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古代汉语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一、什麼是“古代漢語”(文言)

我们学习的“古代汉语”也叫作“文言”或者“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緒論》中指出,漢語的古代書面語大致有兩個系統:文言和白話。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文言是中國古代文獻資料所使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書面語形式。由於文言文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不同地區的文獻,在語法和詞彙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20世紀之前,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文,在中國以及韓國、日本、越南,使用在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在韓國、日本和越南,這種書面語分別被稱為漢文

(한문,Hanmun)、漢文(かんぶん,Kanbun)和漢文(Hán Văn)。20世紀之

後,在中國,文言文的地位被普通話白話文取代,而其他國家則開始採用當地語言的書面語。

汉代以后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古白话文。古白话的发展是属于语言的正常发展,而文言的形成及其发展,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课学习的对象是文言文,重点是先秦两汉的作品(源头)。

二、文言文的特色:

1、文言文与口语差别很大。文言文是在先秦时期汉语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公元前202年——公元1911年),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1。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

2、变化很小。一直到1919年以前,文言作为主要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它的语法、词汇跟两千年以前相比没有多少改变。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子结构、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仍然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使用一些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很小的变化,但总的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3、语言简练。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古代作者写文章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语言简练的风格。

4、古奥难懂。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难懂了。句子

1四书、五经: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结构、词语用法,还有许多陌生的反映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名词……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天书”。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学者为古代作品做注解,解释古书中难懂的词和句子。

三、文言语法和词汇的特点

文言跟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相比,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有以下特点:

1、語法特點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及詞序兩方面。

(1)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象。比如:

名詞用作動詞:

「驢不勝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名詞「蹄」在此做動詞「用蹄踢」。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司马迁《史記·项羽本纪》),名詞「王」在此做使動動詞「使……為王」。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名词的使动用法。生:使……复活,肉:使……长肉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名词“客”在此做意动词“以…为客”。

名詞用作副詞(状语):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聊斋志异》),名詞“犬”在动词“坐”前作副词“像犬一样”。

“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夸父逐日》,“道”在形容词“渴”前作状语“在路上”。

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

甘:以…为甘,美:以…为美,安:以…为安,乐:以…为乐。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2)文言的特殊詞序也是顯著特點之一。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孰”、「何」、「悉」等置於動詞之前: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丘明《左傳》)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王曰:‘缚者曷(通“何”)为者也?’”(《晏子春秋》)

与“以”连用的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3)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出现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观原因,如一时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观原因,如避讳等。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要”,

通“邀”,邀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喜悦。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熙”,通“嬉”,开玩笑。

2、詞彙特點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彙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最直观的差异在于,相較於白話文的詞以雙音節為主,文言文中的詞以單音節為主。比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因此,要注意避免把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当作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理解。比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老婆和孩子)

从内容上看,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则更大。除了日月山川牛羊等一些基本词汇外,绝大多数词语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词义的扩大。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狭小,后来范围扩大了。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则指的是“国家”,词义范围明显扩大。(国人皆曰可杀)

第二种,词义的缩小。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来缩小了。如:“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句中的“子”指的是子女,既可是男孩,也可是女孩。而现在的“子”,则只有“儿子”的意思了。

第三种,词义的转移。古汉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的意思转变成新的意思。如: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走”却变为“行走”了。

寒暑不能使之疾。——《荀子·天论》

疾:生病。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病:重病。

盗亦有道。——《庄子》

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荀子·儒效》

第四种,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发展到现在,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句中“偷”,是“暂且”、“苟且”的意思,是中性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偷”是“盗窃”的意思,是贬义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