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调研报告2023
应急管理调研报告2023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将分析当前应急管理的政策、机制和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目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对应急预案、资源调配和应急演练的要求;2.调查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和工作职责,以及应急处置流程和工作效率;3.分析目前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的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等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的应急管理政策、机制和实施情况;2.专家访谈:与应急管理领域的专家和实践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议;3.现场调研:实地走访了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一些应急救援单位,了解他们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果。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4.1 应急管理政策与法规根据文献资料的总结和分析,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政策体系相对完善,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法规和预案,并进行了实施和演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的频率和质量不够高等。
4.2 应急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经过现场调研,发现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设置较为齐全,人员配备也相对合理。
但是,在应急处置流程中,不同单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还有待加强。
另外,一些基层单位的应急管理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
4.3 应急演练与资源调配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应急演练和资源调配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存在应急演练不够全面、资源调配不够灵活等问题。
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演练的组织和指导,提高资源调配的效率。
五、问题分析与建议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注重实际操作性,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2.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3.加强不同单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应急处置的协调;4.加强应急演练和资源调配的频率和质量,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效率。
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作者:陆俊华2010-12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近几年来,我们有效应对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玉树特大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大透水、松花江水污染等事故灾难,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拉萨“3.14”、乌鲁木齐“7.5”等社会安全事件。
为了总结地方应急管理的经验,推动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根据中央党校的教学安排,第29期中青一班四支部调研组,于2010年11月9日至17日到广东省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与广东省政府、广州军区、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深圳南山区有关领导,及有关市(区)应急办、省防汛抗旱防台风指挥部办公室,广州、深圳海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考察了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广州亚运会亚残会总指挥部、亚运安保军队联合指挥部、番禺赛区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到深圳南山区桃源街道应急指挥中心、综治信访维稳接待大厅进行实地了解,与东莞市卫生局、常平镇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
现将有关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一、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近年来,广东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军地联动、综合协调,分级响应、分类处置、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应急管理体制比较完善。
2007年,广东省成立了省应急管理委员会,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政府相关副省长和驻粤军队、武警(下同)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并成立21个专业指挥部,省应急管理委员会在省政府办公厅设立副厅级的办事机构(即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各专业指挥部以相关厅局作为办公室,军队、武警有关单位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成员单位。
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的调研报告《加强应急管理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应急管理是指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通过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维护社会稳定的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开展了一次对加强应急管理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分析原因,找到改进的方向;3.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三、调查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调研工作,以获得全面、客观的数据和信息。
四、调研结果1.现状分析(1)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
相关部门协调不力,责任划分不清晰,导致应急反应迟缓,难以形成有效合力;(2)应急救援队伍不足。
应急救援队伍几乎是事发时临时组建,缺乏经验和配备充足的装备;(3)预案编制和演练不足。
许多地区的应急预案没有建立起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实际操作时难以有效应对;(4)公众意识不强。
公众对于应急知识的了解不够,自救互救意识不强,容易造成事故的扩大和人员伤亡的增加。
2.问题分析(1)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责任划分模糊,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不健全;(2)应急救援队伍不足主要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充足的装备;(3)预案编制和演练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投入;(4)公众意识不强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宣传教育和培训。
3.改进建议(1)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完善协调机制;(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培训更多的专业人员,配置充足的装备,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3)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反应的效能;(4)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结论应急管理工作的加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改进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机制、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维护社会稳定的和谐发展。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0__年,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卫健委的具体指导下,全县卫生应急工作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两大任务,进一步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建立健全了“责任明确、机制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准备充分、应对有效”的卫生应急体系,坚持以“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科学规范、客观实用”的原则,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能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素质建设,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
现将卫生应急工作总结如下: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加强对卫生应急工作的领导。
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做好应急工作的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我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工作任务,不断加强领导,规范设置,体系建立,切实保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建了突发传染病疫情卫生应急处置救援队、卫生应急医疗救援队、中毒处置救援队、核和辐射卫生应急处置救援队,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锻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队伍。
二、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努力提升卫生应急管理水平。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度地减少或减轻突发事件对公众健康带来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我局已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对规范指导卫生应急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应急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灾害和危机的一种系统工作,它涉及政府、企业、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协同。
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着重了解各单位的应急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实地走访则针对应急指挥中心和救援机构进行观察和访谈,了解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模式。
三、调研结果1.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整体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单位已建立了应急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等,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单位的体系建设虽然有章可循,但内容较为单薄,难以满足复杂应急情况的需要。
同时,一些单位在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预案不完善、演练不实际等情况比较普遍。
2.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情况应急指挥中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单位已建立了应急指挥中心或应急指挥部。
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指挥中心的信息采集、传递和指挥调度能力还不够强大,部分指挥中心在灾情应对和协调联动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3. 救援机构建设情况救援机构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单位已建立了救援机构,并进行了人员培训和装备配备。
但一些单位的救援机构运行模式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一些单位在救援团队协同配合方面存在困难,应急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四、问题与挑战通过调研得知,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单位的应急管理体系虽然已建立,但操作性、实践性不强,还存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其次,一些单位在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更新方面存在问题,应急预案缺乏及时性与针对性。
应急机制建设调研视察报告
应急机制建设调研视察报告根据要求,我们对应急机制建设进行了调研视察,特此报告如下: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应急机制建设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应急机制建设不仅关乎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调研内容1. 了解各企业或机构目前的应急机制建设情况,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人员配备及培训情况等。
2. 调研各单位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及危险源的排查和管理情况。
3. 了解应急资源的储备和调用情况,包括物资、人员和设备等。
三、调研结果1. 大部分企业或机构意识到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 在应急处理措施方面,有些单位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比如信息传递不及时、资源调配不够灵活等问题。
3. 应急资源的储备和调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物资储备和设备更新方面还需要加强。
四、建议1.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管理和处理能力。
2.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各单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3. 加大对应急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源的储备和调用能力。
五、结论应急机制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各单位不断完善和加强,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希望各单位能够重视应急机制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
六、展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建议各单位进一步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作机制,建立联防联控的工作模式,提高跨区域、跨行业应急协调和支援能力。
同时,建议加强对突发事件风险的评估和预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另外,也需要加强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提升,特别是在信息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方面,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与专业的应急管理机构的合作,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应急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单位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建设,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和危机应对能力。
关于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一、引言随着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处置机制的建设成为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举措。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当前应急处置机制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加强我国应急处置能力。
二、调研背景1.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一些突发事件处置不及时、不得当,导致事态扩大化。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了由政府部门、事故救援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相关人员组成的调研团队,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研。
四、调研结果1.应急应对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a.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机制,各部门应对不够协调一致;b.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应急预案,导致处置过程中出现混乱;c.缺乏专业化的应急人员,应对能力不足;d.应急物资和装备不足,无法满足需求;e.缺乏应急知识宣传和培训,公众对应急知识缺乏了解。
2.主要原因分析:a.部门间权责不清,职责重叠,导致协调困难;b.应急处置机制规范不完善,责任分工不明确;c.应急人员存在培训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d.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不到位,供应链条问题凸显;e.应急教育和培训的开展不普及。
五、建议1.加强应急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中心,实行一体化协调管理。
2.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确保协调一致性。
3.加强应急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
4.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与装备管理机制,提高应急支持能力。
5.开展广泛的应急知识宣传与培训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6.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相关技术和设备。
六、结论应急处置机制的建设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应急处置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应急人员素质、健全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加强宣传与培训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的实施,我国的应急处置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升,为保障社会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应急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应急管理一、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突发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应急管理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了解应急管理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本调研对象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
三、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访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250份有效问卷。
四、调研结果1. 应急管理体制大部分调研对象(80%)都设立了应急管理部门,具备相应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但是仍有部分单位(20%)对应急管理关注度不足,仅在灾害发生时临时组织。
2. 应急预案约有60%的调研对象拥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灾害风险评估、资源调配与调度、指挥系统等。
但是也有大约40%的单位缺乏应急预案或者预案内容不完善。
3. 应急演练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单位(70%)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能力。
但是约有30%的单位缺乏定期的应急演练,这可能会导致在实际灾害发生时应对不到位。
4. 应急资源近70%的单位已经建立了应急资源库存,包括食品、药品、物资等。
但是还有约30%的单位没有建立应急资源库存,这可能会造成应对灾害时资源短缺。
五、调研结论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目前大部分单位已意识到了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体制和预案。
2. 一部分单位还需加强对应急管理的关注度,并完善应急预案内容。
3. 应急演练可以提高单位的应急能力,有更多的单位应定期进行演练。
4. 应急资源的储备对于及时应对灾害具有重要作用,应继续加强资源库存的建设。
六、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应急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单位对应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 完善应急预案内容,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和实施性。
3. 鼓励更多的单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4. 加强应急资源库存建设,确保在灾害发生时有足够的资源供应。
七、参考文献1. 《应急管理体制构建与预案编制指南》2. 《应急管理演练指南》3. 《应急资源库存建设与管理手册》以上调研报告为初步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一、引言应急管理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应对各类重大灾害和紧急情况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次调研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优化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
文献研究主要借助相关政策法规和研究报告,了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法律依据和最新进展。
实地考察选择了几个典型地区,通过参观考察当地应急管理中心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情况,了解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情况。
专家访谈则是邀请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急管理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访谈和深入探讨。
三、调研结果(一)法律体系建设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法律构建主要由《国家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组成,总体上具备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但在实施层面上,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对法律法规不够重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和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二)组织架构建设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相对完善,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从中央到基层的多级应急管理机构。
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信息共享不畅、指挥调度不灵活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机构间的协作机制,提高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情况关系到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一支庞大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伍、医疗救援队伍、抢险队伍等。
但一些队伍存在训练不足、装备不齐全等问题,尤其是基层队伍在实际应急救援中的能力较弱。
因此,需要加强队伍的培训和装备,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它可以提供实时的信息共享、指挥调度和资源配置。
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引言:应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为了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目的:1.了解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和问题;2.分析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挑战;3.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和发展建议。
调研内容:1.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政府文件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了解各级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评估各级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2.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调查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包括预案的完整度、执行情况以及与实际情况的契合度,评估了预案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能力:调查了各地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素质和能力状况,包括专业能力、装备水平和应急处置经验等,评估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发展和培养情况。
4.应急管理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对各类宣传活动的观察和调查,了解了各地应急管理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评估了宣传和教育工作在提升公众应急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作用。
调研结果:1.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缺乏整体协调和统一指挥的问题。
2.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存在不足,预案的内容不够细化和完善,对特定灾害类型的应急预案不足,预案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3.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条件、人员和经费限制,仍然存在能力不足和配备不足的问题。
4.应急管理宣传和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网络宣传和新媒体应用方面还有待提升,宣传内容和形式需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和公众关注。
结论: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提升是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
为此,建议:1.加强政府间的协调和统一指挥,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建立整体的工作流程和机制。
2.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提高预案的质量和有效性,注重特定灾害类型的应急预案的制定。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前言应急管理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组织、指挥、调度、救援等一系列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的一种管理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遭受的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灾难频发,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
选择了10个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机构作为样本,针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应急设施和装备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1.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单位和机构已经建立了应急管理体系,并且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文件。
但也有部分单位和机构存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组织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以及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2.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大部分单位和机构已经编制了应急预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很多预案存在问题,例如预案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应急救援的流程不清晰等。
此外,应急预案的演练也存在不足,多数单位仅仅是表面上的演练,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演练机制,无法真正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3.应急设施和装备的配备调研显示,虽然单位和机构的应急设施和装备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应急设施方面,存在投入不足、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无法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其次,在应急装备方面,多数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仍然偏少,无法满足大规模灾难发生时的需求。
四、问题分析1.组织管理不健全部分单位和机构存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组织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等因素造成的。
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担当非常重要,但是在一些单位中,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强烈的责任感。
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调研范围包括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
三、调研结果1.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在应急预警、救援指挥、灾后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专业人才、应急预案更新不及时、应急物资保障不足等。
2.企事业单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在应急管理工作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对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应急演练不够、应急资源整合不够充分等。
3.公众公众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对于具体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法了解不够。
需要加强公众的应急意识教育和培训。
四、问题分析1.人才问题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整体的应急管理能力。
2.法律法规问题目前应急管理领域的法规偏少,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高应急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3.互动与合作问题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不够密切,应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
五、建议1.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应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2.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应急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
3.加强信息共享: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和传递应急信息。
4.加强协调合作: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挑战。
六、结语应急管理工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次调研发现,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加以改善和解决。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共享和加强协调合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可以为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优化应急响应能力提供参考。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下为调研报告内容: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以评估其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并基于调研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访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面访相关部门和个人10个。
二、调研结果分析1.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调研结果显示,目前该地区应急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完善,涵盖了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等多个方面。
各个部门、单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但仍存在一些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的情况。
2.应急预案和演练调研发现,该地区的应急预案制定相对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预案更新不及时、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也相对不够充分,导致一些应急响应流程不够熟练和高效。
3.应急资源保障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应急资源的保障相对较好,基本能满足日常应急需要。
但在大型突发事件发生时,仍然存在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高峰时段物资调度不够及时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协调机制建设。
4.应急通信系统调研发现,该地区的应急通信系统相对完善,覆盖面广,但在信息传递和共享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系统不兼容、信息传递不及时等。
同时,应急通信系统的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应对信息传递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瓶颈。
5.应急意识教育和培训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应急意识较高,公众对应急救援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应急意识教育和培训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缺乏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机制,导致一些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有限。
三、改进建议1.加强跨部门协调建议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能力。
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置与管理的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对于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调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
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满意度;同时,我们还对多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各单位的应急管理体系、工作流程以及人员配备情况。
四、调研结果1. 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员工对应急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认识。
同时,各单位普遍存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人员培训不足、应急预案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2. 应急管理工作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许多员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清楚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而且在应急演练中参与度不高;实地访谈中,部分负责人表示应急预案的更新和完善缺乏长期的计划和组织。
3. 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各级单位都有应急管理人员,并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
(2)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管理意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增加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3)优化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完善,定期更新,并将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预案的实施效果。
(4)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应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5)加强部门间协作: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各部门之间必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论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掌握其发展方向和现状,本次调研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背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加。
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成为了应对风险和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建设成效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不断完善的应急预案、危机管理机制和紧急处置措施等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体系不断加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组织的能力得到提升。
2.存在问题但是,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单位以及群众对应急管理体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应急演练缺少真实性和有效性,应急资源整合和协同互助还需要提高。
3.趋势分析未来,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经济大国,我国将面临更多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便捷性。
四、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1.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应急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和协同互助。
3.加强应急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体系。
4.发挥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广智慧应急管理。
五、结论本次调研显示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应急管理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调研报告应急管理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社会力量开展预防、减灾、救援、恢复等工作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应急管理领域的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首先,我们调研了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应急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指导等原则,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任务。
调研表明,各地区和部门在应急管理方面有较好的重视和实践,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加强了预警预报、应急演练等工作。
其次,我们调研了应急管理的制度体系。
我们发现,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为应急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调研还发现,各地区的应急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加强统一标准和规范。
再次,我们调研了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调研结果显示,应急管理主要包括灾害防御、应急救援、灾后恢复等工作。
各地通过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应急预案,加强了灾害防御工作;通过建立紧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储备,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通过组织灾后恢复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恢复。
最后,我们调研了应急管理的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调研发现,应急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同部门间的协调不够、应急预案的落地不够、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等。
为了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二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形成合力;三是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应急管理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应急管理工作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摘要应急管理是一个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
本文以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在组织机构、法律体系、信息系统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引言应急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灾难与危机的一系列预防、减轻和灾后恢复措施的总称,其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结合政策走向,本文通过对全国各省市的应急管理工作调查,为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一、调查方法本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题目涵盖组织机构、法律体系、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1.组织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应急管理机构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未能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导致应急管理工作重复、效率低下。
其次,组织管理流程复杂,管理机构之间联系难以协商和交流,管理机构的组合和统一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法律体系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尽管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但存在一个问题是应急管理中存在缺乏完备、精细、操作性强的应急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的状况。
应急法律法规缺乏科学性、实效性;管理制度过于简单化,配套政策支持不足。
3.信息系统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是保证应急管理工作成功的基础。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够成熟,存在着以下问题:信息共享平台缺乏,各部门应急处置动态信息共享能力不强;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应急预警反应迟钝;系统发展不平衡,因此需要加强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和技术革新,以确保高质量的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
4.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针对突发事件、灾难或者危机事故在相应的应急组织中形成的明确的预案,其重点是对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应采取的应急措施进行明确规划,从而提高灾害防范和救援能力。
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整理出的应急管理工作报告如下:一、引言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对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完成调研目标,本报告将从调研背景、调研目的、调研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频发的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三、调研目标本次调研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应急管理工作在不同单位和地区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系统。
四、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通过与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
五、调研结果(1)应急预案现状:大部分单位和地区都建立了应急预案,但还存在制定不规范、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应急演练情况:尽管应急演练在各地进行得很多,但仍然存在模拟不真实、缺乏协调等问题。
(3)应急教育培训:很多单位和地区都注重应急教育培训,但培训内容和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六、问题分析(1)应急预案:我们需要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更新流程,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2)应急演练:我们应当提高模拟演练的真实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3)应急教育培训: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
七、建议措施(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更新流程。
(2)加强演练组织,提高模拟演练的真实性和协调性。
(3)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应急教育培训的效果。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八、总结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我国的应急管理水平。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效果。
2023关于应急管理的调研报告2篇
2023关于应急管理的调研报告2篇关于应急管理的调研报告1根据《关于开展应急体系管理现场交流的通知》和《第六采油厂应急体系现场管理检查考核细则》工作要求,我们牵头组织各作业区应急管理人员对全厂7个作业区应急体系管理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应急管理重视程度持续提升。
各作业区不同层级应急管理具体工作能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得到较好落实,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应急管理各环节任务,针对应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二)预案的合规性进一步增强。
根据应急管理新形势,各作业区基本能够按照厂部“一体两翼”应急体系建设要求,完善一案一卡,完成各级应急库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设置值班、培训演练和“大监控”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一案五制、两基础一中心”的应急体系模式。
其中学庄、兴庄作业区能够按照厂部应急预案修订要求,及时补充新的制度和工作要求,修订工作做到了能够融入新体制、适应新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物资管理标准执行更加到位。
厂级应急库应急物资基本能做到出入库、摆放、检查及维护保养等工作落实。
其中学庄作业区能够按照厂部应急物资配备管理要求,明确岗位管理职责,库貌干净整洁,进出库登记,每月一次盘点,检查及维护保养、借记等工作做的到位,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物资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四)应急技能培训效果提升明显。
应急处置水平、应急人员处置能力、应急物资使用、应急演练效果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在中心站及班站级应急处置演练方面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提升,演练后的总结和评估更加贴近现场实际。
其中安边、五作业区按照年度培训计划,结合预案培训,将具体处置方案与器材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再进行实操演练,形成“以学促演、以练促防、学演相促”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基层“一案一卡”宣贯到位。
在厂部应急预案基础上,各作业区均能丰富完善“两个一”(即每个作业区一套应急预案处置手册、一套岗位处置卡)的预案体系,进一步推进预案体系的图表化、程序化、手册化、卡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作者:陆俊华2010-12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近几年来,我们有效应对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玉树特大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大透水、松花江水污染等事故灾难,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拉萨“3.14”、乌鲁木齐“7.5”等社会安全事件。
为了总结地方应急管理的经验,推动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根据中央党校的教学安排,第29期中青一班四支部调研组,于2010年11月9日至17日到广东省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与广东省政府、广州军区、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深圳南山区有关领导,及有关市(区)应急办、省防汛抗旱防台风指挥部办公室,广州、深圳海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考察了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广州亚运会亚残会总指挥部、亚运安保军队联合指挥部、番禺赛区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到深圳南山区桃源街道应急指挥中心、综治信访维稳接待大厅进行实地了解,与东莞市卫生局、常平镇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
现将有关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一、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近年来,广东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军地联动、综合协调,分级响应、分类处置、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应急管理体制比较完善。
2007年,广东省成立了省应急管理委员会,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政府相关副省长和驻粤军队、武警(下同)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并成立21个专业指挥部,省应急管理委员会在省政府办公厅设立副厅级的办事机构(即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各专业指挥部以相关厅局作为办公室,军队、武警有关单位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成员单位。
目前,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1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
在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广东省及举办赛事的市、区均成立了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专门机构。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较为健全。
各级应急管理委员会按区域统筹部署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在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需要可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一线总指挥。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任总指挥。
指挥机构启动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急办以及党委宣传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对处置工作,应急办主要承担与各方面联络沟通,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单一灾种的处置由相应专业指挥机构负责,军地各成员单位参与,应急办主要是负责信息报告、跟踪事态和综合协调。
有的地方对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对影响范围和处置责任边界不清晰的突发公共事件,交由应急办协调处置。
(三)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调研中了解到,广东省各地在街道办事处(乡镇)建立起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一专多能的应急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有机整合了应急、综治、维稳、信访(群众)工作等职能。
例如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为一体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发动群众参与防范突发事件和社会管理,把应急管理与日常的社会管理进行了有机融合。
该区还设立了由社区保安组成的应急小分队,每个街道约30人,集中住宿,半军事化管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调动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处置。
同时,全省各区县建立了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并推动加强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公共卫生等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四)进行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深圳市在机构改革试点中,整合原应急指挥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防办、地震局,组建了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加挂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防委员会办公室、地震局的牌子),由市政府办公厅归口联系,形成了“大应急”管理格局。
改革后,资源得到整合,原来分散的人员力量得到有效集中和加强;机制更加完善,随着机构职能覆盖面的扩大和内设机构及人员的调整,宣传培训教育、监测预警预防、应急救援保障等机制得到完善;协调更加顺畅,机构改革中深圳市精简政府工作部门15个,应急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事项相对集中,日常协调事项,特别是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协调更加顺畅。
此外,广州、深圳海关把应急管理与海关业务风险、打击走私、口岸监管相结合,设立风险管理运行控制中心,实行合署办公。
(五)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有新的探索。
广东各地根据需要探索了一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做法。
全省建立了约2.5万人的基层信息员队伍。
深圳市组建了公安消防、红十字会、海上搜救和山地应急救援四支应急志愿者队伍。
深圳市南山区建立了从直属部门推荐,经组织部门考核,由正科级干部组成的应急预备突击队,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锻炼平台。
广东省成立了应急管理学会,推动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应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暨南大学设立了应急管理学院。
二、关于对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基本看法总的看,大家反映从近年来广东省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实践看,广东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情况是合理的。
一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点,可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安全防范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二是既符合我国由地方党委政府对安全和稳定工作负总责的制度性要求。
又体现了分类负责,分级响应的特点。
三是基本明确了领导机构(应急管理委员会)、指挥机构(各专业指挥部)、执行机构(各部门)、办事机构(政府应急办)等各方面的关系,有利实现统一指挥、各方面联动。
调研中,许多单位反映,目前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应急管理职能需进一步规范和明确。
一是防范职能还需落实。
目前,有的地方或领域把防范工作归由专业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有的归由常态职能部门负责,缺少统一规定,还有的不够明确,防范工作往往不到位。
二是有的部门职能相近或交叉。
一些同志反映,在应对洪涝、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方面,气象、水利、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部门都有监管,但各管一方面,由于涉及部门多,一方面需要相互配合,防止出现的漏洞;另一方面要防止建设项目重复交叉。
三是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利益诉求对象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不够,在处置中有的以信访联席办为主,有的以维稳办为主、有的以应急办为主,领导同志觉得谁能调动各方面资源就用谁,或是那位领导同志负责指挥就用谁管的力量。
(二)在突发事件处置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指挥协调。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中,由于大部分应急救援处置队伍都是由隶属不同的上级部门指挥派遣,有时存在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问题。
而指挥部往往是在达到一定伤亡后才启动,结果造成统一指挥的滞后。
(三)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还有待完善。
调研中一些同志反映,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地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的职责任务不同,不同地市应急办级别不同,协调能力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有的地方凡是发生突发事件,领导都交给应急办负责组织协调;有的地方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能发挥作用。
有的地方反映,发生事故后有的领导让应急办负责去事故现场协调,有的则让市府办公室其他单位去,作为地方应急办很难把握,最好有明确的制度。
二是应急办与同级部门应急机构、军队应急部门还需加强联系。
总参作战部设立了副军级应急办,但各大军区作战部还未设立应急办,影响军队与地方应急处置工作的衔接和开展。
(四)在应急体系建设及运行协调上还有待加强。
在专业应急队伍建设、通信手段、信息报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综合和统筹。
国家层面上,军队、武警已纳入国家应急体系;省一级虽然军区制订了这方面规划,但还未与地方协调。
地方与军队、武警的应急通信还未实现对接,不能相互联通。
军地之间、部门之间突发事件的信息通报、传递,虽有制度,但预先通报不够及时。
(五)深圳市“大应急”体制改革试点的问题。
一些同志反映,改革后的深圳市应急办存在以下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应急办的定位是应急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应该是一个超脱职能部门的办事机构,行使政府的职能部门职责是否合理。
将安全生产监管局、地震局、人防办合并到应急办,直观上看是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但实际上造成应急办将70%的力量行使安监局、地震局、人防办的职能部门的职责,削弱了综合应急管理的作用。
二是上下内部业务不顺,安监审批、执法、培训等职能交给了其他部门,但应急办挂了安监局牌子,国家和省安监部门所有向深圳市布置的工作都交应急办,应急办又分到其他部门;地震局的工作由应急办一直负责到地震台网;人防办的业务与应急关系并不大,但其所有业务都由由应急办承担。
三、完善我国应急体制机制内在要求及原则建立完善我国应急体制机制,应当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内在要求。
一是现阶段我国突发事件具有高发性。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经历三、四百年工业化过程的矛盾,在我国现阶段集中表现,特别是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与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的矛盾、生产高速增长与安全保障能力较低的矛盾、利益格局变化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进入了矛盾高发期和凸显期。
二是突发事件的多样性。
我国是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的大多数突发事件在我国都存在,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需要多方面配合。
正如调研中有的同志说的“一个部门难以穷尽突发事件的无限责任,应该分级分类的承担责任”。
把应急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个领域和层级。
三是突发事件的破坏性。
灾害发生后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衍生出其他灾害,造成的损失扩大。
所有突发事件表明,第一时间的有效处置是控制事态发展和减少伤亡损失的最佳时机。
这些必须依靠事件发生地所在企业和单位,以及基层应急队伍的及时反应才能做到。
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十分重要。
四是应急处置的协同性。
处置突发事件需要地方、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参与和应对,如非典、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由相关地方和部门共同防范控制。
同祥,任何一起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处置工作都需要抢险救援、医疗卫生、善后安置、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总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实践,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原则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统一原则。
实现统一指挥,协同应对,保障有力。
二是效率原则。
做到分级响应、分类处置,全面落实属地管理的责任,实现快速反应,各系统高效运转。
三是预防原则。
实现预防与处置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把预防寓于日常管理之中。