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计算公式
催化裂化计算公式
催化裂化计算公式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工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利用催化剂对石油馏分进行裂解和转化,得到更高价值的产品。
催化裂化反应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裂解反应速率公式、选择性公式和生长率公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公式。
1.裂解反应速率公式催化裂化的核心是裂解反应,也是得到高价值产品的关键步骤。
裂解反应速率公式可以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常用的裂解反应速率公式为Arrhenius公式:r = k * C^n * exp(-E/RT)其中,r为裂解反应的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C为反应物的浓度,n为反应级数,E为反应的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温度。
2.选择性公式催化裂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裂解产物,选择性公式可以描述不同产物的生成速率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选择性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产物选择适当的描述方式,比如用分率、摩尔比或摩尔分数等。
例如,对于裂解产物燃料油和液化气的选择性公式可以表示为:Se=K1*F1+K2*F2其中,Se为选择性系数,K为选择性常数,F为反应物的摩尔比。
3.生长率公式催化裂化反应中,一些分子会通过生长过程生成更大的分子,这些生长过程可以通过生长率公式描述。
一般来说,生长率公式可以基于碳原子的增长数量表示。
G=A*C^m其中,G为生长率,A为生长常数,C为反应物的浓度,m为生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只是催化裂化反应计算中的常用公式,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反应机理和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和拟合。
此外,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器设计、催化剂选择、操作参数优化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才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催化裂化
胜利
0.23 0.29 <0.02 0.2~0.4 4.7 8.5 4.8 39.2
2.以重油为裂化原料时会遇到以下技术困难: ①焦炭产率高 原因是:
重油的H/C比较低,含稠环芳烃多,胶质沥青质含量高;
重金属污染催化剂 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 再生器烧焦负荷大 焦炭产率过高,会大大破坏装置的热平衡 装置能耗增大
5~10
6~8
二:催化裂化的发展过程
分解等反应生成气体、汽油等小分子产物
催化裂化反应
缩合反应生成焦炭
反应:吸热过程
催化裂化 再生:放热过程
催化裂化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天然白土和固定床催化裂化 2.合成硅铝催化剂和移动床催化裂化
①移动床催化裂化
②流化床催化裂化
3.分子筛催化剂和提升管催化裂化
次反应
二次反应并非对我 们的生产都有利,应 适当加以控制
为了获得较高轻质油收率,不追求反应深度过大,而是在
适当反应深度的基础上对未反应原料进行回炼 “未反应原料”是指反应产物中沸点范围与原料相当的那 一部分,称回炼油或循环油 目前我国的催化裂化装置采用的反应温度一般比国外低
三:渣油催化裂化
芳香基原料油、催化裂化循环油或油浆(其中含有较多的稠
环芳烃)较难裂化,要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或者先通过预处理
来减少其中的稠环芳烃而使其成为优质的裂化原料,如循环 油可作如下处理: 加氢→含环烷烃较多→优质裂化原料 溶剂抽提分理出芳烃(化工原料)→裂化
2.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
重质石油馏分
中间馏分
烷烃
烯烃
①反应速度比烷烃快得多; ②氢转移显著,产物中烯烃、尤其 是二烯烃较少。
①反应速度与异构烷烃相似; ②氢转移显著,同时生成芳烃。 ①反应速度比烷烃快得多; ②在烷基侧链与苯环连接的键上断 裂。
催化裂化两器内的压力平衡计算1
稀相区
Zc
密相区Hf
分布器区hj
图2流化床的整体特性示意图
ρ
密
相
区弹
溅
区湍流扩散区
0 HfZcTDH
图3流化床沿轴向密度及分布曲线示意图。
(1)分布器区高度及压降的计算:
hj/d0=141.85[ρpdp/(ρgdo)]0.273[ρgu0do/μ]-0.654[u02/(gd0)]0.408(1)
L ————提升管长度,m
Dt————管径,m
各分项的计算:
2)提升管静压
ΔPs=ρp(1-ε)gL=ρgL ----------(21)
ε的计算,Kunio Kato建议用下式预测:
ε/(1-ε)=230[(ug-ut)/ut]1. 5Gs提-1D-0.4ut1. 8-----------------(22)
例1:
已知:一再藏量W1=30ⅹ103kg有效截面积At1=15.9m2
充气密度ρBT=903kg/m3u1=1.0m/s
求:Hf1=?
解:由Ho1= W1/(ρBTAt1)=30ⅹ103/(903ⅹ15.9)≈2.08 (m)
由u1=1.0m/s查图5可得Hf1/ Ho1≈1.38
Hf1=1.38 Ho1=1.38ⅹ2.08=2.87m
△pB1———一再藏量总差压、 MPa
对80万吨/年装置可由图4查得。
(2)二再:ρB2=10151.8u3- 0..24△pB2+122.9 (kg/m3)(11)
u3————二再密相表观气速 m/s
△pB2———二再藏量总差压, Mpa, 由图4查得。
W1~△PB1
W(T)
60
W2~△PB2
催化裂化基础能耗计算
催化裂化装置基准能耗中石化炼油事业部节能中心2004.121 适用范围本基准能耗适用于国内各种类型、处理各种原料、任何生产方案的大中型(≥50×104t/a)催化裂化装置(包括ARGG,MGD,MIP,FDFCC等)。
本方法计算的基准能耗包括反应、再生、分馏、吸收稳定、主风机和烟气透平、余热锅炉、气压机、余热回收站等部分,但不包括水处理和产品精制部分。
2基准能耗主要修订内容(1)鉴于目前催化裂化装置正常生产几乎都不使用加热炉,因此取消原基准能耗中的加热炉能耗项。
(2)根据目前在催化裂化装置中重油催化裂化占绝大多数,仅用掺渣比来衡量催化裂化原料的轻与重并不确切。
因此,在新的基准能耗中计算化学焓差能耗(即反应热)不采用以掺渣比来作为对原料轻重的区别,而采用原料的主要性质(比重、残炭、平均沸点、分子量)来评判原料的轻重,反应热采用分子膨胀法来计算。
(3)原基准能耗中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是按250℃考虑的。
鉴于目前有些装置的余热锅炉排烟已降至180℃,故新的基准能耗再生烟气排烟能耗按180℃考虑。
(4)原基准能耗中散热能耗是用装置焦炭产率和回炼比来关联的。
考虑到散热能耗仅与原设计的设备尺寸有关,而与实际操作条件变化和处理量变化关系不大,故新的基准能耗、散热能耗以装置原设计时的处理量和焦炭产率来关联,而与其它无关。
(5)统计多套数据表明,增压机能耗很难找出与之关联的参数,也是装置能耗计算中最不确定的能耗项。
鉴于此,新的基准能耗对增压机能耗采用以实耗的办法来解决。
(6)新的基准能耗中再生烟气排烟能耗以排烟温度和大气温度差来计算能耗,而在主风机能耗项中,主风的温升作为主风机的有效功来考虑。
(7)考虑到目前许多装置采用注终止剂或回炼汽油,故新的基准能耗新增终止剂或回炼汽油能耗项。
(8)针对ARGG、MGD、MIP、FDFCC等各种方案的不同对能耗的影响,重新修订工艺排弃能耗和冷却介质能耗。
(9)蒸汽能耗项中,除考虑雾化蒸汽比例对耗汽的影响外,也考虑回炼比不同对雾化蒸汽量的影响。
催化裂化工艺计算与技术分析
催化裂化工艺计算与技术分析[例4-1] 已知某催化裂化装置操作条件、产品分布等数据(见表4-6),求提升管油气停留时间。
解:(1)计算提升管入口油气流率,如表4-7所示。
= 26887m 3/h= 7.5 m 3/s(2) 计算提升管出口处油气流率,如表4-8所示。
1011401012732735204.22986+⨯+⨯⨯=i V= 54821m 3/h = 15.2m 3/s (3)计算油气线速 提升管横截面积:F = 0.25 πD 2= 0.25×3.14×1.22= 1.13 m 2计算入口油气流速: U i = V i /F = 7.5/1.13 = 6.6 m/s 计算出口油气流速: U o =V o /F = 15.2/1.13 = 13.5 m/s提升管内油气平均流速= 9.6 m/s(4) 计算油气平均停留时间 t = L / U m = 25 / 9.6 = 2.6 sYc =∆C k ·Rc(1+R F ) ( 4-3) 式中:∆C k ——催化剂的焦炭差,%(重);R F ——回炼比。
流量计有多种,应根据不同的流量计要求,进行校正。
(1)质量流量计是目前为许多炼厂所采用的先进的流量计,这种流量计不受检测点条件变化的影响,可以直接取得总通过量,前后数据相减即可。
(2)差压式流量计是利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所产生的压力差实现流量测量的。
应用最广泛的节流1011161012732734931874+⨯+⨯=o V )6.65.13ln(6.65.13ln-=-=io i o m U U U U U装置是孔板,其次是喷嘴。
使用差压式流量计时,液体体积流量可用下式表示:V 实= C △实Pρ (5-1)式中:V 实—流体体积流量, m 3/h;△P —孔板前后压差,Pa ;ρ实—操作条件下流体的密度,m 3/kg ; C —常数。
流体质量流量可表示为:P CG △实实⋅=ρ (5-2)G 实——液体质量流量,t/h 。
衡量流化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涉及石油炼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衡量流化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利用下述计算公式计算反应深度指数;其中,Yi表示组分i的产率,组分i不为焦炭,YCK表示焦炭产率,YSO表示油浆产率,YLCO表示柴油产率,YGL表示汽油产率,YC4表示C4烃类的产率,RDI表示反应深度指数,MBI表示裂解指数,MCI表示分子缩合指数以及SRI表示中间产物二次反应指数。
该方法能够准确的反映FCC反应过程实际反应深度。
技术要求1.一种衡量流化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式(1)所示计算公式计算反应深度指数;其中,Yi表示组分i的产率,组分i不为焦炭,YCK表示焦炭产率,YSO表示油浆产率,YLCO表示柴油产率,YGL表示汽油产率,YC4表示C4烃类的产率,RDI表示反应深度指数,MBI表示裂解指数,MCI表示分子缩合指数以及SRI表示中间产物二次反应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衡量流化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BI为催化裂化产品中分子量小于原料油平均分子量各组分的摩尔数总和与原料油的摩尔数之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衡量流化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式(2)所示计算公式计算MBI:MBI=∑(Yi÷(1-YCK)×MF÷Mi)式(2);其中,Yi表示组分i的产率,MF和Mi分别表示原料油和产品组分i的分子量,组分i不为焦炭,YCK表示焦炭产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衡量流化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MBI采用的化学反应为分子数量增加、分子质量减小的化学反应;优选地,计算MBI采用的化学反应包括裂解反应和脱氢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衡量流化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I为原料氢含量与催化裂化生成焦炭氢含量之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衡量流化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式(3)所示计算公式计算MCI:MCI=HF÷HCK式(3);其中,HF和HCK分别表示原料油的含氢量和焦炭的含氢量。
18.石油加工工程2
《石油加工工程2》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在热反应条件下,石油重馏分及重残油在高温下主要发生两类反应,即和。
2.从热效应上来看,催化裂化是反应,加氢过程是反应,催化重整是反应。
(吸热或放热)。
3.热加工过程遵循反应机理,催化裂化遵循反应机理,加氢裂化遵循反应机理。
4.气-固输送可以根据密度不同而分为稀相和密相输送,通常以为划分界限,根据这一原则,提升管内属输送范围。
5.在我国,常用的催化裂化反应温度范围是。
6.在工业装置中,提升管入口线速一般采用 m/s,在提升管出口处的气体线速增大到 m/s。
7.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8.催化裂化装置的吸收-稳定系统主要有、、和四个塔组成。
9.催化重整的主要生产目的是或。
10.加氢精制助剂按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11.重整催化剂的再生过程主要包括,和三个步骤。
12.重整催化剂具有和两种功能。
13.正癸烷发生分解反应的速度比正十三烷,而比2,3-二甲基辛烷的分解速度。
(快或慢) 14.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担体主要有和两种15.催化重整的原料主要为。
16.加氢精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和三部分。
17.催化剂表面的积炭量增加,其活性。
18.重整原料需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和。
19.减粘裂化的主要目的是生产。
20.加氢催化剂再生过程中作为载气的惰性气体通常用或。
21.现代工业中使用的裂化催化剂主要有和组成。
22.加氢裂化采用具有和两种作用的双功能催化剂。
23.氮、硫、氧三种杂原子化合物的加氢反应速度大小依次为: > > 。
24.裂化催化剂的活性主要来源于催化剂表面的。
25.重油催化裂化再生器的取热方式主要有和。
26.提高催化裂化反应温度,提升管反应器中反应的速度提高得较快,将导致催化裂化汽油的安定性,汽油的辛烷值。
27.大分子烷烃的裂化速度比小分子烷烃的 (快或慢)二、判断题1.催化裂化装置中剂油比是指催化剂藏量与新鲜原料量之比。
( )2.催化重整原料一般要求砷含量小于10ppb。
催化裂化转换率计算公式
催化裂化转换率计算公式催化裂化是一种重要的炼油工艺,通过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将重质石油馏分转化为轻质产品。
催化裂化转换率是评价催化裂化工艺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产品的比例。
催化裂化转换率的计算是通过对原料和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然后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本文将介绍催化裂化转换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催化裂化转换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转换率 = (产品质量原料质量)/ 原料质量× 100%。
其中,转换率表示催化裂化的转化率,产品质量表示裂化后得到的产品的质量,原料质量表示裂化前的原料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催化裂化转换率的计算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化验,确定其组成和性质。
然后,在催化裂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产品。
接下来,对产品进行化验,确定其组成和性质。
最后,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转换率。
在计算转换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转换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和损失,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对多个批次的原料和产品进行分析,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转换率。
催化裂化转换率的计算公式是对催化裂化工艺效率的评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了解催化裂化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比例,从而指导工艺优化和改进。
通过对转换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发现工艺中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改进方案,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除了计算转换率外,催化裂化工艺的优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转换率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的优化。
总之,催化裂化转换率的计算公式是评价催化裂化工艺效率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了解原料转化为产品的比例,指导工艺优化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工艺计算方法
1.3.3稀相段直径
稀相段中点压力=0.3315MPa 稀相段温度=675+273=946K 气体体积流率=46.84m3/s 取稀相直径=9.7m 稀相线速=0.62m/s
1.3.4稀相段高度 取稀相段高度为12m
1.3.5过渡段高度 取过渡角为45度
1.3.6催化剂的停留时间
过渡段高度为1.25m
195973.42
1.3.1密相床直径
取密相床密度300kg/m3稀相段平均密度25kg/m3 密相段高度为9m 稀相段高度为12 m 密相段中点压力=0.3465MPa 密相段温度=273+671=943k 气体体积流率=44.67m3/s 取密相段线速为1.1m/s
密相段直径=7.19m
1.3.2 密相段的高度 再生器密相床体积==222cm3 密相段高度==5.45m
1.2.13再生器物料平衡
入方 kg/h
I段干烟气
174422.8
II段干烟气
37492.1
待生剂待入烟 1080 气
I段主风带水 汽
3488.5
II段主风带水 670.8 汽
I段松动吹扫 汽
1500
II段松动吹扫 500 汽
焦炭
17000
循环催化剂 1010000
合计
1250100
出方kg/h
I段干烟气
1.1.2理论干空气量的计算
Ⅰ段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需O2量706.1×1=706.1kmol/h Ⅰ段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需O2量413.7×0.5=206.9kmol/h Ⅰ段氢燃烧生成水需O2量595×0.5=297.5kmol/h 理论需O2量=706.1+206.9+297.5=1210.5kmol/h=38736kg/h 理论需N2量=1210.5×79/21=4553.8kmol/h=127506.4kg/h Ⅰ段理论干空气量=O2+N2 =5764.3kmol/h=166242.4kg/h Ⅱ段碳燃烧生成CO2需O2量=197.6kmol/h=6323.2kmol/h Ⅱ段碳燃烧生成CO2需N2=197.6×79/21=743.4kmol/h=20813.9kg/h Ⅱ段碳燃烧生成CO2需N2== O2+ N2=941kmol/h=23137.1kg/h 1.1.3 实际干空气量
95万吨每年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精制计算书
一、全装置物料平衡1、物料平衡本设计的处理量为95万吨/年,反应阶段为其末期,每年开工时数按8000小时计算。
入方:①原料油=8000%10010109534⨯⨯⨯=118750公斤/小时=248000%10010954⨯⨯⨯=2850吨/天 ②重整氢=8000%70.210109534⨯⨯⨯=3206公斤/小时=248000%70.210954⨯⨯⨯=77吨/天 出方:①精制柴油=118750×%=115128公斤/小时=2850×%=2763吨/天②粗汽油=118750×%=1805公斤/小时=2850×%=43吨/天③高分排放气=118750×%=2114公斤/小时=2850×%=51吨/天④低分排放气=118750×%=368公斤/小时=2850×%=吨/天⑤回流罐排放气=118750×%=2475公斤/小时=2850×%=59吨/天⑥溶于水中的硫化氢=118750×%=26公斤/小时=2850×%=吨/天 ⑦溶于水中的氨气=118750×%=28.5公斤/小时=2850×%=吨/天⑧设备漏损=118750×%=12公斤/小时=2850×%=吨/天 2、化学耗氢量计算①计算杂质脱除率a)硫脱除率=18001801800-×100%=90%b)氮脱除率=26158261-×100%=%c)硫醇硫脱除率=15115-×100%=%d)氧脱除率(以酸度计算)原料油含氧率=8642.01001656/108.53⨯⨯⨯-×100%=%精制油含氧率=8595.01001656/1014.03⨯⨯⨯-×100%=%氧脱除率=00192.00000465.000192.0-×100%=%e)烯烃饱和率(以溴价计算)烯烃饱和率=5.201.45.20-×100%=80%②化学耗氢量计算a) 每脱掉1%的硫消耗m 3原料油加氢脱硫耗氢量=8642.0100%901018005.126⨯⨯⨯⨯-=T×118750/×10002=25kg/hr b) 每脱掉1%的氮消耗m 3原料油加氢脱氮耗氢量=8642.0100%8.77102617.536⨯⨯⨯⨯-=T×118750/×10002=13kg/hr c) 每脱掉1%的氧消耗m 3原料油加氢脱氧耗氢量=8642.0100%6.971092.16.445⨯⨯⨯⨯-=T×118750/×10002=1kg/hr d) 烯烃饱和耗氢量烯烃饱和耗氢量=()×10×160=T×118750/×10002=243kg/hre) 饱和1%的芳烃消耗m 3原料油芳烃饱和耗氢量=8642.0568.05.411.43⨯⨯-)(=T×118750/×10002=67kg/hrf) 每脱掉1%的硫醇硫消耗m 3原料油硫醇硫耗氢量=8642.0100%3.9310155.126⨯⨯⨯⨯-=T×118750/×10002=hr g) 加氢裂解耗氢量原料油裂解程度为3%,每裂解1分子原料,消耗3分子氢加氢裂解耗氢量=34.197%31000⨯×3×=10Nm 3/T×118750/×10002=108kg/hr总化学耗氢量=++++++=43Nm 3/T =++++++=458kg/hr重量分数:加氢脱硫:899.45781.24×100%=%加氢脱氮:899.45736.13×100%=%加氢脱氧:899.457025.1×100%=%烯烃饱和:899.45744.243×100%=%芳烃饱和:899.45769.66×100%=%硫醇脱硫:899.457214.0×100%=%加氢裂解:899.45736.108×100%=%3、化学反应放热量a).加氢脱硫反应放热量=600kcal/Nm 3×T=1404kcal/T 1404kcal/T×hr=166725kcal/hrb).加氢脱氮反应放热量=600kcal/Nm 3×T=756kcal/T 756kcal/T×hr=89775kcal/hrc).加氢脱氧反应放热量=600kcal/Nm 3×T=TT×hr=6890kcal/hrd).加氢烯烃饱和反应放热量=1260kcal/Nm 3×T=T28930kcal/T×hr=3435438kcal/hre).加氢芳烃饱和反应放热量=540kcal/Nm 3×T=T3397kcal/T×hr=403394kcal/hrf).加氢裂解反应放热量=450kcal/Nm 3×T=4599kcal/T4599kcal/T×hr=546131kcal/hr总的反应放热量∑=1404+756++28930+3397+4599=39144kcal/T =166725+89775++++=hr重量分数:加氢脱硫:%59.3%100391441404=⨯ 加氢脱氮:%93.1%10039144756=⨯加氢脱氧:%15.0%1003914402.58=⨯ 烯烃饱和:%95.73%100391446.28929=⨯芳烃饱和:%68.8%100391446.3396=⨯加氢裂解:%76.11%100391444599=⨯4、纯氢平衡表入方:新氢=5.51095%7.27⨯⨯×2×%/8000=1022kg/hr10002427.1022⨯=25T/d出方:化学耗氢量=458kg/hr 100024899.457⨯=d排放耗氢量=5.675.2113×2×%=525.9kg/hr1000249.525⨯=13T/d溶解耗氢(包括低分排放和回流罐排放):低分罐=11.18125.368×%×2=18kg/hr回流罐=46.4475.2474×%×2=hr溶解耗氢总量∑=+=20kg/hr10002478.19⨯=d机械漏损:入方-出方=++=18.691kg/hr100024691.18⨯=d重量分数:化学耗氢:27.1022899.457×100%=%排放耗氢:27.10229.525×100%=%溶解耗氢:27.102278.19×100%=%机械漏损:27.1022691.18×100%=%5、硫化氢的物料平衡产生H 2S :3432%901018001187506⨯⨯⨯⨯-=204kg/hr 10002440.204⨯=5T/d排放H 2S :①高分排放:34%6.05.675.2113⨯⨯=66kg/hr ②低分排放:34%55.211.18125.368⨯⨯=18kg/hr③回流罐排放:34%85.446.4475.2474⨯⨯=92kg/hr④水中溶解:26kg/hr (在装置总物料平衡中已计算) ⑤粗汽油中溶解:(+++)=hr重量分数:高分排放:%10040.20466⨯=%低分排放:10040.20418⨯%=%回流罐排放:10040.20492⨯%=%水中溶解:10040.20426⨯%=%粗汽油中溶解:10040.2045.2⨯%=%二、反应器的工艺设计入口温度为320℃,入口压力为,取塔径为3.4m ,出口压力为,选用固定床轴向冷壁式反应器,已知数据如下:表一在压力为时,温度与气化率和热焓的对应关系如下:加氢反应器入口表二在不同压力下,气化率与温度和热焓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注:物料包括加氢生成油,反应生成气和循环氢图一下焓值与温度对应关系 图二下气化率与温度对应关系表三不同气化率下的油气平均分子量1.催化剂装填体积(选空速=)空速=催化剂的体积时的体积油在C 20︒=催V 8000/2.86410957⨯= 催V ∴=54.96m 3假设D=3.4m ,则L=2V 4D π催⨯=24.314.396.544⨯⨯=5.06m 2.催化剂的当量直径(所选催化剂为mm 62.1⨯Φ)D p =6×F V =6×3323323106102.12)102.1(4/106)102.1(4/-----⨯⨯⨯⨯+⨯⨯⨯⨯⨯⨯⨯πππ=×310-m 3.循环氢(选氢油比=300) 氢油比=油混合氢V V =2.864/8000/1095V 7⨯混合氢=300混合氢V ∴=混合氢w =混合氢V /×M =18.64.221.41223⨯=11373.16kg/hr 循环氢w =混合氢w -新氢w =8166.91kg D E 反应器入口温度下物料的气化率和氢分压作下的H m ~t 、e w %~t 图,查得t=320℃时,e w =21%,H m =kg 由图可得:当e w =21%时,油气M =160.5g/mol入口2p H =总p ×油气纯氢纯氢m m m +=×油气M e w⨯+⨯11875018.6/16.11373%08.83)18.6/(11373.16=6.反应器出口温度及气化率根据热量衡算得:(原料油混合氢w w +)入口m H +Q×95%=(原料油混合氢w w +)出口m H+118750)×+39144×118750×310-×95%=(+118750)出口m H出口m H =kg作t ~H m 、e w %~H m 图,查得出口w e =%,出口t =356℃ 7.出口氢分压反应生成气m =循环氢m +[1-%+%)]×原料油m=1187500153.091.8166⨯+=9983.785kg/hr 由图可得:当e w =%时,油气M =168g/mol出口2p H =总p ×油气原料油反应生成气反应生成气(M e w /%)52.1%95.96m 95.7/m %60.7795.7/m ⨯+⨯+⨯=×168%0.369847.011875095.7/785.9983%60.77)95.7/(9983.785⨯⨯+⨯=8..气体密度v ρt =(进口t +出口t )/2=(320+356)/2=338℃w e =(进w e +出w e )/2=(21%+36%)/2=%气w =混合氢w +原料油w ×w e =+118750×%=45216.91kg/hr 气V =[混合氢混合氢M w +油气原料油M e w w⨯]××869.995.31⨯×273273t + =[18.611373.16+25.164%5.28187501⨯]××869.995.31⨯×273273338+ =2631.72m 3/hr v ρ=气气V w =72.263191.45216=17.18kg/m 39.空塔线速u假设D=3.4m ,则S==(π/4)D 2=9.075m 2 u=S气V =3600075.972.2631⨯=0.081m/sec10.混合物粘度查分子量为、温度为338℃下,石油馏分蒸汽粘度为i z =厘泊Tr=)()(K c K T T =40.182.33273338=+Pr=05.3297.195.3Pc P == 根据Tr 与Pr 氢的粘度图得2iH z =厘泊[2]=2H 粘度:iy 总p p 2H =25.164%5.2811875018.616.11373%08.8318.616.11373⨯+⨯= 混z =∑∑0.5iii0.5ii my z m y =5.05.05.05.005.193747.012747.00082.005.193747.01013.02747.0⨯-+⨯⨯⨯-+⨯⨯)()(=×310-厘泊 11.求hv G =w e m m ⨯+原料油混合氢=+118750×%=45216.91kg/hrL G =)(原料油w e 1m -=118750×%)=84906.25kg/hrL G /v G == v G =45216.91kg/hr=24.34/2048.091.45216⨯⨯π=1020.5磅/2尺·hr 根据v G 与L G /v G 关系图查得:h==1.133239.19.05])3.2/18.01(1064.1318.067.0[18.033.01000/1021.907.018.17103.6+⨯⨯⨯+⨯-⨯⨯⨯⨯⨯---)()( =m12.检验①=LpΔm ,在~m 范围内 ②15.14.306.5D L >== ③=⨯=L Lpp ΔΔ×=0.523 kg/cm 2<0.84kg/cm 完全符合要求。
催化裂化催化剂单耗计算公式
催化裂化催化剂单耗计算公式概述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中的一项重要工艺,而催化剂则是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催化剂的单耗计算对于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催化裂化催化剂单耗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催化剂单耗计算公式催化剂单耗计算公式是通过对催化剂的消耗量进行量化来评估催化裂化生产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下面给出催化剂单耗计算公式的详细描述:公式一:单耗计算催化剂单耗=(进料中催化剂质量-出料中催化剂质量)/进料质量公式二:燃烧热值校正催化剂单耗(修正)=催化剂单耗*燃烧热值修正系数催化剂单耗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催化剂单耗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示例来展示其计算过程。
示例假设某炼油厂使用的催化裂化装置进料中含有1000kg的催化剂,在经过催化裂化反应后,出料中含有800kg的催化剂。
催化过程中,进料总质量为10000k g。
燃烧热值修正系数为0.95。
根据公式一,可得:催化剂单耗=(1000k g-800kg)/10000k g=0.02k g/kg根据公式二,可得:催化剂单耗(修正)=0.02k g/kg*0.95=0.019k g/kg因此,该催化裂化装置的催化剂单耗为0.019kg/k g。
催化剂单耗计算的意义催化剂单耗计算的结果能够反映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的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计算催化剂单耗,可以评估催化裂化装置的状态,判断催化剂的耗用情况,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
总结本文介绍了催化裂化催化剂单耗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催化剂的单耗计算对于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计算催化剂单耗,可以评估催化裂化装置的状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还通过一个示例展示了催化剂单耗计算公式的具体应用过程。
注意:在进行催化剂单耗计算时,需要准确获取催化剂的进料和出料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燃烧热值的修正。
只有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准确的催化剂单耗结果。
催化裂化技术问答
催化裂扮装置技术问答1什么叫催化剂的污染指数?污染指数表示催化剂被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其定义是:污染指数=0.1(Fe+Cu+14Ni+4V)式中Fe----- 催化剂上的铁含量,μg/g;Ni----- 催化剂上的镍含量,μg/g;Cu----- 催化剂上的铜含量,μg/g;V ----- 催化剂上的钒含量,μg/g2什么叫催化剂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如Fe,Ni,Cu,V 等沉积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外表上,降低催化剂的选择性,使焦炭产率增大,液体产品产率下降,产品的不饱和度增加,气体中的?和?的产率降低,特别明显的是使氢气产率增加,这就是催化剂的重金属污染.3什么叫金属钝化剂?能使沉积于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重金属钝化 ,减轻重金属对催化剂的毒害,而使催化剂不失去活性和选择性的物质,叫做金属钝化剂.4重金属钝化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钝化剂作用原理是基于钝化剂有效组分随原料油一起沉积在催化剂外表,并和金属镍,钒等发生作用,或是形成金属盐或是以膜的形式掩盖在污染金属外表,其结果是转变污染金属的分散状态和存在形式,使其转变为稳定的,无污染活性的组分,抑制其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破坏.5催化裂化反响过程的 7 个步骤是什么?(1)原料分子由主气流中集中到催化剂外表. (2)原料分子沿催化剂微孔向催化剂的内部集中. (3)原料分子被催化剂内外表吸附.(4)被吸附的原料分子在催化剂内外表上发生化学反响.(5)产品分子自催化剂内外表脱附.(6)产品分子沿催化剂微孔向外集中.(7)产品分子集中到主气流中去.6催化裂化中各类单体烃的催化裂化反响是什么?(1)烷烃:主要发生分解反响,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
例如:→ +生成的烷烃又可连续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烷烃分解时,都从中间的 C-C 键处断裂,而且分子越大也越易断裂。
异构烷烃的反响速度比正构烷烃的快。
(2)烯烃:①分解反响:分解为两个较小分子的烯烃。
烯烃的分解反响速度比烷烃的快得多。
催化裂化计算公式
物料计量是做好物料平衡的基础。
本文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1、油品1.1 油罐检尺/输油体积计量国家标准GB/ 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国家标准GB/ T 1885—1998 石油计量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91—2:19911.2流量计计量2 液化石油气球罐计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0221—92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压力密度计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3993—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0230—92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用混合油品密度公式求液化石油气20℃密度。
3焦碳计量用主风实际条件校正主风流量计表。
用奥氏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或在线分析仪测再生烟气中的CO2、CO、及 O2。
公式计算。
4干气/富气用实际条件校正干气/富气流量计表。
公式计算。
干气/富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方法。
热平衡1、方法一:不考虑焦碳吸附热、脱附热。
2、方法二:反应、再生过程中存在焦碳吸附热和脱附热。
第一节 计 量1.油品计量油品计量一般有二种方法:油罐检尺/输油体积法和在线流量计测定法。
1.1 油罐检尺/输油体积法:油罐检尺法是炼厂中应用最广泛,计量也较为准确的方法之一。
在通过油罐检尺/输油体积而对油量进行计量时,应根据国家标准GB/T 1885—1998计算。
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91—2:1991《石油计量表——第二部分:以20℃为准标温度的表》的技术内容,代替GB/T 1885—83(91),计算结果与ISO 91—2:1991—致。
该标准与GB/T 1885—83(91)相比,基础数据取样广泛,石油计量表按原油、产品和润滑油分类建立。
现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在石油贸易中更具通用性。
催化裂化所用原料(除原油外)及产品均应使用石油计量表——产品部分。
石油计量所采用的密度计为玻璃密度计。
第九章催化裂化(简化)-文档资料
5.抗金属污染性能
原料中的金属盐类会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的
催化剂稳定性的评价
★ 分子筛的稳定性与 Si/Al 比有关,高则稳定性好; ★ 沸石分子筛的载体性能对催化剂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
4.选择性
表示催化剂增加目的产品和减少副产品的选择反应能力; “汽油产率/转化率”或“焦炭产率/转化率”来表示; 裂化催化剂在受重金属污染以后,其选择性会变差; 分子筛催化剂的选择性优于无定型硅酸铝。
16h-1,剂油比为 3.2 的反应条件下反应 70s,所得反应
产物中的( <204℃ 的汽油+气体+焦炭)质量占总进料量
的百分数即为该催化剂的微反活性 (MA)
微反活性只是一种相对比较的评价指标,它并不能完全
反映实际生产的情况。
新鲜催化剂在开始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急剧下降,待降
到一定程度以后则缓慢下降,因此初活性不能真实地反映 实际生产情况;
第二节 石油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
一、单体烃的催化裂化反应
原料
中间物
产物
烷烃&异构烷烃
裂化
裂化
环烷烃
裂化
芳香烃
烯烃
缩合
H-转移 裂化
异构化 芳构化
聚合
烷烃 烯烃 异构烯烃 芳香烃
焦炭
各种烃类催化裂化反应网络示意图
说明三点:
裂化反应
最主要、最重要的反应,对整个反应的热力学和动 力学起决定作用,催化裂化由此得名。
三、烃类裂化反应的热效应
反应热
强吸热反应:分解、脱氢反应,热效应很大; 放热反应:氢转移、缩合、异构化是放热反应,但
其热效应小;
催化裂化反应总体表现为吸热反应。
随着反应深度的增加,各种反应所占的比例有变化,其
催化裂化生焦量计算
催化裂化生焦量计算
催化裂化生焦量(CCR,Coke Yield)是指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产物中生成的焦炭的质量百分比。
计算催化裂化生焦量的方法如下:
1. 收集催化裂化产物:首先,需要收集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包括液体产品(例如汽油、柴油)、气体产品(例如石脑油、轻烃气)以及固体产品(焦炭)。
2. 焦炭质量测量:将收集到的焦炭样品进行称量,得到焦炭的质量(通常以克为单位)。
3. 计算生焦量:生焦量的计算方法为焦炭质量除以原料的总物质量,并乘以100,以得到百分比。
公式如下:
生焦量(%)= (焦炭质量/ 总物质量) × 100
催化裂化生焦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实际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该计算方法是基于催化裂化产物的收集和质量测量,以及对原料的总物质量进行准确测量。
这样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催化裂化生焦量的计算结果。
油品调合质量指标计算
油品调合质量指标计算在油品调合过程中,需要根据油品的性质指标进行调和计算,由需要进行调合的各组分油性质指标值混合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混合油或成品油。
这时,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组分油的体积比或质量比,以达到混合后的油品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指标符合要求。
一、可加性指标的调和计算:1.两种油品的可加性指标的调合计算:油品的酸度、碘值、残炭、灰分、馏程、含硫量、胶质、相对密度等均为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计算此类性质的调合比时,可按下式计算G A=X−XbXa−Xb×100%G B=100%−G AG A——混合油中A种油的体积(质量)含量,%X——混合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Xb——B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Xa——A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例题1:有一批车用汽油B,其10%流出温度为78℃,超过标准规定的70℃,现在用一批10%的溜出温度为65℃的汽油A来调整。
经测定汽油B在70℃的流出量为7%,而汽油A在70℃的流出量为16%,求调合比。
解:调合后油品在70℃的馏出量应为10%G A=10−716−7×100%=33.3%即调合汽油A的用量应大于33.3%,以保证调合后汽油的10%馏出温度略低于70℃。
1.三种以上油品密度的调合计算:生产中常遇到三种或三种以上油品的调合计算。
我们可以认为,属性差别不大的几种液体油品在混合前后其体积不变,即混合前各组分油的分体积之和应等于混合后的总体积。
以1kg液体油品为例,其混合后的体积应等于混合前各组分油的质量分率与其密度之比。
可用下式表示:1ρ混=x1ρ1+x2ρ2+∙∙∙+xnρn=∑xiρi式中ρ混、ρ1、ρ2、ρn、ρi——为混合油及1、2、n、i组分油的密度,kg/cm3XI、X2、Xn、Xi——为1、2、n、i组分油的质量分率。
二、不可加指标的调合计算:辛烷值、闪点、凝固点、粘度等为油品不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调合时无固定的通用公式计算。
催化裂化
30
4.3 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
思考1:为什么有这些变化规律?
因为达到一定反应深度后,再加深反应,中间产物将会进 一步分解成更轻馏分,其分解速度>生成速度。
称初次反应产物再继续反应为二次反应。 思考2:二次反应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的影响?
有利方面:烯烃再异构化生成辛烷值更高的异构烃,或环 不利方面:烯烃裂化为干气,丙烯、丁烯由H转移而饱和,
Fixed Bed
Moving Bed
5
4.1 概述
Fluid Bed
Lift Pipe
在全世界催化裂化装置的总加工能力中,提升管催化 裂化已占绝大多数。
6
4.1 概述
三、催化裂化主要发展方向 1、加工重质原料
如常压渣油、脱沥青残渣油等,以提高经济效益。
2、尽量提高汽油辛烷值
改善原料质量、重整催化汽油中间馏分、优化操作条件、
15
4.3 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
(2)双键位置异构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H C C H C
(3)几何异构
C C H C C H
3、氢转移反应(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某烃分子上的氢脱下来加到另一烯烃分子上使之饱和 的反应。
氢转移是催化裂化特有的反应。
制。
6、适应多种生产需要的Cat.和工艺
多产柴油、多产丙烯、丁烯等的新 Cat.和工艺技术。
8
4.2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
催化裂化装置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 催化裂化工艺
反应-再生系统
由提升管反应器和再生器构成:提升管内发生催化裂化反
应;再生器内进行Cat.再生。
分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ρi—i组分液体密度,Kg/m3
Xmi—i 组分重量分率。
注意液化石油气组成分析是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的。测定时将液化石油气样品全部气化,
在气相色谱仪(GC)上测定其组成。其组成分析以体%表示时,是指液化石油气样品全部
气化后,各组分所占的体积百与数。其组成分析以重%表示时,则不论液化石油气是液相还
是气相,是指液化石油气样品各组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数。因此,在计算液化石油气液相密度
ρ20 = 850kg/m3
查图
ρ360 = 574 kg/m3
d 360 4
=
0.574
V = 150 ×
630 574
m 3 h = 157 ,m 3
h
G=90.1 t/h
若采用仪表指示值,则相对误差为
(157-150)/157 = 4.46%(体积)
若用公式计算,
ρ360 = 850-0.00067×(360-20)×1000= 622.2 kg/m3
V = 150 ×
630 574
m3 h
= 157 ,m 3
h
G=93.9 t/h
与查图法求密度相比(157-151)/ 157=4.0%。
与查图法求密度相比,(93.9-90.1)/ 90.1=4.2% (重%)
椭圆齿轮流量计适用于测量高粘度的液体,但被测介质中不能含有固体颗粒,更不能夹
杂有机械杂质,否则会引起齿轮磨损以至损坏。
2 液化石油气(液态烃)计量 液化石油气计量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一般用球罐检尺或流量计计量,当使用球罐计量时 先求得在球罐温度下的体积,用求得的体积,乘以球罐温度下的液化石油气密度,即为液化
石油气量。 液化石油气液态下密度的测量,可按照 SH/T 0221—92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
定法(压力密度计法)在压力下测得。如无条件,可采用计算方法求得(普遍采用此方法)。 2.1 液化石油气组成用 SH/T 0221—92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测定。 2.2 液化石油气 20℃密度计算 属性相近的液体和油品,其混合物比重可按加和法则计算。液化石油气中各组分属性相
251
C2H6 C2H4 C3H8 C3H6 iC4H10 nC4H10 iC4H8 反 C4H8 顺 C4H8 iC5H12
校正后体积, m3/h W, t/h
254.4 139.92
V%
Mi
MiVi
m%
d
m/d
t/h
0.22 11
30.02 16.4 3.03 17.05 10.59 7.25 4.44
物料计量是做好物料平衡的基础。本文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
1、油品 1.1 油罐检尺/输油体积计量 国家标准 GB/ 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国家标准 GB/ T 1885—1998 石油计量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91—2:
1991 1.2 流量计计量
2 液化石油气
V表读数、G表读数、ρ设 分别为设计条件下的体积流量(m3/h)、质量流量(t/h) 和液体密度(kg/m3)
(2) 操作条件下液体密度的计算 在不是很高的压力下(例如催化裂化物流计量的条件),压力对液体密度的影响很小, 一般可以忽略不计。但温度对其影响则很大,必须予以校正。一般可以测得实际液体在 20 ℃时的密度,将其校正到操作温度下液体密度的方法有三种。 2.1 使用 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查出操作温度下的油品密度。 2.2 查图法:由图可以通过液体的比重和操作温度,查出液体在操作温度下的比重。(石 油化工工业计算图表 P129)。 由图可以看出,油品比重与温度的关系不是直线关系。因此, 当温度与 20℃差别较大时,应使用图表。 2.3 公式法:该公式适用于 50℃以下。
用主风实际条件校正主风流量计表。
用奥氏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或在线分析仪 测再生烟气中的 CO2、CO、及 O2。 公式计算。
4 干气/富气 用实际条件校正干气/富气流量计表。 公式计算。
干气/富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方法。
热平衡
1、方法一:不考虑焦碳吸附热、脱附热。
2、方法二:反应、再生过程中存在焦碳吸附热和脱附热。
VCF20=0.9775 V20=1240.62×0.9775 ≈1212.706 m3
输油质量=1212.706×(770.0-1.1) ≈932449.6 kg ≈932.45 t
在对油罐进行计量时,除应采用 GB/T 1885—1998 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为了获取较正确的油罐中油品温度及油品密度,应对油罐上、中、下分别取样,等量混 合后,测其温度、视密度及测密度时的温度; 视密度是在非标准温度下获得的玻璃石油密度计读数; 根据国家质检部门的要求,定期由油罐检测部门检测油罐大小。 1.2 流量计测量法 有些物料量不能用油罐检尺法,只能依靠流量计计量。例如,为了节约能量,常常采用 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等热进料。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流量计计量。流量计有多种:采用孔 板的差压式流量计、靶式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等,其表示的数值均为瞬时 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大小,常以体积流量(m3/h)或质量流量 (t/h)表示。 以差压式流量计为例,用其测定的液体体积流量可用下式表示
代替 GB/T 1885—83(91),计算结果与 ISO 91—2:1991—致。该标准与 GB/T 1885—83(91)
相比,基础数据取样广泛,石油计量表按原油、产品和润滑油分类建立。现已为世界大多数
国家采用,在石油贸易中更具通用性。催化裂化所用原料(除原油外)及产品均应使用石油
计量表——产品部分。石油计量所采用的密度计为玻璃密度计。GB/T 1885—1998《石油计
靶式流量计适用于测量含有固体颗粒易于结晶的液体流量。当液体流量较小或液体粘度 较大时,仍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上述流量计的校正方法均与差压式流量计相同。 在操作过程中,流量计的孔板、靶、齿轮等均会因磨损、冲刷等发生变化,同时,设计密度 与操作密度相差较远时,都会造成设计表读数出现偏差。因此,应定期校验流量计,调整设 计密度,给出校验后的设计表读数。
量表》——产品部分的简要说明及使用方法如下:
1.1.1 石9A 表 59B 表 59D
体积修正系数表 表 60A 表 60B 表 60D
其他石油计量表 表 E1 表 E2 表 E3 表 E4
1.1.2 表 59B——产品标准密度表和表 60B——产品体积修正系数表是 GB/T 1885—
量温度查取由计量温度下体积修正到标准体积(20℃温度下体积)的体积修正系数(VCF20)。
1.1.4 编表常数 密度计玻璃膨胀系数为 25×10-6 ℃-1。
热膨胀系数与 ISO 91-2 等同。
1.1.5 编表范围 密度,kg/m3 温度,℃
653~778 -18~95
778~824 -18~125
第一节
计量
1. 油品计量
油品计量一般有二种方法:油罐检尺/输油体积法和在线流量计测定法。
1.1 油罐检尺/输油体积法:
油罐检尺法是炼厂中应用最广泛,计量也较为准确的方法之一。在通过油罐检尺/输
油体积而对油量进行计量时,应根据国家标准 GB/T 1885—1998 计算。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
标准 ISO 91—2:1991《石油计量表——第二部分:以 20℃为准标温度的表》的技术内容,
1998《石油计量表》的组成部分。由于表格部分篇幅太长,因此按国际上的习惯作法,将其
单独编辑出版,以便用户按需要进行选择和使用。
1.1.3 表 59B 用于润滑油以外的石油产品,由已知试验温度下的视密度(密度计读数)
查取标准密度(20℃温度下的密度)。表 60B 用于润滑油以外的石油产品,由标准密度和计
近。可按式(1)或式(2)计算液化气比重和密度。
n
dm
∑ =
X vidi
—
—
—
—
—
—( 1)
i =1
式中 dm—混合物比重
di—i 组分比重
Xvi—i 组分体积分率
混合物液体密度可按(2)式计算
∑ ρ m =
1 n x mi
— — — — — — — —( 2)
ρ i =1 i
式中ρm—混合物密度 , Kg/m3
时,应使用(2)式。如果组成分析数据以体积百分数表示时,应先将体积百分数变为重量
百分数,再按(2)式计算。液态条件下液化石油气各组分的密度见表。
2.3 球罐温度下液化石油气密度的求取
当液化石油气球罐温度不是 20℃时,应使用 SH/T 0221—92 中的附录 B 中的表 B2,利
用液化石油气 20℃密度ρ20 和球罐温度(-25 到 50℃),求出球罐温度下液化石化油气密
824~1075 -18~150
1.1.5 关于产品计量 产品按空气中的质量计算数量。
当在非标准温度下使用石油密度计测得产品的视密度时,应该用表 59B查取该产品的标 准密度(ρ20)。
在计算产品数量时,产品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通常要换算成标准体积,产品的标准体 积(V20)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Vt)乘以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到标准体积的体积修正系 数(VCF20)获得,见公式(1),而体积修正系数是用标准密度和计量温度查表 60B获得的。
球罐计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0221—92 液化石油气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 法(压力密度计法)。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3993—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0230—92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 (色谱 法)。
用混合油品密度公式求液化石油气 20℃密度。 3 焦碳计量
V20=Vt × VCF20…………………(1) 计算产品在空气中的质量(商业质量)时,应进行空气浮力修正,将标准密度(kg/m3) 减去空气浮力修正值 1.1kg/m3,再乘以标准体积,就得到产品质量(m),见公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