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安师大)
安徽师范大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真题2023
安徽师范大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真题2023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岭南地区盛产甜美可口的荔枝, 自古就有“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美誉。
以下最有可能为岭南地区适合荔枝生长主要原因的是()。
A.土壤粘,B.日照时间长,C.昼夜温差小,D.气温高,【答案】:D2.下列名句和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维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辛弃疾D.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答案】:D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A.社会分工的出现B.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价值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必要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价值【答案】:A4.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下列人物适用于红色脸谱的是()。
A.关羽B.赵高C.刘邦D.包拯【答案】:A1/ 95.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观念正确的是()。
A.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B.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C.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D.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答案】:C6.下列属于总结特点的是()。
A.预设性B.理论性C.约束性D.法定性【答案】:B7.下列关于附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附件是附属于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B.附件是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C.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D.不是每份公文都有附件【答案】:B8.下列有关航天方面的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礼炮”号是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1971年4月由苏联发射上天B.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C.除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外,其他国家都未独立掌握人造卫星的发射技术D.美国人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答案】:A9.甲公司在招聘人员时增加了“女性除外”“某地区的人除外”等与工作岗位无关的要求。
安徽小学音乐教师笔试考试试题
安徽小学音乐教师笔试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理论知识B. 音乐欣赏能力C. 音乐创作能力D. 音乐表演能力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是安徽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A. 京剧B. 黄梅戏C. 越剧D. 评剧答案:B3. 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时,应该首先关注音乐的哪个方面?A. 旋律B. 节奏C. 和声D. 歌词答案:A4.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和需求?A. 统一要求,忽略个体差异B. 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C. 只教授流行音乐D. 只教授古典音乐答案:B5. 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严格管理,强制学习B. 通过游戏和活动C. 只教授理论知识D. 只进行音乐表演答案:B6. 以下哪个作曲家是安徽籍的?A. 贝多芬B. 莫扎特C. 黄自D. 巴赫答案:C7.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A. 只通过语言描述B. 结合音乐和歌词C. 只通过视觉艺术D. 只通过舞蹈答案:B8.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A. 完全由教师指导B.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C. 只让学生模仿D. 只让学生听录音答案:B9. 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鼓励学生自我纠正C. 忽略错误D. 只关注优秀学生答案:B10.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A. 完全取代传统教学B. 作为辅助教学手段C. 只用于播放音乐D. 只用于展示图片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A. 组织音乐游戏B. 播放音乐视频C. 进行音乐创作D. 举办音乐会答案:ABCD12.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音乐欣赏能力B. 音乐表达能力C. 音乐创作能力D. 音乐表演能力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安徽地区著名的音乐文化?A. 黄梅戏B. 徽剧C. 京剧D. 庐剧答案:ABD14.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差异?A. 统一要求B. 鼓励合作学习C. 尊重个体差异D. 提供个性化指导答案:BCD15.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如何利用课外资源?A. 组织校外音乐活动B. 邀请音乐家进课堂C. 利用网络资源D. 忽略课外资源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笔记(安师大09小教)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1、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2、第一次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
3、音乐美学的概念: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
4、音乐美学的方法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1、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的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2、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3、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音高,音强,音质。
2、曲体组织:把音响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的组织起来,成为短至段落、长至篇章的艺术结构,这种符合一定逻辑的结构,在音乐学科中被称为“曲体”,它是音乐作品的骨架和形态。
3、联结信息:即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的音乐意义。
(1)指向性内容:是指音乐形式以外的内容或蕴含内容所对应的音乐以外的内容。
(2)作曲家的用意:即作曲家的观念、想法赋予音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特殊的指向性内容。
(3)文化意义:文化传统赋予音乐的意义,是音乐自然携带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并不都是蕴含性内容所表现的,而主要是音乐和音乐之外的其他文化事物联结产生的。
第三章音乐的内容第四章音乐的创作1、音乐创作:从美学意义上讲,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
2、音乐创作的写景手法:模仿;同构联想法;经验联想法;音乐定式法。
安师大2021版音乐美学基础期末整理
安师大2021版音乐美学基础期末整理一、为什么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答: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就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的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额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二千几百年的历史了。
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还只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
标志音乐美学开始的是: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概念的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1739--1791),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
1806年出版。
标志音乐美学成熟的是:1900年里曼(1849--1919)出版他的《音乐美学的要义》。
对音乐美学是怎样一门学科的理解或概念: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美的一个部分,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艺术的物质材料是构成艺术的基本要素;2.艺术物质材料与一般物质材料的区别:实用性和非实用性;3.音乐的意义分为四个层次:外观信息、联结信息(音乐与其他信息的联系)、结构信息(材料,组织)、内部信息 4.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高、强、色、长5.音乐美学方法论的根本: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6.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非对应性;7.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一种中间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间因素就是表现,他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和暗示。
7a.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音乐形式的各种组织手段是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有序的组合方式,它们之中必然包含了一种以上的形式要素。
旋律,它首先具有音高关系,其次包含节奏因素;另外,它还体现了强弱的基本规律,即节拍关系。
《音乐美学基础》练习题
《音乐美学基础》练习题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2、物质材料在构成艺术作品时被称为它是沟通人与艺术作品的媒介。
3、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音色。
4、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包括和,前者一般包括5、从音乐存在方式的角度来看,音乐通过自身的特性创造出一种时间的、空间、运动。
6、音乐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两种含义,一种是直觉的/非想象的的内容因素,另一种是非直觉的想象的可以称之为的内容因素。
7、在音乐声音的表现性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8、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一般包括等。
9、音乐表演的本质是二、简答(每题5分,共40分)1、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2、音乐美的范畴一般包括哪些?3、音乐一般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它们分别包括哪些要素?4、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有哪些?5、如何看待美的本质这一问题的?6、如何理解音乐创作的本质?7、如何认识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8、音乐欣赏过程中涉及哪些心理因素?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三、论述(共20分)1、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一、填空1、美学规律2、感性材料3、力度(音强)速度节奏音程(音高)音色4、传统作曲技法现代作曲技法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5、表象虚幻想象中6、音乐性非音乐性的7、表情性8、过程冲突(戏剧性)抒情9、二度创造二、简答1、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音乐的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它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它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而这种创造性的因素又蕴涵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手段之中。
因此,从总体上说,音乐的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
即使是现代音乐中的噪音,也没有摆脱这个基本的原则。
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在弦乐曲《祭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中,采用弓根和指尖敲击乐器的面部,在琴马和系弦柱上拉奏等手段,由这种新的演奏法所造的噪音,也同样是一种表现性声音。
2024安徽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2024安徽乐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音乐中的基本音级包括哪些?A. 宫、商、角、徵、羽B. 哆、来、咪、发、索C. 1、2、3、4、5D. C、D、E、F、G答案:D2. 以下哪个是三和弦?A. C-E-GB. C-Eb-GC. C-E-GbD. C-E-A答案:A3. 以下哪个是五线谱上的音符?A. 全音符B. 二分音符C. 四分音符D. 所有以上答案:D4. 音乐的速度标记“Adagio”代表什么?A. 快速B. 中速C. 慢速D. 最慢速5.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奏?A. 切分音B. 附点音符C. 三连音D. 所有以上答案:D6. 音乐术语“piano”是什么意思?A. 强B. 弱C. 渐强D. 渐弱答案:B7.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调式?A. 大调B. 小调C. 混合利底亚调式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力度标记?A. cresc.B. dim.C. rit.D. 所有以上答案:D9.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表情术语?B. staccatoC. sforzando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拍号?A. 2/4B. 3/4C. 4/4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音乐中的基本音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D、E、F、G2. 一个完整的八度包含________个半音。
答案:123. 在五线谱中,高音谱号位于________线,低音谱号位于________线。
答案:G、F4. 音乐的速度标记“Allegro”代表________。
答案:快速5. 音乐术语“forte”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强6. 音乐中的全音等于________个半音。
答案:27. 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安徽音乐教师考试试题
安徽音乐教师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曲家被誉为“音乐之父”?A. 贝多芬B. 巴赫C. 莫扎特D. 肖邦答案:B2. 音乐中的“五线谱”是由哪国人发明的?A. 法国B. 德国C. 意大利D. 中国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安徽地区特有的民族乐器?A. 二胡B. 琵琶C. 唢呐D. 竹笛答案:C4. 以下哪位作曲家的作品不属于浪漫主义时期?A. 贝多芬B. 肖邦C. 德彪西D. 巴赫5. 音乐术语“Adagio”表示的速度是?A. 快速B. 中速C. 慢速D. 非常慢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安徽地区著名的传统音乐形式?A. 京剧B. 黄梅戏C. 昆曲D. 越剧答案:B7. 音乐中的“和声”是指什么?A. 单一乐器或人声的演奏B. 两个或多个乐器或人声的协调演奏C. 音乐的节奏D. 音乐的调式答案:B8. 以下哪位作曲家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A. 贝多芬B. 莫扎特C. 德彪西D. 巴赫答案:C9. 音乐术语“Crescendo”表示的是?B. 渐弱C. 渐快D. 渐慢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安徽地区著名的传统音乐作品?A. 《黄河大合唱》B. 《梁祝》C. 《春江花月夜》D. 《二泉映月》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安徽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A. 黄梅戏B. 徽剧C. 皖南花鼓戏D. 京剧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作曲家属于古典主义时期?A. 贝多芬B. 巴赫C. 海顿D. 莫扎特答案:C, D13. 以下哪些是音乐的基本要素?A. 旋律B. 和声D. 音色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是安徽地区的音乐教育现状?A. 重视音乐教育B. 缺乏专业音乐教师C. 音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D. 音乐教育资源丰富答案:A, C15. 以下哪些是安徽地区的音乐文化活动?A. 黄梅戏艺术节B. 徽州古乐节C. 皖南民歌大赛D. 京剧汇演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安徽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安师大)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安师大)绪论音乐美学概论1、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2、第一次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
1900年里曼出版《音乐美学的要义》标志音乐美学已经真正的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3、音乐美学的概念: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美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他特别的把音乐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4、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a、哲学的方法b、心理学的方法c、社会学的方法d、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研究新方法:语义-符号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
5、音乐美学的方法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以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根本。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三、音乐艺术特征基础是什么?构成音乐艺术材料体现?音乐艺术材料体现是什么?1、音乐的感性材料是声音,特殊的艺术化的声音。
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构成的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
2、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b、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c、非对应性(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3、音乐声音作为一种艺术和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怎样的体现?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4、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音乐美学基础试卷B及参考答案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上学期《音乐美学》试卷B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音乐美学大体上有()音乐美学,()的音乐美学与()的音乐美学之分,但只要目的在于找出音乐得以存在的根本依据,无论采用的是哪种方法,都可列入音乐美学之中。
2、艺术的()是体现这种艺术的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3、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介因素就是(),它的具体方式包括()、()、()等。
4、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强、()和()。
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前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1、()在音乐精神创作阶段,逻辑思维和技巧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2、()音乐美学中他律论者主张音乐不能表现情感。
3、()通过直接模仿自然界音响的表现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音乐的感性材料没有任何表义性。
5、()音乐的风格仅在音乐的形式中体现。
三、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0分。
)1、音乐的审美功能2、非音乐性的内容四、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2、音乐怎样表现感情?3、简述音乐创作的本质。
4、简述艺术知觉三个阶段的理论。
五、论述题。
(共20分)如何认识音乐创作中的灵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哲学)(心理学)(社会学)2、(物质材料)3、(表现)(模仿)(象征)(暗示)4、(音色)(时间)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前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1、(√)2、(×)3、(×)4、(×)5、(×)三、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0分。
)1、音乐的审美功能当处于沟通阶段的音乐知觉将音乐中的美感因素与人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沟通时,音乐中的审美因素被人体验到,人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这时音乐的审美功能就实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1、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2、第一次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
1900年里曼出版《音乐美学的要义》标志音乐美学已经真正的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3、音乐美学的概念: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美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他特别的把音乐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4、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a、哲学的方法b、心理学的方法c、社会学的方法d、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研究新方法:语义-符号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
5、音乐美学的方法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以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根本。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三、音乐艺术特征基础是什么?构成音乐艺术材料体现?音乐艺术材料体现是什么?1、音乐的感性材料是声音,特殊的艺术化的声音。
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构成的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
2、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b、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c、非对应性(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3、音乐声音作为一种艺术和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怎样的体现?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4、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音高,音强,音质。
2、联结信息:即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的音乐意义。
(1)指向性内容:是指音乐形式以外的内容或蕴含内容所对应的音乐以外的内容。
(2)作曲家的用意:即作曲家的观念、想法赋予音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特殊的指向性内容。
(3)文化意义:文化传统赋予音乐的意义,是音乐自然携带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并不都是蕴含性内容所表现的,而主要是音乐和音乐之外的其他文化事物联结产生的。
3、音乐形式的层次音乐的形式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外观信息;二是结构信息,它可以表现为音乐的组织,即音高、音色、音质和音强,其中,音高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音色主要体现在乐器方面的差异;音质是由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色三方面决定的;音强则是强调合理安排音乐结构。
三是内部信息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社会方面主要靠自然习得,如音乐的结构、风格和流派。
四是联结信息,包括上题。
第三章音乐的内容第四章音乐的创作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
1、音乐创作df:从美学意义上讲,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
2、音乐创作的本质也是df: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精神活动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3、音乐创作的过程: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
”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共性方面。
无论是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还是诗人和小说家,他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音乐创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的是关于音乐创作的社会因素方面的内容;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既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外在的物质劳动。
实际上反应的是各门艺术创作的个性方面,主要包括音乐创作的艺术因素方面的内容,比第一阶段更多的体现出音乐艺术的内部规律,是音乐创作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阶段。
4、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一个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它的第一任务是创造出听觉表象来,然后再对这些听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做进一步的想象。
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5、音乐想象的源泉:外在体验;内在体验;艺术体验。
6、音乐想象的动力:(一)创作情绪(二)创作过程中的激情(三)创作才能7、灵感df:它是作曲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想象之中获得的一种“带有自发性”的创造性心理活动。
它不是无意识或超意识的行为,也不是无规律可循的。
灵感是创造性想象进行到某一阶段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它是想象的一部分,是一种与自我意识相对的无意识的心理行为。
灵感具有突发性,创造性和现实性。
正确对待灵感:p180第五章音乐表演1、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作为对音乐创作的成果—音乐作品的表演而获得它的独立品格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第二度创造,或再创造。
音乐表演的本质——作为第二度创造(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
P1862、音乐表演的美学功能(音乐表演的作用)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音乐表演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审美功能(表演者审美与公众的意象);二是转化功能(包括直接转化与间接转化);三是交流功能。
3、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一是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二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三是技巧与表现的统一4、音乐表演心理需要想象、投情、记忆、认知、理智、直觉、才能。
5、音乐表演者如何的培养与训练。
一是音乐表演者必备的特殊素质:a、良好的音乐感b、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生理条件与高度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c、良好的音乐记忆力二是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训练三是思想、人生体验与文化修养第六章音乐欣赏1、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
音乐欣赏最根本的是审美体验2、(1)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6种):一是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二是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三是刺激式与背景式(2)音乐欣赏的相互关系及其比较:第一,各种欣赏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在实际的欣赏过程中,它们有时也会彼此渗透。
互为补充,彼此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第二,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某种类型的音乐与某种欣赏方式联系起来。
比如,把轻音乐与背景式的欣赏方式联在一起。
第三,在各种音乐欣赏方式中,我们是比较倾向于综合体验的欣赏方式,因为它将导致比较完美的音乐欣赏,然而也并不因此而否认纯音乐欣赏方式的作用,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
同样,对于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的欣赏来说,它们也是各有所长,并且有可能做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多听是获得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学习一些音乐知识;文化修养、生活体验。
P242第七章音乐的功能1、音乐的功能:(一)艺术功能分为表现功能和呈现功能(二)使用功能包括教化、宣传、宣泄、教育、认识和科学利用(三)混合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与呈现的混合,二是审美与教化的功能,三是其他混合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第八章音乐美与审美1.如何认识音乐美的本质一、音乐美是音乐所具有的品味二、音乐美产生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中,这种美的品味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即它是音乐家通过富于个性的能动创造,把现实生活的美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富于独创性的音乐形式予以体现的结晶。
三音乐美体现于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2、音乐美的特征:音乐美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中;音乐美是心灵—情感美的集中体现;音乐美是现实动态美的反映。
4、音乐美的范畴:优美(贺绿汀《牧童短笛》)、壮美(《义勇军进行曲))、崇高(贝多芬《欢乐颂》)、喜剧美(《费加罗的婚礼》)、欢乐美(冼星海《二月里来》)和悲剧美(《窦娥冤》)。
5、音乐的审美标准:音乐审美标准的建立出自音乐生活中审美判断或评判的需要,它与审美理想、审美理解和审美趣味直接相关。
审美标准为审美判断或评价提供尺度。
音乐审美标准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
主观标准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对于个人而言,具有衡量审美对象“美——不美”的程度功能。
客观标准是指具有相同审美经验的人们对音乐共同理解产生的评判尺度,它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在社会性审美评判活动中,往往被认为是评判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依据。
它包括类别标准和复杂性标准。
它的建立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权威性。
6、音乐审美体验指的就是人们在欣赏美的音乐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它与动物性的快感不同,涉及着许多高级心理功能,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刺激。
7、音乐审美体验与一般的音乐欣赏的关系:音乐审美体验与一般的音乐欣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他们之间的联系在于,音乐审美体验是在对音乐的欣赏中,即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区别则在于音乐审美体验又必须超越一般的欣赏,到达于更高层次的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
往届试题论述题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答:说它古老,是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了。
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那还只是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18世纪的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提到的。
2.听众数量是否能够作为音乐审美价值和作品价值的判断依据一从分类上看,听众有各种类型,音乐也有各种类型,审美在各取所需的情况下进行,难以笼统的去统计二从统计上看,听众的数量的确是以某一次审美为范围,还是以某一时间段的审美为范围,这两种范围的统计结果将不一样,其比较结果也将不一样。
三从审美上看,价值或质量判断采取的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其结果非常不同。
四从传播上看,由于存在各类音乐传播状况不同的现象,笼统的按听众数量来确定音乐的好坏没有意义。
2.音乐审美标准在生活中的意义音乐生活当中的评判制度,审美建立在生活中,是审美、判断的需要,它和理想、理解、趣味相关,就是一种评判尺度,对事物评判有重要意义。
1、如何认识音乐创作中观众与雅俗之间关系2、结合自己体验谈谈音乐审美感受音乐实质上的分配节奏节拍强弱噪音是色彩性的影响。
音乐创作受什么影响(审美经验)美学是谁提出来的?(鲍姆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