教材分析《触摸春天》一篇精致短小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盲童安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
表达了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强烈追求。
说教学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蕴含在其中的道理。
(2)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站在盲童的角度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三、说学生我们的孩子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
所以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能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说教法、学法依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特采用的教学方法有:①品味语言法、②情境教学法学法为:①自主感悟法②读想结合法五、说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二)品析语言,读中感悟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抓住文中(出示)关键的语句,引领学生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读中感悟,以读见悟。
并选用优美的音乐,配合教师激情朗读引领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主人公热爱生命的.感情,这样既理解了文中重点句子,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三)总结拓展,升华情感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出示这样(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2024《触摸春天》说课稿范文
![2024《触摸春天》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a1794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e.png)
2024《触摸春天》说课稿范文谢谢您的参考,下面是根据您提供的模板生成的符合标题的内容:今天我要说的课程内容是《触摸春天》。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触摸春天》是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春天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语文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春天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触摸春天》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掌握描述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春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触摸春天》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希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触摸春天》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能够准确运用描述春天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春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春天,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和角色扮演法。
通过情景的设置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希望,并通过表演和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直观地展示春天的美景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诗歌和歌曲,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四、说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我将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春天的使者,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和活动,让同学们猜测是什么节气。
同时,我会播放一段与春天相关的视频,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天的变化和特点。
2、学习课文在学生对春天的认知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一起读课文《触摸春天》,并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通过讨论和分组活动,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美好春天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并总结描述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
![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66e39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d.png)
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篇1【教学内容】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五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通过一幅幅真实而动人的画面,展示着生命的美好,感悟着生命的真蒂,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触摸春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八岁的盲童安静奇迹般地捉住了一只蝴蝶,并且在细细地感受到春光后,安静又把这只蝴蝶给放飞了。
这给故事所给予孩子们的真切的感受是: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懂得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
全文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并理解一些生字词;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读课后提供的阅读链接——海伦凯勒的话,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了解盲童的真实生活和他的内心渴望;提供一些关于盲人生活的文章阅读交流,如《番茄太阳》《指尖的世界》《三个人一双眼》等。
这是课文的第二课时,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去触摸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走进去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懂得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新学生字词,正确体味“流连、穿梭、流畅、悄然、神奇的灵性、张望、飞翔、多姿多彩”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从生活中、网络中去寻找盲人的生活,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勒的生活3、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指尖的世界》【教学策略】自读自悟、读中感悟涵泳在语言文字中教出语文味;用心读书、用情感动走进盲童的内心用情教出人文味;关注学生、关注生活注重课堂生成体验深度语文;整合资源、勇于创新让自己成为可读的文本【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沟通情感(通过对话,让学生明白语言文字是一扇窗口,我们读书,就是要善于从语言文字的窗口中去发现语言文字背后所藏着的情、景、人、事和哲理,读书一定要学会想象,学会琢磨)二、梳理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谁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生说后,见机板书:故事的主角是谁?(安静),安静是个什么人?(盲童)板书:盲童安静——触摸春天三、体验盲童初感奇迹1、我们闭上眼睛,体验一下,你的眼前一片漆黑,盲人的眼睛看不见色彩,盲人的眼睛看不见世界。
触摸春天说课稿(15篇)
![触摸春天说课稿(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a664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b.png)
触摸春天说课稿触摸春天说课稿(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触摸春天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触摸春天说课稿1一、紧扣课标,说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核心理念,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品析感悟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紧扣特点,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写了一名叫安静的女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捕捉到一只蝴蝶,并把蝴蝶放飞的故事。
表达了她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这篇文章内容短小、语言通俗,但有关生命的主题过于沉重,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选编这一课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和课文内容,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由于本课的话题过于沉重,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作者用细腻的眼光通过盲女童的小动作揭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深刻的道理。
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意味深刻的话,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依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特采用的教学方法有:①阅读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学法为:①自主感悟法②读想结合法四、情境交融,说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入课伊始,我请两名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紧闭双眼假装盲人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人教版四年级下《触摸春天》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触摸春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5fd81afab069dc51220114.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触摸春天》说课稿《触摸春天》说课稿一、说教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五组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触摸春天》描写的是盲女孩安静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穿梭在花丛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在月季花上的蝴蝶。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脸上充满了惊讶。
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作者从中感悟到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安静触摸到了春天,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二是作者看到如此的画面联想到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不管您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考虑,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明白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学重难点:学生关于“生命”的感悟不是特别深,从含义深刻的句子中去理解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让学生明白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本文的重难点。
特别是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的感悟尤其困难、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1、深入研读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明白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2、拓展延伸,学习阅读链接并收集交流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
二、说教法《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上好这一课。
1、在品读中整体感悟人物、文章的语言优美特别适合朗读,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安静是一个如何的女小孩,对待春天是如何的2、板块式地层层推进,反复研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第一板块安静在花园里穿梭,主要理解“她走得特别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触摸春天》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获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0eb1f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3.png)
《触摸春天》说课稿——获奖说课稿一、开场白尊敬的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来说一说《触摸春天》这一课的教法。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与春天进行深入的对话,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二、课程理念问题导入:《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首先,我们需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特征,例如“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样的?”“你们有没有用心去感受过春天?”等问题来开启本课的学习。
实践探索: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春天的户外活动,例如踏青、种植等,让学生切身感受春天的气息,从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含义。
创新思考:在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探讨“如果你们是春天,你们希望人们如何去触摸你们?”等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中春天的含义,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触摸春天》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盲童通过触摸春天来感受生命的故事,课文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创设法、问题导向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春天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营造出春天的氛围,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思考。
深入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和思考,例如“文中盲童为什么要触摸春天?”“她触摸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通过交流和分享,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课文的主题和意义,强调珍爱生命和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感受春天的短文等,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触摸春天》说课稿优秀8篇
![《触摸春天》说课稿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59e9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2.png)
《触摸春天》说课稿优秀8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8篇《触摸春天》说课稿,欢迎查阅与参考。
《触摸春天》说课稿篇一《触摸春天》出自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17课。
课文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捕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
作者以有别于常人的细腻眼光,捕捉到一个盲女的小小的动作,并被这一小小的动作深深地感动着,发出“春天是可以触摸的”,“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感慨。
课文语句优美、含蓄,浓郁诗意,富含哲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情境中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飞翔的信念”,体会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在探究中品读盲童触摸春天的动作,感受、体会盲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盲童对生命的追求,对学生渗透珍惜生命、向往美好、享受健康人生追求的教育。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根据以上的认识,我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在情境中感知我们知道,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对知识领域不断探索,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
为此,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用图画渲染春天的美景,配上非常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用明亮的眼睛观察春天,欣赏美好的春景,用优美的词句描绘春光,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词语搭配:欣赏春景,沐浴春光,观察春天……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谱写“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
二、在探究中感受本节课,我立足于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人教版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7c3e24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b.png)
人教版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一、说课背景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触摸春天》。
这是一篇描写春天美景和人们感受春天的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本课文适合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
-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来感受自然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写春天的细腻笔触和丰富情感。
-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相关的教学媒体,如PPT、图片、视频等,以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 准备生字新词卡片,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2.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 准备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物品,用于课堂分享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词:- 利用生字新词卡片,教授本课的生字新词。
- 通过组词、造句等活动,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新词。
3. 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 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语调上的错误。
4. 理解内容:-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触摸春天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触摸春天说课稿——获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e17d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9.png)
触摸春天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X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各位老师分享我的触摸春天说课稿。
本节课的主题是“触摸春天”,主要通过课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感知与表达,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文章《春天的小刺梨》的基本内容,通过阅读、听说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2)学习描述春天的相关词汇与句式;(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能够初步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情感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多媒体资料,并结合绘画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全方位感知春天;(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春天的小刺梨》的情感与主题;(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抽象情感;(2)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1)《春天的小刺梨》课文;(2)多媒体资料:春天的图片、音乐等;(3)绘画工具、颜色、纸张等。
2.教学环境:(1)课堂布置:春天主题装饰;(2)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创设情境(5分钟)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和音乐,以及教师的简短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Step 2:呈现课文(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春天的小刺梨》,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素材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思考与交流(15分钟)1.给学生2分钟时间思考,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找出文中表达春天的词语和句式。
2.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学习感受,并引导他们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
Step 4:感受春天(20分钟)让学生进行绘画活动,通过表现自己眼中的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触摸春天》说课稿_2
![《触摸春天》说课稿_2](https://img.taocdn.com/s3/m/37c389b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b.png)
《触摸春天》说课稿《触摸春天》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17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触摸春天》。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是说教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该组是以“生命”为专题。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在本组中起着引领的作用,课文真切的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追求。
作者从中悟到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悄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
而难点则定为: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接着谈一谈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谈话法,优化结合,充分体现以学定教。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而学法上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下面,将着重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共设计了四个环节:环节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过:“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探究事物藏下本源。
”因此,在导课时,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参与情境,多媒体播放:春天美丽风景的视频,适时加入导语:“同学们,春天的景色美吗?可是有一个盲女孩她却无法看到春天的美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她是如何触摸春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学生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流程: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是——安静。
她是个盲童(师板),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她!二、走进文本,深入读文。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用心读课文,将最能触动你心弦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看看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A: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原来是女孩安静对春天炽热的心,对生命强烈的渴望去创造一个个奇迹,这完全是一个心的奇迹!①指名读,师:你读懂了什么?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②学生交流,指名读。
③师小结:春天多美好,我们每个人都想睁大眼睛感受春天的美丽,可对于一个双目失眠的女孩来说,却是一种奢望,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凭着神奇的灵性,用双手触摸到了美好的春天。
板:神奇的灵性。
④指导有感情地读。
2、师引读:此时此刻的安静,“她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随机出示句子B:“蝴蝶在她手指间扑腾┅┅没有体验过地方。
”①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②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呢?去读读课文第1~3小节,你帮她来说说。
③这样的内心世界,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概括?④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3、师引读下一节:此时的“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深深地感动着的。
出示句子C:“我静静地站在一旁,┅┅我深深地感动着的。
”①师问:我为什么深深地感动?学生体会交流。
②师小结:是啊!安静的眼睛瞎了,但她的心是充实的,渴望春天,热爱生活,她拥有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她身上的神奇的灵性。
这神奇的灵性使她创造了奇迹,竟然——出示A句齐读。
4、师:还有最能触动你心弦的句子吗?出示句子D:“许久┅┅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①指名读。
思考:安静是个盲人怎么张望?在望什么?(她用心想象蝴蝶飞走的画面,她向往飞翔、感受人生的美好。
)你听到她的心在说话了吗?在说什么?(飞吧!飞吧!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吧!尽情地去看看远方的世界有多美!重返D句:请看这副插图,你觉得小女孩的心情怎样?(引导学生感悟小女孩虽然看不见,但她丝毫不悲观,依然快乐地生活着,这说明了小女孩热爱生活!)你能读出你的体会吗?②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③师:是啊!安静如此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随机板书:热爱生命出示E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世界。
”①自由读这句话。
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让你读懂了什么?③师小结:小女孩安静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她用自己的心去触摸春天,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三、交流资料。
阅读链接。
1、师:请看一则资料。
①出示资料袋,她是谁?你有什么想说的?②师:是的,我们再来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这是海伦.凯勒说的话,从她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她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③师:你们的体会真多,你能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当作自己生活的名言吗?2、学生写。
3、师准备两句:a、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b、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4、师总结:那就把这些名言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座右铭吧!四、课堂总结。
师:这些残废人都如此热爱生活,那我们呢?让我们永远远记住这句话,再出示句子E。
学生齐读。
五、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和背诵下来。
2、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神奇的灵性→触摸春天热爱生命《触摸春天》的说课稿《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真切的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爱生命。
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本课教学中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
作者用细腻的眼光通过盲女的细小动作揭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深刻道理,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因此,我采用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课外文本拓展来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默读、体会、交流、朗读、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
教学流程是这样的:(略)1、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2、走进文本,深入读文。
(设计意图: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最关键的语句段落,引领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读中感悟,以读见悟。
这样既理解了文中重点句子,体会到了主人公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感情,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3、交流资料,阅读链接。
4、课堂总结。
5、布置作业。
①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和背诵下来。
②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设计办小报的作业,正是基于这一指导精神。
)〕6、板书设计神奇的灵性→触摸春天热爱生命(板书的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认识是本单元的教学主题。
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2、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精彩语言。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③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3、教学重难点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
二、说学情学生对盲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这对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有一定障碍。
因此,我将在课前安排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说教法、学法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勾画、批注、交流、朗读、书写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
四、说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我力争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想象中补充语言,在说话中训练语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写作中发展语言,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得永恒话题。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
选编的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为了避免把这类课文上成“品社课”,备课时,我首先把目标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层面,不单独凸现教材中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而是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悄然和“生命”相遇,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进而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在体验中感知,在想象中感悟。
首先,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我在开课前让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安静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
在品味拢蝶的奇迹时,由我配乐描绘情景,让学生闭眼想象感受,在体会到拢蝶的奇迹之后,我让学生想象安静拢住蝴蝶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在品味放飞蝴蝶时,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安静张开手指,放飞了蝴蝶时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呢?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安静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3、以情促读,以写促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集体读、想象读,还有引读等等,每一次朗读或通过引导读出感受,或激发情感读出感动,或联系生活读出感悟。
我还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中,通过反复朗读,让画面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让情感激荡在学生心里。
在理解“张望”时,我先是质疑学生安静明明是个盲童,作者怎么用了“张望”这个词呢?经过讨论、交流,最后一致得出尽管安静双目失明,但是我们相信她一定看到了,因为她不是用眼睛,而是在用心灵触摸春天!于是,我马上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练笔:蝴蝶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望到了(),仿佛望到了(),仿佛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